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高压的软管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稳定高压的软管泵.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1139854.5 (22)申请日 2020.06.18 (73)专利权人 上海巨欣泵业有限公司 地址 200000 上海市金山区漕泾镇月工路 58号5幢底层 (72)发明人 陈涛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53 代理人 陈通 (51)Int.Cl. F04B 43/12(2006.01) F04B 17/03(2006.01) F04B 53/00(2006.01) F04B 53/2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稳。
2、定高压的软管泵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稳定高压的软管泵, 包括电机、 减速机和泵头, 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 减速机相连接; 所述泵头包括泵壳, 所述泵壳内 安装有用于输送介质的输送软管以及与输送软 管相配合的转子; 其中减速机的输出轴的一端穿 入泵壳内与转子相连接, 并驱使转子旋转; 所述 转子包括转盘, 所述转盘的两端均安装有用于挤 压输送软管的凸轮; 其中所述凸轮与转盘之间设 置有若干用于调节转子径向长度的调节件; 当软 管泵的使用周期加长后, 所述输送软管在转子的 反复挤压作用下, 其外侧壁会出现磨损, 并且弹 性变差; 可在转盘与凸轮之间增加调节件, 使得 所述转子能在转动过。
3、程中更好的挤压输送软管, 提高软管泵的自吸能力; 达到更加高效的输送介 质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212296809 U 2021.01.05 CN 212296809 U 1.一种稳定高压的软管泵, 包括电机、 减速机和泵头, 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机相连 接; 所述泵头包括泵壳, 所述泵壳内安装有用于输送介质的输送软管以及与输送软管相配 合的转子; 其中减速机的输出轴的一端穿入泵壳内与转子相连接, 并驱使转子旋转; 其特征 是: 所述转子包括转盘, 所述转盘的两端均安装有用于挤压输送软管的凸轮; 其中所述凸轮与转盘之间设置有若干用于调节转子径向长度的调节件。 。
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高压的软管泵, 其特征是: 所述转盘的两端均设置有 第一固定孔, 所述凸轮上设有第二固定孔; 其中凸轮通过固定螺丝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孔和 第二固定孔固定于转盘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稳定高压的软管泵, 其特征是: 所述第一固定孔与转盘之 间相对倾斜设置, 所述第二固定孔与凸轮之间相对倾斜设置, 并与第一固定孔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稳定高压的软管泵, 其特征是: 所述凸轮朝向转盘 的端面上设置有导向柱, 所述转盘朝向凸轮的端面上设置有与导向柱相适配的导向孔; 当 安装凸轮时, 将导向柱对准相对应的导向孔, 并插入导向孔内。 5.根。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高压的软管泵, 其特征是: 所述调节件为薄型垫片。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296809 U 2 一种稳定高压的软管泵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稳定高压的软管泵。 背景技术 0002 泵是输送流体或使流体增压的机械设备, 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 送给液体, 使液体能量增加; 泵主要用来输送水、 油、 酸碱液、 乳化液、 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 液体, 也可输送液、 气混合物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 0003 蠕动泵是转子式容积泵的一种, 因其工作原理类似消化道以蠕动方式输送气、 固、 液三相介质而得名; 000。
6、4 其中软管泵是常见的一种蠕动泵; 软管泵工作时, 依靠电机驱动转子高速旋转, 其 中转子沿着特制的软管旋转, 并且与泵壳产生的挤压力将软管压扁; 其中软管依靠自身的 弹性, 恢复原状过程产生的真空吸入介质, 然后介质在转子的机械挤压下从软管内排出软 管泵, 如此往复循环实现介质的输送; 0005 但是随着软管泵的不断使用, 软管泵内的软管被不断消磨; 使得软管泵内的软管 弹力会变差; 影响转子与软管之间的挤压效果, 导致软管的自吸能力降低; 从而现有软管泵 存在使用一段时间后, 自吸能力变差、 输送介质的效率降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
7、提供一种稳定高压的软管泵。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 一种稳定高压的软管泵, 包括电机、 减速机和泵头, 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机相 连接; 所述泵头包括泵壳, 所述泵壳内安装有用于输送介质的输送软管以及与输送软管相 配合的转子; 其中减速机的输出轴的一端穿入泵壳内与转子相连接, 并驱使转子旋转; 所述 转子包括转盘, 所述转盘的两端均安装有用于挤压输送软管的凸轮; 0009 其中所述凸轮与转盘之间设置有若干用于调节转子径向长度的调节件。 001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 所述转盘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孔, 所述凸轮上设有 第二固定孔; 其中凸轮通过。
8、固定螺丝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固定于转盘上。 001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 所述第一固定孔与转盘之间相对倾斜设置, 所述第二固 定孔与凸轮之间相对倾斜设置, 并与第一固定孔相对设置。 001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 所述凸轮朝向转盘的端面上设置有导向柱, 所述转盘朝 向凸轮的端面上设置有与导向柱相适配的导向孔; 当安装凸轮时, 将导向柱对准相对应的 导向孔, 并插入导向孔内。 0013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 所述调节件为薄型垫片。 0014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软管泵的转子为分体式结构, 其由转盘和安装 于转盘两端的凸轮以及设置于转盘和凸轮之间的调节件组成; 其中调。
9、节件可根据软管泵的 实际需求, 在转盘与凸轮之间安装不同数量的调节件; 实现转子径向长度的调整; 当软管泵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2296809 U 3 的使用周期加长后, 所述输送软管在转子的反复挤压作用下, 其外侧壁会出现磨损, 并且弹 性变差; 可在转盘与凸轮之间增加调节件, 使得所述转子能在转动过程中更好的挤压输送 软管, 提高软管泵的自吸能力; 达到更加高效的输送介质的目的, 同时提高了软管泵的使用 寿命; 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稳定高压的软管泵的分解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稳定高压的软管泵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
10、型一种稳定高压的软管泵的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稳定高压的软管泵的转子的分解图; 0019 附图标记说明: 1、 电机; 2、 减速机; 3、 泵头; 31、 泵壳; 32、 转子; 321、 转盘; 3211、 第 一固定孔; 3212、 导向柱; 322、 凸轮; 3221、 第二固定孔; 3222、 导向孔; 323、 调节件; 34、 输送 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参照附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稳定高压的软管泵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 一种稳定高压的软管泵, 包括电机1、 减速机2和泵头3, 所述电机1的输出端与减速 机2相连接; 所述泵头。
11、3包括泵壳31, 所述泵壳31内安装有用于输送介质的输送软管34以及 与输送软管34相配合的转子32; 其中减速机2的输出轴的一端穿入泵壳31内与转子32相连 接, 并驱使转子32旋转; 所述转子32包括转盘321, 所述转盘321的两端均安装有用于挤压输 送软管34的凸轮322; 0022 其中所述凸轮322与转盘321之间设置有若干用于调节转子32径向长度的调节件 323。 0023 其中该软管泵的转子32为分体式结构, 其由转盘321和安装于转盘321两端的凸轮 322以及设置于转盘321和凸轮322之间的调节件323组成; 其中调节件323可根据软管泵的 实际需求, 在转盘321与凸轮。
12、322之间安装不同数量的调节件323; 实现转子32径向长度的调 整; 0024 当软管泵的使用被使用过久后, 所述输送软管34在转子32的反复挤压作用下, 其 外侧壁会出现磨损, 且弹性变成; 所述转子32两端上的凸轮322无法很好的对输送软管34进 行挤压, 可通过在转盘321与凸轮322之间增加调节件323, 使得所述转子32能在转动过程中 更好的挤压输送软管34, 提高软管泵的自吸能力, 使得软管泵能持续保持高压、 稳定状态; 达到更加高效的输送介质的目的, 同时提高了软管泵的使用寿命; 节约成本。 0025 其中所述转盘32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孔3211, 所述凸轮322上设有第。
13、二固定 孔3221; 其中凸轮322通过固定螺栓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孔3211和第二固定孔3221固定于转 盘321上; 使得所述凸轮322能牢固的安装于转盘321上, 保证了泵头3能平稳的运行; 同时, 便于凸轮322在转盘321上的拆装, 从而便于调整凸轮322与转盘321之间设置的调节件323 的数量, 泵头3内的转子32能与输送软管34更加适配。 0026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孔3211与转盘321之间相对倾斜设置, 所述第二固定孔3221与 凸轮322之间相对倾斜设置, 并与第一固定孔3211相对设置; 使得固定螺丝从转盘321的侧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2296809 U 4 。
14、边旋入, 避免凸轮322在安装过程中受到转盘321的干涉, 便于所述凸轮322在转盘321上的 安装。 0027 其中所述凸轮322朝向转盘321的端面上设置有导向柱3212, 所述转盘321朝向凸 轮322的端面上设置有与导向柱3212相适配的导向孔3222; 当安装凸轮322时, 将导向柱 3212对准相对应的导向孔3222, 并插入导向孔3222内; 起到了导向作用, 使得凸轮322能精 确的安装于转盘321上; 所述导向柱3212与导向孔3222之间的配合, 起到定位作用, 避免凸 轮322在转盘321上转动; 从而保证了该软管泵的平稳性。 0028 其中所述调节件323为薄型垫片, 。
15、便于转子32径向长度的精确调整; 使得所述转子 32与输送软管34之间配合更加精密; 从而更好的提高软管泵的自吸能力。 0029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 上述实施例, 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应当指 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两改进和润 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2296809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4 页 6 CN 212296809 U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4 页 7 CN 212296809 U 7 图3 说明书附图 3/4 页 8 CN 212296809 U 8 图4 说明书附图 4/4 页 9 CN 212296809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