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zhu****_FC
  • 文档编号:9148761
  • 上传时间:2021-02-10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253.9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095681.2

    申请日:

    20180131

    公开号:

    CN108239298A

    公开日:

    2018070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8J7/04,C08L67/02,C09D133/08,C09D5/24,C09D7/63,C08F220/14,C08F220/18,C08F220/06

    主分类号:

    C08J7/04,C08L67/02,C09D133/08,C09D5/24,C09D7/63,C08F220/14,C08F220/18,C08F220/06

    申请人:

    苏州维洛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何建平

    地址:

    215215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金长路1099号

    优先权:

    CN201810095681A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董建林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用性高、抗静电性持久、生产简单且性价比高的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抗静电聚丙烯酸酯溶液的制备、辅助助剂加入抗静电聚丙烯酸酯溶液制成抗静电涂层液、将抗静电涂层液辊涂在聚酯片材上形成抗静电膜。本发明在聚酯片材表面涂覆含有抗静电剂的聚丙烯酸酯膜,使抗静电剂可以长时间与聚酯片材结合,延长了聚酯片材抗静电性能的持久性。同时聚丙烯酸酯膜透光性好、价格较低廉,制备工艺简单,无毒环保,有利于节省成本和资源。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抗静电聚丙烯酸酯溶液的制备:将反应单体按配比(质量百分数)为:丙烯酸甲酯占37-45%,丙烯酸乙酯占18-25%,丙烯酸正丁酯占22-29%,甲基丙烯酸占12-16%称量后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反应单体;称量混合反应单体、乳化剂、引发剂和抗静电剂;所述乳化剂加入量为混合反应单体加入量的2.5-3.5%(质量百分数),所述引发剂加入量为混合反应单体加入量的0.25-0.75%(质量百分数),所述抗静电剂加入量为混合反应单体加入量的0.25-1%(质量百分数);反应釜中通入水并升温,依次加入乳化剂和25%(质量百分数)引发剂;温度在78-83℃时滴加混合反应单体以及75%(质量百分数)引发剂并继续升温;1-3h滴加完成,在85-90℃时恒温反应2-4h;降温,在温度为35-55℃时加入抗静电剂,保温1-2h,之后降温至常温得到成品,固含量控制在25-30%(质量百分数);(2)抗静电涂层液的制备:取抗静电聚丙烯酸酯溶液加入容器中以转速为100-150rpm搅拌;逐次加入消泡剂以及流平剂,所述消泡剂加入量为抗静电聚丙烯酸酯溶液加入量的0-2%(质量百分数),所述流平剂加入量为抗静电聚丙烯酸酯溶液加入量的1-2%(质量百分数);搅拌1-3h,温度控制在25-45℃;(3)抗静电涂层的形成:将所述抗静电涂层液涂覆到聚酯片材的两侧,烘干,控制涂层厚度为100-135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涂层液涂覆到聚酯片材的涂覆方式为辊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辊涂方式为:将抗静电涂层液加到聚酯片材表面,之后聚酯片材以平幅状态恒速通过挤压辊,所述挤压辊给聚酯片材施加一定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片材通过挤压辊的速度为12.5-22.5m/min,所述挤压辊给聚酯片材施加的压力为0.5-2.5k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涂层液涂覆到聚酯片材的两侧后向涂层中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涂层液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质量比为5:0.8-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涂层液烘干温度为100-110℃,烘干时间为1-2.5h。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NP-10和K-12的组合,NP-10与K-12的质量比为1:1;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加入温度控制在20-45℃,25%(质量百分数)引发剂加入温度控制在70-8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剂为三羟乙基甲基季铵甲基硫酸盐或十八烷基二甲基季铵硝酸盐的一种或两种。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酯片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酯片材(PET)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为主要原料,是一种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能、耐弱酸性、耐油性,抗化学药品稳定性,低吸水率、易于加工的材料。聚酯片材因具有诸多优点而被作为精密仪器、电器元件的高档包装材料;录音带、录像带、电影胶片、计算机软盘、金属镀膜及感光胶片等的基材,也应用于电气绝缘材料、电容器膜、柔性印刷电路板及片材开关等电子领域和机械领域。随着应用的越来越广泛。

    聚酯片材作为包装材料,对于其抗静电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方法是将抗静电剂做成溶液涂覆于基材表面再烘干,或者直接加入基材中。后者成本较高且存在相容性、稳定性的问题,前者由于其简单易行,在实际成产中应用较多。但是将抗静电剂溶解或稀释后再涂覆于基材表面,其牢度较低、抗静电持久性较差。因此提供一种耐用性高、抗静电性持久、生产简单且性价比高的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耐用性高、抗静电性持久、生产简单且性价比高的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抗静电聚丙烯酸酯溶液的制备:

    将反应单体按配比(质量百分数)为:丙烯酸甲酯占37-45%,丙烯酸乙酯占18-25%,丙烯酸正丁酯占22-29%,甲基丙烯酸占12-16%称量后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反应单体;称量混合反应单体、乳化剂、引发剂和抗静电剂;所述乳化剂加入量为混合反应单体加入量的2.5-3.5%(质量百分数),所述引发剂加入量为混合反应单体加入量的0.25-0.75%(质量百分数),所述抗静电剂加入量为混合反应单体加入量的0.25-1%(质量百分数);反应釜中通入水并升温,依次加入乳化剂和25%(质量百分数)引发剂;温度在78-83℃时滴加混合反应单体以及75%(质量百分数)引发剂并继续升温;1-3h滴加完成,在85-90℃时恒温反应2-4h;降温,在温度为35-55℃时加入抗静电剂,保温1-2h,之后降温至常温得到成品,固含量控制在25-30%(质量百分数);

    (2)抗静电涂层液的制备:

    取抗静电聚丙烯酸酯溶液加入容器中以转速为100-150rpm搅拌;逐次加入消泡剂以及流平剂,所述消泡剂加入量为抗静电聚丙烯酸酯溶液加入量的0-2%(质量百分数),所述流平剂加入量为抗静电聚丙烯酸酯溶液加入量的1-2%(质量百分数);搅拌1-3h,温度控制在25-45℃;

    (3)抗静电涂层的形成:

    将所述抗静电涂层液涂覆到聚酯片材的两侧,烘干,控制涂层厚度为100-135n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抗静电涂层液涂覆到聚酯片材的涂覆方式为辊涂。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辊涂方式为:将抗静电涂层液加到聚酯片材表面,之后聚酯片材以平幅状态恒速通过挤压辊,所述挤压辊给聚酯片材施加一定压力。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聚酯片材通过挤压辊的速度为12.5-22.5m/min,所述挤压辊给聚酯片材施加的压力为0.5-2.5kg。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抗静电涂层液涂覆到聚酯片材的两侧后向涂层中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抗静电涂层液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质量比为5:0.8-1.2。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抗静电涂层液烘干温度为100-110℃,烘干时间为1-2.5h。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乳化剂为NP-10和K-12的组合,NP-10与K-12的质量比为1:1;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乳化剂加入温度控制在20-45℃,25%(质量百分数)引发剂加入温度控制在70-80℃。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抗静电剂为三羟乙基甲基季铵甲基硫酸盐或十八烷基二甲基季铵硝酸盐的一种或两种。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耐用性高、抗静电性持久、生产简单且性价比高的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在聚酯片材表面涂覆含有抗静电剂的聚丙烯酸酯膜,使抗静电剂可以长时间与聚酯片材结合,延长了聚酯片材抗静电能力的持久性。同时聚丙烯酸酯膜透光性好、价格较低廉,制备工艺简单,无毒环保,有利于节省成本和资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反应单体按配比(质量百分数)为:丙烯酸甲酯占37%,丙烯酸乙酯占25%,丙烯酸正丁酯占22%,甲基丙烯酸占16%称量后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反应单体;称量混合反应单体、乳化剂NP-10与K-12组合(质量比1:1)、引发剂过硫酸铵以及抗静电剂三羟乙基甲基季铵甲基硫酸盐;所述乳化剂加入量为混合反应单体加入量的3%(质量百分数),所述引发剂加入量为混合反应单体加入量的0.25%(质量百分数),所述抗静电剂加入量为混合反应单体加入量的0.25%(质量百分数);反应釜中通入水并升温,在40℃时加入NP-10与K-12组合(质量比1:1),在80℃时加入25%(质量百分数)过硫酸铵,当升温至83℃时滴加混合反应单体以及75%(质量百分数)过硫酸铵并继续升温;1h滴加完成,在90℃时恒温反应4h;降温,在温度为47℃时加入三羟乙基甲基季铵甲基硫酸盐,保温2h,之后降温至常温得到抗静电聚丙烯酸酯溶液成品,固含量为29.2%(质量百分数)。

    (2)取抗静电聚丙烯酸酯溶液加入容器中以转速为100rpm搅拌;逐次加入消泡剂以及流平剂,所述消泡剂加入量为抗静电聚丙烯酸酯溶液加入量的1%(质量百分数),所述流平剂加入量为抗静电聚丙烯酸酯溶液加入量的1%(质量百分数);搅拌3h,得到抗静电涂层液,温度控制在36℃。

    (3)将所述抗静电涂层液涂覆到聚酯片材的两侧,涂覆方式为辊涂。即将抗静电涂层液加到聚酯片材表面,之后聚酯片材以平幅状态,以22.5m/min通过挤压辊,挤压辊给聚酯片材施加2.5kg压力。该步骤有利于抗静电涂层液在聚酯片材上均匀涂布。涂布后向抗静电涂层中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加入量为抗静电涂层液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质量比为5:0.8。该步骤的目的在于加快抗静电涂层的固化。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后,在110℃条件下烘干1h,得到抗静电聚酯片材,控制涂层厚度为100nm。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反应单体按配比(质量百分数)为:丙烯酸甲酯占45%,丙烯酸乙酯占20%,丙烯酸正丁酯占25%,甲基丙烯酸占10%称量后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反应单体;称量混合反应单体、乳化剂NP-10与K-12组合(质量比1:1)、引发剂过硫酸铵、三羟乙基甲基季铵甲基硫酸盐和十八烷基二甲基季铵硝酸盐;所述乳化剂加入量为混合反应单体加入量的3.5%(质量百分数),所述引发剂加入量为混合反应单体加入量的0.4%(质量百分数),所述三羟乙基甲基季铵甲基硫酸盐加入量为混合反应单体加入量的0.5%(质量百分数),所述十八烷基二甲基季铵硝酸盐加入量为混合反应单体加入量的0.5%(质量百分数);反应釜中通入水并升温,在20℃时加入NP-10与K-12组合(质量比1:1),在70℃时加入25%(质量百分数)过硫酸铵;当升温至80℃时滴加混合反应单体以及75%(质量百分数)过硫酸铵并继续升温;2h滴加完成,在90℃时恒温反应2h;降温,在温度为55℃时加入三羟乙基甲基季铵甲基硫酸盐及十八烷基二甲基季铵硝酸盐,保温1h,之后降温至常温得到抗静电聚丙烯酸酯溶液成品,固含量为25.5%(质量百分数)。

    (2)取抗静电聚丙烯酸酯溶液加入容器中以转速为150rpm搅拌;加入流平剂,所述流平剂加入量为抗静电聚丙烯酸酯溶液加入量的2%(质量百分数);搅拌2h,得到抗静电涂层液,温度控制在45℃。

    (3)将所述抗静电涂层液涂覆到聚酯片材的两侧,涂覆方式为辊涂。即将抗静电涂层液加到聚酯片材表面,之后聚酯片材以平幅状态,以12.5m/min通过挤压辊,挤压辊给聚酯片材施加1.5kg压力。涂布后向抗静电涂层中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加入量为抗静电涂层液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质量比为5:1.2。在105℃条件下烘干2.5h,得到抗静电聚酯片材,控制涂层厚度为120nm。

    实施例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反应单体按配比(质量百分数)为:丙烯酸甲酯占41%,丙烯酸乙酯占18%,丙烯酸正丁酯占29%,甲基丙烯酸占12%称量后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反应单体;称量混合反应单体、乳化剂NP-10与K-12组合(质量比1:1)、引发剂过硫酸铵和抗静电剂十八烷基二甲基季铵硝酸盐;所述乳化剂加入量为混合反应单体加入量的2.5%(质量百分数),所述引发剂加入量为混合反应单体加入量的0.75%(质量百分数),所述抗静电剂加入量为混合反应单体加入量的0.5%(质量百分数);反应釜中通入水并升温,在45℃时加入NP-10与K-12组合,在70℃时加入25%(质量百分数)过硫酸铵;当升温至78℃时滴加混合反应单体以及75%(质量百分数)过硫酸铵并继续升温;3h滴加完成,在85℃时恒温反应3h;降温,在温度为35℃时加入十八烷基二甲基季铵硝酸盐,保温1.5h,之后降温至常温得到抗静电聚丙烯酸酯溶液成品,固含量为28.0%(质量百分数)。

    (2)取抗静电聚丙烯酸酯溶液加入容器中以转速为125rpm搅拌;逐次加入消泡剂以及流平剂,所述消泡剂加入量为抗静电聚丙烯酸酯溶液加入量的2%(质量百分数),所述流平剂加入量为抗静电聚丙烯酸酯溶液加入量的2%(质量百分数);搅拌1h,得到抗静电涂层液,温度控制在25℃。

    (3)将所述抗静电涂层液涂覆到聚酯片材的两侧,涂覆方式为辊涂。即将抗静电涂层液加到聚酯片材表面,之后聚酯片材以平幅状态,以18m/min通过挤压辊,挤压辊给聚酯片材施加0.5kg压力。涂布后向抗静电涂层中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加入量为抗静电涂层液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质量比为5:1。在100℃条件下烘干1.5h,得到抗静电聚酯片材,控制涂层厚度为135nm。

    以上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抗静电 聚酯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914876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