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抑制分离的叶片前缘改型方法.pdf

  • 上传人:r5
  • 文档编号:926369
  • 上传时间:2018-03-19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338.9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623578.4

    申请日:

    2010.12.30

    公开号:

    CN102032214A

    公开日:

    2011.04.2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F04D 29/38申请日:20101230授权公告日:20120704终止日期:20121230|||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4D 29/38申请日:20101230|||公开

    IPC分类号:

    F04D29/38

    主分类号:

    F04D29/38

    申请人:

    北京理工大学

    发明人:

    刘艳明; 季路成; 孙拓

    地址: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分离的叶片前缘改型方法,属于机械装置及运输技术领域。根据原始叶型选定实施近端壁区向前探伸前缘的区域,并对前伸形状进行改型处理,完成所有径(展)向位置的前伸处理后,对所有径(展)向位置处的叶型进行曲线或曲面的光滑连接,其构成的外包络面就形成了叶片前缘改型后的新叶片,该叶片可抑制分离。本发明利用二面角原理,结合机翼、叶轮机叶片近端壁区实际情况,提供了一种新的机翼、叶轮机叶片前缘改型技术,由此削弱或消除端壁区前缘分离(马蹄涡),从而可以有效改善机翼和叶轮机叶片绕流,起到控制二次流动、降低损失的作用,不仅适用于叶轮机叶片,同样适用于飞机机翼和旋翼。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抑制分离的叶片前缘改型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 步骤 1, 根据实际需求, 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叶轮机叶片设计 ; 步骤 2, 在步骤 1 基础上, 选定实施近端壁区向前探伸前缘的区域 ; 具体方法为 : 采用理论估算或数值模拟方法确定来流端壁附面层厚度 δ, 结合前缘椭 圆短轴总长 2b, 确定实施近端壁区向前探伸前缘的区域范围为 : 向前探伸的前缘高度 h 满 足 h > b 且 h > 0.5δ ; 前缘在根部前伸长度 L 满足 L > 0.1b 且 L > 0.1δ ; 步骤 3, 在步骤 2 基础上, 对前伸形状进行改型处理 ; 具体方法为 : 在步骤 2 的区域内, 从端壁至前缘高度 h 处确定多个径向位置, 对端壁、 前 缘高度 h 处以及中间每个径向位置进行前伸处理, 其前伸量由根部前伸长度 L 逐渐减小为 0; 步骤 4, 实施完成步骤 3 所述的所有径向位置的前伸处理后, 对所有径向位置处的叶型 进行曲线或曲面的光滑连接, 其构成的外包络面就形成了叶片前缘改型后的新叶片, 该叶 片可抑制分离。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抑制分离的叶片前缘改型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3 所 述的多个径向位置的总数越多越好。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抑制分离的叶片前缘改型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3 所 述的改型处理后的前缘中心连线为朝向叶片后部的光滑凸曲线。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抑制分离的叶片前缘改型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在步骤 3 所述的改型处理过程中, 在前伸处理每个径向位置叶型时, 叶型进出口构造角以及叶型安 装角保持不变。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抑制分离的叶片前缘改型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1- 步 骤 4 所述的方法适用于叶轮机叶片, 还适用于飞机机翼和旋翼。

    说明书


    一种抑制分离的叶片前缘改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翼和叶轮机, 特别涉及适用于航空、 航天、 航海及工业能源动力领域 叶轮机的一种抑制分离的叶片前缘改型方法, 属于机械装置及运输技术领域。背景技术
         二次流现象广泛存在于叶轮机内部流动中, 它不仅会产生较大的流动损失导致裕 度降低, 在涡轮中还会严重影响冷却效果。 因此, 探索二次流控制措施一直是研究者的追求 目标。近年来, 随着关于端壁处前缘分离 ( 即前缘马蹄涡 ) 影响研究的深入, 越来越发现马 蹄涡在二次流形成及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同时, 设计者也发现靠近端壁区前缘掠在削弱二 次流、 提高效率方面存在特殊作用。二面角原理的出现 [ 季路成, 程荣辉, 邵卫卫, 陈江, 最 大负荷设计之 : 角区分离预测与控制, 工程热物理学报, VOL.28, No.02, 2007], 使得关于前 缘马蹄涡的认识有了新的发展 : 它可以被看作夹角为 180 度的两个交汇附面层在遇到前缘 ( 障碍物 ) 时突然转入交角和为 180 度的两个交汇区内而发生分离 ( 因为交角沿流向减小 以及梯度很大 )。基于该认识, 只要使等效的附面层交汇角区夹角由 180 度变为 90 度左右 的过程尽可能平缓 ( 小梯度 ), 就有可能抑制或消除前缘马蹄涡, 从而改善后面流场。
         基于上述思路, 对采用常规方法设计的叶片, 在近端壁区进行申请的特殊处理, 使 得其可以削弱甚至消除前缘马蹄涡, 改善机翼和叶轮机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削弱甚至消除前缘马蹄涡 ( 分离 ), 提供一种可以降低总损失、 改 善机翼和叶轮机叶片绕流流动结构的前缘改型方法。
         本发明采用在叶片近端壁区向前探伸前缘的方法实现改型, 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
         步骤 1, 根据实际需求, 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叶轮机叶片设计 : 由径 ( 展 ) 向不同位 置处的叶型沿设计者所确定的积叠线积叠而成, 其中叶型由中弧线叠加厚度形成, 叶型前 缘是与叶表相切的椭圆形, 其中心在叶型中弧线上 ;
         步骤 2, 在步骤 1 基础上, 选定实施近端壁区向前探伸前缘的区域。
         具体方法为 : 采用理论估算或数值模拟方法确定来流端壁附面层厚度 δ, 结合前 缘椭圆短轴总长 2b, 确定实施近端壁区向前探伸前缘的区域范围为 : 向前探伸的前缘高度 h 满足 h > b 且 h > 0.5δ ; 前缘在根部前伸长度 L 满足 L > 0.1b 且 L > 0.1δ ;
         步骤 3, 在步骤 2 基础上, 对前伸形状进行改型处理。
         具体方法为 : 在步骤 2 的区域内, 从端壁至前缘高度 h 处确定多个径 ( 展 ) 向位置 ( 所确定的位置总数越多越好 ), 对端壁、 前缘高度 h 处以及中间每个径 ( 展 ) 向位置进行 前伸处理, 其前伸量由根部前伸长度 L 逐渐减小为 0。 改型处理后的前缘中心连线表现为朝 向叶片后部的光滑凸曲线 ;
         在上述改型处理的过程中, 要求保证在前伸处理每个径 ( 展 ) 向位置叶型时, 叶型 进出口构造角以及叶型安装角保持不变 ;步骤 4, 实施完成步骤 3 所述的所有径 ( 展 ) 向位置的前伸处理后, 对所有径 ( 展 ) 向位置处的叶型进行曲线或曲面的光滑连接, 其构成的外包络面就形成了叶片前缘改型后 的新叶片, 该叶片可抑制分离。
         本发明步骤 1- 步骤 4 所述的方法不仅适用于叶轮机叶片, 同样适用于飞机机翼和 旋翼。
         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二面角原理, 结合机翼、 叶轮机叶片近端壁区实际情况, 提供了一种新 的机翼、 叶轮机叶片前缘改型技术, 由此削弱或消除端壁区前缘分离 ( 马蹄涡 ), 从而可以 有效改善机翼和叶轮机叶片绕流, 起到控制二次流动、 降低损失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的改型叶片及其前缘的外缘结构图, 其中 (a) 为叶片整体结构, (b) 为外缘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
         图 2 为本发明叶片前缘的外缘结构俯视投影图 ;
         图 3 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未经前缘处理的叶轮机叶片结构图 ; 图 4 为具体实施方式中经过前缘改型的叶片结构图 ;
         图 5 为实施例的数值仿真结果。
         标号说明 :
         1- 前伸结构的前缘中心线, 2- 前缘前伸结构端壁型线, 3- 前缘前伸结构的第一近 端壁型线, 4- 前缘前伸结构的第二近端壁型线, 5- 原始叶片前缘型线, 6- 原始叶片端区前 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作进 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根据发明内容所述方法对一轴流压气机叶片 (NACA65 叶型 ) 进行重新设 计, 并用数值方法验证其作用效果。本实施例有关气动参数如下 : 进口总压 103379Pa, 来流 马赫数为 0.2, 出口静压 101325Pa。
         步骤 1, 根据原始叶型数据、 叶栅的几何参数和气动参数给出原始压气机叶片形 状, 如图 3 所示 ;
         步骤 2, 在步骤 1 基础上, 选定实施向前探伸原始叶片端区前缘 6 的区域。本实施 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来流端壁附面层厚度 δ = 20mm, 确定向前探伸前缘的区域为 : L = δ = 20mm ; h = δ = 20mm ; 如图 1(b) 所示 ;
         步骤 3, 在步骤 2 基础上, 对前伸形状进行改型处理, 如图 2 所示。
         在步骤 2 的区域内, 从端壁至前缘高度 h 处确定 10 个径 ( 展 ) 向位置, 对端壁、 前 缘高度 h 处以及中间 8 个径 ( 展 ) 向位置进行前伸处理, 前缘前伸结构端壁型线 2 前伸量 为 L = 20mm, 前缘前伸结构的第一近端壁截面型线 3 的前伸量为 17.8mm, 前缘前伸结构的 第二近端壁截面型线 4 的前伸量为 15.6mm, 逐步减小为前缘高度 h 处为 0, 最后一条即为原 始前缘型线 5。改型处理后的前缘中心线 1 表现为朝向叶片后部的光滑凸曲线 ;在上述前伸处理每个径 ( 展 ) 向位置叶型时, 叶型进出口构造角以及叶型安装角 保持不变 ;
         步骤 4, 实施完成步骤 3 所述的 10 个径 ( 展 ) 向位置的前伸处理后, 对这 10 个径 ( 展 ) 向位置处的叶型进行曲线或曲面的光滑连接, 其构成的外包络面就形成了叶片前缘 改型后的新叶片, 如图 4 所示。
         另外, 根据本实施例设计的叶片形状制作该经前缘处理后叶片过程中, 需考虑实 际叶片几何尺寸、 加工难度、 强度等因素 ; 然后采用常规方法加工出叶片, 并用多个该叶片 组成压气机叶轮。
         对本实施例中制作的前缘改型后的压气机叶轮以及现有技术的原始叶片制作的 压气机叶轮分别进行三维 CFD 数值模拟, 如图 5 所得数值模拟结果, 经前缘改型后, 马蹄涡 的发展得到了有效控制, 抑制了分离, 从而使叶栅总损失降低。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 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 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 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关 键  词:
    一种 抑制 分离 叶片 前缘 改型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抑制分离的叶片前缘改型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92636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