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的降解杂质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奈唑胺的降解杂质及其制备方法.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210112881.7 (22)申请日 2012.04.17 (73)专利权人 四川美大康佳乐药业有限公司 地址 61173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西芯 大道15号 (72)发明人 李丽川蒋亮刘爱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51222 代理人 李高峡全学荣 (51)Int.Cl. C07D 295/135(2006.01) A61K 31/5377(2006.01) A61K 9/08(2006.01) A61P 31/04(2006.01。
2、) (56)对比文件 CN 1130379 A,1996.09.04, WO 0134128 A2,2001.05.17, CN 101948442 A,2011.01.19, CN 1713924 A,2005.12.28, Lories I. Bebawy, .Spectrophotometric and HPLC Determination of Linezolid in Presence of Its Alkaline-Induced Degradation Products and in Pharmaceutical Tablets. ANALYTICAL LETTERS .2003。
3、,第36卷(第6期),第1147-1161 页. 审查员 石继仙 (54)发明名称 利奈唑胺的降解杂质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式1所示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 法。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利奈唑胺注射液及其制 备方法。 本发明中提供式1所示的化合物, 为利奈 唑胺的降解杂质, 其纯度高, 可作为相关物质对 照品检测利奈唑胺注射液中降解产物的含量, 为 进一步控制利奈唑胺注射液的产品质量提供了 保障。 同时, 本发明针对利奈唑胺易降解这一性 质, 还提供了制备利奈唑胺注射液的方法, 该方 法能够较好地阻止利奈唑胺在配液过程中发生 降解反应, 显著地降低了利奈唑胺注射液中杂质 含量, 为提高。
4、产品的安全性提供了新的选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102643251 B 2016.08.10 CN 102643251 B 1.利奈唑胺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它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取柠檬酸钠150g和柠檬酸50g, 加入200L注射用水配制成pH6-7的缓冲溶液, 再依次加 入利奈唑胺600g, 葡萄糖15g, 再加注射用水至300L, 溶解混匀后, 过滤、 灌装, 即得利奈唑胺 注射液; 其中, 注射液中所述的式I化合物的含量为0.036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2643251 B 2 利奈唑胺的降解杂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
5、发明涉及一种化合物, 即利奈唑胺的降解杂质, 以及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 明还涉及一种利奈唑胺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利奈唑胺是人工合成的唑烷酮类抗生素, 2000年获得美国FDA批准, 用于治疗革兰 阳性(G+)球菌引起的感染, 包括由MRSA引起的疑似或确诊院内获得性肺炎(HAP)、 社区获得 性肺炎(CAP)、 复杂性皮肤或皮肤软组织感染(SSTI)以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感染。 其 结构为: 0003 0004 化学名: (S)N一3-(3-氟-4-(4-吗啉基)苯)2-氧-5-恶唑烷甲基1-乙酰胺 0005 目前, 利奈唑胺多采用口服或注射形式给药。 常用。
6、的利奈唑胺注射制剂多由利奈 唑胺、 枸橼酸、 枸橼酸钠、 葡萄糖和注射用水制备而成, 制备过程中多将各种原辅料直接溶 于注射用水。 但是, 发明人研究发现, 该类注射制剂中, 利奈唑胺容易发生降解反应, 产生杂 质, 直接对制剂安全性产生不良影响。 0006 当前对利奈唑胺的研究, 多集中在化学合成方法, 以及对其晶型的研究上, 还未见 对利奈唑胺注射制剂中降解杂质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合物, 为利奈唑胺的降解杂质;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 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奈唑胺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0008 本发明提供了式1所示的化合物, 其。
7、结构式如下: 0009 0010 式1。 001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式1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它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说明书 1/4 页 3 CN 102643251 B 3 0012 (1)取利奈唑胺, 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开环反应; 0013 (2)步骤(1)所得产物, 经纯化后, 即得式1化合物。 0014 其中, 步骤(1)所述开环反应的具体条件为: 碱性条件的pH为1014, 在60-80 下, 反应10-20h。 0015 进一步地, 开环反应中以50-95v/v乙醇为溶剂。 0016 更进一步地, 所述溶剂为75v/v乙醇。 0017 其中, 步骤(2)所述纯化的具体操作如下: 001。
8、8 开环反应完成后, 调节反应液pH为6.5-7.0, 回收溶剂, 再加入乙酸乙酯萃取, 萃取 液浓缩、 结晶, 结晶物再以乙醇重结晶, 即得式1化合物。 0019 进一步地, 用75v/v乙醇重结晶。 002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奈唑胺注射液, 该注射液中, 含有利奈唑胺、 缓冲溶液、 葡 萄糖、 水; 其中, 注射液中含有式1化合物的含量小于0.1w/w。 0021 进一步地, 式1化合物的含量小于0.05w/w。 0022 进一步地, 所述缓冲溶液为磷酸二氢钠-柠檬酸缓冲溶液、 柠檬酸-氢氧化钠-盐酸 缓冲溶液、 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 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 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
9、钠缓 冲溶液、 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 磷酸氢二钾-氢氧化钠缓冲溶液、 或巴比妥钠- 盐酸缓冲溶液。 0023 更进一步地, 该注射液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的: 0024 利奈唑胺600份、 柠檬酸钠125-175份、 柠檬酸25-75份、 葡萄糖10-20份、 注射液用 水300份。 002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利奈唑胺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它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0026 先配制pH为6-7的缓冲溶液, 再向该缓冲溶液中加入利奈唑胺、 葡萄糖, 混匀后, 制 备注射液。 0027 进一步地, 它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0028 取柠檬酸钠150份和柠檬酸50份, 加入200份注。
10、射用水配制成缓冲溶液, 再依次加 入利奈唑胺600份, 葡萄糖15份, 再加注射用水至300, 溶解混匀后, 过滤、 灌装, 即得利奈唑 胺注射液。 0029 本发明中提供式1化合物, 为利奈唑胺降解杂质, 其纯度高, 可作为相关物质对照 品, 用于检测利奈唑胺注射液中降解产物的含量, 为进一步控制利奈唑胺注射液的产品质 量提供了保障。 同时, 本发明针对利奈唑胺易降解这一性质, 还提供了制备利奈唑胺注射液 的方法, 该方法能够较好地阻止利奈唑胺在配液过程中发生降解反应, 显著地降低了利奈 唑胺注射液中杂质含量, 为提高产品的安全性提供了新的选择。 附图说明 0030 图1式1化合物的HPLC。
11、测定图谱及数据 0031 图2本发明利奈唑胺注射液的HPLC测定图谱 0032 图3市售利奈唑胺注射液的HPLC测定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 2/4 页 4 CN 102643251 B 4 0033 实施例1本发明式1化合物(即利奈唑胺的碱降解杂质)的制备 0034 500ml反应瓶中, 加入5g利奈唑胺, 75乙醇25ml, 滴加25ml的5的氢氧化钠, 70 加热反应15h; 反应完毕, 冷却, 加入1mol/L盐酸, 调节PH为6.57.0。 浓缩反应液, 将乙醇 蒸出; 加入25ml3乙酸乙酯萃取浓缩液; 浓缩萃取液, 结晶; 再加入75乙醇15ml重结晶, 得到3.5g固体, 即。
12、为式1化合物, 即利奈唑胺碱降解杂质, (S)-N-2-羟基-4-N, N(3-氟-4- 吗啉基苯基)-羧基丙基乙酰胺(1), 1HNMR(CDCl3, 400MHz): 2.02(3H), 2.17(1H), 2.95 2.74(4H), 3.043.18(2H), 3.343.49(2H), 3.843.86(4H), 3.913.95(1H), 6.006.43(3H), 6.806.85(1H), 7.26(1H): MS(EIm/e)355, mp: 124.2124.7。 0035 实施例2式1化合物的纯度测定 0036 取实施例1制备的碱降解杂质约20mg, 精密称定, 置50m。
13、l量瓶中, 加20乙腈溶液 溶解, 稀释至刻度; 精密量取5ml, 置50ml量瓶中, 用10乙腈溶液稀释至刻度, 摇匀; 精密量 取10 l注入液相色谱仪, 记录色谱图; 采用面积归一法, 式1化合物的纯度为99.62(见图 1)。 色谱柱: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流动相A为三氟醋酸水溶液(取10三氟醋酸 溶液10ml加入到1000ml水中), 流动相B三氟醋酸乙腈溶液(取10三氟醋酸溶液10ml加入 到1000ml乙腈中); 流动相为82(AB), 总流速为每分钟1.0ml; 检测波长为254nm。 0037 实施例3含有式1化合物的利奈唑胺注射液的安全性实验 0038 取实施例。
14、1制备的式1化合物和市售的利奈唑胺, 配制两种式1化合物不同含量的 样品进行安全性评价。 其中, A样品: 1w/w式1化合物和99w/w的利奈唑胺; B样品: 5w/w 式1化合物和95w/w的利奈唑胺。 0039 取上述两种样品, 按照 “化学药物急性毒性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进行了大鼠的急性 毒性比较实验, 经口服给药后, 测定结果表明: A样品的LD50值为3200mg/kg。 B样品的LD50值 为2400mg/kg。 0040 由此可见, 式1化合物(碱降解杂质)的存在, 对利奈唑胺的药用安全性存在一定影 响: 式1化合物含量增加, 产品毒性升高, 安全性降低。 由于注射液直接进入人。
15、体血液中, 杂 质对人体的毒性作用未经肝脏代谢, 可能会引起更为直接、 严重的毒副反应。 因此, 对利奈 唑胺注射液中式1化合物的检测、 限量, 有利于进一步保障注射液的安全性。 0041 实施例4本发明利奈唑胺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0042 在500L容器中加入柠檬酸钠150g, 柠檬酸50g, 加入200L注射用水配制成pH6-7的 缓冲溶液, 再向缓冲溶液中加入利奈唑胺600g, 葡萄糖15g, 再加注射用水100L, 待完全溶解 后, 按注射液常规制备方法过滤, 灌装, 即得利奈唑胺注射液。 0043 实施例5本发明利奈唑胺注射液与现有注射液的比较 0044 1、 本发明利奈唑胺注射液的成。
16、分测定 0045 取25ml药物组合物置50ml量瓶中, 加20乙腈稀释至刻度; 精密量取5ml, 置50ml 量瓶中, 用10乙腈溶液稀释至刻度, 摇匀; 精密量取10 l注入液相色谱仪, 记录色谱图; 色 谱柱: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流动相A为三氟醋酸水溶液(取10三氟醋酸溶液 10ml加入到1000ml水中), 流动相B三氟醋酸乙腈溶液(取10三氟醋酸溶液10ml加入到 1000ml乙腈中); 流动相为82(AB), 总流速为每分钟1.0ml; 检测波长为254nm。 0046 采用面积归一法, 式1化合物(碱降解杂质)为0.036, 小于0.1(图2)。 0047 2、 现。
17、有注射液的成分测定 说明书 3/4 页 5 CN 102643251 B 5 0048 取25ml市售利奈唑胺注射液置50ml量瓶中, 加20乙腈稀释至刻度; 精密量取 5ml, 置50ml量瓶中, 用10乙腈溶液稀释至刻度, 摇匀; 精密量取10 l注入液相色谱仪, 记 录色谱图; 色谱柱: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流动相A为三氟醋酸水溶液(取10三 氟醋酸溶液10ml加入到1000ml水中), 流动相B三氟醋酸乙腈溶液(取10三氟醋酸溶液 10ml加入到1000ml乙腈中); 流动相为82(AB), 总流速为每分钟1.0ml; 检测波长为254nm。 0049 采用面积归一法, 式。
18、1化合物(碱降解杂质)为0.14(图3)。 0050 小结: 0051 由上述结论可知, 本发明方法所制备的利奈唑胺注射液中, 式1化合物(碱降解杂 质)含量仅为0.036, 为市售产品的1/3, 表明本发明方法能够显著抑制注射液制备过程中 利奈唑胺的降解, 有利于提高注射液的安全性。 0052 综上所述, 本发明中提供的式1化合物, 为利奈唑胺降解杂质, 其纯度高, 可作为相 关物质对照品, 用于检测利奈唑胺注射液中降解产物的含量, 为进一步控制利奈唑胺注射 液的产品质量提供了保障。 同时, 本发明针对利奈唑胺易降解这一性质, 还提供了制备利奈 唑胺注射液的方法, 该方法能够较好地阻止利奈唑胺在配液过程中发生降解反应, 显著地 降低了利奈唑胺注射液中杂质含量, 为提高产品的安全性提供了新的选择。 说明书 4/4 页 6 CN 102643251 B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7 CN 102643251 B 7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8 CN 102643251 B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