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奥氏体钢技术,特别是提供了一种具有高强度的无磁钻铤之用钢及制备技术。 无磁钻铤是钻水平井、定向井不可缺少的井下工具。由于国外技术垄断,多年来全部依靠国外进口,年耗外汇数百万美元,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无磁钻铤国产化已成为石油钻井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无磁钻铤要求钢材除了无磁性之外,必须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屈服强度σ0.2≥689MPa,冲击功AKV≥68J)和耐应力腐蚀性能。日本专利JP62-109950曾报导过一种无磁钻铤,毛坯采用热处理工艺提高钢的强度。其成品强度、韧性基本达到无磁钻铤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度和韧性更加优异,并且不需热处理工艺强化的无磁钻铤用钢。
本发明所提供的高强度无磁钻铤用钢,其特征在于化学成份为:(重量百分比)
Si Mn Cr Ni Mo
0.80~3.0 17~19 12~15 1.0~2.0 0.8~1.20
Nb N Re C S P Fe
0.2~0.5 0.25~0.5 0.12~0.5 <0.15 ≤0.030 ≤0.035 余量
在Fe-Cr-Mn-N固溶体中,Mn和Ni一样是扩大和稳定铁碳平衡相图中的r相区,碳和氮含量对稳定奥氏体组织具有良好作用。本发明钢以Mn、Ni、N来扩大和稳定r相区,使其获得单一的奥区体组织,以满足钢的无磁性,导磁率μγ≤1.010,本发明充分利用Cr-Mn-N的奥氏体,以Si、Mo、N的固溶强化作用,使其屈强度提高到600MPa以上,以靠形弯强化使钢的屈服强度提高到700MPa以上,但是Si含量超过3%,将使的韧性下降和增加铁素体含量。钢中加入>12%的Cr和少量Ni、Re将明显提高钢的抗腐蚀和抗氧化的能力,Nb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它在奥氏体不锈钢中以固定碳而提高抗晶间腐蚀的能力。Nb和Re在钢中的另一个作用是细化钢的晶粒,根据Hall-Petch公式:σ=σi+Kd1/2,由于细晶强化而提高钢的屈服强度。Re在钢中由于改变夹杂物形状而改善钢的热塑性,提高钢的锻造性能。由于采用上述成分设计,本发明所提供的无磁钻铤用钢生产方法有一定特色,其特征在于钢冶炼后需经下述锻造过程:
(1)开坯锻造:温度1100℃~1200℃ 保温2~4小时 锻造比2~3
(2)二次精锻成型:总锻造比6~8温度900℃~1100℃,最后留20~30%在650℃~950℃锻造进行形变强化处理,锻后快冷。形变处理的最佳温度700℃~900℃,开坯锻造温度最好在1140℃~1180℃,二次精锻温度最好在1100℃~1140℃。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使棒材结构均匀晶粒细,表面到中心的强度和硬度均匀,提高抗磨损性能。总之,本发明所提供无磁钻铤用钢在成分设计中严格控制贵重金属Cr、Ni、Mo地用量,Cr+Ni+Mo<18%,降低成本,合理利用我国富有资源硅和稀土元素,合理设计工艺使无磁钻铤钢强度及冲击韧性均高于日本专利。
下面通过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实例1
化学成份按表1中的30162,精纯原料常压炉冶炼,锻造工艺参数为:
一次开坯锻造温度:1160~1180℃,锻造比:2
二次精锻 加热温度:1000~1100℃,锻造比:5
降温到800℃,锻造比:2
机械性能、物理性能、耐蚀性、冷加工和热加工性能见表2。
实施例2
编号30163,锻造工艺参数为:
一次开坯锻造温度:1140~1160℃,锻造比:1.5
二次精锻 加热温度:1100~1140℃,锻造比:6
降温度到850℃,锻造比:1.5
实施例3
编号30164,工艺参数为:
一次开坯锻造温度:1150~1190℃,锻造比:1.8
二次精锻 加热温度:1120~1130℃,锻造比:5.5
降温度到820℃,锻造比:2.5
实施例4
编号30165,工艺参数为:
一次开坯锻造温度:1100~1120℃,锻造比:1.6
二次精锻 加热温度:1000~1120℃,锻造比:5
降温度到750℃,锻造比:2.2
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