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负载二氧化锰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上传人:狗** 文档编号:10038472 上传时间:2021-06-0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37.1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石墨烯负载二氧化锰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石墨烯负载二氧化锰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石墨烯负载二氧化锰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文档描述:

《石墨烯负载二氧化锰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墨烯负载二氧化锰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12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863610.X (22)申请日 2020.08.25 (71)申请人 山东大学 地址 250061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 17923号 (72)发明人 张建新张文扬金辉鑫张友健 杜逸群王子晗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7221 代理人 张晓鹏 (51)Int.Cl. H01M 4/36(2006.01) H01M 4/50(2010.01) H01M 4/62(2006.01) H01M 10/054(2010.01) H01M 1。

2、0/0525(2010.01) C01B 32/184(2017.01) C01G 45/0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石墨烯负载二氧化锰的复合材料及其 制备方法和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负载二氧化锰的复 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包括二维层状结构 的石墨烯和MnO2颗粒, 二氧化锰呈现松散花状片 层结构, MnO2颗粒分布在石墨烯片层的表面和内 部, MnO2颗粒被相邻的石墨烯层包裹。 制备方法 为水热法制备MnO2颗粒, 然后Hummers方法制备 氧化石墨烯, 在氧化石墨烯还原为石墨烯的过程 中加入MnO2颗粒, 还原后得到石墨烯负载二氧化 锰的复合材料。

3、。 层次化的层状结构解决了存储大 容量离子的问题。 制成的电池具有良好的电化学 性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4页 CN 111952573 A 2020.11.17 CN 111952573 A 1.一种石墨烯负载二氧化锰的复合材料, 其特征在于: 包括二维层状结构的石墨烯和 MnO2颗粒, 二氧化锰呈现松散花状片层结构, MnO2颗粒分布在石墨烯片层的表面和内部, MnO2颗粒被相邻的石墨烯层包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负载二氧化锰的复合材料, 其特征在于: 石墨烯和MnO2的 质量比为1:9-11; 优选为1:10。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石墨烯负载二氧化锰的复合材料。

4、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具 体步骤为: 石墨烯负载二氧化锰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所述方法为: 将硫酸锰、 高锰酸钾与水混 合得到混合溶液, 混合溶液经过水热反应后得到MnO2颗粒; 在氧化石墨烯的还原反应过程中加入MnO2颗粒, 得到石墨烯负载二氧化锰的复合材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墨烯负载二氧化锰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硫酸 锰、 高锰酸钾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 1g:5-7g:180-220mL; 优选为1g:6g:200mL。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墨烯负载二氧化锰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水热 反应的温度为100-150, 水热反应的时间为10-1。

5、5h; 优选的, 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30-140 , 水热反应的时间为10-13h; 进一步优选的, 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40, 水热反应的时间为 12h。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墨烯负载二氧化锰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水热 反应后离心后进行洗涤、 真空干燥得到MnO2颗粒; 优选的, 真空干燥的温度为50-70, 真空干燥的时间为8-12h; 进一步优选的, 真空干 燥的温度为60, 真空干燥的时间为10h; 或, 氧化石墨烯和MnO2颗粒的质量比为1:9-11; 优选为1:10; 或, 还原反应的过程中超声分散4-7h; 优选为5-7h; 或, 还原反应后进行真空干燥得到石墨。

6、烯负载二氧化锰的复合材料; 优选的, 真空干燥 的温度为80-100, 真空干燥的时间为8-12h。 7.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石墨烯负载二氧化锰的复合材料在电极材料领域中的应用。 8.一种电极材料, 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石墨烯负载二氧化锰的复合 材料; 优选的, 电极材料还包括聚偏氟乙烯和乙炔黑, 石墨烯负载二氧化锰的复合材料、 聚偏 氟乙烯和乙炔黑的质量比为7-9:1:1。 9.一种电池, 其特征在于: 正极为权利要求8的电极材料, 负极为锂、 钠、 液态钠钾合金 和钾中的一种; 优选的, 液态钠钾合金的制备方法为: 将固态钠和钾进行物理接触并施加外力后, 二者 互溶形成钠。

7、钾合金。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在储能器件中的应用。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952573 A 2 一种石墨烯负载二氧化锰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电极材料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负载二氧化锰的复合材料及 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 而不必然 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 术。 0003 电池等储电器件在今天的社会越来越重要。 在所有电池中, 锂、 钠、 钾离子电池等 碱金属离子电池因其实用性和发展潜力得到越来越。

8、多的关注。 锂电池有着能量密度高、 开 路电压大等优势, 已经被商业化应用了很长一段时间。 但是锂金属本身价格昂贵, 以纯锂为 负极的锂金属电池有着枝晶生长的问题。 因此, 成本更为低廉的钠离子电池和钾离子电池 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且, 将钠金属和钾金属混合之后, 它们会在室温下形成一种稳定 且不溶于电解液的液态合金。 这种液态合金可以作为钾电池负极, 且不会有枝晶在其表面 生成。 但是由于钠离子和钾离子的离子半径较大, 很难找到合适的电极材料。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墨烯负载二氧化锰 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5 为了解。

9、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0006 第一方面, 一种石墨烯负载二氧化锰的复合材料(MnO2石墨烯), 包括二维层状结 构的石墨烯和MnO2颗粒, 二氧化锰呈现松散花状片层结构, MnO2颗粒分布在石墨烯片层的表 面和内部, 部分MnO2颗粒被相邻的石墨烯层包裹, 部分MnO2颗粒位于石墨烯层的表面。 0007 MnO2的形貌和晶体结构复杂多变, 成本低廉, 所需活化能较低, 环境友好, 是有潜 力的电池材料。 然而, 其导电性相对较低, 会出现体积膨胀和颗粒聚合现象。 而石墨烯的抗 张强度、 杨氏模量和电导率较高, 可以用于制造储能设备的结构复杂的高性能电极材料的 理想材料。 为。

10、了增强MnO2的性能, 使用2D石墨烯作为支架连接MnO2并建立二级层状结构。 将 MnO2锚定在石墨烯层间后, 这种结构可以提供两种层状结构之间丰富的界面相互作用, 离 子输运通道增多, 扩散长度缩短。 此外, 层状结构有利于离子的插入/分离。 这种层状结构可 以在层间建立更多的离子存储位置和空间, 有利于K+等体积较大的载流子的存储。 0008 二氧化锰颗粒附着在石墨烯片层上, 其片层又相互堆叠, 所以大部分二氧化锰是 处于石墨烯片层包裹中的, 但是也有少量二氧化锰颗粒附着在表面的二氧化锰没有被包 裹。 0009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 石墨烯和MnO2的质量比为1:9-11; 优选为。

11、1:10。 0010 第二方面, 石墨烯负载二氧化锰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所述方法为: 将硫酸锰、 高锰酸钾与水混合得到混合溶液, 混合溶液经过水热反应后得到MnO2颗粒; 说明书 1/6 页 3 CN 111952573 A 3 0011 在氧化石墨烯的还原反应过程中加入MnO2颗粒, 得到石墨烯负载二氧化锰的复合 材料。 0012 MnO2在石墨烯还原后期加入会与石墨烯附着更紧密, 更容易形成多级花状片层结 构。 0013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 硫酸锰、 高锰酸钾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 1g:5-7g: 180-220mL; 优选为1g:6g:200mL。 0014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

12、施方式中, 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00-150, 水热反应的时间为 10-15h; 优选的, 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30-140, 水热反应的时间为10-13h; 进一步优选的, 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40, 水热反应的时间为12h。 0015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 水热反应后离心后进行洗涤、 真空干燥得到MnO2颗 粒。 优选的, 真空干燥的温度为50-70, 真空干燥的时间为8-12h。 进一步优选的, 真空干燥 的温度为60, 真空干燥的时间为10h。 0016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 氧化石墨烯和MnO2颗粒的质量比为1:9-11; 优选为 1:10。 0017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

13、, 还原反应的过程中超声分散4-7h; 优选为5-7h。 0018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 还原反应后进行真空干燥得到石墨烯负载二氧化锰 的复合材料。 优选的, 真空干燥的温度为80-100, 真空干燥的时间为8-12h。 0019 第三方面, 上述的石墨烯负载二氧化锰的复合材料在电极材料领域中的应用。 0020 第四方面, 一种电极材料包括上述的石墨烯负载二氧化锰的复合材料。 0021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 电极材料还包括聚偏氟乙烯和乙炔黑, 石墨烯负载 二氧化锰的复合材料、 聚偏氟乙烯和乙炔黑的质量比为7-9:1:1。 0022 第五方面, 一种电池, 正极为上述的电极材料, 负。

14、极为锂、 钠、 液态钠钾合金和钾中 的一种。 0023 分层结构的MnO2石墨烯, 作为存储锂、 钠和钾离子的电极材料。 除了电导率好, 抗 拉强度高, 离子输送和存储空间大之外, 这种层次化的层状结构可以将离子传导到复合材 料的较深层, 具有丰富的界面相互作用, 因此表现出超越了二氧化锰和石墨烯的良好电化 学性能。 作为K+的电极材料, 它通过提供层间的存储空间, 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存储大容量离 子的问题。 通过将液态钠钾合金作为负极, 它可以作为长寿命无枝晶钾离子电池的活性材 料。 当然, 它在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中也表现出了突出的电化学性能。 它不仅可以作为 锂离子、 钠离子和钾离子的电。

15、极材料, 而且对解决大型载流子的运输和存储问题具有重要 意义。 0024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 液态钠钾合金的制备方法为: 将固态钠和钾进行物 理接触并施加外力后, 二者互溶形成钠钾合金。 0025 第六方面, 上述电池在储能器件中的应用。 0026 本发明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7 制备了分级片层结构的MnO2石墨烯, 花状的MnO2夹在石墨烯片层之间。 二氧化锰 和石墨烯都呈现出片层状结构, 为大离子传输和存储提供了大量空间, 也为电化学反应提 供了巨大比表面。 因为被包裹在石墨烯片层中间, 二氧化锰的电导率和机械性能被石墨烯 极大地提高了, 使整个复合结构可以经。

16、受住大电流冲击和长时间循环。 因此, 在所有测试的 说明书 2/6 页 4 CN 111952573 A 4 电池体系中MnO2石墨烯都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当液态钠钾合金作为负极时, 枝晶生 长得到抑制。 MnO2石墨烯材料将促进更适合钠钾离子电池的储能材料的研究。 附图说明 0028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 本发明的示 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 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0029 图1为MnO2石墨烯的分层层状结构图; 0030 图2为实施例1的MnO2石墨烯的XRD图谱和SEM、 SAED、 TEM测试图; 其中, (a)MnO2和。

17、 MnO2石墨烯的XRD图谱; MnO2石墨烯的(b)扫描电镜(SEM)和(c)选区电子衍射(SAED)和(d) 透射电镜(TEM)照片, (e)MnO2石墨烯的TEM部分放大图; 0031 图3为MnO2石墨烯以锂、 钠、 液态钠钾合金和钾为负极时的循环性能曲线, 其中, (a)锂为负极, (b)钠为负极, (c)液态钠钾合金为负极, (d)钾为负极; 0032 图4为MnO2石墨烯以锂、 钠、 液态钠钾合金和钾为负极时的循环伏安曲线(CV); 其 中, (a)锂为负极, (b)钠为负极, (c)液态钠钾合金为负极, (d)钾为负极, 1st为第一个循环, 2nd为第二个循环, 3rd为第三。

18、个循环, 4th为第四个循环; 0033 图5为MnO2石墨烯以锂、 钠、 液态钠钾合金和钾为负极时的倍率性能曲线, 其中, (a)锂为负极, (b)钠为负极, (c)液态钠钾合金为负极, (d)钾为负极; 0034 图6为MnO2石墨烯以锂、 钠、 液态钠钾合金和钾为负极时的电化学阻抗谱(EIS); 其中, (a)锂为负极, (b)钠为负极, (c)液态钠钾合金为负极, (d)钾为负极。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应该指出, 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 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 除非另 有指明, 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 理解的相同含义。 0。

19、036 需要注意的是,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 而非意图限制根 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如在这里所使用的, 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 否则单数形式 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 此外, 还应当理解的是, 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 “包含” 和/或 “包 括” 时, 其指明存在特征、 步骤、 操作、 器件、 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 明进一步说明 0037 实施例1 0038 片状结构的MnO2的制备方法是将0.5g硫酸锰和3g高锰酸钾加入到100ml去离子水 中, 搅拌成稳定溶液。 然后将溶液转移到高压反应器中, 在140下进行水热处理12h, 得到 MnO2。

20、颗粒。 离心处理后, 用去离子水和乙醇多次洗涤, 60真空干燥10h, 得到最终产品。 石 墨烯氧化物及其还原过程是利用改造过的Hummers方法准备的。 在氧化石墨烯还原过程中 加入MnO2颗粒, 超声分散至少5h。 在真空干燥10小时后得到MnO2石墨烯。 0039 实施例1得到的MnO2石墨烯进行XRD检测, 通过X射线衍射(XRD)以扫速10 每分钟 的速度扫描得到如图2(a)所示的结果。 其中MnO2和石墨烯的主峰分别用正方形和三角形符 号标记。 MnO2的峰索引到PDF 44-0141( -MnO2), 并且从左到右在12.8 , 37.5 和65.1 处的 峰分别对应于(110)。

21、, (211)和(002)晶面。 可以看出, 纯MnO2在12.8 处的峰不明显, 因为其 说明书 3/6 页 5 CN 111952573 A 5 结晶度比MnO2石墨烯的结晶度弱。 因此, MnO2的峰也较弱, 在同一图中绘制时, 纯MnO2的峰 将变得不那么明显。 石墨烯的一个主峰在26.3 处, 对应于石墨烯的(111)晶面(PDF 75- 0444)。 MnO2石墨烯的XRD图谱表明MnO2和石墨烯具有良好的键合, 证实了复合材料的成功 制备。 0040 实施例1得到的MnO2石墨烯进行SEM、 能谱仪(EDS)和高分辨投射电镜(HR-TEM)检 测, 如图2(b)、 2(c)、 2。

22、(d)、 2(e), 图2(b)显示MnO2石墨烯的完整的层状结构。 MnO2颗粒分布 在石墨烯片层的表面和内部, 被石墨烯包裹着, 其性能也因此被大大提升。 图2(c)只展示的 是MnO2部分的SAED图。 MnO2的SAED图谱与上述XRD结果相对应, 图中标注了每个衍射环对应 的晶体表面。 图2(d)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出二氧化锰和石墨烯的片层结构, 二氧化锰呈现松 散花状片层结构, 其片层紧紧依附于石墨烯的片层, 接触面积较大。 图2(e)的TEM图像为片 层接触部分的放大, 从中可以看到MnO2的晶格。 图2(e)所示的晶面间距测量为0.24nm, 与 MnO2的(211)平面很好地吻合。

23、。 图中左下角为石墨烯片层, MnO2片层占据图中右上角。 0041 实施例2 0042 片状结构的MnO2的制备方法是将0.5g硫酸锰和2.5g高锰酸钾加入到90ml去离子 水中, 搅拌成稳定溶液。 然后将溶液转移到高压反应器中, 在140下进行水热处理12h, 得 到MnO2颗粒。 离心处理后, 用去离子水和乙醇多次洗涤, 60真空干燥10h, 得到最终产品。 石墨烯氧化物及其还原过程是利用改造过的Hummers方法准备的。 在氧化石墨烯还原过程 中加入MnO2颗粒, 超声分散至少5h。 在真空干燥10小时后得到MnO2石墨烯。 0043 实施例3 0044 片状结构的MnO2的制备方法是。

24、将0.5g硫酸锰和3g高锰酸钾加入到100ml去离子水 中, 搅拌成稳定溶液。 然后将溶液转移到高压反应器中, 在130下进行水热处理12h, 得到 MnO2颗粒。 离心处理后, 用去离子水和乙醇多次洗涤, 60真空干燥10h, 得到最终产品。 石 墨烯氧化物及其还原过程是利用改造过的Hummers方法准备的。 在氧化石墨烯还原过程中 加入MnO2颗粒, 超声分散至少5h。 在真空干燥10小时后得到MnO2石墨烯。 0045 实施例1-3制备的MnO2石墨烯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 其中nanosheet of graphene 为石墨烯纳米片, nanosheet of -MnO2为二氧化锰的纳。

25、米片。 图1中, 石墨烯片层之间镶嵌 着同样是片层结构的MnO2。 MnO2的纳米片层和石墨烯一起组成了分级片层结构。 石墨烯大大 加强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和抗拉强度。 由于广泛的表面接触, 丰富的界面相互作用可以将 离子带到复合材料的深入和内部。 此外, 在层和晶格之间, 会有充足的空间供离子运输和存 储。 所有这些结合在一起, 提高MnO2石墨烯的电化学性能。 0046 实施例4 0047 利用实施例1制备的MnO2石墨烯复合材料和聚偏氟乙烯和乙炔黑以8:1:1的比例 混合后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并搅拌24小时。 接着将混合后的浆料涂覆于铜箔上并在60下 真空干燥10小时。 0048 将干燥好。

26、的极片切成小圆片, 在手套箱中装成电池。 玻璃纤维滤膜作为电池隔膜。 金属锂作为对电极。 所有电池装配在手套箱完成。 0049 实施例5 0050 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电池的对电极为金属钠。 0051 实施例6 说明书 4/6 页 6 CN 111952573 A 6 0052 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电池的对电极为金属钾。 0053 实施例7 0054 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电池的对电极为液态钠钾合金。 0055 电化学测试, 分别对实施例4、 实施例5、 实施例6、 实施例7进行循环性能测试、 循环 伏安性能测试、 倍率性能测试、 电化学阻抗谱检测。 0056 循环性能测试的结果如图3所示, 所有电池。

27、中的MnO2石墨烯均表现出优异的循环 稳定性, 并具有高库仑效率(CE)。 以Li, Na, 液态钠钾合金和K为负极的MnO2石墨烯的平均 CE分别为98, 99, 98和97。 这表明MnO2石墨烯在所有测试碱离子电池中都具有很 高的可逆性和结构稳定性, 从而能够承受长时间的循环。 由于Li+的半径较小, 因此在MnO2 石墨烯电极中显示出极大的容量。 其初始放电/充电比容量为1351.4/915.3mAh/g。 经过短 暂的调整和下降, 它的容量迅速增长。 在第100周循环时, 放电/充电比容量变为1673.9/ 1576.2mAh/g。 这主要是由于活性物质的结构调整和部分非晶化引起的,。

28、 在此过程中, 活性 物质被激活并开放以插入更多离子。 其容量上升趋势保证了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巨大潜 力。 在短时间调整后, MnO2石墨烯与Na, 液态钠钾合金和K负极结合显示了非常稳定的循环 性能, 持续500个循环。 以液态钠钾合金为阳极的MnO2石墨烯的比容量值为45.3mAh/g, 高 于固态钾负极(43.3mAh/g), 这是由于液态K-Na阳极的无枝晶特性所致。 0057 循环伏安测试曲线如图4所示, 图4中的CV曲线是通过以0.5mV/s的扫描速率对电 池放电和充电而实现的。 在图4(a)中, 在第一个阴极过程中, 在约2.75V和0.7V处显示了两 个不可逆峰, 这是由于电解。

29、质分解和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层的形成而引起的。 0.1V处的可 逆峰对应于Li+的插入, 即活性材料的锂化过程。 与该反应相对应的是在阳极过程中在1.2V 时发生Li+的脱出。 图4(a)中的曲线相互重叠, 表明MnO2石墨烯与Li负极具有良好的可逆 性。 钠离子电池的CV曲线如图4(b)所示。 在阴极过程中, Na+在2.4V, 1.4V和0.01V处逐步嵌 入活性物质内部, 分别是由于MnO2的初始钠化, 进一步的键合和深度插入MnO2以及与石墨烯 的结合的过程。 Na+的脱出过程发生在2.6V。 可以看出, 每个循环之间的重叠程度不够好, 因 为带有Na负极的MnO2石墨烯会在前几个。

30、过程中经历一段时间的调整周期。 这与上述循环 性能测试相符, 并且其电化学性能很快将以高的循环稳定性恢复正常。 液态钠钾合金负极 和固态钾负极的MnO2石墨烯的CV曲线相似。 对于液体钠钾合金负极和固态钾负极, 它们都 具有三个不可逆的峰, 对于钠钾合金负极分别为2.5V, 1.5V, 0.6V, 对于固体钾负极为2.5V, 1.45V, 0.25V。 可以将第一个不可逆峰归因于电解质分解, 而将后两个归因于SEI层的形成。 K+的插入和脱离过程在约0.01V和3V(对于液态钠钾合金负极)或2.75V(对于固态钾负极) 进行。 图4(b)、 4(c)、 4(d)中除第一个循环外, 其他循环的重。

31、叠度均较高, 而液态钠钾合金负 极的重叠度较高, 这表明它具有比固态钾负极更高的可逆性。 0058 倍率性能测试如图5所示, 以50、 100、 200、 500、 1000、 500、 200、 100、 50mA/g的电流 密度测量测试。 在电流密度降低到50mA/g之后, 该循环又进行了60个循环, 以研究大电流冲 击后的循环性能。 发现具有Li和Na负极的MnO2石墨烯能够经受大电流冲击并保持良好的 电化学性能。 它们最后60周的循环性能与图3a-b一致。 图5c和d中的倍率性能显示出一些差 异。 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 带有固体钾负极的MnO2石墨烯的容量曲线迅速下降, 而带有液 体钠。

32、钾合金负极的MnO2石墨烯的容量曲线相对平滑, 容量变化小得多。 这可以归因于两个 负极之间枝晶生长特性的差异。 特别是在大电流密度下, 在固体钾负极上容易生长严重的 说明书 5/6 页 7 CN 111952573 A 7 枝晶。 先前的工作已证实在液体电极表面上不会形成枝晶, 因此液态钠钾合金负极不会出 现枝晶的问题和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性能下降。 因此, 它将拥有比固态钾负极更好的速率性 能。 MnO2石墨烯出色的倍率性能证明它具有承受高电流冲击的能力, 这得益于其强大的结 构稳定性和良好的导电性。 0059 电化学阻抗谱如图6所示, 从图6中可以看到, 高频段Z轴截距、 半圆尺寸和后低频 。

33、斜率分别对应欧姆电阻、 界面电阻和Warburg阻抗, 分别是由电解质和电极的内阻, 界面上 的电荷转移过程和传质过程带来的。 可以看到,MnO2石墨烯搭配Li Na和液体钠钾合金负 极的EIS都比较小, 确保他们有良好的可逆性并能适宜大电流充电/放电的场合。 由于钾负 极表面粗糙, 枝晶生长, 界面电阻较大。 采用无枝晶液态钠钾合金作为钾离子电池负极可以 解决这一问题 006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来说, 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 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6/6 页 8 CN 111952573 A 8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4 页 9 CN 111952573 A 9 图3 说明书附图 2/4 页 10 CN 111952573 A 10 图4 说明书附图 3/4 页 11 CN 111952573 A 11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2 CN 111952573 A 12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石墨 负载 二氧化锰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石墨烯负载二氧化锰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003847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