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料添加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稳定性好且增塑性能优良的一剂多效油脂 基PVC热稳定剂。
背景技术
塑料是以高分子聚合物(或称合成树脂)为主体,并添加各种助剂,如填料、增塑剂、润 滑剂、稳定剂、着色剂等的塑性材料。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塑料生产国和消费国,其 中聚氯乙烯(PVC)工业的产能、产量和消费量同样为全球第一。
工业增塑剂是塑料助剂中产量最大的一种助剂,2009年我国塑料增塑剂年用量已达250 万吨左右。工程塑料类非环保类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占增塑剂的需求量90%以上,使我国成为最大的增塑剂污染国。
因PVC热稳定性差,软化温度与分解温度相差很小,给加工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在其加 工过程中必须加入一定量的热稳定剂以提高其热稳定性。目前市场上热稳定剂主要有铅稳定 剂、钙锌稳定剂、有机锡稳定剂等,其采用的有机酸大多数来源于石油资源,产品热稳定性 能优良但无法保证塑料增塑性能。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和 利用变得尤为紧迫。我国年产非食用植物油脂近400万吨,油脂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 如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可发生许多化学反应如卤化、硫酸化、磺化、氧化、氢化、去氧、 异构化、聚合、热解等。本发明以天然油脂为起始原料开发热稳定性能优良及增塑性能好的 一剂多效”油脂基PVC热稳定剂,以减少加工过程中DOP等增塑剂的用量。本发明从资源选 择、材料性能和生产成本三个方面来讲,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应对市场上现有热稳定剂作用效果单一,且DOP等增塑剂对人体存 在危害的现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天然油脂为原料制备的一剂多效油脂基PVC热稳定剂及 其制备方法,该产品在赋予制品更好热稳定性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增塑性能,可减少加工过程 中DOP等增塑剂的用量。
技术方案:
一剂多效的油脂基PVC热稳定剂,各组分以质量份计为:多聚脂肪酸酯盐60~90份、 抗氧剂2~15份、β-二酮3~30份。
上述油脂基PVC热稳定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为:
第一步,按比例,将1000质量份不饱和天然油脂、120~300质量份冰醋酸置于反应瓶 中,搅拌加热至30~75℃,滴加30%wt双氧水溶液600~850质量份、5~50质量份的98%浓硫 酸或磷酸,滴加完毕后保温5~10h,静置后分去水层,调节酯层pH值至中性后,用水洗3 次后,减压蒸馏除去低沸点产物,得环氧脂肪酸甘油酯;取300质量份环氧脂肪酸甘油酯及 3000质量份溶剂置于反应瓶中,于-5℃~25℃下滴加催化剂,滴加完毕后于0℃~70℃下保温 3h~5h后,所述催化剂为SnCl4、SbCl5、Et3OBF4、HClO4、CF3SO3H或CF3COOH,减压蒸 馏除去溶剂,得多聚脂肪酸酯;其中制备多聚脂肪酸酯的过程中,所用的溶剂是选自沸点 90~120℃的高沸点石油醚、1,4-二氧六环、二氯甲烷、氯仿中的任意一种;
第二步,在反应瓶中按苯酚:桐酸甲酯质量比为7:3~7:7比例加入总量为300质量份苯酚 和桐酸甲酯,搅拌状态下加入0.6~1.2质量份对甲苯磺酸或BF3乙醚,于40~70℃下反应2~6h, 得到桐酸甲酯酚加成物;
第三步,将多聚脂肪酸酯和桐酸甲酯酚加成物按质量比为10:(0.5~5)的比例混合均匀, 取300质量份加入反应瓶中,于90℃~110℃下滴加130~165质量份30%wt NaOH水溶液,回 流2h~4h后,用饱和食盐水洗涤3~5次,静置分层,抽滤、洗涤、烘干即得多聚脂肪酸Na 盐;
第四步,在反应瓶中加入100~500质量份乙醇或丙二醇甲醚、100质量份多聚脂肪酸Na 盐、1~5质量份二甲基硅油搅拌均匀后,按与多聚脂肪酸Na盐摩尔比为0.95~1.1:1的比例 分别加入ZnCl2、CaCl2或可溶性稀土无机盐的水溶液,于回流状态下搅拌2~4h,得到的产 物抽滤、洗涤、烘干、粉碎后得到多聚脂肪酸的钙、锌或稀土盐;
第五步,将上步所得的任意两种或三种多聚脂肪酸的钙、锌或稀土盐按质量比(5~2): 1:(0~2)的比例配合,然后依次按比例加入抗氧剂和β-二酮,混合均匀即得一剂多效的油 脂基PVC热稳定剂。
所述不饱和天然油脂为大豆油、亚麻油、亚麻仁油、玉米油、棉籽油、菜籽油、花生油、 棕榈油、棕榈仁油、桐油、梓油、小桐子油、蓖麻油、光皮树籽油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所述催化剂用量为环氧脂肪酸甘油酯5‰~2%wt。
所述可溶性稀土无机盐为镧、铈、镨或钕的硝酸盐、硫酸盐或盐酸盐。
所述抗氧剂为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 亚磷酸酯、双(2,4,6-三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四(2,4-二叔丁基苯基-4,4’-联 苯基)双磷酸酯、二硬脂酰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任意比混合物。
所述β-二酮为二苯甲酰甲烷、硬脂酰苯甲酰甲烷、二苯甲酰甲烷钙、乙酰丙酮、脱氢 乙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任意比混合物。
有益效果:
①本发明制得的一剂多效的油脂基PVC热稳定剂以多聚脂肪酸链段作为基本骨架,与普 通脂肪酸为基本骨架的热稳定剂相比,多聚脂肪酸链段其交联度高且柔性脂肪酸链段较长; 因此本发明制得产品可赋予制品更好的热稳定性的同时可有效改善PVC制品的增塑性能,减 少加工过程中DOP等增塑剂的用量,性能可与市售钙锌复合热稳定剂相媲美。
②以桐酸甲酯酚加成物和多聚脂肪酸盐协同制备一剂多效的油脂基PVC热稳定剂,桐酸 甲酯酚加成物中含有的苯环结构与PVC具有更好的相容性,除了具备多元酸盐的热稳定功效 外,可有效协同多聚脂肪酸盐中的多聚脂肪链结构,更能有效促进本热稳定剂中脂肪链结构 对PVC增塑作用。
③本发明制得的一剂多效的油脂基PVC热稳定剂,不含有机溶剂,减少了PVC加工过 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具有环保的优势。
④在当前石油资源日益短缺,使用可再生资源天然油脂作为原料,减少了对石油资源的 消耗,顺应了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剂多效的油脂基PVC热稳定剂的红外光谱图;
图2为本发明制备的一剂多效的油脂基PVC热稳定剂及国内市售粉体钙锌复合热稳定剂 的转矩流变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文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下述便是本发明的优选 实施例,但本发明也不局限于以下仅有的实施例,在实施例上稍做改进也将视为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
实施例1
第一步,按比例,将1000质量份棉籽油、120质量份冰醋酸置于反应瓶中,搅拌加热至 75℃,滴加30%wt双氧水溶液850质量份、40质量份的98%wt浓硫酸,滴加完毕后保温10h, 静置片刻分去水层,调节酯层pH值至中性后,用水洗3次后,减压蒸馏除去低沸点产物, 得环氧脂肪酸甘油酯。取300质量份环氧脂肪酸甘油酯及3000质量份1,4-二氧六环置于反 应瓶中,于-5℃下滴加2质量份SnCl4,滴加完毕后于60℃下保温4h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 得多聚脂肪酸酯。
第二步,在反应瓶中按苯酚:桐酸甲酯量比为7:4比例加入300质量份苯酚和桐酸甲酯, 搅拌状态下加入对1.2质量份甲苯磺酸,于40℃下反应6h,得到桐酸甲酯酚加成物。
第三步,将多聚脂肪酸酯和桐酸甲酯酚加成物按质量比为10:0.5的比例混合均匀,取 300质量份加入反应瓶中,于110℃下滴加140质量份30%wtNaOH水溶液,回流2h后,用 饱和食盐水洗涤4次,静置分层,抽滤、洗涤、烘干即得多聚脂肪酸Na盐。
第四步,在反应瓶中加入100mL乙醇、100质量份多聚脂肪酸Na盐、1质量份二甲基硅 油搅拌均匀后,按与多聚脂肪酸Na盐摩尔比为0.95:1(mol:mol)的比例分别加入ZnCl2或 CaCl2的水溶液,于回流状态下搅拌2h,得到的产物抽滤、洗涤、烘干、粉碎后得到多聚脂 肪酸的Zn盐或Ca盐。
第五步,将上步所得的20质量份多聚脂肪酸Zn盐、40质量份多聚脂肪酸Ca盐配合均 匀后,依次加入10质量份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30质量份二苯甲酰甲烷搅拌均 匀即得一剂多效的油脂基PVC热稳定剂。
本实施例制备的中间产物多聚脂肪酸锌盐、一剂多效的油脂基PVC热稳定剂的红外光谱 图见图1。由图可见,2917cm–1和2849cm–1是—CH3、—CH2—中C—H的特征伸缩振动吸 收峰;多聚脂肪酸锌盐、一剂多效的油脂基PVC热稳定剂的红外谱图最大特点是1702cm-1处出现β-二酮的C=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同时在1540cm–1、1574cm–1出现了羧酸盐的不对 称伸缩振动(强蜂),说明发生了酸成盐反应。以下实施例制备的中间产物多聚脂肪酸的金 属或稀土盐、一剂多效的油脂基PVC热稳定剂具有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的红外光谱,不再具 体描述。
实施例2
第一步,按比例,将1000质量份大豆油、180质量份冰醋酸置于反应瓶中,搅拌加热至 60℃,滴加30%wt双氧水溶液850质量份、40质量份的98%wt浓硫酸,滴加完毕后保温10h, 静置片刻分去水层,调节酯层pH值至中性后,用水洗4次后,减压蒸馏除去低沸点产物, 得环氧脂肪酸甘油酯。取300质量份环氧脂肪酸甘油酯及3000质量份1,4-二氧六环置于反 应瓶中,于-5℃下滴加2质量份Et3OBF4,滴加完毕后于60℃下保温4h后,减压蒸馏除去溶 剂,得多聚脂肪酸酯。
第二步,在反应瓶中按苯酚:桐酸甲酯量比为7:3比例加入300质量份苯酚和桐酸甲酯, 搅拌状态下加入对1.2质量份甲苯磺酸,于40℃下反应6h,得到桐酸甲酯酚加成物。
第三步,将多聚脂肪酸酯和桐酸甲酯酚加成物按质量比为10:4的比例混合均匀,取300 质量份加入反应瓶中,于110℃下滴加140质量份30%wt NaOH水溶液,回流3h后,用饱和 食盐水洗涤4次,静置分层,抽滤、洗涤、烘干即得多聚脂肪酸Na盐。
第四步,在反应瓶中加入150mL乙醇、100质量份多聚脂肪酸Na盐、5质量份的二甲基 硅油搅拌均匀后,按与多聚脂肪酸Na盐摩尔比为1:1(mol:mol)的比例分别加入ZnCl2或 CaCl2的水溶液,于回流状态下搅拌4h,得到的产物抽滤、洗涤、烘干、粉碎后得到多聚脂 肪酸的Zn盐或Ca盐。
第五步,将上步所得的14质量份多聚脂肪酸Zn盐、70质量份多聚脂肪酸Ca盐配合均 匀后,依次加入10质量份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6质量份硬脂酰苯 甲酰甲烷按比例混合均匀即得一剂多效的油脂基PVC热稳定剂。
实施例3
第一步,按比例,将1000质量份大豆油、300质量份冰醋酸置于反应瓶中,搅拌加热至 35℃,滴加30%wt双氧水溶液600mL、5质量份磷酸,滴加完毕后保温5h,静置片刻分去水 层,调节酯层pH值至中性后,用水洗3次后,减压蒸馏除去低沸点产物,得环氧脂肪酸甘 油酯。取300质量份环氧脂肪酸甘油酯及3000质量份二氯甲烷置于反应瓶中,于0℃下滴加 6质量份SbCl5,滴加完毕后于0℃下保温4h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多聚脂肪酸酯。
第二步,在反应瓶中按苯酚:桐酸甲酯质量比为7:5比例加入总量为300质量份苯酚和桐 酸甲酯,搅拌状态下加入1.0质量份对甲苯磺酸,于50℃下反应5h,得到桐酸甲酯酚加成物。
第三步,将多聚脂肪酸酯和桐酸甲酯酚加成物按质量比为10:3的比例混合均匀,取300 质量份加入反应瓶中,于90℃下滴加165质量份30%wt NaOH水溶液,回流4h后,用饱和 食盐水洗涤5次,静置分层,抽滤、洗涤、烘干即得多聚脂肪酸Na盐。
第四步,在反应瓶中加入400质量份丙二醇甲醚、100质量份多聚脂肪酸Na盐、用量为 多聚脂2质量份的二甲基硅油搅拌均匀后,按与多聚脂肪酸Na盐摩尔比为1.1:1(mol:mol) 的比例分别加入ZnCl2、CaCl2或LaCl3·7H2O的水溶液,于回流状态下搅拌3h,得到的产 物抽滤、洗涤、烘干、粉碎后得到多聚脂肪酸的钙、锌及镧盐。
第五步,将上步所得的15质量份多聚脂肪酸的Zn盐、45质量份多聚脂肪酸的Ca盐和 10质量份多聚脂肪酸的La盐混合均匀后依次加入5质量份双(2,4,6-三叔丁基苯基)季戊四 醇二亚磷酸酯、25质量份二苯甲酰甲烷钙混合均匀即得一剂多效的油脂基PVC热稳定剂。
实施例4
第一步,按比例,将500质量份亚麻油、500质量份亚麻仁油、250质量份冰醋酸置于反 应瓶中,搅拌加热至55℃,滴加30%wt双氧水溶液700mL、10质量份磷酸,滴加完毕后保 温6h,静置片刻分去水层,调节酯层pH值至中性后,用热水洗3次后,减压蒸馏除去低沸 点产物,得环氧脂肪酸甘油酯。取300质量份环氧脂肪酸甘油酯及3000质量份1,4-二氧六 环置于反应瓶中,于10℃下滴加3质量份Et3OBF4,滴加完毕后于10℃下保温5h后,减压 蒸馏除去溶剂,得多聚脂肪酸酯。
第二步,在反应瓶中按苯酚:桐酸甲酯质量比为7:5比例加入总量为300质量份苯酚和桐 酸甲酯,搅拌状态下加入0.9质量份对甲苯磺酸,于40℃下反应6h,得到桐酸甲酯酚加成物。
第三步,将多聚脂肪酸酯和桐酸甲酯酚加成物按质量比为10:1的比例混合均匀,取300 质量份加入反应瓶中,于100℃下滴加145质量份30%wt NaOH水溶液,回流3.5h后,质量 份用饱和食盐水洗涤5次,静置分层,抽滤、洗涤、烘干即得多聚脂肪酸Na盐。
第四步,在反应瓶中加入200mL乙醇、100质量份多聚脂肪酸Na盐、3质量份二甲基硅 油搅拌均匀后,按与多聚脂肪酸Na盐摩尔比为1.1:1(mol:mol)的比例分别加入ZnCl2、CaCl2的水溶液,于回流状态下搅拌2h,得到的产物抽滤、洗涤、烘干、粉碎后得到多聚脂肪酸的 Zn盐或多聚脂肪酸的Ca盐。
第五步,将上步所得的30质量份多聚脂肪酸的Zn盐、60质量份多聚脂肪酸的Ca盐混 合均匀,依次加入5质量份四(2,4-二叔丁基苯基-4,4’-联苯基)双磷酸酯、5质量份乙酰丙 酮混合均匀即得一剂多效的油脂基PVC热稳定剂。
实施例5
第一步,按比例,将1000质量份玉米油、200质量份冰醋酸置于反应瓶中,搅拌加热至 70℃,滴加30%wt双氧水溶液750mL、20质量份磷酸,滴加完毕后保温7h,静置片刻分去 水层,调节酯层pH值至中性后,用水洗3次后,减压蒸馏除去低沸点产物,得环氧脂肪酸 甘油酯。取300质量份环氧脂肪酸甘油酯及3000质量份氯仿置于反应瓶中,于25℃下滴加 1.5质量份HClO4,滴加完毕后于40℃下保温3h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多聚脂肪酸酯。
第二步,在反应瓶中按苯酚:桐酸甲酯质量比为7:4比例加入总量为300质量份苯酚和桐 酸甲酯,搅拌状态下加入0.8质量份对甲苯磺酸或BF3乙醚,于50℃下反应4h,得到桐酸甲 酯酚加成物。
第三步,将多聚脂肪酸酯和桐酸甲酯酚加成物按质量比为10:2的比例混合均匀,取300 质量份加入反应瓶中,于90℃下滴加150质量份30%wt NaOH水溶液,回流4h后,质量份 用饱和食盐水洗涤5次,静置分层,抽滤、洗涤、烘干即得多聚脂肪酸Na盐。
第四步,在反应瓶中加入500mL、100质量份多聚脂肪酸Na盐、2质量份二甲基硅油搅 拌均匀后,按与多聚脂肪酸Na盐摩尔比为1.05:1(mol:mol)的比例分别加入ZnCl2、CaCl2的水溶液,于回流状态下搅拌3h,得到的产物抽滤、洗涤、烘干、粉碎后得到多聚脂肪酸的 Zn盐、多聚脂肪酸的Ca盐。
第五步,将上步所得的14质量份多聚脂肪酸的Zn盐、70质量份多聚脂肪酸的Ca盐混 合均匀后,依次加入5质量份二硬脂酰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15质量份硬脂酰苯甲酰甲烷混 合均匀即得一剂多效的油脂基PVC热稳定剂。
比较例1:
我们选择了几个市场上相对用量较大的品牌热稳定剂与自制钙锌复合热稳定剂在同等用 量同样配方的情况下,比较产品的性能。
实验组1
对比组1:
原料 用量(g) PVC 100 DOP 30 硬脂酸钙 2.25 硬脂酸锌 0.75
对比组2:
原料 用量(g) PVC 100 DOP 40 硬脂酸钙 2.25 硬脂酸锌 0.75
对比组3:
原料 用量(g) PVC 100 DOP 30 国内市售钙锌复合热稳定剂 3
对比组4:
原料 用量(g) PVC 100 DOP 40 国内市售钙锌复合热稳定剂 3
拉伸性能测试:在HAAKE(德国)MiniJet II中采用AHTM D638Type V哑铃型模具, 注塑成哑铃形拉伸样条拉伸区厚度3.18mm,宽度3.18mm,原始标距7.62mm。采用CMT400 型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深圳新三思),按ASTM D638-2003《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测定材料的拉伸性能,拉伸测试速度为10mm/min,每组平行测试六个样。
静态热稳定性实验:分别将实验组1、对比组1至对比组4配方的物料混合均匀,取 60.0g在转矩流变仪上165-170℃、转速40r/min下塑炼3min,然后利用微型平板硫化机将 胶料全部压成1mm厚度之试片。利用GB/T2917.1-2002刚果红实验法于185℃下考察产品静 态热稳定性的优劣。
动态热稳定性实验:分别将实验组1、对比组1至对比组4配方的物料混合均匀,取64g 样品在转矩流变仪上测试,初始值转速:30.0r/min;混炼器测试点:T1=180.5℃,T2=180.9℃, T3=182.3℃。
实验组1、对比组1至对比组4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断裂伸长率作对比,结果见表1。由 表1可以看出体系100gPVC/30gDOP/3g本发明制备一剂多效的钙锌复合热稳定剂可与体系 100gPVC/40gDOP/3g国内市售钙锌复合热稳定剂、体系100gPVC/40gDOP/3g硬脂酸钙锌复 合热稳定剂的力学性能相媲美,并明显优于体系100gPVC/30gDOP/3g国内市售钙锌复合热稳 定剂、体系100gPVC/30gDOP/3g硬脂酸钙锌复合热稳定剂的力学性能。因此本发明制得产品 在提高PVC热稳定性的同时具有增塑性能,实际应用中可减少加工过程中DOP等增塑剂的 用量。
表1实验组与对比组热稳定剂对PVC材料力学性能的对比
配方号 拉伸强度/MPa 拉伸断裂伸长率/% 实验组1 17.7 247.0 对比组1 22.9 181.4 对比组2 17.2 241.9 对比组3 26.0 182.6 对比组4 17.7 244.7
在保证制品增塑性能的前提下,考察热稳定剂对PVC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实验组1、对 比组2、对比组4的静态热稳定性性能和动态热稳定性实验分别见对比见表2及附图1;经比 较可知体系100g PVC/30g DOP/3g本发明制备一剂多效的钙锌复合热稳定剂可与体系100g PVC/40g DOP/3g国内市售钙锌复合热稳定剂、体系100g PVC/40g DOP/3g硬脂酸钙锌复合热 稳定剂的热稳定性相媲美。
因此本发明制得产品性能可与市售钙锌复合热稳定剂相媲美,在赋予制品更好的热稳定 性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增塑性能,可减少加工过程中DOP等增塑剂的用量。
表2实验组与对比组PVC热稳定剂静态热稳定性能分析
实施例6
第一步,按比例,将800质量份光皮树籽油、200质量份蓖麻油、120质量份冰醋酸置于 反应瓶中,搅拌加热至75℃,滴加30%wt双氧水溶液850mL、50质量份磷酸,滴加完毕后 保温10h,静置片刻分去水层,调节酯层pH值至中性后,用热水洗3次后,减压蒸馏除去低 沸点产物,得环氧脂肪酸甘油酯。取300质量份环氧脂肪酸甘油酯及300质量份二氯甲烷置 于反应瓶中,于20℃下滴加2质量份CF3SO3H,滴加完毕后于60℃下保温4h后,减压蒸馏 除去溶剂,得多聚脂肪酸酯。
第二步,在反应瓶中按苯酚:桐酸甲酯质量比为7:3比例加入总量为300质量份苯酚和桐 酸甲酯,搅拌状态下加入0.6质量份对甲苯磺酸,于70℃下反应2h,得到桐酸甲酯酚加成物。
第三步,将多聚脂肪酸酯和桐酸甲酯酚加成物按质量比为10:0.6的比例混合均匀,取 300质量份加入反应瓶中,于100℃下滴加140质量份30%wt NaOH水溶液,回流3h后,质 量份用饱和食盐水洗涤3次,静置分层,抽滤、洗涤、烘干即得多聚脂肪酸Na盐。
第四步,在反应瓶中加入300mL、100质量份多聚脂肪酸Na盐、4质量份二甲基硅油搅 拌均匀后,按与多聚脂肪酸Na盐摩尔比为1:1(mol:mol)的比例分别加入ZnCl2、CaCl2或 LaCl3·7H2O的水溶液于回流状态下搅拌4h,得到的产物抽滤、洗涤、烘干、粉碎后得到多 聚脂肪酸的Zn盐、Ca盐或La盐。
第五步,将上步所得的15质量份多聚脂肪酸的Zn盐、45质量份多聚脂肪酸Ca盐和20 质量份多聚脂肪酸La盐混合均匀,然后依次加入10质量份二硬脂酰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6 质量份脱氢乙酸混合均匀即得一剂多效的油脂基PVC热稳定剂。
实施例7
第一步,按比例,将800质量份梓油菜籽油、200质量份花生油、200质量份冰醋酸置于 反应瓶中,搅拌加热至65℃,滴加30%wt双氧水溶液750mL、30质量份浓硫酸,滴加完毕 后保温8h,静置片刻分去水层,调节酯层pH值至中性后,用热水洗3次后,减压蒸馏除去 低沸点产物,得环氧脂肪酸甘油酯。取300质量份环氧脂肪酸甘油酯及3000mL二氯甲烷置 于反应瓶中,于0℃下滴加2.5质量份CF3COOH,滴加完毕后于50℃下保温4.5h后,减压 蒸馏除去溶剂,得多聚脂肪酸酯。
第二步,在反应瓶中按苯酚:桐酸甲酯质量比为7:7比例加入总量为300质量份苯酚和桐 酸甲酯,搅拌状态下加入1.1质量份BF3乙醚,于40℃下反应3h,得到桐酸甲酯酚加成物。
第三步,将多聚脂肪酸酯和桐酸甲酯酚加成物按质量比为10:1.2的比例混合均匀,取 300质量份加入反应瓶中,于90℃下滴加150质量份30%wt NaOH水溶液,回流4h后,用 饱和食盐水洗涤4次,静置分层,抽滤、洗涤、烘干即得多聚脂肪酸Na盐。
第四步,在反应瓶中加入100mL乙醇、100质量份多聚脂肪酸Na盐、3质量份二甲基硅 油搅拌均匀后,按与多聚脂肪酸Na盐摩尔比为0.95:1(mol:mol)的比例分别加入ZnCl2、CaCl2的水溶液,于回流状态下搅拌2h,得到的产物抽滤、洗涤、烘干、粉碎后得到多聚脂肪酸Zn 盐或Ca盐。
第五步,将上步所得的20质量份多聚脂肪酸Zn盐、60质量份多聚脂肪酸Ca盐、15质 量份二硬脂酰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5质量份乙酰丙酮混合均匀即得一剂多效的油脂基PVC 热稳定剂。
实施例8
第一步,按比例,将700质量份棕榈油、300质量份棕榈仁油、300质量份冰醋酸置于反 应瓶中,搅拌加热至40℃,滴加30%wt双氧水溶液600mL、5质量份浓硫酸,滴加完毕后保 温5h,静置片刻分去水层,调节酯层pH值至中性后,用热水洗3次后,减压蒸馏除去低沸 点产物,得环氧脂肪酸甘油酯。取300质量份环氧脂肪酸甘油酯及3000质量份1,4-二氧六 环置于反应瓶中,于25℃下滴加3质量份CF3COOH,滴加完毕后于25℃下保温4h后,减 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多聚脂肪酸酯。
第二步,在反应瓶中按苯酚:桐酸甲酯质量比为7:5比例加入总量为300质量份苯酚和桐 酸甲酯,搅拌状态下加入0.9质量份对甲苯磺酸,于65℃下反应3h,得到桐酸甲酯酚加成物。
第三步,将多聚脂肪酸酯和桐酸甲酯酚加成物按质量比为10:0.5的比例混合均匀,取 300质量份加入反应瓶中,于110℃下滴加160质量份30%wt NaOH水溶液,回流2h后,质 量份用饱和食盐水洗涤5次,静置分层,抽滤、洗涤、烘干即得多聚脂肪酸Na盐。
第四步,在反应瓶中加入300质量份丙二醇甲醚、100质量份多聚脂肪酸Na盐、3质量 份的二甲基硅油搅拌均匀后,按与多聚脂肪酸Na盐摩尔比为1:1(mol:mol)的比例分别加入 ZnCl2、CaCl2或NdCl3·6H2O的水溶液,于回流状态下搅拌3h,得到的产物抽滤、洗涤、 烘干、粉碎后得到多聚脂肪酸的Zn盐、Ca盐或Nd盐。
第五步,将上步所得的15质量份多聚脂肪酸Zn盐、60质量份多聚脂肪酸Ca盐、15质 量份多聚脂肪酸Nd盐、7质量份二硬脂酰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3质量份二苯甲酰甲烷钙混 合均匀后即得一剂多效的油脂基PVC热稳定剂。
实施例9
第一步,按比例,将400质量份桐油、600质量份小桐子油、250质量份冰醋酸置于反应 瓶中,搅拌加热至30℃,滴加30%双氧水溶液700mL、20质量份的98%浓硫酸,滴加完毕 后保温7h,静置片刻分去水层,调节酯层pH值至中性后,用热水洗3次后,减压蒸馏除去 低沸点产物,得环氧脂肪酸甘油酯。取300质量份环氧脂肪酸甘油酯及3000质量份90~120℃ 的高沸点石油醚置于反应瓶中,于0℃下滴加6质量份Et3OBF4,滴加完毕后于0℃下保温 3h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多聚脂肪酸酯。
第二步,在反应瓶中按苯酚:桐酸甲酯质量比为7:3比例加入总量为300质量份苯酚和桐 酸甲酯,搅拌状态下加入1.1质量份BF3乙醚,于60℃下反应4h,得到桐酸甲酯酚加成物。
第三步,将多聚脂肪酸酯和桐酸甲酯酚加成物按质量比为10:5的比例混合均匀,取300 质量份加入反应瓶中,于100℃下滴加150质量份30%NaOH水溶液,回流3h后,质量份用 饱和食盐水洗涤4次,静置分层,抽滤、洗涤、烘干即得多聚脂肪酸Na盐。
第四步,在反应瓶中加入200mL乙醇、100质量份多聚脂肪酸Na盐、4质量份的二甲基 硅油搅拌均匀后,按与多聚脂肪酸Na盐摩尔比为1.1:1(mol:mol)的比例分别加入、Pr2(SO4)3或Ce(NO3)3·6H2O的水溶液,于回流状态下搅拌3h,得到的产物抽滤、洗涤、烘干、粉碎 后得到多聚脂肪酸的Ca盐、Pr盐或Ce盐。
第五步,将上步所得的50质量份多聚脂肪酸的Ca盐、10质量份多聚脂肪酸的Pr盐、 10质量份多聚脂肪酸Ce盐配合均匀后,依次加入5质量份双(2,4,6-三叔丁基苯基)季戊四 醇二亚磷酸酯、5质量份二硬脂酰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20质量份硬脂酰苯甲酰甲烷混合均 匀即得一剂多效的油脂基PVC热稳定剂。
实施例10
第一步,按比例,将1000质量份大豆油、300质量份冰醋酸置于反应瓶中,搅拌加热至 45℃,滴加30%wt双氧水溶液600质量份、5质量份的98%浓硫酸,滴加完毕后保温5h,静 置后分去水层,调节酯层pH值至中性后,用水洗3次后,减压蒸馏除去低沸点产物,得环 氧脂肪酸甘油酯;取300质量份环氧脂肪酸甘油酯及3000质量份溶剂置于反应瓶中,于25℃ 下滴加3质量份CF3COOH,滴加完毕后于25℃下保温4h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多聚脂 肪酸酯。
第二步,在反应瓶中按苯酚/桐酸甲酯量比为7:3比例加入300质量份苯酚和桐酸甲酯, 搅拌状态下加入对0.6质量份BF3乙醚,于70℃下反应2h,得到桐酸甲酯酚加成物。
第三步,将多聚脂肪酸酯和桐酸甲酯酚加成物按质量比为10:3的比例混合均匀,取300 质量份加入反应瓶中,于110℃下滴加130质量份30%NaOH水溶液,回流2h后,用饱和食 盐水洗涤3次,静置分层,抽滤、洗涤、烘干即得多聚脂肪酸Na盐。
第四步,在反应瓶中加入100mL乙醇、100质量份多聚脂肪酸Na盐、1质量份二甲基硅 油搅拌均匀后,按与多聚脂肪酸Na盐摩尔比为0.95:1(mol:mol)的比例分别加入ZnCl2或 LaCl3·7H2O的水溶液,于回流状态下搅拌2h,得到的产物抽滤、洗涤、烘干、粉碎后得到 多聚脂肪酸Zn盐金属或多聚脂肪酸La盐。
第五步,将上步所得的20质量份多聚脂肪酸酯Zn盐、60质量份多聚脂肪酸La盐配合 均匀,然后依次加入5质量份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3质量份双(2,4—二叔丁 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8质量份二苯甲酰甲烷、4质量份硬脂酰苯甲酰甲烷混合均匀 即得一剂多效的油脂基PVC热稳定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