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U型梁预制台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U型梁预制台座.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174315.9 (22)申请日 2020.02.17 (73)专利权人 孙世伟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新华路 19号2号楼附8号 (72)发明人 孙世伟张华松张彦赵光明 路军红王琼琼丁圣潇 (51)Int.Cl. B28B 23/00(2006.01) B28B 17/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混凝土U型梁预制台座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U型梁预制台 座, 包括地基板和墩座, 所述墩座和地基板之间 设置了断缝。
2、, 所述地基板沿纵向间断设置横隔 墙, 所述地基板纵向两端两端设置防护墙, 所述 墩座上部设置适应外张拉横梁滑动的钢轨和适 应内张拉横梁滑动的钢轨, 所述墩座下部设置垂 直桩柱和斜桩柱, 所述墩座内置立墩, 所述立墩 包括钢管混凝土垂直支柱、 钢管混凝土底撑、 钢 管混凝土斜撑、 钢管混凝土平联, 连接方式采用 法兰盘连接, 所述地基板为无筋混凝土结构, 所 述墩座为素混凝土结构, 所述立墩、 垂直桩柱、 斜 桩柱均为钢管混凝土结构, 本实用新型可自由设 置U型梁预制数量和进行平面布置, 结构简单, 整 体工程量小, 且增大了抗倾覆、 抗滑能力。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
3、12146954 U 2020.12.15 CN 212146954 U 1.一种混凝土U型梁预制台座, 包括地基板 (1) 和墩座 (3) ,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基板 (1) 顶面为长方形, 所述地基板 (1) 沿纵向间断设置横隔墙 (2) , 所述横隔墙 (2) 内置混凝土U型 梁底模预埋件 (5) , 所述地基板 (1) 内置混凝土U型梁侧模预埋件 (6) , 所述地基板 (1) 纵向两 端设置防护墙 (8) , 所述防护墙 (8) 为可移动钢结构, 所述墩座 (3) 和地基板 (1) 的下部设置 灰土垫层 (4) , 所述墩座 (3) 上部靠近防护墙 (8) 一端设置适应外张拉横梁滑。
4、动的钢轨 (9) , 所述墩座 (3) 上部靠近地基板 (1) 一端设置适应内张拉横梁滑动的钢轨 (10) , 所述墩座 (3) 下部设置垂直桩柱 (11) , 所述墩座 (3) 下部设置斜桩柱 (12) , 所述墩座 (3) 内置立墩 (7) , 所 述立墩 (7) 包括垂直设置的钢管混凝土垂直支柱 (13) , 水平设置在墩座 (3) 底部的钢管混凝 土底撑 (14) , 连接钢管混凝土垂直支柱 (13) 与钢管混凝土底撑 (14) 的钢管混凝土斜撑 (15) , 水平连接钢管混凝土垂直支柱 (13) 的钢管混凝土平联 (16)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U型梁预制台座, 其特征在。
5、于, 所述墩座 (3) 和地基板 (1) 之间设置了断缝, 所述墩座 (3) 互相独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U型梁预制台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管混凝土垂直支 柱 (13) 、 钢管混凝土底撑 (14) 、 钢管混凝土斜撑 (15) 、 钢管混凝土平联 (16) 之间采用法兰盘 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U型梁预制台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基板 (1) 为无筋混 凝土结构, 所述墩座 (3) 为素混凝土结构, 所述立墩 (7) 、 垂直桩柱 (11) 、 斜桩柱 (12) 均为钢 管混凝土结构。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146954 U 2 一种。
6、混凝土U型梁预制台座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梁预制工艺, 具体是一种混凝土U型梁预制台座。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混凝土U型梁开始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应用较为广泛, 根据U型梁的技术要 求, U型梁预制台座技术标准要求非常严格, 其质量直接决定着U型梁的预制质量, 现有混凝 土U型梁预制台座设计技术报道较少, 常规预制台座设计压杆, 由于压杆中部限制较少, 故 将压杆作为无侧限受压杆件考虑, 直接影响U型梁预制数量, 同时端部压杆按照墩式结构考 虑抗倾覆和抗滑能力, 导致预制台座钢筋混凝土和其他材料数量大, 工程复垦工程量大, 且 可能发生位移变形影响U型梁预制质量。。
7、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U型梁预制台座,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 提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混凝土U型梁预制台座, 包括地基板和墩座, 所述地基板顶面为长方形, 所述 地基板沿纵向间断设置横隔墙, 所述横隔墙内置混凝土U型梁底模预埋件, 所述地基板内置 混凝土U型梁侧模预埋件, 所述地基板纵向两端设置防护墙, 所述防护墙为可移动钢结构, 所述墩座和地基板的下部设置灰土垫层, 所述墩座上部靠近防护墙一端设置适应外张拉横 梁滑动的钢轨, 所述墩座上部靠近地基板一端设置适应内张拉横梁滑动的钢轨, 所述墩座 。
8、下部设置垂直桩柱, 所述墩座下部设置斜桩柱, 所述墩座内置立墩, 所述立墩包括垂直设置 的钢管混凝土垂直支柱, 水平设置在墩座底部的钢管混凝土底撑, 连接钢管混凝土垂直支 柱与钢管混凝土底撑的钢管混凝土斜撑, 水平连接钢管混凝土垂直支柱的钢管混凝土平 联。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墩座和地基板之间设置了断缝, 所述墩座互 相独立设置。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钢管混凝土垂直支柱、 钢管混凝土底撑、 钢管 混凝土斜撑、 钢管混凝土平联之间采用法兰盘连接。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地基板为无筋混凝土结构, 所述墩座为素混 凝土结构, 所述。
9、立墩、 垂直桩柱、 斜桩柱均为钢管混凝土结构。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U型梁预制 台座, 由于地基板与墩座及墩座之间互相独立设置, 每个墩座单独承担荷载, 可实现抗倾覆 和抗滑目标, 故地基板可根据需要调整尺寸, 提高施工的灵活性, 不会限制混凝土U型梁预 制数量, 取消了反力压杆的设置, 因此减少了工程量, 墩座下设置斜桩柱的结构形式, 在有 效提供水平抗力的同时, 大幅提高了墩座的抗滑、 抗倾覆能力, 立墩主体采用钢管混凝土结 构, 各杆件连接采用法兰盘形式, 墩座采用素混凝土结构, 方便后期安装、 拆卸, 立墩钢管混 说明书 1/2 。
10、页 3 CN 212146954 U 3 凝土可以重复使用, 较少材料的消耗, 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混凝土U型梁预制台座立面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为混凝土U型梁预制台座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2 图3为钢管混凝土垂直支柱、 钢管混凝土底撑等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3 图中: 1、 地基板; 2、 横隔墙; 3、 墩座; 4、 灰土垫层; 5、 混凝土U型梁底模预埋件; 6、 混 凝土U型梁侧模预埋件; 7、 立墩; 8、 防护墙; 9、 外张拉横梁滑动的钢轨; 10、 内张拉横梁滑动 的钢轨; 11、 垂直桩柱; 12、 斜桩柱; 13、 钢管混凝土垂直支柱; 14、。
11、 钢管混凝土底撑; 15、 钢管 混凝土斜撑; 16、 钢管混凝土平联。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5 请参阅图1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一种混凝土U型梁预制台座, 包括地基板1和 墩座3, 所述地基板1顶面为长方形, 所述地基板1沿纵向间断设置横隔墙2, 所述横隔墙2内 置混凝土U型梁。
12、底模预埋件5, 所述地基板1内置混凝土U型梁侧模预埋件6, 所述地基板1纵 向两端设置防护墙8, 所述防护墙8为可移动钢结构, 所述墩座3和地基板1的下部设置灰土 垫层4, 所述墩座3上部靠近防护墙8一端设置适应外张拉横梁滑动的钢轨9, 所述墩座3上部 靠近地基板1一端设置适应内张拉横梁滑动的钢轨10, 所述墩座3下部设置垂直桩柱11, 所 述墩座3下部设置斜桩柱12, 所述墩座3内置立墩7, 所述立墩7包括垂直设置的钢管混凝土 垂直支柱13, 水平设置在墩座3底部的钢管混凝土底撑14, 连接钢管混凝土垂直支柱13与钢 管混凝土底撑14的钢管混凝土斜撑15, 水平连接钢管混凝土垂直支柱13的钢。
13、管混凝土平联 16。 001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墩座3和地基板1之间设置了断缝, 地基板1与墩座3及 墩座3之间互相独立设置, 每个墩座3单独承担荷载, 可实现抗倾覆和抗滑目标, 故地基板1 可根据需要调整尺寸, 提高施工的灵活性, 不会限制混凝土U型梁预制数量。 0017 钢管混凝土垂直支柱13、 钢管混凝土底撑14、 钢管混凝土斜撑15、 钢管混凝土平联 16之间采用法兰盘连接, 地基板1为无筋混凝土结构, 墩座3为素混凝土结构, 立墩7主体采 用钢管混凝土结构, 方便后期安装、 拆卸, 立墩7可以重复使用, 较少材料的消耗, 节约了成 本。 0018 取消了反力压杆的设置, 因此减少了工程量, 墩座下设置斜桩柱的结构形式, 在有 效提供水平抗力的同时, 大幅提高了墩座的抗滑、 抗倾覆能力。 0019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 说,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 行等同替换,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 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2/2 页 4 CN 212146954 U 4 图1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1/1 页 5 CN 212146954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