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184348.5 (22)申请日 2018.10.11 (71)申请人 安庆市泽烨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有 限公司 地址 231400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经济技术 开发区兴元社区兴源路1#1001室 (72)发明人 汪琦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代理人 苏友娟 (51)Int.Cl. C08L 23/14(2006.01) C08L 23/12(2006.01) C08L 83/04(2006.01) C08L 23/。
2、08(2006.01) C08L 23/06(2006.01) C08K 13/06(2006.01) C08K 9/06(2006.01) C08K 3/22(2006.01) C08K 3/34(2006.01) C08K 5/526(2006.01) C08K 5/134(2006.01) C08K 5/372(2006.01) (54)发明名称 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 备方法, 包括以下组分: 聚丙烯树脂6070份、 滑 石粉1525份、 改性纳米氧化锌36份、 硅橡胶5 10份、 钛酸酯偶联剂13份、 增韧剂510份、 抗氧剂0。
3、.20.8份及聚乙烯蜡0.51.5份。 制备 方法: 1)先将滑石粉、 硅橡胶、 钛酸酯偶联剂、 占 总质量3040的聚丙烯树脂及占总质量10 20的增韧剂混合均匀, 用密炼机出机制备母 粒; 2)将步骤1)得到的母粒与改性纳米氧化锌、 抗氧剂、 聚乙烯蜡、 余下增韧剂及余下聚丙烯树 脂混合, 经双螺杆挤出机中在210240熔融混 合分散, 挤出造粒, 即可。 该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 疏水性与耐摩擦性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9111644 A 2019.01.01 CN 109111644 A 1.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 其特征在于, 按照重量份数计算, 包括以下组分: 聚丙烯。
4、树脂6070份、 滑石粉1525份、 改性纳米氧化锌36份、 硅橡胶510份、 钛酸 酯偶联剂13份、 增韧剂510份、 抗氧剂0.20.8份及聚乙烯蜡0.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丙烯树脂为共聚聚丙烯 或均聚聚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改性纳米氧化锌为硅烷偶 联剂改性纳米氧化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钛酸酯偶联剂为异丙基三 (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或者三异硬酯酸钛酸异丙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韧剂为乙烯。
5、-辛烯共聚 物、 乙烯- -烯烃聚合物或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氧剂选自四 -(3, 5-二 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 亚磷酸三(2, 4-二叔丁基苯基)酯与硫代二丙酸双 十八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 下步骤: 1)先将滑石粉、 硅橡胶、 钛酸酯偶联剂、 占总质量3040的聚丙烯树脂及占总质量10 20的增韧剂混合均匀, 用密炼机出机制备母粒; 2)将步骤1)得到的母粒与改性纳米氧化锌、 抗氧剂、 聚乙烯蜡、 余下增韧剂。
6、及余下聚丙 烯树脂混合, 经双螺杆挤出机中在210240熔融混合分散, 挤出造粒, 即可。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9111644 A 2 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塑料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聚丙烯作为一种通用塑料, 进入了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 经过矿粉改性的聚丙烯 材料凭借其良好的刚性, 较低的收缩率和变形, 在家用电器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当前使用 多的方法是在聚丙烯基体中添加弹性体材料来提高冲击强度, 通过引入10-40滑石粉、 云 母粉、 硅灰石、 高岭土等填料来提高拉伸强度、 弯曲强度和。
7、弯曲模量, 通过引入耐划伤剂如 硅酮母粒、 含酰胺类树脂来提高耐划伤性能。 虽然此类方法通过同时施加弹性体、 填料及耐 划伤剂来调节综合性能, 但是不容易同步达到各方面性能平衡。 而纳米填料比表面积大、 具 有小尺寸效应、 表面界面效应等微米级尺寸填料所不具备的特点, 这些特点不但可以实现 聚合物复合材料同步增强增韧, 还能提高材料表面硬度, 表现出优异的耐划伤性。 0003 然而, 由于滑石粉、 云母粉、 硅灰石、 高岭土等填料的加入, 导致聚丙烯材料具有一 定的吸水性, 特别是在洗衣机、 小家电等方面的应用过长时间后, 该聚丙烯材料容易吸水沾 污, 更容易滋生细菌发霉等, 大大限制了聚丙烯。
8、材料的选择和运用。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出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 该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疏水性与耐摩擦性能。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 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 按照重量份数计算, 包括以下组分: 0007 聚丙烯树脂6070份、 滑石粉1525份、 改性纳米氧化锌36份、 硅橡胶510份、 钛酸酯偶联剂13份、 增韧剂510份、 抗氧剂0.20.8份及聚乙烯蜡0.51.5份。 0008 优选地, 所述聚丙烯树脂为共聚聚丙烯或均聚聚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 0009 优选地, 所述改性纳米氧化锌为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氧化锌。 0010 优选地, 所述钛酸酯偶联剂为异丙基三(。
9、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或者三异硬酯 酸钛酸异丙酯。 0011 优选地, 所述增韧剂为乙烯-辛烯共聚物、 乙烯- -烯烃聚合物或乙烯-丙烯-二烯 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0012 优选地, 所述抗氧剂选自四 -(3, 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 亚 磷酸三(2, 4-二叔丁基苯基)酯与硫代二丙酸双十八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14 1)先将滑石粉、 硅橡胶、 钛酸酯偶联剂、 占总质量3040的聚丙烯树脂及占总质 量1020的增韧剂混合均匀, 用密炼机出机制备母粒; 0015 2)将步骤1)得。
10、到的母粒与改性纳米氧化锌、 抗氧剂、 聚乙烯蜡、 余下增韧剂及余下 聚丙烯树脂混合, 经双螺杆挤出机中在210240熔融混合分散, 挤出造粒, 即可。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说明书 1/3 页 3 CN 109111644 A 3 0017 1)本发明通过选用硅橡胶、 钛酸酯偶联剂与改性纳米氧化锌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矿 粉增强聚丙烯组合物表面的极性, 大大改善了滑石粉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疏水性能, 并 且提高该复合材料的抗菌防霉性, 使得其具有很高的自洁净性, 大幅度拓宽了其应用领域。 0018 2)本发明引入改性氧化锌来改善聚丙烯复合材料的表面极性, 同时聚乙烯蜡作为 辅助, 用降低其表。
11、面摩擦系数, 使得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表面刮伤和力学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实施例1 0020 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 按照重量份数计算, 包括以下组分: 0021 共聚聚丙烯66份、 滑石粉19份、 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氧化锌5份、 硅橡胶7份、 异丙 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2份、 乙烯-辛烯共聚物8份、 亚磷酸三(2, 4-二叔丁基苯基) 酯0.5份及聚乙烯蜡1份。 0022 制备方法: 0023 1)先将滑石粉、 硅橡胶、 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 占总质量35的共 聚聚丙烯及占总质量15的乙烯-辛烯共聚物混合均匀, 用密炼机出机制备母粒; 0024 2)将步骤1。
12、)得到的母粒与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氧化锌、 亚磷酸三(2, 4-二叔丁基 苯基)酯、 聚乙烯蜡、 余下乙烯-辛烯共聚物及余下共聚聚丙烯混合, 经双螺杆挤出机中在 210240熔融混合分散, 挤出造粒, 即可。 0025 实施例2 0026 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 按照重量份数计算, 包括以下组分: 0027 均聚聚丙烯60份、 滑石粉15份、 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氧化锌3份、 硅橡胶10份、 三异 硬酯酸钛酸异丙酯1份、 乙烯- -烯烃聚合物5份、 四 -(3, 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 季戊四醇酯0.2份及聚乙烯蜡0.5份。 0028 制备方法: 0029 1)先将滑石粉、 硅橡胶、 三异。
13、硬酯酸钛酸异丙酯、 占总质量30的均聚聚丙烯及占 总质量20的乙烯- -烯烃聚合物混合均匀, 用密炼机出机制备母粒; 0030 2)将步骤1)得到的母粒与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氧化锌、 四 -(3, 5-二叔丁基-4- 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 聚乙烯蜡、 余下乙烯- -烯烃聚合物及余下均聚聚丙烯脂混 合, 经双螺杆挤出机中在210240熔融混合分散, 挤出造粒, 即可。 0031 实施例3 0032 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 按照重量份数计算, 包括以下组分: 0033 共聚聚丙烯35份、 均聚聚丙烯35份、 滑石粉25份、 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氧化锌6份、 硅橡胶5份、 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
14、)钛酸酯3份、 乙烯-辛烯共聚物10份、 硫代二丙酸 双十八醇酯0.8份及聚乙烯蜡1.5份。 0034 制备方法: 0035 1)先将滑石粉、 硅橡胶、 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 占总质量40的聚 丙烯树脂及占总质量10的乙烯-辛烯共聚物混合均匀, 用密炼机出机制备母粒; 0036 2)将步骤1)得到的母粒与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氧化锌、 硫代二丙酸双十八醇酯、 聚乙烯蜡、 余下乙烯-辛烯共聚物及余下聚丙烯树脂混合, 经双螺杆挤出机中在210240 说明书 2/3 页 4 CN 109111644 A 4 熔融混合分散, 挤出造粒, 即可。 0037 对比例1 0038 一种聚丙烯复合。
15、材料, 按照重量份数计算, 包括以下组分: 0039 共聚聚丙烯66份、 滑石粉28份、 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氧化锌5份、 乙烯-辛烯共聚物 8份、 亚磷酸三(2, 4-二叔丁基苯基)酯0.5份及聚乙烯蜡1份。 0040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各组分及含量。 0041 对比例2 0042 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 按照重量份数计算, 包括以下组分: 0043 共聚聚丙烯66份、 滑石粉24份、 硅橡胶7份、 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2 份、 乙烯-辛烯共聚物8份、 亚磷酸三(2, 4-二叔丁基苯基)酯0.5份及聚乙烯蜡1份。 0044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各组分及。
16、含量。 0045 试验例 0046 将实施例1-3、 对比例1-2的聚丙烯复合材料进行性能测试, 疏水性能测试: 将样料 注塑成100*100*3mm的方板, 测试材料与水的接触角( 角); 抗菌防霉性测试: 将样料注塑成 100*100*3mm的方板, 按照ISO 22196测试材料的抗菌率()。 拉伸强度测试标准依据ISO 527-2, 测试条件: 温度23, 拉伸速率50mm/min; 弯曲强度测试标准依据ISO 178, 测试条 件: 温度23, 弯曲速率2mm/min, 跨距64mm; 缺口冲击强度测试标准依据ISO 179-1eA, 测试 条件: 温度23; 耐磨损刮伤测试标准依据D421775, 用色差值来评价, 色差值测试标准依据 PV 3952, 测试条件: 10N。 表面摩擦系数测试标准依据ISO8295, 测试条件: 温度23, 样件厚 度为0.5mm。 测定结果见表1。 0047 表1 0048 004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109111644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