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丙酮丁醇梭菌处理蜜饯厂废水发酵产丁醇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使用丙酮丁醇梭菌处理蜜饯厂废水发酵产丁醇的方法.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647243.2 (22)申请日 2018.06.22 (71)申请人 福州大学 地址 362801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前黄镇 学院路1号 (72)发明人 叶卓亮宋静怡卓淑敏宋鑫 (74)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35100 代理人 蔡学俊李翠娥 (51)Int.Cl. C12P 7/16(2006.01) C12N 1/20(2006.01) C12R 1/145(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使用丙酮丁醇梭菌处理蜜饯厂废水发 酵产丁醇。
2、的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丙酮丁醇梭菌处理 蜜饯厂废水发酵产丁醇的方法, 其内容为制备丙 酮丁醇梭菌种子液, 发酵稀释十倍的蜜饯厂废 水, 通过排气装置, 排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氢气、 二氧化碳, 并保持培养过程中的厌氧状态, 经恒 温气浴震荡箱震荡混匀发酵瓶中的发酵液, 使丙 酮丁醇梭菌能够充分利用发酵液中的还原糖。 该 方法与现有的蜜饯厂废水处理方法相比, 可以充 分将蜜饯厂废水变废为宝, 充分利用蜜饯厂废水 糖浓度高的优势, 减少曝气等对环境的污染等优 点。 有望变废为宝, 有效解决蜜饯厂废水因pH值 低、 盐度高、 有机污染物分子质量大而难处理的 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
3、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108823253 A 2018.11.16 CN 108823253 A 1.一种使用丙酮丁醇梭菌处理蜜饯厂废水发酵产丁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如下: 1) P2+PGY培养基的配制; 2) 丙酮丁醇梭菌种子液的制备: 按重量份数计, 将5份葡萄糖加入到100份步骤1) 制得 的P2+PGY培养基中, 制得培养液, 培养液经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和紫外灯照射灭菌; 用无菌 吸管吸取培养液溶解冻干丙酮丁醇梭菌得菌液; 然后用无菌注射器吸取菌液, 添加到装有 灭菌培养液的发酵瓶中, 通入氮气3min, 连接排气装置, 排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氢气、 二氧 化碳, 并保持培。
4、养过程中的厌氧状态, 置于恒温气浴震荡箱中, 回旋震荡, 37 厌氧发酵, 发酵2-3天后, 观察到发酵液上部有漂浮物, 下部有云带, 表明生长良好, 作为种子液; 3) 蜜饯厂废水发酵产丁醇: 按重量份数计, 将10份的蜜饯厂废水与90份的步骤1) 制得 的P2+PGY培养基均匀混合, 用NaOH调节pH=5.5, 得蜜饯厂废水培养液, 经高压蒸汽灭菌锅灭 菌和紫外灯照射灭菌; 然后用无菌注射器吸取步骤2) 获得的种子液, 接种量为10wt%, 添加 到装有蜜饯厂废水培养液的发酵瓶中, 通入氮气3min, 连接排气装置, 排出发酵过程中产生 的氢气、 二氧化碳, 并保持培养过程中的厌氧状态,。
5、 置于恒温气浴震荡箱中, 回旋震荡, 37 厌氧发酵, 发酵2-3天, 获得产物丁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丙酮丁醇梭菌处理蜜饯厂废水发酵产丁醇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 所述P2+PGY培养基的原料组成按重量份计为: 磷酸二氢钾0.5 份, 磷酸 氢二钾 0.5 份, 乙酸铵2.2 份, MnSO4 0.01 份, MgSO27H2O 0.2 份, FeSO47H2O 0.01 份, NaCl 0.01 份, 对氨基苯甲酸0.001 份, 维生素B1 0.001 份, 生物素0.001 份, 酵母抽 取物1 份, 蛋白胨3 份, 2- (N-吗啉) 乙磺酸一水合物 21.3。
6、25 份, 去离子水1000 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丙酮丁醇梭菌处理蜜饯厂废水发酵产丁醇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2) 和步骤3) 所述的高压锅灭菌为在121灭菌15min, 紫外灯照射灭菌时 间为3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丙酮丁醇梭菌处理蜜饯厂废水发酵产丁醇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2) 冻干丙酮丁醇梭菌粉的获取方式为: 用酒精棉擦拭保藏丙酮丁醇梭菌 种的冻干管表面进行消毒, 将管顶端于酒精灯外焰上均匀加热, 吸取无菌水滴在管口, 使其 破裂并用镊子敲碎管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丙酮丁醇梭菌处理蜜饯厂废水发酵产丁醇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7、步骤2) 和步骤3) 的回旋震荡的转速为2rpm。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8823253 A 2 一种使用丙酮丁醇梭菌处理蜜饯厂废水发酵产丁醇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蜜饯厂废水处理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使用丙酮丁醇梭菌处理蜜饯 厂废水发酵产丁醇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 能源生产和消费发生巨大变革, 能源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能 源结构由煤炭为主向多元化转变, 能源发展动力由传统能源增长向新能源增长转变, 能源 消费得到有效控制, 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 节能降耗取得新成效。 生物丁醇就是以其悠 久的发酵历史, 相对成熟的发酵工艺, 再次。
8、回到人们的视线当中。 0003 丁醇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和化工原料, 还是一种新型的极具潜力的生物 燃料。 其热值远高于乙醇 (与汽油相当) , 腐蚀性小, 蒸气压低, 能与汽油以任意比互掺使用。 丁醇是无色液体, 相对密度 0.8109, 熔点 -88.9, 沸点117.7。 丁醇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7.7% (20 ) , 可溶于醇、 醚等有机溶剂。 生物丁醇的能量密度高、 燃料经济性高, 腐蚀性小, 蒸汽压力较低, 易于管道输送。 0004 蜜饯腌渍是重污染工序, 排出浓黑的盐津废水, pH值低、 盐度高、 有机污染物分子 质量大、 渗透压高, 盐析作用使脱氢酶活性降低; 废水的密度增。
9、加使活性污泥易上浮流失, 从而加大了废水处理的难度。 目前, 我国采用沉降和电解的方法进行蜜饯厂的废水处理, 化 学药品消耗大, 耗能大, 成本昂贵。 0005 长久以来, 生物发酵法制备丁醇, 原料大多采用糖蜜、 淀粉等, 价格较贵且与人争 粮, 底物成本对于低附加值发酵产品的整体成本贡献很大, 这是ABE发酵的挑战之一。 而蜜 饯厂废水恰因为其中含糖量高能作为发酵产丁醇的重要原料。 本发明抛弃常规的能耗高的 蜜饯厂废水处理方法, 利用蜜饯厂废水本身糖浓度大的优势, 以蜜饯厂废水为原料, 用丙酮 丁醇梭菌发酵稀释后的废水生产丁醇。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
10、供一种使用丙酮丁醇梭菌处理蜜饯厂 废水发酵产丁醇的方法。 本发明将难处理的蜜饯厂变废为宝, 将高能耗转变成产生能源, 该 方法可充分利用废水中的糖, 具有发酵周期短、 丁醇产量高等优点。 0007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使用丙酮丁醇梭菌处理蜜饯厂废水发酵产丁醇的方法, 步骤如下: 1) P2+PGY培养基的配制; 2) 丙酮丁醇梭菌种子液的制备: 按重量份数计, 将5份葡萄糖加入到100份步骤1) 制得 的P2+PGY培养基中, 制得培养液, 培养液经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和紫外灯照射灭菌; 用无菌 吸管吸取培养液溶解冻干丙酮丁醇梭菌粉得菌液; 然后用无菌注射器吸取菌。
11、液, 添加到装 有灭菌培养液的发酵瓶中, 通入氮气3min, 连接排气装置, 排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氢气、 二 氧化碳, 并保持培养过程中的厌氧状态, 置于恒温气浴震荡箱中, 回旋震荡, 37 厌氧发 说明书 1/3 页 3 CN 108823253 A 3 酵, 发酵2-3天后, 观察到发酵液上部有漂浮物, 下部有云带, 表明生长良好, 作为种子液; 3) 蜜饯厂废水发酵产丁醇: 按重量份数计, 将10份的蜜饯厂废水与90份的步骤1) 制得 的P2+PGY培养基均匀混合, 用NaOH调节pH=5.5, 得蜜饯厂废水培养液, 经高压蒸汽灭菌锅灭 菌和紫外灯照射灭菌; 然后用无菌注射器吸取步骤2)。
12、 获得的种子液, 接种量为10wt%, 添加 到装有蜜饯厂废水培养液的发酵瓶中, 通入氮气3min, 连接排气装置, 排出发酵过程中产生 的氢气、 二氧化碳, 并保持培养过程中的厌氧状态, 置于恒温气浴震荡箱中, 回旋震荡, 37 厌氧发酵, 发酵2-3天, 获得产物丁醇。 0008 步骤1) 所述P2+PGY培养基的原料组成按重量份计为: 磷酸二氢钾0.5 份, 磷酸氢 二钾0.5份, 乙酸铵2.2份, MnSO4 0.01份, MgSO27H2O 0.2份, FeSO47H2O 0.01份, NaCl 0.01份, 对氨基苯甲酸0.001份, 维生素B1 0.001份, 生物素0.001份。
13、, 酵母抽取物1份, 蛋白 胨3份, 2- (N-吗啉) 乙磺酸一水合物21.325份, 去离子水1000份。 0009 步骤2) 和步骤3) 所述的高压锅灭菌为在121灭菌15min, 紫外灯照射灭菌时间为 30min。 0010 步骤2) 冻干丙酮丁醇梭菌粉的获取方式为: 用酒精棉擦拭保藏丙酮丁醇梭菌种的 冻干管表面进行消毒, 将管顶端于酒精灯外焰上均匀加热, 吸取无菌水滴在管口, 使其破裂 并用镊子敲碎管口。 0011 步骤2) 和步骤3) 的回旋震荡的转速为2rpm。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 本发明利用蜜饯厂废水为原材料来发酵产生丁醇, 减少资源浪费。 0013 2) 。
14、本发明采用排气装置, 排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氢气、 二氧化碳, 并保持培养过程 中的厌氧状态; 具有减少氮气浪费, 维持厌氧状态, 排出对微生物生长有害的气体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发明采用的排气装置; 左边密封装置针头深入灭菌去离子水下, 为右边发 酵装置提供密封无氧环境, 当右边产气后, 气压增大, 气体被压入左边的西林瓶中, 以达到 排气和密封的作用; 图2是本发明经气相色谱分析中的其中一个谱图; 乙醇在0.698min时出峰, 浓度为 0.5082g/L; 丙酮在0.907min时出峰, 浓度为2.4656g/L; 丁醇在2.065min时出峰, 浓度为 4.9603g/L。
15、。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现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16 实施例1 一种使用丙酮丁醇梭菌处理蜜饯厂废水发酵产丁醇的方法, 步骤如下: 1) P2+PGY培养基的配制: 原料组成按重量份计为: 磷酸二氢钾0.5 份, 磷酸氢二钾0.5 份, 乙酸铵2.2份, MnSO4 0.01份, MgSO27H2O 0.2份, FeSO47H2O 0.01份, NaCl 0.01份, 对 氨基苯甲酸0.001份, 维生素B1 0.001份, 生物素0.001份, 酵母抽取物1份, 蛋白胨3份, 2- (N-吗啉) 乙磺酸一水合物21.325份, 去离子水1000份; 2) 丙。
16、酮丁醇梭菌种子液的制备: 按重量份数计, 将5份葡萄糖加入到100份步骤1) 制得 说明书 2/3 页 4 CN 108823253 A 4 的P2+PGY培养基中, 制得培养液, 培养液经高压蒸汽灭菌锅在121灭菌15min和紫外灯照 射灭菌30min; 用无菌吸管吸取培养液溶解冻干丙酮丁醇梭菌粉得菌液; 然后用无菌注射器 吸取菌液, 添加到装有灭菌培养液的发酵瓶中, 通入氮气3min, 连接排气装置, 排出发酵过 程中产生的氢气、 二氧化碳, 并保持培养过程中的厌氧状态, 置于恒温气浴震荡箱中, 回旋 震荡, 37 厌氧发酵, 发酵2-3天后, 观察到发酵液上部有漂浮物, 下部有云带, 表。
17、明生长良 好, 作为种子液; 3) 蜜饯厂废水发酵产丁醇: 按重量份数计, 将10份的蜜饯厂废水与90份的步骤1) 制得 的P2+PGY培养基均匀混合, 用NaOH调节pH=5.5, 得蜜饯厂废水培养液, 经高压蒸汽灭菌锅灭 菌和紫外灯照射灭菌; 然后用无菌注射器吸取步骤2) 获得的种子液, 接种量为10wt%, 添加 到装有蜜饯厂废水培养液的发酵瓶中, 通入氮气3min, 连接排气装置, 排出发酵过程中产生 的氢气、 二氧化碳, 并保持培养过程中的厌氧状态, 置于恒温气浴震荡箱中, 回旋震荡, 37 厌氧发酵, 发酵3天, 获得产物丁醇。 经气相色谱分析后, 本发明中乙醇产量较静置发酵高 2。
18、5%-30%, 丙酮产量较静置发酵高220%-280%, 丁醇产量较静置发酵高28%-35%。 0017 实施例2 一种使用丙酮丁醇梭菌处理蜜饯厂废水发酵产丁醇的方法, 步骤如下: 1) P2+PGY培养基的配制: 原料组成按重量份计为: 磷酸二氢钾0.5 份, 磷酸氢二钾0.5 份, 乙酸铵2.2份, MnSO4 0.01份, MgSO27H2O 0.2份, FeSO47H2O 0.01份, NaCl 0.01份, 对 氨基苯甲酸0.001份, 维生素B1 0.001份, 生物素0.001份, 酵母抽取物1份, 蛋白胨3份, 2- (N-吗啉) 乙磺酸一水合物21.325份, 去离子水100。
19、0份; 2) 丙酮丁醇梭菌种子液的制备: 按重量份数计, 将5份葡萄糖加入到100份步骤1) 制得 的P2+PGY培养基中, 制得培养液, 培养液经高压蒸汽灭菌锅在121灭菌15min和紫外灯照 射灭菌30min; 用无菌吸管吸取培养液溶解冻干丙酮丁醇梭菌粉得菌液; 然后用无菌注射器 吸取菌液, 添加到装有灭菌培养液的发酵瓶中, 通入氮气3min, 连接排气装置, 排出发酵过 程中产生的氢气、 二氧化碳, 并保持培养过程中的厌氧状态, 置于恒温气浴震荡箱中, 回旋 震荡, 37 厌氧发酵, 发酵3天后, 观察到发酵液上部有漂浮物, 下部有云带, 表明生长良 好, 作为种子液; 3) 蜜饯厂废水。
20、发酵产丁醇: 按重量份数计, 将10份的蜜饯厂废水与90份的步骤1) 制得 的P2+PGY培养基均匀混合, 用NaOH调节pH=5.5, 得蜜饯厂废水培养液, 经高压蒸汽灭菌锅灭 菌和紫外灯照射灭菌; 然后用无菌注射器吸取步骤2) 获得的种子液, 接种量为10wt%, 添加 到装有蜜饯厂废水培养液的发酵瓶中, 通入氮气3min, 连接排气装置, 排出发酵过程中产生 的氢气、 二氧化碳, 并保持培养过程中的厌氧状态, 置于恒温气浴震荡箱中, 回旋震荡, 37 厌氧发酵, 发酵2-3天, 获得产物丁醇。 经气相色谱分析后, 本发明中乙醇产量较静置发酵 高25%-30%, 丙酮产量较静置发酵高220%-280%, 丁醇产量较静置发酵高28%-35%。 乙醇、 丙 酮、 丁醇产量分别为0.5082g/L、 2.4656g/L、 4.9603g/L。 001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 修饰, 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说明书 3/3 页 5 CN 108823253 A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108823253 A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108823253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