排污水回收利用装置.pdf
《排污水回收利用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污水回收利用装置.pdf(1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745952.1 (22)申请日 2020.07.29 (71)申请人 莱西市辉道装备技术中心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河头店 镇小莱路南工业园 (72)发明人 王磊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44646 代理人 张世静 (51)Int.Cl. C02F 9/1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排污水回收利用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污水回收利用装置, 包 括过滤箱、 搅拌箱、 储水箱, 所述过滤箱。
2、右侧的内 壁与第一斜板的右侧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斜板的 下方安装有L型连接板, 所述L型连接板的数量为 两个, 所述L型连接板一端的右侧与过滤箱右侧 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L型连接板一端的左侧与 螺栓的右侧固定连接, 所述螺栓左端的外壁与螺 母的内壁螺纹连接。 该排污水回收利用装置通过 启动驱动马达使转轴带动转盘转动, 同时使方块 体一起转动, 通过方块体的一端与连接块的右侧 是否接触可以使连接杆带动框架进行左右移动, 并使连接弹簧发生左右形变, 从而可以产生振 动, 避免了过滤网堵塞。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111875144 A 2020.11.03 CN 11187。
3、5144 A 1.一种排污水回收利用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过滤箱(1)、 搅拌箱(29)、 储水箱(37), 所述过滤箱(1)右侧的内壁与第一斜板(4)的右侧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斜板(4)的下方安装 有L型连接板(5), 所述L型连接板(5)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L型连接板(5)一端的右侧与过滤 箱(1)右侧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L型连接板(5)一端的左侧与螺栓(6)的右侧固定连接, 所 述螺栓(6)左端的外壁与螺母(7)的内壁螺纹连接, 所述螺母(7)的左侧与板块(8)的右侧固 定连接, 所述板块(8)的左侧与连接弹簧(9)的右端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弹簧(9)的左端与框 架(10)的右侧固。
4、定连接, 所述框架(10)的内壁与过滤网(40)的外壁固定连接, 所述框架 (10)左端的顶部与第一连接杆(11)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杆(11)的顶部与另一个 所述L型连接板(5)一端的底部所开设的矩形槽道(12)的内壁接触, 所述第一连接杆(11)中 部的右侧与连接块(13)的左侧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块(13)的右侧与转盘(14)的左侧接触, 所述转盘(14)的顶部与方块体(15)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转盘(14)的背面与转轴(17)的正 面固定连接, 所述转轴(17)的背面与驱动马达(1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马达(18) 的顶部与第二连接杆(16)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
5、第二连接杆(16)的顶部与另一个所述L型 连接板(5)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框架(10)的下方设置有U型合箱(20), 所述U型合箱 (20)的左侧、 右侧均开设有矩形通口(21), 所述矩形通口(21)的内壁与蜂窝型活性炭网 (22)的外壁固定连接, 所述蜂窝型活性炭网(22)的一侧与第二斜板(19)的一侧接, 所述第 二斜板(19)的另一侧与过滤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U型合箱(20)的底部依次贯穿过滤 箱(1)内壁的底部、 合箱(27)的顶部延伸至与搅拌箱(29)的顶部连通设置, 所述U型合箱 (20)内壁的顶部与驱动电机(23)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电机(23)的输出端与。
6、搅拌轴 (24)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搅拌轴(24)下端的外壁安装有搅拌叶(26), 所述合箱(27)的内 壁安装有电热棒(28), 所述搅拌箱(29)的外壁安装有吸热板(30), 所述搅拌箱(29)内壁的 顶部安装有紫外线灯(32), 所述搅拌箱(29)的底部与合箱(27)内壁的底部通过支撑块(33) 固定连接, 所述合箱(27)的底部与支撑柱二(38)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柱二(38)的底 部与底座(39)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底座(39)的顶部与储水箱(37)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 储水箱(37)的底部与L型连通管(34)一端的底部连通设置, 所述L型连通管(34)另一端的左 侧贯穿。
7、合箱(27)的右侧延伸至与搅拌箱(29)的右侧连通设置, 所述L型连通管(34)另一端 的内部设置有阀门(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污水回收利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箱(1)的顶 部设置有两个进水口(2), 且该过滤箱(1)的顶部安装有盖板(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污水回收利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斜板(4)的 数量为两个, 且以盖板(3)正面的中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在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污水回收利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矩形槽道(12)内 壁的宽度与第一连接杆(11)的厚度相适配, 且该矩形槽道(12)的长度是第一连接杆(11)。
8、宽 度的三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污水回收利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斜板(19)的 长度是第一斜板(4)长度的两倍, 且该第二斜板(19)的位置与第一斜板(4)的位置相互平 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污水回收利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合箱(27)的顶部 与支撑柱一(31)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柱一(31)的顶部与过滤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1875144 A 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污水回收利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U型合箱(20)的 外壁套设有密封圈一(25), 所述密封圈一(25)的底部与合箱(27。
9、)的顶部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污水回收利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L型连通管(34) 另一端的外壁套设有密封圈二(36), 所述密封圈二(36)的左侧与合箱(27)的右侧固定连 接。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1875144 A 3 一种排污水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污水回收利用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排污水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污水是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 丧失了原来使用功能的水简称 为污水。 在生活中人们对污水都是直接排放, 这样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还会造成水资源 的浪费, 所以一种排污水回收利用装置是非。
10、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排污水回收利用装置, 解决了污水回收利用的问 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排污水回收利用装置, 包括过滤 箱、 搅拌箱、 储水箱, 所述过滤箱右侧的内壁与第一斜板的右侧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斜板的 下方安装有L型连接板, 所述L型连接板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L型连接板一端的右侧与过滤箱 右侧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L型连接板一端的左侧与螺栓的右侧固定连接, 所述螺栓左端的 外壁与螺母的内壁螺纹连接, 所述螺母的左侧与板块的右侧固定连接, 所述板块的左侧与 连接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弹簧的左端与框架。
11、的右侧固定连接, 所述框架的内壁 与过滤网的外壁固定连接, 所述框架左端的顶部与第一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 连接杆的顶部与另一个所述L型连接板一端的底部所开设的矩形槽道的内壁接触, 所述第 一连接杆中部的右侧与连接块的左侧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块的右侧与转盘的左侧接触, 所 述转盘的顶部与方块体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转盘的背面与转轴的正面固定连接, 所述转 轴的背面与驱动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马达的顶部与第二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 接, 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部与另一个所述L型连接板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框架的下方 设置有U型合箱, 所述U型合箱的左侧、 右侧均开设有矩形通口, 。
12、所述矩形通口的内壁与蜂窝 型活性炭网的外壁固定连接, 所述蜂窝型活性炭网的一侧与第二斜板的一侧接, 所述第二 斜板的另一侧与过滤箱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U型合箱的底部依次贯穿过滤箱内壁的底部、 合箱的顶部延伸至与搅拌箱的顶部连通设置, 所述U型合箱内壁的顶部与驱动电机的顶部 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搅拌轴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搅拌轴下端的外壁安装 有搅拌叶, 所述合箱的内壁安装有电热棒, 所述搅拌箱的外壁安装有吸热板, 所述搅拌箱内 壁的顶部安装有紫外线灯, 所述搅拌箱的底部与合箱内壁的底部通过支撑块固定连接, 所 述合箱的底部与支撑柱二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柱二的底部与底座的顶。
13、部固定连接, 所述底座的顶部与储水箱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储水箱的底部与L型连通管一端的底部连 通设置, 所述L型连通管另一端的左侧贯穿合箱的右侧延伸至与搅拌箱的右侧连通设置, 所 述L型连通管另一端的内部设置有阀门。 0005 优选的, 所述过滤箱的顶部设置有两个进水口, 且该过滤箱的顶部安装有盖板。 0006 优选的, 所述第一斜板的数量为两个, 且以盖板正面的中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在 说明书 1/4 页 4 CN 111875144 A 4 两侧。 0007 优选的, 所述矩形槽道内壁的宽度与第一连接杆的厚度相适配, 且该矩形槽道的 长度是第一连接杆宽度的三倍。 0008 优选的, 所述第。
14、二斜板的长度是第一斜板长度的两倍, 且该第二斜板的位置与第 一斜板的位置相互平行。 0009 优选的, 所述合箱的顶部与支撑柱一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柱一的顶部与过 滤箱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0 优选的, 所述U型合箱的外壁套设有密封圈一, 所述密封圈一的底部与合箱的顶部 固定连接。 0011 优选的, 所述L型连通管另一端的外壁套设有密封圈二, 所述密封圈二的左侧与合 箱的右侧固定连接。 0012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 (1)该排污水回收利用装置, 通过启动驱动马达使转轴带动转盘转动, 同时使方块 体一起转动, 通过方块体的一端与连接块的右侧是否接触可以使连接杆带动框架进。
15、行左右 移动, 并使连接弹簧发生左右形变, 从而可以产生振动, 避免了过滤网堵塞; 0014 (2)该排污水回收利用装置, 通过启动驱动电机可以使搅拌轴带动搅拌叶转动, 通 过搅拌叶可以使水均匀杀毒, 且可以增加杀毒的速度; 0015 (3)该排污水回收利用装置, 通过旋转螺母可以使螺栓从螺母内脱离出来, 再将第 一连接杆向下拉, 从而可以使框架完全脱离, 最后可以将框架取出, 方便清洗过滤网。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发明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发明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发明转盘右侧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为本发明。
16、U型合箱左侧结构示意图; 0021 图6为本发明U型合箱右侧结构示意图; 0022 图7为本发明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 图8为本发明框架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 图中: 1过滤箱、 2进水口、 3盖板、 4第一斜板、 5L型连接板、 6螺栓、 7螺母、 8板块、 9连 接弹簧、 10框架、 11第一连接杆、 12矩形槽道、 13连接块、 14转盘、 15方块体、 16第二连接杆、 17转轴、 18驱动马达、 19第二斜板、 20 U型合箱、 21矩形通口、 22蜂窝型活性炭网、 23驱动电 机、 24搅拌轴、 25密封圈一、 26搅拌叶、 27合箱、 28加热棒、 29搅拌箱、 30。
17、吸热板、 31支撑柱一、 32紫外线灯、 33支撑块、 34 L型连通管、 35阀门、 36密封圈二、 37储水箱、 38支撑柱二、 39底 座、 40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如图1-8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排污水回收利用装置, 包括过滤箱 1、 搅拌箱29、 储水箱37, 过滤箱1的顶部设置有两个进水口2, 且该过滤箱1的顶部安装有盖 说明书 2/4 页 5 CN 111875144 A 5 板3, 过滤箱1右侧的内壁与第一斜板4的右侧固定连接, 第一斜板4的数量为两个, 且以盖板 3正面的中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在两侧, 第一斜板4的下方安装有L型连接板5, L型连接。
18、板5 的数量为两个, L型连接板5一端的右侧与过滤箱1右侧的内壁固定连接, L型连接板5一端的 左侧与螺栓6的右侧固定连接, 螺栓6左端的外壁与螺母7的内壁螺纹连接, 螺母7的左侧与 板块8的右侧固定连接, 板块8的左侧与连接弹簧9的右端固定连接, 连接弹簧9的左端与框 架10的右侧固定连接, 框架10的内壁与过滤网40的外壁固定连接, 框架10左端的顶部与第 一连接杆11的底部固定连接, 第一连接杆11的顶部与另一个L型连接板5一端的底部所开设 的矩形槽道12的内壁接触, 矩形槽道12内壁的宽度与第一连接杆11的厚度相适配, 且该矩 形槽道12的长度是第一连接杆11宽度的三倍, 第一连接杆1。
19、1中部的右侧与连接块13的左侧 固定连接, 连接块13的右侧与转盘14的左侧接触, 转盘14的顶部与方块体15的底部固定连 接, 转盘14的背面与转轴17的正面固定连接, 转轴17的背面与驱动马达18的输出端固定连 接, 通过启动驱动马达18使转轴17带动转盘14转动, 同时使方块体15一起转动, 通过方块体 15的一端与连接块13的右侧是否接触可以使连接杆11带动框架进行左右移动, 并使连接弹 簧9发生左右形变, 从而可以产生振动, 避免了过滤网40堵塞, 驱动马达18的顶部与第二连 接杆16的底部固定连接, 第二连接杆16的顶部与另一个L型连接板5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 框架10的下方设置有。
20、U型合箱20, U型合箱20的左侧、 右侧均开设有矩形通口21, 矩形通口21 的内壁与蜂窝型活性炭网22的外壁固定连接, 蜂窝型活性炭网22的一侧与第二斜板19的一 侧接, 第二斜板19的长度是第一斜板4长度的两倍, 且该第二斜板19的位置与第一斜板4的 位置相互平行, 第二斜板19的另一侧与过滤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 U型合箱20的底部依次贯 穿过滤箱1内壁的底部、 合箱27的顶部延伸至与搅拌箱29的顶部连通设置, U型合箱20的外 壁与过滤箱1内壁的底部所被贯穿形成的通口的内壁固定连接, U型合箱20的外壁套设有密 封圈一25, 密封圈一25的底部与合箱27的顶部固定连接, 通设置的密封圈。
21、一25加强合箱27 顶部的密封性, 避免电热棒28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 U型合箱20内壁的顶部与驱动电机23的 顶部固定连接, 通过启动驱动电机23可以使搅拌轴24带动搅拌叶26转动, 通过搅拌叶26可 以使水均匀杀毒, 且可以增加杀毒的速度, 驱动电机23的输出端与搅拌轴24的顶部固定连 接, 搅拌轴24下端的外壁安装有搅拌叶26, 搅拌轴24、 搅拌叶26的外壁均涂有防锈材料, 合 箱27的内壁安装有电热棒28, 搅拌箱29的外壁安装有吸热板30, 搅拌箱29内壁的顶部安装 有紫外线灯32, 紫外线灯32具有防水效果, 搅拌箱29的底部与合箱27内壁的底部通过支撑 块33固定连接, 合箱2。
22、7的顶部与支撑柱一31的顶部固定连接, 支撑柱一31的顶部与过滤箱1 的底部固定连接, 合箱27的底部与支撑柱二38的顶部固定连接, 支撑柱二38的底部与底座 39的顶部固定连接, 底座39的顶部与储水箱37的底部固定连接, 储水箱37的底部与L型连通 管34一端的底部连通设置, L型连通管34另一端的左侧贯穿合箱27的右侧延伸至与搅拌箱 29的右侧连通设置, L型连通管34另一端的内部设置有阀门35, L型连通管34另一端的外壁 套设有密封圈二36, 密封圈二36的左侧与合箱27的右侧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的密封圈二36 加强合箱27右侧的密封性, 避免电热棒28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 0026。
23、 利用上述排污水回收利用装置的排污水回收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 S1: 将污水从进水口2进入到过滤箱1内, 污水会通过两个第一斜板4进入到过滤网 40上进行过滤; 0028 S2: 过滤后的污水通过两个第二斜板19经过U型合箱20两侧的蜂窝型活性炭网22, 说明书 3/4 页 6 CN 111875144 A 6 通过蜂窝型活性炭网22对过滤后的污水进行吸附处理; 0029 S3: 经过蜂窝型活性炭22吸附处理后的污水就会进入到搅拌箱29内, 通过电热棒 28、 紫外线灯32对被吸附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杀毒, 通过驱动电机23使搅拌轴24带动搅拌叶 26转动, 可以使被吸附处理后的污水杀。
24、毒均匀, 且可以加快杀毒速度; 0030 S4: 杀毒结束后, 打开阀门35, 使消毒后的水通过L型连通管34进入到储水箱37内 进行储藏利用。 0031 该排污水回收利用装置在使用时, 通过过滤网40可以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 通过 启动驱动马达18可以使转轴17转动, 通过转轴17转动可以使转盘14转动, 通过转盘14转动 可以带动方块体15一起转动, 当方块体15的一端与连接块13接触时, 就会挤压连接块13并 使连接块13带动第一连接杆11向左移动, 通过第一连接杆11向左移动可以使框架10向左移 动并使连接弹簧9发生形变, 当方块体15的一端不与连接块13接触时, 框架10就会向右移 。
25、动, 且连接弹簧9也会恢复原状, 从而可以产生振动效果, 最后使过滤网40避免了堵塞的现 象, 过滤后的污水通过两个第二斜板19经过U型合箱20两侧的蜂窝型活性炭网22, 通过蜂窝 型活性炭网22可以对过滤后的污水进行吸附处理, 被吸附处理后的污水通过U型合箱20进 入到搅拌箱29内, 通过加热棒28可以产生热量, 再通过吸热板30可以将电热棒28产生的热 量进行吸收, 通过吸热板30可以对搅拌箱29内的水进行加热杀毒处理, 同时通过紫外线灯 32也可以对搅拌箱29内的水进行杀毒处理, 这时通过启动驱动电机23使搅拌轴24转动, 通 过搅拌轴24的转动可以带动搅拌叶26一起转动, 通过搅拌叶2。
26、6的转动可以对搅拌箱29内的 水进行搅拌, 从而可以使搅拌箱29内的水可以充分均匀的进行杀毒处理, 并且可以加快杀 毒的速度, 杀毒流程结束后, 可以通过打开阀门35使被杀毒后的水经过L型连通管34进入到 储水箱37的内部中进行储藏利用。 0032 综上可得, 通过启动驱动马达18使转轴17带动转盘14转动, 同时使方块体15一起 转动, 通过方块体15的一端与连接块13的右侧是否接触可以使连接杆11带动框架进行左右 移动, 并使连接弹簧9发生左右形变, 从而可以产生振动, 避免了过滤网40堵塞, 通过启动驱 动电机23可以使搅拌轴24带动搅拌叶26转动, 通过搅拌叶26可以使水均匀杀毒, 且可以增 加杀毒的速度。 说明书 4/4 页 7 CN 111875144 A 7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3 页 8 CN 111875144 A 8 图3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2/3 页 9 CN 111875144 A 9 图6 图7 图8 说明书附图 3/3 页 10 CN 111875144 A 10 。
- 内容关键字: 污水 回收 利用 装置
介孔蛋黄壳纳米颗粒及其在构建分泌物代谢指纹谱图中的应用和用其筛选的代谢标志物.pdf
制袋机的放卷机构.pdf
双枪激光焊机.pdf
锂离子正极材料异常料筛分装置.pdf
用于芯片开盖的可调整平台.pdf
防腐伸缩蝶阀.pdf
可分离式检修插座箱.pdf
自承重保温复合屋面板.pdf
螺杆钻具定子壳体打磨装置.pdf
提升机机尾增压防尘结构.pdf
简易分条机构.pdf
煤矿探水钻孔快速密封装置.pdf
新能源电池储能充电用触发控制电路.pdf
加速植株晾干设备.pdf
高可靠电容切换开关.pdf
散热器翅片的冲片装置.pdf
可拆式偏心加强撑.pdf
农业种植用可调节式农业种植架.pdf
饮品和冰棒的新型包装袋.pdf
卧式搅拌反应釜.pdf
平板玻璃切割加工系统.pdf
器件复用的射频收发电路及其控制方法.pdf
基于单片FPGA的PET正弦图数据压缩存储方法、系统及设备.pdf
风机轴承剩余有效寿命优化方法、设备及介质.pdf
远程控制车辆分享解锁方法及系统.pdf
多轴分布式电驱车辆转向控制方法及车辆.pdf
无对照HRD检测方法、系统及装置.pdf
人工植入物以及介入系统.pdf
实心分割铝导体高压电缆制备方法.pdf
基于图像处理的影动方向计算系统及屈光度估计系统.pdf
热塑性复合工程材料缸盖罩自动校平装置及校平方法.pdf
多尺寸的晶圆传输装置、方法及电子设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