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它由如下原料制备得到:麻黄、附子、细辛、桂枝等,本发明能治疗荨麻疹。。
CN201510205709.X
2015.04.27
CN104771744A
2015.07.15
实审
审中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68申请日:20150427|||公开
A61K36/9068; A61P17/00
A61K36/9068
臧孝国
266000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大连支路9号1单元403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它由如下原料制备得到:麻黄、附子、细辛、桂枝等,本发明能治疗荨麻疹。
1. 一种用于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 原料药提取制备而成:紫参12份、喜树皮10份、大金刀12份、麻黄3份、附子6份、细辛 3份、桂枝10份、白芍10份、白鲜皮10份、地肤子10份、黄芩10份、豨莶草10份、大 枣10份、甘草10份、干姜6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剂型是药学上可接受 的颗粒剂、片剂、胶囊剂。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为:取上述 中药,加药材10倍重量的水,浸泡0.5h,煎煮1小时,过滤,药渣再加入药材8倍重量的水, 煎煮1小时,药液滤出,合并两次煎煮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05,加乙醇使含醇 量的体积百分比达75%,搅拌,静置,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65℃时相对密度为1.25,并回 收乙醇,得浓缩液,将浓缩液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00℃,出风温度为 90℃,物料温度为70℃,雾化压力为0.2兆帕,喷雾速度为10ml/s,添加辅料制成胶囊剂、 片剂、颗粒剂。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在治疗荨麻疹药物中的应用。
一种用于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 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 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的皮疹。病程迁延数日至数月。 临床上较为常见,由于发病率高,为此,急要开发出更多安全有效的治疗荨麻疹的药物 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治疗荨麻疹疾病的中药制剂。为 了达到这个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制备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 份原料药提取制备而成:紫参12份、喜树皮10份、大金刀12份、麻黄3份、附子6 份、细辛3份、桂枝10份、白芍10份、白鲜皮10份、地肤子10份、黄芩10份、豨 莶草10份、大枣10份、甘草10份、干姜6份。 所述用于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剂型是药学上可接受的颗粒剂、片剂、胶囊剂。 所述用于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步骤为:取上述中药,加药材10倍重量 的水,浸泡0.5h,煎煮1小时,过滤,药渣再加入药材8倍重量的水,煎煮1小时,药 液滤出,合并两次煎煮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05,加乙醇使含醇量的体积百 分比达75%,搅拌,静置,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65℃时相对密度为1.25,并回收乙 醇,得浓缩液,将浓缩液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00℃,出风温度为 90℃,物料温度为70℃,雾化压力为0.2兆帕,喷雾速度为10ml/s,添加辅料制成胶 囊剂、片剂、颗粒剂。 所述用于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荨麻疹药物中的应用。 紫参为唇形科植物华鼠尾SalviachinensisBenth.的全草。喜树皮为珙桐科植物喜树 的树皮。大金刀为水龙骨科植物盾蕨的全草。其余药材为药典品种。 有益效果:本发明治疗荨麻疹效果明显。本发明能积极有效地防治荨麻疹的发生 与发展,这对于提高广大群众的生存与生活质量、保护广大群众的健康,进而提高劳动 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和较高的实用价值。由于本病发病率高,预计一经市场推广应用, 必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 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 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1、颗粒剂实施例的制备:取紫参12g、喜树皮10g、大金刀12g、麻黄3g、附子6g、 细辛3g、桂枝10g、白芍10g、白鲜皮10g、地肤子10g、黄芩10g、豨莶草10g、大枣 10g、甘草10g、干姜6g,加药材10倍重量的水,浸泡0.5h,煎煮1小时,过滤,药渣 再加入药材8倍重量的水,煎煮1小时,药液滤出,合并两次煎煮液,减压浓缩至60℃ 相对密度为1.05,加乙醇使含醇量的体积百分比达75%,搅拌,静置,过滤,滤液减压 浓缩至65℃时相对密度为1.25,并回收乙醇,得浓缩液,将浓缩液喷雾干燥,喷雾干燥 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00℃,出风温度为90℃,物料温度为70℃,雾化压力为0.2兆帕, 喷雾速度为10ml/s,添加淀粉50g,制粒,制成颗粒剂。 2、片剂实施例的制备:取紫参12g、喜树皮10g、大金刀12g、麻黄3g、附子6g、 细辛3g、桂枝10g、白芍10g、白鲜皮10g、地肤子10g、黄芩10g、豨莶草10g、大枣 10g、甘草10g、干姜6g,加药材10倍重量的水,浸泡0.5h,煎煮1小时,过滤,药渣 再加入药材8倍重量的水,煎煮1小时,药液滤出,合并两次煎煮液,减压浓缩至60℃ 相对密度为1.05,加乙醇使含醇量的体积百分比达75%,搅拌,静置,过滤,滤液减压 浓缩至65℃时相对密度为1.25,并回收乙醇,得浓缩液,将浓缩液喷雾干燥,喷雾干燥 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00℃,出风温度为90℃,物料温度为70℃,雾化压力为0.2兆 帕,喷雾速度为10ml/s,添加糊精50g,制粒,压片,制成片剂。 3、胶囊剂实施例的制备:取紫参12g、喜树皮10g、大金刀12g、麻黄3g、附子6g、 细辛3g、桂枝10g、白芍10g、白鲜皮10g、地肤子10g、黄芩10g、豨莶草10g、大枣 10g、甘草10g、干姜6g,加药材10倍重量的水,浸泡0.5h,煎煮1小时,过滤,药渣 再加入药材8倍重量的水,煎煮1小时,药液滤出,合并两次煎煮液,减压浓缩至60℃ 相对密度为1.05,加乙醇使含醇量的体积百分比达75%,搅拌,静置,过滤,滤液减压 浓缩至65℃时相对密度为1.25,并回收乙醇,得浓缩液,将浓缩液喷雾干燥,喷雾干燥 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00℃,出风温度为90℃,物料温度为70℃,雾化压力为0.2兆 帕,喷雾速度为10ml/s,添加淀粉50g,制粒,灌装,制成胶囊剂。 4、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荨麻疹临床研究 4.1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荨麻疹病例50例,其中男30例, 女20例,年龄23~63岁。病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达1年,平均0.6年。 4.2诊断标准:(1)皮损常突然发生,为红色或苍白色大小不等的风团,境界清楚, 形态不一,可为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皮损可随搔抓而增多、增大,可相互融合成 不整形、环形及地图形。(2)皮肤划痕征可呈阳性。 4.3试验方法:按上述颗粒剂制备方法制备临床样品,规格为每袋10克,五天为一 疗程,一天三袋,分早、中、晚三次饭前半小时服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刺激 及腐烂之物。空白组口服安慰剂颗粒剂,五天为一疗程,一天三袋,分早、中、晚三次 饭前半小时服用。 4.4疗效标准:(1)痊愈:疹块消退,瘙痒消失,急性者1周以上无发作,慢性者 半年以上无反复。(2)好转:慢性者经治疗,疹块减少,发作次数略有减少,间隔时间 略长,瘙庠减轻。(3)无效:急性者1周内、慢性者3日内疹块与瘙痒无改善。 4.5治疗效果:见表1。 表1两组疗效比较 组别 n 痊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30 8 16 6 80 空白组 20 1 1 18 10 可见,本发明制得的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治疗荨麻疹。 4.6陆某,男,38岁,常突然发生皮损,为红色或苍白色大小不等的风团,境界清 楚,形态不一,为圆形,皮损可随搔抓而增多、增大,相互融合成不整形、环形及地图 形,皮肤划痕征呈阳性,服用按上述颗粒剂制备方法制备临床样品,规格为每袋10克, 五天为一疗程,一天三袋,分早、中、晚三次饭前半小时服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 辣、刺激及腐烂之物。十天后疹块消退,瘙痒消失,半年以上无反复。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0 金币 0人已下载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