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电路布局的线迹检查方法.pdf

  • 上传人:xia****o6
  • 文档编号:996794
  • 上传时间:2018-03-24
  • 格式:PDF
  • 页数:12
  • 大小:776.4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79698.2

    申请日:

    2008.12.01

    公开号:

    CN101751482A

    公开日:

    2010.06.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公报更正号牌文件类型代码=1608号牌文件序号=101759015876卷=33号=35-01IPC(主分类)=G06F0017500000更正项目=专利权人;地址;专利权人误=江西联速科技有限公司;334100 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凤凰大道阳光时代8楼805室正=江西联速科技有限公司;334100 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凤凰大道阳光时代8楼805室;张凯钧|||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G06F 17/50登记生效日:2017081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富诚国际机械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中国台湾台北市士林区后港街66号变更后权利人:中国台湾台北市万华区青年路184号3栋2楼|||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G06F 17/50登记生效日:2017081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富诚国际机械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江西联速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中国台湾台北市万华区青年路184号3栋2楼变更后权利人: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凤凰大道阳光时代8楼805室|||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17/50申请日:20081201|||公开

    IPC分类号:

    G06F17/50

    主分类号:

    G06F17/50

    申请人: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何振东; 吴晟瑞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市士林区后港街6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代理人:

    陈亮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路布局的线迹检查方法。于布局图中,选取布局线迹作为检查线迹,其中此布局线迹具有多条线段。沿着布局线迹,选择上述线段中的第一线段与第二线段分别作为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其中第一线段具有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第二线段具有第三端点与第四端点,且上述第二端点与上述第三端点连接成共同端点。依据第一端点、第四端点以及共同端点的坐标位置,判断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是否小于等于90度,以产生判断结果。若判断结果为是,则产生提示讯息。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路布局的线迹检查方法,包括: 于一布局图中,选取一布局线迹作为一检查线迹,其中该布局线迹具有多条线段; 沿着该检查线迹,选择该些线段中的一第一线段与一第二线段分别作为一第一比较线与一第二比较线,其中该第一线段具有一第一端点与一第二端点,该第二线段具有一第三端点与一第四端点,且该第二端点与该第三端点连接成一共同端点; 依据该第一端点、该第四端点以及该共同端点的坐标位置,判断该第一比较线与该第二比较线之间的一夹角是否小于等于90度,以产生一判断结果;以及 若该判断结果为是,则产生一提示讯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布局的线迹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产生该提示讯息是以高亮度标示出该布局线迹。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布局的线迹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产生该提示讯息的步骤包括: 将该布局线迹加入一清单中;以及 显示该清单。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布局的线迹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该判断结果为否时,选择该些线段中的该第二线段与一第三线段分别作为该第一比较线与该第二比较线,其中该第二线段与该第三线段具有一共同端点。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布局的线迹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该检查线迹的所有该些线段是否检查完毕; 若该些线段已检查完毕,判断该布局图的所有布局线迹是否检查完毕; 当所有布局线迹尚未检查完毕时,于该布局图中选取一新布局线迹;以及 将该新布局线迹作为该检查线迹。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布局的线迹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该第一比较线与该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是否小于等于90度的步骤包括: 利用该第一端点、该第四端点与该共同端点的坐标位置,判断该第一比较线与该第二比较线其中之一是否为一水平线; 当该第一比较线为该水平线,且该共同端点位于该第一端点的右方时,若该共同端点的X轴坐标大于等于该第四端点的X轴坐标,则判断该第一比较线与该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以及 当该第二比较线为该水平线,且该共同端点位于该第四端点的右方时,若该共同端点的X轴坐标大于等于该第一端点的X轴坐标,则判断该第一比较线与该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布局的线迹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该第一比较线与该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是否有小于等于90度的步骤包括: 利用该第一端点、该第四端点与该共同端点的坐标位置,判断该第一比较线与该第二比较线其中之一是否为一水平线; 当该第一比较线为该水平线,且该共同端点位于该第一端点的左方时,若该共同端点的X轴坐标小于等于该第四端点的X轴坐标,则判断该第一比较线与该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以及 当该第二比较线为该水平线,且该共同端点位于该第四端点的左方时,若该共同端点的X轴坐标小于等于该第一端点的X轴坐标,则判断该第一比较线与该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布局的线迹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该第一比较线与该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是否有小于等于90度的步骤包括: 利用该第一端点、该第四端点与该共同端点的坐标位置,判断该第一比较线与该第二比较线其中之一是否为一垂直线; 当该第一比较线为该垂直线,且该共同端点位于该第一端点的下方时,若该共同端点的Y轴坐标小于等于该第四端点的Y轴坐标,则判断该第一比较线与该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以及 当该第二比较线为该垂直线,且该共同端点位于该第四端点的下方时,若该共同端点的Y轴坐标小于等于该第一端点的Y轴坐标,则判断该第一比较线与该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布局的线迹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该第一比较线与该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是否有小于等于90度的步骤包括: 利用该第一端点、该第四端点与该共同端点的坐标位置,判断该第一比较线与该第二比较线其中之一是否为一垂直线; 当该第一比较线为该垂直线,且该共同端点位于该第一端点的上方时,若该共同端点的Y轴坐标大于等于该第四端点的Y轴坐标,则判断该第一比较线与该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 当该第二比较线为该垂直线,且该共同端点位于该第四端点的上方时,若该共同端点的Y轴坐标大于等于该第一端点的Y轴坐标,则判断该第一比较线与该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布局的线迹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利用布局图中的格点,选择该些线段中的该第一线段与该第二线段分别作为该第一比较线与该第二比较线,其中该第一端点、该第四端点与该共同端点对应于布局图中的格点。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布局的线迹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布局图为印刷电路板的布局图。
    12: 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储存媒体,用以储存一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用以加载至一计算机系统中并且使得该计算机系统执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布局的线迹检查方法。
    13: 一种内储用于检查布局线迹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加载该计算机程序并执行后,可完成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布局的线迹检查方法。

    说明书


    电路布局的线迹检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路布局的线迹检查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于电路布局中找出具有直角或锐角的布局线迹的检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完成电路布局后,通常要进行各种检查。线迹(Trace)检查便是诸多检查项目当中的其中一项。由于布局工程师在进行电路布局的过程中,往往会一不小心就留下具有直角(两线段之间的夹角呈现90度)或锐角(两线段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的线迹。而这些具有直角或锐角的线迹,很有可能在实体印刷电路板运作时,产生尖端放电的效应。

        一般来说,检查具有直角或锐角的线迹,往往必须由布局工程师以人工方式,一条线迹一条线迹的进行检查。当检查到某一条线迹后,再由人工判断方式此线迹是否为具有直角或锐角的线迹。然而,一般产品的电路布局中所使用的线迹,数量少则数十条,多则达到上千条。如此以人工方式一条线迹一条线迹的检查,将会非常的耗时。并且,由于以人工的方式进行检查,也常常因为人为疏失而有错误情形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路布局的线迹检查方法,藉此可以快速地检测出具有直角或锐角的布局线迹,以便于让布局工程师进行修正,进而避免尖端放电的现象。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路布局的线迹检查方法。此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于布局图中,选取布局线迹作为检查线迹,其中此布局线迹具有多条线段。之后,沿着该检查线迹,选择上述线段中的第一线段与第二线段分别作为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其中第一线段具有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第二线段具有第三端点与第四端点,且上述第二端点与上述第三端点连接成共同端点。接着,依据第一端点、第二端点以及共同端点的坐标位置,判断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是否小于等于90度,以产生判断结果。若判断结果为是,则产生提示讯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产生提示讯息是以高亮度标示出布局线迹。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产生提示讯息的步骤包括将布局线迹加入清单中,并且显示此清单。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线迹检查方法更包括当判断结果为否时,选择第二线段与第三线段分别作为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其中该第二线段与该第三线段具有一共同端点。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线迹检查方法更包括判断所有布局线迹是否检查完毕。之后,当判断所有布局线迹尚未检查完毕时,于布局图中选取新布局线迹。接着,将新布局线迹作为检查线迹。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判断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是否小于等于90度的步骤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利用第一端点、第四端点与共同端点的坐标位置,判断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其中之一是否为水平线。当第一比较线为水平线,且共同端点位于第一端点的右方时,若共同端点的X轴坐标大于等于第四端点的X轴坐标,则判断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而当第二比较线为水平线,且共同端点位于第四端点的右方时,若共同端点的X轴坐标大于等于第一端点的X轴坐标,则判断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判断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是否有小于等于90度的步骤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利用第一端点、第四端点与共同端点的坐标位置,判断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其中之一是否为水平线。当第一比较线为水平线,且共同端点位于第一端点的左方时,若共同端点的X轴坐标小于等于第四端点的X轴坐标,则判断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而当第二比较线为水平线,且共同端点位于第四端点的左方时,若共同端点的X轴坐标小于等于第一端点的X轴坐标,则判断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判断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是否有小于等于90度的步骤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利用第一端点、第四端点与共同端点的坐标位置,判断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其中之一是否为垂直线。当第一比较线为垂直线,且共同端点位于第一端点的下方时,若共同端点的Y轴坐标小于等于第四端点的Y轴坐标,则判断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而当第二比较线为垂直线,且共同端点位于第四端点的下方时,若共同端点的Y轴坐标小于等于第一端点的Y轴坐标,则判断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判断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地夹角是否有小于等于90度的步骤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利用第一端点、第四端点与共同端点的坐标位置,判断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其中之一是否为垂直线。当第一比较线为垂直线,且共同端点位于第一端点的上方时,若共同端点的Y轴坐标大于等于第四端点的Y轴坐标,则判断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而当第二比较线为垂直线,且共同端点位于第四端点的上方时,若共同端点的Y轴坐标大于等于第一端点的Y轴坐标,则判断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线迹检查方法更包括利用布局图中的格点,选择线段中的第一线段与第二线段分别作为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其中第一端点、第四端点与共同端点对应于布局图中的格点。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布局图为印刷电路板的布局图。

        本发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储存媒体,用以储存计算机程序,此计算机程序用以加载至计算机系统中并且使得上述计算机系统上述电路布局的线迹检查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内储用于检查布局线迹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加载该计算机程序并执行后,可完成上述电路布局的线迹检查方法。

        本发明通过取得某布局线迹中相连接的二线段之端点的坐标位置,再利用上述端点的坐标位置来判断该布局线迹中是否具有直角(两线段之间的夹角等于90度)或锐角(两线段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的线段。若判断出该布局线迹中具有直角或锐角的线段,则产生提示讯息。如此一来,本发明可以加快检查电路布局的布局线迹,而布局工程师可以依据提示讯息以自动或手动进行修正,来避免尖端放电的效应。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路布局的线迹检查方法流程图。

        图2绘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布局线迹的示意图。

        图3A~图3H绘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线段与第二线段的第一端点、共同端点与第四端点的坐标位置的示意图。

        图4绘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布局线迹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绘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路布局的线迹检查方法流程图。图2绘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布局线迹的示意图。请合并参照图1与图2,首先,在步骤S101中,于布局图中选取其中一条布局线迹(图2中仅以布局线迹200做为范例)。其中布局线迹200具有多条线段。在本实施例中,布局线迹200例如具有线段L1、L2与L3,但不限制其范围。另外,上述布局图可以为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Board,PCB)之布局图。

        在步骤S103中,沿着布局线迹200,选择上述线段的第一线段与第二线段分别作为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其中第一线段具有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第二线段具有第三端点与第四端点,且第二端点与第三端点连接成共同端点。举例来说,假设选择线段L1作为第一比较线,且选择线段L2作为第二比较线。线段L1具有第一端点211与第二端点212,第二线段L2具有第三端点213与第四端点214。其中,线段L1的第二端点212与线段L2的第三端点213连接成共同端点220。

        在步骤S105中,依据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的第一端点、第四端点以及共同端点的坐标位置,判断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是否小于等于90度,以产生判断结果。以图2为例,假设线段L1的端点211的坐标位置为(0,0),共同端点220(即线段L1的端点212与线段L2的端点213)的坐标位置为(2,0)线段L2的端点214的坐标位置为(4,2)。依据坐标位置(0,0)、(2,0)以及(4,2),可以判断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是否小于等于90度。

        以下,将举例来说明如何利用端点的坐标位置来判断线段之间的夹角是否小于等于90度。首先,利用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的坐标位置的横坐标(X坐标)与纵坐标(Y坐标)来判断第一比较线(在此为线段L1)与第二比较线(在此为线段L2)二者中何者为水平线或垂直线。举例来说,若某一线段的二端点坐标分别为(X1,Y1)与(X2,Y2),则该线段是否为水平线的判断式为{X1≠X2 and Y2=Y1},而该线段是否为垂直线的判断式为{X1=X2 and Y2≠Y1}。因此,通过上述的判断式来看,图2中线段L1的端点211与共同端点220的坐标位置分别为(0,0)=(X1,Y1)与(2,0)=(X2,Y2),亦即满足判断式{X1≠X2 and Y2=Y1},故线段L1为水平线。另外,由于线段L2的端点213与共同端点230的坐标位置分别为(2,0)与(4,2),而上述二判断式皆不成立,故线段L2并不为水平线或垂直线。因此,线段L1与线段L2之间的夹角可能为锐角或钝角。

        接着,判断出线段L1与线段L2是否为水平线或垂直线之后,再利用坐标位置判断共同端点220位于端点211的右侧、左侧、下方或上方。以下将以图3A~图3H说明之。之后,再利用共同端点(共同端点220)与第四端点(端点214)的坐标来判断第一比较线(线段L1)与第二比较线(线段L2)之间的夹角是否小于等于90度。

        举例来说,首先,请参照图3A,其说明第一比较线(或第二比较线)为水平线,共同端点C位于第一端点P1(或是第四端点P4)的右侧,且第四端点P4(或是第一端点P1)位于共同端点C与第一端点P1(或是第四端点P4)的上方。前述图3A的线段布局情形,可以利用判断式{(X3<X2,Y3≠Y2)and(X3≠X2,Y3>Y2)}来判断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是否小于90度。图3B说明第一比较线(或第二比较线)为水平线,共同端点C位于第一端点P1(或是第四端点P4)的右侧,且第四端点P4(或是第一端点P1)位于共同端点C与第一端点P1(或是第四端点P4)的下方。前述图3B的线段布局情形,可以利用判断式{(X3<X2,Y3≠Y2)and(X3≠X2,Y3<Y2)}来判断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是否小于90度。依据共同端C点与第四端点P4(或是第一端点P1)的坐标位置,可以判断出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是否小于等于90度。若是共同端点C的坐标(X2,Y2)与第四端点P4(或是第一端点P1)的坐标(X3,Y3)代入上述判断式后满足其中一个判断式,表示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也就是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呈现锐角。

        也就是说,当第一比较线为水平线,且共同端点C位于第一端点P1的右方时,若共同端点C的X轴坐标大于等于第四端点P4的X轴坐标,则判断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当第二比较线为该水平线,且共同端点C位于第四端点P4的右方时,若共同端点C的X轴坐标大于等于第一端点P1的X轴坐标,则判断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

        请参照图3C,若是第一比较线(或是第二比较线)为水平线,而共同端点C位于第一端点P1(或是第四端点P4)的左侧,且第四端点P4(或是第一端点P1)位于共同端点C与第一端点P1(或是第四端点P4)的上方时,可以利用判断式{(X3>X2,Y3≠Y2)and(X3≠X2,Y3>Y2)}来判断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是否小于90度。图3D说明第一比较线(或是第二比较线)为水平线,共同端点C位于第一端点P1(或是第四端点P4)的左侧,且第四端点P4(或是第一端点P1)位于共同端点C与第一端点P1(或是第四端点P4)的下方的线段布局情况。前述图3D的线段布局情形,可以利用判断式{(X3>X2,Y3≠Y2)and(X3≠X2,Y3<Y2)}来判断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是否小于90度。依据共同端点C与第四端点P4(或是第一端点P1)的坐标位置,可以判断出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是否小于等于90度。若是共同端点C的坐标(X2,Y2)与第四端点P4(或是第一端点P1)的坐标(X3,Y3)代入后满足上述的判断式其中之一,表示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也就是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呈现锐角。

        也就是说,当第一比较线为水平线,且共同端点C位于第一端点P1的左方时,若共同端点C的X轴坐标小于等于第四端点P4的X轴坐标,则判断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当第二比较线为水平线,且共同端点C位于第四端点P4的左方时,若共同端点C的X轴坐标小于等于第一端点P1的X轴坐标,则判断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

        请参照图3E,若是第一比较线(或是第二比较线)为垂直线,而共同端点C位于第一端点P1(或是第四端点P4)的下方,且第四端点P4(或是第一端点P1)位于共同端点C与第一端点P1(或是第四端点P4)的左侧,则可以利用判断式{(X3<X2,Y3≠Y2)and(X3≠X2,Y3>Y2)}来判断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是否小于90度。图3F说明第一比较线(或是第二比较线)为垂直线,而共同端点C位于第一端点P1(或是第四端点P4)的下方,且第四端点P4(或是第一端点P1)位于共同端点C与第一端点P1(或是第四端点P4)的右侧的线段布局状况。前述图3F的线段布局情形,可以利用判断式{(X3>X2,Y3≠Y2)and(X3≠X2,Y3>Y2)}来判断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是否小于90度。依据共同端点C与第四端点P4(或是第一端点P1)的坐标位置,判断出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是否小于等于90度。若是共同端点C的坐标(X2,Y2)与第四端点P4(或是第一端点P1)的坐标(X3,Y3)代入后满足上述的判断式其中之一,表示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也就是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呈现锐角。

        也就是说,当第一比较线为垂直线,且共同端点C位于第一端点P1的下方时,若共同端点C的Y轴坐标小于等于第四端点P4的Y轴坐标,则判断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当第二比较线为垂直线,且共同端点C位于第四端点P4的下方时,若共同端点C的Y轴坐标小于等于第一端点P1的Y轴坐标,则判断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

        请参照图3G,若是第一比较线(或是第二比较线)为垂直线,而共同端点C位于第一端点P1(或是第四端点P4)的上方,且第四端点P4(或是第一端点P1)位于共同端点C与第一端点P1(或是第四端点P4)的左侧时,则可以利用判断式{(X3<X2,Y3≠Y2)and(X3≠X2,Y3<Y2)}来判断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是否小于90度。图3H说明第一比较线(或是第二比较线)为垂直线,而共同端点C位于第一端点P1(或是第四端点P4)的上方,且第四端点P4(或是第一端点P1)位于共同端点C与第一端点P1(或是第四端点P4)的右侧的线段布局状况。前述图3H的线段布局情形,可以利用判断式{(X3>X2,Y3≠Y2)and(X3≠X2,Y3<Y2)}来判断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是否小于90度。依据共同端点C与第四端点P4(或是第一端点P1)的坐标位置,判断出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是否小于90度。若是共同端点C的坐标(X2,Y2)与第四端点P4(或是第一端点P1)的坐标(X3,Y3)代入后满足上述的判断式其中之一,表示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也就是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呈现锐角。

        也就是说,当第一比较线为垂直线,且共同端点C位于第一端点P1的上方时,若共同端点C的Y轴坐标大于等于第四端点P4的Y轴坐标,则判断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当第二比较线为垂直线,且共同端点C位于第四端点P4的上方时,若共同端点C的Y轴坐标大于等于第一端点P1的Y轴坐标,则判断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

        请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线段L1为水平线,且共同端点220位于端点211的右侧,故可以利用图3A之说明,来判断线段L1与线段L2之间的夹角是否小于等于90度。首先,由于端点214位于共同端点220与端点211的上方,故将共同端点220与端点214的坐标(2,0)=(X2,Y2)与(4,2)=(X3,Y3)代入判断式{(X3<X2,Y3≠Y2)and(X3≠X2,Y3>Y2)},可以发现X3并没有小于X2(亦即不满足上述判断式),因此,线段L1与线段L2之间的夹角并没有小于等于90度。

        由于线段L1与线段L2之间的夹角并没有小于等于90度,亦即步骤S105所产生的判断结果为否,因此进入步骤S107中。于步骤S107,选择下一组线段(在此为第二线段L2与第三线段L3)分别作为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也就是说,选择线段L2作为第一比较线,且选择线段L3作为第二比较线。其中,线段L3具有端点215与216,并且线段L2的端点214与线段L3的端点215连接成共同端点230。接着,再次进入步骤S105中,依据第一比较线(此时为线段L2)的端点213、第二比较线(此时为线段L3)的端点216以及共同端点230的坐标位置,判断线段L2与线段L3之间的夹角是否小于等于90度,以产生判断结果。在本实施例中,L3的端点215与216的坐标位置为分别为(4,2)与(4,0),故线段L3为垂直线。

        由于共同端点230位于端点216的上方且端点212位于共同端点230与端点216的左侧,故可以利用图3G的说明以及判断式{(X3<X2,Y3≠Y2)and(X3≠X2,Y3<Y2)},来判断线段L2与线段L3之间的夹角是否小于等于90度。首先,将共同端点230的坐标(4,2)=(X2,Y2)与端点212的坐标(2,0)=(X3,Y3)代入判断式{(X3<X2,Y3≠Y2)and(X3≠X2,Y3<Y2)},可以发现{(2<4,0≠2)and(2≠4,0<2)}满足该判断式。因此,线段L2与线段L3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

        由于线段L2与线段L3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故步骤S105中所产生的判断结果为是,则进入步骤S109。步骤S109产生提示讯息。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任何的方式产生提示讯息。例如,产生提示讯息的方式可以利用高亮度的方式,将具有直角或锐角的布局线迹一一标示出来,以便于让布局工程师一目了然,进而对上述布局线迹进行修正,以避免尖端放电的效应。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产生提示讯息」的方式,也可以将具有直角或锐角的布局线迹名称一一记录于清单中,然后输出此一清单给布局工程师。此清单可被储存在计算机可读取储存媒体而为一个资料文件。如此一来,布局工程师便可以由此清单得知哪一个布局线迹具有直角或锐角,并且再利用计算机程序以自动或手动方式将具有直角或锐角的布局线迹进行修正,以避免产生尖端放电的效应。

        另外,在步骤S105中,若是判断出线段L2为水平线(或垂直线),而线段L3为垂直线(或水平线),亦即线段L2与线段L3之间的夹角等于90度(直角)。因此,进入步骤S109中,产生提示讯息,以便于告知布局工程师对线段L2与线段L3进行修正。

        之后,进入步骤S111中,判断该检查线迹(即所选择的布局线迹)的所有线段是否检查完毕。若该检查线迹尚有线段未被检查完毕,则回到步骤S107中,继续进行其它线段的检查。而其它线段的检查方式则如同前述步骤S107、S105、S109的说明,故在此不再赘述。另外,若该检查线迹的所有线段已经检查完毕,则进入步骤S113。

        步骤S113判断该布局图中所有布局线迹是否被检查完毕。当此布局图中的所有布局线迹都被检查完毕时,则结束此线迹检查方法的流程。另一方面,当该布局图中尚有布局线迹尚未被检查完毕时,则进行步骤S115。步骤S115会在布局图中选取新布局线迹(或下一条布局线迹)作为该检查线迹。亦即,选取尚未检查的布局线迹,以进行后续的检查,并且在步骤S117中,以新布局线迹作为检查线迹,之后再回到步骤S103,进行新布局线迹的检查流程。而新布局线迹的检查流程可以参照前述的说明,故在此亦不再赘述。

        图4绘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之布局线迹的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1与图4,首先,请合并参照图1与图2,首先,在步骤S101中,于布局图中选取布局线迹400,其中布局线迹400具有多条线段。在本实施例中,布局图会具有格点,并且这些格点各自对应一坐标位置,以方便布局工程师对布局线迹进行布线。

        在步骤S103中,沿着布局线迹200,选择上述线段的第一线段与第二线段分别作为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其中第一线段具有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第二线段具有第三端点与第四端点,且第二端点与第三端点连接成共同端点。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布局线迹400上的格点401、402、403,选出第一线段与第二线段分别作为第一比较线与第二比较线。或是,利用布局线迹400上格点402、403、404,选出第一线段与第二线段分别作为第一比较线或第二比较线。并且第一线段与第二线段的第一端点、第四端点与共同端点(第二端点与第三端点)则分别段应格点401、402、403或是格点402、403、404。

        之后,于接下来的步骤S105~S117,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的说明,故在此不再赘述。如此一来,本实施例亦可依据以格点的坐标位置,来判断出布局线400迹是否具有小于等于90度的线段。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系用以执行上述的线迹检查方法,此计算机程序产品基本上是由多个程序代码片段所组成的,并且这些程序代码片段在加载计算机中并执行之后,即可完成上述线迹检查方法的步骤。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取得布局线迹中线段的端点坐标位置,再利用上述坐标位置来判断布局线迹中是否具有直角(两线段之间的夹角等于90度)或锐角(两线段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的线段。若判断出布局线迹中具有直角或锐角的线段,则产生提示讯息。如此一来,本发明可以加快检查电路布局的布局线迹,而布局工程师可以依据提示讯息自动或手动进行修正,来避免尖端放电的效应。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关 键  词:
    电路 布局 检查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电路布局的线迹检查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99679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