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反直线运动力与连续转动力相互转换的最新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往反直线运动力与连续转动力相互转换的最新技术.pdf(14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102747A43申请公布日20110622CN102102747ACN102102747A21申请号200910222265522申请日20091112F16H21/16200601F16H37/12200601F01B9/02200601F02B75/32200601F04B27/08200601B25D17/00200601B25D11/0020060171申请人蔡力兵地址413043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泉交河镇蔡兴村槽门湾组1号72发明人蔡力兵54发明名称往反直线运动力与连续转动力相互转换的最新技术57摘要主要通过机箱提共轨道控制带有横销横销套在凹槽中的连杆不能摆。
2、动,只能往反输入或输出动力,配合2个、4个、6带有闭合凹槽的凹轮,凹轮只能转动不能上下移动,当连杆往返运动时凹轮就连续转动输出力,或当凹轮连续转动时就带动连杆做往返运动。这一技术的发明主要运用于发动机上,代替曲轴,把活塞往返的力以转动的形式输出。有了它就可以更好地研究发动机,能达到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调节燃烧室的大小,以保证燃油的最经济比,也能减少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动能量的损耗。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0页CN102102750A1/1页21技术特征往反直线运动力与连续转动力相互转换的最新技术。保护范围代替发动机、空气压缩机、电。
3、锤的曲轴,改进发动机的性能,提高工作效益,改变空气压缩机、电锤的性能。权利要求书CN102102747ACN102102750A1/2页3往反直线运动力与连续转动力相互转换的最新技术0001技术领域代替发动机、空气压缩机、电锤的曲轴,改进发动机的性能,提高工作效益,改变空气压缩机、电锤的性能。0002背景技术机械制造。0003发明内容往反直线运动力与连续转动力的相互转换最新技术。本次以本人设计的零件、附图进行解释说明。0004附图说明图纸共12页,每页都有图的编码。0005图1左右两个是同一零件以下称凹轮前后两面的显图,凹轮顶端为轴承座,外径与第10页图8右边推力轴承内径相同224MM。高度1。
4、3MM,凹轮中部直径是40065MM,凹轮表面围有一条深度为10MM、宽12MM的凹槽,凹槽的两壁互相平行,以图中虚线为凹轮的表面展开线,那么,凹槽相对于凹轮表面就是图12凹槽截面可加工成梯形,即上口宽下底窄。凹槽下6MM就与凹轮固连接一个齿轮,齿轮与凹轮同轴,齿轮厚为8MM也就是第9页图7右边的大齿轮。0006图2是两个相对称的凹轮,也是本次说明的主要。0007图3共2页,第3页和第4页的左边为同一零件即圆柱滚动销,在实际加工时我们可以把销的两头加工成一定的锥度,以便更好的吻合在凹槽中,或加工成空心,以减轻重量。销的作用是两头各栓一个凹轮,能在凹槽中自由地滚动有滑动。图3中部为连杆,实际中两。
5、头各有一个工作活塞,主要作用是用来纵向传递活塞的力给凹轮或把纵向的力传递给活塞。连杆加工成空心圆管状,以后可以改进加工成两截以螺丝与螺母状相连接,以便杆杆的一端转动一定角度而改变连杆的自身长度。连杆中部四方部位为销轴承座。图3右边为滚针铀承,能套在轴承座孔中,右边的滚针轴承外径与连杆中部孔径形成松配合,滚针轴承内径与销外径相等。滚针轴承能让销在工作过程中更灵活。0008图4是示意图。示意连杆、销、凹轮在工作时的装配图。连杆在两个凹轮中央,销子每头都栓在凹轮的凹槽中,连杆座则放在第6页图6下面那个零件的中部的阴影部位。0009图5第8页图5分别是三个零件。上头第一个零件为机箱盖1的府视图,安装在。
6、箱体靠里的一端。两个大圆是深度为16MM的圆柱孔轴承座,圆柱孔与机箱盖1表面垂直,安装时有轴承座的这一面对箱体。轴承座用来是安装第10页图8右边大推力轴承。箱盖1主要用来固定凹轮的位置,让凹轮只能在轴承座中转动,箱盖1厚度为20MM的长方体,长为120MM、宽为93MM,第7页有侧视图。第8页图5中间的零件是箱体的府视图,厚为81MM,长为120MM、宽为93MM,箱体中的阴影部分是贯通箱体的,阴影部分两头的圆形是凹轮的工作空间,中间两条虚线中间部位是连杆座运动的轨道,是平行的两个平面。由两头活塞推动连杆带着连杆座在此做往反的运动,在工作时连杆垂直于箱体府视图,做往返滑动运动。阴影部分上面的外。
7、圆相对于平面是深度为10MM,是大齿轮第9页图7右边零件的转动空间,外圈的半径比大齿轮顶齿半径要大,不能与齿轮摩擦。零件阴影部分上面四个圆圈,外圆表示小齿轮的转动空间,空间深度为10MM,直径比小齿轮大,四个齿轮在此紧密吻合,第9页图7两个大齿轮同步逆向转动,阴影部分上面内圆是小齿轮图7左边的轴承座,两个小齿轮的轴承第10页图8左边装在里面,深度为8MM,用来固定轴承以确定小齿轮说明书CN102102747ACN102102750A2/2页4的位置。图5下面的零件是箱盖2的反面府视图,零件下部有两个大圈是推动轴承座第10页图8左边,深度为16MM,外径与推力轴承相等,用来固定推力轴承,让推力轴。
8、承上的凹轮只能在这一位置转动。零件上面两个小圈是两个小齿轮的轴承孔座,外径与小齿轮轴承第10页左边轴承相等,用来固定小齿轮轴承,让小齿轮只能在这一位置转动。箱盖2有孔座的这一面对着箱体安装。中间的小圆孔是贯通箱盖的,是箱体中伸出的连杆伸出外界的孔,连杆伸出这一孔后连接活塞。箱盖1、箱体、箱盖2用4个镙栓镙母固定连接,第7页图5是三个零件的侧面图,也是工作箱连接的顺序。0010图6第6页图6是箱体里端与箱盖1的府视图。0011图7第9页图7为大小齿轮配套示意图。大小齿轮的工作室是第8页图5箱体上部外圆轮廓,小齿轮内孔径为10MM。0012图8第10页图8,4个小轴承是滚动轴承,4个大轴承是推力轴。
9、承,小轴承内径为10MM。小齿轮上下两面一边一个小轴承,与齿轮同轴,中间用外径为10MM的圆柱销栓在一起,箱体与箱盖2各提供2个小轴承座,以固定小齿轮的位置。0013图9第11页图9是总装配图。用4个镙母与4个镙栓把箱盖1、箱体、箱盖2栓在一起,中间装入凹轮、连杆、齿承、轴承,成为一个能把往反直线运动与连续的转动相互转换的机器。通过小齿轮再吻合一个中间齿轮把转动力输入或者输出。0014图10第12页图10以凹轮上的虚线画的凹轮表面展开图,图中的虚线是凹槽,在凹轮表面的图。凹槽宽12MM,深是810MM是两个截面为长方形的半圆环相切连接而成。说明书CN102102747ACN102102750A。
10、1/10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102747ACN102102750A2/10页6图2说明书附图CN102102747ACN102102750A3/10页7图3A说明书附图CN102102747ACN102102750A4/10页8图3B说明书附图CN102102747ACN102102750A5/10页9图4图6说明书附图CN102102747ACN102102750A6/10页10图5B图5A说明书附图CN102102747ACN102102750A7/10页11图7说明书附图CN102102747ACN102102750A8/10页12图8说明书附图CN102102747ACN102102750A9/10页13图9说明书附图CN102102747ACN102102750A10/10页14图10说明书附图CN10210274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