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换轨小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换轨小车.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CN201703385U45授权公告日20110112CN201703385UCN201703385U21申请号201020245503222申请日20100702B61F7/00200601E01B23/0020060173专利权人昆山华恒工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地址215300江苏省昆山市巴城镇博士路1588号72发明人吴永平王召祥陆敏华宋方超廖建雄彭学星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代理人董建林严志平54实用新型名称自动换轨小车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换轨小车,包括小车框架、轨道、行走轮和驱动装置,轨道分为主轨道、副轨、移动副轨和次轨道,副轨位于。
2、两主轨道内侧,与主轨道平行设置,次轨道与两主轨道垂直设置,移动副轨垂直设置在两副轨之上,行走轮包括主轨道滚轮和次轨道滚轮,与主轨道和次轨道分别配合设置,且其分别通过主轨道滚轮驱动部件和次轨道滚轮驱动部件驱动,在小车框架上部还设置有升降工装和与升降工装连接的升降驱动,升降工装下部还设置一杠杆,杠杆一端与小车框架连接,另一端销接在升降工装下部的固定件上,而杠杆在其支点处通过插销与次轨道滚轮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操作非常简单,高度实现了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
3、图2页CN201703389U1/1页21一种自动换轨小车,包括小车框架、轨道、行走轮和驱动装置,其中行走轮和驱动装置都设置在小车框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轨道分为主轨道、移动副轨和次轨道,其中,移动副轨垂直设置在两主轨道之上,其两端分别卡扣在两主轨道上,而次轨道也与两主轨道垂直设置,其与移动副轨在同一水平面上,行走轮包括在主轨道上行走的主轨道滚轮和在次轨道上行走的次轨道滚轮,次轨道滚轮同时卡扣在移动副轨上,而驱动装置则包括用于驱动主轨道滚轮的主轨道滚轮驱动部件和用于驱动次轨道滚轮的次轨道滚轮驱动部件,在小车框架上部还设置有升降工装和与升降工装连接的升降驱动,在升降工装下部还设置有一杠杆,杠杆。
4、的一端与小车框架整体连接,另一端销接在升降工装下部的固定件上,而杠杆在其支点处则通过插销与次轨道滚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换轨小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轨,其位于主轨道的内侧,与主轨道平行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换轨小车,其特征在于,在移动副轨两侧的下部还分别设置有挡块,所述的挡块位于上述副轨的内侧,并与副轨接触。权利要求书CN201703385UCN201703389U1/3页3自动换轨小车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可沿轨道运行的小车,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自动换轨的小车,属于运输装置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有轨小车RAILGUIDEVEHICLE是一种沿着铁轨行走的运输工。
5、具,其可用于搬运和输送,具有加速和移动速度都比较快的特点,适合运送重型工件,因导轨固定,行走平稳,停车位置比较准确,控制系统简单、可靠性好、制造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但是我们知道,有轨小车的行走路线有时是需要变化的,不可能只有一种轨道运行方式,根据实际需要,有轨小车需要在不同的方向上运行,这就带来了一个有轨小车需要在不同方向的轨道间变换的问题,目前在市场上,通常有轨小车换轨采用的是火车换轨的方式,即采用道岔换轨的方式来进行换轨,此种方式,换轨的角度非常小,如果需要变换的角度比较大,则需要在地面上设置很多的道岔,达到目的地需要运行的路线也比较长,且此较复杂,占用场地,且耗材也比较多,另外,目前,。
6、也有采用双小车的方式来进行换轨的,即副车坐在主车上,主车上安装有轨道,副车轨道与主车轨道存在较大落差,在变换轨道时,主车停留在主车轨道上,副车从主车上移动到副轨上,此种方式需要在地面挖坑,造成厂房被隔断,增加了生产成本。实用新型内容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的自动变轨小车。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0005一种自动换轨小车,包括小车框架、轨道、行走轮和驱动装置,其中行走轮和驱动装置都设置在小车框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轨道分为主轨道、移动副轨和次轨道,其中,移动副轨垂直设置在两主轨道之上,其两端分别卡扣在两主轨道。
7、上,而次轨道也与两主轨道垂直设置,其与移动副轨在同一水平面上,行走轮包括在主轨道上行走的主轨道滚轮和在次轨道上行走的次轨道滚轮,次轨道滚轮同时卡扣在移动副轨上,而驱动装置则包括用于驱动主轨道滚轮的主轨道滚轮驱动部件和用于驱动次轨道滚轮的次轨道滚轮驱动部件,在小车框架上部还设置有升降工装和与升降工装连接的升降驱动,在升降工装下部还设置有一杠杆,杠杆的一端与小车框架整体连接,另一端销接在升降工装下部的固定件上,而杠杆在其支点处则通过插销与次轨道滚轮连接。0006上述自动换轨小车,还包括副轨,其位于主轨道的内侧,与主轨道平行设置。0007此外,在移动副轨两侧的下部还分别设置有挡块,所述的挡块位于上述。
8、副轨的内侧,并与副轨接触。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通过杠杆原理,可轻易的在主轨道和次轨道之间变换,换轨角度大,且操作非常简单,不需要在厂房地面挖坑,隔断厂房,或者布置较多的轨道线路,本实用新型通过程序控制和电驱动,高度实现了说明书CN201703385UCN201703389U2/3页4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视图;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侧视图;001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俯视图。0012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为00131、小车框架2、主轨道滚轮驱动部件3、主轨道滚轮00144、主轨道5、移动。
9、副轨6、次轨道00157、升降驱动8、升降工装9、杠杆001610、插销11、次轨道滚轮12、次轨道滚轮驱动部件001713、副轨14、固定件15、挡块具体实施方式0018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俯视图。0020如图1至图3所示自动换轨小车,包括小车框架1、轨道、行走轮和驱动装置,其中行走轮和驱动装置都设置在小车框架1上,所述的轨道分为主轨道4、移动副轨5和次轨道6,其中,移动副轨5垂直设置在两主轨道4之上,其两端分别卡扣在两主轨道4上,而次轨道6也与两主轨道4垂直设置。
10、,其与移动副轨5在同一水平面上,行走轮包括在主轨道4上行走的主轨道滚轮3和在次轨道6上行走的次轨道滚轮11,次轨道滚轮11同时卡扣在移动副轨5上,而驱动装置则包括用于驱动主轨道滚轮3的主轨道滚轮驱动部件2和用于驱动次轨道滚轮11的次轨道滚轮驱动部件12,在小车框架1上部还设置有升降工装8和与升降工装8连接的升降驱动7,在升降工装8下部还设置有一杠杆9,杠杆9的一端与小车框架1整体连接,另一端销接在升降工装8下部的固定件14上,而杠杆9在其支点处则通过插销10与次轨道滚轮11连接。0021在上述自动换轨小车,还设置有副轨13,其位于主轨道4的内侧,与主轨道4平行设置,而在移动副轨5两侧的下部还分。
11、别设置有挡块15,所述的挡块15位于上述副轨13的内侧,并与副轨13接触,副轨13对移动副轨5起到定位和支撑的作用,使得移动副轨5不会左右晃动。00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首先开启主轨道滚轮驱动部件2驱动主轨道滚轮3,使其在主轨道4上行走,此时,由于次轨道滚轮11卡扣在移动副轨5上,因此,在次轨道滚轮11随着小车在主轨道4上移动时,在次轨道滚轮11的卡扣结构的作用下,移动副轨5也随着次轨道滚轮11一起在主轨道4上运动,即移动副轨5随小车一起移动,当到达次轨道6的位置后,移动副轨5固定不动,其与次轨道6对接,形成一条直线,此时需要进行换轨操作,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此时,升降驱动7动作,驱动升降。
12、工装8向下运动,当升降工装8的位置降到与杠杆9接触时,其向下压迫杠杆9的一端,间接压迫固定件14向下运动,在杠杠9的支点的作用下,小车框架1整体被抬升,主轨道滚轮3与主轨道4脱开,与此同时,在控制说明书CN201703385UCN201703389U3/3页5系统的控制下,次轨道驱动部件12工作,其驱动次轨道滚轮11转动,次轨道滚轮11经过移动副轨5,进入与移动副轨5对接的次轨道6,次轨道滚轮沿次轨道6向前运动,即带动小车在次轨道6上移动,实现小车的换轨目的,此时,移动副轨5不动。0023当小车需要从次轨道6换轨到主轨道4时,在次轨道滚轮11反向运动到移动副轨5上,此时,控制系统控制升降驱动7。
13、动作,驱动升降工装8向上运动,此时,在小车的重力作用下,杠杆9连接小车整体端向下运动,此时,主轨道滚轮3落回主轨道4,然后,在主轨道滚轮驱动部件2动作,驱动主轨道滚轮3在主轨道4上运动,进而带动移动副轨5一起运动。002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换轨操作非常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0025以上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201703385UCN201703389U1/2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201703385UCN201703389U2/2页7图3说明书附图CN201703385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