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095681.2 (22)申请日 2018.01.31 (71)申请人 苏州维洛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5215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 金长路1099号 (72)发明人 何建平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2224 代理人 董建林 (51)Int.Cl. C08J 7/04(2006.01) C08L 67/02(2006.01) C09D 133/08(2006.01) C09D 5/24(2006.01) C09D 7/63(。
2、2018.01) C08F 220/14(2006.01) C08F 220/18(2006.01) C08F 220/0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用性高、 抗静电性持久、 生产简单且性价比高的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 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抗静电聚丙烯酸酯 溶液的制备、 辅助助剂加入抗静电聚丙烯酸酯溶 液制成抗静电涂层液、 将抗静电涂层液辊涂在聚 酯片材上形成抗静电膜。 本发明在聚酯片材表面 涂覆含有抗静电剂的聚丙烯酸酯膜, 使抗静电剂 可以长时间与聚酯片材结合, 延长了聚酯片材抗 静电性能的持久性。 同时聚丙烯酸。
3、酯膜透光性 好、 价格较低廉, 制备工艺简单, 无毒环保, 有利 于节省成本和资源。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8239298 A 2018.07.03 CN 108239298 A 1.一种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 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 抗静电聚丙烯酸酯溶液的制备: 将反应单体按配比 (质量百分数) 为: 丙烯酸甲酯占37-45%, 丙烯酸乙酯占18-25%, 丙烯 酸正丁酯占22-29%, 甲基丙烯酸占12-16%称量后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反应单体; 称量混合反 应单体、 乳化剂、 引发剂和抗静电剂; 所述乳化剂加入量为混合反应单体加入量的2.5-3.5% (质量百。
4、分数) , 所述引发剂加入量为混合反应单体加入量的0.25-0.75% (质量百分数) , 所 述抗静电剂加入量为混合反应单体加入量的0.25-1% (质量百分数) ; 反应釜中通入水并升 温, 依次加入乳化剂和25% (质量百分数) 引发剂; 温度在78-83时滴加混合反应单体以及 75% (质量百分数) 引发剂并继续升温; 1-3h滴加完成, 在85-90时恒温反应2-4h; 降温, 在 温度为35-55时加入抗静电剂, 保温1-2h, 之后降温至常温得到成品, 固含量控制在25- 30% (质量百分数) ; (2) 抗静电涂层液的制备: 取抗静电聚丙烯酸酯溶液加入容器中以转速为100-1。
5、50rpm搅拌; 逐次加入消泡剂以及 流平剂, 所述消泡剂加入量为抗静电聚丙烯酸酯溶液加入量的0-2% (质量百分数) , 所述流 平剂加入量为抗静电聚丙烯酸酯溶液加入量的1-2% (质量百分数) ; 搅拌1-3h, 温度控制在 25-45; (3) 抗静电涂层的形成: 将所述抗静电涂层液涂覆到聚酯片材的两侧, 烘干, 控制涂层厚度为100-135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静电涂层液 涂覆到聚酯片材的涂覆方式为辊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涂方式为: 将抗静电涂层液加到聚酯片材表面, 之后聚。
6、酯片材以平幅状态恒速通过挤压辊, 所述挤压 辊给聚酯片材施加一定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酯片材通过 挤压辊的速度为12.5-22.5m/min, 所述挤压辊给聚酯片材施加的压力为0.5-2.5k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静电涂层液 涂覆到聚酯片材的两侧后向涂层中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静电涂层液 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质量比为5: 0.8-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7、述抗静电涂层液 烘干温度为100-110, 烘干时间为1-2.5h。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乳化剂 为NP-10和K-12的组合, NP-10与K-12的质量比为1: 1; 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乳化剂 加入温度控制在20-45, 25% (质量百分数) 引发剂加入温度控制在70-8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静电剂为 三羟乙基甲基季铵甲基硫酸盐或十八烷基二甲基季铵硝酸盐的一种或两种。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8、 CN 108239298 A 2 一种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聚酯片材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聚酯片材 (PET) 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为主要原料, 是一种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 能、 耐弱酸性、 耐油性, 抗化学药品稳定性, 低吸水率、 易于加工的材料。 聚酯片材因具有诸 多优点而被作为精密仪器、 电器元件的高档包装材料; 录音带、 录像带、 电影胶片、 计算机软 盘、 金属镀膜及感光胶片等的基材, 也应用于电气绝缘材料、 电容器膜、 柔性印刷电路板及 片材开关等电子领域和机械领域。 随着应用的越来越广泛。 0003 。
9、聚酯片材作为包装材料, 对于其抗静电的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方法是将抗静电 剂做成溶液涂覆于基材表面再烘干, 或者直接加入基材中。 后者成本较高且存在相容性、 稳 定性的问题, 前者由于其简单易行, 在实际成产中应用较多。 但是将抗静电剂溶解或稀释后 再涂覆于基材表面, 其牢度较低、 抗静电持久性较差。 因此提供一种耐用性高、 抗静电性持 久、 生产简单且性价比高的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了一种耐用性高、 抗静电性持久、 生产简单且 性价比高的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
10、方案为: 提供了一种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 方法, 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 抗静电聚丙烯酸酯溶液的制备: 将反应单体按配比 (质量百分数) 为: 丙烯酸甲酯占37-45%, 丙烯酸乙酯占18-25%, 丙烯 酸正丁酯占22-29%, 甲基丙烯酸占12-16%称量后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反应单体; 称量混合反 应单体、 乳化剂、 引发剂和抗静电剂; 所述乳化剂加入量为混合反应单体加入量的2.5-3.5% (质量百分数) , 所述引发剂加入量为混合反应单体加入量的0.25-0.75% (质量百分数) , 所 述抗静电剂加入量为混合反应单体加入量的0.25-1% (质量百分数) ; 反应釜中通入。
11、水并升 温, 依次加入乳化剂和25% (质量百分数) 引发剂; 温度在78-83时滴加混合反应单体以及 75% (质量百分数) 引发剂并继续升温; 1-3h滴加完成, 在85-90时恒温反应2-4h; 降温, 在 温度为35-55时加入抗静电剂, 保温1-2h, 之后降温至常温得到成品, 固含量控制在25- 30% (质量百分数) ; (2) 抗静电涂层液的制备: 取抗静电聚丙烯酸酯溶液加入容器中以转速为100-150rpm搅拌; 逐次加入消泡剂以及 流平剂, 所述消泡剂加入量为抗静电聚丙烯酸酯溶液加入量的0-2% (质量百分数) , 所述流 平剂加入量为抗静电聚丙烯酸酯溶液加入量的1-2% 。
12、(质量百分数) ; 搅拌1-3h, 温度控制在 25-45; (3) 抗静电涂层的形成: 说明书 1/4 页 3 CN 108239298 A 3 将所述抗静电涂层液涂覆到聚酯片材的两侧, 烘干, 控制涂层厚度为100-135nm。 0006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抗静电涂层液涂覆到聚酯片材的涂覆方式为辊涂。 0007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 所述辊涂方式为: 将抗静电涂层液加到聚酯片材表面, 之后 聚酯片材以平幅状态恒速通过挤压辊, 所述挤压辊给聚酯片材施加一定压力。 0008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 所述聚酯片材通过挤压辊的速度为12.5-22.5m/min, 所述 挤压辊给聚酯片材施加的压。
13、力为0.5-2.5kg。 0009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抗静电涂层液涂覆到聚酯片材的两侧后向涂层中加入异 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0010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 所述抗静电涂层液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质量比为5: 0.8- 1.2。 0011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 所述抗静电涂层液烘干温度为100-110, 烘干时间为1- 2.5h。 0012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乳化剂为NP-10和K-12的组合, NP-10与K-12的质量比为 1: 1; 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0013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乳化剂加入温度控制在20-45, 25% (质量百分数) 引发 剂加入温度控制在70-80。 。
14、0014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 所述抗静电剂为三羟乙基甲基季铵甲基硫酸盐或十八烷基 二甲基季铵硝酸盐的一种或两种。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提供了一种耐用性高、 抗静电性持久、 生产简单且性 价比高的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 在聚酯片材表面涂覆含有抗静电剂的聚丙烯酸酯 膜, 使抗静电剂可以长时间与聚酯片材结合, 延长了聚酯片材抗静电能力的持久性。 同时聚 丙烯酸酯膜透光性好、 价格较低廉, 制备工艺简单, 无毒环保, 有利于节省成本和资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
15、明的保护范围。 0017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 步骤如下: (1) 将反应单体按配比 (质量百分数) 为: 丙烯酸甲酯占37%, 丙烯酸乙酯占25%, 丙烯酸 正丁酯占22%, 甲基丙烯酸占16%称量后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反应单体; 称量混合反应单体、 乳 化剂NP-10与K-12组合 (质量比1: 1) 、 引发剂过硫酸铵以及抗静电剂三羟乙基甲基季铵甲基 硫酸盐; 所述乳化剂加入量为混合反应单体加入量的3% (质量百分数) , 所述引发剂加入量 为混合反应单体加入量的0.25% (质量百分数) , 所述抗静电剂加入量为混合反应单体加入 量的0.25% (质量百分数。
16、) ; 反应釜中通入水并升温, 在40时加入NP-10与K-12组合 (质量比 1: 1) , 在80时加入25% (质量百分数) 过硫酸铵, 当升温至83时滴加混合反应单体以及 75% (质量百分数) 过硫酸铵并继续升温; 1h滴加完成, 在90时恒温反应4h; 降温, 在温度为 47时加入三羟乙基甲基季铵甲基硫酸盐, 保温2h, 之后降温至常温得到抗静电聚丙烯酸 酯溶液成品, 固含量为29.2% (质量百分数) 。 0018 (2) 取抗静电聚丙烯酸酯溶液加入容器中以转速为100rpm搅拌; 逐次加入消泡剂 说明书 2/4 页 4 CN 108239298 A 4 以及流平剂, 所述消泡剂。
17、加入量为抗静电聚丙烯酸酯溶液加入量的1% (质量百分数) , 所述 流平剂加入量为抗静电聚丙烯酸酯溶液加入量的1% (质量百分数) ; 搅拌3h, 得到抗静电涂 层液, 温度控制在36。 0019 (3) 将所述抗静电涂层液涂覆到聚酯片材的两侧, 涂覆方式为辊涂。 即将抗静电涂 层液加到聚酯片材表面, 之后聚酯片材以平幅状态, 以22.5m/min通过挤压辊, 挤压辊给聚 酯片材施加2.5kg压力。 该步骤有利于抗静电涂层液在聚酯片材上均匀涂布。 涂布后向抗静 电涂层中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加入量为抗静电涂层液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质量比 为5: 0.8。 该步骤的目的在于加快抗静电涂层的固。
18、化。 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后, 在110 条件下烘干1h, 得到抗静电聚酯片材, 控制涂层厚度为100nm。 0020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 步骤如下: (1) 将反应单体按配比 (质量百分数) 为: 丙烯酸甲酯占45%, 丙烯酸乙酯占20%, 丙烯酸 正丁酯占25%, 甲基丙烯酸占10%称量后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反应单体; 称量混合反应单体、 乳 化剂NP-10与K-12组合 (质量比1: 1) 、 引发剂过硫酸铵、 三羟乙基甲基季铵甲基硫酸盐和十 八烷基二甲基季铵硝酸盐; 所述乳化剂加入量为混合反应单体加入量的3.5% (质量百分 数) , 所述引发剂加入量为。
19、混合反应单体加入量的0.4% (质量百分数) , 所述三羟乙基甲基季 铵甲基硫酸盐加入量为混合反应单体加入量的0.5% (质量百分数) , 所述十八烷基二甲基季 铵硝酸盐加入量为混合反应单体加入量的0.5% (质量百分数) ; 反应釜中通入水并升温, 在 20时加入NP-10与K-12组合 (质量比1: 1) , 在70时加入25% (质量百分数) 过硫酸铵; 当升 温至80时滴加混合反应单体以及75% (质量百分数) 过硫酸铵并继续升温; 2h滴加完成, 在 90时恒温反应2h; 降温, 在温度为55时加入三羟乙基甲基季铵甲基硫酸盐及十八烷基 二甲基季铵硝酸盐, 保温1h, 之后降温至常温得。
20、到抗静电聚丙烯酸酯溶液成品, 固含量为 25.5% (质量百分数) 。 0021 (2) 取抗静电聚丙烯酸酯溶液加入容器中以转速为150rpm搅拌; 加入流平剂, 所述 流平剂加入量为抗静电聚丙烯酸酯溶液加入量的2% (质量百分数) ; 搅拌2h, 得到抗静电涂 层液, 温度控制在45。 0022 (3) 将所述抗静电涂层液涂覆到聚酯片材的两侧, 涂覆方式为辊涂。 即将抗静电涂 层液加到聚酯片材表面, 之后聚酯片材以平幅状态, 以12.5m/min通过挤压辊, 挤压辊给聚 酯片材施加1.5kg压力。 涂布后向抗静电涂层中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加入量为抗静电 涂层液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质量比。
21、为5: 1.2。 在105条件下烘干2.5h, 得到抗静电聚酯 片材, 控制涂层厚度为120nm。 0023 实施例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静电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 步骤如下: (1) 将反应单体按配比 (质量百分数) 为: 丙烯酸甲酯占41%, 丙烯酸乙酯占18%, 丙烯酸 正丁酯占29%, 甲基丙烯酸占12%称量后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反应单体; 称量混合反应单体、 乳 化剂NP-10与K-12组合 (质量比1: 1) 、 引发剂过硫酸铵和抗静电剂十八烷基二甲基季铵硝酸 盐; 所述乳化剂加入量为混合反应单体加入量的2.5% (质量百分数) , 所述引发剂加入量为 混合反应单体加入量的0.75% (。
22、质量百分数) , 所述抗静电剂加入量为混合反应单体加入量 的0.5% (质量百分数) ; 反应釜中通入水并升温, 在45时加入NP-10与K-12组合, 在70时 说明书 3/4 页 5 CN 108239298 A 5 加入25% (质量百分数) 过硫酸铵; 当升温至78时滴加混合反应单体以及75% (质量百分数) 过硫酸铵并继续升温; 3h滴加完成, 在85时恒温反应3h; 降温, 在温度为35时加入十八 烷基二甲基季铵硝酸盐, 保温1.5h, 之后降温至常温得到抗静电聚丙烯酸酯溶液成品, 固含 量为28.0% (质量百分数) 。 0024 (2) 取抗静电聚丙烯酸酯溶液加入容器中以转速为。
23、125rpm搅拌; 逐次加入消泡剂 以及流平剂, 所述消泡剂加入量为抗静电聚丙烯酸酯溶液加入量的2% (质量百分数) , 所述 流平剂加入量为抗静电聚丙烯酸酯溶液加入量的2% (质量百分数) ; 搅拌1h, 得到抗静电涂 层液, 温度控制在25。 0025 (3) 将所述抗静电涂层液涂覆到聚酯片材的两侧, 涂覆方式为辊涂。 即将抗静电涂 层液加到聚酯片材表面, 之后聚酯片材以平幅状态, 以18m/min通过挤压辊, 挤压辊给聚酯 片材施加0.5kg压力。 涂布后向抗静电涂层中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加入量为抗静电涂 层液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质量比为5: 1。 在100条件下烘干1.5h, 得到抗静电聚酯片材, 控制涂层厚度为135nm。 0026 以上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 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 相关人员完全可以 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 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 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 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 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说明书 4/4 页 6 CN 108239298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