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pdf(4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700498.1 (22)申请日 2016.08.22 (71)申请人 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高区天津路130 号 (72)发明人 王大伟寇静段成金于雅男 (74)专利代理机构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代理人 鲍光明 (51)Int.Cl. C08L 79/04(2006.01) C08L 77/00(2006.01) C08K 3/00(2006.01) C08K 3/36(2006.01) C08K 9/04(200。
2、6.01) C08K 3/34(2006.01) (54)发明名称 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 具体地说是一 种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 括如下步骤: 按质量份计, 将50100份氰酸酯树 脂, 1100份苯并噁嗪树脂, 在50200下搅 拌, 熔解透明后, 加入120份纳米陶瓷粉, 0.1 10份触变剂, 分散均匀, 得到氰酸酯树脂复合材 料。 本发明采用氰酸酯树脂与苯并噁嗪树脂、 纳 米陶瓷粉、 触变剂, 共混改性一步完成的方法, 生 产工艺简易, 所得的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具有良 好的介电性能、 力学性能、 耐磨性、 硬度性能。 。
3、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CN 106221215 A 2016.12.14 CN 106221215 A 1.一种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按质量份计, 将50 100份氰酸酯树脂, 1100份苯并噁嗪树脂, 在50200下搅拌, 熔解透明后, 加入120份 纳米陶瓷粉, 0.110份触变剂, 分散均匀, 得到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氰酸酯树脂 为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 双酚E型氰酸酯树脂、 双酚F型氰酸酯树脂、 双酚M型氰酸酯树脂、 双 环戊二烯型氰酸酯树脂中的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3.根。
4、据权利要求1所述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苯并噁嗪树 脂为双酚型苯并噁嗪、 双胺型苯并噁嗪中的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陶瓷粉 为粒径为510nm的纳米陶瓷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变剂为气 相二氧化硅、 有机膨润土、 氢化蓖麻油、 聚酰胺蜡中的一种或几种。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6221215 A 2 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固性树脂组合物领域, 具体地说是一种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制 备方法。 背。
5、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 氰酸酯树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介电性能, 耐热性能等, 它与酚醛树 脂, 环氧树脂,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共同构成四大高性能树脂基体材料。 因其突出的介电性 能, 介电常数 (2.8-3.2) , 介电损耗 (0.002-0.008) , 可以用于结构材料、 透波材料、 介电功能 材料等, 应用于航空航天、 电子信息等领域。 但是, 目前氰酸酯树脂存在工艺性差、 韧性差、 适用期及储存期短、 硬度差、 耐磨性差等不足。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技术不足, 提供一种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 力学性能、 耐磨性、。
6、 硬度等综合性能显著提高。 0004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制备方 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按质量份计, 将50100份氰酸酯树脂, 1100份苯并噁嗪树 脂, 在50200下搅拌, 熔解透明后, 加入120份纳米陶瓷粉, 0.110份触变剂, 分散均 匀, 得到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 0005 所述的氰酸酯树脂为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 双酚E型氰酸酯树脂、 双酚F型氰酸酯树 脂、 双酚M型氰酸酯树脂、 双环戊二烯型氰酸酯树脂中的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0006 所述的苯并噁嗪树脂为双酚型苯并噁嗪、 双胺型苯并噁嗪中的一种或其任意比例 的混合物。
7、。 0007 所述的纳米陶瓷粉为粒径为510nm的纳米陶瓷粉。 0008 所述的触变剂为气相二氧化硅、 有机膨润土、 氢化蓖麻油、 聚酰胺蜡中的一种或几 种。 000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所生产的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介电性能、 力学性能、 耐磨 性、 硬度等综合性能显著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1 实施例1: 按下述配方备料: 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 70质量份, 双酚型苯并噁嗪树脂 30质量份, 纳米陶瓷粉6质量份, 气相二氧化硅2质量份。 说明书 1/2 页 3 CN 106221215 A 3 0012 将70份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 3。
8、0份双酚型苯并噁嗪树脂, 在100下搅拌, 熔解透明 后, 加入6份粒径为510nm的纳米陶瓷粉, 2份气相二氧化硅, 分散均匀, 将混合完的树脂直 接倒入预热的模具中, 放入80的真空烘箱中, 除去气泡, 取出模具, 放入鼓风干燥烘箱进 行升温固化, 固化工艺为160/1h, 210/3h, 然后自然冷却, 脱模, 即得一种超硬度氰酸酯 树脂的复合材料。 经测试, 复合材料的硬度达到7H。 0013 实施例2: 按下述配方备料: 双酚E型氰酸酯树脂 80质量份, 双胺型苯并噁嗪树脂 20质量份, 纳米陶瓷粉8质量份, 有机膨润土1质量份。 0014 将80份双酚E型氰酸酯树脂、 20份双胺型。
9、苯并噁嗪树脂, 在130下搅拌, 待熔解透 明后, 加入1份有机膨润土、 8份粒径为510nm的纳米陶瓷粉, 待分散均匀, 将混合完的树脂 直接倒入预热的模具中, 放入100的真空烘箱中, 除去气泡, 取出模具, 放入鼓风干燥烘箱 进行升温固化, 固化工艺为160/1h, 210/3h, 然后自然冷却, 脱模, 即得一种超硬度氰酸 酯树脂的复合材料。 经测试, 复合材料的硬度达到7H。 0015 实施例3: 按下述配方备料: 双酚F型氰酸酯树脂 65质量份, 双酚型苯并噁嗪树脂 40质量份, 纳米陶瓷粉3质量份, 聚酰胺蜡3质量份。 0016 将65份双酚F型氰酸酯树脂、 40份双酚型苯并噁嗪。
10、树脂, 在120下搅拌, 待熔解透 明后, 加入3份聚酰胺蜡、 3份纳米陶瓷粉, 待分散均匀, 将混合完的树脂直接倒入预热的模 具中, 放入80的真空烘箱中, 除去气泡, 取出模具, 放入鼓风干燥烘箱进行升温固化, 固化 工艺为160/1h, 210/3h, 然后自然冷却, 脱模, 即得一种超硬度氰酸酯树脂的复合材料。 经测试, 复合材料的硬度达到7H。 0017 实施例4: 按下述配方备料: 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 50质量份, 双胺型苯并噁嗪树脂 70质量份, 纳米陶瓷粉 10质量份, 气相二氧化硅3质量份。 0018 将50份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 70份双胺型苯并噁嗪树脂, 在110下搅拌, 待熔解透 明后, 加入3份气相二氧化硅、 10份纳米陶瓷粉, 待分散均匀, 将混合完的树脂直接倒入预热 的模具中, 放入90的真空烘箱中, 除去气泡, 取出模具, 放入鼓风干燥烘箱进行升温固化, 固化工艺为160/1h, 210/3h, 然后自然冷却, 脱模, 即得一种超硬度氰酸酯树脂的复合 材料。 经测试, 复合材料的硬度达到7H。 说明书 2/2 页 4 CN 106221215 A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