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糠醇的合成方法、多孔纳米碳化硅负载铂催化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糠醇的合成方法、多孔纳米碳化硅负载铂催化剂.pdf(12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416194.2 (22)申请日 2016.06.15 (71)申请人 华东师范大学 地址 200062 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 号 (72)发明人 李晓红姚瑞华吴鹏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麦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1257 代理人 董红曼 (51)Int.Cl. C07D 307/44(2006.01) B01J 27/22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糠醇的合成方法、 多孔纳米碳化硅负载 铂催化剂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
2、种糠醇的绿色合成路线, 所 述合成路线采用多孔纳米碳化硅负载铂催化剂, 在室温、 水溶剂中催化糠醛的选择加氢反应, 高 选择性地合成所述糠醇。 所述多孔纳米碳化硅负 载铂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与孔体积, 有类 似于花菜的形貌结构, 铂粒子分布均匀, 具有较 高的分散度, 有利于催化剂活性中心与反应底物 的活化, 因此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室温、 水溶 剂)用于糠醛的选择加氢反应时, 催化剂的活性 高、 糠醇的选择性高。 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多孔 纳米碳化硅负载铂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以SiC为 载体, 以六水合氯铂酸为活性组分前体, 经超声 浸渍、 干燥后在50099.999的高纯氢中还原 制备得。
3、到催化剂。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4页 CN 106083775 A 2016.11.09 CN 106083775 A 1.一种糠醇的合成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多孔纳米碳化硅负载铂催化剂xPt/SiC在300-500的氢气气氛中预处理2-6小 时; (2)将上述预处理后的催化剂与溶剂、 糠醛在高压反应釜中用99.999的纯氢中进行3 次置换, 然后通入压力为0.5-2兆帕的纯氢气, 搅拌下进行催化氢化反应得到所述糠醇; 反 应温度为25, 反应时间为30-240分钟; 其中, 所述多孔纳米碳化硅负载铂催化剂xPt/SiC中, x表示铂在催化剂中的重量百分 比。
4、, 为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 所述x为1、 3或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 预处理的温度为4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 所述糠醛的摩尔浓度为0.3- 2mol/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 所述多孔纳米碳化硅负载铂 催化剂与糠醛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00-1:200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 所述溶剂为去离子水。 7.一种多孔纳米碳化硅负载铂催化剂, 其特征在于, 用xPt/SiC。
5、表示, x表示铂在催化剂 中的重量百分比, 所述x为1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孔纳米碳化硅负载铂催化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催化剂以多孔 纳米碳化硅材料SiC为载体; 铂粒子粒径均匀, 平均粒径为1.3-4.2nm, 且在SiC载体上分散, 分散度为27-87; 所述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260-340m2/g, 孔体积为0.40-0.60cm3/g。 9.一种多孔纳米碳化硅负载铂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以SiC为载体, 以六水 合氯铂酸为活性组分前体, 经超声浸渍、 干燥后在50099.999的高氢中还原, 制备得到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孔纳米碳化硅负载铂催化剂。 10.如权利要。
6、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a)以多孔纳米碳化硅材料SiC为载体, 向载体中滴加含铂浓度为10-20mg/mL的氯铂酸 的水溶液, 其中金属铂与载体的重量比为1:991:19, 搅拌使其混合, 超声60-120分钟使金 属与载体分散, 然后搅拌4-6小时后待溶剂自然挥发, 最后在60-80条件下干燥12-16小 时, 得到铂担载量为15的Pt/SiC催化剂前体; (b)将上述催化剂前体在氮气氛围下200度焙烧2-4个小时; (c)将上述煅烧后的催化剂直接用99.999的氢气在500度还原2-6个小时, 得到不同 担载量的多孔纳米碳化硅负载铂催化剂xPt/SiC催化剂;。
7、 其中, x为15。 11.将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催化剂用于糠醛的选择加氢反应制备糠醇的应用。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6083775 A 2 一种糠醇的合成方法、 多孔纳米碳化硅负载铂催化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学品的制备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糠醇的绿色合成方法、 多孔纳 米碳化硅负载铂催化剂。 背景技术 0002 在生物精炼体系中, 糠醛是已经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平台化合物之一, 其原料丰富 多样, 价格低廉。 糠醛可由各种农副产品中萃取, 包括玉米穗轴、 燕麦与小麦的麦麸和锯木 屑。 因其主要由一些可再生的农业副产物获得, 而不是不可再生的石油或煤炭获得, 因而。
8、如 何有效的、 绿色的开发以糠醛为底物的化学转化和应用吸引了很多科学家们的目光。 0003 糠醇主要是由糠醛经过选择性加氢得到的不饱和醇类产物, 被广泛地应用于精细 化学品和聚合物的制备。 例如, 糠醇主要应用于合成赖氨酸, 维生素C, 润滑油, 分散剂, 塑化 剂等, 应用于恒温树脂、 耐酸砖、 耐腐蚀玻璃纤维、 耐腐蚀聚合物混凝土和液体树脂电镀浴 缸的生产。 糠醇的工业制法是由糠醛加氢制得, 加氢分为液相加氢和气相加氢两种。 液相加 氢法主要是: 糠醛与氢气以1:42(摩尔比)的比例在Cu-Cr-Ca系催化剂存在下, 于190210 , 5-8MPa下(或10MPa以上, 170, 采用C。
9、u-Cr催化剂)进行反应, 反应结束后, 沉降, 除去固 体催化剂, 所得液体为糠醇粗品。 气相加氢法主要是在列管式反应器中, 糠醛与氢气以1:42 (摩尔比)在Ni-Cu或Cr-Cu系催化剂存在下, 于80170, 0.10.39MPa下反应制得。 所得 粗糠醇于8087KPa下减压精馏以除去焦油状物质, 然后用亚硫酸氢钠洗涤, 干燥脱水后, 再加入碳酸钠进行减压蒸馏, 即得纯品呋喃甲醇。 以上方法不仅反应条件苛刻, 而且还会生 成有毒的Cr2O3, 对环境带来很大的危害。 因此, 设计一种绿色化的糠醇合成路线是非常有必 要的, 也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 0004 因为含Cr的催化剂会带来。
10、很多的有毒的Cr2O3, 所以研制不含Cr的催化剂具有很高 的研究价值, JigishaK.Parikh等人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含Cr的双金属Co-Cu/SBA-15催化 剂。 在2兆帕氢气170度反应4个小时、 糠醛与溶剂异丙醇摩尔比为1:7的条件下, 可以得到 80的糠醇选择性。 该研究尽管没有使用含Cr的催化剂, 但反应条件非常苛刻。 0005 为了在温和条件下实现对糠醛的选择加氢制备糠醇, 很多科学家采用了贵金属催 化剂作为活性中心。 GeorgiosKyriakou等人以SiO2,ZnO,-Al2O3,CeO2, MgO为载体制备了 担载量为2wt的负载铂催化剂, 发现这些不同载体负载的。
11、铂催化剂在常压氢气、 50-70度, 反应近7个小时的条件下催化糠醛的选择加氢反应, 其中性能相对较好的Pt/-Al2O3催化 剂, 可以在50度、 常压氢气、 甲醇为溶剂、 反应7个小时后获得80的糠醛转化率和99的糠 醇选择性; 但是其底物的相对量很少(在20mg催化剂用量时, 底物用量仅为16.5 L), 且反应 时间为7个小时, 表明催化剂活性还不够高(AppliedCatalysisB:Environmental180 (2016)580585)。 另外, D.Srinivas等人分别制备了Pd/-Al2O3、 Pt/-Al2O3催化剂, 发现 Pd对糠醛的选择加氢产物主要是四氢呋喃。
12、甲醇, 而活性中心Pt对应的加氢产物则主要是糠 醇。 5wtPt/-Al2O3催化剂在以异丙醇为溶剂、 2兆帕氢气、 60度下反应5个小时的条件下 得到45.7的转化率和98.1的选择性(1克糠醛、 0.05克催化剂)(JournalofCatalysis 说明书 1/6 页 3 CN 106083775 A 3 327(2015)65-77)。 尽管氧化铝负载的铂催化剂可以获得较好的糠醇选择性, 但反应条件同 样比较苛刻, 并且即使这么苛刻的反应条件下转化率仍然不高, 依然存在反应活性不高的 问题。 0006 碳化硅是由美国人艾奇逊在1891年电熔金刚石实验时, 在实验室偶然发现的一种 碳化。
13、物, 由于当时误认为是金刚石的混合体, 故取名金刚砂。 碳化硅的硬度很大,莫氏硬度 为9.5级, 仅次于世界上最硬的金刚石(10级), 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 是一种半导体, 高温时 能抗氧化。 碳化硅由于化学性能稳定、 导热系数高、 热膨胀系数小、 耐磨性能好, 除作磨料用 外, 还有很多其他用途:如用作功能陶瓷、 高级耐火材料、 磨料及冶金原料。 目前碳化硅材料 主要用于光电催化及其高温反应等领域, 包括光催化反应、 费托合成反应、 太阳能电池、 电 催化氧化等反应, 在传统催化反应领域, 尤其是气液固三相反应中还不多见, 作为载体负载 活性金属纳米粒子用于糠醛的选择性催化氢化反应还未见相关。
14、报道。 发明内容 0007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糠醇的绿色合成路 线, 采用多孔纳米碳化硅负载铂为催化剂、 在室温、 水作溶剂的温和条件下高效催化糠醛的 选择性加氢反应, 可以高选择性地制备糠醇。 0008 本发明提出的糠醇的绿色合成方法, 采用比较温和的反应条件, 在室温、 水溶剂中 进行糠醇的高选择性合成,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9 (1)将多孔纳米碳化硅负载铂催化剂xPt/SiC在300-500的氢气气氛中预处理2- 6小时; 0010 (2)将上述预处理后的催化剂与溶剂、 糠醛在高压反应釜中用99.999的纯氢中 进行3次置换, 然后通入压力为0.。
15、5-2.0兆帕的纯氢气, 在电磁搅拌下进行催化氢化反应, 其 反应温度为25恒温水浴, 反应时间为30-300分钟, 得到所述糠醇。 0011 其中, 步骤(1)中, 0012 所述多孔纳米碳化硅负载铂催化剂xPt/SiC中, x为15; 优选地, x为1, 3, 或5, 即 包括Pt/SiC、 3Pt/SiC和5Pt/SiC。 0013 所述预处理的温度优选地为400; 预处理的时间优选地为2小时。 高温预处理保 证了由于接触空气导致的催化剂被氧化的部分表面, 被充分还原为金属态物种。 结合实验 我们发现2个小时400的高纯氢条件下预处理可以得到最高的催化活性, 说明2个小时的 预处理已经足。
16、够把催化剂充分还原。 0014 其中, 步骤(2)中, 0015 所述糠醛的摩尔浓度为0.3-2mol/L; 优选地, 为0.4mol/L。 0016 所述多孔纳米碳化硅负载铂催化剂与糠醛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00-1:2000; 优选 地, 为1:800。 0017 所述溶剂为去离子水。 0018 所述纯氢气的压力优选地为1.0兆帕。 0019 所述反应时间优选地为180分钟。 0020 所述糠醛的转化率为78-99.2; 所述糠醇的选择性为95.5-98.0。 0021 所述氢化反应结束后, 还可以包括将产物糠醇与催化剂分离, 用气相色谱对其产 说明书 2/6 页 4 CN 1060837。
17、75 A 4 物进行分析的步骤。 0022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多孔纳米碳化硅负载铂催化剂xPt/SiC, (x表示Pt在催化剂 中的重量百分比), 所述x为15; 优选地, x为1、 3或5, 分别命名为Pt/SiC、 3Pt/SiC和5Pt/ SiC。 所述催化剂以多孔纳米碳化硅材料(SiC)为载体, 类似于花菜的形貌结构, Pt粒子粒径 均匀, 分布均匀, 且在SiC载体上高度分散, 铂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3-4.2nm, 具有1-5不 同的担载量, 金属铂在载体表面的分散度为27-87, 有利于催化剂活性中心与反应底物 的活化;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260-340m2/g, 孔体积为0.4。
18、0-0.60cm3/g。 用于糠醛的选择加氢 制备糠醇, 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室温、 水作溶剂)可以获得较好的糠醛转化率和糠醇选择 性。 本发明所选用的多孔纳米碳化硅不仅保留了工业碳化硅较高的化学稳定性的特点, 还 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 便于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的分散。 0023 以3Pt/SiC催化剂为例, 所述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334m2/g与孔体积 0.51cm3/g, 室温下用于糠醛的选择加氢反应, 240分钟内糠醛的转化率达到97.1, 选择性 达到98.7, 催化活性TOF可以达到1336h-1。 0024 本发明还提出了所述多孔纳米碳化硅负载铂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以SiC为载。
19、体, 以 六水合氯铂酸为活性组分前体, 经超声浸渍、 干燥后在50099.999的高氢中还原制备得 到催化剂。 0025 具体制备包括: 0026 (a)以一种多孔纳米碳化硅材料(SiC)为载体, 向载体中滴加氯铂酸的水溶液(含 Pt浓度为10-20mg/mL), 其中金属铂与载体的重量比为1:991:19, 快速搅拌使其迅速混 合, 超声60-120分钟使金属与载体充分分散, 然后搅拌4-6小时后待溶剂自然挥发, 最后在 烘箱中60-80度下干燥12-16小时, 得到Pt担载量为15的Pt/SiC催化剂前体; 0027 (b)将上述催化剂前体在氮气氛围下200度焙烧2-4个小时; 0028 。
20、(c)将上述煅烧后的催化剂直接用99.999的氢气在500度还原2-6个小时, 得到 不同担载量的xPt/SiC催化剂; 其中, x为15。 0029 其中, 步骤(a)中, 氯铂酸的水溶液(含Pt浓度优选地为18.5mg/mL); 金属铂与载体 的重量比优选地为1: 32; 烘箱中的温度优选地为80; 干燥的时间优选地为12小时。 0030 步骤(b)中, 优选地, 焙烧的时间优选地为3小时; 0031 步骤(c)中, 优选地, 还原的时间优选地为3小时; x优选地为1、 3、 5。 0032 其中, 不同担载量的催化剂的制备, 以固定载体纳米碳化硅的量, 通过控制不同活 性中心铂的量来调控。
21、不同担载量的催化剂的制备。 以控制变量的思想来得到担载量的催化 剂对该路径下该催化加氢反应的影响。 0033 以3Pt/SiC催化剂的制备为例, 具体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0034 (a)以多孔纳米碳化硅材料SiC为载体, 向载体中滴加氯铂酸的水溶液, 金属铂与 载体的重量比为1:32, 搅拌4-6小时后蒸干溶剂, 然后在烘箱中80下干燥12-16小时, 得到 多孔纳米碳化硅负载铂催化剂前体; 0035 (b)将上述多孔纳米碳化硅负载铂催化剂前体焙烧2-4个小时, 得到处理过的催化 剂; 0036 其中, 所述焙烧在氮气氛围下, 升温速度为1每分钟, 焙烧温度为200; 温度达 到200时开始对。
22、焙烧时间计时。 说明书 3/6 页 5 CN 106083775 A 5 0037 (c)将上述焙烧后的催化剂前体在99.999的高纯氢氛围下还原2-6个小时, 得到 所述3Pt/SiC催化剂。 0038 其中, 所述还原在高纯氢氛围下, 升温速度为5度每分钟, 所述还原的温度为500 度; 温度达到500时开始对焙烧时间计时。 0039 本发明还提出了将所述催化剂用于糠醛的选择加氢反应制备糠醇的应用。 004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选用了绿色环保的去离子水作为溶剂, 在非常温和的条 件下实现了糠醛的高效催化转化, 不仅糠醛的转化率高, 并且可以高选择性得到糠醇。 所述 糠醇的绿色合成路线。
23、中采用了xPt/SiC催化剂, 与Pt/SBA-15、 Pt/CMK-3、 传统的商品化Pt/C 和Pt/Al2O3催化剂相比, 在高选择性基础上催化活性得到显著提高, 从而进一步减少能耗、 节约资源, 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41 图1为本发明中纳米碳化硅载体SiC及实施例1中3Pt/SiC催化剂的广角X-射线衍 射图。 0042 图2: A为本发明中载体及实施例1中3Pt/SiC催化剂的N2吸附脱附曲线; B为本发明 中载体及实施例1中3Pt/SiC催化剂的不同孔径的单位吸附量图。 0043 图3为本发明中纳米碳化硅载体SiC的扫描电镜照片; A、 B分别为不同分辨率的碳 化硅载体。
24、的扫描电镜照片, 其中A图标尺为1 m, B图标尺为500nm。 0044 图4为本发明中实施例1制备的3Pt/SiC催化剂的透射电镜照片; A、 B分别为不同分 辨率3Pt/SiC催化剂的透射电镜照片, A图标尺为10nm、 B图标尺为5nm。 0045 图5为3Pt/SiC催化剂在去离子水中催化糠醛的选择加氢反应的动力学曲线。 0046 图6为不同载体负载铂催化剂在绿色溶剂去离子水中催化糠醛液相加氢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结合以下具体实施例和附图,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本发明的过程、 条件、 实验方法等, 除以下专门提及的内容之外, 均为本领域的普遍知识和公知常识, 。
25、本发 明没有特别限制内容。 0048 实施例1多孔纳米碳化硅负载铂催化剂3Pt/SiC的制备 0049 (a)、 向多孔纳米碳化硅SiC载体中滴加氯铂酸的水溶液, 其金属铂与载体的重量 比为1:32, 超声、 搅拌5小时后将溶剂自然晾干, 然后在烘箱中80度下干燥14小时得到多孔 纳米碳化硅负载型铂催化剂前体; 0050 (b)、 将上述催化剂前体在氮气氛围下, 于200度焙烧4个小时。 0051 (c)、 将上述焙烧后的催化剂前体在99.999的高纯氢氛围下于500度还原3个小 时, 得到多孔纳米碳化硅负载铂催化剂3Pt/SiC。 0052 所述多孔纳米碳化硅材料及其为载体负载铂催化剂3Pt。
26、/SiC的大角X-射线衍射见 图1, 从图1中可以发现在2 分别在35.6 、 60 、 78.1 为碳化硅材料不同晶面的特征衍射峰, 经过负载后其特征峰没有明显变化, 说明经过负载后载体很好的保持了原来的结构, 而且 从对应铂金属粒子的特征衍射峰的半峰宽, 可以验证我们透射电镜图中金属粒子比较小的 结论。 ; 催化剂的N2吸附脱附见图2, 从图2我们发现该载体具有比商品化碳化硅高的比表面 说明书 4/6 页 6 CN 106083775 A 6 积及合适的孔径, 从而分析其是一种很好的载体。 (孔径、 比表面积和孔容数据见表1); 载体 碳化硅的扫描电镜图见图3, 图3A图和B图分别代表不同。
27、分辨率的载体的扫面电镜图, 可以 观察碳化硅材料的结构形貌, 从B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碳化硅有类似于花菜的形貌结 构。 ; 催化剂的透射电镜见图4, 从两幅不同分辨率的投射电镜图中我们可以发现金属铂粒 子在载体上能够均匀的分散, 平均粒径大小约为2.1nm左右。 从表1的数据可以发现本发明 提供的多孔纳米碳化硅催化剂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 以及合适的孔径, 非常适合作为 催化剂载体。 从图1-图4 XRD数据发现立方形碳化硅对应的衍射峰, 从扫描电镜中发现本发 明提供的糠醇合成方法中采用的碳化硅有比较疏松的类似于菜花的结构形貌, 透射电镜照 片中可以看到活性中心铂纳米粒子在载体上能够很均匀。
28、的分散, 平均粒径大约在2.1纳米 左右。 0053 实施例2多孔纳米碳化硅负载铂催化剂Pt/SiC的制备 0054 操作步骤和条件同实施例1, 所不同的是, 金属铂与载体的重量比为1:99。 制备的 催化剂为多孔纳米碳化硅负载铂催化剂Pt/SiC。 0055 实施例3多孔纳米碳化硅负载铂催化剂5Pt/SiC的制备 0056 操作步骤和条件同实施例1, 所不同的是, 金属铂与载体的重量比为1:19。 制备的 催化剂的编号为5Pt/SiC。 0057 表1多孔纳米碳化硅负载铂催化剂参数 0058 0059 实施例4糠醛的选择加氢反应 0060 将上述实施例1-3制备的多孔纳米碳化硅材料负载铂催化。
29、剂xPt/SiC在多相糠醛 催化氢化反应中用于糠醛的选择加氢反应, 其具体步骤如下: 0061 (a)、 称取20mgPt/SiC或3Pt/SiC或5Pt/SiC催化剂在400度下的氢气气氛中预处 理2小时; 0062 (b)、 将上述预处理过的催化剂与10mL去离子水、 3.6mmol糠醛在反应釜中混合后 通入压力为1.0兆帕的纯氢气, 在25恒温水浴下电磁搅拌进行氢化反应, 反应时间为240 分钟; 0063 (c)、 氢化反应结束后将其产物与催化剂分离, 用气相色谱对其产物进行分析, 其 结果见表2。 0064 其中, 其他不同担载量的催化剂的催化氢化条件除了催化剂的种类不同, 其他条 。
30、件不变。 以作为金属铂担载量的不同, 对该类催化剂应用于该路线加氢的对比试验。 0065 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金属铂的担载量的增加, 糠醛的转化率明显提高, 其中, 担载 量为3wt的3Pt/SiC催化剂在240分钟的转化率达到97.1, 担载量为5wt的5Pt/SiC催 化剂在240分钟的转化率达到99.2, 糠醛几乎完全转化; 三种催化剂的选择性都较高, 一 直保持在95以上。 说明书 5/6 页 7 CN 106083775 A 7 0066 表2不同担载量xPt/SiC催化剂在25度、 1MPa氢气、 240分钟下对糠醛的加氢性能比 较 0067 0068 实施例5 0069 将上述实施。
31、例1制备得到的多孔纳米碳化硅材料负载铂催化剂3Pt/SiC用于糠醛 的多相催化氢化反应。 0070 下面以3Pt/SiC多孔纳米碳化硅材料负载铂催化剂在糠醛催化氢化反应的具体实 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具体步骤如下: 0071 a、 称取20mg3Pt/SiC催化剂在400度下的氢气气氛中预处理2小时; 0072 b、 将上述预处理过的催化剂与10mL去离子水、 3.6mmol糠醛在反应釜中通入压力 为1.0兆帕的纯氢气, 在25恒温水浴下电磁搅拌进行催化氢化反应30-300分钟; 0073 c、 氢化反应结束后将其产物与催化剂分离, 用气相色谱对其产物进行分析, 其结 果见图。
32、5, 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糠醛转化率逐渐增加, 符合动力学特征; 糠醇选择性基本不 随反应进行降低, 选择性维持在97以上, 说明在该条件下糠醛选择加氢副反应较少, 反应 路径单一。 0074 实施例6 0075 将上述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纳米介孔碳化硅材料负载铂催化剂3Pt/SiC和不同载 体担载的铂催化剂, 如5Pt/C、 5Pt/CMK-3、 5Pt/SBA-15、 5Pt/Al2O3用于糠醛的多相选择催化 氢化反应, 考察其在去离子水溶剂中的反应性能比较, 具体步骤如下: 0076 (a)、 称取20mg上述不同催化剂在400度下的氢气气氛中预处理2小时; 0077 (b)、 将上述预处理。
33、过的催化剂与10mL去离子水溶液、 3.6mmol糠醛在反应釜中通 入压力为1.0兆帕的纯氢气, 在25恒温水浴下电磁搅拌进行催化氢化反应240或300分钟; 0078 (c)、 氢化反应结束后将其产物与催化剂分离, 用气相色谱对其产物进行分析其结 果见图6, 从图6中发现在该路径下所选用的几种催化剂尽管都能够有较高的糠醇选择性, 但其它载体负载铂催化剂上得到的糠醛转化率明显低于本发明中提供的纳米碳化硅负载 的铂催化剂, 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纳米碳化硅负载铂催化剂在糠醛选择加氢制备糠醇反应中 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 0079 本发明的保护内容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 在不背离发明构思的精神和范围下, 本 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变化和优点都被包括在本发明中, 并且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保 护范围。 说明书 6/6 页 8 CN 106083775 A 8 图1 说明书附图 1/4 页 9 CN 106083775 A 9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4 页 10 CN 106083775 A 10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3/4 页 11 CN 106083775 A 11 图6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2 CN 106083775 A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