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控速组件、套筒及调节阀.pdf
《降压控速组件、套筒及调节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降压控速组件、套筒及调节阀.pdf(13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779833.8 (22)申请日 2020.08.05 (71)申请人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 100095 北京市海淀区地锦路6号院3 号楼 申请人 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72)发明人 杨文泽金建云常占东李虎生 石月娟王凯骞宏伟陈宝 张贤刘军良祝洪青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代理人 李珂珂 (51)Int.Cl. F16L 55/027(2006.01) F16K 47/08(2006.01) (54。
2、)发明名称 降压控速组件、 套筒及调节阀 (57)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降压控速组件、 套筒及调 节阀, 属于调节阀技术领域。 所述降压控速组件 包括: 连接件和至少两个隔板; 每个隔板包括第 一部和第二部, 第一部上具有第一通孔, 第二部 的一侧具有沿靠近第一部到远离第一部的方向 上厚度逐渐减小的倾斜坡面; 至少两个隔板位于 连接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其中第一端与第 二端相对, 至少两个隔板中相邻的两个隔板之间 的连接件上均具有第二通孔; 至少两个隔板的第 一部和第二部沿从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依次 交替位于连接件的一侧, 连接件的另一侧为依次 交替的至少两个隔板的第二部和第一部, 第二部。
3、 的具有倾斜坡面的一侧朝向第一端所在的方向。 该降压控速组件制造成本低, 可以有效降低调节 阀的制造成本。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4页 CN 111946930 A 2020.11.17 CN 111946930 A 1.一种降压控速组件, 其特征在于, 位于套筒本体的节流通孔内, 所述降压控速组件包 括: 连接件(1)和至少两个隔板(2); 每个所述隔板(2)包括第一部(21)和第二部(22), 所述第一部(21)上具有第一通孔 (23), 所述第二部(22)的一侧具有沿靠近所述第一部(21)到远离所述第一部(21)的方向上 厚度逐渐减小的倾斜坡面(24); 所述至少两个隔板(2)。
4、位于所述连接件(1)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之间, 其中所述 第一端(11)与所述第二端(12)相对, 所述至少两个隔板(2)中相邻的两个隔板(2)之间的连 接件(1)上均具有第二通孔(13); 所述至少两个隔板(2)的第一部(21)和第二部(22)沿从所述第一端(11)到所述第二端 (12)的方向依次交替位于所述连接件(1)的一侧, 所述连接件(1)的另一侧为依次交替的所 述至少两个隔板(2)的第二部(22)和第一部(21), 所述第二部(22)的具有所述倾斜坡面 (24)的一侧朝向所述第一端(11)所在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压控速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1)。
5、为矩形板体, 每个 所述隔板(2)均为一体成型的圆形板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压控速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隔板(2)等间距地 位于所述连接件(1)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之间, 且相邻的两个隔板(2)之间相互平 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压控速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1)具有至少两个限 位槽(14), 每个所述隔板(2)的位于所述第一部(21)与所述第二部(22)之间的第一连接部 (25)一一对应地位于所述限位槽(14)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压控速组件,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隔板(2)均具有固定槽 (26), 在所述限位槽(14)上部的所。
6、述连接件(1)的第二连接部(15)位于所述固定槽(26)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压控速组件,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隔板(2)的个数为三个或 三个以上时, 多个位于相邻的两个隔板(2)之间的第二通孔(13)的孔径沿从所述第一端 (11)到所述第二端(12)的方向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压控速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隔板(2)的第一部 (21)上的第一通孔(23)的孔径沿从所述第一端(11)到所述第二端(12)的方向逐渐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压控速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21)的两侧为相互平 行的两个平面, 所述倾斜坡面(24)与所述两个平面中。
7、的任意一个平面之间夹角的取值范围 为大于0度, 小于等于15度。 9.一种套筒, 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降压控速组 件和套筒本体(3), 所述套筒本体(3)的环周具有多个节流通孔(31), 多个所述降压控速组 件一一对应地位于所述节流通孔(31)内。 10.一种调节阀,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阀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套筒。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946930 A 2 降压控速组件、 套筒及调节阀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调节阀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降压控速组件、 套筒及调节阀。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材料科技和机械科技的发展, 国。
8、内阀门行业也在不断地进步, 各个阀门企业 的产品结构类型层出不穷。 其中, 调节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阀门, 其作用之一是实现压力控 制和流量调节, 防止在高压差情况下将阀内部件冲坏, 防止汽蚀闪蒸。 0003 目前, 为了实现调节阀的压力控制和流量调节, 调节阀中通常设置有降压迷宫叠 片结构, 即每一片叠片均进行迷宫流道设计, 叠片层层叠加后经真空纤焊而成, 形成整体降 压笼, 流体在经过迷宫流道时经过多次沿程和局部损失达到降压控速的效果。 0004 然而, 目前的降压迷宫叠片结构较为复杂, 需要大型的精确试验装置进行加工制 造且主要依赖于进口, 导致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0005 鉴于此, 本。
9、申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降压控速组件、 套筒及调节阀, 以降低制造成 本。 0006 具体而言, 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7 第一方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降压控速组件, 位于套筒本体的节流通孔内, 所述降压控速组件包括: 连接件和至少两个隔板; 0008 每个所述隔板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 所述第一部上具有第一通孔, 所述第二部的 一侧具有沿靠近所述第一部到远离所述第一部的方向上厚度逐渐减小的倾斜坡面; 0009 所述至少两个隔板位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端与所 述第二端相对, 所述至少两个隔板中相邻的两个隔板之间的连接件上均具有第二通孔; 0010 所述至少两个。
10、隔板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沿从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依次 交替位于所述连接件的一侧, 所述连接件的另一侧为依次交替的所述至少两个隔板的第二 部和第一部, 所述第二部的具有所述倾斜坡面的一侧朝向所述第一端所在的方向。 0011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 所述连接件为矩形板体, 每个所述隔板均为一体成型的圆形 板体。 0012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 所述至少两个隔板等间距地位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和第二 端之间, 且相邻的两个隔板之间相互平行。 0013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 所述连接件具有至少两个限位槽, 每个所述隔板的位于所述 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之间的第一连接部一一对应地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0014 在一。
11、种可能设计中, 每个所述隔板均具有固定槽, 在所述限位槽上部的所述连接 件的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固定槽内。 0015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 当所述隔板的个数为三个或三个以上时, 多个位于相邻的两 个隔板之间的第二通孔的孔径沿从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增大。 说明书 1/7 页 3 CN 111946930 A 3 0016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 所述至少两个隔板的第一部上的第一通孔的孔径沿从所述第 一端到所述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增大。 0017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 所述第一部的两侧为相互平行的两个平面, 所述倾斜坡面与 所述两个平面中的任意一个平面之间夹角的取值范围为大于0度, 小于等于15度。。
12、 0018 第二方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套筒, 所述套筒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提及的任 一种所述降压控速组件和套筒本体, 所述套筒本体的环周具有多个节流通孔, 多个所述降 压控速组件一一对应地位于所述节流通孔内。 0019 第三方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节阀, 所述调节阀包括上述第二方面提及 的所述套筒。 002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21 通过将至少两个隔板设置在连接件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当流体需要通过 该降压控速组件时, 由于每个隔板的第一部具有第一通孔, 相邻的两个隔板之间的连接件 上具有第二通孔, 因而至少两个第一通孔和至少一个第二通孔可以。
13、为流体的流通提供通 路; 又由于至少两个隔板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沿从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依次交替位于连接 件的一侧, 连接件的另一侧为依次交替的至少两个隔板的第二部和第一部, 第二部所具有 的沿靠近第一部到远离第一部的方向上厚度逐渐减少的倾斜坡面朝向第一端所在的方向, 因而当流体通过当前隔板的第一部的第一通孔后碰撞到下一个隔板的第二部的倾斜坡面 上, 通过与倾斜坡面的碰撞、 在两个隔板之间形成微小涡流区以及与不断流入的流体对冲 的方式消耗了流体能量, 实现了降压控速。 0022 由于该降压控速组件仅由连接件和至少两个隔板构成, 结构简单, 无需借助于大 型的精确试验装置也能实现制造, 因而降低了制。
14、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2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 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 的附图。 0024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压控速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压控速组件在套筒本体的节流通孔内时的剖面 图; 0026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流体在降压控速组件内流动的路径示意图; 0027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压控速组件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
15、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压控速组件中一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压控速组件中另一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套筒的剖面图。 0031 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 0032 1-连接件, 0033 11-第一端, 0034 12-第二端, 说明书 2/7 页 4 CN 111946930 A 4 0035 13-第二通孔, 0036 14-限位槽, 0037 15-第二连接部, 0038 2-隔板, 0039 21-第一部, 0040 22-第二部, 0041 23-第一通孔, 0042 24-倾斜坡面, 0043 25-第一连。
16、接部, 0044 26-固定槽, 0045 201-第一隔板, 0046 202-第二隔板, 0047 203-第三隔板, 0048 204-第四隔板, 0049 205-第五隔板, 0050 3-套筒本体, 0051 31-节流通孔, 0052 32-节流通孔内壁。 0053 通过上述附图, 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 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 这些附图 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 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 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0054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
17、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申 请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 例, 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55 在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之前,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方位名 词, 如 “上部” , 以图1中所示方位为基准, 仅仅用来清楚地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降压控速组 件、 套筒及调节阀的结构, 并不具有限定本申请保护范围的意义。 0056 为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 一步地详细描述。 0057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石油化工, 天然气液化等工业生产领。
18、域规模不 断扩大, 工艺参数随之变高。 在控制系统中, 诸如高压、 高流速等工况频频出现, 为了实现压 力控制和流量调节, 可以使用调节阀来实现。 0058 目前, 为了实现调节阀的压力控制和流量调节, 调节阀中通常设置有多级降压迷 宫叠片结构、 多级串式降压结构以及多层套筒结构等, 其中以降压迷宫叠片结构为主, 利用 每一片叠片均进行迷宫流道设计, 叠片层次叠加后经真空纤焊而成, 形成整体降压笼, 流体 在经过迷宫流道时经过多次沿程和局部损失达到降压控速的效果。 说明书 3/7 页 5 CN 111946930 A 5 0059 然而, 目前的降压迷宫叠片结构较为复杂, 需要大型的精确试验装。
19、置进行加工制 造且主要依赖于进口, 成本较高。 0060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调节阀内降压控速组件结构复杂、 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本申 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以设置在套筒本体的节流通孔内的降压控速组件, 其结构参见图1 和图2。 0061 参见图1和图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压控速组件包括连接件1和至少两个隔板 2。 0062 在这里, 至少两个隔板2的含义是隔板2的个数至少为两个, 也可以大于两个, 即隔 板2的个数可以为三个、 四个、 五个、 六个等等, 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0063 举例来说, 参见图1, 隔板2的个数五个。 0064 其中, 每个隔板2包括第一部21和第二部22, 第一部。
20、21上具有第一通孔 23, 第二部 22的一侧具有沿靠近第一部21到远离第一部21的方向上厚度逐渐减小的倾斜坡面24。 0065 至少两个隔板2位于连接件1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之间, 其中第一端 11与第二 端12相对, 至少两个隔板2中相邻的两个隔板2之间的连接件1上均具有第二通孔13, 也就是 说, 任意相邻的两个隔板2之间的连接件1上均具有第二通孔13。 0066 至少两个隔板2的第一部21和第二部22沿从第一端11到第二端12的方向依次交替 位于连接件1的一侧, 连接件1的另一侧为依次交替的至少两个隔板2的第二部22和第一部 21, 第二部22的具有倾斜坡面24的一侧朝向第一端11。
21、所在的方向。 由于每个隔板2包括第一 部21和第二部22, 至少两个隔板 2的第一部21和第二部22沿从第一端11到第二端12的方向 依次交替位于连接件1的一侧, 因而至少两个隔板2的第二部22和第一部21沿从第一端11 到第二端12的方向依次交替位于连接件1的另一侧。 0067 需要说明的是, 在使用时, 降压控速组件的个数一般为多个, 并与节流通孔的个数 相同。 0068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压控速组件的工作原理为: 0069 当流体需要通过该降压控速组件时, 参见图3的流体在该降压控速组件内流动的 路径示意图, 由于每个隔板2的第一部21具有第一通孔23, 相邻的两个隔板2之间的连接件1。
22、 上具有第二通孔13, 因而至少两个第一通孔23和至少一个第二通孔13可以为流体的流通提 供通路; 又由于至少两个隔板2的第一部21和第二部22沿从第一端11到第二端12的方向依 次交替位于连接件1的一侧, 连接件1的另一侧为依次交替的至少两个隔板2的第二部22和 第一部 21, 第二部22所具有的沿靠近第一部21到远离第一部21的方向上厚度逐渐减少的 倾斜坡面24朝向第一端11所在的方向, 因而当流体通过当前隔板2的第一部21的第一通孔 23后碰撞到下一个隔板2的第二部22的倾斜坡面24上, 通过与倾斜坡面24的碰撞、 在两个隔 板2与节流通孔内壁所形成的空间内形成微小涡流区以及与不断流入的。
23、流体对冲的方式消 耗了流体能量, 实现了降压控速。 0070 可以理解的是, 当隔板2的个数设置的越多, 流体通过该降压控速组件时需要经过 的隔板2的个数也就越多, 流体的能量也会被消耗的越多。 0071 因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压控速组件利用连接件1和至少两个隔板2 可以实 现对流入流体的降压、 控速。 同时, 由于该降压控速组件仅由连接件1 和至少两个隔板2构 成, 结构简单, 无需借助于大型的精确试验装置也能实现制造, 因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解决 说明书 4/7 页 6 CN 111946930 A 6 了现有技术中结构复杂、 制造成本过高的问题。 0072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 参见。
24、图4, 连接件1为矩形板体, 便于进行加工制作。 0073 可以理解的是, 矩形为熟知且常见的形状结构, 相比于复杂的迷宫流道结构, 连接 件1的加工制作较为简单。 0074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 参见图4, 相邻的两个隔板2之间的第二通孔13均可以包括多 个子通孔。 0075 可选的, 每个子通孔的孔径可以相同, 以便于加工制作。 0076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 继续参见图4, 当隔板2的个数为三个或三个以上时, 由于相邻 的两个隔板2之间就具有第二通孔13, 因而第二通孔13的个数为多个, 这多个第二通孔13的 孔径沿从第一端11到第二端12的方向逐渐增大。 0077 如此设置, 即采用渐扩式。
25、第二通孔13, 使得流体的流通面积不断增加, 流体的流速 逐渐降低。 0078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 继续参见图4, 连接件1具有至少两个限位槽14, 每个隔板2的 位于第一部21与第二部22之间的第一连接部25一一对应地位于限位槽14内, 使得每个隔板 2可以利用对应的限位槽14限位在连接件1上。 换句话说, 限位槽14的个数与隔板2的个数相 同。 0079 由于至少两个隔板2等间距地位于连接件1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之间, 因此, 参 见图4, 至少两个限位槽14也是等间距地位于连接件1上。 0080 可选地, 限位槽14的深度与连接件1的宽度之比的取值范围为2/34/5, 以使得尽 可能。
26、多的隔板2的位于第一部21与第二部22之间的第一连接部25 位于限位槽14内。 0081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 参见图1或图5或图6, 每个隔板2均为一体成型的圆形板体, 便 于进行加工制作。 0082 可以理解的是, 圆形为熟知且常见的形状结构, 相比于复杂的迷宫流道结构, 隔板 2的加工制作也较为简单。 0083 可选的, 当隔板2为圆形板体时, 圆形板体所在圆形的半径与节流通孔的半径相 同, 使得每个隔板2的边缘均与节流通孔的内壁接触, 避免隔板2的边缘与节流通孔的内壁 之间形成可以供流体流动的间隙。 0084 需要说明的是, 由于流体在流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压控速组件时, 经过位于 连。
27、接件1第一端11的隔板2的第一部21上的第一通孔23后便撞击到下一个隔板2的第二部22 的倾斜坡面24上, 因而参见图2, 位于连接件1第一端11的隔板2的第二部22可以不具有倾斜 坡面24。 0085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 参见图1或图2, 至少两个隔板2等间距地位于连接件1的第一 端11和第二端12之间, 也就是说, 相邻的两个隔板2之间的距离为定值, 便于设计与制造。 0086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 参见图1或图2, 相邻的两个隔板2之间相互平行, 便于后续安 装到套筒中。 0087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 参见图5或图6, 第一部22上具有的第一通孔23可以包括多个 子通孔。 0088 其中,。
28、 每个子通孔的孔径可以相同, 也可以不同, 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加工制作。 0089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 继续参见图5或图6, 每个隔板2均具有固定槽26, 在限位槽14 说明书 5/7 页 7 CN 111946930 A 7 上部的连接件1的第二连接部15位于固定槽26内。 0090 当隔板2需要与连接件1相互固定时, 具有固定槽26的一侧的隔板2对准限位槽14 插入, 使得隔板2的位于第一部21与第二部22之间的第一连接部 25可以位于限位槽14内, 并随着隔板2的不断插入, 连接件1的第二连接部 15可以不断进入固定槽26内, 使得隔板2 与连接件1可以相互卡合, 以确保隔板2与连接件1之。
29、间稳定连接。 0091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 参见图1, 至少两个隔板2的第一部21上的第一通孔 23的孔径 沿从第一端11到第二端12的方向逐渐增大。 0092 与多个第二通孔13的孔径沿从第一端11到第二端12的方向逐渐增大类似, 通过采 用渐扩式第一通孔23, 可以使得流体的流通面积不断增加, 流体的流速逐渐降低。 0093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 参见2, 第一部21的两侧为相互平行的两个平面, 倾斜坡面24 与两个平面中的任意一个平面之间夹角 的取值范围为大于0度, 小于等于15度。 0094 如此设置, 使得流体在碰撞到倾斜坡面24上时, 大部分流体会沿坡面24 流向连接 件1的方向, 。
30、小部分流体会流向远离连接件1的方向, 继而碰撞到降压控速组件所在的节流 通孔的内壁上, 由于此处强制改变流体流向, 因而会在该处形成局部微小涡流区。 在涡流 区, 流体不规则的旋转、 碰撞、 回流, 会与继续流入的流体进行对冲, 进一步消耗流体的能 量, 导致流体压力和速度的降低。 0095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 连接件1和至少两个隔板2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0096 在一种可能示例中, 该降压控速组件位于套筒本体的节流通孔内, 以图3 为例, 其 中隔板2的个数为5个, 从第一端11到第二端12分别为第一隔板201、 第二隔板202、 第三隔板 203、 第四隔板204和第五隔板205, 具。
31、体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压控速组件内流体的流 动形式: 0097 当流体需要经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压控速组件时, 流体通过第一隔板 201上 的第一通孔23进入到位于连接件1一侧的由第一隔板201与第二隔板202 以及节流通孔内 壁32构成的空间中, 由于流体的流速较快, 因而流体会通过第一隔板201的第一通孔23后碰 撞到第二隔板202的倾斜坡面24上, 其中大部分流体经过碰撞后会通过第一隔板201与第二 隔板202之间的连接件1上的第二通孔13进入到位于连接件1另一侧的由第一隔板201与第 二隔板202以及节流通孔内壁32构成的空间中, 小部分流体会碰撞到节流通孔内壁32以及 第一隔板。
32、201上以形成局部微小涡流区, 并与继续流入的流体进行对冲; 0098 进入到位于连接件1另一侧的由第一隔板201和第二隔板202以及节流通孔内壁32 构成的空间中的流体会碰撞到第一隔板201、 第二隔板202以及节流通孔内壁32, 并通过第 二隔板202上的第一通孔23进入到位于连接件1另一侧的由第二隔板202与第三隔板203以 及节流通孔内壁32构成的空间中, 碰撞到第三隔板203的倾斜坡面24上, 其中大部分流体经 过碰撞后会通过第二隔板 202与第三隔板203之间连接件1上的第二通孔13进入到连接件1 一侧的第二隔板202与第三隔板203以及节流通孔内壁32构成的空间中, 小部分流体会。
33、碰撞 到节流通孔内壁32以及第二隔板202上以形成局部微小涡流区, 并与继续流入的流体进行 对冲; 0099 进入到连接件1一侧的第二隔板202与第三隔板203以及节流通孔内壁32 构成的 孔径中的流体将通过第三隔板203上的第一通孔23进入到位于连接件一侧的由第三隔板 203与第四隔板204以及节流通孔内壁32构成的空间中, 碰撞到第二隔板202的倾斜坡面24 说明书 6/7 页 8 CN 111946930 A 8 上, 其中大部分流体经过碰撞后会通过第三隔板 203与第四隔板204之间的连接件1上的第 二通孔13进入到位于连接件1另一侧的由第三隔板203与第四隔板204以及节流通孔内壁3。
34、2 构成的空间中, 小部分流体会碰撞到节流通孔内壁32以及第三隔板203上以形成局部微小 涡流区, 并与继续流入的流体进行对冲; 0100 进入到位于连接件1另一侧的由第三隔板203和第四隔板204以及节流通孔内壁32 构成的空间中的流体会碰撞到第三隔板203、 第四隔板204以及节流通孔内壁32, 并通过第 四隔板204上的第一通孔23进入到位于连接件1另一侧的由第四隔板204与第五隔板205以 及节流通孔内壁32构成的空间中, 碰撞到第五隔板205的倾斜坡面24上, 此时流体的流速相 较于通过以隔板上的第一通孔23时的流速已经大大降低, 此时绝大部分流体经过碰撞后会 通过第四隔板 204与。
35、第五隔板205之间连接件1上的第二通孔13进入到连接件1一侧的第四 隔板204与第五隔板205以及节流通孔内壁32构成的空间中, 很小部分流体会碰撞到节流通 孔内壁32以及第四隔板204上以形成局部微小涡流区, 并与继续流入的流体进行对冲; 0101 进入到连接件1一侧的第四隔板204与第五隔板205以及节流通孔内壁32 构成的 空间中的流体会碰撞到第四隔板204、 第五隔板205以及节流通孔内壁32, 并通过第五隔板 205上的第一通孔23流出该降压控速组件, 完成降压与控速。 0102 另一方面,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套筒, 参见图7, 该套筒包括多个本申请实 施例所涉及的任一种降压控。
36、速组件和套筒本体3。 其中, 套筒本体3 的环周具有多个节流通 孔31, 多个降压控速组件一一对应地位于节流通孔31 内。 0103 基于采用了降压控速组件, 简化了套筒的结构, 也使得套筒的制作成本得以降低。 0104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 多个节流通孔31均匀分布在套筒本体3的环周, 位于同一高度 上的节流通孔31的个数相同。 0105 再一方面,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调节阀, 该调节阀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所涉 及的套筒。 0106 基于采用了具有降压控速组件的套筒, 简化了调节阀的结构, 也使得调节阀的制 作成本也得以降低。 0107 在本申请中, 术语 “第一” 和 “第二” 和仅用于描。
37、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 相对重要性。 术语 “多个”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0108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 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 它实施方案。 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 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 这些变型、 用途或 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 或惯用技术手段。 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 0109 应当理解的是, 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 并 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说明书 7/7 页 9 CN 111946930 A 9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4 页 10 CN 111946930 A 10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4 页 11 CN 111946930 A 11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3/4 页 12 CN 111946930 A 12 图7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3 CN 111946930 A 13 。
- 内容关键字: 降压 组件 套筒 调节
茶叶加工用的上料装置.pdf
便于装卸的储料桶.pdf
智能化多腔体入料数量检测机构及高速计数筛选装置.pdf
焊接辅助装置.pdf
无纺布切边装置.pdf
阀门用端面打磨装置.pdf
推砖装置.pdf
污染水体水藻清理装置.pdf
调整木板输送姿态的输送装置.pdf
切边刀装配总成.pdf
液压油过滤器.pdf
用于检测育苗水体中弧菌含量的培养装置.pdf
自动配料加料装置.pdf
电加热器超导热管用烘箱.pdf
避免交叉感染的门诊采血车.pdf
压力管道承压检测装置.pdf
多功能彩妆盒.pdf
激光增强的纳米线电子源组件.pdf
旋转型空气净化消毒灯.pdf
无人机智能电力线路巡检系统.pdf
消防器械生产用焊接装置.pdf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电力数据挖掘与分析系统.pdf
条码扫描机.pdf
基于TDS-Unet网络的地震速度模型重构方法、介质和设备.pdf
纺织弹性带生产自动卷绕装置及其方法.pdf
基于BIM的轨道交通运维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电子封装用导电银胶及其制备方法.pdf
基于虚拟编组计算列车数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菌落计数样本的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高压断路器机械合闸闭锁装置.pdf
竖井采矿用罐笼旋调升降装置.pdf
热升级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pdf
一种废印刷电路板非金属粉/聚氯乙烯/木粉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耐寒耐油改性多橡胶共混电缆料.pdf
一种调控染料光致变色速率的方法及其在信息加密领域的应用.pdf
一种甜高粱茎秆及其汁液的综合利用方法.pdf
一种耐低温硝化细菌的筛选方法.pdf
压缩膨胀石墨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抑制小鼠关节炎症的多肽及其应用.pdf
一种手性1胡椒基2丙醇及其异构体制备方法.pdf
用于与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三元共聚物射粘的热塑性弹性体.pdf
一种恒温光照培养箱.pdf
用于生产具有高分子量尾部的聚乙烯的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组合物,和制备它的方法.pdf
具有基于多异氰酸酯的聚合物元件的机电换能器.pdf
一种在花生种子中表达人humanin蛋白的方法.pdf
用于治疗APE1介导的疾病的醌化合物.pdf
吲哚啉类似物及其用途.pdf
检测细菌对氟苯尼考耐药性的LAMP方法.pdf
一种用于体外细胞共培养的复合微囊模型.pdf
氟硅改性水溶性丙烯酸树脂分散体及其用途.pdf
高密度粪肠球菌及其发酵培养工艺.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