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0

用于变速箱的同步器.pdf

  • 上传人:a1
  • 文档编号:919532
  • 上传时间:2018-03-18
  • 格式:PDF
  • 页数:20
  • 大小:1.69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80040160.9

    申请日:

    2010.09.03

    公开号:

    CN102483101A

    公开日:

    2012.05.3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D 23/06申请日:20100903|||公开

    IPC分类号:

    F16D23/06

    主分类号:

    F16D23/06

    申请人:

    贺尔碧格传动技术控股有限公司

    发明人:

    尤尔根·宾德尔; 彼得·埃科特勒; 维尔纳·菲尔古特; 彼得·克莱默; 斯蒂芬·普林克; 泰罗·西拉夫; 克里斯蒂安·威尔; 菲利普·穆勒

    地址:

    德国雄高

    优先权:

    2009.09.08 DE 102009040541.0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代理人:

    杨生平;钟锦舜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变速箱的同步器,具有:同步体(10),其能够抗扭地与传动轴连接;换挡套筒(12),其能以轴向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同步体(10)上并且通过轴向移动能够与耦接齿部接合,耦接齿部与齿轮相关;以及止动杆(20),其支撑在同步体(10)上,换挡套筒(12)接合到同步体(10)中并且设置至少一个锁紧面(28),其能够产生基本上在径向方向上起作用的锁紧力。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变速箱的同步器, 具有 : 同步体 (10), 其能够抗扭地与传动轴连接 ; 换挡套 筒 (12), 其能以轴向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同步体 (10) 上并且通过轴向移动能够与耦接齿 部接合, 耦接齿部与齿轮相关 ; 以及止动杆 (20), 其支撑在同步体 (10) 上, 换挡套筒 (12) 接合到同步体 (10) 中并且设置至少一个锁紧面 (28), 其能够产生基本上在径向方向上起 作用的锁紧力。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同步器, 其特征在于, 锁紧面 (28) 相对于周向取向。
    3: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同步器, 其特征在于, 止动杆 (20) 的接合到换挡套筒 (12) 中的端部能够径向向内地移动。
    4: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同步器, 其特征在于, 当没有锁紧力起作用时, 锁紧面 (28) 能够在径向方向上向内移动。
    5: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同步器, 其特征在于, 止动杆 (20) 具有基本件 (22)、 头部件 (24) 和位于其间设置的止动杆弹簧 (25), 止动杆弹簧 (25) 尝试将基本件 (22) 与头 部件 (24) 彼此压离。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同步器, 其特征在于, 头部件 (24) 在基本件 (22) 上引导。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或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同步器, 其特征在于, 锁紧面 (28) 设置在头部 件 (24) 上。
    8: 根据权利要求 5 至 7 之一所述的同步器, 其特征在于, 头部件 (24) 球形地实施。
    9: 根据权利要求 5 至 8 之一所述的同步器, 其特征在于, 基本件 (22) 球形地实施。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4 之一所述的同步器, 其特征在于, 止动杆 (20) 具有锁紧螺栓 (50) 和锁紧滑片 (52), 其中锁紧面 (28) 设置在锁紧螺栓 (50) 上。
    11: 根据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同步器, 其特征在于, 锁紧螺栓 (50) 穿过锁紧滑片 (52) 的 留空部 (58) 延伸。
    12: 根据权利要求 10 或 11 所述的同步器, 其特征在于, 锁紧螺栓 (50) 具有腿部, 其在 径向方向上以移动的方式容纳在同步体 (10) 中, 在同步体 (10) 中设置有弹簧 (25), 其将腿 部在径向方向上向外作用。
    13: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4 之一所述的同步器, 其特征在于, 止动杆 (20) 构建为一体式弹 簧夹子 (70), 其具有两个彼此对置的夹持面 (76), 其支撑在同步体 (10) 上。
    14: 根据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同步器, 其特征在于, 夹持面 (76) 支撑在接片 (78) 上, 该 接片 (78) 设置在同步体 (10) 上。
    15: 根据权利要求 13 或 14 所述的同步器, 其特征在于, 弹簧夹子 (70) 具有弯曲区段 (74), 其与换挡套筒 (12) 协作。
    16: 根据权利要求 13 至 15 之一所述的同步器, 其特征在于, 锁紧面 (28) 在径向方向上 看设置在弯曲区段 (74) 与夹持面 (76) 之间。
    17: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同步器, 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至少一个同步环 (16), 其设置有至少一个随动件 (17), 其能够提供在周向上起作用的锁紧力。
    18: 根据权利要求 17 所述的同步器, 其特征在于, 同步环 (16) 具有两个随动件 (17), 其彼此在周向上对置地设置在止动杆 (20) 的其中一侧和另一侧上。
    19: 根据权利要求 17 或 18 所述的同步器, 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两个同步环 (16), 其彼 此在轴向方向上对置地设置在同步体 (10) 的其中一侧和另一侧上。

    说明书


    用于变速箱的同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变速箱的同步器, 借助该同步器可以使变速齿轮的转速与传 动轴的转速平衡, 以便将速齿轮与传动轴耦接。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了同步器, 其中设置有抗扭地设置在传动轴上的同步体, 在该 同步体上可轴向移动地支承有换挡套筒。此外, 设置有同步环, 其设置有锁紧齿部。当要换 挡时, 同步环被换挡套筒压向摩擦面, 摩擦面与带换挡的变速齿轮相关。 通过形成的摩擦配 合, 同步环相对于换挡套筒扭转进入换挡套筒不能被接通的状态。只有当变速齿轮的转速 与同步体的转速匹配并且因此不再有转矩作用到同步环上时, 换挡套筒才成功扭转同步环 使得锁紧齿不再阻拦接通。
         已知的同步器在制造方面比较复杂, 这是因为必须在同步环上设置锁紧齿部, 而 该锁紧齿部必须精确地制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 提出一种同步器, 其特征在于以比较低的制造成本得到可靠 的功能并提高换挡舒适性。
         为了解决该任务, 根据本发明设计有一种用于变速箱的同步器, 其具有 : 可与传动 轴抗扭地连接的同步体 ; 换挡套筒, 其在轴向上可移动地设置在同步体上并且可以通过轴 向移动而与耦接齿部接合, 该偶接齿部与齿轮相关 ; 以及至少一个止动杆, 其支撑在同步体 上, 接合到换挡套筒中并且设置有至少一个锁紧面, 其可以产生基本上在径向方向上起作 用的锁紧力。 本发明基于如下基本思想 : 在变速此轮的转速与同步体的转速匹配时, 起作用 的转矩直接转换成锁紧作用, 即借助在止动杆上的锁紧面。由此可以获得技术上简单的结 构。
         优选地设计为, 锁紧面相对于周向倾斜地取向。这能够实现锁紧面以技术上简单 的方式借助随动件来转移, 该随动件安置在同步环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式设计的是, 止动杆的接合到换挡套筒中的端部可径向 向内地移动。 在该扩展方案中, 当换挡套筒不进一步锁紧而是接通时, 接合到换挡套筒中的 止动杆的端部向下 “浸没” 。 这能够实现将止动杆在所有运行状态中保持在径向取向的并且 略微侧向枢转的位置中 ; 无需止动杆的过度强烈的倾斜运动。
         优选地设计为, 当没有锁紧力起作用时, 锁紧面在径向方向上向内可移动。 在该扩 展方案中, 锁紧作用直接由锁紧面产生, 而不需其他位于其间的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式设计的是, 止动杆具有基本件、 头部件和设置在其间 的止动杆弹簧, 其尝试将基本件和头部件彼此压离。止动杆在该实施形式中实施为紧凑的 结构单元, 其可以预安装。
         在此, 可以设计的是, 头部件实施在基本件上。 这提高了精度和降低了不期望的振
         动噪声。 优选地, 锁紧面设置在头部件上。在该扩展方案中也不需要中间元件来将在周向 上起作用的锁紧力直接转换成锁紧作用, 该锁紧作用反抗换挡套筒的止动杆。
         根据一个可替选的实施形式设计的是, 止动杆具有锁紧螺栓和锁紧滑片, 其中锁 紧面设置在锁紧螺栓上。 在该扩展方案中, 可以使用非常紧凑的锁紧螺栓, 其由于其几何结 构而可以以低开销地变坚硬。
         优选地设计的是, 锁紧螺栓穿过锁紧滑片中的凹进部延伸。这保证了锁紧滑片直 接在锁紧螺栓中引导。
         在此, 可以设计的是, 锁紧螺栓具有腿部, 其在径向方向上可移动地容纳在同步体 中, 其中设置有弹簧, 其在径向方向上向外作用腿部。以此方式, 锁紧螺栓的腿部非常精确 地在同步体中引导。
         根据一个可替选的实施形式设计的是, 止动杆构建为一体式的弹簧夹子, 其具有 两个彼此对置的夹持面, 其支撑在同步体上。在该实施形式中, 止动杆一体式地实施, 其中 同时由于其固有弹性而提供弹力, 该弹力使止动件靠着换挡套筒。由此得到非常小数目的 单个单元。
         优选地在此涉及的是, 夹持面支撑在接片上, 其设置在同步体上。该接片用于, 当 弹簧夹子被换挡套筒径向向内作用时, 夹持面张开。以此方式和方法, 自动地产生复位作 用。
         优选地, 弹簧夹子具有弯曲区段, 其与换挡套筒协作。 已由于其制造而设置有一半 径的弯曲区段在没有其他后处理的情况下适于支撑在换挡套筒上并且实现在运行中所需 的倾斜运动。
         优选地, 设置有至少一个同步环, 其设置有至少一个随动件, 其可以提供在周向上 起作用的锁紧力。随动件能够实现, 在转速匹配期间起作用的转矩直接转换成在周向上起 作用的锁紧力。
         优选地, 在此设置有两个随动件, 其彼此在周向上对置地设置在止动杆的其中一 侧和另一侧上。这保证了同步器在两个转动方向上起作用。
         优选地, 还设置有两个同步环, 其彼此在轴向方向上对置地设置在同步体的其中 一侧和另一侧上。这能够实现借助唯一的同步体换两个档。
         附图说明
         以下参照不同的实施形式描述了本发明, 这些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 : 图 1 以分解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式的同步器 ; 图 2 以纵截面图示出了在输出状态中的图 1 的同步器 ; 图 3 示出了图 1 的同步器的截面图 ; 图 4 放大地示出了图 3 的一部分 ; 图 5 以部分剖面图示出了在转速匹配时的图 1 的同步器 ; 图 6 是用于阐明起作用的锁紧力的示意性视图 ; 图 7 以对应于图 3 的截面示出了处于接通状态中的同步器 ; 图 8 以截面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形式的处于输出状态中的同步器 ;图 9 以透视视图示出了在第二实施形式中使用的止动杆 ; 图 10 以放大横截面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形式的同步器 ; 图 11 以截面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形式的同步器 ; 图 12 以透视视图示出了在第三实施形式的止动杆 ; 图 13 以放大横截面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形式的同步器 ; 图 14 以截面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形式的同步器 ; 图 15 以透视图示出了在第四实施形式中使用的止动杆 ; 以及 图 16 以放大横截面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形式的同步器。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 1 至图 7 中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形式的同步器。该同步器包含同步体 10, 尤 其是用于车辆的同步体, 其抗扭地安置在变速箱 ( 未示出 ) 的传动轴上。在所示的实施例 中同步体 10 具有内开口, 其设置有波形齿部 11, 以便与传动轴建立抗扭的连接。
         同步体 10 在其外周上设置有齿部 13, 在其上可在轴向上移动, 然而在周向上不可 移动地设置有换挡套筒 12。换挡套筒环形地实施并且在其内表面上具有齿部, 其与同步体 10 的齿部 13 互补。在同步体 10 的每个侧上, 在传动轴上可转动地设置有变速齿轮 44( 参 见图 8), 其分别设置有耦接环 14。每个耦接环 14 在其外周上具有齿部, 其在几何结构和尺 寸上与同步体 10 的齿部 13 相协调。因此, 当换挡套筒 12 在轴向方向上移动足够远时, 实 现了在耦接环 14( 与由此相应的变速齿轮 ) 与同步体 10 之间的机械耦接。 在同步体 10 的每个轴向侧上分别设置有同步环或摩擦环, 其分别设置有多个随 动件 17, 其接合到同步体 10 的合适的留空部中。在同步体 10 的留空部内, 摩擦环的随动 件 17 在周向上确定扭转的角度范围。同步环 16 可以与摩擦面形成摩擦接合, 其设置在耦 接环 14 上。根据对摩擦接合的要求, 同步环 16 的内表面可以设置有摩擦层。也可能的是 使用多面摩擦系统, 其方式是使用附加环。
         同步体 10 设置有容纳部 19, 其在周向上均匀地彼此间隔。在每个凹进部 19 中设 置有止动杆 20, 其在此由基本件 22、 头部件 24 和位于其间地设置的止动杆弹簧 25 构成。 止 动杆弹簧 25 尝试将基本件与头部件彼此压离。头部件 24 球形地实施并且接合到换挡套筒 12 的内表面上的凹面的凹进部 26 中 ( 参见图 2), 而基本件 22 支撑在容纳部 19 的底部上。 基本件 22 为此目的半球状地实施 ( 尤其参见图 1), 而头部件 24 球形地实施。在图 2 所示 的输出状态中, 止动杆 20 径向地设置, 使得由止动杆弹簧 25 施加的力几乎没有力在轴向方 向上施加到换挡套筒 12 上。
         对具有球形的头部件和凹面的凹进部的实施形式的可替选地, 也可以考虑止动杆 的其他几何形状的实施形式, 例如具有圆形头部件或带有槽的头部件和分别具有换挡套筒 的互补的扩展方案。
         每个止动杆 20 插入到同步 10 中的容纳部 19 中, 使得在周向上看在其之前和之后 各设置有同步环 16 的随动件 17。在随动件 17 所处的半径的区域中, 每个止动杆的头部件 24 设置有相对于周向倾斜走向的锁紧面 28( 尤其参见图 3 和图 4)。
         为了换挡, 换挡套筒 12 通过 ( 未示出的 ) 拔叉在轴向上移动。由此, 其从图 2 中 所示的中性状态出发到达图 5 中所示的中间状态中, 在其中其由于头部件 24 接合在凹进部
         26 中使止动杆 20 朝着侧面倾斜。在该倾斜运动中, 止动杆 20 的头部件 24 的侧面 30 靠置 同步环 16 在两个随动件 17 之间的周边缘上, 由此同步环 16 在轴向方向上移动, 参照图 5 于是向左沿着箭头 P 的方向移动。以此方式, 同步环 16 与耦接环 14 的摩擦面 18 形成摩擦 接合。
         在轴向方向上起作用的压紧力在此基于杠杆比而增强 ; 杠杆臂 H1, 在其上换挡套 筒 12 的轴向力起作用, 杠杆臂 H1 大于杠杆臂 H2, 通过该杠杆臂 H2 将该力引导到同步环 16 中。 此外, 由于止动杆 20 倾斜, 所以止动杆弹簧 25 现在提供了在轴向方向上起作用的分量, 其作用于换挡套筒 12。
         通常在变速箱工作期间, 传动轴和与对应的耦接环 14 相关的变速齿轮不具有相 同转速, 使得摩擦力矩施加到同步环 16 上。这导致同步环 16 在周向上扭转, 直至相应的随 动件 17 靠置在止动杆 20 的锁紧面 28 之一上 ( 参见图 6)。从摩擦力矩中得到的纵向力 R 被作用于锁紧面 28 上的随动件 17 转换成锁紧力 S。锁紧力 S 基本上在径向方向上起作用 ; 与精确地径向方向、 在该状态中由止动杆的倾斜状态得到的小偏差可忽略并且还支持换挡 套筒的轴向压紧力。头部件 24 被锁紧力 S 在径向方向上向外压入凹进部 26 中, 而支撑在 摩擦面 18 上的同步环 16 防止止动杆会进一步向外倾斜。以此方式, 换挡套筒 12 被阻塞在 图 5 所示的位置中, 只要由在转动轴与要换挡的变速齿轮之间的转速差得到的摩擦力矩存 在。换挡套筒 12 于是不能被接通。
         只有当变速齿轮的转速与同步体 10 的转速匹配时, 才没有摩擦力矩施加到同步 环 16 上, 使得摩擦力 R 降低。于是, 换挡套筒 12 借助倾斜的凹进部 26 实现将止动杆 20 的 头部件 24 向下压, 由此同步环 16 被锁紧面 28 通过随动件 17 略微回压力。相应的随动件 17 于是释放锁紧面 28, 使得头部件 24 可以向下穿出。换挡套筒 12 由此被释放, 使得其可 以移动到完全接通的状态中 ( 参见 7), 在该状态中在同步体 10 与耦接环 14 之间建立抗扭 的连接。
         当又要解除该连接时, 换挡套筒 12 在径向方向上朝同步体 10 的中部回移, 由此头 部件 24 又达到换挡套筒 12 的凹进部 26 中。
         第一实施形式的优点在于简单且成本低廉的结构。此外, 可以实现大的轴向力增 强, 这对所需的总换挡力有特别积极的影响。同步环也被简化, 因为其与 BorgWarner- 同步 器相比无需锁紧齿部。
         在图 8 至图 10 中示出了第二实施形式。对于从第一实施形式中所已知的部件而 言, 使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 并且因此参考上面的阐述。
         第二实施形式的工作原理基本上对应于第一实施形式的工作原理。 在第一实施形 式与第二实施形式之间的差别在于止动杆 20 的构造及基本件 22 在同步体 10 中的安置。
         在第二实施形式中, 锁紧面 28 设置在侧向的翼形件 40 上, 其在周向上突出于头部 件 24。翼形件 40 的在周向上前面的或后面的边缘支撑在容纳部 19 的边缘上。头部件 24 在基本件 22( 除了其在下边缘上的引导之外, 如其也已从第一实施形式中已知的那样 ) 在 栓塞 42 上引导, 该栓塞接合到头部件 24 的中心开口中。栓塞 42 也用作对止动杆弹簧 25 的引导。
         基本件 22 在第二实施形式中插入到同步体 10 中的加深地实施的容纳部 46 中, 在 其中其可以按照球头关节的方式枢转。在该实施形式中, 当同步环 16 在周向上转动时, 随动件 17 通过靠置于倾斜取向的 锁紧面 28 而产生在径向方向上取向的锁紧力 S, 其将止动杆 20 的头部件 24 向外压。在换 挡时的杠杆臂方面, 得到了如在第一实施形式中相同的优点。 其他优点是, 在第二实施形式 中单部件的数目也是小的。止动杆 20 由于其不必与同步体 10 和换挡套筒 12 匹配而可以 通用。此外, 止动杆 20 本身可以预安装, 使得同步器总是可以非常简单地安装。此外, 止动 杆以如第一实施形式中相同的方式仅仅需要非常小的轴向和径向安装空间。此外, 在传统 的换挡套筒上必须进行非常小的改变, 以便能够利用借助第二 ( 以及第一 ) 实施形式所实 现的增强作用。
         在图 11 至图 13 中示出了第三实施形式。对于从第一或第二实施形式中已知的部 件使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 并且就此而言参照上面的阐述。
         在第三实施形式中, 止动杆 20 具有锁紧螺栓 50 和锁紧滑片 52。锁紧螺栓 50 一体 式地实施并且用其头部区段接合到换挡套筒 12 的凹进部分 26 中, 而其腿部区段容纳在同 步体 10 中的孔 54 中, 使得其可以根据球头关节的方式倾斜。在锁紧螺丝 50 的腿部区段与 孔 54 的底部之间设置有止动杆弹簧 25, 使得其将锁紧螺栓 50 在径向方向上向外作用。在 周向上, 锁紧螺栓 50 的头部区段在容纳部 19 的彼此对置的边缘之间引导。 大致在腿部区段之上, 两个锁紧面 28 设置在锁紧螺栓 50 上。它们与留空部 58 的 在周向上彼此背离的边缘 56 协作, 该留空部构建在锁紧滑片 52 中并且穿过锁紧螺栓 50 延 伸。锁紧滑片 52 通常长形地实施并且在其在周向上前面的或后面的边缘上具有弯成钩状 的靠置区段 60。同步环的随动件 17 与靠置区段 60 协作, 其中不同于第一实施形式和第二 实施形式, 随动件 17 在第三实施形式中设置在两个靠置曲段 60 内 ( 参见图 13)。锁紧滑片 52 在此径向上在同步环 16 内, 使得形成非常紧凑的结构。仅仅弯成钩状的靠置区段 60 在 径向方向上向外延伸, 远到使其与同步环协作。
         当换挡套筒 12 从图 11 所示的中性状态出发沿着轴向方向上移动时, 其与锁紧螺 栓 50 同步, 锁紧螺栓绕着其腿部区段在孔 54 中倾斜。由此, 锁紧螺栓的带 62 与相应的同 步环 16 靠置, 该同步环在轴向方向上被压向耦接环 14 的相关摩擦面上。得到的摩擦力矩 通过随动件 17 和靠置区段 60 作用到锁紧滑片 52, 其在周向上移动并且靠置在相应的锁紧 面 28 上。由此。产生在径向方向上向外的锁紧力 S, 其将锁紧螺栓 50 向外压向换挡套筒 12。只有当摩擦力矩不再存在时, 锁紧螺栓 50 可以被换挡套筒 12 在径向方向上向内、 抵抗 弹簧 25 的作用地压紧, 因为由于锁紧面 28 的倾斜取向, 锁紧滑片 52 可以在周向上移动, 使 得锁紧面 28 可以向内调整。换挡套筒 12 于是可以被引入到接通位置中。
         也可能的是, 锁紧螺栓 50 通过锁紧滑片 52 将同步环 16 在轴向方向上作用并且压 向与其相关的摩擦面 18。
         第三实施形式的优点在于, 增强机构由相对少的单部件构成。 此外, 当换挡力通过 锁紧滑片 52 来引导时, 杠杆比和由此增强比可以与摩擦直径无关地调节。另一优点在于, 止动杆可以通用地安装, 即在不改变的情况下在其他同步尺寸中安装。 最后, 与这种设计相 比在换挡套筒上几乎不必进行改变。
         在图 14 至图 16 中描述了第四实施形式。针对由前面的实施形式所描述的部件, 使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 并且就此而言参考上面的阐述。
         在第四实施形式与前面的实施形式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 止动杆 20 一体式地实
         施并且不需要独立的弹簧。 这是可能的, 因为止动杆实施为弹簧夹子 70, 其具有两个弹簧腿 部 72, 它们通过弯曲区段 74 彼此连接。弯曲区段 74 支撑在换挡套筒 12 的凹进部 26 中, 而 每个弹簧腿部 72 设置有夹持面 76, 其彼此对置并且支撑在接片 78 上, 其设置在同步体 10 上。夹持面 76 和接片 78 实施为使得弹簧腿部 72 略微张开, 由此产生径向向外作用弹簧夹 子 70 的力。
         弹簧夹子 70 取向为使得弹簧腿部 72 在周向上延伸。在每个弹簧腿部 72 的在轴 向上前面的或后面的边缘上构建有一个锁紧面 28。它们与同步环 16 的随动件 17 对置。为 了加强设置有加强筋 79。
         根据第四实施形式的同步器的工作原理基本上对应于第一实施形式。 当换挡套筒 12 在轴向方向上移动时, 其通过弯曲区段 74 与实施为弹簧夹子 70 的止动杆 20 同步, 由此 弹簧夹子靠置在相应的同步环 16 上并且其在轴向方向上移动。由此得到的相应同步环在 周向上的扭转导致同步环的随动件之一支撑在弹簧腿部 72 的对角线布置的锁紧面 28 上, 由此产生在径向方向上向外的锁紧力 S。该锁紧力防止了弹簧夹子 70 可以径向向内穿出。 由此, 只要摩擦力矩作用到同步环 16 之一上则防止了换挡套筒能够被接通。
         只有当摩擦力矩降低时, 锁紧面 28 的相应的随动件可以在周向上移动, 由此止动 杆 20 在径向方向上释放并且可以在径向方向上向内穿出。由此换挡套筒 12 释放, 使得其 可以被接通。 在弹簧夹子 70 径向向内移动时通过夹持面 76, 两个弹簧腿部 72 略微张开, 由 此产生在径向方向上向外起作用的复位力。当换挡套筒 12 从接通状态在轴向方向上移动 到中性状态中时, 该复位力又将弹簧夹子 70 向外压入图 14 所示的输出状态中。 在第四实施形式中, 也形成了作用于换挡套筒 12 上的换挡力的轴向增强。附加 地, 整个增大机构借助非常少的单部件就够了, 因为止动杆 20 一件式地实施。由于技术上 简单的结构而得到了非常稳固的机构。此外, 安装被简化, 因为仅须安装非常少的部件。另 一优点在于, 止动杆 20 不仅径向上而且轴向上需要非常少的安装空间。对目前所使用的换 挡套筒也仅须非常少的改变, 以便能够插入止动杆 20。 另一优点在于, 止动杆是通用的。 其 于是可以不改变地安装在不同结构大小的不同同步器系统中。另一优点在于, 由于止动杆 20 支撑在同步体 10 的接片 78 上所以不必考虑同步体 10 的弱化。
        

    关 键  词:
    用于 变速箱 同步器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用于变速箱的同步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91953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