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一种高阻燃可溶型透明聚酰亚胺膜及其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一****
  • 文档编号:9082821
  • 上传时间:2021-02-04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523.0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969412.5

    申请日:

    20161027

    公开号:

    CN106478969A

    公开日:

    2017030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8J5/18,C08L79/08,C08G73/10

    主分类号:

    C08J5/18,C08L79/08,C08G73/10

    申请人:

    江汉大学

    发明人:

    胡思前,代云利,陈薇,陈妤红,刘继延,尤庆亮

    地址: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沌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江汉大学科研处

    优先权:

    CN201610969412A

    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俞鸿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阻燃可溶型透明聚酰亚胺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双(4‑氨基苯基)‑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磷酰基乙烷和2‑(3‑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溶于极性溶剂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混合溶液;2)向混合溶液中加入双酚A型二醚二酐,维持反应体系温度待完全反应后,得到聚酰胺酸胶液;3)将聚酰胺酸胶液均匀涂布在平板模具上,经程序升温热亚胺化,待升温程序完毕,冷却至室温后脱膜,即得高阻燃可溶型透明聚酰亚胺膜。本发明的高阻燃可溶型透明聚酰亚胺膜通过引入含有大体积的含磷基团可以提高聚合物的有机溶解性,以及粘附于金属的能力,从而加强聚酰亚胺的阻燃性;通过引入柔性醚键增强PI薄膜的透明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阻燃可溶型透明聚酰亚胺膜,其特征在于,其结构通式如下所示:式中,m为1~4内的整数,n为1~4内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阻燃可溶型透明聚酰亚胺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阻燃可溶型透明聚酰亚胺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65.6~28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阻燃可溶型透明聚酰亚胺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阻燃可溶型透明聚酰亚胺膜的极限氧指数为41.7~47.0。 4.一种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高阻燃可溶型透明聚酰亚胺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双(4-氨基苯基)-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磷酰基乙烷和2-(3-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溶于极性溶剂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混合溶液;2)向混合溶液中加入双酚A型二醚二酐,维持反应体系温度待完全反应后,得到聚酰胺酸胶液;3)将聚酰胺酸胶液均匀涂布在平板模具上,经程序升温热亚胺化,待升温程序完毕,冷却至室温后脱膜,即得高阻燃可溶型透明聚酰亚胺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阻燃可溶型透明聚酰亚胺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双(4-氨基苯基)-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磷酰基乙烷与2-(3-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的摩尔数之比为0.25~4: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阻燃可溶型透明聚酰亚胺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极性溶剂为N,N-二甲基乙酰胺。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阻燃可溶型透明聚酰亚胺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采用水浴加热方式将混合溶液的温度维持在20~25℃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阻燃可溶型透明聚酰亚胺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混合溶液中双(4-氨基苯基)-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磷酰基乙烷和2-(3-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的摩尔总数与双酚A型二醚二酐的摩尔数之比为1:1。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阻燃可溶型透明聚酰亚胺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维持反应体系温度在20~25℃之间,反应时间为10~15h。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阻燃可溶型透明聚酰亚胺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程序升温为:依次在80℃、120℃、180℃、240℃及300℃的温度条件下维持1~1.5h。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高阻燃可溶型透明聚酰亚胺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酰亚胺(PI)作为综合性能最好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之一,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优异的机械性能,优良的化学和抗辐射性,已经引起了足够的关注,并且被研究人员认为是未来最有前景的一种聚合物材料。由于其独特的性能,聚酰亚胺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很多领域,如微电子、光电子、航空航天、汽车、气体分离、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复合材料等等。近年来,各国都在将聚酰亚胺的研究、开发及利用列入21世纪最有希望的工程塑料之一。

    然而,目前传统的聚酰亚胺存在如下缺陷:(1)大多数聚酰亚胺因难溶或不溶于普通溶剂而难以加工,因此聚酰亚胺通常采用两步法合成:第一步是二酐和二胺在极性非质子传递反应溶剂中形成聚酰胺酸(PAA);第二步是热的PAA酰亚胺化到聚酰亚胺。(2)传统聚酰亚胺由于刚性链特征,具有较高的熔融温度,不易加工成形,这给实际生产应用造成极大困难。(3)由于分子内和分子间电荷转移复合物(CTC)的形成和电子极化导致传统的PI薄膜往往呈黄色或深棕色,不能满足通讯领域中的光波导材料、液晶显示器的取向膜、柔性透明导电基板等对PI薄膜光学领域透明性的要求。鉴于聚酰亚胺的上述缺点,研究聚酰亚胺分子结构的改性以满足进一步的需求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高阻燃可溶型透明聚酰亚胺膜及其制备方法,该高阻燃可溶型透明聚酰亚胺膜中通过引入含有大体积的含磷基团来提高聚合物的有机溶解性,以及粘附于金属的能力,从而可以加强聚酰亚胺有机溶解性和阻燃性;此外,通过引入柔性醚键减弱分子间的CTC作用,从而可以增强PI薄膜的透明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高阻燃可溶型透明聚酰亚胺膜,其结构通式如下所示:

    式中,m为1~4内的整数,n为1~4内的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高阻燃可溶型透明聚酰亚胺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65.6~282.1℃。

    进一步地,所述高阻燃可溶型透明聚酰亚胺膜的极限氧指数为41.7~47.0。

    本发明所述高阻燃可溶型透明聚酰亚胺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双(4-氨基苯基)-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磷酰基乙烷和2-(3-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溶于极性溶剂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混合溶液;

    2)向混合溶液中加入双酚A型二醚二酐,维持反应体系温度待完全反应后,得到聚酰胺酸胶液;

    3)将聚酰胺酸胶液均匀涂布在平板模具上,经程序升温热亚胺化,待升温程序完毕,冷却至室温后脱膜,即得高阻燃可溶型透明聚酰亚胺膜。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1)中,双(4-氨基苯基)-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磷酰基乙烷与2-(3-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的摩尔数之比为0.25~4:1。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1)中,极性溶剂为N,N-二甲基乙酰胺。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1)中,采用水浴加热方式将混合溶液的温度维持在20~25℃之间。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混合溶液中双(4-氨基苯基)-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磷酰基乙烷和2-(3-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的摩尔总数与双酚A型二醚二酐的摩尔数之比为1:1。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2)中,维持反应体系温度在20~25℃之间,反应时间为10~15h。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3)中,程序升温为:依次在80℃、120℃、180℃、240℃及300℃的温度条件下维持1~1.5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其一,本发明中双(4-氨基苯基)-9,10-二氢-9-氧杂-10-膦菲-10-磷乙烷(ADOPPE)为一种新型芳香族含磷二胺单体,引入含有大体积的含磷基团可以提高聚合物的有机溶解性和阻燃性;磷和氮元素的协同阻燃效应可以很好地克服磷系阻燃剂存在的缺陷,加大了其稳定性和耐热性能,进一步提高聚酰亚胺的阻燃性能。

    其二,本发明中双(4-氨基苯基)-9,10-二氢-9-氧杂-10-膦菲-10-磷乙烷(ADOPPE)含有膦氧环脂苯基大基团,阻止了聚合物链的堆积,减小了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并增加了自由体积分数,使得PI溶解性得到提高。

    其三,本发明使用共聚方法可以增加聚酰亚胺的溶解性,与均聚PI相比,共聚PI具有较低的分子规律性,可以降低分子间作用力,共聚PI的溶解性从而得到增强。

    其四,本发明通过双(4-氨基苯基)-9,10-二氢-9-氧杂-10-膦菲-10-磷乙烷(ADOPPE)和2-(3-氨基苯基)-5-氨基苯咪唑(i-DAPBI)以一定比例与双酚A型二醚二酐(BPADA)发生一步缩聚反应,获得一系列有苯并咪唑单元的含磷聚酰亚胺,在脂环结构条件下,选用有柔性醚键的BPADA,可以增加PI分子间的距离,有利于减弱分子间的CTC作用,增强了PI薄膜的透明性。

    其五,本发明通过引入更多刚性咪唑基团,在分子链之间形成了氢键相互作用,从而保持聚酰亚胺良好的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高阻燃可溶型透明聚酰亚胺膜的合成路线图;

    图2为实施例1~实施例3以ADOPPE、i-DAPBI为二胺单体,BPADA为二酐单体合成PI的热重分析(TGA)曲线图;

    图3为实施例1~实施例3以ADOPPE、i-DAPBI为二胺单体,BPADA为二酐单体合成PI的热机械分析(TMA)曲线图

    图4为实施例1~实施例3以ADOPPE、i-DAPBI为二胺单体,BPADA为二酐单体合成PI的紫外可见光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1)将实验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全部清洗干净后干燥备用,在装有机械搅拌杆、氮气保护装置的100mL三口烧瓶中先加入0.5117g(1.2mmol)双(4-氨基苯基)-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磷酰基乙烷(ADOPPE)和1.0764g(4.8mmol)2-(3-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i-DAPBI),然后加入18.844g 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溶剂,室温条件下搅拌至ADOPPE和i-DAPBI全部溶解;

    2)待溶解完毕,向三口烧瓶中快速加入3.1229g(6mmol)双酚A型二醚二酐(BPADA),总固含量为20%(总固含量为ADOPPE、i-DAPBI和BPADA的重量之和,相比于ADOPPE、i-DAPBI、BPADA和DMAc的重量之和);加料完毕后,利用水浴将反应体系温度维持在20~25℃之间并反应12h,得到浅黄色聚酰胺酸胶液;

    3)将浅黄色聚酰胺酸胶液通过涂膜仪均匀涂布在干净的玻璃板上,再将玻璃板置于烘箱中,经程序升温热亚胺化,待升温程序完毕,自然冷却至室温,用热水浸泡玻璃板脱膜得到高阻燃可溶型透明聚酰亚胺膜(即得到PI-1薄膜),程序升温的温度和时间为:80℃、120℃、180℃、240℃及300℃各维持1h。

    实施例2

    1)将实验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全部清洗干净后干燥备用,在装有机械搅拌杆、氮气保护装置的100mL三口烧瓶中先加入1.2793g(3mmol)双(4-氨基苯基)-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磷酰基乙烷(ADOPPE)和0.6728g(3mmol)2-(3-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i-DAPBI),然后加入20.3000g 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溶剂,室温条件下搅拌至ADOPPE和i-DAPBI全部溶解;

    2)待溶解完毕,向三口烧瓶中快速加入3.1229g(6mmol)双酚A型二醚二酐(BPADA),总固含量为20%(总固含量为ADOPPE、i-DAPBI和BPADA的重量之和,相比于ADOPPE、i-DAPBI、BPADA和DMAc的重量之和);加料完毕后,利用水浴将反应体系温度维持在20~25℃之间并反应12h,得到浅黄色聚酰胺酸胶液;

    3)将浅黄色聚酰胺酸胶液通过涂膜仪均匀涂布在干净的玻璃板上,再将玻璃板置于烘箱中,经程序升温热亚胺化,待升温程序完毕,自然冷却至室温,用热水浸泡玻璃板脱膜得到高阻燃可溶型透明聚酰亚胺膜(即得到PI-2薄膜),程序升温的温度和时间为:80℃、120℃、180℃、240℃及300℃各维持1.5h。

    实施例3

    1)将实验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全部清洗干净后干燥备用,在装有机械搅拌杆、氮气保护装置的100mL三口烧瓶中先加入2.0469g(4.8mmol)双(4-氨基苯基)-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磷酰基乙烷(ADOPPE)和0.2691g(1.2mmol)2-(3-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i-DAPBI),然后加入21.7556g 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溶剂,室温条件下搅拌至ADOPPE和i-DAPBI全部溶解;

    2)待溶解完毕,向三口烧瓶中快速加入3.1229g(6mmol)双酚A型二醚二酐(BPADA),总固含量为20%(总固含量为ADOPPE、i-DAPBI和BPADA的重量之和,相比于ADOPPE、i-DAPBI、BPADA和DMAc的重量之和);加料完毕后,利用水浴将反应体系温度维持在20~25℃之间并反应12h,得到浅黄色聚酰胺酸胶液;

    3)将浅黄色聚酰胺酸胶液通过涂膜仪均匀涂布在干净的玻璃板上,再将玻璃板置于烘箱中,经程序升温热亚胺化,待升温程序完毕,自然冷却至室温,用热水浸泡玻璃板脱膜得到高阻燃可溶型透明聚酰亚胺膜(即得到PI-3薄膜),程序升温的温度和时间为:80℃、120℃、180℃、240℃及300℃各维持1h。

    效果例:

    对实施例1~实施例3制备的PI薄膜进行性能测定。

    效果例1:溶解性的测定

    将实施例1~实施例3制备的样品中取一定量的PI样品加入对应溶剂中,静置24h,观察其溶解情况。表1为实施例1~实施例3以ADOPPE、i-DAPBI为二胺单体,BPADA为二酐单体合成PI薄膜的溶解性结果。

    表1PI的溶解性

    ++:室温可溶;+:加热可溶;+:加热部分溶;-:加热不溶

    NMP:N,N–二甲基吡咯烷酮;DMF:N,N-二甲基甲酰胺;DMAc:N,N-二甲基乙酰胺;CHCl3:三氯甲烷;Acetone:丙酮

    如表1所示,该系列聚酰亚胺均具有极好的溶解性,主要是由于ADOPPE含有膦氧环脂苯基大基团,阻止了聚合物链的堆积,减小了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并增加了自由体积分数,使得PI溶解性得到提高。另外,使用共聚方法可以增加聚酰亚胺的溶解性,与均聚PI相比,共聚PI具有较低的分子规律性,可以降低分子间作用力,共聚PI的溶解性从而得到增强。

    效果例2:热性能的测定

    使用TG热重分析仪测试PI样品的热稳定性,在氮气气氛下,升温速率为20℃/min的条件下测试;使用TMA热机械分析仪在氮气气氛下,升温速率为10℃/min的条件下测定PI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图2为实施例1~实施例3以ADOPPE、i-DAPBI为二胺单体,BPADA为二酐单体合成PI的热失重(TGA)曲线,图3为实施例1~实施例3PI的热机械分析(TMA)曲线,表2为PI的热失重数据。

    表2PI的热性能

    从图2及表2中数据看出,所合成的3组聚酰亚胺均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其中PI-1(实施例1)的耐热性能最好,PI-2的耐热性能次之,PI-3(实施例3)的耐热性能在PI-2(实施例2)的基础上略有下降。氮气气氛下,该系列聚酰亚胺薄膜的5%热失重温度在434.3到460.3℃之间,10%热失重温度在450.4到513.5℃之间。800℃时的残留质量仍在53.93%到60.94%之间,说明合成的PI薄膜有极好的抗氧化能力;随着ADOPPE含量的增加,PI的热失重温度和800℃时残留质量均有所下降,这是由于ADOPPE含有一个膦氧环脂苯基大基团结构,降低了PI分子链的规整性和结晶能力,使得聚合物的热分解温度降低。

    由TMA测试可得,在ADOPPE分子结构中,甲基和联苯膦是完全不对称的,使得聚合物链很难旋转,所以PI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原本应该很高,但由于二酐BPADA中双醚键的影响,该系列PI薄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均不是很高,在265.62到282.18℃之间。

    效果例3:紫外可见光光谱的测定

    采用紫外可见光光度计对PI薄膜的透过率进行测定,扫描范围为200~800nm。

    图4为实施例1~实施例3以ADOPPE、i-DAPBI为二胺单体,BPADA为二酐单体合成PI的紫外可见光光谱图。

    从图4中可以看出,该系列PI薄膜的紫外截止波长均在360nm左右,而480nm处的透光率超过80%,表明合成的PI薄膜有优良的光学透明性。主要是因为使用的二酐单体BPADA中含有柔性醚键,可以增加PI分子间的距离,有利于减弱分子间的CTC作用,从而改善PI的透明性。

    效果例4:极限氧指数的测定

    将PI薄膜制成120mm×100mm的样品条,使用极限氧指数测定仪按测试标准GB/T2406.2-2009测定样品的极限氧指数,调整气体流量计,记录试样熄灭时的氧浓度即极限氧指数。

    表3为实施例1~实施例3以ADOPPE、i-DAPBI为二胺单体,BPADA为二酐单体合成PI薄膜的极限氧指数。

    表3PI的极限氧指数(LOI)

    由表3中结果可知,所合成的PI薄膜的LOI值在41.7到47.0之间,程逐步增大趋势,说明该系列PI薄膜具有高阻燃性,随着ADOPPE含量的增大,PI中磷元素含量增大,从而阻燃性能逐步提高。

    综上所述,本发明生产的聚酰亚胺(PI)薄膜在性能上有明显的提高,尤其是阻燃性、溶解性和透明性方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阻燃 可溶 透明 聚酰亚胺 及其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高阻燃可溶型透明聚酰亚胺膜及其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908282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