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以对甲砜基甲苯为原料、环 境友好的对甲砜基苯丝氨酸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氟苯尼考是一种化学合成的新一代动物专用氯霉素类广谱高效抗菌药,药 性好且不与人类用药形成交叉耐药性。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是制备氟苯尼考 的一种重要中间体,目前该中间体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对甲砜基苯丝氨酸 路线与对甲砜基苯丝氨酸铜路线,对甲砜基苯丝氨酸铜路线以其后续处理简单、 酯化收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现有的对甲砜基苯丝氨酸铜的制备方法主要是以对甲砜基苯甲醛、甘氨酸、 硫酸铜为原料,KOH为催化剂,制备对甲砜基苯丝氨酸铜,收率约为70-90%。 但是,该制备方法中所用的原料为对甲砜基苯甲醛,一般的工艺操作都是以对 甲砜基甲苯为原料,先合成出对甲砜基苯甲醛,提取纯化后再以对甲砜基苯甲 醛为原料合成对甲砜基苯丝氨酸铜。单独的两步反应存在如下:转化率低、成 本高、产品质量差以及污染严重等问题。如何寻求一种环境友好的高转化率、 低成本、高产品质量的对甲砜基苯丝氨酸铜的制备方法,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 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对甲砜基苯丝氨酸铜的制备方法,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 的上述问题。
一种对甲砜基苯丝氨酸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90-120℃下将1重量份的对甲砜基甲苯熔化并用活性炭进行脱 色处理;
第二步,加入0.001-0.05重量份的催化剂,升温搅拌得到均相溶液,之后将 1.8-3重量份的溴素在158-180℃下逐步升温中分多次加入、保温,得到对甲砜基 二溴甲苯;
第三步,搅拌下缓慢加入络合剂,之后加入碱液调节PH为8-10,80-100℃ 下反应得到对甲砜基苯甲醛;
第四步,将第三步得到的溶液降温至40-80℃并调节PH为8-10,之后加入 0.1-2.0重量份的甘氨酸和0.25-2.5重量份的硫酸铜,反应结束后得到淡蓝色产 物;
第五步,将上述淡蓝色产物在40-80℃进行压滤、洗涤,之后在80-150℃干 燥后得到成品。
现有技术存在成本高、转化率低、工艺繁琐、反应副产物多等缺点,所得 的产品质量低。转化率低、产物颜色为淡蓝色或绿色,熔点220-230℃;副产物 多、产物颜色为褐色或深褐色,熔点240-245℃,而以本发明提出的制备方法所 得到的产品质量稳定,收率达到90%以上,熔点236-237℃。
优选的,第二步中溴素为1.8-2.3重量份。
优选的,第二步中1.8-2.42重量份的溴素在158-180℃下分多次加入均相溶 液的具体操作为:在158℃下,5-20h内先滴加0.55-0.71重量份的溴素并保温2h; 之后升温至170℃,3-10h内再滴加0.55-0.71重量份的溴素并保温5h;最后升温 至180℃,2-5h内滴加0.7-1.0重量份的溴素并保温3h。
优选的,甘氨酸为0.44-0.59重量份,硫酸铜为0.73-0.88重量份。
优选的,催化剂为铁粉、三氯化铁、铝粉或三氯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催 化剂的添加量为0.003-0.0176重量份。
优选的,碱液为质量百分数5-10%的氢氧化钠、亚硫酸钠、碳酸钠或碳酸氢 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络合剂为EDTA或EDTA-二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对甲砜基苯丝氨酸铜的制备方法,以对甲砜基甲苯、溴 素、甘氨酸及硫酸铜为原料,在同一反应体系中连续反应后制得甲砜基苯丝氨 酸铜,简化了传统工艺的操作步骤,反应收率最高可达94%,成本低、产品质 量高、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控制且环境友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 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 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 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对甲砜基苯丝氨酸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90-120℃下将1重量份的对甲砜基甲苯熔化并用活性炭进行脱 色处理;
第二步,加入0.001重量份的催化剂铁粉,升温搅拌得到均相溶液,之后将 1.8重量份的溴素在158-180℃下逐步升温中分多次加入、保温,得到对甲砜基 二溴甲苯,具体添加操作为:在158℃下,5h内先滴加0.55重量份的溴素并保 温2h;之后升温至170℃,3h内再滴加0.55重量份的溴素并保温5h;最后升温 至180℃,2h内滴加0.7重量份的溴素并保温3h;
第三步,搅拌下缓慢加入络合剂EDTA,之后加入质量百分数5-10%的氢氧 化钠调节PH为8,80-100℃下反应8h得到对甲砜基苯甲醛;
第四步,将第三步得到的溶液降温至40-80℃并调节PH为8,之后加入0.1 重量份的甘氨酸和0.25重量份的硫酸铜,10h后得到淡蓝色产物;
第五步,将上述淡蓝色产物在40-80℃进行压滤、洗涤,之后在80-150℃干 燥8h后得到成品。
经测试:得到的对甲砜基苯丝氨酸铜为0.646重量份,收率38%,熔点 236-237℃。
实施例2
一种对甲砜基苯丝氨酸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90-120℃下将1重量份的对甲砜基甲苯熔化并用活性炭进行脱 色处理;
第二步,加入0.003重量份的催化三氯化铁,升温搅拌得到均相溶液,之后 将2重量份的溴素在158-180℃下逐步升温中分多次加入、保温,得到对甲砜基 二溴甲苯,具体添加操作为:在158℃下,8h内先滴加0.6重量份的溴素并保温 2h;之后升温至170℃,5h内再滴加0.6重量份的溴素并保温5h;最后升温至 180℃,3h内滴加0.8重量份的溴素并保温3h;
第三步,搅拌下缓慢加入络合剂EDTA-二钠,之后加入质量百分数5-10% 的亚硫酸钠调节PH为10,80-100℃下反应10h得到对甲砜基苯甲醛;
第四步,将第三步得到的溶液降温至40-80℃并调节PH为10,之后加入0.44 重量份的甘氨酸和0.73重量份的硫酸铜,15h后得到淡蓝色产物;
第五步,将上述淡蓝色产物在40-80℃进行压滤、洗涤,之后在80-150℃干 燥10h后得到成品。
经测试:得到的对甲砜基苯丝氨酸铜为1.5重量份,收率88%,熔点 236-237℃。
实施例3
一种对甲砜基苯丝氨酸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90-120℃下将1重量份的对甲砜基甲苯熔化并用活性炭进行脱 色处理;
第二步,加入0.0176重量份的催化剂铝粉,升温搅拌得到均相溶液,之后 将3重量份的溴素在158-180℃下逐步升温中分多次加入、保温,得到对甲砜基 二溴甲苯,具体添加操作为:在158℃下,10h内先滴加0.65重量份的溴素并保 温2h;之后升温至170℃,7h内再滴加0.65重量份的溴素并保温5h;最后升温 至180℃,4h内滴加0.7重量份的溴素并保温3h;
第三步,搅拌下缓慢加入络合剂EDTA,之后加入质量百分数5-10%的碳酸 钠调节PH为9,80-100℃下反应12h得到对甲砜基苯甲醛;
第四步,将第三步得到的溶液降温至40-80℃并调节PH为9,之后加入0.5 重量份的甘氨酸和0.8重量份的硫酸铜,20h后得到淡蓝色产物;
第五步,将上述淡蓝色产物在40-80℃进行压滤、洗涤,之后在80-150℃干 燥15h后得到成品。
经测试:得到的对甲砜基苯丝氨酸铜为1.56重量份,收率92%,熔点 236-237℃。
实施例4
一种对甲砜基苯丝氨酸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90-120℃下将1重量份的对甲砜基甲苯熔化并用活性炭进行脱 色处理;
第二步,加入0.01重量份的催化剂三氯化铝,升温搅拌得到均相溶液,之 后将2.3重量份的溴素在158-180℃下逐步升温中分多次加入、保温,得到对甲 砜基二溴甲苯,具体添加操作为:在158℃下,20h内先滴加0.71重量份的溴素 并保温2h;之后升温至170℃,10h内再滴加0.71重量份的溴素并保温5h;最 后升温至180℃,5h内滴加1.0重量份的溴素并保温3h;
第三步,搅拌下缓慢加入络合剂EDTA,之后加入质量百分数5-10%的碳酸 氢钠调节PH为8.5,80-100℃下反应15h得到对甲砜基苯甲醛;
第四步,将第三步得到的溶液降温至40-80℃并调节PH为8.5,之后加入 0.59重量份的甘氨酸和0.88重量份的硫酸铜,30h后得到淡蓝色产物;
第五步,将上述淡蓝色产物在40-80℃进行压滤、洗涤,之后在80-150℃干 燥20h后得到成品。
经测试:得到的对甲砜基苯丝氨酸铜为1.58重量份,收率93%,熔点 236-237℃。
实施例5
将实施例4中催化剂更改为三氯化铝与三氯化铁的混合物,添加量更改为 0.03重量份(0.01重量份三氯化铝,0.02重量份三氯化铁),其余条件不变。
经测试:得到的对甲砜基苯丝氨酸铜为1.6重量份,收率94%,熔点 236-237℃。
实施例6
将实施例4中甘氨酸的添加量更改为1重量份,将硫酸铜的添加量更改为 1.5重量份,其余条件不变。
经测试:得到的对甲砜基苯丝氨酸铜为1.6重量份,收率94%,熔点 236-237℃。
实施例7
将实施例4中甘氨酸的添加量更改为2重量份,将硫酸铜的添加量更改为 2.5重量份,其余条件不变。
经测试:得到的对甲砜基苯丝氨酸铜为1.6重量份,收率94%,熔点 236-237℃。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 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