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0

离合器执行机构构造.pdf

  • 上传人:b***
  • 文档编号:910917
  • 上传时间:2018-03-18
  • 格式:PDF
  • 页数:30
  • 大小:1.50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36601.7

    申请日:

    2010.03.11

    公开号:

    CN101852129A

    公开日:

    2010.10.0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2B 61/06申请日:20100311|||公开

    IPC分类号:

    F02B61/06; F02F7/00; F16D25/12

    主分类号:

    F02B61/06

    申请人: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水野欣哉; 塚田善昭; 大关孝; 竹内和浩; 藤本靖司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9.03.31 JP 2009-086482; 2009.11.27 JP 2009-269500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代理人:

    陈伟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合器执行机构构造,在内燃机上设置:通过液压间歇地传递曲轴的旋转驱动力的液压离合器机构、和对用于使液压离合器机构间歇动作的液压进行控制的离合器执行机构,防止使液压式离合器动作的离合器执行机构在动作时的噪音传到外部。在离合器执行机构(74)的周围设置存储油的储油部(79),将离合器执行机构(74)设置在所述储油部(79)内。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离合器执行机构构造, 在内燃机上设置 : 通过液压间歇地传递曲轴的旋转驱动 力的液压离合器机构、 和对用于使所述液压离合器机构间歇动作的液压进行控制的离合器 执行机构,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离合器执行机构的周围设置存储油的储油部, 将所述离合器执行机构设置在所 述储油部内。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离合器执行机构构造, 其特征在于, 储油部设置在曲轴箱或曲 轴箱罩上, 所述离合器执行机构安装在所述储油部的内侧, 以覆盖所述储油部的方式固定 盖部件。
    3: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离合器执行机构构造, 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合器机构由多个 离合器构成, 从所述离合器执行机构向所述离合器机构分别大致平行地形成多条油路。
    4: 如权利要求 1 至 3 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执行机构构造, 其特征在于, 设置在所述离 合器执行机构上的油排出孔向所述储油部开口。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离合器执行机构构造, 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合器执行机构具有 连接多条油路的筒状部件、 和在所述筒状部件中动作且转换所述油路的连通状态的滑动部 件, 通过所述离合器执行机构的动作, 所述筒状部件和所述滑动部件进行滑动, 由此从所述 排出孔排出来自离合器的回油。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离合器执行机构构造, 其特征在于, 将从油泵向由所述筒状部 件和滑动部件形成的阀部供油的供给油路分支延长, 作为离合器润滑用的油路。
    7: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离合器执行机构构造,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盖部件上, 在所述离 合器执行机构的上部形成回油孔。
    8: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离合器执行机构构造, 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合器执行机构从内 燃机侧面观察位于所述离合器机构前方的斜下方, 被配置在设置于曲轴箱罩上的储油部内 侧。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离合器执行机构构造, 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合器机构从内燃机 侧面观察被设置在所述曲轴的后方的斜上方, 所述离合器执行机构从内燃机侧面观察被设置在所述曲轴的下方。
    10: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离合器执行机构构造, 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离合器机构同轴的 主轴设置在所述曲轴的后方的斜上方, 曲轴箱的上壁在所述曲轴和所述主轴之间形成朝向前方斜上方的倾斜面, 发动机吊架突出形成在所述曲轴箱的上壁的所述倾斜面上。

    说明书


    离合器执行机构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内燃机的液压离合器动作的离合器执行机构。背景技术 以往虽然有在内燃机的曲轴箱外侧安装离合器执行机构的例子, 但由于该构造在 离合器执行机构动作时, 阀门开闭时发出的动作音传到外部, 因此不理想 ( 例如参照专利 文献 1)。
         并且, 虽然有将离合器执行机构设置在曲轴箱内侧的例子, 但该构造也是由于声 音传到薄的离合器盖上引起回音, 动作音还是会传到外部 ( 例如参照专利文献 2)。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开 2008-057620 号公报 ( 图 3)
         专利文献 2 : 日本特开 2008-138541 号公报 ( 图 6)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防止使内燃机的液压式离合器动作的离合器执行机构在动作时 的动作音传到外部。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研发的, 技术方案 1 所述的发明是一种离合器执行机 构构造, 在内燃机上设置 : 通过液压间歇地传递曲轴的旋转驱动力的液压离合器机构、 和对 用于使上述液压离合器机构间歇动作的液压进行控制的离合器执行机构, 其特征在于, 在 上述离合器执行机构的周围设置存储机油的储油部, 将上述离合器执行机构设置在上述储 油部内。
         技术方案 2 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 1 所述的离合器执行机构构造中, 其特征在 于, 储油部设置在曲轴箱或曲轴箱罩上, 上述离合器执行机构安装在该储油部的内侧, 以覆 盖上述储油部的方式固定盖部件。
         技术方案 3 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 1 或 2 所述的离合器执行机构构造中, 其特 征在于, 上述离合器机构由多个离合器构成, 从上述离合器执行机构向上述离合器机构分 别大致平行地形成多条油路。
         技术方案 4 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 1 至 3 所述的离合器执行机构构造中, 其特 征在于, 设置在上述离合器执行机构上的油排出孔向上述储油部开口。
         技术方案 5 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 4 所述的离合器执行机构构造中, 其特征在 于, 上述离合器执行机构具有连接多条油路的筒状部件、 和在上述筒状部件中动作且转换 上述油路的连通状态的滑动部件, 通过上述离合器执行机构的动作, 上述筒状部件和上述 滑动部件进行滑动, 由此从上述排出孔排出来自离合器的回油。
         技术方案 6 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 5 所述的离合器执行机构构造中, 其特征在 于, 将从油泵向由上述筒状部件和滑动部件形成的阀部供给机油的供给油路分支延长, 作 为离合器润滑用的油路。
         技术方案 7 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 2 所述的离合器执行机构构造中, 其特征在
         于, 在上述盖部件上, 在上述离合器执行机构的上部形成回油孔。
         技术方案 8 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 1 所述的离合器执行机构构造中, 其特征在 于, 上述离合器执行机构从内燃机侧面观察位于上述离合器前方的斜下方, 被配置在设置 于曲轴箱罩上的储油部内侧。
         技术方案 9 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 8 所述的离合器执行机构构造中, 其特征在 于, 上述离合器机构从内燃机侧面观察被设置在上述曲轴的后方的斜上方, 上述离合器执 行机构从内燃机侧面观察被设置在上述曲轴的下方。
         技术方案 10 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 9 所述的离合器执行机构构造中, 其特征在 于, 与上述离合器机构同轴的主轴设置在上述曲轴的后方的斜上方, 曲轴箱的上壁在上述 曲轴和上述主轴之间形成朝向前方斜上方的倾斜面, 发动机吊架突出形成在上述曲轴箱的 上壁的上述倾斜面上。
         在技术方案 1 的发明中, 由于设置上述储油部, 上述离合器执行机构设置在上述 储油部内, 因此, 可降低上述离合器执行机构动作时发出的阀开闭时的声音, 降低传到外部 的声音。
         在技术方案 2 的发明中, 可用简单的结构形成储油部。 在技术方案 3 的发明中, 由于可平行地形成多条油路, 因此, 尽管设置多条油路, 也可以高效率地设置。并且, 可统一加工方向, 因此可提高加工性。
         在技术方案 4 的发明中, 由于存储从离合器执行机构排出的油, 可得到技术方案 1 的效果, 因此不需要其他的供油手段, 可削减零件数量。
         在技术方案 5 的发明中, 通过滑动部件的滑动, 从上述排出孔排出回油, 因此可利 用排出油对滑动部进行润滑。
         在技术方案 6 的发明中, 相比另外形成与润滑用油路连接的离合器润滑用油路, 使供给油路分支延长、 形成离合器润滑油路的方法更简单, 可减少加工工时。
         在技术方案 7 的发明中, 利用盖部件在离合器执行机构的上部形成回油孔, 因此, 可将离合器执行机构完全置于油中, 既可发挥降低动作音的效果又可将多余的油迅速回收 到内燃机内。
         在技术方案 8 的发明中, 离合器执行机构设置在储油部内侧, 该储油部设置在曲 轴箱罩上, 因此, 离合器执行机构和离合器机构都向内燃机的侧方突出, 但从内燃机侧面观 察离合器执行机构位于离合器机构前方的斜下方, 因此, 可在离合器执行机构的后方, 离合 器机构下方的最适当的位置确保驾驶者的搁脚空间。
         另外, 由于在曲轴箱罩上设置安装有离合器执行机构的储油部, 因此, 不会因储油 部而缩小曲轴箱内的空间。
         在技术方案 9 的发明中, 上述离合器机构从内燃机侧面观察设置在上述曲轴的后 方的斜上方, 上述离合器执行机构从内燃机侧面观察设置在曲轴的下方, 因此, 曲轴的后方 的斜下方位置成为驾驶者的搁脚位置, 但内燃机横置地装载在车身内的两轮摩托车的情况 下, 作为驾驶者的搁脚位置, 该位置是最合适的位置。
         在技术方案 10 的发明中, 与离合器机构同轴的主轴设置在曲轴的后方的斜上方, 曲轴箱的上壁在上述曲轴和上述主轴之间形成朝向前方斜上方的倾斜面, 发动机吊架突出 形成在该倾斜面上, 无需向曲轴箱的最上部位的更上方突出设置发动机吊架, 可将内燃机
         紧凑地装载在车身内。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右侧视图。 图 2 是上述内燃机变速器的剖视图。 图 3 是离合器周边的放大图。 图 4 是右曲轴箱罩的外面图。 图 5 是右曲轴箱罩的内面图。 图 6 是用盖部件覆盖离合器执行机构收容箱的状态图。 图 7 是表示离合器执行机构的构造和作用图。 图 8 是向离合器执行机构供油的供给油路的剖视图。 图 9 是与第一离合器的加压室连接的控制油路的剖视图。 图 10 是与第二离合器的加压室连接的控制油路的剖视图。 图 11 是与第一离合器的压力调整室连接的润滑油路的剖视图。 图 12 是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盖部件覆盖离合器执行机构收容箱的状态 图 13 是将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盖部件安装在离合器执行机构收容箱上的状态剖图。
         视图。 图 14 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右侧视图。
         图 15 是装载了该内燃机的两轮摩托车的右侧视图。
         图 16 是图 15 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 17 是两轮摩托车的局部主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内燃机, 7 变速器, 8 曲轴, 9 主轴, 10 副轴, 17 右曲轴箱罩, 21 离合器, 21A 第一离 合器, 21B 第二离合器, 73 离合器执行机构收容箱, 74 离合器执行机构, 74A 上侧执行机构, 74B 下侧执行机构, 75 供给油路, 76A 控制用油路, 76B 控制用油路, 77 润滑用油路, 78 盖部 件, 79 储油部, 80 连通油路, 85 阀盒, 86 阀芯, 91 回油排出油路,
         100 内燃机, 102A 上曲轴箱, 102S 倾斜面, 102B 下曲轴箱, 108 曲轴, 109 主轴, 110 副轴, 112 离合器, 115、 116、 117 发动机罩, 120 右曲轴箱罩, 121 储油部, 122 离合器执行机 构,
         130 两轮摩托车, 132 车身架, 133 头管, 134 主车架, 135 中央车架, 136 下车架, 137 座椅支柱, 138 中间车架, 147 前后座椅, 150 踏板托架, 151 脚踏板,
         P 驾驶者, Pf 脚, S 凹入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图 1 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内燃机 1 的右侧视图。该内燃机 1 是并列双气缸 内燃机。箭头 F 是与该内燃机 1 装载在两轮摩托车上时的车辆的前方对应地指向前方。
         内燃机 1 的主要外壳由上曲轴箱 2A 和下曲轴箱 2B 形成的曲轴箱 2、 缸体 3、 气缸 盖 4 以及油盘 6 构成。变速器 7 一体地装入上述曲轴箱 2 内。在分成上下两部分的曲轴箱 2 的对接面的轴承上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承曲轴 8、 变 速器的主轴 9 以及副轴 19。
         在与下曲轴箱 2B 的下端连接的油盘 6 上设置具有过滤器 11 的吸入管 12, 控制用 油泵 13 和与控制用油泵 13 连接的控制用油过滤器 14 与吸入管 12 的上部连接。
         在该内燃机 1 内也设置有润滑用油泵, 但在图中进行了省略。
         润滑用油过滤器 15 如图所示。控制用油泵 13 的排出压力是用于离合器执行机构 的, 因此压力高, 与控制用油泵相比, 润滑用油泵的排出压力低。
         收容在上述内燃机 1 的曲轴箱 2 后部的变速器 7 是常啮合式双离合变速器。
         并且, 使上述变速器的速度级进行变化的变速鼓 16 等变速机构收容在曲轴箱 2 的 后部。
         右曲轴箱罩 17 覆盖曲轴箱的右侧部。在右曲轴箱罩 17 的外表面, 各油路的外侧 部以褶皱状鼓出。
         此外, 从副轴 10 获得动力驱动车辆的输出轴 18 设置在曲轴 8 的下方。
         图 2 是上述变速器 7 的剖视图。
         图中省略了由变速鼓、 拨叉形成的变速机构。
         图中的箭头 L、 R 表示与将内燃机 1 装载在车辆上时的车辆的左右对应的左右方向。 变速器 7 包括主轴 9、 副轴 10、 初级从动齿轮 20 以及由第一离合器 21A 和第二离 合器 21B 构成的一对离合器 21。
         主轴 9 的左端通过球轴承 22 被可旋转地支承在曲轴箱 2 上, 中央部通过球轴承 23 被可旋转地支承在曲轴箱 2 上。
         主轴 9 的右端通过球轴承 24 被可旋转地支承在右曲轴箱罩 17 上。
         副轴的左端通过球轴承 25 被可旋转地支承在曲轴箱 2 上, 右端通过滚针轴承 26 被可旋转地支承在曲轴箱 2 上。
         主轴 9 由长的主轴内轴 9A、 主轴外轴 9B 和离合器部外轴 9C 构成。
         主轴外轴 9B 通过滚针轴承 27 可相对旋转地覆盖主轴内轴 9A 的一部分。
         通过 C 形挡圈 28 限制主轴外轴 9B 的左端向左方移动。
         主轴外轴 9B 的右端通过环形衬套 29 与离合器部外轴 9C 抵接, 其向右方移动被限 制。在主轴 9 上设置 M1 至 M6 六个齿轮, 在副轴 10 上与上述齿轮 M1 至 M6 对应地设置总是 与它们啮合的 C1 至 C6 六个齿轮。
         M 是主轴附属齿轮, C 是副轴附属齿轮, 旁边的数字 1 至 6 表示决定 1 速至 6 速的 变速比的齿轮。
         奇数速度级的齿轮 M1、 M5、 M3 设置在主轴内轴 9A 上, 偶数速度级的齿轮 M4、 M6、 M2 设置在主轴外轴 9B 上。
         在图 2 中, 上述齿轮符号旁的下标 x 表示与轴形成一体的固定齿轮, 下标 w 表示保 持在轴上且在轴上的规定位置可相对轴进行相对旋转的空转齿轮, 下标 s 表示可在轴向滑 动的滑动齿轮。
         滑动齿轮通过花键 30 保持在轴上, 是相对轴在圆周方向不进行相对旋转而可在 轴向滑动的齿轮。
         固定齿轮 ( 下标 x) 以及滑动齿轮 ( 下标 s) 进行啮合的相对方的齿轮必须是空转 齿轮 ( 下标 w)。
         空转齿轮 ( 下标 w) 单独地不发挥齿轮的作用, 为了发挥齿轮的作用, 必须通过设 置在旁边的滑动齿轮 ( 下标 s) 固定在轴上。
         在滑动齿轮上设置卡合槽 G, 与变速机构 ( 未图示 ) 的拨叉卡合, 通过与其卡合的 拨叉, 滑动齿轮 ( 下标 s) 在轴向移动。
         图 3 是离合器 21 周边的放大图。
         离合器部外轴 9C 设置在主轴内轴 9A 的右半部分。
         离合器部外轴 9C 通过滚针轴承 31A、 31B 以可绕主轴内轴 9A 的轴端部旋转的方式 覆盖主轴内轴 9A 的轴端部。
         离合器部外轴 9C 的右端通过环形衬套 32 与其他部件抵接, 与该部件一起通过主 轴内轴 9A 的轴端的垫圈 33 和螺母 34 离合器部外轴 9C 的右端的移动被限制。
         离合器部外轴 9C 的左端通过环形衬套 29 与主轴外轴 9B 的右端抵接, C 形挡圈 28 限制主轴外轴 9B 左端的移动 ( 图 2)。
         初级从动齿轮 20、 第一离合器 21A 和第二离合器 21B 的离合器外部件 37A、 37B 分 别通过花键 38 和 C 形挡圈 39 固定在上述离合器部外轴 9C 上。 初级从动齿轮 20 通过花键 19 不能旋转地嵌装在离合器部外轴上。
         初级从动齿轮 20 的左右方向的移动被离合器外部件 37A、 37B 限制。
         初级从动齿轮 20 是总与设置在曲轴 8 上的初级驱动齿轮 ( 未图示 ) 啮合的齿轮, 受到来自曲轴 8 的旋转驱动力, 旋转驱动离合器部外轴 9C。
         与此相应地, 一对离合器 21 的离合器外部件 37A、 37B 一起旋转。
         这些离合器 21 的离合器内部件 40A、 40B 分别与其他部件连接。
         第一离合器 21A 的离合器内部件 40A 在主轴内轴 9A 的右端与花键 41 嵌合, 通过 垫圈 33 和螺母 34 固定在主轴内轴 9A 上。
         第二离合器 21B 的离合器内部件在主轴外轴 9B 的右端与花键 42 嵌合而被固定。
         上述一对离合器 21A、 21B 都是多盘离合器。
         在上述一对离合器 21 的各离合器外部件 37A、 37B 的外周部的内侧设置有相对该 离合器外部件 37 不能相对旋转且可在轴向相对移动地卡合的多个驱动摩擦片 43。
         在上述一对离合器 21 的各离合器内部件 40 的外侧设置相对该离合器内部件 40 不能相对旋转且可在轴向相对移动地卡合的多个被动摩擦片 44。
         上述驱动摩擦片 43 和被动摩擦片 44 交错设置, 构成摩擦片组 45。
         在上述各离合器 21 的离合器外部件 37A、 37B 的端板部 37x 和摩擦片组 45 之间设 置有加压板 46, 加压板 46 的外周部的端部与摩擦片组 45 一端的驱动摩擦片 43 抵接。
         通过 C 形挡圈 47 限制上述摩擦片组 45 的另一端的驱动摩擦片 43 的移动。
         在加压板 46 和离合器内部件 40 之间设置弹簧座部件 48。
         通过设置在离合器外部件的凸起部 37y 上的 C 形挡圈 49 限制弹簧座部件 48 的内 周端的移动。
         弹簧支架部件 48 的外周端通过密封部件 50 可滑动地与加压板 46 的外周部的内 侧接触。
         加压板 46 被一端与弹簧座部件 48 接触的螺旋弹簧 51 向离合器外部件的端板部 37x 推压。
         在离合器外部件的端板部 37x 和加压板 46 之间形成加压室 52(52A、 52B)。
         在弹簧座部件 48 和加压板 46 之间形成压力调节室 53(53A、 53B)。
         压力调节室 53 的作用是通过施加在压力调节室 53 的油上的离心力形成的压力增 加, 与因离心力形成的加压室 52 的压力增加相抵消, 可使离合器断开 (OFF)。
         在主轴内轴 9A 上设置向左侧开口的主轴左侧中心孔 56 和向右侧开口的主轴右侧 中心孔 57。
         右侧中心孔 57 成为具有多阶内径的阶梯孔。
         在右侧中心孔 57 上插入同轴的两根管即内侧管 58 和外侧管 59。
         内侧管 58 的左端部通过密封部件 60A 插装在右侧中心孔 57 的细径部, 内侧管 58 的右端部通过密封部件 60B 被右曲轴箱 17 支承, 内侧管 58 的内外通过这些密封部件 60A、 60B 隔开。
         外侧管 59 的左端部通过密封部件 61A 插装在右侧中心孔 57 的大径部, 外侧管 59 的右端部通过密封部件 61B 被右曲轴箱 17 支承, 外侧管 59 的内外通过这些密封部件 61A、 61B 隔开。 将形成在内侧管 58 的外侧、 外侧管 59 的内侧以及右侧中心孔 57 的中径部内侧之 间的油路称为主轴端第一油路 62A, 将连接内侧管 58 的内孔和右侧中心孔 57 的细径部的油 路称为主轴端第二油路 62B, 将形成在外侧管 59 的外侧和右侧中心孔 57 的大径部的内侧之 间的油路称为主轴端第三油路 62C。
         主轴端第一油路 62A 通过在径向贯通主轴内轴 9A 和离合器部外轴 9C 而连通的油 路 63, 与第一离合器 21A 的加压室 52A 连通。
         主轴端第二油路 62B 通过在径向贯通主轴内轴 9A 和离合器部外轴 9C 而连通的油 路 64, 与第二离合器 21B 的加压室 52B 连通。
         主轴端第三油路 62C 通过在径向贯通主轴内轴 9A 的油路 65、 径向贯通滚针轴承 31A、 主轴内轴外周间隙油路 66 以及径向贯通离合器部外轴 9C 的油路 67, 与第一离合器 21A 的压力调整室 53A 连通。
         另外, 主轴左侧中心孔 56 通过径向贯通主轴内轴 9A 的油路 68、 滚针轴承 31B、 主 轴内轴外周间隙油路 69 以及径向贯通离合器部外轴 9C 的油路 70, 与第二离合器 21B 的压 力调整室 53B 连通。
         图 4 是右曲轴箱罩 17 的外面图。
         在设置于右曲轴箱罩 17 的内表面的离合器执行机构收容箱 73 内收容一对离合器 执行机构 74, 即上侧离合器执行机构 74A 和下侧离合器执行机构 74B。
         在向右曲轴箱罩 17 的外表面以褶皱状鼓出的各管体部中设置一条从控制用油泵 13 经由控制用油过滤器 14 向离合器执行机构 74 的供给油路 75、 从离合器执行机构 74 向 离合器 21 的控制用油路 76A、 76B 以及润滑用油路 77。
         从上侧离合器执行机构 74A 起的控制用油路 76A 到达图 3 的主轴端第一油路 62A, 从上侧离合器执行机构 74A 向第一离合器 21A 的加压室 52A 输送控制用油。
         从下侧离合器执行机构 74B 起的控制用油路 76B 到达主轴端第二油路 62B, 从下侧
         离合器执行机构 74B 向第二离合器 21B 的加压室 52B 输送控制用油。
         从供给油路 75 通过连通油路 80 分支延伸出的润滑用油路 77 到达主轴端第三油 路 62, 从供给油路 75 向第一离合器 21A 的压力调整室 53A 总是供给作为润滑用油的控制用 油。
         此外, 在第二离合器 21B 的压力调整室 53B, 从与润滑用油泵相连的主轴左侧中心 孔 56 输送润滑用油。
         在上述各油路中, 油与离合器的通断相应地进行往复。
         但是, 供给油路的油和主轴左侧中心孔 56 的润滑油不进行往复。
         图 5 是右曲轴箱罩 17 的内面图。润滑用油路 77 通过连通油路 80 与供给油路 75 连通。收容有离合器执行机构 74 的离合器执行机构收容箱 73 被图 6 所示的盖部件 78 覆 盖。
         图 6 是右曲轴箱罩 17 的内面图, 表示上述离合器执行机构收容箱 73 被盖部件 78 覆盖的状态。
         内部作为储油部 79 的发挥功能, 来自离合器 21 的回油向该储油部 79 排出。
         由于在离合器执行机构收容箱 73 的上部设置有间隙 95, 因此多余的油从该间隙 95 向曲轴箱 2 内排出。
         图 7 是表示离合器执行机构 74 的构造和作用的图。
         如上所述地设置两个具有该结构的离合器执行机构 74。
         在图 7 中, 离合器执行机构 74 由收容在线圈盒 82 内的电磁线圈 83、 受到电磁线圈 83 的电磁力的铁片 84、 阀盒 85、 收容在阀盒 85 内的阀芯 86、 连结上述铁片 84 和阀芯 86 的 连接杆 87、 回位弹簧 88 以及支承回位弹簧 88 的外端的弹簧托盖 89 构成。
         铁片 84、 连接杆 87 以及阀芯 86 形成一体, 在阀盒 85 内进行直线运动。在阀盒 85 内设置供给油路 75、 控制用油路 76、 润滑用油路 77( 图 11)、 连通油路 80( 图 11)、 从控制用 油路分支并到达阀芯端部的调压油路 90 以及回油排出油路 91。
         图 7(a) 表示离合器执行机构 74 关闭时阀芯 86 的位置。
         在图 7 中, 密的剖面线部 H 表示高压油, 稀疏的剖面线部 L 表示低压油。从油泵 13 供给高压油的供给油路 75 的靠阀侧的端部被阀芯 86 截断, 停止供油。
         图 7(b) 表示向电磁线圈 83 通电, 离合器执行机构 74 成为打开的瞬间的阀芯 86 的位置。
         阀芯 86 抵抗回位弹簧 88 的弹压力而向图中的铁片移动空间 92 的右端移动。示 出了供给油路 75 和阀芯 86 的细径部 86a 连通, 高压油开始向控制用油路 76 流动的升压中 的状态。
         图 7(c) 表示升压结束后的状态。
         从控制用油路 76 分支的调压油路 90 的压力也升高, 该调压油路 90 的高压施加在 阀芯 86 的端部侧, 因此阀芯 86 被推回一些。
         这样, 由于供给油路 75 的靠阀侧的端部被阀芯 86 截断, 因此, 停止向控制用油路 76 供给高压油, 同时控制用油路 76 的靠执行机构侧的端部也被关闭, 因此离合器 21 的加压 室 52( 图 3) 保持高压, 推动加压板, 多盘离合器 21 成为连接状态。
         如果向离合器执行机构 74 发出断开的指示, 则电磁线圈 83 的通电停止, 因此推动阀芯 86 的电磁力消失, 阀芯 86 利用回位弹簧 88 的弹压力返回图 7(a) 的位置。
         控制用油路 76 与回油排出油路 91 连通, 通过离合器 21 的压力调整室 53 的螺旋 弹簧 51 的作用, 油从离合器 21 返回, 从回油排出油路 91 排出。这样, 多盘离合器 21 成为 断开状态。
         上述排出的油存储在离合器执行机构收容箱 73 的储油部 79。
         离合器执行机构 74 浸在该油中。
         油从弹簧托盖 89 的间隙进入阀盒 85 和阀芯 86 之间, 对滑动面进行润滑。
         并且, 由于离合器执行机构 74 浸在油中, 因此隔断离合器执行机构 74 发出的动作 音, 减少向外部的传递。
         图 8 是从控制用油泵 13 经由控制用油过滤器 14 向离合器执行机构 74 供油的供 给油路 75 的剖视图。
         该供给油路 75 形成在曲轴箱罩 17 的壁体内。
         两个离合器执行机构 74 上下地被收容在离合器执行机构收容箱 73 内。
         向它们的中间部供油, 并分别向上侧离合器执行机构 74A 和下侧离合器执行机构 74B 供油。 由于在离合器执行机构收容箱 73 和覆盖其开口部的盖部件 78 之间的上部结合部 设置有间隙 95, 因此多余的油向曲轴箱 2 内排出。
         图 9 是从上侧离合器执行机构 74A 向第一离合器 21A 的加压室 52A 连接的控制用 油路 76A 的剖视图。
         该油路经由右曲轴箱罩内空间 93A 和主轴端第一油路 62A, 通过油路 63 与第一离 合器 21A 的加压室 52A 连接。
         向第一离合器 21A 的加压室 52A 供给高压油时, 加压板 46 抵抗螺旋弹簧 51 的弹压 力, 向摩擦片组 45 移动, 压接摩擦片, 离合器外部件 37A 的旋转被传递到离合器内部件 40A, 从而主轴内轴 9A 被旋转驱动。
         图 10 是从下侧离合器执行机构 74B 向第二离合器 21B 的加压室 52B 连接的控制 用油路 76B 的剖视图。
         该油路经由右曲轴箱罩内空间 93B 和主轴端第二油路 62B, 通过油路 64 与第二离 合器 21B 的加压室 52B 连接。
         向第二离合器 21B 的加压室 52B 供给高压油时, 加压板 46 抵抗螺旋弹簧 51 的弹压 力, 向摩擦片组 45 移动, 压接摩擦片, 离合器外部件 37B 的旋转被传递到离合器内部件 40B, 从而主轴内轴 9B 被旋转驱动。
         图 11 是从下侧离合器执行机构 74B 向第一离合器 21A 的压力调整室 53A 连接的 润滑用油路 77 的剖视图。
         该油路是在下侧离合器执行机构 74B 的阀盒 85 和板 94 之间, 通过连通供给油路 75 和润滑用油路 77 地形成的连通油路 80, 将经由供给油路 75 供给的高压油总是向润滑用 油路 77 供给。
         在板 94 上设置节流孔 81, 用于降低向润滑用油路 77 供给的油的压力。
         润滑用油路 77 经由右曲轴箱罩内空间 93C 和主轴第三油路 62C, 通过油路 65、 滚 针轴承 31A、 油路 66、 67, 与第一离合器 21A 的压力调整室 53A 连接, 向压力调整室 53A 供给
         高压油。 通过该油润滑滚针轴承 31A。
         另外, 从主轴左侧中心孔 56 通过油路 68、 滚针轴承 31B、 油路 69、 70 向第二离合器 21B 压力调整室 53 供给低压的润滑用油。
         上述一对离合器执行机构的一方为连通 (ON) 时, 另一方则断开 (OFF)。
         电子控制单元 ( 未图示 ) 自动判断将一对离合器执行机构中的哪一方连通。
         在发动机启动时为了确认执行机构的动作状况而进行工作。 可将此时排出的油存 储在储油部 79。
         因此, 即使长期不使用车辆的情况下, 在发动发动机时, 由于成为存储了油的状 态, 因此可防止动作音传到外部并有助于润滑。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以离合器机构为前提进行了说明, 但防止执行机构的动作音 传到外部的技术也可用于其他液压控制机构。
         并且, 在实施方式中, 执行机构是横置的, 也可纵置。执行机构不仅可设置在右曲 轴箱罩上, 也可设置在曲轴箱内的任何地方。
         图 12 是右曲轴箱罩 17 的内面图, 是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盖部件 97 覆盖离 合器执行机构收容箱 99 的状态图。
         该收容箱 99 不设置第一实施方式那样的上部间隙, 取而代之, 在上侧执行机构 74A 的上方位置设置回油孔 98, 使多余的油可向曲轴箱 2 内排出。
         图 13 是将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盖部件 97 安装在离合器执行机构收容箱 99 上的 状态剖视图。多余的油从回油孔 98 排出。
         上述第一、 第二实施方式的内燃机 1 是曲轴 8 被轴支承在分割成上下两部分的上 曲轴箱 2A 和下曲轴箱 2B 的对接面的轴承上, 同时, 变速器的主轴 9 和副轴 10 也被轴支承 在相同的对接面上, 曲轴 8、 主轴 9、 副轴 10 以该顺序以大致相同的高度依次向后方排列。
         并且, 在形成于右曲轴箱罩 17 的内表面的储油部 79 内设置的离合器执行机构 74 从图 1 所示的内燃机的侧面观察位于曲轴 8 的上方。
         与该第一、 第二实施方式不同, 图 14 至图 17 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并列双气缸内 燃机 100 是曲轴 108 和副轴 110 被轴支承在分割成上下两部分的上曲轴箱 102A 和下曲轴 箱 102B 的对接面的轴承上, 而主轴 109 在曲轴 108 和副轴 110 之间设置在对接面的上方。
         并且, 在形成于右曲轴箱罩 120 的内表面的储油部 121 内设置的离合器执行机构 122 从图 14 所示的内燃机的侧面观察位于曲轴 108 的下方。
         双离合器 112 设置在主轴 109 的右端部, 右曲轴箱罩 120 从右方覆盖该离合器 112, 因此右曲轴箱罩 120 的离合器 112 部分向右方鼓出。
         右曲轴箱罩 120 中, 从内燃机的侧面观察, 在曲轴 118 下方设置有离合器执行机构 122 的储油部 121 向右方鼓出地形成。
         即, 右曲轴箱罩 120 中, 从内燃机的侧面观察, 设置在曲轴 108 的后斜上方的离合 器 112 的部分和设置在曲轴 108 的下方的离合器执行机构 122 的储油部 121 向右方鼓出。
         因此, 在右曲轴箱罩 120 的离合器执行机构 122 的后方, 在离合器 122 的下方形成 凹入空间 S, 可将该空间 S 作为驾驶者放置脚的空间使用。
         本内燃机 100 中, 上曲轴箱 102A 的上壁因曲轴 108 和位于其后斜上方的主轴 109
         的位置关系, 在前方形成向着斜上方的倾斜面 102s, 从该倾斜面 102s 的前部起以前倾姿势 突出设置缸体 103、 气缸头 104、 气缸盖 105。
         从曲轴 108 和主轴 109 之间的倾斜面 102s 的后部起向上方突出形成发动机吊架 115。
         并且, 发动机吊架 116、 117 也从上曲轴箱 102A 和下曲轴箱 102B 的各后壁向后方 突出。
         如图 15 所示, 装载了本内燃机 100 的两轮摩托车 130 中, 车身架 132 具有头管 133、 从头管 133 向斜后方延伸的主车架 134、 从主车架 134 的后端向下方延伸的中央车架 135、 从头管 133 向下方延伸的下车架 136、 从中央车架 135 的上部向后方延伸的座椅支柱 137 以 及架设在中央车架 135 的后部和座椅支柱 137 的后部的中间车架 138。
         支承前轮 139 的前叉 140 被头管 133 可操纵地支承, 转向把手 141 与前叉 140 的 上部连接。
         并且, 支承后轮 142 的后叉 143 通过中央车架 135 的枢轴螺栓 145 被可上下摆动 地支承。
         油箱 146 装载在左右的主车架 134 之间, 在油箱 146 的后方的左右的座椅支柱 137 上安装有可供驾驶者 P 和乘员前后落坐的串列式座椅 147。 内燃机 100 设置在由油箱 146 的下方的主车架 134、 中央车架 135 以及下车架 136 围成的空间内。
         如图 16 所示, 从内燃机 100 的上曲轴箱 102A 的上壁的倾斜面 102s 突出的发动机 吊架 115 通过支架 134b 吊设在主车架 134 上, 从上曲轴箱 102A 和下曲轴箱 102B 的各后壁 突出的发动机吊架 116、 117 被中央车架 135 支承, 内燃机 100 悬架在车身架 132 上。
         如图 15 所示, 在车身右侧面、 中央车架 135 的下部, 在与中间车架 138 的连接部上 设置有踏板托架 150, 脚踏板 151 突设在该踏板托架 150 上。
         在车身左侧面左右对称的位置也设置脚踏板 151( 参照图 17)。
         驾驶者 P 坐在串列式座椅 147 上, 将脚 Pf 放在脚踏板 151 上, 如图 15 和图 16 所 示, 脚 Pf 的脚尖放在曲轴的后方斜下方的位置, 即在离合器 112 的下方、 离合器执行机构 122 后方的凹形空间 S 内。
         覆盖内燃机 100 的曲轴箱 102A、 102B 右侧的右曲轴箱罩 120 中, 离合器 112 的部 分和离合器执行机构 122 的储油部向右方鼓出, 在该鼓出的离合器 112 部分的下方, 驾驶者 P 的脚 Pf 放在储油部 121 的后方的凹形空间 S, 由此, 如图 7 所示, 不会使驾驶者 P 的脚 Pf 向左右外侧过多地伸出而能够确定在最适当的位置。
         如上所述, 本实施方式可得到以下效果。
         (1) 在图 5、 图 6、 图 8 中, 在执行机构 74 的周围设置存储油的储油部 79, 执行机构 74 设置在储油部 79 内 ( 参照图 5、 图 6、 图 8), 因此, 可减弱执行机构 74 动作时发出的阀开 闭时的声音, 降低向外部传出的声音。
         (2) 执行机构 74 安装在设置于曲轴箱罩 17 上的储油部 79 内侧, 覆盖上述储油部 79 地固定盖部件 78( 参照图 6), 因此可用简单的结构形成储油部 79。
         (3) 离合器机构由一对离合器 12A、 21B 构成 ( 参照图 3), 三条油路 76A、 76B、 77 从 上述执行机构 74 起向上述离合器机构分别大致平行地形成 ( 参照图 4), 因此, 尽管设置了
         多条油路, 也可高效率地设置, 并且, 由于统一了加工方向, 因此可提高加工性。
         (4) 设置在执行机构 74 上的油排出油路 91 向上述储油部 79 开口, 因此, 可存储从 执行机构 74 排出的油、 发挥上述 (1) 的效果, 无需其他供油机构, 可削减零件数量。
         (5) 上述执行机构 74 包括连接多条油路的筒状的阀盒 85 和在上述阀盒 85 中滑 动且转换上述油路的连通状态的阀芯 86( 参照图 7), 通过上述执行机构 74 的动作, 阀芯 86 在上述阀盒 85 内滑动, 通过这样从上述排出油路 91 排出来自离合器的回油, 因此可利用排 出油对滑动部进行润滑。
         (6) 将从油泵 13 向由上述阀盒 85 和阀芯 86 构成的阀部供油的供给油路分支延 长, 作为离合器润滑用油路 77 和连通油路 80( 参照图 5、 图 11), 与形成另外的与润滑用油 回路连接的离合器用油路相比, 分支延长供给油路 75、 形成离合器润滑用油路 77 的方法更 容易, 可削减加工工时。
         (7) 由于向一对执行机构 74A、 74B 供油的供给油路 75 是一条, 因此结构简单。
         (8) 与将执行机构 74A、 74B 安装在曲轴箱外侧的情况 ( 现有技术 ) 相比, 设计性提 高。并且, 具有即使在车辆翻倒的情况下, 执行机构也不会损坏的优点。
         (9) 穿过曲轴箱罩 17 的壁体被冷却的储油部 79 的油也对执行机构进行冷却, 因此 冷却性提高。
         (10) 离合器 112 从内燃机侧面观察设置在曲轴 108 的后方的斜上方, 离合器执行 机构 122 从内燃机侧面观察设置在曲轴 108 的下方 ( 参照图 16), 因此, 可确保在离合器 112 的下方、 离合器执行机构 122 后方的凹形空间 S 作为驾驶者最适当的搁脚位置。
         (11) 由于发动机吊架 115 突出形成在上曲轴箱 102A 上壁的倾斜面 102s 上 ( 参照 图 16), 因此, 无需向曲轴箱的最上部位的更上方突出形成发动机吊架, 可将内燃机 100 紧 凑地装载在车身上。

    关 键  词:
    离合器 执行机构 构造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离合器执行机构构造.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91091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