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停车位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停车相关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升降停车位。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更好,更快的提高中。越来越多的人们在不断的购买新的轿车,很多家庭已经是拥有两部,甚至是三部私家车了。而城市在停车场的建设却还是滞后的,尤其是一些大中型城市,停车的压力已经明显的表现出来。有的人为了能找到一个能够暂时停车的位置,在附近开车转了半个小时都没有找到合理的停车位。更为突出的是一些居民住宅小区,由于有限的车位,很多车主不得不将自己心爱的汽车停放在小区以外的马路上,首先这样停车给小区周围的交通带来一定的影响,其次由于车辆停放在远离管理人员的视线,很容易造成车辆的划伤以及被盗等。
目前停车大多采用的是停车场划线停车、车库划线停车等一车位停一车的平面停车方式。随着停车压力的不断增加,停车价格、车位价格迅速攀升,开始出现了立体的停车位,如双层停车位等。目前的双层停车位大多采用液压升降系统来实现第二层的车位升降。这类双层停车位存在的不足是生产成本特别高,而且需要有固定的电源提供动力。因此这样的双层停车位一般都只能用于高档停车场,很难在得到大面积的推广。
申请号201020239204.8的中国发明专利,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升降停车位,属于车辆停放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升降停车位,包括停车平台,停车平台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四根中空且内侧开口的立柱,停车平台内设置有四根中空的且外端部分别伸入两侧的立柱内的导向支承臂,停车平台内设置有与导向支承臂垂直的油缸槽,导向支承臂的内腔与油缸槽连通,油缸槽内设置有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工作端连接有四根升降钢丝,升降钢丝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油缸槽和导向支承臂的内腔分别连接到四根立柱的顶端上,其中一根立柱的外侧上设置有与液压油缸连接的液压站。本发明在不改变原有停车位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倍的停车位置,有效避免了车辆的被盗及划伤,但是空间效率依然不高,自动化程度低。
申请号201220272325.1的中国发明专利,本发明是一种手动升降双层停车位,其包括两主柱、用于承载第二层车辆的承载装置、两组用于带动承载装置升降的四杆升降机构、拉绳和蜗轮蜗杆式收放器;所述两主柱相向的内侧设有滑槽,两四杆升降机构上都设有同步轮,且两四杆升降机构顶端与承载装置顶端固定并滑动连接在主柱的滑槽上;承载装置安装在两主柱之间且与两主柱滑动连接;所述收放器安装在任一根主柱上,且收放器通过拉绳连接两四杆升降机构上的同步轮。本发明使用操作十分方便,且不耗能、完全做到真正的绿色环保、低碳,且单用面积小,节约空间,故十分适合普通家庭的使用,是不适合在公众场合使用,空间效率依然不高,自动化程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升降停车位,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升降停车位,包括平台、支撑总成、传动系统、多个停车支架和控制总成,所述支撑总成竖直设置在平台上,传动系统设置在支撑总成的平面内,多个停车支架设置在传动系统上,所述控制总成包括电控箱和触控操作平台,电控箱连接传动系统和触控操作平台,触控操作平台上设有刷卡区和出卡口,触控操作平台还设有传动系统启动按钮。
优选的,所述支撑总成包括两个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矩形框架,矩形框架内设有环形跑道状轨道槽,矩形框架上设有多根加强筋,所述传动系统设置在轨道槽内。
优选的,所述传动系统包括旋转电机、链轮盘和链条,旋转电机设置在矩形框架上,链条卡在轨道槽内,链轮盘设置在轨道槽的两端与链条啮合,旋转电机输出轴的端部设有主动齿轮,旋转电机和链轮盘之间设有中间齿轮,中间齿轮分别与主动齿轮和链轮盘相啮合,同一水平面上的两个链轮盘之间设有连杆,链条上等间距设有多个连接片,同一水平面的两个连接片之间设有支撑杆,所述停车支架设置在支撑杆上。
优选的,所述主动齿轮为锥齿轮,所述中间齿轮包括正齿轮和锥齿轮,两者通过连轴相连接,所述链轮盘为双层结构,外层为链轮,内层为正齿轮,两个正齿轮和两个锥齿轮分别啮合。
优选的,所述链条有多个链条片铰接而成,链条片的内侧设有凸块,所述链轮上设有对应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停车支架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两端的框架,框架包括横杆和设置在横杆两端的连接杆,连接杆与底板相连接,呈45°角,横杆的中心位置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穿过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框架上设有对应的数字标牌,数字标牌上设有对应的信号发射器,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对应的信号接收器,信号接收器通过电控箱与传动系统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重量感应器,支撑架上设有警示灯,警示灯和重量感应器通过电控箱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框架上设有红外线感应器,红外线感应器通过电控箱与传动系统相连接。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的升降停车位,在原本两个车位的基础上,可以停泊2辆以上的轿车,大大节省了空间,通过控制总成控制停车支架的升降,方便停车和取车,同时还可以避免车辆被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停车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停车支架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触控操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传动系统旋转电机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传动系统链轮盘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平台、2--支撑架、3--矩形框架、4--轨道槽、5--加强筋、6--旋转电机、7--链轮盘、8--链条、9--主动齿轮、10--中间齿轮、11--连杆、12--连接片、13--支撑杆、14--链条片、15--凸块、16--凹槽、17--正齿轮、18--锥齿轮、19--底板、20--框架、21--连接板、22--警示灯、23--重量感应器、24--红外线感应器、25--电控箱、26--触控操作平台、27--刷卡区、28--出卡口、29--传动系统启动按钮、30--数字标牌、31-信号接收器、32--信号发射器、33--停车支架、34--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和图5出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升降停车位,包括平台1、支撑总成、传动系统、多个停车支架和控制总成,支撑总成竖直设置在平台1上,传动系统设置在支撑总成的平面内,多个停车支架设置在传动系统上,控制总成包括电控箱25和触控操作平台26,电控箱25连接传动系统和触控操作平台26,触控操作平台26上设有刷卡区27和出卡口28,触控操作平台26还设有传动系统启动按钮29。
司机将车停在停车支架内,等全体乘客下车后,按下传动系统启动按钮,传动系统启动,停车支架上升,新的空的停车支架出现在平台上方,出卡口吐出对应停车支架数字标牌的磁卡,取车时,刷卡或者在触控操作平台输入对应的停车支架的数字标牌,对应的停车支架在传动系统的作用下,位于平台上方。
结合图1和图2,支撑总成包括两个支撑架2,支撑架2上设有矩形框架3,矩形框架3内设有环形跑道状轨道槽4,矩形框架3上设有多根加强筋5,传动系统设置在轨道槽4内。
结合图1、图2,传动系统包括旋转电机6、链轮盘7和链条8,旋转电机6设置在矩形框架3上,链条8卡在轨道槽4内,链轮盘7设置在轨道槽4的两端与链条8啮合,旋转电机6输出轴的端部设有主动齿轮9,旋转电机6和链轮盘7之间设有中间齿轮10,中间齿轮10分别与主动齿轮9和链轮盘7相啮合,同一水平面上的两个链轮盘7之间设有连杆11,链条8上等间距设有多个连接片12,同一水平面的两个连接片12之间设有支撑杆13,停车支架设置在支撑杆13上。
如图6所示,主动齿轮9为锥齿轮18,中间齿轮10包括正齿轮17和锥齿轮18,两者通过连轴相连接,链轮盘7为双层结构,外层为链轮34,内层为正齿轮17,两个正齿轮17和两个锥齿轮18分别啮合。
旋转电机带动链轮盘转动,链轮盘带动链条传动,完成整个停车支架的升降,通过加强筋、连杆和支撑杆的连接,保证整个支撑总成的刚性强度。
如图7所示,链条8有多个链条片14铰接而成,链条片14的内侧设有凸块15,链轮34上设有对应的凹槽16,链轮34上设有设有4个凹槽,每4个链条片设有一个连接片,链轮即链轮盘旋转一圈,完成一个停车支架的升降和另一个停车支架的复位。
如图3所示,停车支架包括底板19和设置在底板19两端的框架20,框架20包括横杆和设置在横杆两端的连接杆,连接杆与底板19相连接,呈45°角,横杆的中心位置设有连接板21,连接板21穿过支撑杆13,框架对轿车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其在升降过程中从地板上掉落,框架的内侧设有橡胶垫,防止对轿车车身造成擦伤。
底板19的底部设有重量感应器23,支撑架2上设有警示灯22,警示灯22和重量感应器23通过电控箱25相连接,当全部停车支架的感应器都感应到重量时,警示灯为红灯,提示司机该升降停车位已满,如果有至少一个停车支架的感应器没有感应到重量,警示灯为绿色。
框架20上设有红外线感应器24,红外线感应器24通过电控箱25与传动系统相连接,如果司机离开该停车位而没有按下传动系统启动按钮,停车支架没有升起,会导致后面的车辆无法进入停车位,所以设置红外线感应器,当有人进入感应范围时,传感器探测到人体红外光谱的变化,触发传动系统备用的控制电路启动,人离开后,延时15s若没有按下传动系统启动按钮,备用的控制电路的开关连通,停车支架上升,取车时,可以通过触控操作平台输入对应的停车支架的数字标牌,进行取车。
如图4所示,框架20上设有对应的数字标牌30,数字标牌30上设有对应的信号发射器32,支撑架2上设有对应的信号接收器31,信号接收器31通过电控箱25与传动系统相连接,每个数字标牌上都对应一个特定信号发射器,大部分取车时,刷卡或者输入对应数字标牌后,传动系统开始工作,每个停车支架传动至平台上方时,停留2-3s,信号接收器感应信号发射器发出的信号,如果是对应数字标牌的信号发射器,那么传动系统停止运转,如果不是,传动系统机箱工作,一直到信号接收器感应正确的信号发射器为止。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