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pdf(14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452179A43申请公布日20120516CN102452179ACN102452179A21申请号201110219313222申请日20110728201023774320101022JPB29D30/1020060171申请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地址日本兵库县72发明人中田典克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代理人王轶李伟54发明名称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能够抑制在胎侧部的外表面上的凹凸状的变形,从而提高轮胎的外观品质。该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包括胎体成形工序,将利用贴胶来对沿轮胎轴向对齐的胎体帘线的排列体。
2、进行覆盖而成的多张长条帘布片在刚性型芯体上沿着轮胎周向顺次粘贴,由此形成环状的胎体。胎体在胎面部上使相邻的长条帘布片的侧边缘部彼此接近或相接而不重叠地配置,在胎侧部具有上述侧边缘部彼此重叠的重叠部。胎体帘线的排列体使配置在最外侧的外胎体帘线的模量小于配置在其内侧的内胎体帘线的模量。30优先权数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附图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附图6页1/1页21一种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该充气轮胎具有从胎面部经过胎侧部而到达两侧胎圈部的胎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胎体成形工序,所述胎体成形工序中使用刚性型芯体,将长条片状的多张长条帘。
3、布片在所述刚性型芯体上沿着轮胎周向顺次粘贴,由此形成环状的胎体,其中所述长条帘布片是利用贴胶来对沿轮胎轴向对齐的胎体帘线的排列体进行覆盖且轮胎周向的宽度小的,所述胎体在所述胎面部使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长条帘布片的侧边缘部彼此接近或相接而不重叠地配置,并且在胎侧部具有所述侧边缘部彼此重叠的重叠部,所述胎体帘线的排列体由配置在最外侧的外胎体帘线和配置在外胎体帘线内侧的内胎体帘线构成,并且使所述外胎体帘线的模量MO小于内胎体帘线的模量MI。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胎体帘线的模量MO为所述内胎体帘线的模量MI的2080。权利要求书CN102452179A1/6页3充气。
4、轮胎的制造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其包括通过将长条片状的帘布片沿轮胎周向顺次粘贴在刚性型芯体上,由此将环状的胎体成形的胎体成形工序。背景技术0002近年,为了提高轮胎的均匀性而提出了例如使用具有与完成的轮胎的轮胎内腔形状接近的外形的刚性型芯体的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在该制造方法中,例如,如图7A所示,将长条片状的多张长条帘布片B如该图B所示在刚性型芯体C上沿着轮胎周向顺次粘贴,由此形成环状的胎体D,其中上述帘布片B是利用贴胶来对沿轮胎轴向对齐的胎体帘线A1的排列体A进行覆盖且轮胎周向的宽度L1小的结构。0003此时,为了提高轮胎的均匀性,将上述长条。
5、帘布片B配置成使得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长条帘布片B的侧边缘部BE、BE彼此在胎面部TA上接近或相接而不重叠。其结果是,在胎侧部TB,必然形成上述侧边缘部BE、BE彼此重叠的三角形状的重叠部J。0004然而,如该图C所示,在该重叠部J中,由于在上述排列体A中位于最外侧的外胎体帘线A1A、A1A彼此也重合,因而增加帘线密度。因此,在对轮胎填充内压而膨胀时,在上述重叠部J,胎体帘线A1A变得难以延伸使膨胀量局部减小而凹陷,因此存在在胎侧部TB的外表面导致凹凸状变形等损害轮胎的外观品质的问题。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54906号公报。发明内容0006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将在胎体帘线。
6、的排列体中配置在最外侧的外胎体帘线的模量设为小于配置在其内侧的内胎体帘线的模量为基本,来抑制在胎侧部的外表面上的凹凸状的变形,从而提高轮胎的外观品质的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该充气轮胎具有从胎面部经过胎侧部而到达两侧胎圈部的胎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胎体成形工序,上述胎体成形工序中使用刚性型芯体,将长条片状的多张长条帘布片在上述刚性型芯体上沿着轮胎周向顺次粘贴,由此形成环状的胎体,其中上述长条帘布片是利用贴胶来对沿轮胎轴向对齐的胎体帘线的排列体进行覆盖且轮胎周向的宽度小的,上述胎体在上述胎面部使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长条帘布片的。
7、侧边缘部彼此接近或相接而不重叠地配置,并且在胎侧部具有上述侧边缘部彼此重叠的重叠部,上述胎体帘线的排列体由配置在最外侧的外胎体帘线和配置在外胎体帘线内侧的内胎体帘线构成,并且使上述外胎体帘线的模量MO小于内胎体帘线的模量MI。0008另外,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外胎体帘线的模量MO为内胎体帘线的模量MI的2080。0009上述胎体帘线的模量是以JISL1017的化学纤维轮胎帘线试验方法为依据求出的每1条帘线的初期拉伸抵抗度,在以该试验方法为依据求出的帘线的“载荷延展”曲线中,说明书CN102452179A2/6页4在原点的附近载荷变化相对于延展变化为最大的最大点处上述“载荷延展。
8、”曲线的切线的倾斜。0010本发明如上所述,将在胎体帘线的排列体中配置在最外侧的外胎体帘线的模量MO设为小于配置在外胎体帘线的内侧的内胎体帘线的模量MI。因此,能够使在重叠部的胎体帘线的伸长率,接近在非重叠部的胎体帘线的伸长率。因此,在填充内压的状态下,能够将在上述重叠部的膨胀量局部减小从而抑制成为凹部,且能够抑制在胎侧部的外表面上凹凸状的变形,提高轮胎的外观品质。附图说明0011图1是表示利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形成的充气轮胎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0012图2是表示生胎形成工序的剖视图。0013图3是表示硫化工序的剖视图。0014图4是表示长条帘布片的立体图。0015图5A、B表示胎体成形工序的。
9、说明图。0016图6是表示长条帘布片的重叠部的剖视图。0017图7AC是表示使用了刚性型芯体的以往的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0018附图标号说明00192胎面部;3胎侧部;4胎圈部;6胎体;13长条帘布片;13E侧缘部;20刚性型芯体;30胎体帘线;30A外胎体帘线;30B内胎体帘线;31排列体;32贴胶;J重叠部。具体实施方式0020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图1是表示利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形成的充气轮胎1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上述充气轮胎1具有胎体6,其从胎面部2经过胎侧部3而到达两侧胎圈部4、4;和带束层7,其配置在胎体6的径向外侧且在胎面部2的内部。0021上述胎体6由使。
10、有机纤维的胎体帘线进行子午线排列的1层以上、在本例中为1层的胎体帘布体6A形成。该胎体帘布体6A形成跨越在所述胎圈部4、4间的环状,并且在本例的情况下,其两端被夹在该胎圈芯5内并被卡止,而不是绕配置在各胎圈部4的胎圈芯5折返。具体地说,上述胎圈芯5由轮胎轴向的内外芯部片5I、5O构成,在该内外芯部片5I、5O间,夹持上述胎体帘布体6A的两端部。0022上述内外芯部片5I、5O是通过将非延展性的胎圈钢丝5A沿轮胎周向卷绕多圈而形成的。此时,优选地,外芯部片5O与内芯部片5I相比,将胎圈钢丝5A的卷绕数设为例如1220倍左右,且刚性大于内芯部片5I。由此,能够限制胎圈钢丝5A的总卷绕数并且相对地提。
11、高胎圈部4的弯曲刚性,有助于提高操纵稳定性等。另外,图中的标号8是由橡胶硬度例如80100度的硬质的橡胶构成的胎圈三角胶,其从各芯部片5I、5O开始以前端尖细状竖起,来提高胎圈刚性。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橡胶硬度是指,基于JISK6253且由A型硬度计在23的环境下测测量的硬度计A硬度。0023另外,上述带束层7由两张以上,在本例中为两张带束层帘布7A、7B形成,其中带说明书CN102452179A3/6页5束层帘布是将钢帘线等高弹性的带束层帘线相对于轮胎周向例如以1035左右排列而成的。带束层7由于各带束层帘线在帘布间相互交叉,从而提高带束层刚性,且对胎面部2的大致全宽具有卡箍效果从而牢固地对胎。
12、面进行加强。在本例中,以提高高速耐久性为目的,在该带束层7的径向外侧设置束带层9,该束带层9是将例如尼龙帘线等束带层帘线相对于周向以5度以下的角度螺旋状卷绕所形成的。作为该束带层9,能够将只覆盖上述带束层7的轮胎轴向外端部的左右一对边缘束带层帘布,以及覆盖带束层7的大致全宽的全束带层帘布单独或者适当地组合来使用。在本例中,束带层9例示出由一张全束带层帘布构成。0024另外,在胎体6的内侧配置形成轮胎内腔面的较薄的内衬层10。该内衬层10,例如由丁基橡胶、卤化丁基橡胶等非透气性橡胶构成,对填充到轮胎内腔内的填充空气进行气密性保持。另外,在上述胎体6的外侧配置有形成胎侧部3的外表面的胎侧胶11,并。
13、且在束带层9的径向外侧配置有形成胎面部2的外表面的胎面胶12。0025接下来,说明上述充气轮胎1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生胎形成工序S1,如图2简略表示的那样,使用具有与上述充气轮胎1的轮胎内腔形状实际上一致的外形的环状的刚性型芯体20,通过在该刚性型芯体20的外表面上顺次粘贴未硫化的轮胎构成部件,由此形成生胎1N;硫化工序S2,如图3简略表示的那样,将上述生胎1N按照上述刚性型芯体20而放入硫化模具21内进行硫化成形。0026上述生胎形成工序S1包括以下工序将形成内衬层10用的部件粘贴于刚性型芯体20的内衬层形成工序、粘贴形成胎体7用的部件的胎体成形工序、粘贴形成胎圈芯5用的部件的。
14、胎圈芯形成工序、粘贴形成胎圈三角胶8用的部件的胎圈芯形成工序、粘贴形成带束层7用的部件饿带束层成形工序、粘形成贴束带层9用的部件的束带层成形工序、粘贴形成胎侧胶11用的部件的胎侧成形工序、粘贴形成胎面胶12用的部件的胎面成形工序等。0027其中,在上述生胎形成工序S1中除上述胎体成形工序以外的工序、以及上述硫化工序S2中,能够适宜地采用使用了刚性型芯体20的公知的各种部件,因此在本说明书中以下只说明胎体成形工序。0028如图4所示,在上述胎体成形工序中使用片状的多张长条帘布片13,该长条帘布片13是利用贴胶32来对沿轮胎轴向对齐的胎体帘线30的排列体31进行覆盖且轮胎周向的宽度L1小的结构,并。
15、且如图5A、B所示,通过将该多张长条帘布片13在刚性型芯体20上沿着轮胎周向顺次粘贴,由此形成环状的胎体6。此时,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长条帘布片13、13的侧边缘部13E、13E彼此,在胎面部2上,以相互接近或相接而不重叠的方式配置。因此,在胎面部2上,胎体帘线30的帘线密度为大致均匀,因此能够较高地确保轮胎的均匀性。与此相对,在胎侧部3上,必然形成上述侧边缘部13E、13E彼此相互重叠的三角形状的重叠部J。因此,在该重叠部J处,胎体帘线30的帘线密度会局部增加。0029因此,在本发明中,在上述长条帘布片13上配置的胎体帘线30中,将配置在最外侧的外胎体帘线30A的模量MO设定为比配置在其内侧的。
16、内胎体帘线30B的模量MI小。作为使帘线的模量不同的手段,例如可列举出外胎体帘线30A和内胎体帘线30B为帘线的材质不同的、帘线的粗细不同的、和/或帘线的捻数不同的帘线等,它们能够单独或相互组合。另外,从生产性和生产成本的观点出发,优选为帘线的材质为相同的材质,并且从控制的准确度以及容易程度的观点出发,更优选帘线的粗细不同。在本例中,在上述长条帘布片说明书CN102452179A4/6页613内,各胎体帘线30实际上以相等的间距间隔P排列。0030根据这样的构成,如图6所示,由于低模量的胎体帘线30A在上述重叠部J重复,因而能够使胎体帘线30A的伸长率接近非重叠部的胎体帘线30B的伸长率。因此。
17、,能够减小内压填充状态下重叠部J与非重叠部之间的膨胀量之差提高外观品质。0031因此,优选地将外胎体帘线30A的模量MO设为内胎体帘线30B的模量MI的2080的范围,更优选为3070的范围,最优选为4060的范围。0032另外,当上述长条帘布片13的轮胎周向的宽度L1过大时,则在将长条帘布片13从胎面部2到胎侧部3向轮胎径向内侧折弯时,会产生皱褶从而易产生帘线散乱。另外,由于重叠部J的周向的重叠宽度WJ也变宽,因此在重叠部J重合的胎体帘线的根数也增加,使本发明的效果无法充分地发挥。当相反轮胎周向的宽度L1过小时,则会增加长条帘布片13的粘贴工时,从而导致粘贴效率降低。因此,上述宽度L1优选为。
18、10MM30MM的范围,另外上述排列体31的胎体帘线30的根数优选为1030根。0033另外,上述重叠部J的胎体帘线30的重叠根数N,在轮胎最大宽度位置QM处优选为12根,特别优选为1根。因此,为了使上述重叠根数N为上述范围,预先设定长条帘布片13的上述宽度L1,以及在胎面部2上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长条帘布片13的侧边缘部13E彼此的间隔等。0034以上,对本发明的特别是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详述,但本发明不限定于图示的实施方式,而是能够变形为各种方式来实施。实施例0035使用刚性型芯体并且基于表1的规格试制形成图1所示的构造的轿车用轮胎轮胎尺寸175/65R14,并且测试了各测试轮胎的外观性胎侧部。
19、、胎壁部分和均匀性。0036另外,以往例不使用刚性型芯体,而是用具有膨胀工序的以往的一般的制造方法来形成,其中膨胀工序是将一张胎体帘布在圆筒状的成形鼓上沿周向卷绕一周形成筒状胎体帘布,并且使该筒状胎体帘布在胎圈芯间膨胀并定型为环状。另外,比较例、实施例均使用了刚性型芯体。0037除表1中记载以外,实际上是相同规格。长条帘布片是将内胎体帘线作为共通的材料,并在实施例1实施例5中,通过使外胎体帘线的粗细不同,由此使模量MO相对于内胎体帘线的模量MI变化。在实施例6中,通过使外胎体帘线的捻数不同,使模量MO相对于内胎体帘线的模量MI变化。在实施例7中,通过使外胎体帘线的材质不同,使模量MO相对于内胎。
20、体帘线的模量MI变化。另外,在比较例2中,通过将相邻的长条帘布片间的间隔在胎壁部分BS如图1、5所示扩宽为与胎体帘线的间距间隔P相同程度,将轮胎最大宽度位置QM处胎体帘线的重叠根数N为0条。0038长条帘布片0039周向宽度L120MM,0040内胎体帘线聚酯帘线、1670DTEX/2,0041帘线根数20条00421外观性0043在轮辋55J14、内压200KPA的条件下,将轮胎进行轮辋组装,并通过目视说明书CN102452179A5/6页7检查胎侧部和胎壁部分BS如图1、5所示表面的凹凸变形的状态,并以以往例为100的指数进行了表示。数值越小越优越。00442均匀性0045使用轮胎均匀性试。
21、验机,以JASOC6072000的“汽车用轮胎的均匀性试验方法”为依据,测量RFV,并以以往例为100的指数进行了表示。数值越小越优越。测量条件为轮辋55J14、内压200KPA、轮胎转速60RPM以及纵载荷354KN。0046表1说明书CN102452179A6/6页800470048如表所示,确认了实施例的轮胎能够确保优越的均匀性并且提高外观性能。说明书CN102452179A1/6页9图1说明书附图CN102452179A2/6页10图2说明书附图CN102452179A103/6页11图3说明书附图CN102452179A114/6页12图4说明书附图CN102452179A125/6页13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2452179A136/6页14图7说明书附图CN102452179A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