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壳组件、壳体结构及应用其的换热设备.pdf

上传人:zhu****_FC 文档编号:10037213 上传时间:2021-06-02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92.7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底壳组件、壳体结构及应用其的换热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底壳组件、壳体结构及应用其的换热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底壳组件、壳体结构及应用其的换热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文档描述:

《底壳组件、壳体结构及应用其的换热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底壳组件、壳体结构及应用其的换热设备.pdf(13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857804.9 (22)申请日 2020.08.24 (71)申请人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工业大 道南华园路1号 (72)发明人 侯秋庆赵杰明潘叶江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 (普通合伙) 44309 代理人 廉红果 (51)Int.Cl. F24H 9/02(2006.01) F24H 9/18(2006.01) G10K 11/162(2006.01) (54)发明名称 底壳组件、 壳体结构及应用其的换热。

2、设备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底壳组件、 壳体结构及应 用其的换热设备, 其中, 底壳组件包括底壳本体、 静音盖板, 所述底壳本体上设置有底壳压型凹 糟, 所述静音盖板设置在底壳本体上与底壳压型 凹糟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空气静音通道用于对 换热设备产生的噪音进行降噪处理。 本发明通过 在底壳本体上设置底壳压型凹糟, 在底壳本体上 与底壳压型凹糟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静音盖板, 两者连接后形成空气静音通道, 这样使得当换热 设备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先进入空气静音通道内, 空气静音通道对噪音进行降噪处理, 此时从空气 静音通道内传出的噪音就会变得很低了, 从而实 现了降低噪音的效果; 此外, 本发明结。

3、构简单、 制 作成本低, 使用范围广, 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7页 CN 111947312 A 2020.11.17 CN 111947312 A 1.一种底壳组件, 用于换热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壳本体(1)、 静音盖板(2), 所述底 壳本体(1)上设置有底壳压型凹糟(11), 所述静音盖板(2)设置在底壳本体(1)上与底壳压 型凹糟(11)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空气静音通道用于对换热设备产生的噪音进行降噪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壳组件, 其特征在于, 该底壳组件还包括吸音材料层 (3), 所述吸音材料层(3)设置在所述空气静音通道内。 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底壳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壳压型凹糟(11)内设置有 空气进风口(111), 所述静音盖板(2)上设置有空气出风口(21), 且所述空气进风口(111)和 空气出风口(21)分别位于底壳压型凹糟(11)和静音盖板(2)相对的一侧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底壳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音材料层(3)固设在底壳 本体(1)上且与底壳本体(1)上的底壳压型凹糟(11)的底部形成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底壳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音材料层(3)的长边方向 的长度小于底壳压型凹糟(11)长边方向的长度, 且所述吸音材料层(3)设置在空气静音通 道内。

5、靠近空气进风口(111)的一侧用于避开空气出风口(21)。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底壳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静音盖板(2)与 底壳压型凹糟(11)形成的空气静音通道的纵截面的面积为8001500mm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底壳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进风口(111)的进风面 积为30007000mm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底壳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出风口(21)的出风面积 为25005000mm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底壳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壳压型凹糟(11)的深度为 520cm; 所述吸音材料层(3)的厚度为530mm。

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底壳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进风口(111)由若干个 条形孔或若干个百叶窗口形成; 所述空气出风口(21)由若干个条形口、 若干个圆孔或若干 个方形孔形成。 11.一种壳体结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面壳组件、 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底壳组 件以及密封条, 所述面壳组件与底壳组件通过密封条连接。 12.一种换热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风机组件和权利要求11所述的壳体结构, 所述风 机组件设置在壳体结构内且位于壳体结构中的空气出风口(21)处。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947312 A 2 底壳组件、 壳体结构及应用其的换热设备 技。

7、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换热设备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底壳组件、 壳体结构及应用其的换 热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最近几年国内的燃气热水器市场一直秉持着低噪声的要求, 但是随着燃气热水器 产水量的逐步提高, 燃气热水器产生的噪声也越来越大; 尤其是, 燃气热水器工作时所产生 的噪音会使老人、 小孩以及操作人员产生烦躁, 头痛, 心悸等不良反应, 长期使用, 会对身心 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 噪音成为现有燃气热水器存在的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随着人们 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 用户在选购燃气热水器时, 也越来越关注燃气热水器噪音参数的 大小, 可以说燃气热水器噪声性能的优劣是产品竞争。

8、力的一大关键因素。 发明内容 0003 有鉴于此,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壳组件, 解决了现有换热设备所用 底壳结构降噪效果不佳, 从而导致换热设备工作时噪音大, 影响用户身心健康的问题。 0004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底壳组件的壳体结构; 0005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壳体结构的换热设备。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底壳组件, 用于换热设 备, 包括底壳本体、 静音盖板, 所述底壳本体上设置有底壳压型凹糟, 所述静音盖板设置在 底壳本体上与底壳压型凹糟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空气静音通道用于对换热设备产生的噪 音进行降噪处理。

9、。 0007 优选地, 该底壳组件还包括吸音材料层, 所述吸音材料层设置在所述空气静音通 道内。 0008 优选地, 所述底壳压型凹糟内设置有空气进风口, 所述静音盖板上设置有空气出 风口, 且所述空气进风口和空气出风口分别位于底壳压型凹糟和静音盖板相对的一侧处。 0009 优选地, 所述吸音材料层固设在底壳本体上且与底壳本体上的底壳压型凹糟的底 部形成供空气流通的间隙。 0010 优选地, 所述吸音材料层的长边方向的长度小于底壳压型凹糟长边方向的长度, 且所述吸音材料层设置在空气静音通道内靠近空气进风口的一侧用于避开空气出风口。 0011 优选地, 所述静音盖板与底壳压型凹糟形成的空气静音通。

10、道的纵截面的面积为 8001500mm2。 0012 优选地, 所述空气进风口的进风面积为30007000mm2。 0013 优选地, 所述空气出风口的出风面积为25005000mm2。 0014 优选地, 所述底壳压型凹糟的深度为520cm; 所述吸音材料层的厚度为530mm。 0015 优选地, 所述空气进风口由若干个条形孔或若干个百叶窗口形成; 所述空气出风 口由若干个条形口、 若干个圆孔或若干个方形孔形成。 说明书 1/4 页 3 CN 111947312 A 3 0016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壳体结构, 包括面壳组件、 上述的底 壳组件以及密封条, 所述面壳组件。

11、与底壳组件通过密封条连接。 0017 本发明的第三个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换热设备, 包括风机组件和上述的 壳体结构, 所述风机组件设置在壳体结构内且位于壳体结构中的空气出风口处。 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通过在底壳本体上设置底壳压型凹糟, 在底壳本体上与 底壳压型凹糟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静音盖板, 两者连接后形成空气静音通道, 这样使得当 换热设备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先进入空气静音通道内, 空气静音通道对噪音进行降噪处理, 此时从空气静音通道内传出的噪音就会变得很低了, 从而实现了降低噪音的效果; 此外, 本 发明结构简单、 制作成本低, 使用范围广, 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12、 0019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底壳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底壳组件另一个方位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底壳组件中底壳本体与静音盖板的配合连接图; 0022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底壳组件中底壳本体与吸音材料层的配合连接 图; 0023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底壳组件中底壳本体的主视图; 0024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底壳组件中静音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换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中, 1.底壳本体, 11.底壳压型凹糟, 111.空气进风。

13、口, 2.静音盖板, 21.空气进风 口, 21.空气出风口, 23.外翻边, 24.内翻边, 3.吸音材料层, 4.风机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 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 并 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8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需要明确的是, 术语 “垂直” 、“横向” 、“纵向” 、“前” 、“后” 、 “左” 、“右” 、“上” 、“下” 、“水平” 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 而不是意味着所指。

14、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有的方位或位 置,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9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安装” 、“相 连” 、“连接” 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连接; 可 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对于本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0 实施例1 0031 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底壳组件, 用于换热设备, 如图1、 图2和图3所示, 包括 底壳本体1、 静音盖板2, 底壳本体1上设置有。

15、底壳压型凹糟11, 静音盖板2设置在底壳本体1 上与底壳压型凹糟11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空气静音通道用于对换热设备产生的噪音进行 降噪处理。 说明书 2/4 页 4 CN 111947312 A 4 0032 采用上述方案后, 通过在底壳本体1上设置底壳压型凹糟11, 在底壳本体上与底壳 压型凹糟11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静音盖板2, 两者连接后形成空气静音通道, 这样使得当换 热设备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先进入空气静音通道内, 空气静音通道对噪音进行降噪处理, 此 时从空气静音通道内传出的噪音就会变得很低了, 从而实现了降低噪音的效果。 0033 进一步地, 如图3所示, 该底壳组件还包括吸音材料层3,。

16、 所述吸音材料层3设置在 所述空气静音通道内; 其中, 吸音材料层3优选为采用吸音棉制成的吸音材料层3。 0034 通过将吸音材料层3设置在空气静音通道内, 这样使得当换热设备工作时产生的 噪音先进入空气静音通道内, 空气静音通道内的吸音材料层3对换热设备产生的噪音进行 进一步的吸音降噪处理, 此时从空气静音通道内传出的噪音就会变得很低了, 几乎为静音, 从而实现了降低噪音和静音的效果。 0035 进一步地, 如图1和图2所示, 底壳压型凹糟11内设置有空气进风口111, 静音盖板2 上设置有空气出风口21, 且空气进风口111和空气出风口21分别位于底壳压型凹糟11和静 音盖板2相对的一侧处。

17、。 0036 通过将空气进风口111和空气出风口21设置在底壳压型凹糟11和静音盖板2相对 的一侧处, 这样有效的增大了换热设备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在空气静音通道内的传播时间, 从而不仅提高了降低噪音的效果, 而且也提升了该产品的性价比和舒适性。 0037 进一步地, 吸音材料层3固设在底壳本体1上且与底壳本体1上的底壳压型凹糟11 的底部形成供空气流通的间隙。 0038 通过在底壳压型凹糟11的底部和吸音材料层3之间设置间隙, 目的一是, 为空气流 通提供条件, 目的二是, 使得吸音材料层3能够大面积的对换热设备工作时产生的噪音进行 吸音处理, 从而有效的提高了降噪的效果。 0039 进一步地,。

18、 如图3所示, 吸音材料层3的长边方向的长度小于底壳压型凹糟11长边 方向的长度, 且所述吸音材料层3设置在空气静音通道内靠近空气进风口111的一侧用于避 开空气出风口21。 0040 进一步地, 静音盖板2与底壳压型凹糟11形成的空气静音通道的纵截面的面积为 8001500mm2; 该面积不能太大, 太大降噪效果不明显, 太小空气进风量太小而不能满足热 水器燃烧所需空气量。 0041 进一步地, 如图6所示, 静音盖板2的下部设有外翻边22和外翻边23, 外翻边22的作 用为: 方便静音盖板2与底壳本体1连接(该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连接或螺钉连接), 内翻边 23可以有效的将通道中的吸音材料层。

19、3压紧固定, 保证吸音材料层3被压紧固定, 避免吸音 材料层3所用的吸音棉堵塞空气通道, 从而保证了空气顺畅流至换热设备中。 进一步地, 空 气进风口111的进风面积为30007000mm2; 通过将进风面积设置为30007000mm2, 这样保 证空气进风量满足热气换热(比如燃气热水器)的燃烧工况需求。 0042 进一步地, 空气出风口21的出风面积为25005000mm2; 通过将出风面积设置为 25005000mm2, 这样保证热气换热(比如燃气热水器)燃烧所需的空气量, 并且出风面积较 上述的进风面积要小, 这样才能阻挡换热设备产生在噪音源从空气静音通道中传出。 0043 进一步地, 。

20、底壳压型凹糟11的深度为520cm; 所述吸音材料层3的厚度为5 30mm。 0044 进一步地, 如图1-6所示, 空气进风口111由若干个条形孔或若干个百叶窗口形成; 说明书 3/4 页 5 CN 111947312 A 5 空气出风口21由若干个条形口、 若干个圆孔或若干个方形孔形成。 0045 上述的空气进风口111和空气出风口21还可以为其他形状, 并非限于实用这两种; 此外, 空气进风口111和空气出风口21的设置个数根据换热设备的大小或客户具体的需求 进行设定。 0046 实施例2 0047 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壳体结构, 包括面壳组件、 实施例1中所述的底壳组件 以及密封条。

21、, 面壳组件与底壳组件通过密封条连接。 0048 通过采用包含实施例1中所述的底壳组件的壳体结构, 使得当将该壳体结构应用 在换热设备中时, 能够有效的对换热设备产生的噪音进行降噪处理, 从而避免用户产生烦 躁, 头痛, 心悸等不良反应, 提升了用户的使用后的舒适性。 0049 实施例3 0050 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换热设备, 如图7所示, 包括风机组件4和实施例2中所 述的壳体结构, 风机组件4设置在壳体结构内且位于壳体结构中的空气出风口处。 0051 通过将风机组件4设置在壳体结构内且位于壳体结构中的空气出风口21处的原因 在于: 因为当换热设备工作时, 需要从外紧抽取空气, 由于壳。

22、体结构上除空气静音通道与外 部连接以外, 其他部位是密闭的, 这样换热设备工作时, 所需的空气从底壳组件上的空气进 风口111进入空气静音通道, 再从底壳组件上的空气出风口21流出, 到达内部, 满足燃气热 水器所需的空气量, 但由于将风机组件4设置在空气出风口21处, 这样进来的较冷的空气首 先与风机组件4中的电机部分接触, 这样可以有效的冷却风机电机部件, 避免电机因为热水 器工作时产生较高的温度而损害电机, 进一步的也保证了热水器的正常工作。 0052 此外, 通过在换热设备上使用实施例2中所述的壳体结构, 使得能够有效的对换热 设备产生的噪音进行降噪处理, 从而避免用户产生烦躁, 头痛。

23、, 心悸等不良反应, 提升了用 户的使用后的舒适性。 0053 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换热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下: 0054 换热设备工作时, 产生的噪音主要来自于风机组件4和燃烧, 由于本发明壳体结构 上除了空气静音通道以外, 壳体结构上的其他部位均为密封, 换热设备产生的噪音只能通 过壳体结构上的空气出风口21经过空气静音通道, 最后再从空气进风口111处传出到换热 设备的背部, 由于换热设备产生的噪音离空气静音通道中空气出风口21较远, 传到空气进 风口111处噪音有一定的削减, 然后噪音通过空气进风口111进入空气静音通道, 空气静音 通道设有吸音材料层3, 吸音材料层3对噪音有一定的削。

24、弱, 此外, 噪音进入空气静音通道中 时, 在吸音材料层3和空气静音通道的反射作用下, 噪音传输到底壳组件上的空气进风口 111处, 噪音已经被大大地削弱, 此时噪音在换热设备的背部传输到换热设备的正面时, 噪 音已经变得很低了, 从而达到降噪和静音的效果。 0055 此外,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设备为燃气热水器、 壁挂炉、 两用炉等。 0056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为准。 说明书 4/4 页 6 CN 111947312 A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7 页 7 CN 111947312 A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7 页 8 CN 111947312 A 8 图3 说明书附图 3/7 页 9 CN 111947312 A 9 图4 说明书附图 4/7 页 10 CN 111947312 A 10 图5 说明书附图 5/7 页 11 CN 111947312 A 11 图6 说明书附图 6/7 页 12 CN 111947312 A 12 图7 说明书附图 7/7 页 13 CN 111947312 A 13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组件 壳体 结构 应用 设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底壳组件、壳体结构及应用其的换热设备.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003721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