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氨纶纺丝生产过程热能回收利用系统.pdf

  • 上传人:1***
  • 文档编号:914534
  • 上传时间:2018-03-18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468.99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54846.X

    申请日:

    2010.08.16

    公开号:

    CN101962813A

    公开日:

    2011.02.0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1D 5/04申请日:20100816|||公开

    IPC分类号:

    D01D5/04; D01D13/02

    主分类号:

    D01D5/04

    申请人:

    江阴中绿化纤工艺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顾奕; 张益兴

    地址:

    214444 江苏省江阴市利港镇西利路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32210

    代理人:

    唐纫兰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纶纺丝生产过程热能回收利用系统,用于氨纶纺丝生产过程热能的回收利用。包括纺丝甬道(1)、第一风管(2)、溶剂回收系统(3)、热媒加热器(4)、第二风管(5)和热媒或电加热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换热器有二级或二级以上,二级或二级以上热管换热器依次串联连接,每级热管换热器内填充不同沸点的工作介质,且每级热管换热器内填充的工作介质常压下沸点依次降低。本发明将现有的第一级热管换热器改为二级或二级以上热管换热器,并用不同沸点的工作介质替代原来的除盐水,使热管换热器热侧气体的温度再进一步下降,冷侧的气体温度进一步提高,溶剂系统的热量回收由原来的50%提高到70%以上,进一步回收和利用热能,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氨纶纺丝生产过程热能回收利用系统, 包括纺丝甬道 (1)、 第一风管 (2)、 溶剂 回收系统 (3)、 热媒加热器 (4)、 第二风管 (5) 和热媒或电加热器 (6), 所述溶剂回收系统 (3) 包括热管换热器、 风机 (36) 和表冷器, 所述表冷器有四级, 分别为第一级表冷器 (34)、 第二级表冷器 (35)、 第三级表冷器 (37) 和第四级表冷器 (38),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热管换热 器有二级或二级以上, 二级或二级以上热管换热器依次串联连接, 每级热管换热器内填充 不同沸点的工作介质, 且每级热管换热器内填充的工作介质常压下沸点依次降低, 所述纺 丝甬道 (1) 有多个, 多个纺丝甬道 (1) 出来的含有溶剂 DMAC 的热风接入第一风管 (2), 第 一风管 (2) 出来的热风接入溶剂回收系统 (3) 的首级热管换热器热侧, 溶剂回收系统 (3) 的末级热管换热器热侧出来的气体依次接入第一级表冷器 (34) 和第二级表冷器 (35), 第 二级表冷器 (35) 出来的气体接入风机 (36), 风机 (36) 出来的气体依次接入第三级表冷 器 (37) 和第四级表冷器 (38), 第四级表冷器 (38) 出来的气体接入溶剂回收系统 (3) 的末 级热管换热器冷侧, 溶剂回收系统 (3) 的首级热管换热器冷侧出来的气体接入热媒加热器 (4), 热媒加热器 (4) 出来的气体接入第二风管 (5), 第二风管 (5) 的气体再经各纺丝甬道的 热媒或电加热器 (6) 接入各纺丝甬道 (1), 如此循环往复。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氨纶纺丝生产过程热能回收利用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热管换热器有三级, 分别为第一级热管换热器 (31)、 第二级热管换热器 (32) 和第三级热 管换热器 (33), 第一级热管换热器 (31)、 第二级热管换热器 (32) 和第三级热管换热器 (33) 依次串联连接, 第一级热管换热器 (31) 内填充的工作介质常压下沸点为 160℃ ±10℃, 第 二级热管换热器 (32) 内填充的工作介质常压下沸点为 100 ℃ ±5 ℃, 第三级热管换热器 (33) 内填充的工作介质常压下沸点为 80 ℃ ±5 ℃, 所述第一风管 (2) 接入溶剂回收系统 (3) 的第一级热管换热器 (31) 热侧, 第三级热管换热器 (33) 热侧出来的气体接入第一级表 冷器 (34)。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氨纶纺丝生产过程热能回收利用系统, 其特征在于 : 多 个纺丝甬道出来的含有溶剂 DMAC 的热风经第一风管送到溶剂回收系统, 进入第一级热管 换热器热侧时温度为 200℃ -210℃, 经第一级热管换热器出来所述热风的温度为 160℃ ; 经 第二级热管换热器出来所述热风的温度为 100℃ ; 经第三级热管换热器出来所述热风的温 度为 70℃ ; 再进第一级表冷器用 32℃循环冷却水冷却到 42℃ ; 再进第二级表冷器, 用 7℃ 冷冻水冷却到 25℃ ; 进风机增压, 气体温度上升到 33℃ ; 再经第三级表冷器, 用 7℃冷冻水 冷却到 17℃ ; 再经第四级表冷器, 用 -10℃冷媒冷却到 2℃, 此时气体中的 DMAC 经逐级冷凝 形成液体从系统底部排出, 气体再进入第三级热管换热器的冷侧, 此时温度为 2℃, 从第三 级热管换热器出来的温度为 25℃ ; 经第二级热管换热器出来的温度为 70℃ ; 经第一级热管 换热器出来的温度为 128℃, 热媒加热器出来的气体温度为 240℃, 第二风管的气体温度为 230℃。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或 3 所述的一种氨纶纺丝生产过程热能回收利用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级热管换热器 (31) 内填充的工作介质为 N, N- 二甲基甲酰胺、 环己酮或 N, N- 二甲 基乙酰胺。
    5: 根据权利要求 2 或 3 所述的一种氨纶纺丝生产过程热能回收利用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二级热管换热器 (32) 内填充的工作介质为除盐水。
    6: 根据权利要求 2 或 3 所述的一种氨纶纺丝生产过程热能回收利用系统, 其特征在于 : 2 所述第三级热管换热器 (33) 内填充的工作介质为乙醇、 丁酮、 环己烷或异丙醇。
    7: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氨纶纺丝生产过程热能回收利用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第三级热管换热器 (33) 内填充的工作介质为乙醇、 丁酮、 环己烷或异丙醇。
    8: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氨纶纺丝生产过程热能回收利用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第三级热管换热器 (33) 内填充的工作介质为乙醇、 丁酮、 环己烷或异丙醇 ; 所述第二级 热管换热器 (32) 内填充的工作介质为除盐水。

    说明书


    氨纶纺丝生产过程热能回收利用系统

        ( 一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纶纺丝生产过程热能回收利用系统。 用于氨纶纺丝生产过程热 能的回收利用。 ( 二 ) 背景技术
         在氨纶纺丝生产过程中, 进入纺丝组件的纺丝原液中聚合物 ( 聚氨酯 ) 的质量含 量为 35%, 其余 65%为溶剂 DMAC(N, N- 二甲基乙酰胺 )。纺丝原液经喷丝板进入纺丝上甬 道后需要将原液中的溶剂 DMAC 快速挥发掉, 剩下的聚合物固化成型并经中甬道、 下甬道、 假捻、 上油、 卷绕等工序, 最终制成氨纶纤维。
         为了使进入纺丝甬道的原液中的溶剂 DMAC 快速挥发掉, 通常的生产工艺是在上 甬道通入大量 260℃左右的热空气 ( 或氮气 ), 一方面使纺丝原液中的溶剂 DMAC 挥发出来, 另一方面将挥发出来的溶剂 DMAC 带出纺丝甬道。纺丝甬道出来含有溶剂 DMAC 的热风经过 一个溶剂回收系统, 回收一部分热能和绝大部分的溶剂 DMAC。经溶剂回收系统处理后的气 体再加热到 260℃左右后送入纺丝甬道循环使用。
         溶剂回收系统是氨纶纺丝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设备, 其流程图如图 1 所示。由一级 热管换热器和四级冷凝器及一台风机组成。热风中的溶剂 DMAC 是通过多级降温而冷凝分 离出来, 具体的工艺流程描述如下 :
         多个纺丝甬道出来含有溶剂 DMAC 的热风经集中的风管送到溶剂回收系统, 进入 热管换热器热侧时温度为 200℃~ 210℃, 经热管换热器出来的温度为 102℃ ; 再进第一级 表冷器, 用循环冷却水 (32℃ ) 冷却到 42 ℃ ; 再进第二级表冷器, 用冷冻水 (7 ℃ ) 冷却到 25℃ ; 进风机增压, 增压后由于机械能的作用, 气体温度会上升到 33℃ ; 再经第三级表冷器, 用冷冻水 (7℃ ) 冷却到 17℃; 再经第四级表冷器, 用冷媒 (-10℃ ) 冷却到 2℃。 此时气体中 的 DMAC 经逐级冷凝形成液体从系统底部排出, 气体再进入热管换热器的冷侧, 温度由 2℃ 上升到 102℃。
         现有的溶剂回收系统采用一级热管换热器, 热管内充填的介质为除盐水, 受水的 沸点 ( 常压下 100℃ ) 的影响致使热管换热器热侧气体的温度无法再进一步下降 ( 目前达 到 98℃~ 102℃ ), 冷侧的气体温度也无法进一步提高 ( 不超过 102℃ )。 ( 三 )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 提供一种换热更充分, 热侧气体经过换热温度 进一步降低, 冷侧气体经过换热温度进一步升高的氨纶纺丝生产过程热能回收利用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 一种氨纶纺丝生产过程热能回收利用系统, 包括纺 丝甬道、 第一风管、 溶剂回收系统、 热媒加热器、 第二风管和热媒或电加热器, 所述溶剂回收 系统包括热管换热器、 风机和表冷器, 所述表冷器有四级, 分别为第一级表冷器、 第二级表 冷器、 第三级表冷器和第四级表冷器, 所述热管换热器有二级或二级以上, 二级或二级以上 热管换热器依次串联连接, 每级热管换热器内填充不同沸点的工作介质, 且每级热管换热器内填充的工作介质常压下沸点依次降低 ; 所述纺丝甬道有多个, 多个纺丝甬道出来的含 有溶剂 DMAC 的热风接入第一风管, 第一风管出来的热风接入溶剂回收系统的首级热管换 热器热侧, 溶剂回收系统的末级热管换热器热侧出来的气体依次接入第一级表冷器和第二 级表冷器, 第二级表冷器出来的气体接入风机, 风机出来的气体依次接入第三级表冷器和 第四级表冷器, 第四级表冷器出来的气体接入溶剂回收系统的末级热管换热器冷侧, 溶剂 回收系统的首级热管换热器冷侧出来的气体接入热媒加热器, 热媒加热器出来的气体接入 第二风管, 第二风管的气体再经各纺丝甬道的热媒或电加热器接入各纺丝甬道, 如此循环 往复。
         本发明氨纶纺丝生产过程热能回收利用系统, 所述热管换热器有三级, 分别为第 一级热管换热器、 第二级热管换热器和第三级热管换热器, 第一级热管换热器、 第二级热管 换热器和第三级热管换热器依次串联连接, 第一级热管换热器内填充的工作介质常压下沸 点为 160℃ ±10℃, 第二级热管换热器内填充的工作介质常压下沸点为 100℃ ±5℃, 第三 级热管换热器内填充的工作介质常压下沸点为 80℃ ±5℃, 所述第一风管接入溶剂回收系 统的第一级热管换热器热侧, 第三级热管换热器热侧出来的气体接入第一级表冷器。
         多个纺丝甬道出来的含有溶剂 DMAC 的热风经第一风管送到溶剂回收系统, 进入 第一级热管换热器热侧时温度为 200℃ -210℃, 经第一级热管换热器出来所述热风的温度 为 160℃ ; 经第二级热管换热器出来所述热风的温度为 100℃ ; 经第三级热管换热器出来所 述热风的温度为 70℃ ; 再进第一级表冷器用 32℃循环冷却水冷却到 42℃ ; 再进第二级表 冷器, 用 7℃冷冻水冷却到 25℃ ; 进风机增压, 气体温度上升到 33℃ ; 再经第三级表冷器, 用 7℃冷冻水冷却到 17℃ ; 再经第四级表冷器, 用 -10℃冷媒冷却到 2℃, 此时气体中的 DMAC 经逐级冷凝形成液体从系统底部排出, 气体再进入第三级热管换热器的冷侧, 此时温度为 2℃, 从第三级热管换热器出来的温度为 25℃ ; 经第二级热管换热器出来的温度为 70℃ ; 经 第一级热管换热器出来的温度为 128℃, 热媒加热器出来的气体温度为 240℃, 第二风管的 气体温度为 23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本发明将现有的一级热管换热器改为二级或二级以上热管换热器, 并用不同沸点 的工作介质替代原来的除盐水, 使热管换热器热侧气体的温度再进一步下降 (75℃ ), 冷侧 的气体温度进一步提高 (128℃ ), 溶剂回收系统的热量回收由原来的 50%提高到 70%以 上, 进一步回收和利用热能, 节能减排, 降低生产成本。
         热管的工作原理是每根真空管内的液体介质被热源 ( 此处为热气体 ) 加热后汽 化, 到上端遇到冷介质 ( 此处为冷气体 ) 释放出汽化潜热后, 冷凝成液体沿管壁下落, 介质 在管内不停地被汽化、 冷凝的循环达到热传递的目的。
         为了让被加热侧气体的出口温度达到 128℃及以上温度时, 此时热管的表面温度 约 160 ℃, 而采用水作为传热介质的话, 蒸汽温度要达到 160 ℃时的饱和蒸汽压约 6.4kg/ 2 cm ( 绝压 ), 也就是说此时每根热管需要承受 6.4kg/cm2 的压力。如果采用沸点在 160℃左 右的液体介质, 达到 160℃时的饱和蒸汽压约 1.0kg/cm2( 绝压 ), 降低热管压力并提高传热 效率。
         同样为了让热侧的气体的出口温度降到 75 ℃及以下, 此时热管表面的温度约 50℃, 而采用水作为传热介质的话, 水在真空状态下的汽化温度为 40℃, 热管内的水受热汽化就会使管内失去真空度, 水无法进一步汽化, 热量就无法进一步传递。如果采用沸点在 80℃左右的介质, 那么可以在低温下确保介质被汽化来传递热量, 提高传热效率。 ( 四 ) 附图说明
         图 1 为以往氨纶纺丝溶剂回收系统流程示意图。
         图 2 为本发明氨纶纺丝溶剂回收系统流程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 :
         纺丝甬道 1、 第一风管 2、 溶剂回收系统 3、 热媒加热器 4、 第二风管 5、 热媒或电加热 器6;
         第一级热管换热器 31、 第二级热管换热器 32、 第三级热管换热器 33、 第一级表冷 器 34、 第二级表冷器 35、 风机 36、 第三级表冷器 37、 第四级表冷器 38、 热管换热器 39。 ( 五 )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 2, 图 2 为本发明氨纶纺丝溶剂回收系统流程示意图。由图 2 可以看出, 本 发明氨纶纺丝溶剂回收系统, 包括纺丝甬道 1、 第一风管 2、 溶剂回收系统 3、 热媒加热器 4、 第二风管 5 和热媒或电加热器 6, 所述纺丝甬道 1 有多个, 多个纺丝甬道 1 出来的含有溶剂 DMAC 的热风接入第一风管 2, 第一风管 2 接入溶剂回收系统 3, 所述溶剂回收系统 3 包括热 管换热器、 风机 36 和表冷器, 所述热管换热器包括二级或二级以上, 图 2 中有三级, 分别为 第一级热管换热器 31、 第二级热管换热器 32 和第三级热管换热器 33, 第一级热管换热器 31、 第二级热管换热器 32 和第三级热管换热器 33 内填充不同沸点的工作介质 : 第一级热 管换热器 31 内填充的工作介质常压下沸点为 160℃ ±10℃, 主要有以下工作介质 : N, N- 二 甲基甲酰胺 (153℃ )、 环己酮 (155.6℃ )、 N, N- 二甲基乙酰胺 (166.1℃ ) ; 第二级热管换热 器 32 内填充的工作介质常压下沸点为 100℃ ±5℃, 主要采用除盐水 ; 第三级热管换热器 33 内填充的工作介质常压下沸点为 80℃ ±5℃, 主要有以下工作介质 : 乙醇 (78.3℃ )、 丁 酮 (79.64℃ )、 环己烷 (80.72℃ ) 异丙醇 (82.40℃ )。选用的介质考虑沸点外同时需要考 虑物质的受热稳定性及低毒性, 同时可以通过多种不发生化学反应的、 不同沸点的液体按 比例混合来达到相应的沸点要求。 第一级热管换热器 31、 第二级热管换热器 32 和第三级热 管换热器 33 依次串联连接, 第一级热管换热器 31、 第二级热管换热器 32 和第三级热管换热 器 33 内填充的工作介质常压下沸点依次降低。所述第一风管 2 接入溶剂回收系统 3 的第 一级热管换热器 31 热侧。所述表冷器有四级, 分别为第一级表冷器 34、 第二级表冷器 35、 第三级表冷器 37 和第四级表冷器 38, 第三级热管换热器 33 热侧出来的气体依次接入第一 级表冷器 34 和第二级表冷器 35, 第二级表冷器 35 出来的气体接入风机 36, 风机 36 出来的 气体依次接入第三级表冷器 37 和第四级表冷器 38, 第四级表冷器 38 出来的气体接入第三 级热管换热器 33 冷侧, 第一级热管换热器 31 冷侧出来的气体接入热媒加热器 4, 热媒加热 器 4 出来的气体 (240℃ ) 接入第二风管 5, 第二风管 5 的气体再经各纺丝甬道的热媒或电 加热器 6 接入各纺丝甬道 1。
         工作原理 :
         多个纺丝甬道出来的含有溶剂 DMAC 的热风经集中的第一风管送到溶剂回收系 统, 进入第一级热管换热器热侧时温度为 200℃~ 210℃, 经第一级热管换热器出来所述热风的温度为 160℃ ; 经第二级热管换热器出来所述热风的温度为 100℃ ; 经第三级热管换热 器出来所述热风的温度为 70℃。再进第一级表冷器用循环冷却水 (32℃ ) 冷却到 42℃ ; 再 进第二级表冷器, 用冷冻水 (7℃ ) 冷却到 25℃ ; 进风机增压, 增压后由于机械能的作用, 气 体温度会上升到 33℃ ; 再经第三级表冷器, 用冷冻水 (7℃ ) 冷却到 17℃ ; 再经第四级表冷 器, 用冷媒 (-10℃ ) 冷却到 2℃。此时气体中的 DMAC 经逐级冷凝形成液体从系统底部排 出, 气体再进入第三级热管换热器的冷侧, 此时温度为 2℃, 从第三级热管换热器出来的温 度为 25℃ ; 经第二级热管换热器出来的温度为 70℃ ; 经第一级热管换热器出来的温度达到 128℃。 第一级热管换热器 31 冷侧出来的气体接入热媒加热器 4, 热媒加热器 4 出来的气体 (240℃ ) 接入第二风管 5, 第二风管 5 的气体 (230℃ ) 再经各纺丝甬道的热媒或电加热器 6 接入各纺丝甬道 1。如此循环往复。
         经济测算 :
         以一套处理风量为 180Nm3/min 的溶剂回收系统来进行测算。
         表1: 两种溶剂工艺耗能比较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溶剂回收系统可以节能 216kW/h, 通常年产 1 万吨的氨纶纺丝工厂需要这样的溶剂回收系统 12 台, 以年生产时间 8000 小时, 电费 0.7 元 /kWh 计, 一年可节约能源成本约 : 216*0.7*8000*12 = 1451.52 万元, 具有极高的经济效 益。

    关 键  词:
    纺丝 生产过程 热能 回收 利用 系统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氨纶纺丝生产过程热能回收利用系统.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91453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