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一种净化存储雨水的树池.pdf

  • 上传人:a1
  • 文档编号:955560
  • 上传时间:2018-03-21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268.5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107039.9

    申请日:

    2016.12.06

    公开号:

    CN106759824A

    公开日:

    2017.05.3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3F 5/10申请日:20161206|||公开

    IPC分类号:

    E03F5/10; E03F5/14; E03F9/00; C02F9/14; A01G9/02

    主分类号:

    E03F5/10

    申请人:

    徐冉云

    发明人:

    徐冉云

    地址:

    310005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九莲新村54幢173单元50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代理人:

    王从友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雨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净化存储雨水的树池。一种净化存储雨水的树池,它包括地下池体,地下池体分隔为卵石区(1)、储水区(2)和植物生长区(3);卵石区(1)内由下至上填满卵石,卵石区(1)底部设有连通储水区(2)的卵石区出水口(11),储水区(2)顶部设有与地面齐平的顶盖(21),储水区的顶盖(21)下方靠植物生长区(3)一边留有溢流口(22),溢流口(22)连通植物生长区(3)的顶部,植物生长区(3)由下至上设有填料层(35)、细砂层(34)和改良土壤层(33),植物(32)种植在改良土壤层(33)上,在填料层(35)底部开设有出水口。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实现了储存雨水无能耗地灌溉回用,还能反冲洗初期弃流装置。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净化存储雨水的树池,包括地下池体,其特征是:所述地下池体分隔为卵石区
    (1)、储水区(2)和植物生长区(3);卵石区(1)内由下至上填满卵石,卵石区(1)底部设有连
    通储水区(2)的卵石区出水口(11),储水区(2)顶部设有与地面齐平的顶盖(21),储水区(2)
    与植物生长区(3)之间的隔墙为慢渗透性墙体(23),储水区的顶盖(21)下方靠植物生长区
    (3)一边留有溢流口(22),溢流口(22)连通植物生长区(3)的顶部,在溢流口(22)下方与植
    物生长区(3)上层之间放置有卵石(31),植物生长区(3)由下至上设有填料层(35)、细砂层
    (34)和改良土壤层(33),植物(32)种植在改良土壤层(33)上,在填料层(35)底部开设有出
    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化存储雨水的树池,其特征是:所述慢渗透性墙体(23)
    由生态砂基透水砖构筑制成。

    说明书

    一种净化存储雨水的树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雨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净化存储雨水的树池。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极端降雨有偏多偏强的趋势。随着城市
    的发展,城区内的不透水面积越来越大,雨水的下渗能力大幅度减小,势必造成地面径流的
    增大,给城市排水系统带来极大的考验,给城市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威胁。

    有研究表明,初期径流由于空气污染和面源污染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携带了暴
    雨径流中绝大部分的污染物,对植物的生长和维护管理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因雨水装置
    蓄水体积、渗透系数的限制,汇水面积上的大量雨水直接外排,增大了雨水管网的压力,造
    成降雨间隔期装置补水量的浪费。

    目前,雨水储存装置能够解决了径流外排量大的问题,但不能在无能耗的条件下
    将储存雨水灌溉回用;大量涌现的初期弃流装置能控制初期径流并进行初期雨水处理,但
    无法清洗初期弃流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净化
    存储雨水的树池,它既能在不外加能量的条件下将储存雨水灌溉回用,又能清洗初期弃流
    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地下池体,地
    下池体分隔为卵石区、储水区和植物生长区;卵石区内由下至上填满卵石,卵石区底部设有
    连通储水区的卵石区出水口,储水区顶部设有与地面齐平的顶盖,储水区与植物生长区之
    间的隔墙为慢渗透性墙体,储水区的顶盖下方靠植物生长区一边留有溢流口,溢流口连通
    植物生长区的顶部,在溢流口下方与植物生长区上层之间放置有卵石,植物生长区由下至
    上设有填料层、细砂层和改良土壤层,植物种植在改良土壤层上,在填料层底部开设有出水
    口。

    降雨时,汇水面积上的径流雨水先进入卵石区,经净化处理后由卵石区底部进入
    储水区,待水面上升后,储水区的雨水溢流进入植物生长区,经卵石消能及植物、改良土壤
    层、细砂层、填料层截留过滤后,多余的雨水通过植物生长区的出水口流出,直接排放或进
    行后续处理。

    降雨间隔期,储水区的水位下降至溢流口下部,雨水经慢渗透性墙体进入植物生
    长区,减少了人工浇洒用水,节约灌溉用水,又降低了绿化工人的工作量,且不需外加能源。
    反冲洗时,利用储水区的上部溢流口作为进水口,卵石区的上部进水区作为出水口,清除了
    卵石区和储水区底部残留的大颗粒污染物。

    所以,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实现了储存雨水无能耗地灌溉回用,还能反冲洗初期
    弃流装置。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卵石区;11.卵石区出水口;2.储水区;21.顶盖; 22.溢流口;23.慢渗透性
    墙体;3.植物生长区;31.卵石;32.植物;33.改良土壤层;34.细砂层;35.填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地下池体,地下池体分隔为卵石区1、储水区2和植物生长区3;
    卵石区1内由下至上填满卵石,卵石区1底部设有连通储水区2的卵石区出水口11,储水区2
    顶部设有与地面齐平的顶盖21,储水区2与植物生长区3之间的隔墙为慢渗透性墙体23,储
    水区的顶盖21下方靠植物生长区3一边留有溢流口22,溢流口22连通植物生长区3的顶部,
    在溢流口22下方与植物生长区3上层之间放置有卵石31,植物生长区3由下至上设有填料层
    35、细砂层34和改良土壤层33,植物32种植在改良土壤层33上,在填料层35底部开设有出水
    口。

    所述的慢渗透性墙体23由生态砂基透水砖构筑制成。生态砂基透水砖通过“破坏
    水的表面张力”的透水原理,常温下免烧结成型,以沙漠中风积沙为原料生产出的一种新型
    生态环保材料。

    降雨时,汇水面积上的径流雨水进入卵石区1,由卵石区过滤后经卵石区出水口11
    进入储水区2,待水面上升后,经储水区溢流口22进入植物生长区3,经过卵石31的消能作
    用,植物32、改良土壤层33、细砂层34、填料层35的截留过滤作用,多余的雨水从填料层35的
    出水口流出,直接排放或进行后续处理。

    降雨间隔期,储水区2的水位下降至溢流口22下部,雨水经慢渗透性墙体23进入植
    物生长区3,能减少人工浇洒用水,节约灌溉用水,又降低了绿化工人的工作量,且不需外加
    能源。

    反冲洗时,利用储水区2的溢流口22作为进水口,卵石区1的上部进水区作为出水
    口,向溢流口22压入反冲水,卵石区1和储水区2底部残留的大颗粒污染物被反向冲出到卵
    石区1顶面,被收集移除,为下一次降雨做好准备。

    改良土壤层33采用砂土混合,即在原有土壤的基础上加入20%的砂,增大土壤的渗
    透系数;细砂层34代替土工布,位于改良土壤层33和填料层35之间,防止因土工布过细造成
    的堵塞,同时,细砂层34也有利于植物32根系的生长。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将初期弃流与雨水回用组合起来,既净化了初期径流,又
    降低了外排径流量,同时还充分利用雨水作为植物生长用水,降雨间隔期反冲洗装置时方
    便易行。

    关 键  词:
    一种 净化 存储 雨水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净化存储雨水的树池.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95556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