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pdf

  • 上传人:a2
  • 文档编号:920322
  • 上传时间:2018-03-18
  • 格式:PDF
  • 页数:14
  • 大小:685.79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19313.2

    申请日:

    2011.07.28

    公开号:

    CN102452179A

    公开日:

    2012.05.1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9D 30/10申请日:20110728|||公开

    IPC分类号:

    B29D30/10

    主分类号:

    B29D30/10

    申请人: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中田典克

    地址:

    日本兵库县

    优先权:

    2010.10.22 JP 2010-237743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王轶;李伟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能够抑制在胎侧部的外表面上的凹凸状的变形,从而提高轮胎的外观品质。该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包括胎体成形工序,将利用贴胶来对沿轮胎轴向对齐的胎体帘线的排列体进行覆盖而成的多张长条帘布片在刚性型芯体上沿着轮胎周向顺次粘贴,由此形成环状的胎体。胎体在胎面部上使相邻的长条帘布片的侧边缘部彼此接近或相接而不重叠地配置,在胎侧部具有上述侧边缘部彼此重叠的重叠部。胎体帘线的排列体使配置在最外侧的外胎体帘线的模量小于配置在其内侧的内胎体帘线的模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 该充气轮胎具有从胎面部经过胎侧部而到达两侧胎圈部 的胎体, 其特征在于, 包括胎体成形工序, 所述胎体成形工序中使用刚性型芯体, 将长条片状的多张长条帘 布片在所述刚性型芯体上沿着轮胎周向顺次粘贴, 由此形成环状的胎体, 其中所述长条帘 布片是利用贴胶来对沿轮胎轴向对齐的胎体帘线的排列体进行覆盖且轮胎周向的宽度小 的, 所述胎体在所述胎面部使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长条帘布片的侧边缘部彼此接近或相 接而不重叠地配置, 并且在胎侧部具有所述侧边缘部彼此重叠的重叠部, 所述胎体帘线的排列体由配置在最外侧的外胎体帘线和配置在外胎体帘线内侧的内 胎体帘线构成, 并且使所述外胎体帘线的模量 Mo 小于内胎体帘线的模量 Mi。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胎体帘线的模量 Mo 为所述内胎体帘线的模量 Mi 的 20 ~ 80%。

    说明书


    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 其包括通过将长条片状的帘布片沿轮胎周 向顺次粘贴在刚性型芯体上, 由此将环状的胎体成形的胎体成形工序。
         背景技术 近年, 为了提高轮胎的均匀性而提出了例如使用具有与完成的轮胎的轮胎内腔形 状接近的外形的刚性型芯体的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 ( 参照下述专利文献 1)。 在该制造方法 中, 例如, 如图 7(A) 所示, 将长条片状的多张长条帘布片 B 如该图 (B) 所示在刚性型芯体 C 上沿着轮胎周向顺次粘贴, 由此形成环状的胎体 D, 其中上述帘布片 B 是利用贴胶来对沿轮 胎轴向对齐的胎体帘线 A1 的排列体 A 进行覆盖且轮胎周向的宽度 L1 小的结构。
         此时, 为了提高轮胎的均匀性, 将上述长条帘布片 B 配置成 : 使得在轮胎周向上相 邻的长条帘布片 B 的侧边缘部 Be、 Be 彼此在胎面部 Ta 上接近或相接而不重叠。其结果是, 在胎侧部 Tb, 必然形成上述侧边缘部 Be、 Be 彼此重叠的三角形状的重叠部 J。
         然而, 如该图 (C) 所示, 在该重叠部 J 中, 由于在上述排列体 A 中位于最外侧的外 胎体帘线 A1a、 A1a 彼此也重合, 因而增加帘线密度。因此, 在对轮胎填充内压而膨胀时, 在 上述重叠部 J, 胎体帘线 A1a 变得难以延伸使膨胀量局部减小而凹陷, 因此存在在胎侧部 Tb 的外表面导致凹凸状变形等损害轮胎的外观品质的问题。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开平 11-254906 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将在胎体帘线的排列体中配置在最外侧的外 胎体帘线的模量设为小于配置在其内侧的内胎体帘线的模量为基本, 来抑制在胎侧部的外 表面上的凹凸状的变形, 从而提高轮胎的外观品质的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1 的发明, 是一种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 该 充气轮胎具有从胎面部经过胎侧部而到达两侧胎圈部的胎体, 其特征在于, 包括胎体成形 工序, 上述胎体成形工序中使用刚性型芯体, 将长条片状的多张长条帘布片在上述刚性型 芯体上沿着轮胎周向顺次粘贴, 由此形成环状的胎体, 其中上述长条帘布片是利用贴胶来 对沿轮胎轴向对齐的胎体帘线的排列体进行覆盖且轮胎周向的宽度小的, 上述胎体在上述 胎面部使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长条帘布片的侧边缘部彼此接近或相接而不重叠地配置, 并 且在胎侧部具有上述侧边缘部彼此重叠的重叠部, 上述胎体帘线的排列体由配置在最外侧 的外胎体帘线和配置在外胎体帘线内侧的内胎体帘线构成, 并且使上述外胎体帘线的模量 Mo 小于内胎体帘线的模量 Mi。
         另外, 在技术方案 2 的发明中, 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胎体帘线的模量 Mo 为内胎体帘 线的模量 Mi 的 20 ~ 80%。
         上述胎体帘线的模量是以 JIS L1017 的化学纤维轮胎帘线试验方法为依据求出的 每 1 条帘线的初期拉伸抵抗度, 在以该试验方法为依据求出的帘线的 “载荷 - 延展” 曲线中,
         在原点的附近载荷变化相对于延展变化为最大的最大点处上述 “载荷 - 延展” 曲线的切线 的倾斜。
         本发明如上所述, 将在胎体帘线的排列体中配置在最外侧的外胎体帘线的模量 Mo 设为小于配置在外胎体帘线的内侧的内胎体帘线的模量 Mi。因此, 能够使在重叠部的胎体 帘线的伸长率, 接近在非重叠部的胎体帘线的伸长率。因此, 在填充内压的状态下, 能够将 在上述重叠部的膨胀量局部减小从而抑制成为凹部, 且能够抑制在胎侧部的外表面上凹凸 状的变形, 提高轮胎的外观品质。 附图说明 图 1 是表示利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形成的充气轮胎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 2 是表示生胎形成工序的剖视图。
         图 3 是表示硫化工序的剖视图。
         图 4 是表示长条帘布片的立体图。
         图 5(A)、 (B) 表示胎体成形工序的说明图。
         图 6 是表示长条帘布片的重叠部的剖视图。
         图 7(A) ~ (C) 是表示使用了刚性型芯体的以往的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附图标号说明 :
         2... 胎面部 ; 3... 胎侧部 ; 4... 胎圈部 ; 6... 胎体 ; 13... 长条帘布片 ; 13e... 侧 缘部 ; 20... 刚 性 型 芯 体 ; 30... 胎 体 帘 线 ; 30a... 外 胎 体 帘 线 ; 30b... 内 胎 体 帘 线 ; 31... 排列体 ; 32... 贴胶 ; J... 重叠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图 1 是表示利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 形成的充气轮胎 1 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上述充气轮胎 1 具有 : 胎体 6, 其从胎面部 2 经过 胎侧部 3 而到达两侧胎圈部 4、 4; 和带束层 7, 其配置在胎体 6 的径向外侧且在胎面部 2 的 内部。
         上述胎体 6 由使有机纤维的胎体帘线进行子午线排列的 1 层以上、 在本例中为 1 层的胎体帘布体 6A 形成。 该胎体帘布体 6A 形成跨越在所述胎圈部 4、 4 间的环状, 并且在本 例的情况下, 其两端被夹在该胎圈芯 5 内并被卡止, 而不是绕配置在各胎圈部 4 的胎圈芯 5 折返。具体地说, 上述胎圈芯 5 由轮胎轴向的内外芯部片 5i、 5o 构成, 在该内外芯部片 5i、 5o 间, 夹持上述胎体帘布体 6A 的两端部。
         上述内外芯部片 5i、 5o 是通过将非延展性的胎圈钢丝 5a 沿轮胎周向卷绕多圈而 形成的。此时, 优选地, 外芯部片 5o 与内芯部片 5i 相比, 将胎圈钢丝 5a 的卷绕数设为例如 1.2 ~ 2.0 倍左右, 且刚性大于内芯部片 5i。由此, 能够限制胎圈钢丝 5a 的总卷绕数并且 相对地提高胎圈部 4 的弯曲刚性, 有助于提高操纵稳定性等。另外, 图中的标号 8 是由橡胶 硬度例如 80 ~ 100 度的硬质的橡胶构成的胎圈三角胶, 其从各芯部片 5i、 5o 开始以前端尖 细状竖起, 来提高胎圈刚性。另外, 在本说明书中橡胶硬度是指, 基于 JIS-K6253 且由 A 型 硬度计在 23℃的环境下测测量的硬度计 A 硬度。
         另外, 上述带束层 7 由两张以上, 在本例中为两张带束层帘布 7A、 7B 形成, 其中带束层帘布是将钢帘线等高弹性的带束层帘线相对于轮胎周向例如以 10 ~ 35°左右排列而 成的。带束层 7 由于各带束层帘线在帘布间相互交叉, 从而提高带束层刚性, 且对胎面部 2 的大致全宽具有卡箍效果从而牢固地对胎面进行加强。在本例中, 以提高高速耐久性为目 的, 在该带束层 7 的径向外侧设置束带层 9, 该束带层 9 是将例如尼龙帘线等束带层帘线相 对于周向以 5 度以下的角度螺旋状卷绕所形成的。 作为该束带层 9, 能够将只覆盖上述带束 层 7 的轮胎轴向外端部的左右一对边缘束带层帘布, 以及覆盖带束层 7 的大致全宽的全束 带层帘布单独或者适当地组合来使用。在本例中, 束带层 9 例示出由一张全束带层帘布构 成。
         另外, 在胎体 6 的内侧配置形成轮胎内腔面的较薄的内衬层 10。该内衬层 10, 例 如由丁基橡胶、 卤化丁基橡胶等非透气性橡胶构成, 对填充到轮胎内腔内的填充空气进行 气密性保持。 另外, 在上述胎体 6 的外侧配置有形成胎侧部 3 的外表面的胎侧胶 11, 并且在 束带层 9 的径向外侧配置有形成胎面部 2 的外表面的胎面胶 12。
         接下来, 说明上述充气轮胎 1 的制造方法。 该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 生胎形成工 序 S1, 如图 2 简略表示的那样, 使用具有与上述充气轮胎 1 的轮胎内腔形状实际上一致的外 形的环状的刚性型芯体 20, 通过在该刚性型芯体 20 的外表面上顺次粘贴未硫化的轮胎构 成部件, 由此形成生胎 1N ; 硫化工序 S2, 如图 3 简略表示的那样, 将上述生胎 1N 按照上述刚 性型芯体 20 而放入硫化模具 21 内进行硫化成形。 上述生胎形成工序 S1 包括以下工序 : 将形成内衬层 10 用的部件粘贴于刚性型芯 体 20 的内衬层形成工序、 粘贴形成胎体 7 用的部件的胎体成形工序、 粘贴形成胎圈芯 5 用 的部件的胎圈芯形成工序、 粘贴形成胎圈三角胶 8 用的部件的胎圈芯形成工序、 粘贴形成 带束层 7 用的部件饿带束层成形工序、 粘形成贴束带层 9 用的部件的束带层成形工序、 粘贴 形成胎侧胶 11 用的部件的胎侧成形工序、 粘贴形成胎面胶 12 用的部件的胎面成形工序等。
         其中, 在上述生胎形成工序 S1 中除上述胎体成形工序以外的工序、 以及上述硫化 工序 S2 中, 能够适宜地采用使用了刚性型芯体 20 的公知的各种部件, 因此在本说明书中以 下只说明胎体成形工序。
         如图 4 所示, 在上述胎体成形工序中使用片状的多张长条帘布片 13, 该长条帘布 片 13 是利用贴胶 32 来对沿轮胎轴向对齐的胎体帘线 30 的排列体 31 进行覆盖且轮胎周向 的宽度 L1 小的结构, 并且如图 5(A)、 (B) 所示, 通过将该多张长条帘布片 13 在刚性型芯体 20 上沿着轮胎周向顺次粘贴, 由此形成环状的胎体 6。此时, 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长条帘布 片 13、 13 的侧边缘部 13e、 13e 彼此, 在胎面部 2 上, 以相互接近或相接而不重叠的方式配 置。因此, 在胎面部 2 上, 胎体帘线 30 的帘线密度为大致均匀, 因此能够较高地确保轮胎的 均匀性。与此相对, 在胎侧部 3 上, 必然形成上述侧边缘部 13e、 13e 彼此相互重叠的三角形 状的重叠部 J。因此, 在该重叠部 J 处, 胎体帘线 30 的帘线密度会局部增加。
         因此, 在本发明中, 在上述长条帘布片 13 上配置的胎体帘线 30 中, 将配置在最外 侧的外胎体帘线 30a 的模量 Mo 设定为比配置在其内侧的内胎体帘线 30b 的模量 Mi 小。作 为使帘线的模量不同的手段, 例如可列举出外胎体帘线 30a 和内胎体帘线 30b 为帘线的材 质不同的、 帘线的粗细不同的、 和 / 或帘线的捻数不同的帘线等, 它们能够单独或相互组 合。另外, 从生产性和生产成本的观点出发, 优选为帘线的材质为相同的材质, 并且从控制 的准确度以及容易程度的观点出发, 更优选帘线的粗细不同。 在本例中, 在上述长条帘布片
         13 内, 各胎体帘线 30 实际上以相等的间距间隔 P 排列。
         根据这样的构成, 如图 6 所示, 由于低模量的胎体帘线 30a 在上述重叠部 J 重复, 因而能够使胎体帘线 30a 的伸长率接近非重叠部的胎体帘线 30b 的伸长率。因此, 能够减 小内压填充状态下重叠部 J 与非重叠部之间的膨胀量之差提高外观品质。
         因此, 优选地将外胎体帘线 30a 的模量 Mo 设为内胎体帘线 30b 的模量 Mi 的 20 ~ 80%的范围, 更优选为 30 ~ 70%的范围, 最优选为 40 ~ 60%的范围。
         另外, 当上述长条帘布片 13 的轮胎周向的宽度 L1 过大时, 则在将长条帘布片 13 从胎面部 2 到胎侧部 3 向轮胎径向内侧折弯时, 会产生皱褶从而易产生帘线散乱。另外, 由 于重叠部 J 的周向的重叠宽度 Wj 也变宽, 因此在重叠部 J 重合的胎体帘线的根数也增加, 使本发明的效果无法充分地发挥。当相反轮胎周向的宽度 L1 过小时, 则会增加长条帘布片 13 的粘贴工时, 从而导致粘贴效率降低。因此, 上述宽度 L1 优选为 10mm ~ 30mm 的范围, 另 外上述排列体 31 的胎体帘线 30 的根数优选为 10 ~ 30 根。
         另外, 上述重叠部 J 的胎体帘线 30 的重叠根数 N, 在轮胎最大宽度位置 Qm 处优选 为 1 ~ 2 根, 特别优选为 1 根。因此, 为了使上述重叠根数 N 为上述范围, 预先设定长条帘 布片 13 的上述宽度 L1, 以及在胎面部 2 上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长条帘布片 13 的侧边缘部 13e 彼此的间隔等。
         以上, 对本发明的特别是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详述, 但本发明不限定于图示的实 施方式, 而是能够变形为各种方式来实施。 实施例 使用刚性型芯体并且基于表 1 的规格试制形成图 1 所示的构造的轿车用轮胎 ( 轮 胎尺寸 175/65R14), 并且测试了各测试轮胎的外观性 ( 胎侧部、 胎壁部分 ) 和均匀性。
         另外, 以往例不使用刚性型芯体, 而是用具有膨胀工序的以往的一般的制造方法 来形成, 其中膨胀工序是将一张胎体帘布在圆筒状的成形鼓上沿周向卷绕一周形成筒状胎 体帘布, 并且使该筒状胎体帘布在胎圈芯间膨胀并定型为环状。另外, 比较例、 实施例均使 用了刚性型芯体。
         除表 1 中记载以外, 实际上是相同规格。长条帘布片是将内胎体帘线作为共通的 材料, 并在实施例 1 ~实施例 5 中, 通过使外胎体帘线的粗细不同, 由此使模量 Mo 相对于内 胎体帘线的模量 Mi 变化。在实施例 6 中, 通过使外胎体帘线的捻数不同, 使模量 Mo 相对于 内胎体帘线的模量 Mi 变化。在实施例 7 中, 通过使外胎体帘线的材质不同, 使模量 Mo 相对 于内胎体帘线的模量 Mi 变化。另外, 在比较例 2 中, 通过将相邻的长条帘布片间的间隔在 胎壁部分 Bs( 如图 1、 5 所示 ) 扩宽为与胎体帘线的间距间隔 P 相同程度, 将轮胎最大宽度 位置 Qm 处胎体帘线的重叠根数 N 为 0 条。
         长条帘布片
         ·周向宽度 L1---20mm,
         ·内胎体帘线 --- 聚酯帘线、 1670dtex/2,
         ·帘线根数 ---20 条
         (1) 外观性 :
         在轮辋 (5.5J×14)、 内压 (200kPa) 的条件下, 将轮胎进行轮辋组装, 并通过目视
         检查胎侧部和胎壁部分 Bs( 如图 1、 5 所示 ) 表面的凹凸变形的状态, 并以以往例为 100 的 指数进行了表示。数值越小越优越。
         (2) 均匀性 :
         使用轮胎均匀性试验机, 以 JASO C607 : 2000 的 “汽车用轮胎的均匀性试验方法” 为依据, 测量 RFV, 并以以往例为 100 的指数进行了表示。数值越小越优越。测量条件为 : 轮辋 (5.5J×14)、 内压 (200kPa)、 轮胎转速 (60rpm) 以及纵载荷 (3.54kN)。
         表1:
         如表所示, 确认了实施例的轮胎能够确保优越的均匀性并且提高外观性能。

    关 键  词:
    充气 轮胎 制造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92032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