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7

定位板.pdf

  • 上传人:t****
  • 文档编号:924252
  • 上传时间:2018-03-19
  • 格式:PDF
  • 页数:17
  • 大小:1.33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049628.7

    申请日:

    2011.02.28

    公开号:

    CN102092506A

    公开日:

    2011.06.1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5D 19/38申请日:20110228|||公开

    IPC分类号:

    B65D19/38; B65D71/00; B65D71/02

    主分类号:

    B65D19/38

    申请人: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范植钧; 张文元; 简培伦; 丁崇宽

    地址:

    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新竹市力行二路1号

    优先权:

    2010.12.30 TW 099146955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代理人:

    梁挥;祁建国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位板,适于匹配不同尺寸的栈板,不同尺寸栈板具有相异脚距,定位板包含一本体及一活动块。本体具有至少两相对的第一定位肋。两第一定位肋的距离对应具有第一脚距的栈板。活动块具有一第二定位肋,且活动块枢设于本体而枢转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当活动块于第一位置时,活动块覆盖这些第一定位肋之一,使第二定位肋与这些第一定位肋之另一的距离对应具有第二脚距的栈板。当活动块位于第二位置时,活动块外露出前述被覆盖的第一定位肋。藉此,本发明定位板可通过第一定位肋或第二定位肋来提供不同定位效果,以匹配不同尺寸的栈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定位板, 其特征在于, 该定位板包含 : 一本体, 具有一接触面以及设置于该接触面上的至少两相对的第一定位肋 ; 以及 一活动块, 枢设于该本体以枢转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 该活动块具有一第 一面以及设置于该第一面上的一第二定位肋, 当该活动块于该第一位置时, 该活动块覆盖 该些第一定位肋之一, 该第一面与该接触面朝同一方向, 且该第二定位肋与该些第一定位 肋之另一的距离相异于相对的该两第一定位肋之间的距离。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定位板, 其特征在于, 包含四该活动块, 该本体具有四该第一定 位肋, 该些第一定位肋分别邻近于该本体的四角, 该些活动块个别对应该些第一定位肋。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定位板, 其特征在于, 当该些活动块于该第一位置时, 相邻两该 第二定位肋间的距离较相邻两该第一定位肋间的距离为小。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定位板, 其特征在于, 该本体具有多个肋体, 该本体另具有至少 一补强区, 该补强区内的该些肋体较该本体的其它区域的该些肋体密集。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定位板, 其特征在于, 该补强区由该本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且该补强区位于该本体的一端缘具有一导角。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定位板, 其特征在于, 该活动块具有一第二面, 该第二面相对于 该第一面, 当该活动块于该第二位置时, 该第二面与该接触面朝同一方向。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定位板, 其特征在于, 该第二面具有一凹槽, 该凹槽对应该第一 定位肋, 当该活动块于该第一位置时, 该第一定位肋被容置于该凹槽。
    8: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定位板, 其特征在于, 当该活动块位于该第二位置时, 该第一面 与该接触面朝相异方向。
    9: 一种定位板, 其特征在于, 该定位板包含 : 一本体, 具有一接触面以及设置于该接触面上的至少一第一定位肋 ; 以及 一活动块, 枢设于该本体以枢转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 该活动块具有一第 一面以及设置于该第一面上的一第二定位肋, 当该活动块于该第一位置时, 该活动块覆盖 该第一定位肋, 该第一面与该接触面朝同一方向, 且该第二定位肋较该第一定位肋靠近该 本体的中心, 当该活动块于该第二位置时, 该第二定位肋较该第一定位肋远离该本体的中 心。 2 102092506 A CN 102092512 说 明 定位板 书 1/6 页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关于一种定位板, 特别是一种用以固定栈板的定位板。 背景技术 一般货物于外销出口时, 是采用货柜型态运输。然而运输费用是以货柜数量来计 算, 若货物装设于货柜内的密度越密集, 则每一单位货物平均分摊的运输费用也相对越便 宜。 [0003] 为了增加货柜内的空间利用率, 公知货物是以上下相叠的方式置放于货柜内。此 外, 由于货物于运送包装上, 一般会放置于一栈板上, 并利用束带将货物与栈板牢固结合。 因此, 若要将货物上下相叠放置, 则是将已与货物结合一起的栈板一并叠置于另一货物上 方。换句话说, 上方货物是利用上方栈板而叠压于下方的货物上。 [0004] 由于下方货物并无法提供上方栈板的任何定位效果, 因此即使以束带再将上下两 货物连同栈板一并捆绑, 上下两货物间的固定效果依然有限。 并且, 栈板的尺寸规格大小并 不一致, 当上方栈板的大小与下方货物的接触面积差异过大时, 更容易造成上下两货间堆 栈固定效果不良。 如此一来, 在运输过程中, 上方货物容易倾倒或者因压力不均而压坏下方 货物。 [0002] 发明内容 [0005] 鉴于以上的问题,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定位板, 藉以解决公知上下两货物相堆栈 时, 因两者间的固定效果不良, 而造成上方货物倾倒或者压坏下方货物的问题。 [0006] 本发明所揭露一实施例的定位板包含一本体及一活动块。其中, 本体具有一接触 面以及设置于接触面上的至少两相对的第一定位肋。活动块枢设于本体, 以枢转于一第一 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活动块具有一第一面以及设置于第一面上的一第二定位肋。当活 动块于第一位置时, 活动块覆盖这些第一定位肋之一, 且第一面与接触面朝同一方向, 且第 二定位肋与这些第一定位肋之另一的距离相异于两第一定位肋之间的距离。 当活动块位于 第二位置时, 第一面与接触面朝相异方向。 [0007] 本发明所揭露另一实施例的定位板, 包含 : 一本体, 具有一接触面以及设置于该接 触面上的至少一第一定位肋 ; 以及一活动块, 枢设于该本体以枢转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 位置之间, 该活动块具有一第一面以及设置于该第一面上的一第二定位肋, 当该活动块于 该第一位置时, 该活动块覆盖该第一定位肋, 该第一面与该接触面朝同一方向, 且该第二定 位肋较该第一定位肋靠近该本体的中心, 当该活动块于该第二位置时, 该第二定位肋较该 第一定位肋远离该本体的中心。 [0008] 根据上述本发明所揭露的定位板, 是利用活动块枢设于本体上而于第一位置与第 二位置之间枢转位移, 使定位板可通过第一定位肋或是第二定位肋来提供定位效果, 以适 用于至少两种相异尺寸的栈板。是以这样可调整定位肋的位置的定位板, 除可提供栈板定 位的效果外, 也可因应不同尺寸的栈板, 而无需额外开模生产其它规格的定位板以对应不

    说明书


    同尺寸的栈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 1 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定位板的实际运用示意图 ; 图 2A 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定位板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 图 2B 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活动块于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C 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活动块于第二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D 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活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 图 3A 与图 3B 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 图 4A 与图 4B 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 图 5A 与图 5B 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 图 6A 与图 6B 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 图 7A 至图 7C 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附图标记 10 定位板 20 栈板 20′ 栈板 30 货物 30′ 货物 40 束带 100 本体 101 接触面 102 第一定位肋 103 补强区 104 导角 105 滑槽 106 肋体 107 第一插槽 109 第二插槽 110 活动块 112 第二定位肋 115 枢轴 117 第一面 118 第二面 1181 凸柱 119 凹槽 201 支撑脚 201′ 支撑脚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 以更进一步了解 本发明的目的、 方案及功效, 但并非作为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请参照图 1, 图 1 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定位板的实际运用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定位板 10, 用以固定上下相叠的两货物 30、 30 ′。其中, 两货物 30、 30′分别设置于栈板 20 及栈板 20′上。定位板 10 叠合于货物 30 上, 定位板 10、 货物 30 及栈板 20 是利用一束带 40 的环绕捆绑而结合在一起。货物 30′与栈板 20′则包装为一 体, 货物 30′利用栈板 20′叠合于定位板 10 上而与货物 30 间呈现上下相叠的关系。定位 板 10 则具有多个定位结构, 以匹配位于栈板 20′的多个支撑脚 201′的位置。其中, 栈板 20′短边侧的相邻角落的两支撑脚 201′之间具有一脚距 L1, 而栈板 20′长边侧的相邻角 落的两支撑脚 201′之间具有一脚距 L2。定位结构间的间距匹配于此两脚距 L1、 L2, 以使 栈板 20′可利用支撑脚 201′与定位结构的搭配而能够固定于定位板 10 上。如此可避免 栈板 20′连同货物 30′由货物 30 上滑落, 并使货物 30 所受的压力可被均匀分散, 避免货 物 30 因受栈板 20′及货物 30′的不均匀的下压力而造成压损的现象发生。
         接着将针对本实施例的定位板 10 的详细结构加以说明。请同时参照图 2A 至图 2C, 图 2A 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定位板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 2B 所示为根据本发明 一实施例的活动块于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 2C 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活动块 于第二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定位板 10 包含一本体 100 及四个活动块 110。本体 100 的外型为一矩 形平板体, 且本体 100 可具有多个纵横交错的肋体 106 设置于其上, 肋体 106 用以提高本体 100 的刚性强度。此外, 四个活动块 110 分别利用枢轴 115 而枢设于本体 100 的四个角落。 本体 100 的顶面为接触面 101, 图 1 中的栈板 20′即叠压于接触面 101 上。接触面 101 上 设置有四个 L 型的第一定位肋 102, 四个第一定位肋 102 分别邻近于接触面 101 的四个角 落, 第一定位肋 102 用以固定栈板 20′的支撑脚 201′。
         需注意的是, 第一定位肋 102 的外型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 据实际需求而调整第一定位肋 102 的外型。
         此外, 活动块 110 具有相对的一第一面 117 及一第二面 118, 第一面 117 上设置有 一 L 型的第二定位肋 112。需注意的是, 第二定位肋 112 的外型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而调整第二定位肋 112 的外型。
         活动块 110 可相对本体 100 于一第一位置 A( 如图 2B 所示 ) 至一第二位置 B( 如 图 2C 所示 ) 之间枢转移动。当活动块 110 于第一位置 A 时, 活动块 110 的第二面 118 面 对接触面 101, 且活动块 110 将第一定位肋 102 覆盖。值得一提的, 第二面 118 上更可设置 有多个凸柱 1181, 当活动块 110 于第一位置 A 时, 活动块 110 利用凸柱 1181 抵压于接触面 101, 以避免活动块 110 直接压合于第一定位肋 102 而产生干涉。此时, 活动块 110 的第一 面 117 与接触面 101 朝向同方向, 且第一面 117 与接触面 101 可以为同一水平面。并且, 定 位板 10 的短边的两相邻第二定位肋 112 之间有一距离 d1, 而定位板 10 的长边的两相邻第 二定位肋 112 之间有一距离 d2。
         当活动块 110 于第二位置 B 时, 活动块 110 相对本体 100 展开, 使第一定位肋 102显露于外。此时, 活动块 110 的第二面 118 与接触面 101 朝向同方向。并且, 定位板 10 的 短边的两相邻第一定位肋 102 之间有一距离 d1′, 而定位板 10 的长边的两相邻第一定位肋 102 之间有一距离 d2′。其中, 距离 d1′大于距离 d1, 距离 d2′大于距离 d2。
         换个角度来看, 当活动块 110 于第一位置 A 时, 第二定位肋 112 较第一定位肋 102 靠近本体 100 的中心, 当活动块 110 于第二位置 B 时, 第二定位肋 112 较第一定位肋 102 远 离本体 100 的中心。
         更进一步来说, 当活动块 110 于第一位置 A 时, 定位板 10 供规格较小的栈板 20′ 所使用。其中, 规格较小的栈板 20′具有较小的支撑脚 201′的脚距 L1、 L2, 此较小的脚距 L1、 L2 分别对应于定位板 10 短边的相邻两第二定位肋 112 间的距离 d1 以及定位板 10 长 边的相邻两第二定位肋 112 间的距离 d2。当活动块 110 于第二位置 B 时, 定位板 10 供规格 较大的栈板 20′所使用。其中, 规格较大的栈板 20′具有较大的支撑脚 201′的脚距 L1、 L2, 此较大的脚距 L1、 L2 分别对应于定位板 10 短边的相邻两第一定位肋 102 间的距离 d1′ 及定位板 10 长边的相邻两第一定位肋 102 间的距离 d2′。因此利用活动块 110 相对本体 100 的展开或收合, 可使定位板 10 选择性的切换由第一定位肋 102 来提供定位效果, 或是由 第二定位肋 112 来提供定位效果。藉此, 使本实施例的定位板 10 可以供至少两种不同尺寸 规格的栈板 20′使用, 以避免使用者需针对不同规格的栈板 20′而对应使用不同尺寸的 定位板 10。是以这样的定位板 10, 除了方便人员对其收纳的分类管理, 也可省去定位板 10 的重新开模制作的费用与时间。 此外, 本实施例的本体 100 另可具有一补强区 103, 补强区 103 内的肋体 106 的排 列设置较本体 100 其它区域的肋体 106 排列更为密集。进一步来说, 补强区 103 相较于本 体 100 其它区域有更高的刚性强度。其中, 当定位板 10 受到束带 40 捆绑时, 束带 40 接触 于补强区 103 上。由于补强区 103 具有较高的刚性强度, 因此可克服定位板 10 于受束带 40 捆绑时所产生的变形问题。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 补强区 103 由本体 100 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且补强区 103 位 于本体 100 的端缘处, 另可设置一导角 104。 导角 104 的功效在于束带 40 缠绕过本体 100 的 端缘处时, 可平顺的贴覆于本体 100, 避免因端缘处过于尖锐而造成应力集中的现象发生。
         上述本实施例的活动块 110 利用凸柱 1181 抵压于接触面 101 上, 而避免使活动块 110 直接叠压于第一定位肋 102 而产生干涉, 然此特征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举例来说, 在本 发明例另一实施例当中, 活动块 110 的第二面 118 上可设置有一凹槽 119( 如图 2D 所示 ), 凹槽 119 对应于第一定位肋 102。当该活动块 110 于第一位置 A 时, 第一定位肋 102 被容置 于凹槽 119, 以避免活动块 110 与第一定位肋 102 之间的干涉现象发生。
         需注意的是, 上述本实施例的定位板 10 以四个活动块 110 对应四个第一定位肋 102 为例, 然而上述活动块 110 与第一定位肋 102 的数量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请参照图 3A 及图 3B, 图 3A 与图 3B 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定位板的结构 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图 2A 实施例的差异即在于活动块 110 与第一定位肋 102 的数量不同, 相似之处便不再详细赘述。
         在本实施例当中, 定位板 10 包含一本体 100 及两个活动块 110。本体 100 的外型 为一矩形平板体, 两个活动块 110 则分别利用枢轴 115 而枢设于本体 100 的相对两角落。 本 体 100 具有一接触面 101, 接触面 101 上设置有二个第一定位肋 102, 两个第一定位肋 102
         分别邻近于接触面 101 的相对两个角落, 且对应于活动块 110。
         当活动块 110 于第一位置 A 时, 活动块 110 的第二面 118 面对接触面 101, 且活动 块 110 将第一定位肋 102 覆盖。此时, 活动块 110 的第一面 117 与接触面 101 朝向同方向, 使得第二定位肋 112 位于接触面 101 上。
         当活动块 110 于第二位置 B 时, 活动块 110 相对本体 100 展开, 使第一定位肋 102 显露于外。此时, 活动块 110 的第二面 118 与接触面 101 朝向同方向。并且两第一定位肋 102 之间的距离 ( 如图 3B 所示 ) 大于活动块 110 于第一位置 A 时的两第二定位肋 112 之间 的距离 ( 如图 3A 所示 )。
         请接着参照图 4A 及图 4B, 图 4A 与图 4B 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定位板的 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图 2A 实施例的差异即在于活动块 110 与第一定位肋 102 的数量 不同, 相似之处便不再详细赘述。
         在本实施例当中, 定位板 10 包含一本体 100 及一个活动块 110。本体 100 的外型 为一矩形平板体, 活动块 110 则利用枢轴 115 而枢设于本体 100 的其中一角落。本体 100 具有一接触面 101, 接触面 101 上设置有二个第一定位肋 102, 两个第一定位肋 102 分别邻 近于接触面 101 的相对两个角落, 且活动块 110 对应于两个第一定位肋 102 的其一。 当活动块 110 于第一位置 A 时, 活动块 110 的第二面 118 面对接触面 101, 且活动 块 110 将两个第一定位肋 102 的其一覆盖。 此时, 活动块 110 的第一面 117 与接触面 101 朝 向同方向, 使得第二定位肋 112 位于接触面 101 上。此时, 定位板 10 靠第二定位肋 112 与 未被活动块 110 所覆盖的第一定位肋 102 来提供定位的效果。
         当活动块 110 于第二位置 B 时, 活动块 110 相对本体 100 展开, 使第一定位肋 102 显露于外。此时, 活动块 110 的第二面 118 与接触面 101 朝向同方向。并且两第一定位肋 102 之间的距离 ( 如图 4B 所示 ) 大于活动块 110 于第一位置 A 时, 第二定位肋 112 与未被 活动块 110 所覆盖的第一定位肋 102 间的距离 ( 如图 4A 所示 )。
         请接着参照图 5A 及图 5B, 图 5A 与图 5B 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定位板的 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图 2A 实施例的差异即在于活动块 110 与第一定位肋 102 的数量 不同, 相似之处便不再详细赘述。
         本实施例的定位板 10 包含一本体 100 及八个活动块 110。本体 100 的外型为一矩 形平板体。此外, 其中四个活动块 110 分别利用枢轴 115 而枢设于本体 100 的四个角落, 另 外四个活动块 110 则分别利用枢轴 115 而枢设于本体 100 的四端缘的中央段。本体 100 具 有一接触面 101, 接触面 101 上设置有八个第一定位肋 102, 八个第一定位肋 102 分别对应 于八个活动块 110。
         当活动块 110 于第一位置 A 时, 活动块 110 的第二面 118 贴覆于接触面 101, 且活 动块 110 将第一定位肋 102 覆盖。此时, 活动块 110 的第一面 117 与接触面 101 朝向同方 向, 使得第二定位肋 112 位于接触面 101 上。
         当活动块 110 于第二位置 B 时, 活动块 110 相对本体 100 展开, 使第一定位肋 102 显露于外。此时, 活动块 110 的第二面 118 与接触面 101 朝向同方向。
         上述实施例的定位板 10, 利用活动块 110 枢设于本体 100 上而于第一位置 A 与第 二位置 B 之间切换, 以使定位板 10 可适用于至少两种尺寸大小不同的栈板。然而为了达到 适用不同尺寸大小的栈板的功效, 定位板 10 除了以枢设于本体 100 的型态外, 还可以是以
         其它方式来呈现。
         请参照图 6A 及图 6B, 图 6A 与图 6B 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定位板的结构 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定位板 10 包含一本体 100 及四个活动块 110。本体 100 的外型为一矩 形平板体, 且本体 100 具有四个滑槽 105。本体 100 具有一接触面 101, 接触面 101 的四个 角落处个别设置有一个滑槽 105, 四个活动块 110 分别对应设置于四个滑槽 105 内。 活动块 110 可沿着滑槽 105 内的轨道而于一第一位置 A( 如图 6A 所示 ) 与一第二位置 B( 如图 6B 所示 ) 之间位移。因此, 定位板 10 利用活动块 110 于滑槽 105 内的位移, 而可适用于至少 两种以上的相异尺寸的栈板。
         请参照图 7A 至图 7C, 图 7A 至图 7C 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定位板的结构 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定位板 10 包含一本体 100 及四个第二定位肋 112。本体 100 的外型为 一矩形平板体, 本体 100 具有一接触面 101, 接触面 101 的四个角落处各别设置有一第一插 槽 107 及一第二插槽 109。其中, 相邻两第一插槽 107 间的距离较相邻两第二插槽 109 间的 距离为小。第二定位肋 112 可选择性的插设于第一插槽 107( 如图第 7B 所示 ) 或是插设于 第二插槽 109( 如图 7C 所示 )。因此, 定位板 10 利用第二定位肋 112 插设于第一插槽 107 或是第二插槽 109, 而可适用于两种相异尺寸的栈板。 根据上述本实施例所揭露的定位板, 可用以固定栈板, 使上下两相叠的货物间能 够有良好的固定效果。此外, 利用活动块枢设于本体上而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枢转 位移, 使定位板可通过第一定位肋或是第二定位肋来提供定位效果, 以适用于至少两种相 异尺寸的栈板。 并且, 定位板的本体上更设置有补强区以及导角, 以避免定位板受束带捆绑 时所产生的翘曲变形或是应力集中造成的不良现象。 是以这样可调整定位肋的位置的定位 板, 可免除公知为了因应不同尺寸的栈板, 而需额外开模生产对应尺寸的定位板。
         当然, 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 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 熟 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 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 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关 键  词:
    定位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定位板.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92425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