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力杆组件加工工艺.pdf
《限力杆组件加工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限力杆组件加工工艺.pdf(1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781349.9 (22)申请日 2020.08.06 (71)申请人 日泰 (上海) 汽车标准件有限公司 地址 201712 上海市青浦区青浦工业园区 天盈路555号 (72)发明人 姜琼琼孙小康朱敏张维苛 章增旺梁英杰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益专利代理事务所 (特殊普通合伙) 31381 代理人 方燕娜王雯婷 (51)Int.Cl. B21J 5/00(2006.01) B21J 5/02(2006.01) B21C 1/02(2006.01) B21J 1。
2、3/02(2006.01) C21D 1/32(2006.01) C21D 9/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限力杆组件加工工艺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限力杆加工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 是一种限力杆组件加工工艺。 具体工艺流程如 下: 将原材料进行第一次粗拔工艺; 将第一次粗 拔后的原料进行第一次球化退火工艺; 将第一次 球化退火后的原料进行第二次粗拔工艺; 将第二 次粗拔后的原料进行第二次球化退火工艺; 将第 二次球化退火后的原料进行精拔工艺; 将精拔后 的成品丝切断成规定尺寸的限力杆组件原料段; 将限力杆组件原料段通过四套冷锻模具压制成 限力杆组件成品; 将限力杆组件成品进。
3、行表面处 理工艺; 将表面处理后的限力杆组件成品进行外 型检测, 检测合格则包装入库。 同现有技术相比, 利用冷镦模具及表面处理工艺即可完成对限力 杆组件的加工, 代替了传统复杂的加工工艺, 大 大提高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6页 附图9页 CN 111940652 A 2020.11.17 CN 111940652 A 1.一种限力杆组件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1) 将原材料进行第一次粗拔工艺, 控制原料的直径为 =11.5mm; (2) 将第一次粗拔后的原料进行第一次球化退火工艺, 退火温度为710, 并保温7小 时; (3) 将第一次球化退火后的原料进行。
4、第二次粗拔工艺, 控制原料的直径为 =10.5mm; (4) 将第二次粗拔后的原料进行第二次球化退火工艺, 退火温度为710, 并保温7小 时; (5) 将第二次球化退火后的原料进行精拔工艺, 控制成品丝的直径为 =10.15mm; (6) 将精拔后的成品丝切断成规定尺寸的限力杆组件原料段; (7) 将限力杆组件原料段通过四套冷锻模具压制成限力杆组件成品; (8) 将限力杆组件成品进行表面处理工艺; (9) 将表面处理后的限力杆组件成品进行外型检测, 检测合格则包装入库; 检测不合格 则报废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限力杆组件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限力杆组件成 品的齿外径为。
5、15.350.15; 面轮廓度为0.15; 齿宽为2 (50.3) ; 总长为45.90.3; 粗 糙度为Rz15尺寸2 (2.75) ; 直径为6.60.05; 齿形方向公差为1 ; 扭矩为69.6 5N.m (360 ) ; 扭矩要求为5圈 (1800 )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限力杆组件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表面处理工艺 为电镀工艺, 其中, 镀层厚度: 8 m; 电镀药液: 迪普索 (DIPSOL) NT-200、 锌(ZN): 8-14g/L、 氢氧化钠: 110-140g/L; 钝化药液: Finidip 124, 其浓度为355ml/L; 电镀温度: 235;。
6、 时间: 255s; 封闭温度: 255; 比重: 0.80-0.90; 离心1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限力杆组件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冷镦模具包括 第一工位冷镦模具、 第二工位冷镦模具、 第三工位冷镦模具、 第四工位冷镦模具, 所述的第 一工位冷镦模具包括第一上模及第一下模, 第一上模由第一上模冲模外壳、 第一上模冲模 硬质合金组成, 第一上模冲模外壳 (1-1) 内设有T型通孔, 位于第一上模冲模外壳 (1-1) 的底 部嵌设有第一上模冲模硬质合金 (1-2) ; 第一下模由第一下模外壳、 第一下模上中套、 第一 下模上硬质合金、 第一下模下中套、 第一下模下硬质合金、。
7、 第一下模第一后垫、 第一下模第 二后垫、 第一下模第三后垫、 第一下模芯子、 第一下模锁母组成, 第一下模从上至下分别设 有第一下模上中套 (1-4) 、 第一下模下中套 (1-6) 、 第一下模第一后垫 (1-8) 、 第一下模第二 后垫 (1-9) 及第一下模第三后垫 (1-11) , 第一下模上中套 (1-4) 内嵌设有第一下模上硬质合 金 (1-5) , 第一下模下中套 (1-6) 内嵌设有第一下模下硬质合金 (1-7) , 并且第一下模上硬质 合金 (1-5) 及第一下模下硬质合金 (1-7) 的高度与第一下模上中套 (1-4) 及第一下模下中套 (1-6) 的高度一致, 第一下模。
8、上硬质合金 (1-5) 内设有第一下模芯子 (1-12) , 并且第一下模 芯子 (1-12) 的一端与第一下模上中套 (1-4) 及第一下模上硬质合金 (1-5) 的上端面齐平, 第 一下模芯子 (1-12) 的另一端从上至下分别贯穿第一下模上硬质合金 (1-5) 、 第一下模下硬 质合金 (1-7) 、 第一下模第一后垫 (1-8) 、 第一下模第二后垫 (1-9) 及第一下模第三后垫 (1- 11) 并位于第一下模第三后垫 (1-11) 外的下部; 位于第一下模第二后垫 (1-9) 下部外侧套设 有第一下模锁母 (1-10) , 第一下模锁母 (1-10) 、 第一下模第二后垫 (1-9。
9、) 、 第一下模第一后 垫 (1-8) 、 第一下模下中套 (1-6) 及第一下模上中套 (1-4) 的外侧套设有第一下模外壳 (1- 权利要求书 1/3 页 2 CN 111940652 A 2 3)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限力杆组件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二工位冷镦 模具包括第二上模及第二下模, 第二上模由第二上模冲模外壳、 第二上模冲模硬质合金、 第 二上模由第二上模冲模后垫、 第二上模冲模芯子组成, 第二上模冲模外壳 (2-2) 内凹槽, 凹 槽内嵌设有第二上模冲模后垫 (2-1) , 位于第二上模冲模后垫 (2-1) 的下端抵接第二上模冲 模芯子 (2-3) 的一。
10、端, 第二上模冲模芯子 (2-3) 的另一端外侧套设有第二上模冲模硬质合金 (2-4) , 所述的第二上模冲模硬质合金 (2-4) 嵌设有在第二上模冲模外壳 (2-2) 的底部; 第二 下模由第二下模外壳、 第二下模上中套、 第二下模上硬质合金、 第二下模下中套、 第二下模 下硬质合金、 第二下模第一后垫、 第二下模第二后垫、 第二下模第三后垫、 第二下模芯子、 第 二下模锁母组成, 第二下模从上至下分别设有第二下模上中套 (2-6) 、 第二下模下中套 (2- 8) 、 第二下模第一后垫 (2-10) 、 第二下模第二后垫 (2-11) 及第二下模第三后垫 (2-13) , 第二 下模上中套。
11、 (2-6) 内嵌设有第二下模上硬质合金 (2-7) , 第二下模下中套 (2-8) 内嵌设有第 二下模下硬质合金 (2-9) , 并且第二下模上硬质合金 (2-7) 及第二下模下硬质合金 (2-9) 的 高度与第二下模上中套 (2-6) 及第二下模下中套 (2-8) 的高度一致, 第二下模上硬质合金 (2-7) 内设有第二下模芯子 (2-14) , 并且第二下模芯子 (2-14) 的一端与第二下模上中套 (2- 6) 及第二下模上硬质合金 (2-7) 的上端面齐平, 第二下模芯子 (2-14) 的另一端从上至下分 别贯穿第二下模上硬质合金 (2-7) 、 第二下模下硬质合金 (2-9) 、 。
12、第二下模第一后垫 (2-10) 、 第二下模第二后垫 (2-11) 及第二下模第三后垫 (2-13) 并位于第二下模第三后垫 (2-13) 外 的下部; 位于第二下模第二后垫 (2-11) 下部外侧套设有第二下模锁母 (2-12) , 第二下模锁 母 (2-12) 、 第二下模第二后垫 (2-11) 、 第二下模第一后垫 (2-10) 、 第二下模下中套 (2-8) 及 第二下模上中套 (2-6) 的外侧套设有第二下模外壳 (2-5) 。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限力杆组件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三工位冷镦 模具第三上模及第三下模, 第三上模由第三上模冲模外后垫、 第三上模冲模内。
13、后垫、 第三上 模冲模三针芯子、 第三上模冲模三针垫块、 第三上模冲模外壳、 第三上模冲模套管、 第三上 模冲棒组成, 第三上模冲模外壳 (3-5) 内从上至下分别嵌设有第三上模冲模外后垫 (3-2) 、 第三上模冲模三针垫块 (3-4) 及第三上模冲模套管 (3-7) , 第三上模冲模外后垫 (3-2) 内嵌 设有第三上模冲模内后垫 (3-1) , 并且第三上模冲模内后垫 (3-1) 的一端与第三上模冲模外 后垫 (3-2) 的上端齐平, 第三上模冲模内后垫 (3-1) 的另一端下方设有第三上模冲模三针芯 子 (3-3) 的一端, 第三上模冲模三针芯子 (3-3) 的另一端贯穿第三上模冲模三。
14、针垫块 (3-4) 并抵接第三上模冲模套管 (3-7) 的上端, 第三上模冲模三针垫块 (3-4) 的下部内侧嵌设有第 三上模冲棒 (3-6) 的一端, 第三上模冲棒 (3-6) 的另一端分别贯穿第三上模冲模三针垫块 (3-4) 及第三上模冲模套管 (3-7) 并位于第三上模冲模套管 (3-7) 外的下部; 第三下模由第 三下模外壳、 第三下模上中套、 第三下模下中套、 第三下模第一硬质合金、 第三下模第二硬 质合金、 第三下模第三硬质合金、 第三下模第一后垫、 第三下模第二后垫、 第三下模第三后 垫、 第三下模芯子、 第三下模锁母组成, 第三下模从上至下分别设有第三下模上中套 (3- 10)。
15、 、 第三下模下中套 (3-12) 、 第三下模第一后垫 (3-14) 、 第三下模第二后垫 (3-15) 及第三 下模第三后垫 (3-17) , 所述的第三下模上中套 (3-10) 的上部嵌设有第三下模第一硬质合金 (3-8) , 第三下模上中套 (3-10) 的下部嵌设有第三下模第二硬质合金 (3-11) , 第三下模下中 套 (3-12) 内嵌设有第三下模第三硬质合金 (3-13) , 位于第三下模第二硬质合金 (3-11) 的内 权利要求书 2/3 页 3 CN 111940652 A 3 设有第三下模芯子 (3-18) 的一端, 并且第三下模芯子 (3-18) 的一端与第三下模第一硬。
16、质合 金 (3-8) 的底面齐平, 第三下模芯子 (3-18) 的另一端分别贯穿第三下模第二硬质合金 (3- 11) 、 第三下模第三硬质合金 (3-13) 、 第三下模第一后垫 (3-14) 、 第三下模第二后垫 (3-15) 及第三下模第三后垫 (3-17) , 并位于第三下模第三后垫 (3-17) 外的下部; 位于第三下模第 二后垫 (3-15) 下部外侧套设有第三下模锁母 (3-16) , 第三下模锁母 (3-16) 、 第三下模第二 后垫 (3-15) 、 第三下模第一后垫 (3-14) 、 第三下模下中套 (3-12) 及第三下模上中套 (3-10) 的外侧套设有第三下模外壳 (3。
17、-9)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限力杆组件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三下模第一 硬质合金 (3-8) 内设有花齿形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限力杆组件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四工位冷镦 模具第四上模及第四下模, 第四上模由第四上模冲模外后垫、 第四上模冲模内上后垫、 第四 上模冲模内下后垫、 第四上模冲模芯子、 第四上模冲模外壳、 第四上模冲模中套、 第四上模 冲模硬质合金组成, 第四上模冲模外壳 (4-4) 内从上至下分别嵌设有第四上模冲模外后垫 (4-1) 及第四上模冲模中套 (4-5) , 第四上模冲模外后垫 (4-1) 内从上至下依次嵌设有第四 上模。
18、冲模内上后垫 (4-2) 及第四上模冲模内下后垫 (4-3) , 并且第四上模冲模内下后垫 (4- 3) 的下部嵌设有在第四上模冲模中套 (4-5) 内, 位于第四上模冲模内下后垫 (4-3) 的底部抵 接第四上模冲模芯子 (4-6) 的一端, 第四上模冲模芯子 (4-6) 另一端外侧套设有第四上模冲 模硬质合金 (4-7) , 所述的第四上模冲模硬质合金 (4-7) 嵌设有在第四上模冲模中套 (4-5) 的底部; 第四下模由第四下模外壳、 第四下模合模、 第四下模硬质合金、 第四下模合金中套、 第四下模冲棒、 第四下模外弹簧、 第四下模内弹簧、 第四下模上后垫、 第四下模下后垫、 第四 下模。
19、芯子、 第四下模锁母组成, 第四下模从上至下分别设有第四下模合模 (4-9) 、 第四下模 合金中套 (4-11) 及第四下模下后垫 (4-16) , 位于第四下模合金中套 (4-11) 及第四下模下后 垫 (4-16) 外侧套设有第四下模外弹簧 (4-13) , 第四下模下后垫 (4-16) 的下部外侧套设有第 四下模锁母 (4-17) , 所述的第四下模合模 (4-9) 、 第四下模外弹簧 (4-13) 、 第四下模下后垫 (4-16) 及第四下模锁母 (4-17) 的外侧套设有第四下模外壳 (4-8) ; 第四下模合金中套 (4- 11) 的上部嵌设有第四下模硬质合金 (4-10) , 。
20、第四下模合金中套 (4-11) 的下部嵌设有第四 下模上后垫 (4-15) , 并且第四下模上后垫 (4-15) 与第四下模合金中套 (4-11) 的内侧顶面之 间设有第四下模冲棒 (4-12) , 第四下模硬质合金 (4-10) 内设有第四下模芯子 (4-18) 的一 端, 第四下模芯子 (4-18) 的另一端分别贯穿第四下模硬质合金 (4-10) 、 第四下模冲棒 (4- 12) 、 第四下模上后垫 (4-15) 及第四下模下后垫 (4-16) , 并位于第四下模下后垫 (4-16) 外的 下部; 所述的第四下模上后垫 (4-15) 的下部外侧套设有第四下模内弹簧 (4-14) 。 9.根。
21、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限力杆组件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四上模冲模 硬质合金 (4-7) 内侧的下部设有花齿形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限力杆组件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四下模硬 质合金 (4-10) 内侧的上部及下部分别设有花齿形通孔。 权利要求书 3/3 页 4 CN 111940652 A 4 一种限力杆组件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限力杆加工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是一种限力杆组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限力杆组件是通过冲压模具及机加工配套完成, 需要多种设备多道工序才 能完成生产加工, 整个工艺过程成本很高, 并且需要耗费一定的。
22、时长, 存在相当高的报废 率, 工序繁复, 并且需要大量的人力、 物力及时间, 并且生产效率缓慢, 跟不上客户的需求及 生产节拍。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限力杆组件加工工艺, 利用冷镦模具及 表面处理工艺即可完成对限力杆组件的加工, 代替了传统复杂的加工工艺, 大大提高生产 效率。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设计一种限力杆组件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具体工艺流程如 下: (1) 将原材料进行第一次粗拔工艺, 控制原料的直径为 =11.5mm; (2) 将第一次粗拔后的原料进行第一次球化退火工艺, 退火温度为710, 并保温7小 时; (3) 将第一次球化。
23、退火后的原料进行第二次粗拔工艺, 控制原料的直径为 =10.5mm; (4) 将第二次粗拔后的原料进行第二次球化退火工艺, 退火温度为710, 并保温7小 时; (5) 将第二次球化退火后的原料进行精拔工艺, 控制成品丝的直径为 =10.15mm; (6) 将精拔后的成品丝切断成规定尺寸的限力杆组件原料段; (7) 将限力杆组件原料段通过四套冷锻模具压制成限力杆组件成品; (8) 将限力杆组件成品进行表面处理工艺; (9) 将表面处理后的限力杆组件成品进行外型检测, 检测合格则包装入库; 检测不合格 则报废处理。 0005 所述的限力杆组件成品的齿外径为15.350.15; 面轮廓度为0.15。
24、; 齿宽为2 (50.3) ; 总长为45.90.3; 粗糙度为Rz15尺寸2 (2.75) ; 直径为6.60.05; 齿形方 向公差为1 ; 扭矩为69.65N.m (360 ) ; 扭矩要求为5圈 (1800 ) 。 0006 所述的表面处理工艺为电镀工艺, 其中, 镀层厚度: 8m; 电镀药液: 迪普索 (DIPSOL) NT-200、 锌(ZN): 8-14g/L、 氢氧化钠: 110-140g/L; 钝化药液: Finidip 124, 其浓度 为355ml/L; 电镀温度: 235; 时间: 255s; 封闭温度: 255; 比重: 0.80-0.90; 离心 1次。 0007 。
25、所述的冷镦模具包括第一工位冷镦模具、 第二工位冷镦模具、 第三工位冷镦模具、 第四工位冷镦模具, 所述的第一工位冷镦模具包括第一上模及第一下模, 第一上模由第一 说明书 1/6 页 5 CN 111940652 A 5 上模冲模外壳、 第一上模冲模硬质合金组成, 第一上模冲模外壳内设有T型通孔, 位于第一 上模冲模外壳的底部嵌设有第一上模冲模硬质合金; 第一下模由第一下模外壳、 第一下模 上中套、 第一下模上硬质合金、 第一下模下中套、 第一下模下硬质合金、 第一下模第一后垫、 第一下模第二后垫、 第一下模第三后垫、 第一下模芯子、 第一下模锁母组成, 第一下模从上 至下分别设有第一下模上中套。
26、、 第一下模下中套、 第一下模第一后垫、 第一下模第二后垫及 第一下模第三后垫, 第一下模上中套内嵌设有第一下模上硬质合金, 第一下模下中套内嵌 设有第一下模下硬质合金, 并且第一下模上硬质合金及第一下模下硬质合金的高度与第一 下模上中套及第一下模下中套的高度一致, 第一下模上硬质合金内设有第一下模芯子, 并 且第一下模芯子的一端与第一下模上中套及第一下模上硬质合金的上端面齐平, 第一下模 芯子的另一端从上至下分别贯穿第一下模上硬质合金、 第一下模下硬质合金、 第一下模第 一后垫、 第一下模第二后垫及第一下模第三后垫并位于第一下模第三后垫外的下部; 位于 第一下模第二后垫下部外侧套设有第一下模。
27、锁母, 第一下模锁母、 第一下模第二后垫、 第一 下模第一后垫、 第一下模下中套及第一下模上中套的外侧套设有第一下模外壳。 0008 所述的第二工位冷镦模具包括第二上模及第二下模, 第二上模由第二上模冲模外 壳、 第二上模冲模硬质合金、 第二上模由第二上模冲模后垫、 第二上模冲模芯子组成, 第二 上模冲模外壳内凹槽, 凹槽内嵌设有第二上模冲模后垫, 位于第二上模冲模后垫的下端抵 接第二上模冲模芯子的一端, 第二上模冲模芯子的另一端外侧套设有第二上模冲模硬质合 金, 所述的第二上模冲模硬质合金嵌设有在第二上模冲模外壳的底部; 第二下模由第二下 模外壳、 第二下模上中套、 第二下模上硬质合金、 第。
28、二下模下中套、 第二下模下硬质合金、 第 二下模第一后垫、 第二下模第二后垫、 第二下模第三后垫、 第二下模芯子、 第二下模锁母组 成, 第二下模从上至下分别设有第二下模上中套、 第二下模下中套、 第二下模第一后垫、 第 二下模第二后垫及第二下模第三后垫, 第二下模上中套内嵌设有第二下模上硬质合金, 第 二下模下中套内嵌设有第二下模下硬质合金, 并且第二下模上硬质合金及第二下模下硬质 合金的高度与第二下模上中套及第二下模下中套的高度一致, 第二下模上硬质合金内设有 第二下模芯子, 并且第二下模芯子的一端与第二下模上中套及第二下模上硬质合金的上端 面齐平, 第二下模芯子的另一端从上至下分别贯穿第。
29、二下模上硬质合金、 第二下模下硬质 合金、 第二下模第一后垫、 第二下模第二后垫及第二下模第三后垫并位于第二下模第三后 垫外的下部; 位于第二下模第二后垫下部外侧套设有第二下模锁母, 第二下模锁母、 第二下 模第二后垫、 第二下模第一后垫、 第二下模下中套及第二下模上中套的外侧套设有第二下 模外壳。 0009 所述的第三工位冷镦模具第三上模及第三下模, 第三上模由第三上模冲模外后 垫、 第三上模冲模内后垫、 第三上模冲模三针芯子、 第三上模冲模三针垫块、 第三上模冲模 外壳、 第三上模冲模套管、 第三上模冲棒组成, 第三上模冲模外壳内从上至下分别嵌设有第 三上模冲模外后垫、 第三上模冲模三针垫。
30、块及第三上模冲模套管, 第三上模冲模外后垫内 嵌设有第三上模冲模内后垫, 并且第三上模冲模内后垫的一端与第三上模冲模外后垫的上 端齐平, 第三上模冲模内后垫的另一端下方设有第三上模冲模三针芯子的一端, 第三上模 冲模三针芯子的另一端贯穿第三上模冲模三针垫块并抵接第三上模冲模套管的上端, 第三 上模冲模三针垫块的下部内侧嵌设有第三上模冲棒的一端, 第三上模冲棒的另一端分别贯 穿第三上模冲模三针垫块及第三上模冲模套管并位于第三上模冲模套管外的下部; 第三下 说明书 2/6 页 6 CN 111940652 A 6 模由第三下模外壳、 第三下模上中套、 第三下模下中套、 第三下模第一硬质合金、 第三。
31、下模 第二硬质合金、 第三下模第三硬质合金、 第三下模第一后垫、 第三下模第二后垫、 第三下模 第三后垫、 第三下模芯子、 第三下模锁母组成, 第三下模从上至下分别设有第三下模上中 套、 第三下模下中套、 第三下模第一后垫、 第三下模第二后垫及第三下模第三后垫, 所述的 第三下模上中套的上部嵌设有第三下模第一硬质合金, 第三下模上中套的下部嵌设有第三 下模第二硬质合金, 第三下模下中套内嵌设有第三下模第三硬质合金, 位于第三下模第二 硬质合金的内设有第三下模芯子的一端, 并且第三下模芯子的一端与第三下模第一硬质合 金的底面齐平, 第三下模芯子的另一端分别贯穿第三下模第二硬质合金、 第三下模第三。
32、硬 质合金、 第三下模第一后垫、 第三下模第二后垫及第三下模第三后垫, 并位于第三下模第三 后垫外的下部; 位于第三下模第二后垫下部外侧套设有第三下模锁母, 第三下模锁母、 第三 下模第二后垫、 第三下模第一后垫、 第三下模下中套及第三下模上中套的外侧套设有第三 下模外壳。 0010 所述的第三下模第一硬质合金内设有花齿形通孔。 0011 所述的第四工位冷镦模具第四上模及第四下模, 第四上模由第四上模冲模外后 垫、 第四上模冲模内上后垫、 第四上模冲模内下后垫、 第四上模冲模芯子、 第四上模冲模外 壳、 第四上模冲模中套、 第四上模冲模硬质合金组成, 第四上模冲模外壳内从上至下分别嵌 设有第四。
33、上模冲模外后垫及第四上模冲模中套, 第四上模冲模外后垫内从上至下依次嵌设 有第四上模冲模内上后垫及第四上模冲模内下后垫, 并且第四上模冲模内下后垫的下部嵌 设有在第四上模冲模中套内, 位于第四上模冲模内下后垫的底部抵接第四上模冲模芯子的 一端, 第四上模冲模芯子另一端外侧套设有第四上模冲模硬质合金, 所述的第四上模冲模 硬质合金嵌设有在第四上模冲模中套的底部; 第四下模由第四下模外壳、 第四下模合模、 第 四下模硬质合金、 第四下模合金中套、 第四下模冲棒、 第四下模外弹簧、 第四下模内弹簧、 第 四下模上后垫、 第四下模下后垫、 第四下模芯子、 第四下模锁母组成, 第四下模从上至下分 别设有。
34、第四下模合模、 第四下模合金中套及第四下模下后垫, 位于第四下模合金中套及第 四下模下后垫外侧套设有第四下模外弹簧, 第四下模下后垫的下部外侧套设有第四下模锁 母, 所述的第四下模合模、 第四下模外弹簧、 第四下模下后垫及第四下模锁母的外侧套设有 第四下模外壳; 第四下模合金中套的上部嵌设有第四下模硬质合金, 第四下模合金中套的 下部嵌设有第四下模上后垫, 并且第四下模上后垫与第四下模合金中套的内侧顶面之间设 有第四下模冲棒, 第四下模硬质合金内设有第四下模芯子的一端, 第四下模芯子的另一端 分别贯穿第四下模硬质合金、 第四下模冲棒、 第四下模上后垫及第四下模下后垫, 并位于第 四下模下后垫外。
35、的下部; 所述的第四下模上后垫的下部外侧套设有第四下模内弹簧。 0012 所述的第四上模冲模硬质合金内侧的下部设有花齿形通孔。 0013 所述的第四下模硬质合金内侧的上部及下部分别设有花齿形通孔。 0014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 提供一种限力杆组件加工工艺, 利用冷镦模具及表面处 理工艺即可完成对限力杆组件的加工, 代替了传统复杂的加工工艺, 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限力杆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第一上模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 3/6 页 7 CN 111940652 A 7 0017 图3为第一下模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第二上模结构示意图。 0019 。
36、图5为第二下模结构示意图。 0020 图6为第三上模结构示意图。 0021 图7为第三下模结构示意图。 0022 图8为第四上模结构示意图。 0023 图9为第四下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5 一种限力杆组件加工工艺, 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1) 将原材料进行第一次粗拔工艺, 控制原料的直径为 =11.5mm; (2) 将第一次粗拔后的原料进行第一次球化退火工艺, 退火温度为710, 并保温7小 时; (3) 将第一次球化退火后的原料进行第二次粗拔工艺, 控制原料的直径为 =10.5mm; (4) 将第二次粗拔后的原料进行第二次球化退火。
37、工艺, 退火温度为710, 并保温7小 时; (5) 将第二次球化退火后的原料进行精拔工艺, 控制成品丝的直径为 =10.15mm; (6) 将精拔后的成品丝切断成规定尺寸的限力杆组件原料段; (7) 将限力杆组件原料段通过四套冷锻模具压制成限力杆组件成品; (8) 将限力杆组件成品进行表面处理工艺; (9) 将表面处理后的限力杆组件成品进行外型检测, 检测合格则包装入库; 检测不合格 则报废处理。 0026 限力杆组件成品的齿外径为15.350.15; 面轮廓度为0.15; 齿宽为2 (5 0.3) ; 总长为45.90.3; 粗糙度为Rz15尺寸2 (2.75) ; 直径为6.60.05;。
38、 齿形方向公 差为1 ; 扭矩为69.65N.m (360 ) ; 扭矩要求为5圈 (1800 ) 。 0027 表面处理工艺为电镀工艺, 其中, 镀层厚度: 8 m; 电镀药液: 迪普索 (DIPSOL) NT- 200、 锌(ZN): 8-14g/L、 氢氧化钠: 110-140g/L; 钝化药液: Finidip 124, 其浓度为355ml/ L; 电镀温度: 235; 时间: 255s; 封闭温度: 255; 比重: 0.80-0.90; 离心1次。 0028 如图2至图9所示, 冷镦模具包括第一工位冷镦模具、 第二工位冷镦模具、 第三工位 冷镦模具、 第四工位冷镦模具, 所述的第一。
39、工位冷镦模具包括第一上模及第一下模, 第一上 模由第一上模冲模外壳、 第一上模冲模硬质合金组成, 第一上模冲模外壳1-1内设有T型通 孔, 位于第一上模冲模外壳1-1的底部嵌设有第一上模冲模硬质合金1-2; 第一下模由第一 下模外壳、 第一下模上中套、 第一下模上硬质合金、 第一下模下中套、 第一下模下硬质合金、 第一下模第一后垫、 第一下模第二后垫、 第一下模第三后垫、 第一下模芯子、 第一下模锁母 组成, 第一下模从上至下分别设有第一下模上中套1-4、 第一下模下中套1-6、 第一下模第一 后垫1-8、 第一下模第二后垫1-9及第一下模第三后垫1-11, 第一下模上中套1-4内嵌设有第 一。
40、下模上硬质合金1-5, 第一下模下中套1-6内嵌设有第一下模下硬质合金1-7, 并且第一下 模上硬质合金1-5及第一下模下硬质合金1-7的高度与第一下模上中套1-4及第一下模下中 说明书 4/6 页 8 CN 111940652 A 8 套1-6的高度一致, 第一下模上硬质合金1-5内设有第一下模芯子1-12, 并且第一下模芯子 1-12的一端与第一下模上中套1-4及第一下模上硬质合金1-5的上端面齐平, 第一下模芯子 1-12的另一端从上至下分别贯穿第一下模上硬质合金1-5、 第一下模下硬质合金1-7、 第一 下模第一后垫1-8、 第一下模第二后垫1-9及第一下模第三后垫1-11并位于第一下。
41、模第三后 垫1-11外的下部; 位于第一下模第二后垫1-9下部外侧套设有第一下模锁母1-10, 第一下模 锁母1-10、 第一下模第二后垫1-9、 第一下模第一后垫1-8、 第一下模下中套1-6及第一下模 上中套1-4的外侧套设有第一下模外壳1-3。 0029 第二工位冷镦模具包括第二上模及第二下模, 第二上模由第二上模冲模外壳、 第 二上模冲模硬质合金、 第二上模由第二上模冲模后垫、 第二上模冲模芯子组成, 第二上模冲 模外壳2-2内凹槽, 凹槽内嵌设有第二上模冲模后垫2-1, 位于第二上模冲模后垫2-1的下端 抵接第二上模冲模芯子2-3的一端, 第二上模冲模芯子2-3的另一端外侧套设有第二。
42、上模冲 模硬质合金2-4, 所述的第二上模冲模硬质合金2-4嵌设有在第二上模冲模外壳2-2的底部; 第二下模由第二下模外壳、 第二下模上中套、 第二下模上硬质合金、 第二下模下中套、 第二 下模下硬质合金、 第二下模第一后垫、 第二下模第二后垫、 第二下模第三后垫、 第二下模芯 子、 第二下模锁母组成, 第二下模从上至下分别设有第二下模上中套2-6、 第二下模下中套 2-8、 第二下模第一后垫2-10、 第二下模第二后垫2-11及第二下模第三后垫2-13, 第二下模 上中套2-6内嵌设有第二下模上硬质合金2-7, 第二下模下中套2-8内嵌设有第二下模下硬 质合金2-9, 并且第二下模上硬质合金。
43、2-7及第二下模下硬质合金2-9的高度与第二下模上 中套2-6及第二下模下中套2-8的高度一致, 第二下模上硬质合金2-7内设有第二下模芯子 2-14, 并且第二下模芯子2-14的一端与第二下模上中套2-6及第二下模上硬质合金2-7的上 端面齐平, 第二下模芯子2-14的另一端从上至下分别贯穿第二下模上硬质合金2-7、 第二下 模下硬质合金2-9、 第二下模第一后垫2-10、 第二下模第二后垫2-11及第二下模第三后垫2- 13并位于第二下模第三后垫2-13外的下部; 位于第二下模第二后垫2-11下部外侧套设有第 二下模锁母2-12, 第二下模锁母2-12、 第二下模第二后垫2-11、 第二下。
44、模第一后垫2-10、 第 二下模下中套2-8及第二下模上中套2-6的外侧套设有第二下模外壳2-5。 0030 第三工位冷镦模具第三上模及第三下模, 第三上模由第三上模冲模外后垫、 第三 上模冲模内后垫、 第三上模冲模三针芯子、 第三上模冲模三针垫块、 第三上模冲模外壳、 第 三上模冲模套管、 第三上模冲棒组成, 第三上模冲模外壳3-5内从上至下分别嵌设有第三上 模冲模外后垫3-2、 第三上模冲模三针垫块3-4及第三上模冲模套管3-7, 第三上模冲模外后 垫3-2内嵌设有第三上模冲模内后垫3-1, 并且第三上模冲模内后垫3-1的一端与第三上模 冲模外后垫3-2的上端齐平, 第三上模冲模内后垫3-。
45、1的另一端下方设有第三上模冲模三针 芯子3-3的一端, 第三上模冲模三针芯子3-3的另一端贯穿第三上模冲模三针垫块3-4并抵 接第三上模冲模套管3-7的上端, 第三上模冲模三针垫块3-4的下部内侧嵌设有第三上模冲 棒3-6的一端, 第三上模冲棒3-6的另一端分别贯穿第三上模冲模三针垫块3-4及第三上模 冲模套管3-7并位于第三上模冲模套管3-7外的下部; 第三下模由第三下模外壳、 第三下模 上中套、 第三下模下中套、 第三下模第一硬质合金、 第三下模第二硬质合金、 第三下模第三 硬质合金、 第三下模第一后垫、 第三下模第二后垫、 第三下模第三后垫、 第三下模芯子、 第三 下模锁母组成, 第三下。
46、模从上至下分别设有第三下模上中套3-10、 第三下模下中套3-12、 第 三下模第一后垫3-14、 第三下模第二后垫3-15及第三下模第三后垫3-17, 所述的第三下模 说明书 5/6 页 9 CN 111940652 A 9 上中套3-10的上部嵌设有第三下模第一硬质合金3-8, 第三下模上中套3-10的下部嵌设有 第三下模第二硬质合金3-11, 第三下模下中套3-12内嵌设有第三下模第三硬质合金3-13, 位于第三下模第二硬质合金3-11的内设有第三下模芯子3-18的一端, 并且第三下模芯子3- 18的一端与第三下模第一硬质合金3-8的底面齐平, 第三下模芯子3-18的另一端分别贯穿 第三。
47、下模第二硬质合金3-11、 第三下模第三硬质合金3-13、 第三下模第一后垫3-14、 第三下 模第二后垫3-15及第三下模第三后垫3-17, 并位于第三下模第三后垫3-17外的下部; 位于 第三下模第二后垫3-15下部外侧套设有第三下模锁母3-16, 第三下模锁母3-16、 第三下模 第二后垫3-15、 第三下模第一后垫3-14、 第三下模下中套3-12及第三下模上中套3-10的外 侧套设有第三下模外壳3-9。 0031 第三下模第一硬质合金3-8内设有花齿形通孔。 0032 第四工位冷镦模具第四上模及第四下模, 第四上模由第四上模冲模外后垫、 第四 上模冲模内上后垫、 第四上模冲模内下后垫。
48、、 第四上模冲模芯子、 第四上模冲模外壳、 第四 上模冲模中套、 第四上模冲模硬质合金组成, 第四上模冲模外壳4-4内从上至下分别嵌设有 第四上模冲模外后垫4-1及第四上模冲模中套4-5, 第四上模冲模外后垫4-1内从上至下依 次嵌设有第四上模冲模内上后垫4-2及第四上模冲模内下后垫4-3, 并且第四上模冲模内下 后垫4-3的下部嵌设有在第四上模冲模中套4-5内, 位于第四上模冲模内下后垫4-3的底部 抵接第四上模冲模芯子4-6的一端, 第四上模冲模芯子4-6另一端外侧套设有第四上模冲模 硬质合金4-7, 所述的第四上模冲模硬质合金4-7嵌设有在第四上模冲模中套4-5的底部; 第 四下模由第四。
49、下模外壳、 第四下模合模、 第四下模硬质合金、 第四下模合金中套、 第四下模 冲棒、 第四下模外弹簧、 第四下模内弹簧、 第四下模上后垫、 第四下模下后垫、 第四下模芯 子、 第四下模锁母组成, 第四下模从上至下分别设有第四下模合模4-9、 第四下模合金中套 4-11及第四下模下后垫4-16, 位于第四下模合金中套4-11及第四下模下后垫4-16外侧套设 有第四下模外弹簧4-13, 第四下模下后垫4-16的下部外侧套设有第四下模锁母4-17, 所述 的第四下模合模4-9、 第四下模外弹簧4-13、 第四下模下后垫4-16及第四下模锁母4-17的外 侧套设有第四下模外壳4-8; 第四下模合金中套。
50、4-11的上部嵌设有第四下模硬质合金4-10, 第四下模合金中套4-11的下部嵌设有第四下模上后垫4-15, 并且第四下模上后垫4-15与第 四下模合金中套4-11的内侧顶面之间设有第四下模冲棒4-12, 第四下模硬质合金4-10内设 有第四下模芯子4-18的一端, 第四下模芯子4-18的另一端分别贯穿第四下模硬质合金4- 10、 第四下模冲棒4-12、 第四下模上后垫4-15及第四下模下后垫4-16, 并位于第四下模下后 垫4-16外的下部; 所述的第四下模上后垫4-15的下部外侧套设有第四下模内弹簧4-14。 0033 第四上模冲模硬质合金4-7内侧的下部设有花齿形通孔。 0034 第四下。
- 内容关键字: 限力杆 组件 加工 工艺
显示装置.pdf
电子机芯生产用配件装配设备.pdf
玻璃制品生产原料除铁设备.pdf
电路板点焊设备.pdf
茶叶分选用过滤装置.pdf
用于茶叶的储存罐结构.pdf
基于压感自调张力的化纤面料圆筒针织机牵拉结构.pdf
多功能小车移动防护结构.pdf
可拆卸式的灌装装置.pdf
输配电线路无线通信型激光雷达.pdf
炼厂货用升降机轿厢制停测距装置.pdf
文档扫描仪的纸张对齐机构.pdf
测量斜绕螺线管磁场强度的实验装置.pdf
通电检测夹具.pdf
用于丁基胶灌装机的压盘结构.pdf
真空绝热外墙复合一体板.pdf
提高丰年虫孵化率的孵化装置.pdf
陶瓷加工用球磨机.pdf
快速调节间隙的悬挂端梁.pdf
洁净室恒温恒湿空气处理组合风柜.pdf
汽车管柱筒生产用下料设备.pdf
裤耳机的裤耳定位装置.pdf
建筑设施抗震性能的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基于牵引振动落饵料的导料槽结构及灭蚁毒饵撒料机.pdf
高通量高分辨率静态傅里叶变换光谱测量方法.pdf
智能计量包装方法及装置.pdf
RNA疫苗递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基于点云与有限元分析的飞机蒙皮修配方法.pdf
检测番鸭查帕马病毒的引物和探针、病毒分离培养方法.pdf
长效保湿乳液及其制备方法.pdf
水泥碎渣废料清理装置.pdf
基于病患信息的全病程管理平台的应用方法及系统.pdf
防丢失安全监控系统.pdf
多功能菜刀.pdf
用于防止碰撞的系统和方法.pdf
超市远程货架监控防盗系统及其工作方法.pdf
一种尺子.pdf
一种透气防粘型砂及其制备方法.pdf
雨刷片装置.pdf
备皮器.pdf
10千伏全浇注中压母线.pdf
青光眼模拟眼镜及其制作方法.pdf
用于消失模铸造的涂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电动缝纫机.pdf
一种低成本高抗冲改性聚苯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手持式成像系统的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pdf
作为肿瘤治疗中的有效工具的靶向肿瘤血管的新型疫苗.pdf
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pdf
抽屉.pdf
识别、诊断和触发人员保护装置的触发装置的方法及装置.pdf
天线设备以及用于控制天线阵列的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