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ABS/PA6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PC/ABS/PA6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906371.X (22)申请日 2017.09.29 (71)申请人 聊城鲁西聚碳酸酯有限公司 地址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化工新材料产业园 (72)发明人 张超毕静利张艳君张伟 王静张良芳 (51)Int.Cl. C08L 69/00(2006.01) C08L 77/02(2006.01) C08L 55/02(2006.01) C08L 51/00(2006.01) C08L 51/04(2006.01) C08K 13/02(2006。
2、.01) C08K 3/34(2006.01) C08K 5/134(2006.01) C08K 5/52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PC/ABS/PA6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C/ABS/PA6组合物及其 制备方法, 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比为: 聚碳酸酯 6080、 聚酰胺1535、 ABS5 25、 相容剂210、 增韧剂210、 无机 粒子110、 润滑剂0 .11、 抗氧剂 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各组分在PC中 分散均匀, 相容剂与增韧剂共同作用, 提高合金 的冲击强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108285629 A。
3、 2018.07.17 CN 108285629 A 1.一种PC/ABS/PA6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包含以下组分及含量(w):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ABS/PA6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聚碳酸酯为双酚A型聚 碳酸酯; 所述聚酰胺为聚己内酰胺(PA6); 所述ABS为胶含量2565的丙烯腈/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ABS/PA6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容剂为苯乙烯接枝马来 酸酐(SMA)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ABS-g-MAH)二者混合的复配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ABS/PA6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
4、增韧剂为甲基丙烯酸甲 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 所述无机粒子优选直径小于2.5 m的碳酸钙或滑石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ABS/PA6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润滑剂为季戊四醇硬脂酸 酯或乙撑双硬脂酰胺中的一种; 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1076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 168以1: 6混合的复配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ABS/PA6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其具有以下步骤: (1)、 将PC放入120烘箱中烘干4h, 将ABS放入85烘箱中烘干2h,按比例称取两种树 脂和抗氧剂, 在高混机中300-600rpm条件下混合5min, 在220-260的双螺。
5、杆挤出机中进行 共混挤出、 冷却、 切粒, 形成PC/ABS预混颗粒。 (2)、 将PC/ABS预混颗粒在90烘箱中烘干4h, PA6放入80烘箱中烘干8h后, 将各组分 按比例称重, 放入高速混合机中300-800rpm混合10分钟后放入挤出机, 在220-240的双螺 杆挤出机中进行共混挤出、 冷却、 切粒, 制备该组合物颗粒。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8285629 A 2 一种PC/ABS/PA6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PC/ABS/PA6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0002 聚碳酸酯(PC)具有优良的机械性。
6、能, 尤为突出的是它的力学性能和透光性, 具有 较好的耐热性能, 其缺点是耐疲劳强度、 耐应力开裂、 耐磨性和酸碱腐蚀性较差、 熔体粘度 高、 流动性差, 影响制品成型。 0003 聚己内酰胺(PA6)是一种结晶热塑性树脂, 具有优异的耐磨性、 耐化学品性、 良好 的加工流动性, 但吸水率高、 低温韧性和耐热性能略差。 0004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力学性能优良, 具有易加工易着色等优点, 且价格较 低, 但耐候性较差, 热变形温度低。 0005 PC/ABS是一种技术成熟的合金, 结合了两种材料的优异特性, 加工性能和力学性 能优良, 但耐应力开裂和耐磨性能不佳。 0006 在P。
7、C中添加PA6, 可以提高材料的耐磨性能并使合金具有天然的亚光色, 可用于电 子电器外壳和汽车内饰, 但PC与PA6相容性欠佳, 合金冲击强度较弱。 发明内容: 0007 为克服以上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PC/ABS/PA6组合物及其制备方 法。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9 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PC/ABS/PA6组合物, 该组合物包含以下组分及含量(w): 聚 碳酸酯6080、 聚酰胺1535、 ABS 525、 相容剂210、 增韧剂2 10、 无机粒子110、 润滑剂0.11、 抗氧剂0.11。 0010 所述相容剂、 增韧剂、 无机粒子、。
8、 润滑剂、 抗氧剂的含量均以PC、 PA6、 ABS的总量为 基准。 0011 所述聚碳酸酯为双酚A型聚碳酸酯, 分子量优选24000-28000。 0012 所述聚酰胺为聚己内酰胺(PA6), 相对粘度优选2.83.0。 0013 所述ABS为胶含量2565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0014 所述相容剂为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SMA)、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接枝马 来酸酐(ABS-g-MAH), 二者比例优选以4: 1复配使用。 0015 所述增韧剂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 0016 所述无机粒子为碳酸钙或滑石粉, 无机离子直径优选小于2.5um。 0。
9、017 所述润滑剂为季戊四醇硬脂酸酯或乙撑双硬脂酰胺中的一种。 0018 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1076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168的复配物, 优选地, 二 者比例为1: 6。 0019 所述PC/PA6/ABS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说明书 1/4 页 3 CN 108285629 A 3 0020 1、 将PC放入120烘箱中烘干4h, 将ABS放入85烘箱中烘干2h后, 按比例称取两 种物料与抗氧剂, 在高混机中300-600rpm条件下混合5min, 在240-260的双螺杆挤出机中 进行共混、 挤出、 冷却、 切粒, 形成PC/ABS预混合金。 0021 2、 将PA6放入80烘箱中烘干。
10、8h, 将PC/ABS预混合金在90烘箱中烘干4h后, 按配 比将各组分进行称重; 0022 3、 将各组分放入高速混合机中300-800rpm混合10分钟, 形成混合均匀的物料。 0023 4、 将混合料放入挤出机, 在220-240的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共混、 挤出、 冷却、 切 粒。 002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5 1、 将PC与ABS提前挤出, 为下一步低温加工提供了条件, 共混体系加工流动性更 好, 保证了各组分分散的均匀性。 0026 2、 相容剂中的酸酐基团与PA6的端氨基发生偶联反应, 提高了PA6与PC/ABS的结合 力, 显著改善了PC/PA6/ABS共混物的冲击强度。
11、。 0027 3、 弹性体增韧剂和刚性粒子即可单独增韧也可形成无机粒子为核、 弹性体增韧剂 为壳的核壳形态, 起到协同增韧效果, 保证了组合物的冲击强度及其性能的稳定。 0028 4、 PC/PA6/ABS组合物用在特定用途时, 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各成分比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实施例1-6中, 将PC放入120烘箱中烘干4h, 将ABS放入85烘箱中烘干2h,按比 例称取两种物料和抗氧剂, 在高混机中300-600rpm条件下混合5min, 在220-260的双螺杆 中挤出机进行共混、 挤出、 冷却、 切粒, 形成PC/ABS预混颗粒。 0030 将PC/ABS预混颗粒在90烘箱中烘。
12、干4h, PA6放入80烘箱中烘干8h后, 按下表比 例称重, 其中预混颗粒按PC、 ABS、 抗氧剂总量称取, 将各组分放入高速混合机中300-800rpm 混合10分钟后放入挤出机, 在220-240的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共混、 挤出、 冷却、 切粒, 加 工流程图见附图1。 说明书 2/4 页 4 CN 108285629 A 4 0031 0032 不加相容剂, 挤出时熔体强度不够, 拉条易断, 所得合金冲击强度很小(对比例1); 当加入相容剂后, 挤出拉条稳定, 合金综合性能有所提高, 尤其是冲击强度有明显改善(对 比例2), 可见, 相容剂的加入增强界面的结合力, 显著改善了PC/P。
13、A6/ABS共混物的冲击强 度。 0033 通过向合金中加入弹性体增韧剂或刚性粒子后, 可以使合金的冲击强度进一步提 高, 二者同时加入, 可使冲击强度大幅提高的同时, 保证合金拉伸、 弯曲性能的稳定(对比例 3、 对比例4、 实施例2)。 0034 弹性体增韧剂MBS的加入量增加可使合金冲击强度明显提高(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原因是MBS在合金中发挥了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同时与相容剂有较好的相容性, 增加了界面的结合力, 且MBS中的橡胶相在冲击应力作用下会产生银纹, 改善材料的冲击强 度。 0035 无机粒子加入量8以内时, 随加入量提高后, 拉伸、 弯曲、 冲击性能小幅提。
14、高, 加 入量超过8后, 随无机粒子加入量提高, 拉伸、 弯曲性能明显提高, 冲击性能会有所降低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原因为无机粒子部分与弹性体增韧剂形成核壳形态, 起到协 同增韧效果, 但无机粒子含量过高后, 独立分散的无机粒子会继续增强拉伸弯曲性能, 但合 金冲击韧性的下降。 0036 PC、 PA6、 ABS含量变化时, 合金力学性能会有变化, PC含量增加, PA6与ABS含量降低 说明书 3/4 页 5 CN 108285629 A 5 时, 合金冲击性能略有增加, 拉伸弯曲性能小幅下降(实施例4、 实施例6)。 0037 PC/PA6/ABS组合物用在特定用途时, 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各成分比例。 说明书 4/4 页 6 CN 108285629 A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7 CN 108285629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