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装培养基的注液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装培养基的注液装置.pdf(1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282861.1 (22)申请日 2018.04.02 (71)申请人 上海曼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00237 上海市徐汇区嘉川路245号2 号楼609室 (72)发明人 郝玉有曹庆余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 (普通合伙) 31218 代理人 翟羽 (51)Int.Cl. C12M 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分装培养基的注液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培养基制备技术领域, 公开了一 种分装培养基的注液装置, 包括注液管。
2、、 注液嘴、 套管和支座, 所述注液管一端连接培养基容器, 一端连接所述注液嘴, 所述注液嘴插入所述套管 内, 套管连带注液嘴插入支座上开设的插孔内, 所述支座安装在培养基分装装置上, 所述套管的 内径大于注液嘴的外径, 所述套管的后端开有L 形槽, L形槽的长边槽沿套管母线方向, 前短边槽 位于长边槽的前端垂直于套管母线沿套管圆周 方向设置, 所述注液嘴后部圆柱面上设置卡块, 所述注液嘴卡块前端的长度大于套管的前短边 槽前端的长度, 而小于整个套管的长度。 本发明 防止培养基遇冷凝固在注液嘴中堵塞注液管, 以 及有效地减少染菌。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108587858。
3、 A 2018.09.28 CN 108587858 A 1.一种分装培养基的注液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注液管、 注液嘴、 套管和支座, 所述注 液管一端连接培养基容器, 一端连接所述注液嘴, 所述注液嘴插入所述套管内, 套管连带注 液嘴插入支座上开设的插孔内, 所述支座安装在培养基分装装置上, 所述套管的内径大于 注液嘴的外径, 所述套管的后端开有L形槽, L形槽的长边槽沿套管母线方向, 前短边槽位于 长边槽的前端垂直于套管母线沿套管圆周方向设置, 所述注液嘴后部圆柱面上设置卡块, 所述注液嘴卡块前端的长度大于套管的前短边槽前端的长度, 而小于整个套管的长度, 所 述注液嘴插入所述套管时。
4、, 所述卡块穿过L形槽的长边槽后配合在前短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装培养基的注液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套管上靠近长边 槽的后端位置, 设置后短边槽, 所述后短边槽垂直于套管母线沿套管圆周方向设置, 所述后 短边槽与前短边槽同向或异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装培养基的注液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块与长边槽间隙 配合, 与前短边槽和后短边槽卡紧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装培养基的注液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液嘴的前端为锥 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装培养基的注液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管的中部设置限 位槽, 在支座上设置限位销钉, 当套管连同注液嘴。
5、插入支座插孔向前推进中, 套管上的限位 槽刚好到达限位销钉位置时, 在弹力作用下, 限位销钉顶在限位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分装培养基的注液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液 嘴为硬质塑料材质, 所述套管为金属或硬质塑料材质, 所述注液管的材质为聚丙烯、 聚碳酸 酯、 聚苯乙烯、 聚乙烯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装培养基的注液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座为金属材料, 支座下方有一个开孔, 开孔中插入一个加热棒, 加热棒可根据设定或反馈控制支座的温度, 并将温度传导至套管。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分装培养基的注液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液 管包括内。
6、层、 中间层和外层, 所述中间层为碳纤维层, 所述碳纤维层连接至电控单元, 所述 电控单元通过碳纤维层给注液管加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装培养基的注液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层为硅胶材料, 外层为保温材料。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8587858 A 2 分装培养基的注液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培养基制备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分装培养基的注液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菌种培养技术的发展, 在将琼脂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中的操作, 正从手工方 式逐渐发展到自动化分装仪方式来完成, 自动化培养基分装仪分装琼脂培养基离不开一根 输液管, 通过这根输液管将。
7、培养基容器 (储液瓶或培养基制备器) 中呈融化状态的培养基输 送到分装仪上的培养皿中, 待培养基凝固后, 制成固体平板培养基。 0003 因输液过程需要用蠕动泵提供动力, 所以输液管常用硅胶软管, 因硅胶管材质软, 插入和固定到分装仪上时需要借助一个金属材质的注液嘴, 注液嘴一端与硅胶管连接, 另 一端插入注液嘴支架上的插孔内。 0004 目前市场上配套自动化培养基分装仪的输液管, 均为一根长度约一米左右的硅胶 管连接一段长度大约15cm的不锈钢注液嘴。 管内培养基先流经硅胶管, 再流经不锈钢注液 嘴, 最后注入到培养皿中。 0005 这种材质和结构形式的注液嘴存在两个明显的缺陷: 一是由于金。
8、属材质的注液嘴 散热速度快, 当培养基流经注液嘴后未启动分装操作时, 培养基在注液嘴中停留时间稍长 就很容易造成培养基在注液嘴中凝固堵塞, 尤其是在冬季室温较低时, 这种培养基在输液 管中发生凝固的现象时有发生, 造成操作上很大不方便, 甚至导致分装失败。 二是注液嘴与 注液嘴支架上固定注液嘴的插孔之间是比较紧密的配合, 当注液嘴穿过支架上插孔时, 注 液嘴容易碰到支架上插孔内壁或其他部位, 由于支架的消毒只是用酒精棉擦拭, 很难保证 其完全无菌, 所以这一环节容易造成染菌的风险。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提供一种分装培养基的注液装置, 防止培养 基遇冷凝固在注液。
9、嘴中堵塞注液管, 以及有效地减少染菌。 0007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装培养基的注液装置, 其特征是, 包括注液管、 注液嘴、 套管和支座, 所述注液管 一端连接培养基容器, 一端连接所述注液嘴, 所述注液嘴插入所述套管内, 套管连带注液嘴 插入支座上开设的插孔内, 所述支座安装在培养基分装装置上, 所述套管的内径大于注液 嘴的外径, 所述套管的后端开有L形槽, L形槽的长边槽沿套管母线方向, 前短边槽位于长边 槽的前端垂直于套管母线沿套管圆周方向设置, 所述注液嘴后部圆柱面上设置卡块, 所述 注液嘴卡块前端的长度大于套管的前短边槽前端的长度, 而小于整个套管的长度, 所述注 液嘴。
10、插入所述套管时, 所述卡块穿过L形槽的长边槽后配合在前短边槽内。 0008 进一步, 在所述套管上靠近长边槽的后端位置, 设置后短边槽, 所述后短边槽垂直 于套管母线沿套管圆周方向设置, 所述后短边槽与前短边槽同向或异向。 0009 进一步, 所述卡块与长边槽间隙配合, 与前短边槽和后短边槽卡紧配合。 说明书 1/4 页 3 CN 108587858 A 3 0010 进一步, 所述注液嘴的前端为锥形。 0011 进一步, 所述套管的中部设置限位槽, 在支座上设置限位销钉, 当套管连同注液嘴 插入支座插孔向前推进中, 套管上的限位槽刚好到达限位销钉位置时, 在弹力作用下, 限位 销钉顶在限位槽。
11、中。 0012 进一步, 所述注液嘴为硬质塑料材质, 所述套管为金属或硬质塑料材质, 所述注液 管的材质为聚丙烯、 聚碳酸酯、 聚苯乙烯、 聚乙烯中的一种。 0013 进一步, 所述支座为金属材料, 支座下方有一个开孔, 开孔中插入一个加热棒, 加 热棒可根据设定或反馈控制支座的温度, 并将温度传导至套管。 0014 进一步, 所述注液管包括内层、 中间层和外层, 所述中间层为碳纤维层, 所述碳纤 维层连接至电控单元, 所述电控单元通过碳纤维层给注液管加热。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 注液嘴插入支座前, 缩在套管内, 套管插入支座后, 再将注液嘴伸出套管, 防止注液 嘴插入过程中。
12、染菌; (2) 注液管采用碳纤维加热, 支座也有加热功能, 保持套管和注液嘴温度恒定, 使注液 装置 (整套输液管路) 内培养液不会因为环境低温产生凝固。 附图说明 0016 附图1是本发明的总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总装结构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附图3是注液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注液管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7是注液管缩回至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注液管伸出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7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 1. 注液管; 2. 注液嘴; 3. 支座; 4. 插孔; 5. 套管; 6. 卡块; 7. 凸缘; 8. 长边槽; 9。
13、. 前短边槽; 10. 后短边槽; 11. 限位槽; 12. 限位销钉; 13. 加热棒; 14. 内层; 15. 中间层。 16. 外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分装培养基的注液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19 参见附图1、 2, 分装培养基的注液装置包括注液管1、 注液嘴2、 套管5和支座3, 注液 管1一端连接培养基容器, 一端连接注液嘴2, 支座3安装在培养基分装装置上, 支座3上开有 说明书 2/4 页 4 CN 108587858 A 4 插孔4, 使用时套管5可以插入支座上插孔4内, 并被限位槽11和限位销钉12配合, 限定套管5 插入支座3的准确位。
14、置, 套管5上开有L形槽, 注液嘴2插入套管5内实现两个卡位, 第一卡位 为注液嘴2上的卡块6没有配合到L形槽内, 第二卡位为卡块6配合至L形槽内, 实现注液嘴2 的伸出和缩回两个工位。 0020 参见附图3, 注液嘴2为管状结构, 硬质塑料材质, 前端为锥形头, 方便插入套管和 培养皿, 后端阶梯轴径, 后端部形成凸缘7, 方便更牢固地与注液管1套接。 在注液嘴2的中部 靠近后端位置设置卡块6, 卡块6为方块形或圆柱头状。 0021 参见附图4, 套管5为管状, 采用金属或硬质塑料材质, 优选316以上的不锈钢材质。 内径略大于注液嘴2的最大外径, 注液嘴2插入时呈间隙配合方式, 套管5的后。
15、端开有L形槽, L形槽的长边槽8沿套管5母线方向, 前短边槽9位于长边槽8的前端垂直于套管5母线沿套管 5圆周方向设置。 L形槽的前短边槽9用于注液嘴2位于第二卡位时, 伸入套管5内的注液嘴2 旋转后锁紧。 为了在第一卡位时, 注液嘴2也有一个好的固定状态, 在套管5上靠近长边槽8 的后端位置, 设置后短边槽10, 后短边槽10垂直于套管5母线沿套管5圆周方向设置, 后短边 槽10与前短边槽9同向或异向。 注液嘴2位于第一卡位时, 同样旋转至卡块6与后短边槽10配 合时实现固定。 卡块6与长边槽8间隙配合, 与前短边槽9和后短边槽10卡紧配合, 实现快速 切换, 牢固锁定。 套管5的中部设置限。
16、位槽11, 用于限定套管5插入支座3的位置。 0022 套管5和注液嘴2的长度设置为如下关系: 注液嘴2卡块6前端的长度大于套管5的 前短边槽9前端的长度, 而小于整个套管5的长度。 0023 参见附图7、 8, 注液嘴2插入套管5时, 呈现两种位置状态, 即第一卡位位置时, 注液 嘴2的头部缩回至套管5内, 第二卡位位置时, 注液嘴2的头部伸出套管5外。 0024 参见附图5, 支座3底部通过紧固件与培养基分装装置固定, 上部设置插孔4, 用于 插入套管5, 在插孔4一侧设置限位销钉12, 套管5插入后, 限位销钉12配合在套管5的限位槽 11内, 将套管5固定在支座3的插孔4内, 同时起到。
17、限位的作用。 支座3为金属材料, 支座下方 有一个开孔, 开孔中插入一个加热棒13, 加热棒13连接至电源, 加热棒13可根据设定或反馈 控制支座的温度, 并将温度传导至套管, 维持注液嘴温度恒定。 0025 参见附图6、 注液管1选用聚丙烯、 聚碳酸酯、 聚苯乙烯、 聚乙烯中的一种材料, 与注 液嘴2的后端弹性配合, 保证密封性。 注液管1包括内层14、 中间层15和外层16, 中间层15为 碳纤维层, 内层为硅胶材料, 外层为保温材料。 碳纤维层连接至电控单元, 电控单元通过碳 纤维层给注液管1加热, 加热温度不超过55。 0026 参见附图7、 8, 通过注液嘴2对培养皿进行加注培养液的。
18、过程如下: 注液管1的一端 连接至蠕动泵, 蠕动泵从培养基容器里抽取培养液, 另一端与注液嘴2连接。 注液嘴2上的卡 块6配合至L形槽的后端, 向前至后短边槽10位置, 旋转注液嘴2, 使卡块6与后短边槽10卡 紧, 这时, 注液嘴2的前端位于套管5内, 包扎灭菌。 在注液前, 注液嘴2在套管5保护下插入支 座3, 套管5通过支座3上的限位销钉12固定在支座3的插孔4内。 在分装装置工作时, 将注液 嘴2向反方向转动, 使卡块6离开后短边槽10, 然后向前伸出, 使卡块6位于L形槽的前端顶部 前短边槽9位置, 转动注液嘴2, 使卡块6卡入前部前短边槽9, 这时注液嘴2的头部伸出套管 5, 并伸。
19、入到分装仪中培养皿皿底正上方, 等待注液。 当注液工作完成后, 反向操作, 使注液 嘴2的前端缩回。 0027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说明书 3/4 页 5 CN 108587858 A 5 员,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明书 4/4 页 6 CN 108587858 A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4 页 7 CN 108587858 A 7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4 页 8 CN 108587858 A 8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3/4 页 9 CN 108587858 A 9 图7 图8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0 CN 108587858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