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电梯井道防护装置.pdf

  • 上传人:奻奴
  • 文档编号:989375
  • 上传时间:2018-03-23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501.09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20090117.8

    申请日:

    2009.05.08

    公开号:

    CN201395950Y

    公开日:

    2010.02.0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G 21/32申请日:20090508授权公告日:20100203终止日期:20120508|||授权

    IPC分类号:

    E04G21/32

    主分类号:

    E04G21/32

    申请人:

    张恒亮

    发明人:

    张恒亮

    地址:

    450007河南省郑州市群办路5号院1号楼1单元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陈大通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井道防护装置;电梯井道防护装置含有防护网,防护网安装固定在矩形或方形框架中,矩形或方形框架的边框的长度通过插接头和插接筒的配合来调节,矩形或方形框架的边框为空心管,空心管含有粗空心管和细空心管,粗空心管的内径大于细空心管的外径,插接头为细空心管的端部,插接筒为粗空心管的端部,插接筒和插接头上分别设有一定个数的相互对应的调节固定孔,插接头和插接筒通过安装在调节固定孔中的螺栓固定在一起,矩形或方形框架的任一个或任两个或任三个或四个边框上固定设有至少两个高度相等的凸起块,矩形或方形框架的四个角处设有斜向的加固支撑条;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电梯井道防护装置。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梯井道防护装置,含有防护网,其特征是:防护网安装固定在矩形或方形框架中;矩形或方形框架的横向边框的长度通过插接头和插接筒的配合来调节,或者,矩形或方形框架的纵向边框的长度通过插接头和插接筒的配合来调节,或者,矩形或方形框架的纵向边框和横向边框的长度均通过插接头和插接筒的配合来调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道防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矩形或方形框架的边框为空心管,空心管含有粗空心管和细空心管,粗空心管的内径大于细空心管的外径,所述插接头为细空心管的端部,所述插接筒为粗空心管的端部,所述插接筒和插接头上分别设有一定个数的相互对应的调节固定孔,插接头和插接筒通过安装在调节固定孔中的螺栓固定在一起。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井道防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矩形或方形框架的任一个或任两个或任三个或四个边框上固定设有至少两个高度相等的凸起块;所述插接筒上的调节固定孔的个数为至少一个,插接头上的调节固定孔的个数为至少两个,或者,所述插接筒上的调节固定孔的个数为至少两个,插接头上的调节固定孔的个数为至少一个。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梯井道防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矩形或方形框架的四个角处设有斜向的加固支撑条。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井道防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防护网的四周绑接在矩形或方形框架的边框上;所述防护网采用麻绳编织成,或采用尼龙绳编织成,或采用钢丝编织成;所述空心管为方形钢管,或为矩形钢管,或为圆形钢管,或为椭圆形钢管。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井道防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凸起块的个数为两个,或为三个,或为四个。

    说明书

    电梯井道防护装置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井道防护装置。
    (二)、背景技术
    目前,在楼房的建筑施工中,电梯的内部施工较为复杂,通常情况下往往从底层开始施工,一层一层往上推进,由于电梯井道面积较小,搭设脚手架较困难,因此,越往上施工危险性越大,这就要求在电梯井道内安装防护设备。针对这种情况,人们设计出了很多防护设施,但大多结构复杂、成本高、使用起来较麻烦。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电梯井道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井道防护装置,含有防护网,防护网安装固定在矩形或方形框架中;矩形或方形框架的横向边框的长度通过插接头和插接筒的配合来调节,或者,矩形或方形框架的纵向边框的长度通过插接头和插接筒的配合来调节,或者,矩形或方形框架的纵向边框和横向边框的长度均通过插接头和插接筒的配合来调节。
    矩形或方形框架的边框为空心管,空心管含有粗空心管和细空心管,粗空心管的内径大于细空心管的外径,插接头为细空心管的端部,插接筒为粗空心管的端部,插接筒和插接头上分别设有一定个数的相互对应的调节固定孔,插接头和插接筒通过安装在调节固定孔中的螺栓固定在一起。
    矩形或方形框架的任一个或任两个或任三个或四个边框上固定设有至少两个高度相等的凸起块;插接筒上的调节固定孔的个数为至少一个,插接头上的调节固定孔的个数为至少两个,或者,插接筒上的调节固定孔的个数为至少两个,插接头上的调节固定孔的个数为至少一个。
    矩形或方形框架的四个角处设有斜向的加固支撑条,这样可使矩形或方形框架更结实、稳固。
    防护网的四周绑接在矩形或方形框架的边框上,实际使用时,先调节矩形或方形框架的大小,然后再将防护网绑接在矩形或方形框架的边框上,当需要再次调节矩形或方形框架的大小时,需先将防护网拆掉才可进行;防护网采用麻绳编织成,或采用尼龙绳编织成,或采用钢丝编织成;空心管为方形钢管,或为矩形钢管,或为圆形钢管,或为椭圆形钢管。
    凸起块的个数为两个,或为三个,或为四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矩形或方形框架的边框的长度可调整,使用时将矩形或方形框架的宽度调整到与电梯井道的宽度一样,长度调整到大于电梯井道的长度,再将防护网安装固定在矩形或方形框架中,然后,将矩形或方形框架的一端(或一端的凸起块)放在电梯门处的平台上,另一端搭在电梯门对面的墙上,这样矩形或方形框架就可卡在电梯井道中,一旦有人从上面坠落,矩形或方形框架中的防护网就可将人接住,以免造成人员伤亡,施工完一层电梯井道后,可将矩形或方形框架拿掉移到上一层电梯井道继续使用,也可在每层电梯井道中都使用本防护装置,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矩形或方形框架可采用方形、矩形、圆形或椭圆形钢管制作,防护网可采用麻绳、尼龙绳、钢丝编织成,因此,本实用新型制作成本低。
    (四)、附图说明
    图1为电梯井道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电梯井道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电梯井道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电梯井道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为电梯井道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6为电梯井道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图7为电梯井道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七;
    图8为电梯井道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八;
    图9为电梯井道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九;
    图10为电梯井道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十;
    图11为电梯井道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十一;
    图12为电梯井道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十二。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中,电梯井道防护装置含有防护网2,防护网2安装固定在矩形框架1中;矩形框架1的纵向边框的长度通过插接头和插接筒的配合来调节。
    矩形框架1的边框为矩形钢管,矩形框架1上部的矩形钢管为细矩形钢管,矩形框架1下部的矩形钢管为粗矩形钢管,粗矩形钢管的内径大于细矩形钢管的外径,细矩形钢管可插入粗矩形钢管中,插接头6为细矩形钢管的端部,插接筒7为粗矩形钢管的端部,插接头6和插接筒7上分别设有五个相互对应的调节固定孔3,插接头6和插接筒7通过安装在调节固定孔3中的螺栓固定在一起。
    防护网2的四周绑接在矩形框架1的边框上;防护网2采用尼龙绳编织成。
    实施例二:参见图2,图中编号与实施例一相同的,代表的意义相同,其工作过程也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是:矩形框架1的下边框上固定设有两个高度相等的凸起块4。
    实施例三:参见图3,图中编号与实施例一相同的,代表的意义相同,其工作过程也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是:矩形框架1的四个角处设有斜向的加固支撑条5,这样可使矩形框架1更结实、稳固。
    实施例四:参见图4,图中编号与实施例三相同的,代表的意义相同,其工作过程也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是:矩形框架1的下边框上固定设有两个高度相等的凸起块4。
    实施例五:参见图5,图中编号与实施例一相同的,代表的意义相同,其工作过程也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是:矩形框架1的纵向边框和横向边框的长度均通过插接头6和插接筒7的配合来调节。
    矩形框架1的上左部和下右部的矩形钢管为细矩形钢管,矩形框架1的上右部和下左部的矩形钢管为粗矩形钢管,插接头6为细矩形钢管的端部,插接筒7为粗矩形钢管的端部。
    实施例六:参见图6,图中编号与实施例五相同的,代表的意义相同,其工作过程也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是:矩形框架1的下边框上固定设有两个高度相等的凸起块4。
    实施例七:参见图7,图中编号与实施例五相同的,代表的意义相同,其工作过程也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是:矩形框架1的四个角处设有斜向的加固支撑条5,这样可使矩形框架1更结实、稳固。
    实施例八:参见图8,图中编号与实施例七相同的,代表的意义相同,其工作过程也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是:矩形框架1的下边框上固定设有两个高度相等的凸起块4。
    实施例九:参见图9,图中编号与实施例一相同的,代表的意义相同,其工作过程也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是:矩形框架1的下边框上固定设有三个高度相等的凸起块4。
    实施例十:参见图10,图中编号与实施例三相同的,代表的意义相同,其工作过程也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是:插接头6和插接筒7上分别设有三个相互对应的调节固定孔3。
    实施例十一:参见图11,图中编号与实施例一相同的,代表的意义相同,其工作过程也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是:矩形框架1的下边框和上边框上均固定设有两个高度相等的凸起块4。
    实施例十二:参见图12,图中编号与实施例一相同的,代表的意义相同,其工作过程也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是:矩形框架1的下边框、上边框、左边框、右边框上均固定设有两个高度相等的凸起块4。

    关 键  词:
    电梯 井道 防护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电梯井道防护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98937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