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晶体管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薄膜晶体管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pdf(13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膜晶体管基板,其包括一第一驱动器、多条相互平行的第一驱动线、多条相互平行并与该第一驱动线绝缘相交的第二驱动线和至少一第一导线;每一第一导线平行绝缘设置于两条相邻的第二驱动线之间;至少有一第一驱动线通过该至少一第一导线与该第一驱动器电连接。该薄膜晶体管基板的面积较小。 。
CN200810066575.8
2008.04.11
CN101556958A
2009.10.14
授权
有权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H01L 27/12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变更后: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富士康科技工业园E区4栋1层变更后: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富士康科技工业园E区4栋1层变更事项:共同专利权人变更前: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H01L27/12; H01L23/522; G02F1/1362
H01L27/12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詹永舟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富士康科技工业园E区4栋1层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膜晶体管基板,其包括一第一驱动器、多条相互平行的第一驱动线、多条相互平行并与该第一驱动线绝缘相交的第二驱动线和至少一第一导线;每一第一导线平行绝缘设置于两条相邻的第二驱动线之间;至少有一第一驱动线通过该至少一第一导线与该第一驱动器电连接。该薄膜晶体管基板的面积较小。
1. 一种薄膜晶体管基板,其包括一第一驱动器、多条相互平行的第一驱动线、多条相互平行并与该第一驱动线绝缘相交的第二驱动线,其特征在于:该薄膜晶体管基板还包括至少一第一导线,每一第一导线平行绝缘设置于两条相邻的第二驱动线之间;至少有一第一驱动线通过该至少一第一导线与该第一驱动器电连接。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基板,其特征在于:该薄膜晶体管基板还包括一第二驱动器,该多条第二驱动线与该第二驱动器电连接;在该膜薄晶体管基板上界定一显示区、一端子区和一第一布线区,该端子区和该第一布线区分别位于该显示区相邻的两个边缘;该多条第一驱动线、第二驱动线和该至少一第一导线位于该显示区,该第一驱动器位于该端子区;该第一布线区包括至少一第二导线,至少有一第一驱动线通过该至少一第二导线与该第一驱动器电连接。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基板,其特征在于:该薄膜晶体管基板还包括一第二布线区,该第二布线区设置在该显示区的边缘并与该第一布线区相对,其包括至少一第三导线,至少有一第一驱动线通过该至少一第三导线与该第一驱动器电连接。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基板,其特征在于:该多条第一驱动线为扫描线,该第一驱动器为扫描驱动器,或者该多条第一驱动线为资料线,该第一驱动器为资料驱动器。5. 一种薄膜晶体管基板,其包括一绝缘基底;在该绝缘基底的一表面设置多条相互平行的第一驱动线、多条相互平行并与该第一驱动线绝缘垂直相交的第二驱动线、多个像素单元和一第一驱动器;该多个像素单元呈矩阵排列,以位于最外围的像素单元为界界定一像素矩阵区域,其特征在于:在该像素矩阵区域设置至少一第一导线,每一第一导线与该多条第二驱动线平行绝缘;至少有一第一驱动线通过该至少一第一导线与该第一驱动器耦接耦接。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基板,其特征在于:该多条第二驱动线与该至少一第一导线间隔设置,或者该多条第二驱动线与该至少一第一导线层叠设置并且位于该至少一第一导线与该绝缘基底之间。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基板,其特征在于:在该薄膜晶体管基板界定一布线区和一端子区,该布线区和该端子区分别位于该像素矩阵区域相邻的两侧,该薄膜晶体管基板还包括至少一第二导线和一第二驱动器;该至少一第二导线位于该布线区,且与该多条第二驱动线平行;至少有一第一驱动线通过该至少一第二导线与该第一驱动器电连接;该第二驱动器设置在该端子区并与该多条第二驱动线电连接。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基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驱动器为扫描驱动器和资料驱动器其中之一。9.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一薄膜晶体管基板;该薄膜晶体管基板包括多条相互平行的第一驱动线、多条相互平行并与该第一驱动线绝缘相交的第二驱动线和一信号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该薄膜晶体管基板还包括多条与该第二驱动线平行绝缘的第一导线,至少有一第一导线设置于两条相邻的第二驱动线之间;该信号驱动器包括多个第一引脚和多个第二引脚,该多条第一驱动线通过该多条第一导线与该信号驱动器的第一引脚电连接,该多条第二驱动线与该信号驱动器的第二引脚电连接。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信号驱动器用于提供扫描信号和资料信号,该第一引脚与该第二引脚间隔设置,该扫描信号自该第一引脚向该第一驱动线传输,该资料信号自该第二引脚向该第二驱动线传输。
薄膜晶体管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晶体管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因具有重量轻、体积小、耗电低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各种信息、通讯和消费性电子产品中。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液晶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沿II-II方向的剖面示意图。该液晶显示装置100包括一薄膜晶体管基板101、一相对于该薄膜晶体管基板101设置的彩色滤光片基板102、一设置于该薄膜晶体管基板101与该彩色滤光片基板102之间的液晶层103。 请参阅图3,其是图1中薄膜晶体管基板101的平面结构示意图。该薄膜晶体管基板101包括一显示区110、一端子区120和一布线区130。该显示区110呈矩形,该端子区120和该布线区130分别设置在该显示区110相邻的两个边缘处。该布线区130设置有多条相互绝缘的导线131,该端子区120设置有一扫描驱动器121和一数据驱动器(未标示),该导线131与该扫描驱动器121的引脚电连接。 请参阅图4,其是图3所示薄膜晶体管基板101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该薄膜晶体管基板101还包括多条扫描线111和多条数据线112。该多条扫描线111相互平行设置,该数据线112与该扫描线111垂直绝缘相交。每两条相邻的扫描线111和每两条相邻的数据线112界定一像素单元113。每一导线131与一扫描线111电连接。由该扫描驱动器121输出的扫描信号经由该导线131传输到该扫描线111,以控制该像素单元113。 然而,每一导线131需占用一定的面积,因此需要预留足够的布线区130以排布该导线131,从而导致该薄膜晶体管基板101面积较大,进而导致对于具有固定显示区110的液晶显示装置100无法进一步减小其体积。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薄膜晶体管基板面积较大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面积较小的薄膜晶体管基板。 同时,也有必要提供一种体积较小的液晶显示装置。 一种薄膜晶体管基板,其包括一第一驱动器、多条相互平行的第一驱动线、多条相互平行并与该第一驱动线绝缘相交的第二驱动线和至少一第一导线。每一第一导线平行绝缘设置于两条相邻的第二驱动线之间。至少有一第一驱动线通过该至少一第一导线与该第一驱动器电连接。 一种薄膜晶体管基板,其包括一绝缘基底。在该绝缘基底的一表面设置多条相互平行的第一驱动线、多条相互平行并与该第一驱动线绝缘垂直相交的第二驱动线、多个像素单元、至少一第一导线和一第一驱动器。该多个像素单元呈矩阵排列,以位于最外围的像素单元为界界定一像素矩阵区域。该至少第一导线与该多条第二驱动线平行绝缘,且设置在该像素矩阵区域。至少有一第一驱动线通过该至少一第一导线与该第一驱动器耦接。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一薄膜晶体管基板。该薄膜晶体管基板包括多条相互平行的第一驱动线、多条相互平行并与该第一驱动线绝缘相交的第二驱动线、多条与该第二驱动线平行绝缘的第一导线和一信号驱动器。至少有一第一导线设置于两条相邻的第二驱动线之间。该信号驱动器包括多个第一引脚和多个第二引脚,该多条第一驱动线通过该多条第一导线与该信号驱动器的第一引脚电连接,该多条第二驱动线与该信号驱动器的第二引脚电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由于本发明薄膜晶体管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设置有位于两条相邻的第二驱动线之间或位于像素矩阵区域的第一导线,该第一导线与该第一驱动线电连接,并与该第一驱动器或该信号驱动器的第一引脚电连接,以实现驱动信号向该第一驱动线的传输,从而减少用于传输驱动信号且设置在该薄膜晶体管基板其余区域的布线,减少该布线所占用的面积,从而减小该薄膜晶体管基板的面积,进而减小该液晶显示装置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液晶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II-II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薄膜晶体管基板101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薄膜晶体管基板101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薄膜晶体管基板第一实施方式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薄膜晶体管基板第二实施方式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薄膜晶体管基板第三实施方式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薄膜晶体管基板第四实施方式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5,其是本发明薄膜晶体管基板第一实施方式的平面结构示意图。该薄膜晶体管基板201包括一显示区210、一端子区220和一布线区230。该显示区210呈矩形,该端子区220与该布线区230分别设置在该显示区210相邻的两个边缘处。 该显示区210包括多条相互平行的第一扫描线211、多条与该第一扫描线211平行的第二扫描线212和多条数据线213。该数据线213与该第一扫描线211和该第二数据线212垂直绝缘相交。该数据线213与该第一扫描线211和该第二资料线212构成的最小区域界定一像素单元214。该多个像素单元214构成一呈矩阵排列的像素矩阵(未标示)。 该端子区220包括一扫描驱动器221和一数据驱动器222,分别用于为该像素单元214提供扫描信号和资料信号。该布线区230包括多条第一导线231,该多条第一导线231相互平行绝缘。每一第一导线231的一端电连接至该扫描驱动器221,另一端电连接到该第一扫描线211。 该显示区域210还包括多条第二导线215,该第二导线215与该数据线213绝缘平行,与该第一扫描线211垂直绝缘相交。每一第二导线215设置在两条相邻的数据线213之间。每一第二导线215与一第二扫描线212电连接,也与该扫描驱动器221电连接。 该扫描驱动器221的部分扫描信号经由该第一导线231传输到该第一扫描线,以控制与该第一扫描线211电连接的像素单元214。该扫描驱动器221的另一部分扫描信号经由该第二导线215传输到该第二扫描线212,以控制与该第二扫描线212电连接的像素单元214。每一资料线213与该资料驱动器222电连接,该资料驱动器222的资料信号传输到该资料线213。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薄膜晶体管基板201由于在该显示区210内设置多条第二导线215,该第二导线215位于两条相邻的数据线212之间,且与该第二扫描线212和该扫描驱动器221电连接,以实现驱动信号从该扫描驱动器221到该第二扫描线212的传输,从而相应减少所需要的位于该布线区230的第一导线231的数目,使该布线区230所占用的面积减少,因而在具有固定尺寸显示区210的情况下减小该薄膜晶体管基板201的尺寸。 请参阅图6,其是本发明薄膜晶体管基板第二实施方式的平面结构示意图。该薄膜晶体管基板301包括一显示区310、一端子区320、一第一布线区330和一第二布线区340。该显示区310呈矩形,该端子区320设置在该显示区310的一边缘处,该第一布线区330和该第二布线区340对称设置在该显示区310相对的两个边缘,并且与该端子区320相邻。 该显示区310包括多条第一扫描线311、多条第二扫描线312、多条第三扫描线316和多条数据线313。该第二扫描线312、该第三扫描线316和该第一扫描线311相互平行,该数据线313分别与该第一扫描线311、该第二扫描线312、该第三扫描线316垂直绝缘相交。该数据线313分别与该第一扫描线311、该第二扫描线312、该第三扫描线316构成的最小区域界定一像素单元(未标示)。 该端子区320包括一扫描驱动器321和一数据驱动器322,分别用于为该像素单元314提供扫描信号和资料信号。该第一布线区330包括多条第一导线331,该多条第一导线331相互平行绝缘。每一第一导线331的一端电连接到该扫描驱动器321,另一端电连接至该第一扫描线311。该第二布线区340包括多条第三导线341,该多条第三导线341相互平行绝缘。每一第三导线341的一端电连接至该扫描驱动器221,另一端电连接到该第三扫描线316。 该显示区域310还包括多条第二导线315,该第二导线315与该数据线绝缘平行,与该第一扫描线311和该第三扫描线316垂直绝缘相交。每一第二导线315设置在两条相邻的数据线之间。每一第二导线315与一第二扫描线312电连接,也与该扫描驱动器321电连接。 该扫描驱动器321的部分扫描信号经由该第一导线331传输到该第一扫描线,以控制与该第一扫描线311电连接的像素单元314。该扫描驱动器321的另一部分扫描信号经由该第二导线315传输到该第二扫描线312,以控制与该第二扫描线312电连接的像素单元314。该扫描驱动器321的又一部分扫描信号经由该第三导线341传输到该第三扫描线316,以控制与该第三扫描线316电连接的像素单元314。每一资料线313与该资料驱动器322电连接,该资料驱动器322的资料信号传输到该资料线313。 相较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薄膜晶体管基板201,该薄膜晶体管基板301设置有第一布线区330和第二布线区340,使该薄膜晶体管基板301整体上较为对称。 请参阅图7,其是本发明薄膜晶体管基板第三实施方式的平面结构示意图。该薄膜晶体管基板401设置有一显示区410、一端子区420。该显示区410呈矩形,该端子区420与该显示区410相邻设置。该显示区410包括多条扫描线411、多条数据线412、多条导线413和多个像素单元414。该多条扫描线411相互平行,并与该多条资料线412垂直绝缘相交。该多个像素单元414呈矩阵排列。以四周边缘处的像素单元414为界,界定一像素矩阵区域(图未示)。该像素矩阵区域位于该显示区410内。该导线413与该数据线412平行绝缘设置。每一扫描线411对应电连接到一导线413。 该端子区420设置有一扫描驱动器421和一数据驱动器422,分别向该显示区410提供扫描信号和驱动信号。该导线413与该扫描驱动器421电连接,该扫描驱动器421的扫描信号经由该导线413传输至该扫描线411。该资料线412与该资料驱动器422电连接,该资料驱动器422的资料信号传输到该资料线412。 相较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薄膜晶体管基板201,该薄膜晶体管基板401由于没有布线区,而将所有的扫描线411都通过设置在该显示区410内部的导线413与该扫描驱动器421相连,从而可进一步减小该薄膜晶体管基板401的尺寸。 该薄膜晶体管基板401的导线413可以与该数据线412在同一道光罩制程中采用相同材质形成,与该资料线412相邻且位于同一层;也可以与该资料线412在不同的光罩制程中形成,其设置在该资料线412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即该导线413与该数据线412层叠设置,以便提高该像素单元414的尺寸。 请参阅图8,其是本发明薄膜晶体管基板第四实施方式的平面结构示意图。该薄膜晶体管基板501与该薄膜晶体管基板401大体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端子区520设置一信号驱动器523。该信号驱动器523用于向显示区510提供提供扫描信号和资料信号,其包括多个扫描引脚(图未示)和多个资料引脚(图未示),该多个扫描引脚和该多个数据引脚相互绝缘且间隔设置。每一导线513与一扫描引脚电连接,该信号驱动器523的扫描信号经过该导线513传输到扫描线511。每一资料线512与一资料引脚电连接,以实现资料信号由该信号驱动器523向该资料线512的传输。 相较于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薄膜晶体管基板401,由于该薄膜晶体管基板501设置一同时提供扫描信号和资料信号的信号驱动器523,该信号驱动器523的扫描引脚和资料引脚相互间隔排列,因此使该端子区520上的线路布置较简单。 但是,本发明薄膜晶体管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并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也可以做以下变更:如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该第二导线215可以仅设置一条或仅设置两条。如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该导线413与该扫描线411相互绝缘平行,每一数据线412通过一导线413电连接至该数据驱动器422。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可以参照上述变更而做类似改变。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0 金币 0人已下载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