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卟啉笼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卟啉笼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1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58483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7.18 CN 102584836 A *CN102584836A* (21)申请号 201110459257.X (22)申请日 2011.12.31 C07D 487/22(2006.01) C07D 498/22(2006.01) G01N 21/31(2006.01) G01N 24/08(2006.01) (71)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地址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街 2 号 (72)发明人 李玉良 张建宏 李勇军 刘辉彪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
2、45 代理人 关畅 (54) 发明名称 一种卟啉笼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卟啉笼状化合物及其制备 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卟啉笼状化合 物, 其结构式如式 (I) 所示 ; 本发明提供的式 (I) 所示卟啉笼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式 (II) 所示化合物与式 (III) 所示化合物在碘 化亚铜和碱性化合物的催化下经 1, 3- 偶极环加 成反应即得。本发明提供的卟啉笼状化合物的制 备方法, 工艺简便, 具有相对优良的反应产率, 可 以对多氮阴离子进行高效的识别, 检测灵敏度高, 如在二氯甲烷中叠氮阴离子检测浓度下限可达到 10ppm ;。
3、 选择性高, 其对 F-、 Cl-、 Br-、 I-、 SO42-、 HSO4-、 SO32-、 PO43-、 HPO42-、 H2PO4-、 NO3-等其它阴离子没有 响应 ; 并且检测方法可以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紫 外光谱两种方法进行, 甚至可通过溶液的颜色变 化用肉眼直接定性判断。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7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7 页 附图 5 页 1/2 页 2 1. 式 (II) 所示化合物, 2. 式 (II) 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1)4-( 叠。
4、氮甲基 ) 苯甲醛与吡咯在催化剂和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式 (IV) 所示化合物 ; (2) 式 (IV) 所示化合物与醋酸锌进行反应即得式 (II) 所示化合物 ;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1) 中, 所述催化剂为三氟化硼乙 醚 ; 所述氧化剂为 2, 3- 二氯 -5, 6- 二氰对苯醌 ; 所述反应在惰性气氛下进行。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或 3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1) 中, 所述催化剂、 氧化剂与 4-( 叠氮甲基 ) 苯甲醛的摩尔份数比为 (0.2 0.3) (0.8 0.9) 1 ; 所述反应的温度 为 10 30。
5、; 将所述催化剂加入至 4-( 叠氮甲基 ) 苯甲醛与吡咯的混合物中后保持反应 1 小时 ; 然后加入所述氧化剂后保持反应 30 分钟。 5. 式 (I) 所示卟啉笼状化合物,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584836 A 2 2/2 页 3 6. 式 (I) 所示卟啉笼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式 (II) 所示化合物与式 (III) 所示化合物在碘化亚铜和碱性化合物的催化下经 1, 3- 偶极环加成反应即得产品 ; 所述碱性化合物为 1, 8- 二氮杂二环 - 双环 (5, 4, 0)-7- 十一 烯或二异丙基乙基胺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
6、述环加成反应的溶剂为甲苯 ; 所述环加 成反应的温度为 25 75 ; 所述环加成反应的时间为 12 小时 15 小时 ; 所述环加成反 应在惰性气氛下进行。 8. 根据权利要求 6 或 7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将式 (II) 所示化合物与式 (III) 所 示化合物的混合物滴加至由所述环加成反应的溶剂、 碘化亚铜和碱性化合物组成的反应体 系中。 9. 权利要求书 5 所述卟啉笼状化合物在检测多氮阴离子中的应用。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多氮阴离子为叠氮阴离子。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584836 A 3 1/7 页 4 一种卟啉笼状化合。
7、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卟啉笼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具体涉及该卟啉笼状化合 物在多氮阴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阴离子在生物、 医药、 催化、 环境科学等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过去几十年 中, 阴离子识别体系的设计与合成吸引了众多科学家的广泛关注, 大量优秀的离子识别体 系被成功并且得到应用 (Y.J.Li, A.H.Flood, Angew.Chem., Int.Ed.2008, 47, 2649-2652. Y.J.Zhao, Y.L.Li, Y.J.Li, C.S.Huang, H.B.Liu, S.W.Lai, C.M.Che,。
8、 D.B.Zhu, Org.Biomol. Chem.2010, 3923-3927.)。多氮阴离子尤其是叠氮阴离子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阴离子, 它 可以与人体中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从而使其失去活性, 进而导致人体的肺部、 心脏、 大 脑 受 到 损 害 (Y.Kim, T.W.Hudnall, G.Hudnall, Bouhadir, D.Bouhadir, Bourissou, and F.P.Gabbai, Chem.Commun.2009, 3729-3731.), 另外叠氮离子以 NaN3, Pd(N3)2的形式存在 时, 该离子具有爆炸的性质。另一方面叠氮离子在引爆装置、 汽车的安全。
9、气囊、 电子管以及 医院和实验室的防腐剂和农业杀虫剂等领域显示出其有用的一面 (A.K.Singh, U.P.Singh, V.Aggarwal, S.Mehtab, Anal.Bioanal.Chem.2008, 391, 2299.R.Prasad, V.K.Gupta, A.Kumar, Anal.Chim.Acta, 2004, 508, 61.)。早在 1978 年, 就有一种双环的离子识别体系的 有关报道, 它可以通过氢键很好的结合叠氮阴离子 (R.G.Lawler, P.F.Barbara, D.Jacobs. J.Am.Chem.Soc.1978, 4914-4916.)。随后。
10、又有一种叠氮离子识别体系的报道, 它是通过叠 氮离子与金属铜形成 Cu-NNN-Cu 的桥联结构以荧光变化为输出信号对叠氮离子进行识别 的 (C.J.Harding, F.E.Mabbs, E.L.MacInnes, V.McKee and J.Nelson, J.Chem.Soc.Dalton Trans.1996, 3227-3230.)。最近有一种硼烷的离子识别体系的报道, 它可以与叠氮离子通 过共价键形成一种稳定的化合物, 在水和三氯甲烷的体系中对叠氮离子进行识别 (Y.Kim, T.W. Hudnall, G.Bouhadir, D.Bourissou, F.P.Gabba, Che。
11、m.Commun.2009, 3729-3731)。这 些识别体系通常存在合成过程复杂, 产率不高, 输出信号单一等缺点。卟啉具有显著的光、 电、 催化、 生化等方面的性质, 将诸如氢键、 - 堆积、 静电相互作用, 以及金属配位等识别 位点引入到卟啉构筑模块上, 可以构建不同的分子与离子识别体系。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卟啉笼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卟 啉笼状化合物可用于多氮阴离子的检测。 000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式 (II) 所示化合物, 0005 说 明 书 CN 102584836 A 4 2/7 页 5 0006 本发明提供了式 (II) 所示。
12、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0007 (1)4-( 叠氮甲基 ) 苯甲醛与吡咯在催化剂和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 式 (IV) 所示化合物 ; 0008 (2) 式 (IV) 所示化合物与醋酸锌进行反应即得式 (II) 所示化合物 ; 0009 0010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 步骤 (1) 中, 所述催化剂可为三氟化硼乙醚 ; 所述氧化剂可为 2, 3- 二氯 -5, 6- 二氰对苯醌 (DDQ) ; 所述反应可在惰性气氛下进行, 如氮气或氩气。 0011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 步骤 (1) 中, 所述催化剂、 氧化剂与 4-( 叠氮甲基 ) 苯甲醛的 摩尔份数比可为 (0.2 0。
13、.3) (0.8 0.9) 1, 具体可为 0.28 0.86 1 ; 所述反应 的温度可为 10 30; 将所述催化剂加入至 4-( 叠氮甲基 ) 苯甲醛与吡咯的混合物中后 可保持反应 1 小时 ; 然后加入所述氧化剂后可保持反应 30 分钟。 0012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卟啉笼状化合物, 其结构式如式 (I) 所示 : 0013 说 明 书 CN 102584836 A 5 3/7 页 6 0014 本发明还提供了式 (I) 所示卟啉笼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0015 式 (II) 所示化合物与式 (III) 所示化合物在碘化亚铜和碱性化合物的催化 下经 1, 3- 偶极环加。
14、成反应即得产品 ; 所述碱性化合物为 1, 8- 二氮杂二环 - 双环 (5, 4, 0)-7- 十一烯 (DBU) 或二异丙基乙基胺 ; 0016 0017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 所述环加成反应的溶剂可为甲苯 ; 所述环加成反应的温度可 为 25 75, 如 75 ; 所述环加成反应的时间可为 12 小时 15 小时, 如 15 小时 ; 所述 环加成反应可在惰性气氛下进行, 如氮气或氩气。 0018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 式 (II) 所示化合物、 碘化亚铜和碱性化合物的摩尔份数比可 为 1 (0.1 0.5) (20 40), 具体可为 1 0.5 28.1 或 1 0.5 40。 0019。
15、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 将式(II)所示化合物与式(III)所示化合物的混合物滴加至 由所述环加成反应的溶剂、 碘化亚铜和碱性化合物组成的反应体系中 ; 所述滴加的时间可 为 12 小时 15 小时。 002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卟啉笼状化合物在检测多氮阴离子中的应用 ; 本发明提供的 卟啉笼状化合物可与多氮阴离子进行特异性反应, 且该笼状化合物络合多氮阴离子后有明 显的核磁氢谱信号变化 ; 对紫外光谱也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检测响应。 0021 上述的应用中, 所述多氮阴离子具体可为叠氮阴离子 (N3-)。 0022 本发明提供的卟啉笼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工艺简便, 具有相对优良的反应产率,。
16、 可以对多氮阴离子进行高效的识别, 检测灵敏度高, 如在二氯甲烷中叠氮阴离子检测浓度 下限可达到10ppm ; 选择性高, 其对氟离子(F-)、 氯离子(Cl-)、 溴离子(Br-)、 碘离子(I-)、 硫 酸根离子 (SO42-)、 硫酸氢根离子 (HSO4-)、 亚硫酸根离子 (SO32-)、 磷酸根离子 (PO43-)、 磷酸一 氢根离子(HPO42-)、 磷酸二氢根离子(H2PO4-)、 硝酸根离子(NO3-)等其它阴离子没有响应 ; 并 说 明 书 CN 102584836 A 6 4/7 页 7 且检测方法可以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紫外光谱两种方法进行, 甚至可通过溶液的颜色变化 用肉。
17、眼直接定性判断。因此, 本发明提供的卟啉笼状化合物在叠氮阴离子的检测、 传感器、 环境、 材料与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3 图 1 为实施例 1 制备的式 (I) 所示卟啉笼状化合物的单晶衍射图。 0024 图 2 为实施例 1 制备的式 (I) 所示卟啉笼状化合物的核磁氢谱 (1H NMR) 指认图。 0025 图 3 为实施例 1 制备的式 (I) 所示卟啉笼状化合物的二维氢谱 (NOSEY) 图。 0026 图 4 为实施例 3 中式 (I) 所示卟啉笼状化合物与 TBAN3的紫外吸收 (UV-vis) 滴 定图。 0027 图 5 为实施例 4 中式 (I)。
18、 所示卟啉笼状化合物与干扰离子作用前后紫外吸收光谱 图。 0028 图 6(a) 为实施例 5 中式 (I) 所示卟啉笼状化合物在 608nm 处的紫外吸收强度与 叠氮阴离子的浓度之间的关系图, 图 6(b) 为式 (I) 所示卟啉笼状化合物在 608nm 处的紫外 吸收强度与叠氮阴离子的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图。 0029 图 7 为式 (I) 所示卟啉笼状化合物与叠氮阴离子作用原理的模型示意图。 0030 图 8 为实施例 6 中式 (I) 所示卟啉笼状化合物与 TBAN3相互作用前后的核磁氢谱 (1H NMR) 滴定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 均。
19、为常规方法。 0032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 试剂等, 如无特殊说明, 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33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式 (III) 所示化合物根据文献 (Y.Liu, C.F Ke, H.Y.Zhang, J.Cui, F.Ding, J.Am.Chem.Soc., 2008, 130, 600-605) 报道的方法制备的, 具体制备方法为 : 在容量为 500 毫升的两口瓶中, 加入 100 毫升丙酸, 然后通氮气 30 分钟, 加热到 120, 将 4-( 炔丙氧基 ) 苯甲醛 3.6 克 (22.5mmol) 和 1.6 毫升吡咯 (22.5mmol) 的混合物加入, 反 应 。
20、1 小时后, 冷却到室温, 加入 250 毫升甲醇, 冰浴冷却 2 小时, 然后抽滤, 得到紫色固体, 用 甲醇洗涤, 把固体溶入 200 毫升三氯甲烷, 加入醋酸锌 3.02 克 (20mmol) 的甲醇溶液 (15 毫 升 ) ; 继续搅拌 12 小时, 停止反应, 真空条件下浓缩有机相, 选用石油醚三氯甲烷 ( 体积 比 V/V 1 1) 混合溶剂作淋洗剂, 经硅胶色谱柱分离, 得式 (III) 所示化合物, 为深紫色 固体 1.0 克, 产率 21。 0034 实施例 1、 式 (I) 所示卟啉笼状化合物的制备 0035 (1) 式 (II) 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0036 在容量为500。
21、毫升的两口瓶中, 将4-(叠氮甲基)苯甲醛1.61克(10mmol)和0.67 克吡咯 (10mmol) 溶于 400 毫升氯仿中, 通氮气 30 分钟, 然后加入三氟化硼乙醚溶液 356 微 升 (2.8mmol) ; 在室温下反应 1 小时候后, 加入 1.96 克 2, 3- 二氯 -5, 6- 二氰对苯醌 (DDQ) (8.6mmol), 然后再在室温下反应半小时, 加入三乙胺 389 微升 (2.8mmol), 搅拌 5 分钟后加 入醋酸锌 4.53 克 (30mmol) 的甲醇溶液 (18 毫升 ) ; 继续搅拌 12 小时, 停止反应, 真空条件 下浓缩有机相, 选用石油醚三氯甲。
22、烷 ( 体积比 V/V 1 1) 混合溶剂作淋洗剂, 经硅胶 说 明 书 CN 102584836 A 7 5/7 页 8 色谱柱分离, 得式 (II) 所示化合物, 为深紫色固体 2.6 克, 产率 30。 0037 式 (II) 所示化合物的表征数据如下 : 1H NMR(400MHz, CDCl 3)8.86(s, 8H), 8.25(d, J 7.6Hz, 8H), 7.70(d, J 7.6Hz, 8H), 4.70(s, 8H).13CNMR(101MHz, CDCl3) 149.3, 142.5, 134.9, 134.4, 131.6, 126.6, 119.9, 53.7.M。
23、ALDI-TOF,理 论 值 C48H32N16Zn : 896.2 ; 实测 896.4。元素分析, 理论值 C48H32N16Zn : C, 64.18 ; H, 3.59 ; N, 24.95 ; 实测 : C, 64.16 ; H, 3.60 ; N, 24.93。 0038 (2) 式 (I) 所示卟啉笼状化合物的制备 0039 在500毫升的两口瓶中加入350毫升甲苯以及DBU 0.7毫升(4.0mmol), 通氩气30 分钟, 加热到 75, 然后加入 CuI 9.5 毫克 (0.05mmol), 通氩气 5 分钟, 然后用恒压滴液漏 斗将式 (III) 所示化合物 89.4 毫。
24、克 (0.1mmol) 和式 (II) 所示化合物 89.6 毫克 (0.1mmol) 的甲苯溶液100毫升滴入至由甲苯、 DBU和CuI组成的反应体系中, 滴入速度要求缓慢, 时间 控制在12小时滴完, 滴完后在75的温度下继续反应15小时, 停止反应, 冷却到室温, 分别 用100毫升水和100毫升饱和食盐水洗涤反应液, 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层, 真空条件下浓 缩有机相, 选用三氯甲烷甲醇 ( 体积比 V/V 30 1) 混合溶剂作淋洗剂, 用 200 300 目的硅胶作色谱柱分离, 得式 (I) 所示卟啉笼状化合物, 为深紫色的固体 104 毫克, 产率为 55。 0040 式 (I) 。
25、所示卟啉笼状化合物的表征数据如下 : 1H NMR(400MHz, 氘代丙酮 ) : 8.40(s, 8H), 8.37(s, 8H), 8.34(s, 4H), 8.12(d, J 8Hz, 1H), 7.88(d, J 8Hz, 1H), 7.75(d, J 8Hz, 1H), 7.40(d, J 8Hz, 1H), 7.26(d, J 8Hz, 1H), 7.15(m, 2H), 6.92(d, J 8Hz, 1H), 6.05(s, 8H), 5.66(s, 8H)。MALDI-TOF, 理论值 C104H68N20O4Zn2(M)1788.4 ; 实测 1788.6。 0041 式 。
26、(I) 所示卟啉笼状化合物的 X 射线单晶衍射图如图 1 所示, 该单晶是在丙酮和 吡啶的混合溶剂中进行培养的, 所以分子中存在两个吡啶分子。 0042 式 (I) 所示卟啉笼状化合物的核磁氢谱 (1H NMR) 指认图如图 2 所示, 在核磁氢谱 中, 式 (I) 所示化合物的 Hd, He, Hf, Hg, Hh, Hi, Hj和 Hk的核磁信号本应该是四组 dd 裂分类型 的双峰, 但是在该核磁氢谱中却有八组 dd 裂分的双峰, 这是由于苯环旋转的原因引起的, 由于苯环的旋转导致了苯环上的氢原子处在不相同的化学环境中, 本应该有相同化学位移 的氢原子产生了裂分, 显示出了不同的化学位移。。
27、 0043 式 (I) 所示卟啉笼状化合物在 258K, 氘代二氯甲烷 (CCl2D2) 中的二维核磁 NOESY 谱如图 3 所示。 0044 实施例 2、 式 (I) 所示卟啉笼状化合物的制备 0045 (1) 式 (II) 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0046 具体制备步骤同实施例 1 中的步骤 (1)。 0047 (2) 式 (I) 所示卟啉笼状化合物的制备 0048 在 500 毫升的两口瓶中加入 350 毫升甲苯以及二异丙基乙基胺 4.93 毫升 (2.81mmol) 和 CuI 9.5 毫克 (0.05mmol), 通氩气 30 分钟, 然后用恒压滴液漏斗将式 (III) 所示化合物 89。
28、.4 毫克 (0.1mmol) 和式 (II) 所示化合物 89.6 毫克 (0.1mmol) 的甲苯溶液 100 毫升滴入至由甲苯、 二异丙基乙基胺和 CuI 组成的反应体系中, 滴入速度要求缓慢, 时 间控制在 12 小时滴完, 滴完后在室温下继续反应 15 小时, 停止反应, 分别用 100 毫升水和 说 明 书 CN 102584836 A 8 6/7 页 9 100 毫升饱和食盐水洗涤反应液, 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层, 真空条件下浓缩有机相, 选用 三氯甲烷甲醇 ( 体积比 V/V 30 1) 混合溶剂作淋洗剂, 用 200 300 目的硅胶作色 谱柱分离, 得式 (I) 所示卟啉笼。
29、状化合物, 为深紫色的固体 90 毫克, 产率为 48。 0049 实施例3、 式(I)所示卟啉笼状化合物作为检测试剂对叠氮阴离子进行紫外-可见 吸收光谱的检测 0050 在比色皿中, 将式 (I) 所示卟啉笼状化合物溶于二氯甲烷中, 其浓度为 5M, 向该 溶液中加叠氮化四丁基铵 (TBAN3), 控制叠氮阴离子的浓度从 1M 到 40M, 叠氮阴离子的 终止浓度为410-5M ; 以同样的操作但不加叠氮阴离子, 将式(I)所示卟啉笼状化合物和二 氯甲烷溶液作为空白, 测定体系的紫外 - 可见吸收光谱。 0051 图 4 为式 (I) 所示卟啉笼状化合物的溶液和叠氮阴离子作用前后的变化情况 。
30、; 由 该图可知, 式(I)所示卟啉笼状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550nm左右(Q带), 溶液颜色表现 为紫色 ; 将叠氮阴离子加入溶液作用后, 体系的吸光度没有明显的变化, 但体系的最大吸收 波长红移至563nm, 颜色表现为绿色。 以上结果表明式(I)所示卟啉笼状化合物能够实现叠 氮阴离子的紫外 - 可见吸收光谱检测。 0052 实施例4、 式(I)所示卟啉笼状化合物作为检测试剂对叠氮离子进行紫外-可见吸 收光谱检测的选择性研究 0053 同时取若干支比色皿, 进行如实施例 2 中的类似实验操作, 仅将加入 TBAN3改为加 入如 F-、 Cl-、 Br-、 I-、 SO42-、 HSO4-。
31、、 SO32-、 PO43-、 HPO42-、 H2PO4-和 NO3-等各种阴离子。 0054 图 5 为式 (I) 所示卟啉笼状化合物的溶液与叠氮阴离子和其它各种阴离子的紫 外 - 可见吸收光谱的变化情况。 0055 由图 5 可知, 将其它阴离子加入式 (I) 所示卟啉笼状化合物的溶液体系中时, 式 (I) 所示卟啉笼状化合物的 Q 带吸收波长基本没有变化 ; 而加入叠氮阴离子时, Q 带吸收 波长发生了明显的红移, 从而表明式 (I) 所示化合物能够实现叠氮阴离子的高选择性的紫 外 - 可见吸收光检测。 0056 实施例 5、 式 (I) 所示卟啉笼状化合物检测叠氮离子的检测限 (Li。
32、mit of Detection, 简称 LOD) 的研究 0057 在比色皿中, 将式 (I) 所示卟啉笼状化合物溶于二氯甲烷中, 其浓度为 5M, 向该 溶液中加叠氮阴离子, 测定体系的紫外 - 可见吸收光谱。 0058 保持溶液中式 (I) 所示卟啉笼状化合物的摩尔浓度不变, 改变叠氮阴离子的浓 度, 在相同的操作环境下进行上述紫外检测, 即可得到不同叠氮阴离子的浓度条件下的紫 外 - 可见吸收光谱。 0059 由测定结果可知, 叠氮阴离子与式(I)所示化合物的溶液作用后, 紫外-可见吸收 光谱在608nm左右有非常明显的吸收峰, 表明化合物在608nm有很强的吸收光谱响应 ; 且该 吸。
33、收响应的强度随叠氮阴离子浓度的不同而变化。 0060 为了确定式 (I) 所示化合物检测叠氮阴离子的检测限, 以叠氮阴离子的浓度为横 坐标, 式(I)所示化合物在608nm的吸收响应强度为纵坐标作图, 得到图6(a)中的散点 ; 可 以看出, 这些散点在低浓度区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直线趋势, 将其进行一元线性回归, 得到图 6(b) 中的直线, 该直线的数学模型为 0061 y kx+b, 其中 b 0.0658, k 2882 ; 说 明 书 CN 102584836 A 9 7/7 页 10 0062 故可计算理论检测限 : 0063 LOD 0.0246(2313) 1.0610-5 10.。
34、6ppm ; 0064 由此可见, 本发明提供的式 (I) 所示化合物对叠氮阴离子进行检测时的检测限为 10.6ppm, 可以实现叠氮阴离子的痕量检测。 0065 实施例 6、 式 (I) 所示卟啉笼状化合物作为检测试剂对叠氮离子进行核磁氢谱的 检测 0066 在核磁管中, 将式 (I) 所示化合物溶于氘代丙酮中, 向该溶液中加入叠氮阴离 子的氘代丙酮溶液, 控制叠氮阴离子的浓度从 0 到 610-2M, 叠氮阴离子的终止浓度为 610-2M ; 以同样的操作但不加叠氮阴离子, 将式 (I) 所示化合物的氘代丙酮溶液的核磁氢 谱作为基准, 测定体系的核磁氢谱变化。 0067 图 7 为式 (I。
35、) 所示化合物与叠氮阴离子作用原理的模型示意图。 0068 图 8 为式 (I) 所示化合物的溶液和叠氮阴离子作用前后的核磁滴定图谱。 0069 在室温下, 用氘代丙酮作为溶剂, 式(I)所示化合物的浓度为210-3M, 当加入0.4 当量 (eq)TBAN3时, 式 (I) 所示化合物的核磁氢谱发生变化, 除了卟啉环上的氢原子和三唑 上的氢原子没有发生裂分外, 其它氢原子均发生裂分, 产生一组新的核磁信号, 并且式 (I) 所示化合物的核磁信号整体向高场移动, 这是由于加入 TBAN3后, 叠氮阴离子 (N3-) 进入该 笼状化合物内部, 形成Zn-NNN-Zn的桥联结构(如同模型II所示)。
36、, 从而引起式(I)所示化 合物的氢原子的化学环境发生变化, 导致出现一组新的核磁信号 ; 继续加入 TBAN3时, 模型 II 所示的化合物的量逐渐增加, 新产生的核磁信号逐渐增强, 当加入的量达到 1.6 当量时, 新产生的核磁信号达到最大值 ; 继续加入 TBAN3时, 由于该笼状化合物外部的 N3-浓度的增 加以及模型 II 所示的化合物自身张力的影响, 模型 II 所示的化合物的 Zn-NNN-Zn 桥键中 的一个 Zn-N 键发生断裂, 生成一个新的 Zn-N 键 ( 如同模型 III 所示 ), 新产生的核磁信号 开始变弱, 当加到 30 当量时, 新产生的核磁信号基本消失。 0070 以上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式 (I) 所示化合物能够实现叠氮阴离子的核磁氢谱 检测。 说 明 书 CN 102584836 A 10 1/5 页 11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584836 A 11 2/5 页 12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584836 A 12 3/5 页 13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584836 A 13 4/5 页 14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584836 A 14 5/5 页 15 图 7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584836 A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