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一种折叠式立体泊车设备.pdf

  • 上传人:a1
  • 文档编号:989008
  • 上传时间:2018-03-23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526.19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20085088.6

    申请日:

    2009.04.20

    公开号:

    CN201391101Y

    公开日:

    2010.01.2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H 6/18申请日:20090420授权公告日:20100127终止日期:20130420|||授权

    IPC分类号:

    E04H6/18

    主分类号:

    E04H6/18

    申请人:

    赵 刚; 张元杰; 谢良喜

    发明人:

    赵 刚; 张元杰; 谢良喜

    地址:

    430081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建设一路武汉科技大学242信箱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 健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折叠式立体泊车设备,属于车辆停放装置。下层泊车台两边分别铰接有两根摇杆,所述摇杆的另一端对应铰接在上层泊车台的边部,所述摇杆上两铰点的中心距相等,且在两层泊车台同一边上的两根摇杆铰接间距相等,在下层泊车台上至少对应一根摇杆的机构铰点固定有泊车台驱动装置,泊车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摇杆相连接。多层泊车台可折叠平铺在地面上,占用空间小,不影响车辆和行人的通过,结构简单、操作省时、使用空间小,不影响环境的整洁和美观,可用于各种空间有限的泊车场所,特别适于设置在沿路边划定的路边停车道或人行道上。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折叠式立体泊车设备,包括两层以上的泊车台和泊车台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层泊车台两边分别铰接有两根摇杆,所述摇杆的另一端对应铰接在上层泊车台的边部,所述摇杆上两铰点的中心距相等,且在两层泊车台同一边上的两根摇杆铰接间距相等,在下层泊车台上至少对应一根摇杆的机构铰点固定有泊车台驱动装置,泊车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摇杆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立体泊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一端的轴孔经铰轴与下层的泊车台相铰接,所述泊车台驱动装置输出轴上的内齿圈或外齿轮与固定在摇杆轴孔周边的外齿轮或内齿圈相啮合,或者所述摇杆的一端固定有转轴,转轴与下层的泊车台相铰接,所述泊车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经法兰与摇杆上的转轴固定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折叠式立体泊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泊车台驱动装置为摆动油缸。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立体泊车设备,其特征在于:当下层泊车台为地面时,在泊车位两边的地面上分别设置固定架,所述摇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固定架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折叠式立体泊车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下层泊车台上对应摇杆设置有限位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立体泊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层泊车台为正方形,其长度和宽度均等于两个车宽位或一个车长位,或者所述各层泊车台为长方形,其宽度等于一个车长位,长度等于一个车宽位。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立体泊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上两铰点的中心距大于或等于泊车台边长的1/2,在泊车台的两边,各有两根摇杆,其中一摇杆的一端铰接在下层泊车台的一端,另一端铰接在上层泊车台的中间段上,另一摇杆的一端铰接在下层泊车台的中间段上,另一端铰接在上层泊车台的另一端上。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立体泊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泊车台有三层,铰接在地面层泊车台和第二层泊车台上的摇杆,与铰接在第二层泊车台和第三层泊车台上的摇杆分别设置在第二层泊车台上的不同对应边上,或设置在同一对应边上。

    说明书

    一种折叠式立体泊车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停放装置,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折叠式立体泊车设备。可用于各种空间有限的泊车场所。
    背景技术
    根据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7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已达到830万辆,比2006年同比增长16.3%,在未来几年中汽车产销量还会继续上升。停车难的问题已经在北京、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凸显出来,而类似的情况在全国各中心城市都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城市发展的滞后与汽车保有量增加之间的矛盾,为立体泊车设备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相当一部分相关专利技术用于解决大型立体车库的存取车问题,其中许多结构设计复杂,制造工艺繁琐,实施起来存在一定困难。另外一类专利技术设计的泊车设备虽结构简单,但无法实现车辆的自由存取,或者在存取车辆时,占用的空间较大。而在实际需求中,存取车空间都很狭小,极大地限制了这一类专利技术的应用。中国专利公告号:CN 201148755Y,公告日:2008年11月12日,实用新型名称:《一种互不影响的双层停车架》,在下层车位的两边各有一个立柱,两根力臂和两根拉杆将上层车架部件和立柱连接,由动力机构带动上层车架作升降运动,上层停车对下层停车没有影响,下层有无停车对上层停车没有影响,占用空间较小,可以解决居住区停车难的问题。该实用新型在下层车位两边设有立柱,对周边环境有一定影响,整个停车架无法折叠,不适于设置在车行通道旁边划定的停车位上,或设置在人行道上的泊车位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立体停车架占用空间较大,无法折叠,对周边环境有影响,使用范围受限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适于各种有限空间的泊车位使用且上、下层停车互不影响的折叠式立体泊车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式立体泊车设备,包括两层以上的泊车台和泊车台驱动装置,下层泊车台两边分别铰接有两根摇杆,所述摇杆的另一端对应铰接在上层泊车台的边部,所述摇杆上两铰点的中心距相等,且在两层泊车台同一边上的两根摇杆铰接间距相等,在下层泊车台上至少对应一根摇杆的机构铰点固定有泊车台驱动装置,泊车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摇杆相连接。
    所述摇杆一端的轴孔经铰轴与下层的泊车台相铰接,所述泊车台驱动装置输出轴上的内齿圈或外齿轮与固定在摇杆轴孔周边的外齿轮或内齿圈相啮合,或者所述摇杆的一端固定有转轴,转轴与下层的泊车台相铰接,所述泊车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经法兰与摇杆上的转轴固定连接。
    所述的泊车台驱动装置为摆动油缸。
    当下层泊车台为地面时,在泊车位两边的地面上分别设置固定架,所述摇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固定架上。
    在下层泊车台上对应摇杆设置有限位器。
    所述各层泊车台为正方形,其长度和宽度均等于两个车宽位或一个车长位,或者所述各层泊车台为长方形,其宽度等于一个车长位,长度等于一个车宽位。
    所述摇杆上两铰点的中心距大于或等于泊车台边长的1/2,在泊车台的两边,各有两根摇杆,其中一摇杆的一端铰接在下层泊车台的一端,另一端铰接在上层泊车台的中间段上,另一摇杆的一端铰接在下层泊车台的中间段上,另一端铰接在上层泊车台的另一端上。
    所述的泊车台有三层,铰接在地面层泊车台和第二层泊车台上的摇杆,与铰接在第二层泊车台和第三层泊车台上的摇杆分别设置在第二层泊车台上的不同对应边上,或设置在同一对应边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下层泊车台上对应摇杆设置有泊车台驱动装置,多层泊车台可折叠平铺在地面上,占用空间小,不影响车辆和行人的通过,美观实用。2.由于泊车台驱动装置设置在泊车台的机构铰点位置,摇杆可进行180度的旋转,不仅实现了泊车台的折叠和存取各层车辆时互不影响,还可以对车辆进行不同车道的空间移车作业,如可将车行通道上的车辆横向移动到人行道上。3。结构简单、操作省时、使用空间小,设备可折叠,不影响环境的整洁和美观,可用于各种空间有限的泊车场所,特别适于设置在沿路边划定的路边停车道或人行道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结构的使用状况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结构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的使用状况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结构的使用状况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结构中上层泊车台泊车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结构中上层泊车台落在人行道13上的示意图。
    图中:地面泊车台1,第二层泊车台2,泊车台驱动装置3,机构铰点4,第三层泊车台5,摇杆6,限位器7,固定架8,车行通道9,绿化带10,路边停车道11,建筑物12,人行道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并非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
    参见图1,图3,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叠式立体泊车设备,包括两层以上的泊车台和泊车台驱动装置3,下层泊车台两边分别铰接有两根摇杆6,所述摇杆6的另一端对应铰接在上层泊车台的边部,所述摇杆6上两铰点的中心距相等,且在两层泊车台同一边上的两根摇杆6铰接间距相等,在下层泊车台上至少对应一根摇杆6的机构铰点4固定有泊车台驱动装置3,泊车台驱动装置3的输出轴与摇杆6相连接。
    其中,所述的上层泊车台和下层泊车台应按照相邻两层泊车台的上下关系来确定。如在图1,图4中,泊车台有上下两层,根据地面泊车台1和第二层泊车台2的上下关系,可将地面泊车台1认定为下层泊车台,将第二层泊车台2认定为上层泊车台。在图3中,泊车台有上、中、下三层,根据地面泊车台1和第二层泊车台2的上下关系,可将地面泊车台1认定为下层泊车台,将第二层泊车台2认定为上层泊车台。根据第二层泊车台2和第三层泊车台5的上下关系,可将第二层泊车台2认定为下层泊车台,将第三层泊车台5认定为上层泊车台。两层泊车台以及两边的两根摇杆6,构成了平行四边形运动机构,在下层泊车台上的一根摇杆6上连接有泊车台驱动装置3,带动所述摇杆6绕机构铰点4作180度旋转,可使上层泊车台在保持水平的状态下作圆弧形的升降运动。上层泊车台降至地面的位置在下层泊车台的侧边,不会对下层泊车台的泊车带来影响。因此,上层泊车台和下层泊车台可分别泊车,互不干扰。
    参见图1,图2,当下层泊车台为地面时,在泊车位两边的地面上分别设置固定架8,所述摇杆6的一端分别铰接在固定架8上。为避免两根摇杆6水平放置时相互干扰,两根摇杆6可分别铰接固定架8上的不同侧面上。所述摇杆6在上层泊车台上也可采用上述方式铰接固定。
    所述泊车台驱动装置3的机座对应固定在下层泊车台上,泊车台驱动装置3输出轴与摇杆6的连接方式可以多样,可以在摇杆6上对应机构铰点4设置轴孔,并以轴孔为中心在摇杆6上设置外齿轮或内齿圈,使所述摇杆6一端的轴孔经铰轴与下层的泊车台相铰接,并使所述泊车台驱动装置3输出轴上的内齿圈或外齿轮与固定在摇杆轴孔周边的外齿轮或内齿圈相啮合,当泊车台驱动装置3的输出轴转动,就可带动摇杆6及上层泊车台绕机构铰点转动。
    也可以使所述摇杆6的一端固定有转轴,转轴与下层的泊车台相铰接,所述泊车台驱动装置3的输出轴经法兰与摇杆6上的转轴固定连接,同样可以带动摇杆6及上层泊车台绕机构铰点转动。
    所述的泊车台驱动装置3可以是减速机、电机式的机械动力机构,但最好是采用液压传动机构,如采用摆动油缸。泊车台驱动装置3的动力系统可使用液压站控制的液压动力系统。
    参见图1,图2,图3,所述各层泊车台为正方形,其长度和宽度均等于两个车宽位或一个车长位。所述摇杆6上两铰点的中心距大于或等于泊车台边长的1/2,在泊车台的两边,各有两根摇杆6,其中一摇杆6的一端铰接在下层泊车台的一端,另一端铰接在上层泊车台的中间段上,另一摇杆6的一端铰接在下层泊车台的中间段上,另一端铰接在上层泊车台的另一端上。上层泊车台置于下层泊车台正上方时,所述的摇杆6处于倾斜的状态。为保证上层泊车台定位时的安全,并减少举升车辆动力系统的负荷,可以在下层的泊车台上对应摇杆6设置有限位器7。限位器7的上端顶在摇杆6的中部,使泊车台驱动装置3上不承受负荷。限位器7应制成可折叠的活动结构,以便于上层泊车台折叠落在下层泊车台上。当设备空闲处于非工作状态时,限位器7停止工作,上层泊车位2可折叠至地面水平摆放,不影响环境,整齐美观。
    图1中,所述的泊车台有两层,地面泊车台1和第二层泊车台2通过四根摇杆6相连接。在地面泊车台1上车辆以垂直于车行通道9的方向泊车,在第二层泊车台2上,车辆以平行于车行通道9的方向泊车。图3中,当地面泊车台1无车时,第二层泊车台2可以折叠后直接放在地面泊车台1上。由于多层泊车台可以折叠平放,不占用空间,不会妨碍人、车通过,使本实用新型可以设置在路边停车道11或人行道13上,也可靠近建筑物12的墙边设置。
    图3中,所述的泊车台有三层,铰接在地面层泊车台1和第二层泊车台2上的摇杆6,与铰接在第二层泊车台2和第三层泊车台5上的摇杆6分别设置在第二层泊车台2上的不同对应边上。根据需要也可设置在同一对应边上。地面泊车台1与车行通道9垂直,摇杆6在泊车台驱动装置3的驱动下旋转,将第二层泊车台2水平降至地面车位前方的车行通道9中,车辆驶上第二层泊车台2上停泊,当第二层泊车台2水平降至车位前方的车行通道9上后,还可启动第二层泊车台2上的泊车台驱动装置3,将第三层泊车台5水平降至第二层泊车台2前方的车行通道9中,车辆可驶上第三层泊车台5上停泊,然后先驱动第二层泊车台2上的泊车台驱动装置3,将第三层泊车台5升至第二层泊车台2的上方,再驱动地面泊车台1上的泊车台驱动装置3,将第二层泊车台2和第三层泊车台5一并升至地面泊车台1的上方进行停放。车辆在第二层泊车台2和第三层泊车台5上的停泊无需转向空间,且停泊车辆可不受干扰的自由存取,可在最小的空间范围内实现各层车辆的自由存取。所述的自由存取是指各层车辆和地面车辆都能互不干扰、互不影响地泊车、提车。
    图2、图3中,地面泊车台1与车行通道9是垂直布置,第二层泊车台2和第三层泊车台5上的车辆停泊方向与地面泊车台1上车辆的停泊方向呈90°正交。地面泊车台与与车行通道9也可以采用斜列式布置方式,如根据公安部建设部车位尺寸标准,地面泊车台1与车行通道9的方向可以呈30°或45°或60°交角布置。
    参见图4,图5,图6,当地面泊车台1与车行通道9平行且车行通道9宽度较小,如图4,图5中设置在路边停车道11和绿化带10之间的车行通道9宽度仅为2.8米,仅能通行一辆车时,可将地面泊车台1和第二层泊车台2的宽度设计成一个车宽的单车位泊车尺寸,长度为一个车长的泊车尺寸,且所述的摇杆6均设置在靠近人行道13的路边停车道11上。泊车时,地面泊车台1上可以直接泊车,第二层泊车台2可在泊车台驱动装置3的驱动下降至车行通道9上,车辆可直接驶上第二层泊车台2,然后第二层泊车台2升至地面泊车台1的上方进行存车。结合图6,第二层泊车台2旋转到路边停车道11一侧的人行道13上,从而可不受地面泊车台1影响的实现将停泊车辆从车行通道9一侧移至人行道13上停放的作业。两层泊车台上的车辆同样可不受干扰的自由存取。

    关 键  词:
    一种 折叠式 立体 泊车 设备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折叠式立体泊车设备.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98900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