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混凝土运输料斗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运输或浇筑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混
凝土运输料斗。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的主体结构施工浇筑混凝土时,主要通过地泵和汽车泵两种
浇筑工具来实现。当混凝土浇筑方量少、部位特殊时,汽车泵与地泵的设置
复杂,准备工作量大;然而,采用普通料斗进行浇筑时,又容易碰撞钢筋,
造成预留钢筋移位,且混凝土不易灌入,材料浪费严重,施工麻烦,施工效
率低。因此,上述两种浇筑方式的局限性较大,尤其是小面积混凝土或者高
空框架浇筑时,局限性更加明显。
在有落差结构以及施工条件有限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会采用溜槽。因
为溜槽浇筑混凝土速度快,成本低,范围大,弥补了泵送混凝土浇筑的不足。
目前,所采用的溜槽均是在地面搭设条形支架体系,然后将溜槽固定在支架
上。支架搭设和拆卸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材料和时间,尤其是对于面积较
大,运距较远的,落差较大的工程。对于地势较缓的工程,支架搭设高度有
限,溜槽角度较小,导致混凝土浇筑速度慢或者无法浇筑。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多功能混凝土运输料斗,以解决现有技
术存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混凝土运输料斗,包括料斗、料斗底板和位于料斗下端的折
叠运输通道,料斗侧壁顶端周向均布若干个吊环,所述料斗为上下贯通的桶
形结构,且其上下横截面均为正方形;
所述料斗底板通过承插连接的方式与所述料斗底部密封连接;
所述折叠运输通道包括前通道和后通道,所述前通道的一端通过转动连
接轴与所述料斗的一个侧壁底端铰接,另一端通过转动连接轴与所述后通道
的一端铰接,所述后通道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料斗上的与铰接折叠运输
通道的侧壁相对应的侧壁上固设有一个与所述后通道相匹配的固定结构,用
于固定所述后通道的自由端;
所述前后通道的宽度均等于所述料斗的底部出料口的宽度,且所述前通
道的长度也等于所述料斗的底部出料口的宽度。
所述料斗底板与所述折叠运输通道延伸方向相同的一侧设有把手,且所
述把手位于所述折叠运输通道与所述料斗侧壁之间。
所述料斗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底部外侧均设有凸起,所述料斗底板的相对
的两边设有与所述凸起相匹配的滑槽,使得所述料斗底板与所述料斗通过承
插连接的方式密封。
所述前后通道均为长方形凹槽结构。
所述后通道为可伸缩通道,其自由端开斜口。
还包括一个与所述料斗顶端进料口相匹配的料斗盖。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多功能混凝土运输料斗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通过在混凝土运输料斗的底部设置折叠运输通道,将混凝土运输与浇
筑相结合,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使用时,将料斗底板插入料斗底部密封,
并将折叠运输通道折叠起来,向料斗中注满混凝土物料,用塔吊将料斗运至
浇筑位置,将折叠运输通道放下并调整到指定位置,抽出底板,混凝土物料
自动流出,浇筑到指定位置,操作简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浇筑完毕后
再折叠起来进行再次装料并浇筑。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
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
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混凝土运输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混凝土运输料斗中底板与料斗的一种
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
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一种多功能混凝土运输料斗,如图1所示,包括料斗1、料斗底板3和
位于料斗下端的折叠运输通道4,料斗侧壁顶端周向均布若干个吊环2,所
述料斗1为上下贯通的桶形结构,且其上下横截面均为正方形;
所述料斗底板3通过承插连接的方式与所述料斗1底部密封连接;
所述折叠运输通道4包括前通道41和后通道42,所述前通道41的一端
通过转动连接轴5与所述料斗1的一个侧壁底端铰接,另一端通过转动连接
轴与所述后通道42的一端铰接,所述后通道4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料
斗上的与铰接折叠运输通道的侧壁相对应的侧壁上固设有一个与所述后通
道相匹配的固定结构6,用于固定所述后通道的自由端;
所述前后通道的宽度均等于所述料斗1的底部出料口的宽度,且所述前
通道41的长度也等于所述料斗1的底部出料口的宽度。
所述料斗底板3与所述折叠运输通道4延伸方向相同的一侧设有把手3,
且所述把手3位于所述折叠运输通道4与所述料斗侧壁之间。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料斗1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底部外侧均设有
凸起,所述料斗底板的相对的两边设有与所述凸起相匹配的滑槽,使得所述
料斗底板与所述料斗通过承插连接的方式密封。
为了施工方便,且便于生产,所述前后通道均设计长为长方形凹槽结构。
所述后通道为可伸缩通道,其自由端开斜口,可以适用不同高度的混凝
土浇筑。
除此以外,本发明还可以包括一个与所述料斗顶端进料口相匹配的料斗
盖,用于避免混凝土物料装的过多在移动过程中洒出,浪费原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
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