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测评方法.pdf
《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测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测评方法.pdf(14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798583.2 (22)申请日 2020.08.11 (71)申请人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地址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长春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区蔚山路4888号 (72)发明人 王建利乔俊贤刘力唐昌武 (74)专利代理机构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22201 代理人 刘程程 (51)Int.Cl. G01R 31/00(2006.01) G06Q 10/06(2012.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测评方法 (57)摘要 一种燃油车。
2、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测评方法, 所 述测评方法包括: 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全项 目测试, 包括: 法规公告项测试与国家推荐性标 准测试在内的常规项测试, 以及作为加分项测试 的新技术预研测试; 建立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 能常规项测评指标体系; 获得包括对所述常规项 测试的得分进行加权计算获得整车电磁兼容性 能常规项测评综合得分, 与新技术预研测试的得 分在内的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测评综合得分; 根 据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测评综合得分的大小, 进 行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测评星级评定。 本发 明通过对燃油汽车进行整车EMC性能测试评价, 客观反映燃油车整车EMC性能的优劣, 为汽车EMC 性能开发提供。
3、重要参考, 不断提高燃油汽车的整 车电磁兼容性能。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9页 附图1页 CN 111913071 A 2020.11.10 CN 111913071 A 1.一种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测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评方法包括: 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全项目测试获得对应的测试得分、 建立 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常规项测评指标体系、 获得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测评综合得分、 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星级评定; 所述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全项目测试包括: 法规公告项测试与国家推荐性标准测 试在内的常规项测试, 以及作为加分项测试的新技术预研测试; 所述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常规项测评指。
4、标体系内容包括: 常规项测试对应的标准 类别、 常规项测试项目名称, 以及常规项性能指标权重; 获得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测评综合得分是指: 基于所述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常规 项测评指标体系, 对所述常规项测试的得分进行加权计算获得整车电磁兼容性能常规项测 评综合得分, 并与新技术预研测试的得分相加求和, 即获得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测评综合 得分; 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星级评定是指: 根据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测评综合得分的大 小, 进行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测评星级评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测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全项目测试中, 各常规测试项。
5、目与对应的参考标准及项 目类别对应如下表一所示: 表一 上述常规测试按照对应的参考标准对测试结果进行打分, 以分别获得各个常规项测试 的得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测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按照团体标准、 行业标准或者设计开发要求进行包括: 智能功能车辆抗扰测试、 网联功 能车辆抗扰测试、 OTA测试和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测试在内的新技术预研测试, 每通过一项 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新技术预研测试, 加2分, 总分为2n, 且2n10。 权利要求书 1/3 页 2 CN 111913071 A 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测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6、所述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常规项测评指标体系的组成内容包括: 标准类别、 试验 项目名称和性能指标权重, 具体详见下表十一: 表十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测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常规项测试的得分进行加权计算的具体过程如下: 加权计算公式为: S S136+S224+S310+S45+S510+S65+S75+S85; 其中: S1为整车辐射发射-保护车外接收机测试得分; S2为整车辐射抗扰测试得分; S3为整车辐射发射-保护车载接收机测试得分; S4为人体电磁防护测试得分; S5为整车辐射抗扰-车外辐射源法测试得分; S6为整车辐射抗扰-车载发射机模拟法测试得分。
7、; S7为辐射抗扰-大电流注入法测试得分; S8为整车静电放电测试得分; 所述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测评综合得分计算公式为: SS +S9 其中: S为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测评综合得分; S 为整车电磁兼容性能常规项测评综合得分; S9为新技术预研测试得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测评方法, 其特征在于: 依据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测评综合得分的大小, 进行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测评星 级评定, 评定结果包括: 五星、 四星、 三星、 二星、 一星和无星; 其中, 五星级为整车电磁兼容 性能最高等级, 无星级为性能最低等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测评方法。
8、, 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测评星级评定标准详见下表十二: 权利要求书 2/3 页 3 CN 111913071 A 3 表十二 测评综合得分星级 S90五星 85S90四星 80S85三星 70S80二星 60S70一星 S60无星 。 权利要求书 3/3 页 4 CN 111913071 A 4 一种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测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燃油车电磁兼容性能测试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燃油车整车电磁兼 容性能测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的整车电磁兼容(电磁兼容, 简称EMC)性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汽车性能。 随着 汽车的燃油化和智能网联化发展, 。
9、整车电磁兼容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按照传统EMC分类方 式, 整车电磁兼容测试分为电磁骚扰EMI测试和电磁抗扰度EMS类测试, 每类测试又包括多 项测试项目。 0003 现有技术中, 燃油汽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测试依据相关标准进行, 测评方式均为 单项测试和单项评价, 无法判定整车电磁兼容综合性能的好坏, 亦无法横向对比燃油汽车 的整车EMC综合性能, 缺少规范的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测评体系。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测 评方法, 本发明通过对燃油车进行整车EMC性能测试评价, 客观反映燃油车整车EMC性能的 优劣, 为燃油车E。
10、MC性能开发提供重要参考, 不断提高燃油车的整车电磁兼容性能。 结合说 明书附图,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测评方法, 所述测评方法包括: 燃油车整车电磁兼 容性能全项目测试获得对应的测试得分、 建立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常规项测评指标体 系、 获得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测评综合得分、 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星级评定; 0006 所述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全项目测试包括: 法规公告项测试与国家推荐性标 准测试在内的常规项测试, 以及作为加分项测试的新技术预研测试; 0007 所述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常规项测评指标体系内容包括: 常规项测试对应的 标准类别、 常。
11、规项测试项目名称, 以及常规项性能指标权重; 0008 获得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测评综合得分是指: 基于所述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 常规项测评指标体系, 对所述常规项测试的得分进行加权计算获得整车电磁兼容性能常规 项测评综合得分, 并与新技术预研测试的得分相加求和, 即获得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测评 综合得分; 0009 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星级评定是指: 根据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测评综合得分 的大小, 进行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测评星级评定。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全项目测试中, 各常规测试项目与对应 的参考标准及项目类别对应如下表一所示: 0011 表一 说明书 1/9。
12、 页 5 CN 111913071 A 5 0012 0013 上述常规测试按照对应的参考标准对测试结果进行打分, 以分别获得各个常规项 测试的得分。 0014 进一步地, 按照团体标准、 行业标准或者设计开发要求进行包括: 智能功能车辆抗 扰测试、 网联功能车辆抗扰测试、 OTA测试和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测试在内的新技术预研测 试, 每通过一项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新技术预研测试, 加2分, 总分为2n, 且2n10。 0015 进一步地, 所述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常规项测评指标体系的组成内容包括: 标准类别、 试验项目名称和性能指标权重, 具体详见下表十一: 0016 表十一 0017 0。
13、018 进一步地, 所述常规项测试的得分进行加权计算的具体过程如下: 0019 加权计算公式为: 0020 S S136+S224+S310+S45+S510+S65+S75+S8 5; 0021 其中: 0022 S1为整车辐射发射-保护车外接收机测试得分; 说明书 2/9 页 6 CN 111913071 A 6 0023 S2为整车辐射抗扰测试得分; 0024 S3为整车辐射发射-保护车载接收机测试得分; 0025 S4为人体电磁防护测试得分; 0026 S5为整车辐射抗扰-车外辐射源法测试得分; 0027 S6为整车辐射抗扰-车载发射机模拟法测试得分; 0028 S7为辐射抗扰-大电流。
14、注入法测试得分; 0029 S8为整车静电放电测试得分; 0030 所述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测评综合得分计算公式为: 0031 SS +S9 0032 其中: 0033 S为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测评综合得分; 0034 S 为整车电磁兼容性能常规项测评综合得分; 0035 S9为新技术预研测试得分。 0036 进一步地, 依据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测评综合得分的大小, 进行燃油车整车电磁 兼容性能测评星级评定, 评定结果包括: 五星、 四星、 三星、 二星、 一星和无星; 其中, 五星级 为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最高等级, 无星级为性能最低等级。 0037 更进一步地, 所述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测评星级评。
15、定标准详见下表十二: 0038 表十二 0039 测评综合得分星级 S90五星 85S90四星 80S85三星 70S80二星 60S70一星 S60无星 。 004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41 1、 本发明所述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测评方法, 能够客观反映燃油车整车电磁 兼容性能的优劣。 0042 2、 本发明所述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测评方法, 基于以法规/公告为主、 以推荐 性标准为辅、 兼顾智能网联等新技术预研测试, 形成燃油车整车EMC性能评价体系, 保证了 测评结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0043 3、 本发明所述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测评方法, 实现了燃油车。
16、整车电磁兼容性 能的单项评分和综合性能分级评价。 0044 说明书附图 0045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测评方法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为清楚、 完整地描述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及其具体工作过程, 结合说明书附图, 本 说明书 3/9 页 7 CN 111913071 A 7 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0047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测评方法, 所述测评方法包括: 燃油 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全项目测试获得对应的测试得分、 建立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测评 指标体系、 获得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测评综合得分、 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星级评定。 004。
17、8 所述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测评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0049 一: 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全项目测试获得对应的测试得分; 0050 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测试项目均为客观测试项目, 包括: 法规公告项测试、 国 家推荐性标准测试以及新技术预研测试; 0051 所述法规公告项测试和国家推荐性标准测试为常规测试项, 新技术预研测试为加 分测试项; 0052 所述法规公告项测试包括: 整车辐射发射-保护车外接收机测试、 整车辐射抗扰测 试; 0053 所述国家推荐性标准测试包括: 保护车载接收机测试、 人体电磁防护测试、 整车辐 射抗扰-车外辐射源法测试、 整车辐射抗扰-车载发射机模拟法测试、 整。
18、车辐射抗扰-大电流 注入法测试、 整车静电放电测试; 0054 所述新技术预研测试包括: 智能网联汽车抗扰测试、 OTA(Over The Air, 空中下载 测试, 侧重于整机辐射性能方面)测试、 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测试等新技术测试 0055 所述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测试项目的对应参考标准详见下表一: 0056 表一 0057 0058 如上表一所示: 0059 1、 整车辐射发射-保护车外接收机测试过程具体如下: 0060 按照法规标准GB 34660和GB 14023进行整车辐射发射-保护车外接收机测试, 测 量车辆在频段30MHz-1000MHz的宽带发射和窄带发射结果是否满足标准要。
19、求。 基于测试结 果最小余量值 原则进行评分, 评分规则如下表二所示: 0061 表二 说明书 4/9 页 8 CN 111913071 A 8 0062 0063 0064 2、 整车辐射抗扰测试过程具体如下: 0065 按照法规标准GB 34660进行整车辐射抗扰测试, 验证车辆在频段20MHz-2GHz的辐 射抗扰干扰能力。 基于试验过程中车辆功能状态进行评分, 评分规则如下表三所示: 0066 表三 0067 0068 3、 整车辐射发射-保护车载接收机测试过程具体如下: 0069 按照GB/T 18655或CISPR 25进行保护车载接收机无线电骚扰测试, 测量车辆在频 段150kH。
20、z-2.5GHz的保护车载接收机发射结果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基于测试结果最小余量 值 原则进行评分, 评分规则如下表四所示: 0070 表四 0071 0072 此外, 在整车辐射发射-保护车载接收机测试过程中, 暖风、 双闪和前雨刮模式按 照标准GB/T 18655-2002评价必须全频段合格, 否则该项测试结果为0分。 0073 4、 人体电磁防护测试过程具体如下: 0074 按照标准GB/T 37130进行人体电磁防护测试, 测量车辆座椅、 脚部空间和充电口 等位置的电磁辐射能量值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基于所有测点测试结果计权最小余量值 原 则进行评分, 评分规则如下表五所示: 说明书 5。
21、/9 页 9 CN 111913071 A 9 0075 表五 0076 0077 5、 整车辐射抗扰-车外辐射源法测试过程具体如下: 0078 按照GB/T 33012.2进行整车辐射抗扰-车外辐射源法测试, 测量车辆在频段 0.01MHz-18GHz(或者开发设计要求频段)辐射抗扰自由场法的抗干扰能力。 基于辐射抗扰 场强等级和试验过程中车辆功能状态进行评分, 评分规则如下表五所示: 0079 表六 0080 0081 6、 整车辐射抗扰-车载发射机模拟法测试过程具体如下: 0082 按照标准GB/T 33012.3进行整车辐射抗扰-车载发射机模拟法抗扰测试, 测量在 频段1.8MHz-1。
22、8GHz(或者开发设计要求频段)车辆车载发射机模拟法抗干扰能力。 基于试验 过程中车辆功能状态进行评分, 评分规则如下表七所示: 0083 表七 0084 0085 7、 整车辐射抗扰-大电流注入法测试过程具体如下: 0086 按照标准GB/T 33012.4进行整车辐射抗扰-大电流注入法抗扰测试, 测量在频段 1MHz-400MHz车辆大电流注入抗扰能力。 基于注入电流等级和试验过程中车辆功能状态进 行评分, 评分规则如下表八所示: 0087 表八 0088 0089 8、 整车静电放电测试过程具体如下: 说明书 6/9 页 10 CN 111913071 A 10 0090 按照标准GB/。
23、T 19951进行整车静电放电抗扰测试, 测试车辆静电放电抗扰能力。 基于试验过程中车辆功能状态进行评价, 评分规则如下表九所示: 0091 表九 0092 0093 9、 新技术预研测试过程具体如下: 0094 按照团体标准、 行业标准或者设计开发要求进行新技术预研测试, 所述新技术预 研测试包括: 智能功能车辆抗扰测试、 网联功能车辆抗扰测试、 OTA测试、 复杂电磁环境适应 性测试等, 测量车辆的抗干扰能力是否满足标准或设计要求。 所述新技术测试项为加分项, 每通过一项整车EMC新技术预研测试, 加2分, 总分为2n, 上限为10分, 即2n10。 基于测试结 果是否满足标准要求进行评分。
24、, 评分规则如下表十所示: 0095 表十 0096 0097 根据如上所述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测试项目, 分别获得对应的测试项目得 分: 0098 整车辐射发射-保护车外接收机测试得分S1; 0099 整车辐射抗扰测试得分S2; 0100 整车辐射发射-保护车载接收机测试得分S3; 0101 人体电磁防护测试得分S4; 0102 整车辐射抗扰-车外辐射源法测试得分S5; 0103 整车辐射抗扰-车载发射机模拟法测试得分S6; 0104 辐射抗扰-大电流注入法测试得分S7; 0105 整车静电放电测试得分S8; 0106 新技术预研测试得分S9。 0107 二、 建立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常。
25、规项测评指标体系 0108 所述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常规项测评指标体系的组成内容包括: 标准类别、 试验项目名称和性能指标权重, 具体详见下表十一: 0109 表十一 说明书 7/9 页 11 CN 111913071 A 11 0110 0111 三、 获得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测评综合得分 0112 所述获得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测评综合得分过程具体如下: 0113 1、 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常规项测评指标体系进行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 常规项测评打分, 所述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常规项测评综合得分为各常规项测评项目 得分加权之和, 加权得分公式如下: 0114 0115 上述加权得分公式中:。
26、 0116 S 为整车电磁兼容性能常规项测评综合得分; 0117 ai为各项测评项目的权重, Si为各项测评项目得分, 即: 0118 S S136+S224+S310+S45+S510+S65+S75+S8 5; 0119 2、“整车电磁兼容性能常规项测评综合得分” 与最为加分项得分的 “新技术预研测 试得分” 相加求和, 即为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测评综合得分,即: 0120 SS +S9 0121 S为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测评综合得分; 0122 S 为整车电磁兼容性能常规项测评综合得分; 0123 S9为新技术预研测试得分。 0124 四、 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星级评定 0125 依据燃油。
27、车整车电磁兼容测评综合得分S的大小, 进行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 测评星级评定, 评定结果包括: 五星、 四星、 三星、 二星、 一星和无星; 其中, 五星级为整车电 磁兼容性能最高等级, 无星级为性能最低等级。 0126 所述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测评星级评定标准详见下表十六: 0127 表十二 0128 总分星级 S90五星() 85S90四星() 80S85三星() 70S80二星() 60S70一星() 说明书 8/9 页 12 CN 111913071 A 12 S60无星级 0129 通过上述测评法方法获得燃油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星级, 对比燃油车整车电磁兼 容性能星级即可判定整车电磁兼容综合性能的好坏, 并横向对比燃油汽车的整车EMC综合 性能。 0130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 可以理解的是, 上述实施例是示例 性的, 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 实施例进行变化、 修改、 替换和变型。 0131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任何根据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所作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 护范围内。 说明书 9/9 页 13 CN 111913071 A 13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14 CN 111913071 A 14 。
- 内容关键字: 燃油 整车 电磁 兼容 性能 测评 方法
集成热烟雾激发模块的超低容喷雾机构.pdf
射孔弹用药型罩压制防护装置.pdf
摆动出水结构及出水装置.pdf
片材送片装置.pdf
园林节水灌溉装置.pdf
液液非均相物料混合装置.pdf
茶叶包装用的称量装置.pdf
新型的托料块的调节结构.pdf
寡核苷酸检测用振荡混合装置.pdf
钢筋弯曲装置.pdf
建筑检测用贯入式砂浆强度检测仪.pdf
西药剂分类存放装置.pdf
具有辅助支撑结构的绘图尺.pdf
建筑工程基桩检测装置.pdf
水利施工用挖方设备.pdf
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安装结构.pdf
便于布线的智能化弱电箱.pdf
二氧化碳排放用定期采样监测装置.pdf
钢丝网架固定结构.pdf
高精度高压力气体安全阀.pdf
茶叶加工用滚筒干燥装置.pdf
活塞加工用夹持工装.pdf
生活垃圾发酵堆肥处理设备.pdf
刀塔旋转分度摆线马达.pdf
基于自适应周期发现的工业母机加工工件质量预测方法.pdf
烹饪信息的分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高压厚壁球壳内壁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方法.pdf
电芬顿法预处理水环境微塑料样品的装置.pdf
扩膜后晶圆检查测试一体机及检查方法.pdf
基于量子密码设备的文件系统流加解密方法及系统.pdf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pdf
高收率节能球形石墨深加工设备.pdf
区块链矿机哈希运算服务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融合不同模式标志物的分类模型构建算法.pdf
二次设备屏柜操作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pdf
可调整AT值的磁控开关的制造方法.pdf
矿用支架监控系统.pdf
仿生髋关节.pdf
在掺镨的常规玻璃和纤维中的高效发射.pdf
有效提升铜箔面均匀密度的生箔机.pdf
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孕马尿中结合雌激素含量的方法.pdf
数据获取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pdf
通信方法和接入网设备.pdf
搬送托盘和被加工物的加工方法.pdf
用于高温狭窄腔体内部检测的分光立体视觉装置.pdf
低卡路里健康糖浆的制备方法.pdf
铰接模块和包括铰接模块的可折叠电子设备.pdf
鼻腔支架鼻中隔固定器.pdf
在上下文中管理优先级的方法、电子装置和通信系统.pdf
实时投票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pdf
蒸制烹饪设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