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进尺巷安全救生通道勾股弦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救生设备,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煤矿进尺巷安全救生通道勾股弦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塌方冒顶事故绝大部分发生在没有水泥被服过的掘进巷~进尺巷中。这段巷洞是指从主进巷到水平巷已用水泥被服而设施齐全的巷洞末端,再度开采掘进的煤层中较小的巷洞,或新开采的煤矿洞巷道,有的几百米到几千米而未形成开采完毕的平洞加以水泥被服。进尺巷没有有效的事故后的救生设备,一旦煤矿塌方冒顶,营救被困人员很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当煤矿发生塌方冒顶事故时,能有一个救生通道,挽救被困人员的煤矿进尺巷安全救生通道勾股弦组件。
本实用新型由勾板1、股板2、玄板3组合而成,其特点是:勾板1的一侧设有螺杆5,其另一侧设有撑杆管座6,其底面设有倒钉7。股板2的上方设有钢筋连接件9,其下方设有螺杆孔8。弦板3的一端设有钢筋环10,其中部设有钢筋套环11及撑杆管座12。钢筋连接件9由两个对称的钢筋套环11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易行,组装方便,可重复使用,当进尺巷开采则达到平洞时,可拆下再用于其他进尺巷内。股板是再保护了一面煤层的塌方,进尺巷人行道上方的弦板保护了行人上方的安全。一旦塌方冒顶事故发生,弦板落下,在勾板另一端,形成一个勾股弦救生通道。材料易购易制,材质抗砸,抗挤压,不易折断。填补了我国煤矿进尺巷到作业面这段距离过去无有效事故后救生设备的空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勾板1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股板2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右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弦板3的主视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2、3、4、5、6、7中是由勾板1、股板2及弦板3组合而成安全救生通道,其中勾板1的长为1~1.5m,宽为1~2m,厚为10~20cm,具体尺寸随进尺巷大小而定,材料为钢筋水泥。在勾板1的一侧预埋4~8根螺杆5,另一侧预埋2个撑杆管座6,其底面预埋两排侧钉7,作用是便于扣在煤层上。
股板2高度为2~2.4m,宽为1~2m,厚度为10~20cm,具体尺寸根据煤洞而定。其材料采用钢板被服过的隔音板,作用是抗挤压、重量轻、便于组装,不会断裂,成本较低,而且阻燃,抗砸力强。股板2的下方设有4~8个螺杆孔8,将勾板1上预埋的螺杆5通过螺杆孔8,由螺母将勾板1与股板2固定连接在一起。股板2的上方设有3排钢筋连接件9,钢筋连接件9由两个对称的钢筋套环11组成的,并由螺栓连接在股板2上,由螺母固定。股板2紧贴煤矿进尺巷的煤层墙壁,使股板2与勾板1实现了直角三角形定位。股板2上端至钢筋连接件9之间留有20cm,其作用是:可以与对面洞壁搭杆加以固定,同时紧贴墙面上的股板,阻止了墙面煤层的跨塌。
弦板3宽为1~2m,厚度为10~20cm,长度为股板2上的钢筋连接件9到勾板1长度的105%左右,材料采用钢板被服过的隔音板。弦板3的一端设有3个钢筋环10。由螺栓连接在弦板3上,螺母固定,其作用是将钢筋环10插入股板2的钢筋连接件9中,用两头拔丝后的钢筋将弦板3和股板2串连上,用螺母加以定位。弦板3的中部设有3排钢筋套环11,作用是与其他组件的弦板相互串接。弦板另一端在2/5处设有撑杆管座12。撑杆管座12与勾板1上的撑杆管座6之间插接撑杆4,撑杆4采用钢管,其作用是:撑杆4向外有一定弧度,保证在弦板3砸下后,撑杆4向外拆出。弦板3在撑杆4的作用下,平时固定于某一撑起的斜度上,如煤车距离地平1.25m高,弦板3斜度最低点应在1.4~1.5m。
矿洞在正常期,本实用新型不影响正常作业,行人通车,还防止了部分煤层落下伤人的事故发生。一旦发生较大塌方冒顶事故,弦板3的斜面承受巨大压力,向下改变角度,最后与勾板1的一端闭合,形成一个勾股弦组件通道。弦板3的斜面与高度降低了重力加速度突然撞击力,这样抗砸能力强,闭合后的组件只承受了不足1/3的挤压力,而且矿洞越宽,压强越小,这样可以在塌方冒顶事故发生后为进尺巷留下一个宽1~1.5m的救生通道,并可通行60~80cm自制平板救生车,可在通道内实施设置低压密封灯、电话及供氧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