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养殖用采茧机的双链推进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厂化养殖用采茧机的双链推进机构.pdf(13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077494.4 (22)申请日 2020.01.14 (73)专利权人 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312499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三江街 道一景路788号 (72)发明人 金耀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3217 代理人 尹科峰 (51)Int.Cl. A01K 67/04(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工厂化养殖用采茧机的双链推进机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
2、开了一种工厂化养殖用采茧 机的双链推进机构, 包括网带、 主动轴与从动轴, 网带由主动轴与从动轴传动, 网带为左侧网带与 右侧网带, 左侧网带与右侧网带之间等间距的连 接有网带档条。 本实用新型为采茧机设计了一款 双链推进机构, 借助该双链推进机构以夹持方式 将茧笼平稳的推入到采茧机中, 茧笼定向、 定位 进入, 采茧工具对于茧笼的采茧作业直接且彻 底, 有助于提高采茧效率。 而且茧笼放入采茧机 的方式简单, 采茧机可连续、 不间断的采茧, 与现 有技术相比, 单位时间的采茧量显著提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6页 CN 211746341 U 2020.10.27 CN 21174。
3、6341 U 1.一种工厂化养殖用采茧机的双链推进机构, 包括网带、 主动轴与从动轴, 所述网带由 所述主动轴与所述从动轴传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带为左侧网带与右侧网带, 所述左侧网 带与所述右侧网带之间等间距的连接有网带档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厂化养殖用采茧机的双链推进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左侧网带为左侧链条, 所述右侧网带为右侧链条, 所述左侧链条与所述右侧链条通过所述 主动轴与所述从动轴传动, 所述左侧链条与所述右侧链条之间连接所述网带档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厂化养殖用采茧机的双链推进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 从动轴包括有第一从动轴、 第二从动轴及。
4、第三从动轴, 所述第三从动轴与所述主动轴同端 布置, 所述第一从动轴与所述第二从动轴同端布置, 所述左侧链条与所述右侧链条依次绕 过所述主动轴、 所述第一从动轴、 所述第二从动轴与所述第三从动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厂化养殖用采茧机的双链推进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第一从动轴与所述第二从动轴的布置端安装有张紧轴, 所述张紧轴与所述第一从动轴、 所 述第二从动轴在竖直方向上交错布置, 所述左侧链条与所述右侧链条依次绕过所述第一从 动轴、 所述张紧轴与所述第二从动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厂化养殖用采茧机的双链推进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网带档条以插入方式连接于所述左。
5、侧链条与所述右侧链条之间, 所述左侧链条与所述右侧 链条设有插孔, 所述网带档条的两端设有插销杆, 所述插孔与所述插销杆相互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工厂化养殖用采茧机的双链推进机构,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网带档条的水平间距为920-1580mm, 且所述网带档条的水平间距大于茧笼的 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厂化养殖用采茧机的双链推进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左侧链条与所述右侧链条上等间距的布置有挡片, 所述挡片的布置间距为100-310mm, 所述 挡片的高度为12-34mm。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厂化养殖用采茧机的双链推进机构, 其特征在于:。
6、 所述 左侧链条与所述右侧链条的内侧设置有钩件, 所述钩件以42-65mm的间距均匀布置, 所述钩 件包括托板及插条, 所述托板上设置两根插条, 所述插条朝上设置, 所述插条的直径为5- 12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厂化养殖用采茧机的双链推进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左侧网带还可以为左侧皮带, 所述右侧网带还可以为右侧皮带, 所述左侧皮带与所述右侧 皮带通过所述主动轴与所述从动轴传动, 所述左侧皮带与所述右侧皮带之间连接所述网带 档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厂化养殖用采茧机的双链推进机构, 其特征在于: 该 推进机构还包括有定位组件, 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上定位杆与下定。
7、位杆, 所述上定位杆位于 所述网带的上方, 所述下定位杆位于所述网带的下方, 所述上定位杆平行的布置有2-4根, 所述下定位杆平行的布置有2-4根, 所述上定位杆与所述下定位杆对准茧笼的凹部。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746341 U 2 一种工厂化养殖用采茧机的双链推进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厂化养蚕领域, 具体涉及了一种工厂化养殖用采茧机的双链推 进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蚕俗称蚕宝宝, 又称家蚕, 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 属鳞翅目, 蚕蛾科。 桑蚕起源于中国, 其发育温度是7-40, 饲育适温为20-30, 主要分布在温带、 亚 热带。
8、和热带地区。 0003 蚕的一生经过蚕卵蚁蚕蚕宝宝蚕茧蚕蛾, 共四十多天的时间。 刚从卵中 孵化出来的蚕宝宝颜色黝黑, 称为 “蚁蚕” , 身上长满细毛, 约两天后细毛即不明显了。 蚁蚕 出壳后, 喂养一段时间后它便开始脱皮, 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 称为 “休眠” 。 经过一次脱 皮后, 成长为二龄幼虫, 蚕虫共要脱皮四次, 成为五龄幼虫才开始吐丝结茧, 结茧完成后进 行采茧。 0004 家蚕养殖一般采用小竹框饲养, 这种小组框结构简单, 制造方便, 可手工编织, 成 本低廉; 家蚕养殖是一种全人工的养殖方法, 从蚕卵成虫到采茧均通过人为操作实现; 这种 方法规模小, 蚕茧的产量较低, 费时。
9、费力, 随之社会的发展, 仅依靠家蚕养殖无法满足蚕丝 需求, 故工厂化养蚕应运而生, 目前存在的工厂化养蚕, 规模较小, 尤其体验于采茧工艺; 现 有的采茧方式均为人工采茧或半自动采茧, 人工采茧速度极慢, 采茧效率低。 半自动采茧操 作较为困难, 故障发生的概率较大, 采茧效率较低。 0005 因此, 自动化的采茧设备应运而生, 在采茧设备中茧笼或簇具的推进设备尤为重 要, 直接影响采茧的效率与采茧的完成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厂化养殖用采茧机的双链推进机构, 为采茧机 设计了一款双链推进机构, 借助该双链推进机构以夹持方式将茧笼平稳的推入到采茧机 中, 。
10、茧笼定向、 定位进入, 采茧工具对于茧笼的采茧作业直接且彻底, 有助于提高采茧效率。 而且茧笼放入采茧机的方式简单, 采茧机可连续、 不间断的采茧, 与现有技术相比, 单位时 间的采茧量显著提升。 0007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方案, 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 一种工厂化养殖用采茧机的双链推进机构, 包括网带、 主动轴与从动轴, 网带由主 动轴与从动轴传动, 其特征在于: 网带为左侧网带与右侧网带, 左侧网带与右侧网带之间等 间距的连接有网带档条。 0009 进一步, 左侧网带为左侧链条, 右侧网带为右侧链条, 左侧链条与右侧链条通过主 动轴与从动轴传动, 左侧链条与右侧链条之间连接网带档条。。
11、 链条结构的传动方式无弹性 滑动和打滑现象, 平均传动比准确, 工作可靠, 效率高; 传递功率大, 过载能力强, 相同工况 下的传动尺寸小; 所需张紧力小, 作用于轴上的压力小。 因此, 链条传动更为顺畅, 其推动的 说明书 1/5 页 3 CN 211746341 U 3 作用力更大, 有助于茧笼进入。 0010 进一步, 从动轴包括有第一从动轴、 第二从动轴及第三从动轴, 第三从动轴与主动 轴同端布置, 第一从动轴与第二从动轴同端布置, 左侧链条与右侧链条依次绕过主动轴、 第 一从动轴、 第二从动轴与第三从动轴。 本实用新型设置多个从动轴, 提高了链条张力, 链条 对于茧笼的夹持作用力更大。
12、, 夹持更为牢固, 有助于采茧。 多个从动轴的传动方式, 链条不 易松动, 故障发生概率小, 工作寿命更长。 0011 进一步, 第一从动轴与第二从动轴的布置端安装有张紧轴, 张紧轴与第一从动轴、 第二从动轴在竖直方向上交错布置, 左侧链条与右侧链条依次绕过第一从动轴、 张紧轴与 第二从动轴。 张紧轴进一步提升链条的张紧力, 以交错方式布置在第一从动轴与二从动轴 之间链条以弯曲的绕接方法绕在张紧轴上, 提高链条对主动轴、 各个从动轴及张紧轴的咬 合力, 传动更为可靠, 效率高。 0012 进一步, 网带档条以插入方式连接于左侧链条与右侧链条之间, 左侧链条与右侧 链条设有插孔, 网带档条的两端。
13、设有插销杆, 插孔与插销杆相互匹配。 该网带档条的安装方 式十分简便, 取下链条后能够拆取该网带档条, 具有可拆装的功能, 方便更换与维护。 0013 优选后, 网带档条的水平间距为920-1580mm, 且网带档条的水平间距大于茧笼的 长度。 通过网带档条的间距以控制前后茧笼的间距, 研究发现在该间距下, 前后的茧笼不会 相互影响, 采茧效果较好, 同时保证了较高的采茧效率与采茧量。 0014 进一步, 左侧链条与右侧链条上等间距的布置有挡片, 挡片的布置间距为100- 310mm, 挡片的高度为12-34mm。 挡片起到遮挡作用, 防止茧笼夹持未紧而脱落, 结构简单, 实 用性强。 001。
14、5 进一步, 左侧链条与右侧链条的内侧设置有钩件, 钩件以42-65mm的间距均匀布 置, 钩件包括托板及插条, 托板上设置两根插条, 插条朝上设置, 插条的直径为5-12mm。 钩件 以简单的方式勾住茧笼的两端, 一方面有助于将茧笼平稳的送入设备内部, 另一方面在采 茧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减震固定作用, 结构简单, 实用性强。 而且该钩件布置两个插条, 插条 较细能够轻易的插入茧笼, 使用方便。 0016 进一步, 左侧网带还可以为左侧皮带, 右侧网带还可以为右侧皮带, 左侧皮带与右 侧皮带通过主动轴与从动轴传动, 左侧皮带与右侧皮带之间连接网带档条。 皮带传动方式 成本低廉, 易于安装, 加工。
15、制造方便, 保养维护也简单, 还便于拆换; 而且皮带运转时噪音较 低, 能够缓冲采茧过程中的震动, 使得茧笼移动更为平稳。 0017 进一步, 该推进机构还包括有定位组件, 定位组件包括上定位杆与下定位杆, 上定 位杆位于网带的上方, 下定位杆位于网带的下方, 上定位杆平行的布置有2-4根, 下定位杆 平行的布置有2-4根, 上定位杆与下定位杆对准茧笼的凹部。 定位组件由上定位杆定位茧笼 上部, 由下定位杆定位茧笼下部, 使得茧笼始终处于采茧的水平面, 进一步实现茧笼定向、 定位送入, 防止茧笼错位, 保证茧笼上的各个位置都能被采茧。 0018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
16、19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工厂化养殖用采茧机的双链推进机构, 为采茧机设计了一款双 链推进机构, 借助该双链推进机构以夹持方式将茧笼平稳的推入到采茧机中, 茧笼定向、 定 位进入, 采茧工具对于茧笼的采茧作业直接且彻底, 有助于提高采茧效率。 而且茧笼放入采 茧机的方式简单, 采茧机可连续、 不间断的采茧, 与现有技术相比, 单位时间的采茧量显著 说明书 2/5 页 4 CN 211746341 U 4 提升。 其具体有益效果表现为以下几点: 0020 1、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网带形式的推进模式, 以夹持方式实现对茧笼的固定, 无需 额外的固定组件, 结构简单, 茧笼摆放方便, 能够有序的逐个推进。。
17、 该双链推进模式能够保 证将茧笼平稳的推入到采茧机中, 茧笼定向、 定位进入, 采茧工具对于茧笼的采茧作业直接 且彻底, 有助于提高采茧效率。 横向布置的网带档条能够整个抵住茧笼, 推着茧笼进入设 备, 推进过程中对茧笼与蚕茧不会造成损伤。 0021 2、 链条结构的双链推进方式无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 平均传动比准确, 工作可靠, 效率高; 传递功率大, 过载能力强, 相同工况下的传动尺寸小; 所需张紧力小, 作用于轴上的 压力小。 因此, 链条传动更为顺畅, 其推动的作用力更大, 有助于茧笼进入。 0022 3、 皮带结构的双链推进方式成本低廉, 易于安装, 加工制造方便, 保养维护也简 单。
18、, 还便于拆换; 而且皮带运转时噪音较低, 能够缓冲采茧过程中的震动, 使得茧笼移动更 为平稳。 0023 4、 钩件以简单的方式勾住茧笼的两端, 一方面有助于将茧笼平稳的送入设备内 部, 另一方面在采茧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减震固定作用, 结构简单, 实用性强。 而且该钩件布 置两个插条, 插条较细能够轻易的插入茧笼, 使用方便。 0024 5、 定位组件由上定位杆定位茧笼上部, 由下定位杆定位茧笼下部, 使得茧笼始终 处于采茧的水平面, 进一步实现茧笼定向、 定位送入, 防止茧笼错位, 保证茧笼上的各个位 置都能被采茧。 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组件不需要抵住茧笼, 对蚕茧无损伤。 附图说明 0025 。
19、下面结合具体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6 图1为链条式推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为网带档条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3为图1中 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9 图4为图1中处的放大示意图; 0030 图5为双链推进机构在采茧机机架上的安装示意图; 0031 图6为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7为皮带式推进机构的简图; 0033 其中, 图1中链条与各个从动轴、 张紧轴均相互连接, 图中未显示; 图7为皮带式推 进机构的简图, 实际还包括其他各个部件, 图中未显示。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如图1至图所示7, 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35 。
20、实施例1: 0036 一种工厂化养殖用采茧机的双链推进机构, 包括网带、 主动轴3与从动轴, 网带由 主动轴3与从动轴传动, 该网带为链条, 包括有左侧链条1与右侧链条2, 左侧链条1与右侧链 条2均通过主动轴3与从动轴传动。 链条结构的传动方式无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 平均传动 比准确, 工作可靠, 效率高; 传递功率大, 过载能力强, 相同工况下的传动尺寸小; 所需张紧 力小, 作用于轴上的压力小。 因此, 链条传动更为顺畅, 其推动的作用力更大, 有助于茧笼进 说明书 3/5 页 5 CN 211746341 U 5 入。 0037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三组从动轴, 分别为第一从动轴5、 第二。
21、从动轴7及第三从动轴 8, 第三从动轴8与主动轴3同端布置(相对于整个采茧设备而言), 第一从动轴5与第二从动 轴7同端布置(相对于整个采茧设备而言); 主动轴3上布置两个主动齿轮4, 每个从动轴上布 置两个从动齿轮6, 主动齿轮4与从动齿轮6均能够与链条咬合。 左侧链条1与右侧链条2依次 绕过主动轴3、 第一从动轴5、 第二从动轴7与第三从动轴8, 形成一个闭环的链条传动机构。 通过设置多个从动轴, 提高了链条张力, 链条对于茧笼的夹持作用力更大, 夹持更为牢固, 有助于采茧。 多个从动轴的传动方式, 链条不易松动, 故障发生概率小, 工作寿命更长。 0038 第一从动轴5与第二从动轴7的布。
22、置端安装有张紧轴9, 张紧轴9上布置有两个张紧 齿轮10, 张紧轴9与第一从动轴5、 第二从动轴7在竖直方向上交错布置, 即张紧轴9偏离第一 从动轴5与第二从动轴7形成的竖向水平面; 左侧链条1与右侧链条2依次绕过第一从动轴5、 张紧轴9与第二从动轴7。 本实用新型通过张紧轴9进一步提升链条的张紧力, 以交错方式布 置在第一从动轴5与二从动轴之间链条以弯曲的绕接方法绕在张紧轴9上, 提高链条对主动 轴3、 各个从动轴及张紧轴9的咬合力, 传动更为可靠, 效率高。 0039 左侧链条1与右侧链条2之间连接网带档条11, 网带档条11以插入方式连接于左侧 链条1与右侧链条2之间, 左侧链条1与右侧。
23、链条2设有对齐的插孔, 网带档条11的两端设有 插销杆14, 插孔与插销杆14相互匹配。 该网带档条11的安装方式十分简便, 取下链条后能够 拆取该网带档条11, 具有可拆装的功能, 方便更换与维护。 0040 相邻网带档条11的水平间距为920-1580mm, 且网带档条11的水平间距大于茧笼的 长度(使得茧笼能够放入到双链推进机构中)。 通过网带档条11的间距以控制前后茧笼的间 距, 研究发现在该间距下, 前后的茧笼不会相互影响, 采茧效果较好, 同时保证了较高的采 茧效率与采茧量。 0041 网带档条11、 左侧链条1与右侧链条2组成双链推进机构, 以夹持方式实现对茧笼 的固定, 无需额。
24、外的固定组件, 结构简单, 茧笼摆放方便, 能够有序的逐个推进。 该双链推进 模式能够保证将茧笼平稳的推入到采茧机中, 茧笼定向、 定位进入, 采茧工具对于茧笼的采 茧作业直接且彻底, 有助于提高采茧效率。 横向布置的网带档条11能够整个抵住茧笼, 推着 茧笼进入设备, 推进过程中对茧笼与蚕茧不会造成损伤。 0042 为进一步提高推进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以下结构: 0043 1、 左侧链条1与右侧链条2上等间距的布置有挡片18, 挡片18的布置间距为100- 310mm, 挡片18的高度为12-34mm。 挡片18起到遮挡作用, 防止茧笼夹持未紧而脱落, 结构简 单, 实用性强。 00。
25、44 2、 左侧链条1与右侧链条2的内侧设置有钩件15, 钩件15以42-65mm的间距均匀布 置, 钩件15包括托板16及插条17, 托板16上设置两根插条17, 插条17朝上设置, 插条17的直 径为5-12mm。 钩件15以简单的方式勾住茧笼的两端, 一方面有助于将茧笼平稳的送入设备 内部, 另一方面在采茧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减震固定作用, 结构简单, 实用性强。 而且该钩件 15布置两个插条17, 插条17较细能够轻易的插入茧笼, 使用方便。 0045 3、 该推进机构还包括有定位组件12, 定位组件12包括上定位杆29与下定位杆19, 上定位杆29通过上横架21固定于机架23上, 且位于。
26、网带的上方, 下定位杆19通过下横架20 固定于机架23上, 且位于网带的下方; 上定位杆29平行的布置有2-4根, 下定位杆19平行的 说明书 4/5 页 6 CN 211746341 U 6 布置有2-4根, 上定位杆29与下定位杆19对准茧笼的凹部。 定位组件12由上定位杆29定位茧 笼上部, 由下定位杆19定位茧笼下部, 使得茧笼始终处于采茧的水平面, 进一步实现茧笼定 向、 定位送入, 防止茧笼错位, 保证茧笼上的各个位置都能被采茧。 0046 实施例2: 0047 本实用新型的网带还可以为皮带结构, 包括左侧皮带24与右侧皮带25, 同样由主 动轴3、 第一从动轴5、 第二从动轴7。
27、与第三从动轴8驱动, 主动轴3上设置主动皮带轮26来连 接左侧皮带24和右侧皮带25; 第一从动轴5、 第二从动轴7与第三从动轴8上设置从动皮带轮 27来连接左侧皮带24和右侧皮带25, 张紧轴9上设置张紧皮带轮28来连接左侧皮带24与右 侧皮带25; 左侧皮带24与右侧皮带25之间连接网带档条11; 同样的, 左侧皮带24与右侧皮带 25上等间距的布置有挡片18, 左侧皮带24与右侧皮带25的内侧设置有钩件15, 还包括有定 位组件12。 皮带传动方式成本低廉, 易于安装, 加工制造方便, 保养维护也简单, 还便于拆 换; 而且皮带运转时噪音较低, 能够缓冲采茧过程中的震动, 使得茧笼移动更。
28、为平稳。 0048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 任 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 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 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 所作出地 简单变化、 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 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说明书 5/5 页 7 CN 211746341 U 7 图1 说明书附图 1/6 页 8 CN 211746341 U 8 图2 说明书附图 2/6 页 9 CN 211746341 U 9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3/6 页 10 CN 211746341 U 10 图5 说明书附图 4/6 页 11 CN 211746341 U 11 图6 说明书附图 5/6 页 12 CN 211746341 U 12 图7 说明书附图 6/6 页 13 CN 211746341 U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