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等离子体显示板.pdf

  • 上传人:t****
  • 文档编号:994715
  • 上传时间:2018-03-24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306.9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6102316

    申请日:

    1986.04.08

    公开号:

    CN86102316A

    公开日:

    1987.10.2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审定|||公开|||

    IPC分类号:

    G09F9/00

    主分类号:

    G09F9/00

    申请人:

    杭州大学

    发明人:

    陈哲艮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省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盛辉地;连寿金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交叉电极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及其制造技术。其特征在于显示板四周封接处加工成具有一个方向朝外的用于充填密封材料的凹口;显示板激励电极通过安置在密封层外的过渡电极与设置在显示板背面的电极引出端子相连接,过渡电极和电极引出端子均采用厚膜导电涂料或薄膜电极制成。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具有密封宽度小,密封性能好,电极引出不占周边面积和电极连接可靠等优点,特别适用于组装成高分辨率模块结构的大屏幕显示系统。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主要由面板、底板、面板激励电极、底板激励电极、电介质层、放电气体层、隔条、周边密封层、排气管和过渡电极等组成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特征是该显示枝的面板[1]、底板[2]的外缘封接处开有一个方向朝外的密封凹口[8],密封凹口[8]内填有密封材料形成的周边密封层[9],激励电极[3]、[4]通过安置在密封区外侧的过渡电极[11]分别引出到底板[2]的背面上与电极引出端子[10]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特征是该显示板的密封凹口〔8〕的张角为30°-90°。
    3: 根据权利要求1制成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特征是该显示板的周边密封宽度为0.5-2.5毫米。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特征是面板激励电极〔3〕延伸到面板〔1〕的端面上引出,底板激励电极〔4〕延伸到底板〔2〕的端面上引出。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特征是面板过渡电极〔11〕的一端在面板〔1〕的端面上与面板激励电极〔3〕引出端的连接处有1-2毫米的重叠区〔12〕;底板过渡电极〔11〕的一端在底板〔2〕的端面上与底板激励电极〔4〕引出端的连接处有1-2毫米的重叠区〔12〕。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特征是过渡电极〔11〕采用厚膜导电涂料或薄膜电极制成。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特征是在显示板端面涂有绝缘薄膜保护层〔13〕。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交叉电极的等离子体显示板。

        通常的等离子体显示板是由两块互相平行的带有激励电极的玻璃基板组成,四周密封,中间充以放电气体,密封层夹于两块基板四周内侧平面中间。激励电极延伸到密封层外面的基板平面上与外部馈电导线相连,其典型结构如IBM    J.Pes.Develop.1978年22卷6期所载“AC    Gas    Discharge    Panels:Some    General    Considerations”一文所述,这种显示板密封层较宽,电极的引出区占据了显示板四周较大的区域,因此,难以拼装成具有较高分辨率的矩阵型大屏幕显示。本发明人在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10期所载“直观式大屏幕等离子体显示系统的设计”一文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采用了通过过渡电极将激励电极从背面引出的方法,使激励电极引出所占据的周边面积缩小。但过渡电极采用金属膜,具有一定厚度;电极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较差;密封方法未作根本改变,显示板容易产生慢性漏气。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辨率高、周边不发光区宽度小、密封性能好和电极连接可靠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结构剖面图。图中1-面板,2-底板,3-面板激励电极,4-底板激励电极,5-电介质层,6-放电气体层,7-隔条,8-密封凹口,9-周边密封层,10-电极引出端子,11-过渡电极,12-电极重叠区,13-绝缘保护层,14-排气管。

        图2是本发明地一种密封凹口结构剖面示意图,用来说明实施例1。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密封凹口结构剖面示意图,用来说明实施例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众所周知,常用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由面板〔1〕,底板〔2〕,面板〔1〕内侧布置有栅状激励电极〔3〕,底板〔2〕内侧布置有与面板〔1〕栅状激励电极〔3〕相垂直的栅状激励电极〔4〕,透明玻璃电介质层〔5〕,氖氩等混合气体层〔6〕和隔条〔7〕等组成。本发明在于面板〔1〕和底板〔2〕的外缘封接处开有一个方向朝外的密封凹口〔8〕,凹口的张角为30°-90°,从显示板边缘到凹口顶点的距离(即凹口深度)为0.5-2.5毫米。密封凹口〔8〕内充填密封材料,经烧结,形成周边密封层〔9〕。密封材料为低熔点玻璃。密封层〔9〕的宽度为0.5-2.5毫米。面板激励电极〔3〕延伸到面板〔1〕的端面上,底板激励电极〔4〕延伸到底板〔2〕的端面上。在底板〔2〕背面设置电极引出端子〔10〕。电极引出端子〔10〕最好设置在底板〔2〕背面的四周边缘处。过渡电极〔11〕安置在显示板密封区外的基板端面上,其一端分别与端面上的激励电极〔3〕或〔4〕的延伸部分重叠1-2毫米相接,其另一端分别与底板〔2〕背面的电极引出端子〔11〕相接。底板激励电极〔4〕也可直接延伸到底板〔2〕背面与电极引出端子〔10〕相接。过渡电极〔11〕采用厚膜导电涂料或薄膜电极制成。为了保护电极,在显示板的端面复盖一层绝缘薄膜,形成一绝缘保护层〔13〕,其他部分的结构和已有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相同。

        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同已有同类产品比较,具有下列优点。

        1、显示板密封宽度小,电极引出不占周边位置,从而使显示板不发光区宽度缩减到3毫米以下,最小可达0.5毫米。

        2、采用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可拼装成拼接区宽度仅为1-6毫米,分辨率高达100-500线/米的直观式矩阵型大屏幕显示。其显示面积可按用户需要扩展,生产维护方便,可显示各种文字、符号、表格和图形等信息。

        3、显示板密封性能好,电极连接可靠,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

        实施例1,如图2所示,取两块面积为250×250毫米2、厚度为5毫米的玻璃板。其中一块作面板〔1〕,另一块四周磨去一角作底板〔2〕。当面板〔1〕和底板〔2〕合拢时,在四周形成一个张角向外的密封凹口〔8〕。该密封凹口〔8〕张角取60°±5°,凹口深度为1.3毫米,密封材料填满凹口〔8〕,但不得超过显示板端面,经烧结,形成密封层〔9〕,完成封装。底板〔2〕的背面四周,采用厚膜电路制造技术设置电极引出端子〔10〕,面板激励电极〔3〕延伸到密封层〔9〕外的面板〔1〕端面上,底板激励电极〔4〕延伸到密封层〔9〕外的底板〔2〕端面上,当密封层〔9〕形成后,用厚膜导电涂料作过渡电极〔9〕,其一端分别与延伸到端面上的激励电极〔3〕或〔4〕重叠2毫米左右相接。另一端分别与底板〔2〕背面的电极引出端子〔10〕相接。最后在显示板端面上复盖一层绝缘保护层〔13〕。所制成的等离子体显示板,显示面积为250×250毫米2,周边不发光区宽度为1.5毫米,适用于拼装成显示分辨率为160线/米的直观式大屏幕显示。

        实施例2,如图3所示,取玻璃面板〔1〕面积为200×200毫米2,玻璃底板〔2〕面积为199×199毫米2。面板〔1〕和底板〔2〕合拢时形成一台阶形密封形凹口〔8〕(即密封凹口张角为90°)。台阶形凹口〔8〕内充填密封材料,密封材料不得填到面板〔1〕端面上。密封宽度为0.7毫米,过渡电极〔11〕采用氧化铟锡导电薄膜。激励电极〔3〕、〔4〕通过过渡电极〔11〕与底板〔2〕背面的电极引出端子〔10〕相连。在显示板端面复盖绝缘保护层〔13〕。所制造的显示板,其显示面积为200×200毫米2,显示板周边不发光区宽度为0.8毫米,可用于拼装成显示分辨率为320线/米的直观式大屏幕显示。

    关 键  词:
    等离子体 显示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等离子体显示板.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99471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