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培养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促进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培养基.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528609.X (22)申请日 2017.06.29 (62)分案原申请数据 201710515365.1 2017.06.29 (71)申请人 张云辉 地址 226265 江苏省南京市启东市惠萍镇 惠文路13号 (72)发明人 张云辉 (51)Int.Cl. C12N 1/14(2006.01) C12R 1/645(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促进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培养基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培 养基, 该培养基以用麦芽糖作。
2、为羊肚菌菌菌丝培 养最佳碳源, 酒石酸铵作为其最佳氮源, 选择成 分准确的高纯化学试剂进行配制, 保证了培养基 的成分精确, 便于进行菌种质量控制。 针对羊肚 菌菌丝生长所需营养成分进行优化, 加快了羊肚 菌菌丝的生长速度, 接种后7-9天, 羊肚菌菌丝即 可长满斜面, 较PDA培养基, 菌丝生长速度提升了 20%左右。 减少羊肚菌菌菌丝生长时间, 且本发明 培养基配方简单、 原料来源广、 价格低廉, 可降低 羊肚菌的生产成本, 为羊肚菌的后续应用提供可 靠的技术支持。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7177512 A 2017.09.19 CN 107177512 A 1.一种促进羊。
3、肚菌菌丝生长的培养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培养基配方如下: 麦芽糖16- 20g/L; 酒石酸铵0.25-0.30g/L; KH2PO40.8-1.2g/L; MgSO47H2O0.3-0.5g/L; VB18-12mg/L; 琼脂18-22g/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培养基, 其特征在于, 其配置方法 为: 称取麦芽糖、 酒石酸铵、 KH2PO4、 MgSO47H2O、 VB1, 溶解于1L水中加入, 充分搅拌均匀, 加 入琼脂后加热搅拌直至琼脂融化; 分装入三角瓶中, 在瓶口用封口膜密封好, 121灭菌 30min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羊肚菌。
4、菌丝生长的培养基, 其特征在于, 其配置方法 为: 称取麦芽糖、 酒石酸铵、 KH2PO4、 MgSO47H2O、 VB1, 溶解于2L水中加入, 充分搅拌均匀, 加 入琼脂后加热搅拌直至琼脂融化; 分装入三角瓶中, 在瓶口用封口膜密封好, 210灭菌 40min备用。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7177512 A 2 一种促进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培养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食药用菌栽培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通过优化培养基来促进羊肚菌菌丝 生长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羊肚菌是一种珍贵的多年生大型药用真菌, 由于大多生长在桑属植物上且子实体 为黄褐色而得名。 羊肚菌的药物功。
5、效最早见于 本草纲目 、药性论 记载羊肚菌味苦、 性 寒。 在我国传统中医药中用于治疗痢疾、 盗汗、 血崩、 脱肛泻血等症状。 最新研究表明, 羊肚 菌还具有独特的抗癌功效, 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生物治癌药剂中有效率最高的一种药用真 菌。 羊肚菌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是羊肚菌多糖, 对羊肚菌进行人工培养的主要目的是获得 羊肚菌多糖入药或用于保健品制剂生产, 羊肚菌多糖一般通过发酵液、 菌丝体和子实体提 取途径获得。 由于羊肚菌的使用量日益加大, 加上日韩两国对我国野生羊肚菌掠夺式的收 购, 导致野生羊肚菌的资源濒临枯竭; 而我国对于羊肚菌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现阶段针对羊 肚菌菌的合适的母种培养基、 液。
6、体培养基配方以及人工栽培技术还亟待完善。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培养基配方的缺陷, 提供一种能够促进羊肚菌菌菌丝 生长的方法, 以解决羊肚菌菌菌丝供应不足的缺陷, 提高羊肚菌多糖的产量。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促进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培养基, 所述培养基配方如下: 麦芽糖16-20g/L; 酒石酸铵 0.25-0.30g/L; KH2PO40.8-1.2g/L; MgSO47H2O0.3-0.5g/L; VB18-12mg/L; 琼脂18-22g/L。 0005 其配置方法为: 称取麦芽糖、 酒石酸铵、 KH2PO4、 MgSO47H2O、。
7、 VB1, 溶解于1L水中加 入, 充分搅拌均匀, 加入琼脂后加热搅拌直至琼脂融化; 分装入三角瓶中, 在瓶口用封口膜 密封好, 121灭菌30min备用。 0006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促进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培养基进行羊 肚菌培养的方法, 其具体步骤如下: (1) 接种: 待培养基温度降至36-40时, 接种羊肚菌, 按菌丝与培养料体积为1: 50接种 封口膜密封后放入培养箱培养; (2) 菌丝生长: 羊肚菌在上述培养基上共生长10天, 接种第三天开始划线用签字笔在培 养皿上描绘最外圈的菌丝并用尺子测量直径, 之后每24小时划一次线, 共划6次线; 同时, 观 察菌丝颜色、 粗。
8、细、 浓密程度和菌落长势。 0007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优化了羊肚菌培养基的碳源和氮源使其更符合羊肚菌生长所需营养需求, 加快 了羊肚菌菌菌丝生长速率, 降低生产羊肚菌多糖的成本; 采用麦芽糖作为培养羊肚菌菌丝培养基的碳源, 其来源广泛、 价格低廉, 且麦芽糖作为 一种可食用多糖添加到培养基中安全无有害物质。 酒石酸铵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氮源, 还 说明书 1/3 页 3 CN 107177512 A 3 可以有效的控制培养基中的碳氮比, 使羊肚菌处于一种最佳的生长环境。 0008 采用优化后的培养基不仅可以提高羊肚菌菌菌丝生长速度还可防止由于菌丝生 长时间过长导致的菌种退化。 具体实施。
9、方式 0009 实施例1碳源、 氮源的优化试验 碳源: 在基础培养基中分别添加2的葡萄糖、 果糖、 麦芽糖、 蔗糖、 可溶性淀粉、 玉米 粉、 面粉作为碳源, 配成七种不同碳源的培养基以基础培养基作为无碳源对照组, 研究不同 碳源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0010 研究发现麦芽糖为羊肚菌菌最适碳源。 以麦芽糖作为碳源的作用效果最好, 菌丝 生长速率为2,89mm/d, 菌丝直径为42.59mm, 菌丝生长指数有13.50。 从菌丝生长指数上分 析, 麦芽糖的菌落直径比对照组有明显的增长。 0011 氮源: 在基础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3的蛋白胨、 酵母粉、 黄豆粉、 酒石酸铵、 硫酸 铵、 硝酸。
10、铵作为氮源, 配成六种不同氮源的培养基, 以基础培养基作为无氮源对照组, 研究 不同氮源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0012 发现酒石酸铵为羊肚菌最适氮源。 以酒石酸铵作为氮源时, 菌丝生长速率可为 2.52mm/d。 0013 实施例2 一种促进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培养基, 其培养基配方如下: 麦芽糖16g/L; 酒石酸铵 0.25g/L; KH2PO40.8g/L; MgSO47H2O0.3g/L; VB18mg/L; 琼脂18g/L。 0014 其配置方法为: 称取麦芽糖、 酒石酸铵、 KH2PO4、 MgSO47H2O、 VB1, 溶解于1L水中加 入, 充分搅拌均匀, 加入琼脂后加热搅拌直。
11、至琼脂融化; 分装入三角瓶中, 在瓶口用封口膜 密封好, 121灭菌30min备用。 0015 羊肚菌培养: (1) 接种: 待培养基温度降至36时, 接种羊肚菌, 封口膜密封后放入培养箱培养; (2) 菌丝生长: 羊肚菌在上述培养基上共生长10天, 接种第三天开始划线, 之后每24小 时划一次线, 共划6次线; 同时, 观察菌丝颜色、 粗细、 浓密程度和菌落长势。 0016 实施例3 一种促进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培养基, 其培养基配方如下: 麦芽糖18g/L; 酒石酸铵 0.28g/L; KH2PO41.0g/L; MgSO47H2O0.4g/L; VB110mg/L; 琼脂20gg/L。 00。
12、17 其配置方法为: 称取麦芽糖、 酒石酸铵、 KH2PO4、 MgSO47H2O、 VB1, 溶解于1L水中加 入, 充分搅拌均匀, 加入琼脂后加热搅拌直至琼脂融化; 分装入三角瓶中, 在瓶口用封口膜 密封好, 121灭菌30min备用。 0018 羊肚菌培养: (1) 接种: 待培养基温度降至38时, 接种羊肚菌, 封口膜密封后放入培养箱培养; (2) 菌丝生长: 羊肚菌在上述培养基上共生长10天, 接种第三天开始划线, 之后每24小 时划一次线, 共划6次线; 同时, 观察菌丝颜色、 粗细、 浓密程度和菌落长势。 0019 实施例4 一种促进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培养基, 其培养基配方如下: 。
13、麦芽糖20g/L; 酒石酸铵 说明书 2/3 页 4 CN 107177512 A 4 0.30g/L; KH2PO41.2g/L; MgSO47H2O0.5g/L; VB112mg/L; 琼脂22g/L。 0020 其配置方法为: 称取麦芽糖、 酒石酸铵、 KH2PO4、 MgSO47H2O、 VB1, 溶解于1L水中加 入, 充分搅拌均匀, 加入琼脂后加热搅拌直至琼脂融化; 分装入三角瓶中, 在瓶口用封口膜 密封好, 121灭菌30min备用。 0021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促进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培养基进行羊 肚菌培养的方法, 其具体步骤如下: (1) 接种: 待培养基温度降至40时, 接种羊肚菌, 封口膜密封后放入培养箱培养; (2) 菌丝生长: 羊肚菌在上述培养基上共生长10天, 接种第三天开始划线, 之后每24小 时划一次线, 共划6次线; 同时, 观察菌丝颜色、 粗细、 浓密程度和菌落长势。 002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 修饰, 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说明书 3/3 页 5 CN 107177512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