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靠岸辅助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船舶靠岸辅助装置.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1722056.5 (22)申请日 2020.08.18 (73)专利权人 合能众科 (天津) 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华苑产业区 华天道2号1112房屋-118号 (72)发明人 赵俊杰李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佛山知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83 代理人 尧娟 (51)Int.Cl. B63B 59/00(2006.01) B63B 21/00(2006.01) B63H 25/42(2006.01) (ESM)同样的发。
2、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船舶靠岸辅助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舶靠岸辅助装置, 包括船体、 丝杆、 动力腔体、 受力板和导块, 所述 船体一侧的外壁上设有动力腔体, 且动力腔体两 端的内壁上皆铰接有丝杆, 丝杆表面的一侧螺纹 连接有螺母, 并且相邻螺母之间的外壁上通过连 杆安装有连接板, 所述连接板一侧的外壁上固定 有导块, 导块远离连接板的一端延伸至动力腔体 的外部并安装有受力板, 且受力板远离导块一侧 的外壁上安装有防护垫板, 动力腔体两端的船体 外壁上皆设有导向机构。 本实用新型不仅降低了 辅助装置使用时船体所受到的撞击力, 提高了辅 助装置使。
3、用时的靠岸效果, 而且延长了辅助装置 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2267791 U 2021.01.01 CN 212267791 U 1.一种船舶靠岸辅助装置, 包括船体(1)、 丝杆(2)、 动力腔体(4)、 受力板(6)和导块 (8), 其特征在于: 所述船体(1)一侧的外壁上设有动力腔体(4), 且动力腔体(4)两端的内壁 上皆铰接有丝杆(2), 丝杆(2)表面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母(9), 并且相邻螺母(9)之间的外 壁上通过连杆安装有连接板(5), 所述连接板(5)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导块(8), 导块(8)远 离连接板(5)的一端延伸至动力腔体(4。
4、)的外部并安装有受力板(6), 且受力板(6)远离导块 (8)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防护垫板(7), 动力腔体(4)两端的船体(1)外壁上皆设有导向机构 (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靠岸辅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板(5)远离导 块(8)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减震垫(3), 减震垫(3)远离连接板(5)的一端与动力腔体(4)的 内壁相连接, 且减震垫(3)外侧的动力腔体(4)内壁上固定有等间距的活塞筒(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靠岸辅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垫板(7)两端 的受力板(6)外壁上皆设有螺纹槽(17), 且防护垫板(7)两端的外壁上皆固定有夹块。
5、(16), 并且夹块(16)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锁紧螺栓(15), 锁紧螺栓(15)的一端贯穿夹块(16)并与 螺纹槽(17)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靠岸辅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机构(10)的内 部依次设有导向腔体(1001)、 导轴(1002)、 螺旋桨(1003)、 转轴(1004)以及电机(1005), 所 述动力腔体(4)两端的船体(1)外壁上皆设有导向腔体(1001), 且导向腔体(1001)一侧的内 壁上安装有电机(1005), 并且电机(1005)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10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船舶靠岸辅助装置, 其特征在于: 。
6、所述转轴(1004)远离电 机(1005)的一端安装有导轴(1002), 且导轴(1002)远离转轴(1004)的一端延伸至导向腔体 (1001)的外部并安装有螺旋桨(100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舶靠岸辅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塞筒(11)一侧的 内壁上安装有复位弹簧(14), 且复位弹簧(14)一端的活塞筒(11)内部安装有活塞板(13), 并且活塞板(13)远离复位弹簧(14)的一端固定有活塞杆(12), 活塞杆(12)远离活塞板(13) 的一端延伸至活塞筒(11)的外部并与连接板(5)的外壁固定连接。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267791 U 2 一。
7、种船舶靠岸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船舶靠岸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船舶的使用与运输极为广泛, 并且船舶经常会需要靠岸停留, 大多数船舶靠 岸时需要工作人员从船上跳跃到码头上, 通过绳索将船只固定在码头上的桩子上, 依靠经 验丰富的驾驶员通过发动机与船舵来完成靠岸, 此种方式不仅费时费力, 还存在一定的安 全隐患, 遇到雨雪天路滑的情况, 容易发生意外, 因而需使用到相应的辅助装置。 0003 目前市面上的辅助装置多种多样, 但功能性较为单一, 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已逐渐 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0004 (1)现有的。
8、此类辅助装置不便于进行高效缓冲处理, 导致船体易产生较大的撞击 力, 时常困扰着人们; 0005 (2)现有的此类辅助装置不便于进行导向处理, 导致船体易产生倾斜的现象, 进而 影响其靠岸效果; 0006 (3)现有的此类辅助装置不便于对受力板进行防护处理, 导致其易与岸壁直接接 触, 进而产生损坏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靠岸辅助装置,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 辅助装置不便于进行高效缓冲处理、 不便于进行导向处理以及不便于对受力板进行防护处 理的问题。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舶靠岸辅助装置, 包括船 体、 丝。
9、杆、 动力腔体、 受力板和导块, 所述船体一侧的外壁上设有动力腔体, 且动力腔体两端 的内壁上皆铰接有丝杆, 丝杆表面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母, 并且相邻螺母之间的外壁上通 过连杆安装有连接板, 所述连接板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导块, 导块远离连接板的一端延伸 至动力腔体的外部并安装有受力板, 且受力板远离导块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防护垫板, 动 力腔体两端的船体外壁上皆设有导向机构。 0009 优选的, 所述连接板远离导块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减震垫, 减震垫远离连接板的 一端与动力腔体的内壁相连接, 且减震垫外侧的动力腔体内壁上固定有等间距的活塞筒, 以便对船体进行缓冲处理。 0010 优选的, 所述防护。
10、垫板两端的受力板外壁上皆设有螺纹槽, 且防护垫板两端的外 壁上皆固定有夹块, 并且夹块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锁紧螺栓, 锁紧螺栓的一端贯穿夹块并 与螺纹槽螺纹连接, 以便对受力板进行防护处理。 0011 优选的, 所述导向机构的内部依次设有导向腔体、 导轴、 螺旋桨、 转轴以及电机, 所 述动力腔体两端的船体外壁上皆设有导向腔体, 且导向腔体一侧的内壁上安装有电机, 并 且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 以便带动螺旋桨进行旋转。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2267791 U 3 0012 优选的, 所述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安装有导轴, 且导轴远离转轴的一端延伸至导 向腔体的外部并安装有螺。
11、旋桨, 以便对船体进行导向处理。 0013 优选的, 所述活塞筒一侧的内壁上安装有复位弹簧, 且复位弹簧一端的活塞筒内 部安装有活塞板, 并且活塞板远离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有活塞杆, 活塞杆远离活塞板的一 端延伸至活塞筒的外部并与连接板的外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提升了对船体的缓冲效果。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船舶靠岸辅助装置不仅降低了辅 助装置使用时船体所受到的撞击力, 提高了辅助装置使用时的靠岸效果, 而且延长了辅助 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5 (1)通过设置有丝杆、 减震垫、 连接板、 螺母、 活塞筒、 活塞杆、 活塞板以及复位弹 簧, 通过受力板受到冲击力,。
12、 使其经导块传递至连接板, 因减震垫具有良好的减震作用, 使 得螺母位于丝杆的表面滑移, 同时因复位弹簧具有良好的弹性作用, 使得活塞杆带动活塞 板位于活塞筒的内部平移, 再而因减震垫与复位弹簧的复位性能, 使得受力板复位至原处, 以便进行高效缓冲处理, 从而降低了辅助装置使用时船体所受到的撞击力; 0016 (2)通过设置有导向腔体、 导轴、 螺旋桨、 转轴以及电机, 通过操作外部开关控制电 机, 使其由转轴带动导轴位于导向腔体的内部旋转, 并由导轴带动螺旋桨进行转动, 以便对 船体进行导向处理, 降低其产生倾斜的现象, 从而提高了辅助装置使用时的靠岸效果; 0017 (3)通过设置有锁紧螺。
13、栓、 夹块、 螺纹槽以及防护垫板, 通过旋转锁紧螺栓, 使其贯 穿夹块并旋入至螺纹槽的内部, 进而将防护垫板安装于受力板的外壁, 因防护垫板自身具 有良好的柔韧性, 使其对受力板进行防护, 并避免受力板与岸壁直接接触, 进而降低受力板 产生损坏的现象, 从而延长了辅助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向机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 1、 船体; 2、 丝杆; 3、 减震垫; 4、 动力腔体; 5、 连接板。
14、; 6、 受力板; 7、 防护垫板; 8、 导块; 9、 螺母; 10、 导向机构; 1001、 导向腔体; 1002、 导轴; 1003、 螺旋桨; 1004、 转轴; 1005、 电机; 11、 活塞筒; 12、 活塞杆; 13、 活塞板; 14、 复位弹簧; 15、 锁紧螺栓; 16、 夹块; 17、 螺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
15、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 请参阅图1-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船舶靠岸辅助装置, 包括船体 1、 丝杆2、 动力腔体4、 受力板6和导块8, 船体1一侧的外壁上设有动力腔体4, 且动力腔体4两 端的内壁上皆铰接有丝杆2, 丝杆2表面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母9, 并且相邻螺母9之间的外 壁上通过连杆安装有连接板5, 连接板5远离导块8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减震垫3, 减震垫3远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2267791 U 4 离连接板5的一端与动力腔体4的内壁相连接, 且减震垫3外侧的动力腔体4内壁上固定有等 间距的活塞筒11, 以便对船体1进行。
16、缓冲处理; 0025 活塞筒11一侧的内壁上安装有复位弹簧14, 且复位弹簧14一端的活塞筒11内部安 装有活塞板13, 并且活塞板13远离复位弹簧14的一端固定有活塞杆12, 活塞杆12远离活塞 板13的一端延伸至活塞筒11的外部并与连接板5的外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提升了对船体1的 缓冲效果; 0026 连接板5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导块8, 导块8远离连接板5的一端延伸至动力腔体4 的外部并安装有受力板6, 且受力板6远离导块8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防护垫板7, 防护垫板7 两端的受力板6外壁上皆设有螺纹槽17, 且防护垫板7两端的外壁上皆固定有夹块16, 并且 夹块16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锁紧螺栓。
17、15, 锁紧螺栓15的一端贯穿夹块16并与螺纹槽17螺纹 连接, 以便对受力板6进行防护处理; 0027 动力腔体4两端的船体1外壁上皆设有导向机构10, 导向机构10的内部依次设有导 向腔体1001、 导轴1002、 螺旋桨1003、 转轴1004以及电机1005, 动力腔体4两端的船体1外壁 上皆设有导向腔体1001, 且导向腔体1001一侧的内壁上安装有电机1005, 该电机1005的型 号可为Y90S-2, 并且电机1005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1004, 转轴1004远离电机 1005的一端安装有导轴1002, 且导轴1002远离转轴1004的一端延伸至导向腔体1001的外部 。
18、并安装有螺旋桨1003; 0028 通过操作外部开关控制电机1005, 使其由转轴1004带动导轴1002位于导向腔体 1001的内部旋转, 并由导轴1002带动螺旋桨1003进行转动, 以便对船体1进行导向处理, 降 低其产生倾斜的现象, 提高了辅助装置使用时的靠岸效果。 0029 工作原理: 当辅助装置使用时, 首先通过受力板6受到冲击力, 使其经导块8传递至 连接板5, 因减震垫3具有良好的减震作用, 使得螺母9位于丝杆2的表面滑移, 同时因复位弹 簧14具有良好的弹性作用, 使得活塞杆12带动活塞板13位于活塞筒11的内部平移, 再而因 减震垫3与复位弹簧14的复位性能, 使得受力板6。
19、复位至原处, 以便进行高效缓冲处理, 降低 了辅助装置使用时船体1所受到的撞击力, 之后通过旋转锁紧螺栓15, 使其贯穿夹块16并旋 入至螺纹槽17的内部, 进而将防护垫板7安装于受力板6的外壁, 因防护垫板7自身具有良好 的柔韧性, 使其对受力板6进行防护, 并避免受力板6与岸壁直接接触, 进而降低受力板6产 生损坏的现象, 延长了辅助装置的使用寿命, 最后通过操作外部开关控制电机1005, 使其由 转轴1004带动导轴1002位于导向腔体1001的内部旋转, 并由导轴1002带动螺旋桨1003进行 转动, 以便对船体1进行导向处理, 降低其产生倾斜的现象, 提高了辅助装置使用时的靠岸 效果。
20、, 从而完成辅助装置的使用。 0030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而 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 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 型。 因此, 无论从哪一点来看, 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 而且是非限制性的, 本实用新 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 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 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2267791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2267791 U 6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2267791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