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吸水水泵.pdf
《低吸水水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吸水水泵.pdf(11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791348.2 (22)申请日 2020.08.07 (71)申请人 绿美泵业有限公司 地址 317500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大溪镇 山市村 (温岭市科邦机械有限公司内) (72)发明人 陈平 (74)专利代理机构 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浙江)有 限公司 33229 代理人 周志涛 (51)Int.Cl. F04C 2/12(2006.01) F04C 15/06(2006.01) F04C 1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低吸水水泵 (57)摘要 。
2、本发明属于抽水设备技术领域, 具体的说是 一种低吸水水泵, 包括底座、 泵体和电动机; 所述 泵体固连于底座上表面; 所述泵体圆柱体设计; 所述泵体内部开设有增压腔与自吸腔; 所述泵体 远离底座一侧固连有支撑板; 所述底座上固连有 支撑柱; 所述支撑柱与支撑板之间固连; 所述电 动机通过法兰盘固连于支撑板远离泵体一侧; 所 述增压腔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 本发明通过设置 第一转动轮、 第二转动轮和活塞柱, 利用第一转 动轮和第二转动轮与自吸腔之间的密封效果, 将 抽水管中的空气持续不断的向上抽取, 进而使水 流在压力的作用下向上升起, 最终通过进水槽进 入自吸腔中, 同时活塞杆做往复运动对自吸腔。
3、中 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的抽吸作用起到增强 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3页 CN 111894851 A 2020.11.06 CN 111894851 A 1.一种低吸水水泵, 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座(1)、 泵体(2)和电动机(11); 所述泵体(2)固 连于底座(1)上表面; 所述泵体(2)圆柱体设计; 所述泵体(2)内部开设有增压腔与自吸腔; 所述泵体(2)远离底座(1)一侧固连有支撑板(12); 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连有支撑柱(13); 所述支撑柱(13)与支撑板(12)之间固连; 所述电动机(11)通过法兰盘固连于支撑板(12)远 离泵体(2)一侧; 所述电动机(。
4、11)输出轴贯穿支撑板(12)延伸至增压腔内设计; 所述增压腔 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1); 所述电动机(11)输出轴位于增压腔内一端与转动轴(21)固连; 所述转动轴(21)贯穿增压腔延伸至自吸腔内设计; 所述转动轴(21)位于自吸腔内固连有第 一转动轮(22); 所述自吸腔内通过导杆还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轮(23); 所述第一转动轮 (22)和第二转动轮(23)均为 “Y” 形设计; 所述第一转动轮(22)和第二转动轮(23)之间相互 啮合; 所述第一转动轮(22)和第二转动轮(23)与自吸腔侧壁之间转动密封连接; 所述自吸 腔泵体(2)位于自吸腔一侧开设有进水槽、 一侧开始有导通槽; 所述。
5、泵体(2)外侧固连有进 水接口(24); 所述进水接口(24)与进水槽导通设计; 所述导通槽将自吸腔与增压腔导通; 所 述转动轴(21)位于增压腔内套接有增压轮(3); 所述泵体(2)位于增压轮(3)上方固连有出 水接口; 所述导通槽靠近自吸腔一侧开设有往复槽; 所述往复槽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柱(25); 所述活塞柱(25)中空设计; 所述活塞柱(25) “十” 形设计; 所述往复槽远离自吸腔一侧通过 弹簧与活塞柱(25)弹性连接; 所述活塞柱(25)中空设计; 所述活塞柱(25)远离自吸腔一侧 铰接有密封板(26); 所述密封板(26)靠近活塞柱(25)一侧固连有密封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6、的一种低吸水水泵,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水槽靠近增压腔一侧开 设有滑动槽; 所述滑动槽 “十” 形设计; 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浮筒(4); 所述浮筒(4)贯穿 滑动槽延伸至进水槽内; 所述浮筒(4)上开设有第一通孔; 所述第一通孔倒 “L” 形设计; 所述 浮筒(4)为轻质水浮性材料制成; 所述浮筒(4)远离进水槽一端侧壁固连有密封环(41); 初 始状态下浮筒(4)在重力作用下密封滑动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吸水水泵,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槽靠近进水槽一侧固 连有挤压囊(42); 所述密封环(41)横切面三角形设计; 所述密封环(41)为弹性橡胶材料制 成; 所述密封环(41。
7、)内开设有膨胀腔; 所述挤压囊(42)与膨胀腔导通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吸水水泵, 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压腔底部滑动连接有浮 动板(43); 所述浮动板(43)与浮筒(4)远离进水槽一端固连; 所述浮动板(43)上均匀开口设 计; 所述浮动板(43)上开口与导通槽位于增压腔内开口错位设计; 所述浮动板(43)下方固 连有橡胶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吸水水泵, 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压腔对应增压轮(3)下 方固连有滑动环(31); 所述滑动环(31)上表面通过滚珠与增压轮(3)之间滑动连接; 所述增 压轮(3)下方固连有吸水管(32); 所述吸水管(32)内固连有扇叶;。
8、 所述扇叶螺旋形排布; 所 述增压轮(3)上表面开设有环流槽; 所述增压轮(3)内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导流槽; 所述导 流槽均与环流槽导通设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吸水水泵, 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压腔位于增压轮(3)下 方固连有均匀分布的导流板(33); 所述导流板(33)靠近浮动板(43)一侧斜面设计; 所述导 流板(33)成螺旋形排布。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894851 A 2 一种低吸水水泵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抽水设备技术领域, 具体的说是一种低吸水水泵。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低水位抽水作业时由于水泵进水管与液面之间存在一定的高 。
9、度差, 因此抽水管中存在大量的空气, 在进行抽水作业时, 现有的水泵中多数配置真空泵等 具备无水抽真空的设备从而实现水泵的自吸水效果, 但是低水位作业时, 泵体内的真空度 不稳定, 容易造成水流断续, 进而使水泵出水不稳定, 一方面间断导致抽水效率较低, 同时 海融易对水泵泵体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从而导致水泵使用寿命降低。 0003 中国专利发布的一种低吸水水泵, 申请号: 2012105339361, 包括泵外壳、 第一出水 口、 进水口、 电机和叶轮, 所述第一出水口设于泵外壳一侧, 所述的叶轮固定在电机的转轴 上, 在泵外壳的底部固定有底座, 且所述的底座与泵外壳形成泵腔, 所述的电机。
10、和叶轮均置 于泵腔内, 在泵外壳上设有带钢球的排气阀装置, 所述的进水口设置于底座上相对于叶轮 位置的下方, 在叶轮上部设有导流罩, 所述导流罩穿过转轴并与转轴通过一个密封圈达到 密封设置, 且所述导流罩与底座形成内腔, 在导流罩上设有允许输送液体自由进出的第二 出水口; 该发明可以具备较强的排气效果, 进而可以快速抽取真空度, 抽引水流上升, 但是 由于该发明中泵体不具备自动调节流量的设置, 在低水位作业使, 容易使水泵出水流速不 稳定, 进而容易导致水泵故障。 0004 鉴于此, 本发明研制一种低吸水水泵, 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解决现有技术。
11、中水泵在低水位作业时, 由于进水管中 存在较多的空气的原因, 导致水泵抽水状态不稳定, 从而对泵体造成损伤的问题, 本发明提 出的一种低吸水水泵。 0006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低吸水水泵, 包 括底座、 泵体和电动机; 所述泵体固连于底座上表面; 所述泵体圆柱体设计; 所述泵体内部 开设有增压腔与自吸腔; 所述泵体远离底座一侧固连有支撑板; 所述底座上表面固连有支 撑柱; 所述支撑柱与支撑板之间固连; 所述电动机通过法兰盘固连于支撑板远离泵体一侧; 所述电动机输出轴贯穿支撑板延伸至增压腔内设计; 所述增压腔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 所 述电动机输出轴位于增压。
12、腔内一端与转动轴固连; 所述转动轴贯穿增压腔延伸至自吸腔内 设计; 所述转动轴位于自吸腔内固连有第一转动轮; 所述自吸腔内通过导杆还转动连接有 第二转动轮; 所述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均为 “Y” 形设计; 所述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 之间相互啮合; 所述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与自吸腔侧壁之间转动密封连接; 所述自吸 腔泵体位于自吸腔一侧开设有进水槽、 一侧开始有导通槽; 所述泵体外侧固连有进水接口; 所述进水接口与进水槽导通设计; 所述导通槽将自吸腔与增压腔导通; 所述转动轴位于增 压腔内套接有增压轮; 所述泵体位于增压轮上方固连有出水接口; 所述导通槽靠近自吸腔 说明书 1/6 页 3 C。
13、N 111894851 A 3 一侧开设有往复槽; 所述往复槽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柱; 所述活塞柱中空设计; 所述活塞柱 “十” 形设计; 所述往复槽远离自吸腔一侧通过弹簧与活塞柱弹性连接; 所述活塞柱中空设 计; 所述活塞柱远离自吸腔一侧铰接有密封板; 所述密封板靠近活塞柱一侧固连有密封圈; 0007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低水位抽水作业时由于水泵进水管与液面之间存在一定的高 度差, 因此抽水管中存在大量的空气, 在进行抽水作业时, 现有的水泵中多数配置真空泵等 具备无水抽真空的设置从而实现水泵的自吸水效果, 但是低水位作业时, 泵体内的真空度 不稳定, 容易造成水流断续, 进而使水泵出水不稳定, 工。
14、作时, 通过使用抽水管连通低水位 水面, 此时启动电动机, 电动机转动带动转动轴进行转动, 进而使转动轴带动自吸腔中的第 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进行转动, 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在转动时, 相互之间啮合且与 自吸腔之间滑动密封, 有效地利用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与自吸腔之间的缝隙将进水槽 与进水管中的空气进行抽取, 且随着转动输入至导通槽内, 随着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 的转动, 初始状态下在弹簧压力作用下伸入自吸腔中的活塞柱受压, 进而使活塞柱向远离 自吸腔一侧滑动, 活塞柱滑动时, 密封板受压与活塞柱之间密封连接, 且当第一转动轮和第 二转动轮转动过程中对活塞柱挤压力消失后, 活塞柱在弹簧的。
15、作用力下复位的过程中密封 盖受压打开, 进而使自吸腔中空气进入导通槽内, 并在活塞柱的往复运动中被挤压进入增 压腔内, 通过设置第一转动轮、 第二转动轮和活塞柱, 利用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凸起与 自吸腔之间的密封效果以及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凹陷处的收纳效果, 将抽水管中的空 气持续不断的向上抽取, 进而使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向上升起, 最终通过进水槽进入自吸 腔中, 同时活塞杆做往复运动对自吸腔中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的抽吸作用起到增强效 果, 可以有效地避免空气回流, 导致真空度不足, 进而导致水流无法克服重力效果向上抽 取。 0008 优选的, 所述进水槽靠近增压腔一侧开设有滑动槽; 所。
16、述滑动槽 “十” 形设计; 所述 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浮筒; 所述浮筒贯穿滑动槽延伸至进水槽内; 所述浮筒上开设有第一 通孔; 所述第一通孔倒 “L” 形设计; 所述浮筒为轻质水浮性材料制成; 所述浮筒远离进水槽 一端侧壁固连有密封环; 初始状态下浮筒在重力作用下密封滑动槽; 工作时, 初始状态下浮 筒将滑动槽密封, 随着对水流的持续抽取, 水流最终进入进水槽内, 随着水流流入增压腔 内, 在增压轮的作用下快速旋转, 从而对水流的抽取力度增大, 此时由于自吸腔中水流速度 无法完全满足增压轮对水流的抽取, 随着水流的持续上涨, 浮筒受到浮力, 以及增压腔中水 流向上流动时的吸引力, 逐渐向上移动,。
17、 进而使开设在浮筒内的第一通孔将进水槽直接与 增压腔之间导通, 进而使水流向增压腔中转移的效率增大, 进而使增压腔可以快速向外输 送水流, 通过设置浮筒和第一通孔, 当抽水管中水流流速较慢时, 仅通过自吸腔输送水流, 避免水流中断, 当水流流量较大时, 自吸腔与第一通孔同时向增压腔中供水, 进而有效地加 速水流的流动效率, 增强低吸水水泵的输水效率。 0009 优选的, 所述滑动槽靠近进水槽一侧固连有挤压囊; 所述密封环横切面三角形设 计; 所述密封环为弹性橡胶材料制成; 所述密封环内开设有膨胀腔; 所述挤压囊与膨胀腔导 通设计; 工作时, 当进水槽中水流流量较小时, 在自吸腔的持续吸引作用下。
18、, 进水槽内始终 处于负压环境, 浮筒在负压的吸引作用下挤压挤压囊, 进而使挤压囊将内部的气体输送至 膨胀腔中, 进而使密封环发生膨胀体积增大, 进而使密封环与滑动槽壁之间接触的更加紧 密, 有效地增强滑动槽与增压腔之间的密封性能。 说明书 2/6 页 4 CN 111894851 A 4 0010 优选的, 所述增压腔底部滑动连接有浮动板; 所述浮动板与浮筒远离进水槽一端 固连; 所述浮动板上均匀开口设计; 所述浮动板上开口与导通槽位于增压腔内开口错位设 计; 所述浮动板下方固连有橡胶垫; 工作时, 当进水管中水流量较小时, 浮动板处于增压腔 底部, 此时导通槽与增压腔受浮动板压制处于不导通。
19、状态, 导通槽内水流受活塞杆挤压向 增压腔内挤压, 进而使浮动板向上滑动, 且随着活塞杆的回缩, 浮动板重新下滑, 有效地将 增压腔与导通槽之间隔绝, 从而避免增压腔中空气向导通槽中回流, 从而使自吸腔中真空 度下降, 进而导致抽水效率进一步降低, 同时浮动板与浮筒固连, 当进水槽中水流量较大 时, 浮动板受浮筒浮力影响, 将导通槽完全打开, 从而避免浮动板影响水流向增压强中汇聚 的速度。 0011 优选的, 所述增压腔对应增压轮下方固连有滑动环; 所述滑动环上表面通过滚珠 与增压轮之间滑动连接; 所述增压轮下方固连有吸水管; 所述吸水管内固连有扇叶; 所述扇 叶螺旋形排布; 所述增压轮上表面。
20、开设有环流槽; 所述增压轮内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导流 槽; 所述导流槽均与环流槽导通设计; 工作时, 随着电动机的转动, 转动轴带动增压轮转动, 转动的增压轮下方吸水管中的扇叶将水流呈螺旋形向上抽取, 进而使水流流至导流槽中, 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快速向环流槽内流动, 随着导流槽中水流受离心力向环流槽中流动, 导流槽内产生真空吸引力, 进而使导流槽向吸水管中抽取水流, 进而使吸水管对增压腔中 水流抽取力度增大, 水流经离心力作用后具备高速运动的趋势, 此时通过出水管向外喷射, 即具备较高的冲击效果。 0012 优选的, 所述增压腔位于增压轮下方固连有均匀分布的导流板; 所述导流板靠近 浮动板一侧斜。
21、面设计; 所述导流板成螺旋形排布; 工作时, 随着增压盘的持续转动增压腔中 水流受增压盘引导具备一定的流动方向, 通过设置在增压腔侧壁上的导流板对水流进行引 导, 可以有效地使增压腔中水流具备旋转向上运动趋势, 进而使吸水管吸水效率增大, 便于 水流增压喷射。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低吸水水泵, 通过设置第一转动轮、 第二转动轮和活塞柱, 利 用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凸起与自吸腔之间的密封效果以及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 凹陷处的收纳效果, 将抽水管中的空气持续不断的向上抽取, 进而使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 向上升起, 最终通过进水槽进入自吸腔中, 同时活塞。
22、杆做往复运动对自吸腔中第一转动轮 和第二转动轮的抽吸作用起到增强效果, 可以有效地避免空气回流, 导致真空度不足, 进而 导致水流无法克服重力效果向上抽取。 0015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低吸水水泵, 通过设置浮筒和第一通孔, 当抽水管中水流流 速较慢时, 仅通过自吸腔输送水流, 避免水流中断, 当水流流量较大时, 自吸腔与第一通孔 同时向增压腔中供水, 进而有效地加速水流的流动效率, 增强低吸水水泵的输水效率。 附图说明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7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0018 图2是本发明的部分剖视图; 0019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说明书 3/。
23、6 页 5 CN 111894851 A 5 0020 图4是泵体的横剖图; 0021 图中: 底座1、 泵体2、 电动机11、 支撑板12、 支撑柱13、 转动轴21、 第一转动轮22、 第 二转动轮23、 进水接口24、 活塞柱25、 密封板26、 增压轮3、 滑动环31、 吸水管32、 导流板33、 浮 筒4、 密封环41、 挤压囊42、 浮动板43。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结 合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23 如图1至图4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低吸水水泵, 包括底座1、 泵体2和电动机11; 。
24、所述泵体2固连于底座1上表面; 所述泵体2圆柱体设计; 所述泵体2内部开设有增压腔与自 吸腔; 所述泵体2远离底座1一侧固连有支撑板12; 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连有支撑柱13; 所述 支撑柱13与支撑板12之间固连; 所述电动机11通过法兰盘固连于支撑板12远离泵体2一侧; 所述电动机11输出轴贯穿支撑板12延伸至增压腔内设计; 所述增压腔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 21; 所述电动机11输出轴位于增压腔内一端与转动轴21固连; 所述转动轴21贯穿增压腔延 伸至自吸腔内设计; 所述转动轴21位于自吸腔内固连有第一转动轮22; 所述自吸腔内通过 导杆还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轮23; 所述第一转动轮22和第二转。
25、动轮23均为 “Y” 形设计; 所述 第一转动轮22和第二转动轮23之间相互啮合; 所述第一转动轮22和第二转动轮23与自吸腔 侧壁之间转动密封连接; 所述自吸腔泵体2位于自吸腔一侧开设有进水槽、 一侧开始有导通 槽; 所述泵体2外侧固连有进水接口24; 所述进水接口24与进水槽导通设计; 所述导通槽将 自吸腔与增压腔导通; 所述转动轴21位于增压腔内套接有增压轮3; 所述泵体2位于增压轮3 上方固连有出水接口; 所述导通槽靠近自吸腔一侧开设有往复槽; 所述往复槽内滑动连接 有活塞柱25; 所述活塞柱25中空设计; 所述活塞柱25 “十” 形设计; 所述往复槽远离自吸腔一 侧通过弹簧与活塞柱2。
26、5弹性连接; 所述活塞柱25中空设计; 所述活塞柱25远离自吸腔一侧 铰接有密封板26; 所述密封板26靠近活塞柱25一侧固连有密封圈; 0024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低水位抽水作业时由于水泵进水管与液面之间存在一定的高 度差, 因此抽水管中存在大量的空气, 在进行抽水作业时, 现有的水泵中多数配置真空泵等 具备无水抽真空的设置从而实现水泵的自吸水效果, 但是低水位作业时, 泵体2内的真空度 不稳定, 容易造成水流断续, 进而使水泵出水不稳定, 工作时, 通过使用抽水管连通低水位 水面, 此时启动电动机11, 电动机11转动带动转动轴21进行转动, 进而使转动轴21带动自吸 腔中的第一转动轮22和。
27、第二转动轮23进行转动, 第一转动轮22和第二转动轮23在转动时, 相互之间啮合且与自吸腔之间滑动密封, 有效地利用第一转动轮22和第二转动轮23与自吸 腔之间的缝隙将进水槽与进水管中的空气进行抽取, 且随着转动输入至导通槽内, 随着第 一转动轮22和第二转动轮23的转动, 初始状态下在弹簧压力作用下伸入自吸腔中的活塞柱 25受压, 进而使活塞柱25向远离自吸腔一侧滑动, 活塞柱25滑动时, 密封板26受压与活塞柱 25之间密封连接, 且当第一转动轮22和第二转动轮23转动过程中对活塞柱25挤压力消失 后, 活塞柱25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复位的过程中密封盖受压打开, 进而使自吸腔中空气进入 导通槽。
28、内, 并在活塞柱25的往复运动中被挤压进入增压腔内, 通过设置第一转动轮22、 第二 转动轮23和活塞柱25, 利用第一转动轮22和第二转动轮23凸起与自吸腔之间的密封效果以 及第一转动轮22和第二转动轮23凹陷处的收纳效果, 将抽水管中的空气持续不断的向上抽 说明书 4/6 页 6 CN 111894851 A 6 取, 进而使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向上升起, 最终通过进水槽进入自吸腔中, 同时活塞杆做往 复运动对自吸腔中第一转动轮22和第二转动轮23的抽吸作用起到增强效果, 可以有效地避 免空气回流, 导致真空度不足, 进而导致水流无法克服重力效果向上抽取。 002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
29、, 所述进水槽靠近增压腔一侧开设有滑动槽; 所述滑 动槽 “十” 形设计; 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浮筒4; 所述浮筒4贯穿滑动槽延伸至进水槽内; 所述浮筒4上开设有第一通孔; 所述第一通孔倒 “L” 形设计; 所述浮筒4为轻质水浮性材料制 成; 所述浮筒4远离进水槽一端侧壁固连有密封环41; 初始状态下浮筒4在重力作用下密封 滑动槽; 工作时, 初始状态下浮筒4将滑动槽密封, 随着对水流的持续抽取, 水流最终进入进 水槽内, 随着水流流入增压腔内, 在增压轮3的作用下快速旋转, 从而对水流的抽取力度增 大, 此时由于自吸腔中水流速度无法完全满足增压轮3对水流的抽取, 随着水流的持续上 涨, 浮。
30、筒4受到浮力, 以及增压腔中水流向上流动时的吸引力, 逐渐向上移动, 进而使开设在 浮筒4内的第一通孔将进水槽直接与增压腔之间导通, 进而使水流向增压腔中转移的效率 增大, 进而使增压腔可以快速向外输送水流, 通过设置浮筒4和第一通孔, 当抽水管中水流 流速较慢时, 仅通过自吸腔输送水流, 避免水流中断, 当水流流量较大时, 自吸腔与第一通 孔同时向增压腔中供水, 进而有效地加速水流的流动效率, 增强低吸水水泵的输水效率。 002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滑动槽靠近进水槽一侧固连有挤压囊42; 所述 密封环41横切面三角形设计; 所述密封环41为弹性橡胶材料制成; 所述密封环41内开。
31、设有 膨胀腔; 所述挤压囊42与膨胀腔导通设计; 工作时, 当进水槽中水流流量较小时, 在自吸腔 的持续吸引作用下, 进水槽内始终处于负压环境, 浮筒4在负压的吸引作用下挤压挤压囊 42, 进而使挤压囊42将内部的气体输送至膨胀腔中, 进而使密封环41发生膨胀体积增大, 进 而使密封环41与滑动槽壁之间接触的更加紧密, 有效地增强滑动槽与增压腔之间的密封性 能。 0027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增压腔底部滑动连接有浮动板43; 所述浮动板 43与浮筒4远离进水槽一端固连; 所述浮动板43上均匀开口设计; 所述浮动板43上开口与导 通槽位于增压腔内开口错位设计; 所述浮动板43下方固连。
32、有橡胶垫; 工作时, 当进水管中水 流量较小时, 浮动板43处于增压腔底部, 此时导通槽与增压腔受浮动板43压制处于不导通 状态, 导通槽内水流受活塞杆挤压向增压腔内挤压, 进而使浮动板43向上滑动, 且随着活塞 杆的回缩, 浮动板43重新下滑, 有效地将增压腔与导通槽之间隔绝, 从而避免增压腔中空气 向导通槽中回流, 从而使自吸腔中真空度下降, 进而导致抽水效率进一步降低, 同时浮动板 43与浮筒4固连, 当进水槽中水流量较大时, 浮动板43受浮筒4浮力影响, 将导通槽完全打 开, 从而避免浮动板43影响水流向增压强中汇聚的速度。 0028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增压腔对应增压轮3。
33、下方固连有滑动环31; 所述 滑动环31上表面通过滚珠与增压轮3之间滑动连接; 所述增压轮3下方固连有吸水管32; 所 述吸水管32内固连有扇叶; 所述扇叶螺旋形排布; 所述增压轮3上表面开设有环流槽; 所述 增压轮3内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导流槽; 所述导流槽均与环流槽导通设计; 工作时, 随着电 动机11的转动, 转动轴21带动增压轮3转动, 转动的增压轮3下方吸水管32中的扇叶将水流 呈螺旋形向上抽取, 进而使水流流至导流槽中, 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快速向环流槽内流动, 随着导流槽中水流受离心力向环流槽中流动, 导流槽内产生真空吸引力, 进而使导流槽向 吸水管32中抽取水流, 进而使吸水管32。
34、对增压腔中水流抽取力度增大, 水流经离心力作用 说明书 5/6 页 7 CN 111894851 A 7 后具备高速运动的趋势, 此时通过出水管向外喷射, 即具备较高的冲击效果。 0029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增压腔位于增压轮3下方固连有均匀分布的导 流板33; 所述导流板33靠近浮动板43一侧斜面设计; 所述导流板33成螺旋形排布; 工作时, 随着增压盘的持续转动增压腔中水流受增压盘引导具备一定的流动方向, 通过设置在增压 腔侧壁上的导流板33对水流进行引导, 可以有效地使增压腔中水流具备旋转向上运动趋 势, 进而使吸水管32吸水效率增大, 便于水流增压喷射。 0030 具体工作。
35、流程如下: 0031 工作时, 通过使用抽水管连通低水位水面, 此时启动电动机11, 电动机11转动带动 转动轴21进行转动, 进而使转动轴21带动自吸腔中的第一转动轮22和第二转动轮23进行转 动, 第一转动轮22和第二转动轮23在转动时, 相互之间啮合且与自吸腔之间滑动密封, 有效 地利用第一转动轮22和第二转动轮23与自吸腔之间的缝隙将进水槽与进水管中的空气进 行抽取, 且随着转动输入至导通槽内, 随着第一转动轮22和第二转动轮23的转动, 初始状态 下在弹簧压力作用下伸入自吸腔中的活塞柱25受压, 进而使活塞柱25向远离自吸腔一侧滑 动, 活塞柱25滑动时, 密封板26受压与活塞柱25。
36、之间密封连接, 且当第一转动轮22和第二转 动轮23转动过程中对活塞柱25挤压力消失后, 活塞柱25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复位的过程中密 封盖受压打开, 进而使自吸腔中空气进入导通槽内, 并在活塞柱25的往复运动中被挤压进 入增压腔内, 增压腔中水流受增压盘引导具备一定的流动方向, 通过设置在增压腔侧壁上 的导流板33对水流进行引导, 可以有效地使增压腔中水流具备旋转向上运动趋势, 随着电 动机11的转动, 转动轴21带动增压轮3转动, 转动的增压轮3下方吸水管32中的扇叶将水流 呈螺旋形向上抽取, 进而使水流流至导流槽中, 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快速向环流槽内流动, 随着导流槽中水流受离心力向环流槽中。
37、流动, 导流槽内产生真空吸引力, 进而使导流槽向 吸水管32中抽取水流, 进而使吸水管32对增压腔中水流抽取力度增大, 水流经离心力作用 后具备高速运动的趋势, 此时通过出水管向外喷射。 0032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 主要特征和优点。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 了解, 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 理,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化和改进 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 定。 说明书 6/6 页 8 CN 111894851 A 8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9 CN 111894851 A 9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3 页 10 CN 111894851 A 10 图4 说明书附图 3/3 页 11 CN 111894851 A 11 。
- 内容关键字: 吸水 水泵
用于挤压片状弹簧的压簧装置.pdf
用于回收硫酸装置低温废热的热量回收塔.pdf
汽车零部件冲压定位机构.pdf
弹簧快速弹出的送料装置.pdf
输液杆的主供电箱排水结构.pdf
农业经济果树种植嫁接用防护装置.pdf
车用尿素溶液水解反应装置.pdf
可自由组合堆叠式户用储能电源.pdf
财务凭证卷绕器.pdf
建筑施工卸料平台.pdf
具有应急照明功能的户内多功能储能电源.pdf
多托板自动分离机构.pdf
发动机精密配件加工用稳定支架.pdf
便于清理的橡胶促进剂过滤装置.pdf
防偏移内衣点胶机.pdf
耐插拔动力信号混合式储能防水连接器.pdf
棋类设备的智能裁判器、对弈棋子及棋类设备.pdf
大杯可脱带两用式文胸.pdf
振动传感器及车载扬声器系统.pdf
无酒精的香水配方及其制备方法.pdf
石油勘探用三角异型管电池壳性能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pdf
耐高温陶瓷纤维毡.pdf
转向器摇臂轴花键相对齿形位置间隙测具.pdf
盐碱土壤改良用松土装置.pdf
铝粉生产线.pdf
用于臭氧催化剂生产的混料器.pdf
新能源锂电池材料高效研磨设备及其研磨方法.pdf
地质勘测样品粉碎机.pdf
管道支撑架.pdf
行星减速机的防松脱结构.pdf
带音响装置的操作模块.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反射膜生产质控的方法及系统.pdf
风控系统完备性监控方法和系统.pdf
适于防燃爆的开关柜.pdf
图块组合箭头图案可变的交通信号灯驱动系统.pdf
环境控制系统及传感网络摄像机.pdf
海水水质评价的方法.pdf
冷鲜羊肉的物性检测方法.pdf
订单复核方法、装置及系统.pdf
文档处理设备和方法.pdf
数字水印嵌入、检测方法和装置.pdf
VNF上载实例化方法及装置.pdf
光传送网的管控系统.pdf
基于柔性差分驱动的坐位腰椎手法培训用机械模拟装置.pdf
数字预失真处理架构和方法.pdf
信息展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pdf
建筑物监测设备.pdf
用于对基底进行多重图案化的方法.pdf
文件加密和解密方法、装置及设备.pdf
非铅钙钛矿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材料及器件.pdf
实时寻找流数据自身重复规律的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