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能面料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功能面料的制备方法.pdf(3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51807A43申请公布日20110511CN102051807ACN102051807A21申请号200910186359122申请日20091028D06M11/69200601D06M15/564200601D06M101/3220060171申请人吴江川冈家纺有限公司地址215228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鼎方村72发明人翁金根54发明名称一种功能面料的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有机溶剂溶解荧光粉、引发剂、分散剂、载体,并搅拌均匀制得反应物,其中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或过硫酸钾中的一种,所述分散剂为三乙基己基磷酸、十二烷基。
2、磺酸钠、聚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其任意混合的混合物,所述载体为聚氨酯类聚合物,然后将所述反应物加入涤纶纤维中,进行反应形成荧光涤纶纤维,将所述荧光涤纶纤维进行切片,纺丝,织成所述功能面料。通过载体稳定连接荧光粉与涤纶纤维,形成的功能面料在晚上或者没有光线的时候可以自发光,这样该面料的使用者晚上行走时,可以被显著地识别,可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尤其可保障小孩子的安全。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页CN102051813A1/1页21一种功能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用有机溶剂溶解荧光粉、引发剂、分散剂、载体,并搅拌均匀制得反应物。
3、,其中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或过硫酸钾中的一种,所述分散剂为三乙基己基磷酸、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其任意混合的混合物,所述载体为聚氨酯类聚合物,然后将所述反应物加入涤纶纤维中,进行反应形成荧光涤纶纤维,将所述荧光涤纶纤维进行切片,纺丝,织成所述功能面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粉为卤磷酸钙荧光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乙二醇。权利要求书CN102051807ACN102051813A1/1页3一种功能面料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面料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现有技术中的面料有很多,如由普通涤纶纤维。
4、编织成的面料,曾有人在面料印染时加入荧光粒子,但是这样只会增加纺织品颜色的鲜艳程度,并没有自发光的特性,导致在晚上或者没有光线的时候,无法辨认面料的使用者,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自发光的功能面料的制备方法。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功能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有机溶剂溶解荧光粉、引发剂、分散剂、载体,并搅拌均匀制得反应物,其中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或过硫酸钾中的一种,所述分散剂为三乙基己基磷酸、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其任意混合的混合物,所述载体为聚氨酯类聚合物,然后将所述反应物加入涤纶纤维中,进行反应形成荧光。
5、涤纶纤维,将所述荧光涤纶纤维进行切片,纺丝,织成所述功能面料。0005所述荧光粉为卤磷酸钙荧光粉。0006所述有机溶剂为乙二醇。0007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其优点如下通过载体稳定连接荧光粉与涤纶纤维,制得的功能面料在晚上或者没有光线的时候可以自发光,这样该面料的使用者晚上行走时,可以被显著地识别,可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尤其可保障小孩子的安全。具体实施方式0008下面进一步阐述本发明。0009一种功能面料,纺织形成该面料的原料包括涤纶纤维、荧光粉、引发剂、分散剂、载体、有机溶剂,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或过硫酸钾中的一种,分散剂为三乙基己基磷酸、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其。
6、任意混合的混合物,载体为聚氨酯类聚合物。荧光粉可选用卤磷酸钙荧光粉。有机溶剂为乙二醇。用有机溶剂溶解荧光粉、引发剂、分散剂、载体,并搅拌均匀制得反应物,将反应物加入到涤纶纤维中,均匀混合反应,然后将反应后得到的荧光涤纶纤维进行切片,纺丝,织成本发明的功能面料,引发剂引发荧光粉与涤纶纤维的反应,分散剂使得荧光粉分散均匀,与涤纶纤维相均匀反应,载体提供连接荧光粉与涤纶纤维的桥梁,荧光粉通过化学键连接在涤纶纤维上,该连接稳定,在后续的染色步骤中,染料能与涤纶纤维、荧光粉、载体相结合,染料能正常染色,且不影响荧光粉自发光,本发明的功能面料在晚上或者没有光线的时候可以自发光,这样该面料的使用者晚上行走时,可以被显著地识别,可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尤其可保障小孩子的安全。说明书CN10205180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