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材料制作的咪头背极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墨烯材料制作的咪头背极板.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982491.5 (22)申请日 2020.06.02 (73)专利权人 王宁志 地址 437500 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石城镇 花园村八组 (72)发明人 王宁志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44681 代理人 朱亲林 (51)Int.Cl. H04R 1/08(2006.01) H04R 3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石墨烯材料制作的咪头背极板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咪头组成结构技术领域, 公 开了一种石墨。
2、烯材料制作的咪头背极板, 包括背 极板, 所述背极板上涂覆有石墨烯层, 所述背极 板厚度可有多种尺寸; 本实用新型使用石墨烯材 料, 大大提高了咪头背极板的性能, 耐高温能提 高到300度或以上, 提高了咪头的灵敏度的稳定 性或应用产品的通话录音质量。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12034315 U 2020.11.27 CN 212034315 U 1.一种石墨烯材料制作的咪头背极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石墨烯材料制作的咪头背极 板包括背极板(1), 所述背极板(1)上涂覆有石墨烯层(2), 所述背极板(1)厚度可有多种尺 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石墨烯材料制作的咪头背。
3、极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极板(1)采用 铜质基板制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石墨烯材料制作的咪头背极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石墨烯层(2)采 用纳米级的石墨烯材料制作, 纳米石墨烯材料可为固态和液态。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034315 U 2 一种石墨烯材料制作的咪头背极板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咪头组成结构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烯材料制作的咪头背 极板。 背景技术 0002 咪头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能量转换元器件, 是和喇叭正好相反的一个元 器件, 是声音设备的两个终端, 咪头是输入, 喇叭是输出。 咪头使用时需要依附于PCB板, 现 有的咪头。
4、依附于PCB板的结构较多, 如在咪头的背面上焊接电线, 再将电线的自由端通过焊 接连接在PCB板上, 或者在咪头的背面上插针, 再通过咪头背面上的插针连接于PCB板上, 再 或者在咪头的背面上直接设置有内圆铜面及将内圆铜面包围在内的外环形铜面, 内圆铜面 与外环形铜面之间的间距为绝缘面, 所述内圆铜面为正极, 外环形铜面为负极, 通过SMT贴 片工艺, 直接将咪头具有正负极的背面焊接在PCB板上。 0003 综上所述,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通常用的咪头背极材料为特氟龙材质, 其稳定 性差, 耐高温最多260度, 耐温性能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
5、了一种石墨烯材料制作的咪头背极 板。 0005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石墨烯材料制作的咪头背极板包括背极板, 所述 背极板上涂覆有石墨烯层, 所述背极板厚度可有多种尺寸。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石墨烯材料制作的咪头背极板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背极板 采用铜质基板制作。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石墨烯材料制作的咪头背极板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石墨烯 层采用纳米级的石墨烯材料制作, 纳米石墨烯材料可为固态和液态。 0008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使用石墨烯材料, 大大提高了咪头 背极板的性能, 耐高温能提高到300度或以上, 提高了咪头的灵敏度的稳定性或应用产。
6、品的 通话录音质量。 附图说明 0009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中: 1、 背极板; 2、 石墨烯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 特点及功效, 兹例举以下实施例, 并配合 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说明书 1/2 页 3 CN 212034315 U 3 0013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石墨烯材料制作的咪头背极板包括背极板 1, 所述背极板1上涂覆有石墨烯层2, 所述背极板1厚度可有多种尺寸。 0014 具体的, 背极板1采用铜质基板制作。 0015 具体的, 石。
7、墨烯层2采用纳米级的石墨烯材料制作, 纳米石墨烯材料可为固态和液 态。 001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 将纳米级的石墨烯材料(可为固态或液态)以 喷涂或涂布的方式均匀的覆在不同厚度的铜板基板上, 加以烘干, 进行冲压成型, 同时也可 以石墨烯薄膜进行涂布方式进行。 0017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 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与 修饰, 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说明书 2/2 页 4 CN 212034315 U 4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5 CN 212034315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