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及表面处理金属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板的涂料及使用该涂料进行表面处理的金属板。特别是涉及在严格的减薄拉深加工时,也具有优良的冲压成形性和防锈性的表面处理金属板以及付与这种性能的涂料。
技术背景
一直以来,用于汽车自动传送装置的离合器导杆等的形状复杂,具有强度要求的机械类的驱动力传送部件是通过冷锻造制造。可是,近年来,由于冷锻造法的生产速度缓慢,此类部件开始采用冲压成形进行生产。不过,由于冲压成形伴有严格的减薄拉深加工,对于作为原料的金属板就要求具有非常高地冲压成形性,特别是具有高的耐咬模性。因此,对金属板进行粘接处理后,在其表面进行涂敷金属皂的表面处理。可是,这种粘接处理需要花费很高的成本,所以对于不进行粘接处理,而提高金属板的冲压成形性,提案建议了多种表面处理方法。
例如,特开平8-290520中,公开了涂敷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0℃~85℃的一种以上的水溶性和/或水分散性丙烯酸类树脂和相对于树脂的固相成分,含有0.2重量%以上5重量%以下的硅烷交联剂及0.2重量%~10重量%的金属皂的处理剂,干燥,形成具有膜厚为0.8μm以上4μm以下的润滑处理薄膜的润滑处理金属材料。还有,特开2000-38539中,公开了有关丙烯酸类树脂及含有添加剂的涂料,该丙烯酸类树脂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及含有羧基的单体水溶性共聚物,上述的甲基丙烯酸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0℃以上,并且是由甲基丙烯酸酯和由碳数为2以上的脂肪族一元醇组成的碱脱膜型涂料及润滑处理金属材料。并且,指出这种碱脱膜型涂料的水溶性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最高可达到92℃。
再有,特开平8-291294中,公开了具有挠性,且可溶于碱溶液,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100℃的水溶液或水分散性树脂和固体润滑剂组成的树脂中SiO2等氧化物类的颜料占不挥发组分的5~40重量%的脱膜型润滑处理剂和润滑处理的金属板。特开平3-203996中公开了无水马来酸和苯乙烯为主要单体的共聚物,被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羟基化合物至少部分酯化的酯类化合物或其盐为必要成分的塑性加工用的有机润滑覆盖塑性物及其覆盖金属板。特开昭63-8489中公开了通过将玻璃化转变温度调节到-10~25℃的热硬化型丙稀酸类树脂占10~35重量份和石蜡3~15重量份和表面活性剂0.5~5重量份和其余为水,且上述的热硬化型丙稀酸类树脂/石蜡的重量比调节到2~12的水性液为特征的金属冷加工用的润滑剂提高冲压成形性的提案。
再有EP 1 038 933A1中提出了苯乙烯或取代的苯乙烯,从碳数2以上的醇和甲基丙烯酸得到的甲基丙烯酸酯,至少含有一个以上的羧基的烯烃化合物分别按着1∶(0.05~44.5)∶(0.12~13)摩尔比使其共聚的甲基丙烯酸类的树脂的涂料塑性物和利用涂上这种涂料的润滑处理金属板来提高冲压成形性的提案。
总之,特开平8-290520、特开2000-38539、特开平8-291294、特昭63-8489公报上记载的任一表面处理金属板都不具有充分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例如,适用于铸模温度在100~200℃,板厚减少率超过50%的机械的驱动力传送部件等时,发生咬模和被膜的损耗,就不能认为冲压成形性是充分的。如此,若进行严格的减薄拉深加工,由于同时伴有发热而使铸模温度变高,表面处理被膜变软,作为材料的金属和铸膜容易接触。其结果,导致金属板上的咬模和的滑动特性显著降低。还有,在EP 1 038 933A1的技术中,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化温度并没达到100℃以上,同样导致金属板上的咬模和的滑动特性的显著降低。
再有,在特开平3-203996中,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本身虽然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但是,由于含有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羟基化合物,至少部分酯化的酯类化合物或其盐为必要成分,所以被膜整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由于不含有润滑剂,在进行严格的减薄拉深加工时润滑性存在问题。
机械的驱动力传导部件通常经过数个阶段的圆筒成型加工后,最后还有严格的压齿加工工序,在压齿加工工序之前,如果表面处理的被膜有磨损或剥离,就会发生断裂或咬模,所以,确保被膜的耐磨损性是个重要的课题。
一般,为了缓解铸模温度的上升,一般在铸模和/或金属板上涂加冲压油。可是,随着冲压成形次数的增加,冲压油的冷却效果降低,也有断裂或咬模现象发生。还有,在上述公告中记载的所有表面处理金属板,如在腐蚀环境下使用,即使添加了防锈剂有时也有生锈现象,有关防锈性还有改善的余地。
所以,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即使在严格的减薄拉深加工下,也有优良的冲压成形性,特别是耐咬模性和润滑性以及防锈性的表面处理金属板。同时,本发明提供表面处理金属板的被膜具有优良的耐久性,特别是耐磨损性和耐剥离性的涂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含有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0℃以上且酸值为20~350mg-KOH/g的热可塑性树脂、硬脂酸金属皂以及咬模防止剂的涂料。
还有,此涂料中的上述硬脂酸金属皂优选硬脂酸锌。
再有,此涂料中的上述热可塑性树脂,优选重均分子量为10000~1000000且为水溶性聚合物。
更有,上述任一涂料,前述咬模防止剂优选从磷酸、钼酸及磷钼酸的Zn盐、Mg盐、Ca盐及铵盐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
再有,上述任一涂料,优选含有0.5重量%~40重量%的咬模防止剂。
更有,上述任一涂料,优选含有0.5重量%~10重量%的有机润滑剂。
再有,上述任一涂料,优选含有干燥促进剂。
更有,在本发明中还提供了具有上述任一所述涂料的被膜的表面处理金属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含有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0℃以上且酸值为20~350mg-KOH/g的热可塑性树脂、硬脂酸金属皂以及咬模防止剂的涂料。另外,也是具有此涂料的被膜的表面处理金属板的发明。
构成本发明的涂料的热可塑性树脂,为了使本发明的表面处理金属板即使在经过严格的减薄拉深加工和同时伴有的高温环境下,也能确保具有优良的耐咬模性和润滑性,使玻璃化转变温度(标记为Tg)超过100℃是有必要的。热可塑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如果在100℃以下,加工时由于软质成分的滑动或由于热而从金属板上脱落、融化。其结果,铸模和金属板本身直接接触,所以发生润滑性降低和咬模现象。该热可塑性树脂理想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0℃以上~250℃,更理想的为100℃以上~200℃。还有,本发明所说的“严格的减薄拉深加工和同时伴有的高温环境”是指板厚减少率超过50%,铸模温度在100℃以上,实施连续加工的情况下,温度也能达到200℃的环境。
还有,为确保该表面处理金属板在严格的减薄拉深加工和同时伴有的高温环境下保持其润滑性及防锈性,该热可塑性树脂的酸值要求在20~350mg-KOH/g。还有,若是在这个范围的酸值,有利于该树脂本身的水溶化,也能确保该表面处理金属板的碱脱膜性。酸值若低于20mg-KOH/g,由于该涂料的被膜密合性降低,所以使该金属板的冲压成形性降低。另外,若酸值高于350mg-KOH/g,该表面处理金属板的防锈性急剧降低。再有,酸值是指为中和1g热可塑性树脂中含有的羧基所需氢氧化钾的mg数。本发明中用mg-KOH/g表示。
本发明的涂料,与水性或非水性无关,但优选使用水性。所以,以上说明的该热可塑性树脂优选水溶性树脂。树脂大致可分为水溶性树脂和水分散性树脂。要得到水溶性树脂,树脂的分子链中通过引入羧基等规定的官能团,可以付与水溶性。考虑到使用各种树脂时的成膜过程,水溶性树脂能通过蒸发作为溶剂的水,可以使树脂之间络合而成膜。还有,即使有若干水分残留在被膜中,也几乎不会影响树脂本身的机械特性。另外,通常水分散性树脂由于以颗粒状通过表面活性剂等分散在水中,所以为了成膜树脂颗粒之间必须是熔融的,必须加热到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水分散性树脂本身一般分子量非常高,但需要表面活性剂,所以有时根据情况,降低被膜的强度。据以上内容,在50~100℃程度的低温干燥条件下形成被膜,且为表现出玻璃化转变温度高的树脂的特性,优选选择只要溶剂蒸发即可成膜的水溶性树脂。
作为水溶性树脂优选采用丙稀酸树脂。其中,甲基丙稀酸酯、苯乙烯、丙烯酰胺及含有羧基的单体等的水溶性的共聚物为适合。
作为单体的甲基丙烯酸酯,使用由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等甲基丙烯酸和脂肪族一元醇构成的。这些甲基丙烯酸酯,例如与丙稀酸酯比较,由于玻璃化转变温度高,在冲压成形时被膜具有优良的耐磨损性。还有,之所以采用酯类,是因为若以丙稀酸或甲基丙烯酸之类的有机酸为单体,防锈性将急剧降低。这是因为树脂中的羧基过多,随着酸值的上升,和水的相互作用过强的原因。再有,构成甲基丙烯酸酯的脂肪族一元醇优选碳数为2以上。
由于苯乙烯耐湿性高且玻璃化转变温度高,可发挥同时满足所得到的该表面处理金属板的冲压成形性及防锈性的效果。
作为含有羧基的单体,优选丙稀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及衣康酸等。该羧基使形成润滑被膜的涂料具有适宜的水溶性。即,由于通过羧基使共聚树脂引入酸性基团,例如与氨或胺等中和使之可以水溶化,能得到水溶性的共聚物。其结果,作为涂料整体的被膜在具有优良的耐剥离性和被膜密合性,同时能够确保碱脱膜性。
还有,构成本发明涂料的热可塑性树脂,优选重均分子量为10000~1000000。该分子量若在10000以上,得到的该金属处理金属板能确保暂时的防锈性,更具有充分的冲压成形性。另外,该分子量若在1000000以下,并不提高涂料的粘度,容易涂敷到金属板上。
这种热可塑性树脂优选水溶性的聚合物。例如,优选上述的含有羧基的热可塑性树脂。如此构成的水溶性树脂,通过使用公知的使用水溶性溶剂的溶液聚合法得到。例如,温度调节到80~140℃的丁基纤维素溶剂中,在氮气环境下,将单体和聚合引发剂一起,经4~5小时滴加,使之聚合。进而在相同温度下,进行2~8小时的加热搅拌完成聚合。然后,冷却至55~60℃后,用氨、胺等碱中和而进行水溶化,得到规定的水溶性树脂。
在此,热可塑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及酸值的调整能通过调整原料单体的聚合比来实现。特别是甲基丙烯酸酯,由于含有羧基的单体的烷基侧链越短,玻璃化转变温度越高,所以通过提高聚合率,能提高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再有,若以丙烯酰胺作为共聚物单体,能够显著提高树脂整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构成本发明涂料的硬脂酸金属皂,是含有硬脂酸残基的金属皂。它是为了即使经过严格的减薄拉深加工和同时伴有的高温情况下,该表面处理金属板也能具有润滑性及防锈性而添加的无机润滑剂。一直以来,聚乙烯蜡等有机润滑剂被经常使用,但此时,一旦达到100℃以上,润滑剂就成为熔融状态,就不能发挥其功效。可是,在本发明的涂料中添加硬脂酸金属皂后,即使经过刚性的减径挤压加工和同时伴有的高温情况下,也能确保涂料的耐被膜磨损性的同时,能付与该表面处理金属板具有润滑性。还有,由于有机润滑剂有较大的粒径,为确保分散稳定性,经常使用表面活性剂。若使用这样的有机润滑剂,干燥后的被膜有时发生不连续部分。再有,为达到高的润滑特性,如果大量使用,有时反而使耐咬模性降低。
硬脂酸金属皂,在金属皂中极性小,且硬脂酸锌是硬脂酸金属皂中极性最小的。在本发明中优选硬脂酸锌。
金属皂是由金属原子在同一平面上有序排列形成的金属平面和与该平面相对的梳状规则整齐排列的脂肪酸层构成的层状晶体结构。在层状晶体表面聚集能量小的末端CH3,规则整齐地排列成一个平面,由于各层是由末端CH3组成的平面相接而成,所以沿着层间剥离晶体,可以发现该表面处理金属板有润滑性。其中硬脂酸锌具有最佳的润滑性。再有硬脂酸锌对水的接触角是皂中最大的,所以有优良的防锈性。
硬脂酸金属皂的添加量,对于树脂的固体成分含量,优选0.5~30重量%。该添加量若在0.5重量%以上,该表面处理金属板具有充分的润滑性,另外,若在30重量%以下,容易确保涂料被膜的连续性,涂料被膜的耐磨损性理想。
再有,本发明的涂料,为了付与该表面处理金属板以冲压成形性和防锈性,作为硬脂酸金属皂使用硬脂酸锌,作为热可塑性树脂优选使用重均分子量为10000~1000000,且含有羧基的水溶性共聚物。
本发明的咬模防止剂,是具有润滑性的无机化合物,该咬模防止剂,即使经过严格的减薄拉深加工和同时伴有的高温情况下,也使本发明的涂料具有耐被膜磨损性,进而使该表面处理金属板具有耐咬模性。
作为这种咬模防止剂优选从磷酸、钼酸及磷钼酸的Zn盐、Mg盐、Ca盐及铵盐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
这种咬模防止剂的添加量,相对树脂的固体成分优选0.5~40重量%。在0.5重量%以上时,涂料容易维持充分的耐被膜磨损性,该表面处理金属板具有耐咬模性。添加量为40重量%以下时,容易维持该表面处理金属板的润滑性。
再有,作为除此以外的添加剂,也可添加有机润滑剂。
在常温条件下为了确保润滑性,可以添加有机润滑剂。即,树脂具有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时,常温条件下能确保涂料被膜的耐磨损性,而冲压成形加工时的动态摩擦系数和严格的减薄拉深加工和同时伴有的高温环境下相比变高,冲压条件在冲压开始时和冲压终结时是有变化的,若考虑冲压条件从常温到高温的大范围,在常温环境下优选通过有机润滑剂确保润滑性。这种有机润滑剂以熔点在100℃以上的聚乙烯类或含氟石蜡组成的组中选择一种优选相对于该热可塑性树脂成分含有0.5~5wt%。如果熔点在100℃以上,不仅能维持常温环境下该表面处理金属板的润滑性,而且由于达到高温时,涂料的被膜也不软化,所以也容易维持该表面处理金属板的冲压成形性。还有,根据有机类润滑剂的添加量,相对于树脂成分占0.5wt%以上时,易于发挥常温环境下的效果,在0.5wt%以下时,即使达到高温时,涂料的被膜也难软化,易于维持该表面处理金属板的冲压成形性。
再有,作为其它添加剂,也可以添加干燥促进剂。
干燥促进剂使本发明的表面处理用的涂料有效干燥,可以有效加厚被膜厚度,提高被膜的性能。作为这种干燥促进剂,优选从沸点是30~250℃的胺类及醇类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若沸点在30℃以上,涂料的稳定性不降低。而沸点在250℃以下,涂料被膜中的胺类及醇类难以残存,对于维持防锈性方面理想。同样道理,干燥促进剂的添加量也以相对于树脂成分优选1~5重量%。1重量%以上时,有涂料的干燥性提高的效果,5重量%以下时,被膜中的胺类及醇类难以残存,维持该表面处理金属板的防锈性上理想。
下面,就本发明的表面处理金属板做更详细的说明。本发明中提供了上述已说明的任一涂料涂敷到金属板的表面上干燥,形成了具有润滑性的被膜的表面处理金属板。还有,本发明的涂料,优选涂敷后干燥成在金属板的单面的附着量的干燥质量为0.5~7.0g/m2。该被膜的形成,从提高冲压成形性方面看,优选两面涂敷。
作为金属板,没有特别的限制。热轧钢板、冷轧钢板、不锈钢板、或这些的电镀钢板等,能举出历来进行化学处理了的金属板。在这样的钢板上优选涂敷本发明的涂料。此时,该涂料附着量优选单面干燥重量为0.5~7.0g/m2。即若在0.5g/m2以上,能够遮盖钢板表面的凸凹,提高该表面处理钢板的冲压成形性。再有,若在7.0g/m2以下,易于被膜的干燥,易通过被膜的软化而发挥其耐咬模性。更好的范围在1.0~5.0g/m2。再有,上述钢板包含带状钢板的钢带。另外,涂料的涂敷,可使用辊涂、喷涂、浸渍涂布及刷涂等公知的方法。该涂料的干燥条件,钢板温度为50℃~150℃,干燥时间为1~90秒程度。
实施例
在脱脂钢带(板厚1.2mm)的表面,将表1中所示的组成的涂料涂敷到两面,每面所使用的干燥被膜重量为3.0g/m2,为使干燥开始后5秒钟后的板温度变成60℃,使用热风干燥机使之干燥。随后,进而在两面涂上防锈油(16.cSt/40℃)1.5g/cm2,制成实验片。
对这样得到的实验片分别评价其润滑性、耐磨损性、冲压成形性、暂时防锈性及碱脱膜性。还有,只对被膜干燥性,通过用90℃热风干燥2秒钟,进行评价,将结果整理在表2中。如下为各特性的评价。
(1)润滑性
通过动摩擦(バウデン)实验机,在如下条件下测定初始动摩擦系数。
前端的球状压头曲率:4.8mmR
滑动速度:3.9mm/sec
滑动距离:26mm
施加荷重:3kgf
评价温度:室温:(25℃)及高温(150℃)
(2)耐磨损性
通过动摩擦实验机,在如下条件下进行反复滑动,经过100次滑动前后的滑动部位的碳数进行EPMA测试,求得被膜的残存率(%)。
前端的球状压头曲率:4.8mmR
滑动速度:3.9mm/sec
滑动距离:26mm
施加荷重:3kgf
评价温度:150℃
评价标准如下:
○:被膜残存率100~90%
△:被膜残存率90~700%
×:被膜残存率不满70%
(3)耐咬模性
通过埃力克森杯突拉深实验机,在如下条件进行冲压成形时,评价耐咬模性。
冲压条件
穿孔直径:33mmφ
拉深模肩曲率:2mm
拉深模间隙:0.6mm
空白直径:68mmφ
拉深速度:10mm/sec
防皱压板荷重:1ton
成型时铸模温度:120℃
观察上述条件下评价深冲性的样品侧壁部,评价有无咬模现象
评价标准如下:
◎:没有咬模现象(优良)
○:有部分咬模现象(良)
△:稍多的咬模现象(稍差)
×:多的咬模现象(差)
(4)暂时防锈性
JIS Z2371中规定的条件下,进行SST(盐雾实验),24个小时后测定红锈或白锈所占面积的比率。
评价标准如下:
○:面积率小于5%
△:面积率5%~50%
×:面积率50%以上
(5)碱脱膜性
将调节成浓度为3重量%,溶液温度为40℃的脱脂溶液(强力清洁剂-4460,日本帕卡濑精(株)研制),用1kgf/cm2的喷雾压,在实验片上喷10秒钟脱脂。将实验片的脱脂面用荧光X射线进行C数测定,根据涂料涂敷前的C数及脱脂前的C数算出脱膜率。
评价标准如下
◎:碱脱膜率100%
○:碱脱膜率99~95%
×:碱脱膜率小于95%
(6)干燥性
在脱脂钢带(板厚1.2mm)的表面,将表1中所示的组成的涂料涂敷到两面,每面所使用的干燥被膜重量为3.0g/m2,在90℃热风中放置2秒钟后,通过手指接触评价被膜的干燥性。评价标准如下。
○:不发粘
×:发粘
表1 No 金属板种类 树脂 硬脂酸金属皂 (添加量*1) 咬模防止剂 (添加量*1) 有机润滑剂 干燥促进剂 (添加量*1) 备注 聚合物组成Tg(℃)酸值(mg-KOH/g)分子量 (添加量*1)熔点(℃) 1 热轧钢板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 120 160 50000 硬脂酸锌(3) 磷酸锌(20) - - 乙醇(1) 发明例 2 酸洗热轧钢板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 120 200 50000 硬脂酸锌(2) 磷酸锌(20) - - 乙醇(1) 发明例 3 冷轧钢板 苯乙烯/丙烯酸胺/甲基丙烯酸 120 200 50000 硬脂酸锌(2) 磷酸锌(20) - - 乙醇(1) 发明例 4 热镀锌钢板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 120 200 50000 硬脂酸锌(2) 磷酸锌(20) - - 乙醇(1) 发明例 5 电镀锌钢板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 120 200 50000 硬脂酸锌(2) 磷酸锌(20) - - 乙醇(1) 发明例 6 不锈钢板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 120 200 50000 硬脂酸锌(2) 磷酸锌(20) - - 乙醇(1) 发明例 7 酸洗热轧钢板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 110 150 40000 硬脂酸锌(30) 磷酸锌(30 - - - 发明例 8 酸洗热轧钢板 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 120 130 40000 硬脂酸锌(3) 磷酸锌(20) - - - 发明例 9 酸洗热轧钢板 苯乙烯/丙烯酸胺/丙烯酸 140 160 60000 硬脂酸锌(5) 磷钼酸锌(20) 聚乙烯石蜡(2) 124 二乙胺(1) 发明例 10 酸洗热轧钢板 苯乙烯/丙烯酸胺/丙烯酸 140 160 60000 硬脂酸锌(1) 磷酸锌(3) 聚乙烯石蜡(1) 124 二乙胺(1) 发明例 11 酸洗热轧钢板 苯乙烯/丙烯酸胺/丙烯酸 150 120 60000 硬脂酸锌(20) 磷钼酸钙(40) 聚乙烯石蜡(10) 124 二乙胺(1) 发明例 12 酸洗热轧钢板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 110 150 60000 硬脂酸锌(30) 磷酸锌(30) 聚乙烯石蜡(2) 124 二乙胺(1) 发明例 13 酸洗热轧钢板 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 120 130 60000 硬脂酸锌(3) 磷酸锌(20) 氟类石蜡(1) 150 二乙胺(1) 发明例 14 酸洗热轧钢板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 120 250 80000 硬脂酸钠(5) 磷酸钙(10) - - - 发明例 15 酸洗热轧钢板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 100 100 80000 硬脂酸钙(3) 磷酸锌(30) - - - 发明例 16 酸洗热轧钢板 苯乙烯 100 0 60000 硬脂酸锌(3) 磷酸锌(20) - - 二乙胺(2) 比较例 17 酸洗热轧钢板 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 40 100 60000 硬脂酸锌(3) 磷酸锌(20) - - 二乙胺(2) 比较例 18 酸洗热轧钢板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 120 160 60000 - 磷酸锌(20) - - 二乙胺(2) 比较例 19 酸洗热轧钢板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 120 160 60000 硬脂酸锌(3) - - - 二乙胺(2) 比较例 20 酸洗热轧钢板 粘接后处理+金属皂涂敷 - - - - - - - 二乙胺(2) 比较例 21 酸洗热轧钢板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 120 250 80000 硬脂酸钠(5) 磷酸钙(10) 聚乙烯石蜡(2) 115 二乙胺(2) 发明例 22 酸洗热轧钢板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 100 100 80000 硬脂酸钙(3) 磷酸锌(30) 聚乙烯石蜡(2) 115 二乙胺(2) 发明例 23 酸洗热轧钢板 苯乙烯/丙烯酸胺/丙烯酸 150 200 80000 硬脂酸铝(20) 磷酸锌(20) 聚乙烯石蜡(2) 115 二乙胺(2) 发明例 24 酸洗热轧钢板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 100 100 5000 硬脂酸钙(3) 磷酸锌(30) - - - 比较例 25 热轧钢板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 120 160 60000 硬脂酸锌(3) 磷酸锌(20) 聚乙烯石蜡(1) 115 二乙胺(2) 发明例 26 酸洗热轧钢板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 120 200 60000 硬脂酸锌(2) 磷酸锌(20) 聚乙烯石蜡(1) 115 二乙胺(3) 发明例 27 冷轧钢板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 120 200 80000 硬脂酸锌(2) 磷酸锌(20) 聚乙烯石蜡(2) 124 二乙胺(2) 发明例 28 热锌电镀钢板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 120 200 50000 硬脂酸锌(2) 磷酸锌(20) 聚乙烯石蜡(2) 124 丁胺 发明例 29 电炉电镀钢板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 120 200 50000 硬脂酸锌(2) 磷酸锌(20) 聚乙烯石蜡(1) 115 丁胺 发明例 30 不锈钢板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 120 200 80000 硬脂酸锌(2) 磷酸锌(20) 聚乙烯石蜡(1) 115 丁胺 发明例 31 酸洗热轧钢板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 110 150 80000 硬脂酸锌(30) 磷酸锌(30) 聚乙烯石蜡(1) 115 丁胺 发明例 32 酸洗热轧钢板 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 120 130 80000 硬脂酸锌(3) 磷酸锌(20) 聚乙烯石蜡(1) 124 二乙胺(2) 发明例
*1:添加量相对于树脂固体成分的质量%
表2 润滑性(起始动摩擦系数) 耐磨损性 耐咬模性 暂时防锈性 碱脱膜性 干燥性 备注 高温 室温 1 0.03 0.08 ○ ◎ ○ ○ ○ 发明例 2 0.03 0.08 ○ ◎ ○ ○ ○ 发明例 3 0.03 0.08 ○ ◎ ○ ○ ○ 发明例 4 0.03 0.09 ○ ◎ ○ ○ ○ 发明例 5 0.03 0.08 ○ ◎ ○ ○ ○ 发明例 6 0.03 0.08 ○ ◎ ○ ○ ○ 发明例 7 0.03 0.08 ○ ◎ ○ ○ × 发明例 8 0.03 0.07 ○ ◎ ○ ○ × 发明例 9 0.03 0.04 ○ ◎ ○ ○ ○ 发明例 10 0.03 0.04 ○ ◎ ○ ○ ○ 发明例 11 0.03 0.04 ○ ◎ ○ ○ ○ 发明例 12 0.03 0.04 ○ ◎ ○ ○ ○ 发明例 13 0.03 0.04 ○ ◎ ○ ○ ○ 发明例 14 0.06 0.06 ○ ◎ ○ ○ × 发明例 15 0.06 0.06 ○ ◎ ○ ○ × 发明例 16 0.03 0.08 ○ ◎ ○ × ○ 比较例 17 0.20 0.07 × × △ ○ ○ 比较例 18 0.10 0.08 × × △ ○ ○ 比较例 19 0.03 0.08 × × ○ ○ ○ 比较例 20 0.05 0.08 ○ ◎ ○ × ○ 比较例 21 0.03 0.08 ○ ○ ○ ○ ○ 发明例 22 0.06 0.03 ○ ○ ○ ○ ○ 发明例 23 0.03 0.03 ○ ◎ ○ ○ ○ 发明例 24 0.08 0.08 △ △ △ ○ × 比较例 25 0.03 0.03 ○ ◎ ○ ○ ○ 发明例 26 0.03 0.03 ○ ◎ ○ ○ ○ 发明例 27 0.03 0.03 ○ ◎ ○ ○ ○ 发明例 28 0.05 0.05 ○ ◎ ○ ○ ○ 发明例 29 0.03 0.03 ○ ◎ ○ ○ ○ 发明例 30 0.03 0.03 ○ ◎ ○ ○ ○ 发明例 31 0.02 0.03 ○ ◎ ○ ○ ○ 发明例 32 0.02 0.02 ○ ◎ ○ ○ ○ 发明例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涂料,具有被膜耐久性,特别具有优良的耐磨性和耐剥离性。将这种涂料涂敷到表面形成被膜的表面处理钢板具有能代替粘接处理材料的性能。即,即使经过严格的减薄拉深加工和同时伴有的高温情况下,也具有优良的冲压成形性,特别是耐咬模性和润滑性,进而还具有优良的碱脱膜性和暂时防锈性。据此,用于汽车自动传送装置的离合器导杆之类的形状复杂并具有强度要求的机械类的驱动力传送部件,能通过冲压成形进行有效生产。因此,有利于工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