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7

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合金材料.pdf

  • 上传人:zhu****_FC
  • 文档编号:9171089
  • 上传时间:2021-02-12
  • 格式:PDF
  • 页数:17
  • 大小:682.7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10026716.X

    申请日:

    20050613

    公开号:

    CN1699468A

    公开日:

    2005112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8L55/02,C08L69/00,B29B9/12,B29C47/40

    主分类号:

    C08L55/02,C08L69/00,B29B9/12,B29C47/40

    申请人:

    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翁永华,张祥福,周文

    地址:

    201707上海市青浦区工业园区新业路558号

    优先权:

    CN200510026716A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董梅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树脂ABS/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合金材料,更具体的为一种由PC、ABS、PBT及增容剂组成的合金材料。以及此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合金材料,其组成按重量百分比计为:PC 40-70%,ABS 70-40%,PBT 5-10%,增容剂3-10%,抗氧剂0.2-2.0%,其中,所述增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的ABS树脂;本发明合金材料的其制备方法是将PC、ABS、PBT、增容剂、抗氧剂混合物置于双螺杆挤出机经熔融挤出,造粒。该复合材料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缺口冲击强度高、尺寸稳定性良好、耐热性能优良等特点,同时又能和金属之间具有良好粘合性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合金材料,由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树脂ABS、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及抗氧剂、增容剂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的ABS树脂,其密度在1.03-1.08g/cm,熔点在180-190℃,马来酸酐的接枝率在0.5-1.0%,丁二烯组分含量在20-50%,经马来酸酐熔融挤出改性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所述抗氧剂至少为三甘醇双-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烯腈、三(2,4-二叔丁基酚)亚磷酸酯中的一种,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PC                                         40-70ABS                                        70-40PBT                                        5-10增容剂                                     3-10抗氧剂                                     0.2-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C为任一种双酚A型芳香族聚碳酸酯:其密度在1.19-1.21g/cm,熔点在230-2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BS树脂为密度在1.03-1.08g/cm,熔点在180-190℃,丁二烯组分含量在20-30%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BT树脂为密度1.31~1.35,熔点220~230℃,熔体粘度0.3~1.0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氧稳定剂三甘醇双-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烯腈、三(2,4-二叔丁基酚)亚磷酸酯的配比为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1)按重量配比秤取原料;(2)将PC、ABS、PBT、增容剂、抗氧剂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3-5分钟;(3)将混合的原料置于双螺杆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其工艺为:一区220~230℃,二区240~250℃,三区240~250℃,四区235~245℃;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2-18Mpa。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树 脂ABS/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合金材料,更具体的为一种 由PC、ABS、PBT及增容剂组成的合金材料。以及此合金材料的制 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PC具有突出的冲击韧性、透明性和尺寸稳定性、优良 的机械强度、电绝缘性,使用温度范围宽,良好的耐蠕变性、耐候性、 低吸水性、无毒性、自熄性,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由于 其所具备的这样一些优异性能,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在了汽车、电子电 器、航空等各个领域。然而,单就纯PC树脂而言,它同时还存在着 熔体粘度大,成型加工性差,容易发生应力开裂等一些缺点。为此, 人们对它进行了一系列的改性工作。采用合金化的技术,通过将PC 树脂和其他热塑性树脂的共混,在保证PC树脂自身原有的上述这些 优异的性能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地使其一些不足之处得以改善,因此 成了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手段。PC/ABS合金是PC改性合金技术中最 早被采用的一种。同PC相比,PC/ABS合金不仅改善了材料的熔融 流动性、成型性以及应力开裂问题,而且,材料的可电镀性和外观性 也得到了提高。采用这种合金技术制备的PC/ABS合金材料非常适合 应用于汽车的内饰材料,特别是用作仪表板支架、盖板、通风口、喇 叭格栅、防冻板、托架和转向柱护套等。由于在这样一些应用领域中, 传统使用的ABS树脂材料的耐热性和韧性都较PC/ABS逊色,因此, 传统ABS树脂已逐渐被后者取代。然而,正是由于PC/ABS合金在 这些领域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在这些问题 当中,一个典型的问题是PC/ABS合金材料和金属材料的粘合性较 差,因此并不适用于带有金属嵌件的制件当中。

    为此,有必要开发出一种其他各项特性与PC/ABS合金材料类似, 同时与金属材料的粘合性能良好的新型合金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C/ABS/PBT合金材料,该材料在具有 PC/ABS合金材料本身所固有的优良性能的同时,和金属材料的粘合 性能优良,更具体的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由PC树脂、ABS、PBT 树脂及增容剂组成的合金材料,以及该种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碳酸酯/丙烯腈- 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合金材料,由聚 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树脂ABS、聚对苯二甲酸 丁二醇酯PBT及抗氧剂、增容剂组成,其中,所述增容剂为马来酸酐 接枝改性的ABS树脂,其密度在1.03-1.08g/cm3,熔点在180-190 ℃,马来酸酐的接枝率在0.5-1.0%,丁二烯组分含量在20-50%,经 马来酸酐熔融挤出改性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所述抗 氧剂至少为三甘醇双-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烯腈、 三(2,4-二叔丁基酚)亚磷酸酯中的一种,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 计,为:(%)

    PC                            40-70

    ABS                           70-40

    PBT                           5-10

    增容剂                        3-10

    抗氧剂                        0.2-2.0

    通过对PBT树脂的添加量的调整能够有效地改善PC/ABS合金 材料和金属材料之间的粘合性能。并且,在上述量的范围内,该材料 的其他各项特性同由PC、ABS、增容剂复合的合金材料基本相同。

    其中,上述合金材料配方中,PC为任一种双酚A型芳香族聚碳酸酯: 其密度在1.19-1.21g/cm3,熔点在230-260℃。

    所述的ABS树脂为密度在1.03-1.08g/cm3,熔点在180-190℃, 丁二烯组分含量在20-30%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所述的PBT树脂为密度1.31~1.35,熔点220~230℃,熔体粘 度0.3~1.0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所述的热氧稳定剂三甘醇双-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 丙烯腈、三(2,4-二叔丁基酚)亚磷酸酯的配比为1∶1。

    所述的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树脂/聚对苯 二甲酸丁二醇酯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1)按重量配比秤取原料;

    (2)将-PC、ABS、PBT、增容剂、抗氧剂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3-5 分钟;

    (3)将混合的原料置于双螺杆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其工艺为: 一区220~230℃,二区240~250℃,三区240~250℃,四区235~ 245℃;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2-18Mpa。

    本发明具有下述优越性:

    1、本发明使用了马来酸酐接枝改性ABS树脂作为PC/ABS/PBT 合金体系的增容剂,所制得合金材料的缺口冲击性能优异, 尺寸稳定性能良好、耐热性能优异。

    2、本发明所制得的PC/ABS/PBT合金材料在保证材料的高缺口 冲击性能、良好的尺寸稳定性以及优异的耐热性能的同时, 材料和金属之间的粘结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3、本发明提出的PC/ABS/PBT合金材料的制备工艺简单、成本 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实施例及对比例复合材料配方中,PC为任一种双酚A型芳香 族聚碳酸酯:其密度在1.19-1.21g/cm3,熔点在230-260℃;ABS树 脂为密度在1.03-1.08g/cm3,熔点在180-190℃,丁二烯组分含量 在20-30%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PBT树脂为密度 1.31~1.35,熔点220~230℃,熔体粘度0.3~1.0的聚对苯二甲酸 丁二酯;增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的ABS树脂,是一种密度在 1.03-1.08g/cm3,熔点在180-190℃,马来酸酐的接枝率在0.5-1.0%, 丁二烯组分含量在20-50%,经马来酸酐熔融挤出改性的丙烯腈-丁二 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热氧稳定剂抗氧剂3114也可为抗氧剂245为 Ciba公司产,商品牌号为Irganox 245,化学名称为三甘醇双-3-(3- 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烯腈;热氧稳定剂168为Ciba公司 产,商品牌号为Irganox 168,化学名称为三(2,4-二叔丁基酚) 亚磷酸酯。

    实施例1

    将PC 40%,ABS树脂46.5%,PBT 3%,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的ABS 树脂10%,抗氧剂245 0.25%,抗氧剂168 0.25%在高速混合器中干 混3-5分钟,之后,再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其工 艺为:一区220~230℃,二区240~250℃,三区240~250℃,四区 235~245℃;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2-18Mpa。

    实施例2

    将PC 40%,ABS树脂42.5%,PBT 7%,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的ABS 树脂10%,抗氧剂245 0.25%,抗氧剂168 0.25%在高速混合器中干 混3-5分钟,之后,再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其工 艺为:一区220~230℃,二区240~250℃,三区240~250℃,四区 235~245℃;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2-18Mpa。

    实施例3

    将PC 40%,ABS树脂37.5%,PBT 12%,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的ABS 树脂10%,抗氧剂245 0.25%,抗氧剂168 0.25%在高速混合器中干 混3-5分钟,之后,再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其工 艺为:一区220~230℃,二区240~250℃,三区240~250℃,四区 235~245℃;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2-18Mpa。

    实施例4

    将PC 40%,ABS树脂34.5%,PBT 15%,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的ABS 树脂10%,抗氧剂245 0.25%,抗氧剂168 0.25%在高速混合器中干 混3-5分钟,之后,再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其工 艺为:一区220~230℃,二区240~250℃,三区240~250℃,四区 235~245℃;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2-18Mpa。

    实施例5

    将PC 40%,ABS树脂29.5%,PBT 20%,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的ABS 树脂10%,抗氧剂245 0.25%,抗氧剂168 0.25%在高速混合器中干 混3-5分钟,之后,再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其工 艺为:一区220~230℃,二区240~250℃,三区240~250℃,四区 235~245℃;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2-18Mpa。

    实施例6

    将PC 40%,ABS树脂42.5%,PBT 12%,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的ABS 树脂5%,抗氧剂245 0.25%,抗氧剂168 0.25%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 3-5分钟,之后,再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其工艺 为:一区220~230℃,二区240~250℃,三区240~250℃,四区235~ 245℃;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2-18Mpa。

    实施例7

    将PC 40%,ABS树脂39.5%,PBT 12%,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的ABS 树脂8%,抗氧剂245 0.25%,抗氧剂168 0.25%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 3-5分钟,之后,再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其工艺 为:一区220~230℃,二区240~250℃,三区240~250℃,四区235~ 245℃;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2-18Mpa。

    实施例8

    将PC 40%,ABS树脂34.5%,PBT 12%,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的ABS 树脂13%,抗氧剂245 0.25%,抗氧剂168 0.25%在高速混合器中干 混3-5分钟,之后,再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其工 艺为:一区220~230℃,二区240~250℃,三区240~250℃,四区 235~245℃;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2-18Mpa。

    实施例9

    将PC 20%,ABS树脂57.5%,PBT 12%,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的ABS 树脂10%,抗氧剂245 0.25%,抗氧剂168 0.25%在高速混合器中干 混3-5分钟,之后,再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其工 艺为:一区220~230℃,二区240~250℃,三区240~250℃,四区 235~245℃;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2-18Mpa。

    实施例10

    将PC 30%,ABS树脂47.5%,PBT 12%,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的ABS 树脂10%,抗氧剂245 0.25%,抗氧剂168 0.25%在高速混合器中干 混3-5分钟,之后,再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其工 艺为:一区220~230℃,二区240~250℃,三区240~250℃,四区 235~245℃;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2-18Mpa。

    实施例11

    将PC 50%,ABS树脂27.5%,PBT 12%,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的ABS 树脂10%,抗氧剂245 0.25%,抗氧剂168 0.25%在高速混合器中干 混3-5分钟,之后,再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其工 艺为:一区220~230℃,二区240~250℃,三区240~250℃,四区 235~245℃;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2-18Mpa。

    实施例12

    将PC 60%,ABS树脂17.5%,PBT 12%,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的ABS 树脂10%,抗氧剂245 0.25%,抗氧剂168 0.25%在高速混合器中干 混3-5分钟,之后,再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其工 艺为:一区220~230℃,二区240~250℃,三区240~250℃,四区 235~245℃;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2-18Mpa。

    对比例1

    将PC 20%,ABS树脂69.5%,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的ABS树脂10%, 抗氧剂245 0.25%,抗氧剂168 0.25%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3-5分钟, 之后,再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其工艺为:一区220~ 230℃,二区240~250℃,三区240~250℃,四区235~245℃;停 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2-18Mpa。

    对比例2

    将PC 30%,ABS树脂59.5%,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的ABS树脂10%, 抗氧剂245 0.25%,抗氧剂168 0.25%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3-5分钟, 之后,再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其工艺为:一区220~ 230℃,二区240~250℃,三区240~250℃,四区235~245℃;停 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2-18Mpa。

    对比例3

    将PC 40%,ABS树脂49.5%,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的ABS树脂10%, 抗氧剂245 0.25%,抗氧剂168 0.25%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3-5分钟, 之后,再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其工艺为:一区220~ 230℃,二区240~250℃,三区240~250℃,四区235~245℃;停 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2-18Mpa。

    对比例4

    将PC 50%,ABS树脂39.5%,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的ABS树脂10%, 抗氧剂245 0.25%,抗氧剂168 0.25%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3-5分钟, 之后,再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其工艺为:一区220~ 230℃,二区240~250℃,三区240~250℃,四区235~245℃;停 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2-18Mpa。

    对比例5

    将PC 60%,ABS树脂29.5%,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的ABS树脂10%, 抗氧剂245 0.25%,抗氧剂168 0.25%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3-5分钟, 之后,再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其工艺为:一区220~ 230℃,二区240~250℃,三区240~250℃,四区235~245℃;停 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2-18Mpa。

    性能评价方式及实行标准:

    将按上述方法完成造粒的粒子材料事先在90~100℃的鼓风烘 箱中干燥2~3小时,然后再将干燥好的粒子材料在注射成型机上进 行注射成型制样。

    密度测试按ISO-1183进行,试样尺寸为100*10*4mm;拉伸性能 测试按ISO 527-2进行,试样尺寸为150*10*4mm,拉伸速度为 50mm/min;弯曲性能测试按ISO 178进行,试样尺寸为80*10*4mm, 弯曲速度为2mm/min,跨距为64mm;简支梁冲击强度按ISO 179进行, 试样尺寸为80*6*4mm,缺口深度为试样厚度的三分之一;热变形温 度按ISO 75进行,试样尺寸为120*10*3.0mm,载荷为1.8MPa;材料 与金属之间的粘结性能按自定义方法进行测试,具体方法为:在相同 工艺条件下将合金材料和铁金属进行熔融粘合,粘合面积为 50mm*50mm,然后测试剥离强度的大小。

    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通过测试所得的密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 率,弯曲模量、热变形温度以及冲击强度的数值进行评判;材料和金 属之间的粘合性能按上述方法所测定数值大小进行评判。

    实施例1-12及对比例1-5的配方及各项性能测试结果见下各表, 其中,表1实施例1-5配方及材料性能表,表2实施例6-11配方及 材料性能表,表3对比例1-6配方及材料性能表。

    从实施例1-5和对比例3可以看到,PBT的使用比例对材料基本 物理性能及粘合性能的影响。当PBT的使用比例较低时,材料的粘合 性能达不到理想的改善效果,但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能基本不受影响。 当PBT的使用达到一定比例时,材料的粘合性能有了非常明显的改 善,但此时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能受到一定影响,特别是材料的密度及 弯曲模量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材料中PBT的使用比例尽量要控制在 较低的范围。从表中的数据来看,这一比例控制在10-15%之间为宜。

    从实施例4、6、7、8可以看到增容剂马来酸酐接枝ABS的使用 比例对材料基本物理性能和粘合性能的影响。增容剂对材料的基本物 理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但对材料的粘合性能基本无影响。为获得良好 基本物理性能的材料,增容剂马来酸酐接枝ABS的使用需达到一定比 例。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到,这一比例在8-10左右为宜。

                               表1  实施例1-5配方及材料性能表     复合材料名称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PC(%)   40    40    40    40    40     ABS(%)   46.5    42.5    37.5    34.5    29.5     PBT(%)   3    7    12    15    20     接枝ABS(%)   10    10    10    10    10     245(%)   0.25    0.25    0.25    0.25    0.25     168(%)   0.25    0.25    0.25    0.25    0.25     密度(g/cm3)   1.123    1.128    1.136    1.144    1.153     无缺口冲击强度     (kJ/m2)   不断    不断    不断    不断    不断     缺口冲击强度     (kJ/m2)   43    45    45    47    49     热变形温度(℃)   93    93    92.5    91    86     拉伸强度(MPa)   52    52    51    50    47     断裂伸长率(%)   35    37    48    55    50     弯曲强度(MPa)   95    95    93    92    86     弯曲模量(MPa)   2150    2120    2130    2100    1850     剥离强度(MPa)   0.8    1.5    5.0    7.5    7.8

                                   表2  实施例6-11配方及材料性能表     复合材料名称     实施     例6     实施     例7     实施     例8     实施     例9     实施     例10     实施     例11     实施     例12     PC(%)     40     40     40     20     30     50     60     ABS(%)     42.5     39.5     34.5     57.5     47.5     27.5     17.5     PBT(%)     12     12     12     12     12     12     12     接枝ABS(%)     5     8     13     10     10     10     10     24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168(%)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密度(g/cm3)     1.143     1.144     1.144     1.123     1.138     1.146     1.157     无缺口冲击强度     (kJ/m2)     不断     不断     不断     不断     不断     不断     不断     缺口冲击强度     (kJ/m2)     28     35     46     17     34     57     65     热变形温度(℃)     90     92     93     84     88     98     104     拉伸强度(MPa)     49     52     52     44     48     55     59     断裂伸长率(%)     28     40     43     24     35     68     75     弯曲强度(MPa)     87     92     93     83     86     94     96     弯曲模量(MPa)     2060     2140     2160     2020     2100     2230     2300     剥离强度(MPa)     6.0     7.2     7.7     6.1     6.9     7.5     7.8

    从实施例9-11可以看到材料中PC与ABS的配比对材料基本物 理性能和粘合性能的影响。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到,材料中PC的含 量提高,其各项基本物性都得到了提高,但材料的粘合性能并没有多 大的改变。

                                   表3  对比例1-6配方及材料性能表     复合材料名称     对比例1     对比例2     对比例3     对比例4     对比例5     PC(%)     20     30     40     50     60     ABS(%)     69.5     59.5     49.5     39.5     29.5     接枝ABS(%)     10     10     10     10     10     245(%)     0.25     0.25     0.25     0.25     0.25     168(%)     0.25     0.25     0.25     0.25     0.25     密度(g/cm3)     1.103     1.114     1.121     1.134     1.142     无缺口冲击强度     (kJ/m2)     不断     不断     不断     不断     不断     缺口冲击强度     (kJ/m2)     16     31     42     54     63     热变形温度(℃)     79     84     91     96     100     拉伸强度(MPa)     42     45     49     55     59     断裂伸长率(%)     20     31     45     57     70     弯曲强度(MPa)     76     83     88     92     95     弯曲模量(MPa)     1980     2040     2170     2220     2300     剥离强度(MPa)     0.7     0.6     0.6     0.7     0.9

    从对比例的数据来看,PC/ABS合金材料在没有添加第三组分 PBT的情况下,其粘合性能是极差的。

    关 键  词:
    聚碳酸酯 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 三元 共聚 树脂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合金材料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合金材料.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917108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