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姓***
  • 文档编号:9114945
  • 上传时间:2021-02-07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323.9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1184348.5

    申请日:

    20181011

    公开号:

    CN109111644A

    公开日:

    2019010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8L23/14,C08L23/12,C08L83/04,C08L23/08,C08L23/06,C08K13/06,C08K9/06,C08K3/22,C08K3/34,C08K5/526,C08K5/134,C08K5/372

    主分类号:

    C08L23/14,C08L23/12,C08L83/04,C08L23/08,C08L23/06,C08K13/06,C08K9/06,C08K3/22,C08K3/34,C08K5/526,C08K5/134,C08K5/372

    申请人:

    安庆市泽烨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有限公司

    发明人:

    汪琦

    地址:

    231400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兴元社区兴源路1#1001室

    优先权:

    CN201811184348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苏友娟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组分:聚丙烯树脂60~70份、滑石粉15~25份、改性纳米氧化锌3~6份、硅橡胶5~10份、钛酸酯偶联剂1~3份、增韧剂5~10份、抗氧剂0.2~0.8份及聚乙烯蜡0.5~1.5份。制备方法:1)先将滑石粉、硅橡胶、钛酸酯偶联剂、占总质量30~40%的聚丙烯树脂及占总质量10~20%的增韧剂混合均匀,用密炼机出机制备母粒;2)将步骤1)得到的母粒与改性纳米氧化锌、抗氧剂、聚乙烯蜡、余下增韧剂及余下聚丙烯树脂混合,经双螺杆挤出机中在210~240℃熔融混合分散,挤出造粒,即可。该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疏水性与耐摩擦性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聚丙烯树脂60~70份、滑石粉15~25份、改性纳米氧化锌3~6份、硅橡胶5~10份、钛酸酯偶联剂1~3份、增韧剂5~10份、抗氧剂0.2~0.8份及聚乙烯蜡0.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树脂为共聚聚丙烯或均聚聚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纳米氧化锌为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氧化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酸酯偶联剂为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或者三异硬酯酸钛酸异丙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为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α-烯烃聚合物或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选自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与硫代二丙酸双十八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滑石粉、硅橡胶、钛酸酯偶联剂、占总质量30~40%的聚丙烯树脂及占总质量10~20%的增韧剂混合均匀,用密炼机出机制备母粒;2)将步骤1)得到的母粒与改性纳米氧化锌、抗氧剂、聚乙烯蜡、余下增韧剂及余下聚丙烯树脂混合,经双螺杆挤出机中在210~240℃熔融混合分散,挤出造粒,即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作为一种通用塑料,进入了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经过矿粉改性的聚丙烯材料凭借其良好的刚性,较低的收缩率和变形,在家用电器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当前使用多的方法是在聚丙烯基体中添加弹性体材料来提高冲击强度,通过引入10-40%滑石粉、云母粉、硅灰石、高岭土等填料来提高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通过引入耐划伤剂如硅酮母粒、含酰胺类树脂来提高耐划伤性能。虽然此类方法通过同时施加弹性体、填料及耐划伤剂来调节综合性能,但是不容易同步达到各方面性能平衡。而纳米填料比表面积大、具有小尺寸效应、表面界面效应等微米级尺寸填料所不具备的特点,这些特点不但可以实现聚合物复合材料同步增强增韧,还能提高材料表面硬度,表现出优异的耐划伤性。

    然而,由于滑石粉、云母粉、硅灰石、高岭土等填料的加入,导致聚丙烯材料具有一定的吸水性,特别是在洗衣机、小家电等方面的应用过长时间后,该聚丙烯材料容易吸水沾污,更容易滋生细菌发霉等,大大限制了聚丙烯材料的选择和运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疏水性与耐摩擦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

    聚丙烯树脂60~70份、滑石粉15~25份、改性纳米氧化锌3~6份、硅橡胶5~10份、钛酸酯偶联剂1~3份、增韧剂5~10份、抗氧剂0.2~0.8份及聚乙烯蜡0.5~1.5份。

    优选地,所述聚丙烯树脂为共聚聚丙烯或均聚聚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地,所述改性纳米氧化锌为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氧化锌。

    优选地,所述钛酸酯偶联剂为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或者三异硬酯酸钛酸异丙酯。

    优选地,所述增韧剂为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α-烯烃聚合物或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优选地,所述抗氧剂选自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与硫代二丙酸双十八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滑石粉、硅橡胶、钛酸酯偶联剂、占总质量30~40%的聚丙烯树脂及占总质量10~20%的增韧剂混合均匀,用密炼机出机制备母粒;

    2)将步骤1)得到的母粒与改性纳米氧化锌、抗氧剂、聚乙烯蜡、余下增韧剂及余下聚丙烯树脂混合,经双螺杆挤出机中在210~240℃熔融混合分散,挤出造粒,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选用硅橡胶、钛酸酯偶联剂与改性纳米氧化锌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矿粉增强聚丙烯组合物表面的极性,大大改善了滑石粉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疏水性能,并且提高该复合材料的抗菌防霉性,使得其具有很高的自洁净性,大幅度拓宽了其应用领域。

    2)本发明引入改性氧化锌来改善聚丙烯复合材料的表面极性,同时聚乙烯蜡作为辅助,用降低其表面摩擦系数,使得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表面刮伤和力学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

    共聚聚丙烯66份、滑石粉19份、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氧化锌5份、硅橡胶7份、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2份、乙烯-辛烯共聚物8份、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0.5份及聚乙烯蜡1份。

    制备方法:

    1)先将滑石粉、硅橡胶、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占总质量35%的共聚聚丙烯及占总质量15%的乙烯-辛烯共聚物混合均匀,用密炼机出机制备母粒;

    2)将步骤1)得到的母粒与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氧化锌、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聚乙烯蜡、余下乙烯-辛烯共聚物及余下共聚聚丙烯混合,经双螺杆挤出机中在210~240℃熔融混合分散,挤出造粒,即可。

    实施例2

    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

    均聚聚丙烯60份、滑石粉15份、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氧化锌3份、硅橡胶10份、三异硬酯酸钛酸异丙酯1份、乙烯-α-烯烃聚合物5份、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0.2份及聚乙烯蜡0.5份。

    制备方法:

    1)先将滑石粉、硅橡胶、三异硬酯酸钛酸异丙酯、占总质量30%的均聚聚丙烯及占总质量20%的乙烯-α-烯烃聚合物混合均匀,用密炼机出机制备母粒;

    2)将步骤1)得到的母粒与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氧化锌、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聚乙烯蜡、余下乙烯-α-烯烃聚合物及余下均聚聚丙烯脂混合,经双螺杆挤出机中在210~240℃熔融混合分散,挤出造粒,即可。

    实施例3

    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

    共聚聚丙烯35份、均聚聚丙烯35份、滑石粉25份、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氧化锌6份、硅橡胶5份、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3份、乙烯-辛烯共聚物10份、硫代二丙酸双十八醇酯0.8份及聚乙烯蜡1.5份。

    制备方法:

    1)先将滑石粉、硅橡胶、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占总质量40%的聚丙烯树脂及占总质量10%的乙烯-辛烯共聚物混合均匀,用密炼机出机制备母粒;

    2)将步骤1)得到的母粒与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氧化锌、硫代二丙酸双十八醇酯、聚乙烯蜡、余下乙烯-辛烯共聚物及余下聚丙烯树脂混合,经双螺杆挤出机中在210~240℃熔融混合分散,挤出造粒,即可。

    对比例1

    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

    共聚聚丙烯66份、滑石粉28份、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氧化锌5份、乙烯-辛烯共聚物8份、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0.5份及聚乙烯蜡1份。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各组分及含量。

    对比例2

    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

    共聚聚丙烯66份、滑石粉24份、硅橡胶7份、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2份、乙烯-辛烯共聚物8份、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0.5份及聚乙烯蜡1份。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各组分及含量。

    试验例

    将实施例1-3、对比例1-2的聚丙烯复合材料进行性能测试,疏水性能测试:将样料注塑成100*100*3mm的方板,测试材料与水的接触角(θ角);抗菌防霉性测试:将样料注塑成100*100*3mm的方板,按照ISO 22196测试材料的抗菌率(%)。拉伸强度测试标准依据ISO 527-2,测试条件:温度23℃,拉伸速率50mm/min;弯曲强度测试标准依据ISO 178,测试条件:温度23℃,弯曲速率2mm/min,跨距64mm;缺口冲击强度测试标准依据ISO 179-1eA,测试条件:温度23℃;耐磨损刮伤测试标准依据D421775,用色差值来评价,色差值测试标准依据PV 3952,测试条件:10N。表面摩擦系数测试标准依据ISO8295,测试条件:温度23℃,样件厚度为0.5mm。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聚丙烯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911494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