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容器导流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液体容器导流嘴.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139781A43申请公布日20110803CN102139781ACN102139781A21申请号201110112304322申请日20110503B65D47/4020060171申请人曹登禄地址050000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西路566号72发明人曹登禄74专利代理机构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13100代理人董金国54发明名称一种液体容器导流嘴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容器导流嘴,包括出液口、回流槽以及进气口,所述出液口高于所述回流槽,所述进气口设置在回流槽底面后端的最低点,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与进气口相连通的通入容器内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末端设置有单向。
2、止回阀。本发明的回流槽可收集倒出液体后的余液,呈倾斜设置的回流槽底面将余液导流至其最低点,并通过设置在回流槽底面最低点处的进气口使余液回流至容器内,保持了容器外壁的清洁并减少了浪费。与进气口相连通的进气管末端设置有单向止回阀,倾倒液体时气体能进入容器而液体则不能从进气管流出,从根本上使出液与进气分离,从而使倒出的液体均匀畅通,避免喷溅现象。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CN102139786A1/1页21一种液体容器导流嘴,包括出液口(1)、回流槽(2)以及进气口(3),所述出液口(1)高于所述回流槽(2),所述进气口(3)设置在。
3、回流槽底面(5)的最低点,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与进气口(3)相连通的通入容器内的进气管(4),所述进气管(4)上设置有单向止回阀(6)。权利要求书CN102139781ACN102139786A1/3页3一种液体容器导流嘴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容器导流嘴。技术背景0002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经常用到盛装液体的容器,如油桶、水桶、化学液体桶(瓶),醋瓶(桶)、酱油桶(瓶)等等,在往外倒液体时,部分液体顺着容器口外部往下流,尤其是对粘稠液体,如食用油等,停止倒出后,就得用菜叶、抹布或着手指将余油再逆行往上刮回到容器中去,这样既不卫生又不方便,还在容器外面留下一部分液体,放置一段时间后和空气。
4、中的灰尘粘合在一起,造成容器口的多次污染。并且当容器中装满液体往外倒的时候,由于出液口和往容器中补充空气是同一个口,当容器内部压力减小时,出液减缓往里补充空气,而后继续出液,彼此交替进行,液体流速很不均匀,所以出液的粗细、出液的角度和需要倒出的量难以掌握,即便使用漏斗,稍不注意也容易把液体溅起来或洒到外面去,特别是对有害、有毒的液体,如酸性、碱性、腐蚀性液体,在往外倒的时候,非常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还污染环境。目前已有内、外双层结构设计的出液与进气分离的液体容器口,但此类液体容器口在倾倒液体时仍需注意倾倒的角度,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结构简单。
5、、应用广泛、能够避免余液外流且以任意角度倾倒均可使液体流出均匀畅通的一种液体容器导流嘴。0004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液体容器导流嘴,包括出液口、回流槽以及进气口,所述出液口高于所述回流槽,所述进气口设置在回流槽底面后端的最低点,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与进气口相连通的通入容器内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单向止回阀。000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回流槽可收集倒出液体后的余液,呈倾斜设置的回流槽底面将余液导流至其最低点,并通过设置在回流槽底面最低点处的进气口使余液回流至容器内,保持了容器外壁的清洁并减少了浪费。与进气口相连通的进气管末端设置有单向止回阀,倾倒液体时气体能进入容器而。
6、液体则不能从进气管流出,从根本上使出液与进气分离,从而使倒出的液体均匀畅通,避免喷溅现象。四段抛物线的设计使得倒出液体与回流液体符合抛物特性,从而使倒出液体与回流液体更为顺畅。附图说明0006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与本发明配套使用的容器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出液口端面与回流槽端面的相对关系图;图4为本发明通过出液口前后端的纵截面图;图5为本发明出液口下底面、容器口及进气口的相对关系图。说明书CN102139781ACN102139786A2/3页40007在附图中1出液口、2回流槽、3进气口、4进气管、5回流槽底面、6单向止回阀、7出液口密封塞、8出液口密封环、9回流。
7、槽密封环、10翻盖开启扳手、11,12,13,17,20抛物线、14,21椭圆、15,19中心线、16抛物线13的顶点,18圆弧线、22容器口、23抛物线17的顶点。具体实施方式0008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它包括出液口1、回流槽2以及进气口3,所述出液口1高于所述回流槽2,所述进气口3设置在回流槽底面5的最低点,它还包括与进气口3相连通并且通入容器内成漏斗形的进气管4,所述进气管4末端设置有单向止回阀6。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出液口1上端口的边缘是两段曲线,前段是抛物线13,后段是椭圆14,抛物线13与椭圆14光滑连接。抛物线13的方程是YAX2,回流槽2的上端口的边缘也是两段曲线。
8、,前段是抛物线17,后段是圆弧线18,抛物线17的方程是Y05AX2。其中,A是容器口大小参数,A与容器口的大小成反比,A的取值范围是010A3;X是实数,它是抛物线13、17上的上、下点距中心线15的距离,X的取值范围是100MMX100MM,负值表示是中心线15上边的点,正值表示是中心线15下边的点;抛物线13的顶点16和抛物线17的顶点23均在中心线15上。出液口柱面整体向前倾斜,如图4所示,在通过出液柱面前、后端的纵截面上,其前、后边缘分别是两条不同的抛物线11和12,抛物线11的方程是YBX2,抛物线12的方程是Y15BX2。其中,B是液体粘稠度参数,根据不同的液体选择不同的参数,B。
9、与液体的粘稠度成反比,对于粘稠度越高的液体,出液柱面向前倾斜的程度越重,B的数值越小,B的取值范围是012B20;如容器中液体为食用油时,B02,当容器中液体为水时,B15。X是实数,它的取值范围是0X100MM。倾倒液体的过程实质上是抛物的过程,上述四段抛物线的设计使得倒出液体与回流液体符合抛物特性,从而使倒出液体与回流液体更为顺畅。如图5所示,出液口下底面由抛物线20和椭圆21光滑连接而成,出液口下底面和进气口3的外接圆是容器口22。向外倾倒液体时,液体从出液口1流出,容器内压力降低,空气则从进气口3经过进气管4进入单向止回阀6而后进入容器,当单向止回阀6在液面以上时,只能听到进气口3处轻。
10、微的气流声,液体被均匀畅通地倒出;当单向止回阀6在液面以下时,容器内液体不能从单向止回阀6流出,空气依然能从进气管4进入单向止回阀6而后进入容器,由于单向止回阀6在液面以下,空气进入容器中液体会发出气泡的声音,而液体依然均匀畅通地流出,不会出现喷溅现象。因此,在倾倒液体时无需考虑单向止回阀6在容器中相对于液面的位置,可以任意倾倒。0009停止倒出后,余液沿出液口1的外壁流入回流槽2,由于回流槽底面5呈倾斜设置,余液到达回流槽底面5后,流向其后端最低点处的进气口3,再通过进气管4、单向止回阀6回流到容器中。此时将与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导流嘴相匹配的容器盖盖上,如图2所示,容器盖的出液口密封塞7塞入。
11、出液口1中,出液口密封环8压在出液口1外壁上,回流槽密封环9压在回流槽2外壁上,三重密封使容器内液体与外界隔绝,避免外界污染,防止容器移动时液体溢出。开启容器盖时,向上扳动翻盖开启扳手10,即可将容器盖打开。0010用安装所述导流嘴的容器向传统容器内注入液体时,无需漏斗,出液的粗细、流速、流量都非常容易控制;如果往安装有所述导流嘴的容器中注入液体时将更加容易,也无需漏斗,可将液体直接倒入回流槽2内,液体通过成漏斗形的进气管4流入单向止回阀6说明书CN102139781ACN102139786A3/3页5而后进入容器中,容器中的气体从出液口1逸出,液体则顺利流入容器中,不会出现喷溅现象。说明书CN102139781ACN102139786A1/2页6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139781ACN102139786A2/2页7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213978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