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基自流平抗静电地坪材料的使用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泥基自流平抗静电地坪材料的使用方法,属于建筑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地坪材料应用范围广,对其功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抗静电功能便是其中一种。当
前,抗静电地坪主要是环氧防静电地坪,由溶剂型环氧树脂、固化剂、导电填料组成,由于使
用有机溶剂为稀释剂,存在污染环境,损害身体健康等弊端,并且,环氧抗静电地坪还存在
表面耐磨性差,使用寿命短、导电填料使用量大等缺陷。
水泥基自流平地坪由胶凝材料、细骨料、填料及添加剂等组成,与水搅拌后有良好
流动性,稍加辅助性铺摊就能自动找平,具有施工简单快捷、流动找平性好、凝结硬化快、能
大幅度缩短施工工期、耐磨、经济、环保等优点,正逐渐取代传统地坪。但由于抗静电填料用
量多,导致地坪强度差,不耐磨等原因,目前尚无兼具抗静电功能的水泥基自流平地坪。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水泥基自流平抗
静电地坪材料的使用方法。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提供一种水泥基自流平抗静电地坪材料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称量水
泥基自流平抗静电地坪材料的各组分,机械混合后,再加水搅拌均匀;然后浇筑地面,自流
平成型,固化后成地面材料;其中,水泥基自流平抗静电地坪材料与水的重量比为1:0.15~
0.25;
所述水泥基自流平抗静电地坪材料,包括按重量比计算的下述各组分:铝酸盐水
泥15~25份,普通硅酸盐水泥10~20份,粉煤灰1~3份,矿渣1~3份,熟石膏1~3份,可再分
散性乳胶粉0.5~1份,消泡剂0.4~0.8份,减水剂0.5~1份,石英砂49.10~56.05份,导电
纤维填料0.05~0.2份,导电粉末填料0.5~3份。
本发明中,所述粉煤灰为2级粉煤灰;所述矿渣为满足“GBT18046-2008”标准中S95
级矿渣;所述可再分散性乳胶粉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醋酸乙烯/叔碳酸乙烯共聚物
或丙烯酸类聚合物中的一种;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或聚丙烯酸类消泡剂;所述减水剂为
聚羧酸类减水剂;所述石英砂细度模数为0.8~1.2,含泥量≤0.5%。
本发明中,所述导电纤维填料为铜纤维、不锈钢纤维或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直
径5~30μm,长度0.5~2cm。
本发明中,所述导电粉末填料为掺锡氧化铟(ITO)、掺氟氧化锡(FTO)、掺锑氧化锡
(ATO)或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多种,粒径≤50nm;或者,导电粉末填料是铜粉、不锈钢粉或导电
白云母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粒径200~800目。
发明原理描述:
本发明针对当前抗静电地坪市场现状,开展水泥基自流平抗静电地坪研究,通过
合理配方设计,利用导电纤维和导电粉体协同作用机理,克服单一导电填料用量大,对地坪
流动性、力学性能影响大现状,实现低导电材料填充,高抗静电性能地坪材料的制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纤维导电填料与粉体导电填料协同使用,利于形成导电网络结构,减少导电填
料用量,降低地坪材料电阻;
(2)导电填料用量少,对自流平地坪材料流动性、力学性能(如抗压、抗折强度、等)
影响小,不影响其工程使用;
(3)导电纤维材料使用能提高地坪材料抗收缩开裂性能。
(4)本发明中水泥基自流平抗静电地坪材料,基本性能按照JCT985-2005标准测
试,表面电阻采用表面电阻仪RT-1000测试,测试结果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所述水泥基自流平抗静电地坪材料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所述重
量配比称量各组分,机械混合后再加水搅拌均匀;然后浇筑地面,自流平成型,固化后成地
面材料;其中,水泥基自流平抗静电地坪材料与水的重量比为1:0.15~0.25。
实施例1
一种水泥基自流平抗静电地坪材料,包括下述按重量比计算的各组分:铝酸盐水
泥15份,普通硅酸盐水泥20份,粉煤灰3份,矿渣1份,熟石膏1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乳
胶粉1份,有机硅类消泡剂0.4份,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1份,石英砂56.05份,铜纤维(直径5μ
m,长度0.5cm)0.05份,铜粉末(200目)1.5份。按所述重量配比称量各组分,机械混合后再加
水搅拌均匀;然后浇筑地面,自流平成型,固化后成地面材料。地坪材料与水重量比为1:
0.15。性能测试见表1。
实施例2
一种水泥基自流平抗静电地坪材料,包括下述按重量比计算的各组分:铝酸盐水
泥25份,普通硅酸盐水泥10份,粉煤灰1份,矿渣3份,熟石膏3份,醋酸乙烯/叔碳酸乙烯共聚
物乳胶粉0.5份,聚丙烯酸类消泡剂0.8份,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0.5份,石英砂54.0份,不锈
钢纤维(直径30μm,长度2cm)0.2份,不锈钢粉末(800目)2份。按上述重量比称量混合好后,
加水搅拌均匀,即可施工使用,地坪材料与水重量比为1:0.25。性能测试见表1。
实施例3
一种水泥基自流平抗静电地坪材料,包括下述按重量比计算的各组分:铝酸盐水
泥20份,普通硅酸盐水泥20份,粉煤灰2份,矿渣2份,熟石膏2份,丙烯酸类聚合物乳胶粉0.8
份,有机硅类消泡剂0.5份,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0.5份,石英砂49.1份,碳纤维(直径10μm,
长度1cm)0.1份,导电白云母(600目)3份。按上述重量比称量混合好后,加水搅拌均匀,即可
施工使用,地坪材料与水重量比为1:0.20。性能测试见表1。
实施例4
一种水泥基自流平抗静电地坪材料,包括下述按重量比计算的各组分:铝酸盐水
泥25份,普通硅酸盐水泥15份,粉煤灰2份,矿渣2份,熟石膏2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乳
胶粉0.8份,有机硅类消泡剂0.5份,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0.8份,石英砂51.9份,碳纤维(直
径10μm,长度1cm)0.1份,掺锡氧化铟(ITO)(40nm)0.5份。按上述重量比称量混合好后,加水
搅拌均匀,即可施工使用,地坪材料与水重量比为1:0.20。性能测试见表1。
实施例5
一种水泥基自流平抗静电地坪材料,包括下述按重量比计算的各组分:铝酸盐水
泥25份,普通硅酸盐水泥15份,粉煤灰2份,矿渣2份,熟石膏2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乳
胶粉0.8份,有机硅类消泡剂0.5份,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0.5份,石英砂51.6份,铜纤维(直
径5μm,长度0.5cm)0.1份,掺氟氧化锡(FTO)(20nm)0.5份。按上述重量比称量混合好后,加
水搅拌均匀,即可施工使用,地坪材料与水重量比为1:0.20。性能测试见表1。
实施例6
一种水泥基自流平抗静电地坪材料,包括下述按重量比计算的各组分:铝酸盐水
泥25份,普通硅酸盐水泥15份,粉煤灰2份,矿渣2份,熟石膏2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乳
胶粉0.8份,有机硅类消泡剂0.5份,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0.5份,石英砂51.6份,不锈钢纤维
(直径5μm,长度0.5cm)0.1份,掺锑氧化锡(ATO)(50nm)0.5份。按上述重量比称量混合好后,
加水搅拌均匀,即可施工使用,地坪材料与水重量比为1:0.20。性能测试见表1。
实施例7
一种水泥基自流平抗静电地坪材料,包括下述按重量比计算的各组分:铝酸盐水
泥25份,普通硅酸盐水泥15份,粉煤灰2份,矿渣2份,熟石膏2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乳
胶粉0.8份,有机硅类消泡剂0.5份,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0.5份,石英砂50.6份,不锈钢纤维
(直径22μm,长度1cm)0.1份,石墨烯(20nm)0.5份,不锈钢粉(800目)1份。按上述重量比称量
混合好后,加水搅拌均匀,即可施工使用,地坪材料与水重量比为1:0.20。性能测试见表1。
实施例8
一种水泥基自流平抗静电地坪材料,包括下述按重量比计算的各组分:铝酸盐水
泥25份,普通硅酸盐水泥15份,粉煤灰2份,矿渣2份,熟石膏2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乳
胶粉0.8份,有机硅类消泡剂0.5份,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0.5份,石英砂50.6份,铜纤维(直
径10μm,长度1cm)0.1份,掺锑氧化锡(ATO)(50nm)0.5份,铜粉(500目)1份。按上述重量比称
量混合好后,加水搅拌均匀,即可施工使用,地坪材料与水重量比为1:0.20。性能测试见表
1。
实施例9
一种水泥基自流平抗静电地坪材料,包括下述按重量比计算的各组分:铝酸盐水
泥25份,普通硅酸盐水泥15份,粉煤灰2份,矿渣2份,熟石膏2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乳
胶粉0.8份,有机硅类消泡剂0.5份,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0.5份,石英砂50.6份,铜纤维(直
径10μm,长度1cm)0.05份,不锈钢纤维(直径22μm,长度1cm)0.05份、掺锑氧化锡(ITO)
(40nm)0.5份,铜粉(500目)1份。按上述重量比称量混合好后,加水搅拌均匀,即可施工使
用,地坪材料与水重量比为1:0.20。性能测试见表1。
实施例10
一种水泥基自流平抗静电地坪材料,包括下述按重量比计算的各组分:铝酸盐水
泥25份,普通硅酸盐水泥15份,粉煤灰2份,矿渣2份,熟石膏2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乳
胶粉0.8份,有机硅类消泡剂0.5份,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0.8份,石英砂50.9份,铜纤维(直
径10μm,长度1cm)0.05份,碳纤维(直径10μm,长度1cm)0.05份、掺锑氧化锡(ATO)(50nm)0.5
份,铜粉(500目)1份。按上述重量比称量混合好后,加水搅拌均匀,即可施工使用,地坪材料
与水重量比为1:0.20。性能测试见表1。表1.水泥基自流平抗静电地坪性能
对比实施方式
以下对比例,均以上述10个案例中的表面电阻率最低的案例—实施例9作为基础
进行设置。
对比例1
将实施例9中“石英砂50.6份,铜纤维(直径10μm,长度1cm)0.05份,不锈钢纤维(直
径22μm,长度1cm)0.05份”更换为“石英砂50.7份,铜纤维(直径10μm,长度1cm)0份,不锈钢
纤维(直径22μm,长度1cm)0份”,其余同于实施例9。性能见表2。
对比例2
将实施例9中“石英砂50.6份,掺锑氧化锡(ITO)(40nm)0.5份,铜粉(500目)1份”更
换为“石英砂52.1份,掺锑氧化锡(ITO)(40nm)0份,铜粉(500目)0份”,其余同于实施例9。性
能见表2。
对比例3
将实施例9中“石英砂50.6份,铜纤维(直径10μm,长度1cm)0.05份,不锈钢纤维(直
径22μm,长度1cm)0.05份、掺锑氧化锡(ITO)(40nm)0.5份,铜粉(500目)1份”更换为“石英砂
52.2份,铜纤维(直径10μm,长度1cm)0份,不锈钢纤维(直径22μm,长度1cm)0份、掺锑氧化锡
(ITO)(40nm)0份,铜粉(500目)0份”,其余同于实施例9。性能见表2。
对比例4
将实施例9中“铜纤维(直径10μm,长度1cm)0.05份,不锈钢纤维(直径22μm,长度
1cm)0.05份”更换为“铜纤维(直径10μm,长度1cm)0.1份,不锈钢纤维(直径22μm,长度1cm)0
份”,其余同于实施例9。性能见表2。
对比例5
将实施例9中“铜纤维(直径10μm,长度1cm)0.05份,不锈钢纤维(直径22μm,长度
1cm)0.05份”更换为“铜纤维(直径10μm,长度1cm)0份,不锈钢纤维(直径22μm,长度1cm)0.1
份”,其余同于实施例9。性能见表2。
对比例6
将实施例9中“掺锑氧化锡(ITO)(40nm)0.5份,铜粉(500目)1份”更换为“掺锑氧化
锡(ITO)(40nm)1.5份,铜粉(500目)0份”,其余同于实施例9。性能见表2。
对比例7
将实施例9中“掺锑氧化锡(ITO)(40nm)0.5份,铜粉(500目)1份”更换为“掺锑氧化
锡(ITO)(40nm)0份,铜粉(500目)1.5份”,其余同于实施例9。性能见表2。
对比例8
将实施例9中“石英砂50.6份,铜纤维(直径10μm,长度1cm)0.05份,不锈钢纤维(直
径22μm,长度1cm)0.05份”更换为“石英砂50.45份,铜纤维(直径10μm,长度1cm)0.1份,不锈
钢纤维(直径22μm,长度1cm)0.15份”,其余同于实施例9。性能见表2。
对比例9
将实施例9中“石英砂48.6份,掺锑氧化锡(ITO)(40nm)0.5份,铜粉(500目)1份”更
换为“石英砂46.6份,掺锑氧化锡(ITO)(40nm)0.5份,铜粉(500目)3份”,其余同于实施例9。
性能见表2。
对比例10
将实施例9中“石英砂48.6份,掺锑氧化锡(ITO)(40nm)0.5份,铜粉(500目)1份”更
换为“石英砂46.6份,掺锑氧化锡(ITO)(40nm)1.5份,铜粉(500目)2份”,其余同于实施例9。
性能见表2。
表1水泥基自流平抗静电地坪性能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若干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
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
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