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7

一种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 上传人:宁***
  • 文档编号:9053506
  • 上传时间:2021-02-02
  • 格式:PDF
  • 页数:47
  • 大小:9.76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204334.1

    申请日:

    20120620

    公开号:

    CN102702245A

    公开日:

    2012100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7F7/10,A61K41/00,A61K31/695,A61P35/00

    主分类号:

    C07F7/10,A61K41/00,A61K31/695,A61P35/0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发明人:

    祝迎春,赵阳

    地址:

    200050 上海市长宁区定西路1295号

    优先权:

    CN201210204334A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何葆芳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是由有序介孔材料与偶联化试剂进行缩合反应而得,所述的偶联化试剂选自如下通式中的任意一种:Cl-SiR3或RO-SiR3,其中的R基团包含有疏水性有机基团。将所述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引入到低强度超声波体系中,可以增强低强度超声波空化效应强度。经体内外实验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疏水性纳米介孔材料与低强度超声波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毒性;尤其在增溶后,与低强度超声波联用,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有序介孔材料与偶联化试剂反应而得,所述的偶联化试剂选自如下通式中的任意一种:Cl-SiRRO-SiR,其中的R基团包含有疏水性有机基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基团包含有选自烷烃基、烯烃基、炔烃基、氟烷基、苯基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疏水性有机基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偶联化试剂为六甲基二硅氮烷、四甲基二硅氮烷、1,3-二乙烯基-1,1,3,3-四甲基二硅氮烷、三甲基氯硅烷、三乙基氯硅烷、十三氟辛基三甲氧基硅烷、三氟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序介孔材料的孔道直径为2~50nm、粒径为20~800nm、比表面积为100~2000m/g。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序介孔材料为MCM-41、MCM-48、SBA-15、MSU、球状介孔羟基磷灰石或层状介孔羟基磷灰石。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无水条件下使有序介孔材料与偶联化试剂进行缩合反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合反应的操作如下:将有序介孔材料用有机溶剂充分分散,然后加入偶联化试剂,在无水条件下、于0~100℃搅拌反应2~48小时;结束反应,用有机溶剂洗涤,干燥;有序介孔材料与偶联化试剂的摩尔比为1:(0.005~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合反应的操作如下:将有序介孔材料用正已烷充分分散,然后加入偶联化试剂,在无水条件下、于20~80℃搅拌反应6~48小时;结束反应,用正已烷、乙醇依次洗涤,于30~200℃干燥;有序介孔材料与偶联化试剂的摩尔比为1:(0.01~0.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序介孔材料选自孔道直径为2~50nm、粒径为20~800nm、比表面积为100~2000m/g的MCM-41、MCM-48、SBA-15、MSU、球状介孔羟基磷灰石、层状介孔羟基磷灰石中的任意一种有序介孔材料;所述的偶联化试剂选自六甲基二硅氮烷、四甲基二硅氮烷、1,3-二乙烯基-1,1,3,3-四甲基二硅氮烷、三甲基氯硅烷、三乙基氯硅烷、十三氟辛基三甲氧基硅烷、三氟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任意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序介孔材料由水热法或模板法制备而得。 11.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引入到低强度超声波体系中,以增强低强度超声波空化效应强度;所述的低强度超声波的频率为0.1~50MHz,强度为0.2~1000W/cm。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首先采用增溶剂增溶所述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然后引入到低强度超声波体系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采用增溶剂增溶所述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的操作如下:将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增溶剂加入水中,在0~100℃搅拌2~48h,然后用水洗涤,干燥;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与增溶剂的质量比为1:(0.2~5)。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溶剂选自吐温-80、洛泊沙姆188、卵磷脂、羟丙基-β-环糊精、羟乙基-β-环糊精、α-环糊精、γ-环糊精、磺丁基醚-β-环糊精、麦芽糖-β-环糊精、2,3,6-丁磺基钠-β-环糊精、羟丙基-α-环糊精、羟丙基-γ-环糊精中的任意一种。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孔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可用于增强 低强度超声波空化效应强度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功能材料技 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肿瘤已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生命,恶性肿瘤 已成为本世纪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针对肿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化学疗法和 放射疗法;但三种治疗方法均存在明显的毒副作用,均不能单独成为一种根治肿瘤的有效 手段。因此,寻求一种安全、有效、快捷、毒副作用小的治疗手段成为肿瘤治疗研究中的 新课题。

    超声治疗作为一种非侵入式的肿瘤治疗方案,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超声治疗在 治疗肿瘤的应用已有近百年历史。近年对超声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表明,低频超声科作为一 种治疗肿瘤的潜在手段,诱导细胞凋亡是超声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机制之一。低频 超声在组织中衰减低,与同等声压级下的高频超声相比,低频超声在组织中进入组织的深 度更大,且低频低强度超声对组织引起的热效应较弱。有研究表明,正常细胞对低频超声 的生物学效应有很好的抵抗力,而恶性肿瘤则更敏感一些。因此,若能实现采用低频超声 实现有效的肿瘤治疗,则可避免传统上基于高强度超声加热治疗所带来的一些不利因素。 同时,对纳米材料生物效应及其毒理学的研究发明,部分纳米材料可引起细胞结构的改变, 产生对细胞的毒性,从而诱导细胞凋亡。也有文献公开了低强度超声可增强ADR、AZQ对 CHO、MCF-7W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文献分析这可能是超声使细胞内聚集量增加所致。 超声也可用于使微粒中的药物进入细胞组织。

    目前纳米材料和器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无机纳米介孔结 构材料(如介孔二氧化硅等)由于其具有均一的孔道结构、大的孔容和比表面积、表面易 于化学改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异的性能,在生物领域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活性酶的 吸附固定、生物催化、生物传感器、DNA的传递释放以及药物控释等。有文献(科技导报 2008,26(22),P66-70)公开了采用碳纳米管能够强化低频低强度超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效 果,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得到完整认识,确定纳 米颗粒类型、颗粒浓度、超声作用时间、强度、频率等适用于治疗的参数还存在一定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于增强低强度超声波空 化效应强度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实现低强度超声波对肿瘤的有效 治疗。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由表面含有羟基的有序介孔材料与偶联化试剂反应而得, 所述的偶联化试剂选自如下通式中的任意一种: Cl-SiR3或RO-SiR3,其中的R基团包含有疏水性有机基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R基团包含有选自烷烃基、烯烃基、炔烃基、氟烷基、苯基 等疏水性有机基团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例如: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偶联化试剂为六甲基二硅氮烷、四甲基二硅氮烷、1,3- 二乙烯基-1,1,3,3-四甲基二硅氮烷、三甲基氯硅烷、三乙基氯硅烷、十三氟辛基三甲氧基硅 烷、三氟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有序介孔材料的孔道直径为2~50nm、粒径为20~800nm、 比表面积为100~2000m2/g。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有序介孔材料为MCM-41、MCM-48、SBA-15、MSU、 球状介孔羟基磷灰石或层状介孔羟基磷灰石等有序介孔材料。

    一种所述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无水条件下使有序介 孔材料与偶联化试剂进行缩合反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缩合反应的操作如下:将有序介孔材料用有机溶剂充分分散, 然后加入偶联化试剂,在无水条件下、于0~100℃搅拌反应2~48小时;结束反应,用有机 溶剂洗涤,干燥;有序介孔材料与偶联化试剂的摩尔比为1:(0.005~1)。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缩合反应的操作如下:将有序介孔材料用正已烷充分分散, 然后加入偶联化试剂,在无水条件下、于20~80℃搅拌反应6~48小时;结束反应,用正已 烷、乙醇依次洗涤,于30~200℃干燥;有序介孔材料与偶联化试剂的摩尔比为1:(0.01~0.1)。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有序介孔材料选自孔道直径为2~50nm、粒径为20~ 800nm、比表面积为100~2000m2/g的MCM-41、MCM-48、SBA-15、MSU、球状介孔羟基 磷灰石、层状介孔羟基磷灰石中的任意一种有序介孔材料;所述的偶联化试剂选自六甲基 二硅氮烷、四甲基二硅氮烷、1,3-二乙烯基-1,1,3,3-四甲基二硅氮烷、三甲基氯硅烷、三乙 基氯硅烷、十三氟辛基三甲氧基硅烷、三氟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 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有序介孔材料由水热法或模板法制备而得。

    一种所述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的应用,是将所述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引入到低强 度超声波体系中,以增强低强度超声波空化效应强度;所述的低强度超声波的频率为0.1~ 50MHz,强度为0.2~1000W/cm2。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首先采用增溶剂增溶所述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然后引入到低 强度超声波体系中。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采用增溶剂增溶所述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的操作如下:将疏 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增溶剂加入水中,在0~100℃搅拌2~48h,然后用水洗涤,干燥;疏 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与增溶剂的质量比为1:(0.2~5)。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增溶剂选自吐温-80、洛泊沙姆188、卵磷脂、羟丙基-β- 环糊精、羟乙基-β-环糊精、α-环糊精、γ-环糊精、磺丁基醚-β-环糊精、麦芽糖-β-环糊精、 2,3,6-丁磺基钠-β-环糊精、羟丙基-α-环糊精、羟丙基-γ-环糊精中的任意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简单,原料价廉易得,反应条件温和且质 量易控;且经过增溶处理后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与低强度超声波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可显著增强低强度超声波空化效应强度;此外,本发明提供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具有良 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毒性,且经增溶后与低强度超声波联用治疗肿瘤,在体内和 体外实验中均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为肿瘤治疗提供了一种 新的有效手段;因此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的红外谱图;

    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的TG-DSC图;

    图3为实施例1提供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对超声波空化效应影响的荧 光检测谱图;

    图4为实施例1提供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在低强度超声下对体外癌细胞 的杀伤效应验证结果图;

    图5为实施例1提供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在低强度超声下的动物体内 的抗癌效应验证图;

    图6为实施例2提供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的孔径分布图;

    图7为实施例2提供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的BET测试图;

    图8为实施例2提供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的TEM图;

    图9为实施例4提供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对超声波空化效应影响的荧 光检测谱图;

    图10为实施例14提供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的TG-DSC图;

    图11为实施例14提供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在低强度超声下对体外癌细 胞的杀伤效应验证结果图;

    图12为实施例25提供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的TG-DSC图;

    图13为实施例25提供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对超声波空化效应影响的 荧光检测谱图;

    图14为对比例1提供的MCM-41介孔材料对超声波空化效应影响的荧光检测谱 图;

    图15为对比例1提供的MCM-41介孔材料在低强度超声下对体外癌细胞的杀伤 效应验证结果图;

    图16为对比例5(无纳米材料时)对超声波空化效应影响的荧光检测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对比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完整地说明。下述实施例:

    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红外(IR),接触角测量和热重分析 (TG-DSC)对所得到的纳米材料进行结构表征;

    利用荧光光谱对在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产生和强度进行验证,激发光为 310nm,溶液为5mmol/L的对苯二甲酸溶液,试样浓度为1mg/mL,超声2min;

    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肿瘤细胞对纳米材料的吞噬性能进行验证,对增溶后疏水 性介孔纳米材料进行FITC荧光标记,细胞核进行DAPI荧光标记;

    利用MTT检测法对低强度超声和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协同作用下对 ZR75-30乳腺癌细胞的治疗效果进行体外验证;

    利用MTT检测法对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 进行验证;

    利用在裸鼠体上建立肿瘤模型,对其进行超声治疗,并进行病理切片研究来验证体内 的治疗效果。

    进行体外细胞实验的操作如下: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0~200μg/mL的增 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1KHz~50MHz,强度为 0.2~1000W/cm2的超声波照射0~20min,继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进行体内动物实验的操作如下: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0~200μg/mL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的生理盐水溶 液,并在注入30min后用频率为1KHz~50MHz,强度为0.2~1000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 个水袋子间隔性照射0~20min,此治疗过程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实施例中所用的有序介孔材料MCM-41、MCM-48、SBA-15、MSU、球状介孔羟基磷 灰石及层状介孔羟基磷灰石均是采用水热法制备而得,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1)有序介孔材料MCM-41的制备

    向0.1~10mol/L的NaOH水溶液中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于0~100℃ 搅拌至澄清;加入TEOS,搅拌均匀;于25~200℃进行水热反应1~48小时;加入的原料 摩尔比为:SiO2:NaOH:CTAB:H2O=1:(0.1~0.8):(0.1~0.6):(20~80);取出、过滤、洗涤、 干燥,得粗产物PMCM;将粗产物PMCM置于乙醇中,再加入1mol/L的盐酸,乙醇与盐 酸的体积比为100:1~10:1;加热回流1~24小时后,过滤、洗涤、烘干,即得孔道直径为 2~50nm、粒径为20~800nm、比表面积为100~2000m2/g的MCM-41有序介孔材料。

    2)有序介孔材料MCM-48的制备

    向0.1~10mol/L的NaOH水溶液中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于0~100℃ 搅拌至完全溶解;滴加硅溶胶(SiO2),激烈搅拌5~60分钟;于25~200℃进行水热反应1~ 48小时;加入的原料摩尔比为:SiO2:CTAB:H2O:NaOH=1:(0.1~0.8):(0.1~0.6):(20~80); 过滤、洗涤、干燥,得MCM-48原粉;将MCM-48原粉于150~500℃下煅烧2~24小时, 即得孔道直径为2~50nm、粒径为20~800nm、比表面积为100~2000m2/g的MCM-48有 序介孔材料。

    3)有序介孔材料SBA-15的制备

    将嵌段共聚物P123溶于0.1~2mol/L的盐酸水溶液中,于0~100℃搅拌溶解后,加入 正硅酸乙酯(TEOS),继续搅拌1~48小时后,于25~200℃进行水热反应1~48小时;加 入的原料摩尔比为:TEOS:P123:HCl:H2O=1:(0.1~0.6):(0.2~2):(10~30);取出、过滤、 洗涤,于150~500℃下煅烧2~24小时,即得孔道直径为2~50nm、粒径为20~800nm、 比表面积为100~2000m2/g的SBA-15有序介孔材料。

    4)有序介孔材料MSU的制备

    称取C18EO10,加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浓度为0.01~1mol/L的澄 清溶液;调节溶液的pH值至1~4,于0~100℃搅拌1~24小时后,加入硅源(正硅酸乙酯 或硅酸钠),于25~200℃进行水热反应1~48小时;加入的原料摩尔比为:TEOS:C18EO10=1:(2~20);过滤、洗涤,在N2保护下于150~500℃焙烧2~24小时,即得孔道直径为2~ 50nm、粒径为20~800nm、比表面积为100~2000m2/g的MSU有序介孔材料。

    5)有序介孔材料球状介孔羟基磷灰石的制备

    制备含邻菲罗啉载体的支撑液膜(SLM);将0.2mol/L CaCl2溶液,0.05mol/L Na2HPO4溶液分别加入到SLM左右两侧,控制Ca/P摩尔比为1~5;在Na2HPO4溶液一侧加入氨三 乙酸,调节pH至7.5~9,于25~200℃进行水热反应1~48小时;将Na2HPO4溶液一侧 的产物离心分离;依次用水、丙酮、无水乙醇洗涤;真空干燥,即得孔道直径为2~50nm、 粒径为20~800nm、比表面积为100~2000m2/g的球状介孔羟基磷灰石有序介孔材料。

    6)有序介孔材料层状介孔羟基磷灰石的制备

    首先配制浓度为2~10mol/L的硝酸钙水溶液、浓度为1~10mol/L的十二烷基磷酸酯 (MDP)的乙醇水溶液及浓度为3~10mol/L的磷酸氢二铵水溶液;将MDP乙醇水溶液回 流搅拌0.5~3小时后加入硝酸钙水溶液,继续搅拌0.5~3小时后滴入磷酸氢二铵水溶液; 控制Ca/P摩尔比为1:(0.1~5);调节pH值至9,于25~200℃进行水热反应1~48小时; 离心分离、洗涤、干燥,再于150~500℃煅烧1~24小时,即得孔道直径为2~50nm、粒 径为20~800nm、比表面积为100~2000m2/g的层状介孔羟基磷灰石有序介孔材料。

    上述有序介孔材料MCM-41、MCM-48、SBA-15、MSU、球状介孔羟基磷灰石及层状 介孔羟基磷灰石的制备均不限于水热法,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中报道的其它方法制备而得。

    实施例1

    将孔道直径为2nm、粒径为20nm、比表面积为1000m2/g的有序介孔材料MCM-41 加入反应瓶中,再加入正己烷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加入六甲基二硅氮烷,于25℃搅拌24h; 有序介孔材料MCM-41与六甲基二硅氮烷的摩尔比为1:0.05;然后用正己烷、乙醇依次洗 涤,再在30~200℃下干燥,即得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HMSN。

    由图1可以看出在2962cm-1处的C-H键振动峰的存在,说明甲基通过硅烷偶联化接 枝到有序介孔材料MCM-41中。

    将制得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β-CD按质量比1:0.3加入水中,于25℃搅拌24h,然 后用水洗涤,干燥,即得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FHMSN。

    由图2可以得出,具有硅烷端基接枝的基团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占的质 量百分比为9.68%,增溶剂β-CD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 42%。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所述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可以被肿瘤细胞正常 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MTT检测法验证FHMSN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中,细胞的存活率在 95%以上,说明上述的FHMSN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毒性。

    由图3的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1MHz,强度为0.2W/cm2的超声波照射2min 下,上述的FHMSN可以显著的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空化强度增加 了14倍。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50μg/mL上述的 FHMSN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1MHz,强度为0.2W/cm2的超声波照射 8min,继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4.7%(见图4所示)。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50μg/mL上述的FHMSN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 后用频率为1MHz,强度为0.2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5min,此治疗过程 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图5中的b曲线可得知,经过治疗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了显著下降,相对肿瘤增 长率为41.75%。

    实施例2

    将孔道直径为10nm、粒径为200nm、比表面积为100m2/g的有序介孔材料MCM-41 加入反应瓶中,再加入正己烷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加入1,3-二乙烯基-1,1,3,3-四甲基二硅氮 烷,于60℃搅拌12h;有序介孔材料MCM-41与1,3-二乙烯基-1,1,3,3-四甲基二硅氮烷的摩 尔比为1:0.09;然后用正己烷、乙醇依次洗涤,再在30~200℃下干燥,即得疏水性介孔纳 米材料,记为HMSN。

    由图6可得知所制备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的孔道直径为2.3nm;由图7可得知所制 备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的比表面积为1142m2/g;由图8可以看出所制备的疏水性介孔纳 米材料具有清晰均匀的介孔结构;经测量得知所制备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经压片后的接 触角为140度。

    将制得的上述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β-CD按质量比1:4加入水中,于60℃搅拌48h, 然后用水洗涤,干燥,即得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FHMSN。

    由TG-DSC分析得知,具有硅烷端基接枝的基团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 占的质量百分比为14.35%,增溶剂β-CD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 比为56.63%。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所述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可以被肿瘤细胞正常 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所述的FHMSN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得知: 细胞的存活率在92.1%以上,说明上述的FHMSN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毒 性。

    由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30MHz,强度为50W/cm2的超声波照射2min下,上 述的FHMSN可以显著的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空化强度增加了20倍。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200μg/mL上述的 FHMSN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30MHz,强度为50W/cm2的超声波照射 12min,继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0.23%。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200μg/mL上述的FHMSN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 后用频率为30MHz,强度为50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12min,此治疗过 程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经过治疗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了显著下降,相对肿瘤增长率为 2.4%。

    实施例3

    将孔道直径为40nm、粒径为600nm、比表面积为300m2/g的有序介孔材料MCM-41 加入反应瓶中,再加入正己烷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加入四甲基二硅氮烷,于60℃搅拌15h; 有序介孔材料MCM-41与四甲基二硅氮烷的摩尔比为1:0.07;然后用正己烷、乙醇依次洗 涤,再在30~200℃下干燥,即得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HMSN。

    将制得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β-CD按质量比1:1加入水中,于60℃搅拌48h,然 后用水洗涤,干燥,即得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FHMSN。

    由TG-DSC分析得知,具有硅烷端基接枝的基团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 占的质量百分比为12.3%,增溶剂β-CD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 为38.6%。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所述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可以被肿瘤细胞正常 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所述的FHMSN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得知: 细胞的存活率在94.2%以上,说明上述的FHMSN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毒 性。

    由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15MHz,强度为20W/cm2的超声波照射2min下,上 述的FHMSN可以显著的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空化强度增加了50倍。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150μg/mL上述的 FHMSN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15MHz,强度为20W/cm2的超声波照射 14min,继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0.36%。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150μg/mL上述的FHMSN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 后用频率为15MHz,强度为20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10min,此治疗过 程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经过治疗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了显著下降,相对肿瘤增长率为 12.3%。

    实施例4

    将孔道直径为50nm、粒径为800nm、比表面积为150m2/g的有序介孔材料MCM-41 加入反应瓶中,再加入正己烷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加入三乙基氯硅烷,于25℃搅拌10h; 有序介孔材料MCM-41与三乙基氯硅烷的摩尔比为1:0.06;然后用正己烷、乙醇依次洗涤, 再在30~200℃下干燥,即得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HMSN。

    将制得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β-CD按质量比1:2加入水中,于25℃搅拌10h,然 后用水洗涤,干燥,即得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FHMSN。

    由TG-DSC分析得知,具有硅烷端基接枝的基团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 占的质量百分比为8.6%,增溶剂β-CD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 为30.26%。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所述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可以被肿瘤细胞正常 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所述的FHMSN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得知: 细胞的存活率在90.25%以上,说明上述的FHMSN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 毒性。

    由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0.5MHz,强度为10W/cm2的超声波照射2min下,上 述的FHMSN可以显著的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空化强度增加了5倍, 如图9所示。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20μg/mL上述的 FHMSN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0.5MHz,强度为10W/cm2的超声波照射 8min,继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0.86%。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20μg/mL上述的FHMSN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 后用频率为0.5MHz,强度为10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8min,此治疗过 程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经过治疗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了显著下降,相对肿瘤增长率为 0.56%。

    实施例5

    将孔道直径为3nm、粒径为25nm、比表面积为2000m2/g的有序介孔材料MCM-41 加入反应瓶中,再加入正己烷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加入三甲基氯硅烷,于80℃搅拌48h; 有序介孔材料MCM-41与三甲基氯硅烷的摩尔比为1:0.08;然后用正己烷、乙醇依次洗涤, 再在30~200℃下干燥,即得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HMSN。

    将制得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β-CD按质量比1:0.2加入水中,于80℃搅拌48h,然 后用水洗涤,干燥,即得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FHMSN。

    由TG-DSC分析得知,具有硅烷端基接枝的基团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 占的质量百分比为12.34%,增溶剂β-CD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 比为45.68%。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所述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可以被肿瘤细胞正常 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所述的FHMSN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得知: 细胞的存活率在92.47%以上,说明上述的FHMSN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 毒性。

    由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10MHz,强度为10W/cm2的超声波照射2min下,上 述的FHMSN可以显著的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空化强度增加了95倍。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60μg/mL上述的 FHMSN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10MHz,强度为10W/cm2的超声波照射 10min,继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1.24%。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60μg/mL上述的FHMSN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 后用频率为10MHz,强度为10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10min,此治疗过 程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经过治疗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了显著下降,相对肿瘤增长率为 10.21%。

    实施例6

    将孔道直径为5nm、粒径为50nm、比表面积为1500m2/g的有序介孔材料MCM-41 加入反应瓶中,再加入正己烷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加入六甲基二硅氮烷,于25℃搅拌24h; 有序介孔材料MCM-41与六甲基二硅氮烷的摩尔比为1:0.05;然后用正己烷、乙醇依次洗 涤,再在30~200℃下干燥,即得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HMSN。

    将制得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吐温-80按质量比1:0.3加入水中,于25℃搅拌24h, 然后用水洗涤,干燥,即得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FHMSN。

    由TG-DSC分析得知,具有硅烷端基接枝的基团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 占的质量百分比为9.68%,增溶剂吐温-80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 分比为42%。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所述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可以被肿瘤细胞正常 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所述的FHMSN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得知: 细胞的存活率在95%以上,说明上述的FHMSN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毒 性。

    由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1MHz,强度为0.2W/cm2的超声波照射2min下,上 述的FHMSN可以显著的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空化强度增加了145 倍。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50μg/mL上述的 FHMSN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1MHz,强度为0.2W/cm2的超声波照射 8min,继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4.7%。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50μg/mL上述的FHMSN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 后用频率为1MHz,强度为0.2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5min,此治疗过程 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经过治疗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了显著下降,相对肿瘤增长率为 41.75%。

    实施例7

    将孔道直径为15nm、粒径为600nm、比表面积为500m2/g的有序介孔材料MCM-41 加入反应瓶中,再加入正己烷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加入1,3-二乙烯基-1,1,3,3-四甲基二硅氮 烷,于60℃搅拌12h;有序介孔材料MCM-41与1,3-二乙烯基-1,1,3,3-四甲基二硅氮烷的摩 尔比为1:0.09;然后用正己烷、乙醇依次洗涤,再在30~200℃下干燥,即得疏水性介孔纳 米材料,记为HMSN。

    将制得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羟丙基β-环糊精按质量比1:4加入水中,于60℃搅拌 48h,然后用水洗涤,干燥,即得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FHMSN。

    由TG-DSC分析得知,具有硅烷端基接枝的基团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 占的质量百分比为14.35%,增溶剂羟丙基β-环糊精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占的 质量百分比为56.63%。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所述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可以被肿瘤细胞正常 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所述的FHMSN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得知: 细胞的存活率在92.1%以上,说明上述的FHMSN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毒 性。

    由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30MHz,强度为50W/cm2的超声波照射2min下,上 述的FHMSN可以显著的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空化强度增加了205 倍。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200μg/mL上述的 FHMSN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30MHz,强度为50W/cm2的超声波照射 12min,继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0.23%。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200μg/mL上述的FHMSN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 后用频率为30MHz,强度为50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12min,此治疗过 程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经过治疗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了显著下降,相对肿瘤增长率为 2.4%。

    实施例8

    将孔道直径为25nm、粒径为650nm、比表面积为350m2/g的有序介孔材料MCM-41 加入反应瓶中,再加入正己烷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加入四甲基二硅氮烷,于60℃搅拌15h; 有序介孔材料MCM-41与四甲基二硅氮烷的摩尔比为1:0.07;然后用正己烷、乙醇依次洗 涤,再在30~200℃下干燥,即得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HMSN。

    将制得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γ-环糊精按质量比1:1加入水中,于60℃搅拌28h, 然后用水洗涤,干燥,即得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FHMSN。

    由TG-DSC分析得知,具有硅烷端基接枝的基团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 占的质量百分比为12.3%,增溶剂γ-环糊精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 分比为38.6%。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所述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可以被肿瘤细胞正常 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所述的FHMSN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得知: 细胞的存活率在94.2%以上,说明上述的FHMSN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毒 性。

    由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15MHz,强度为20W/cm2的超声波照射2min下,上 述的FHMSN可以显著的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空化强度增加了255 倍。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150μg/mL上述的 FHMSN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15MHz,强度为20W/cm2的超声波照射 14min,继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0.36%。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150μg/mL上述的FHMSN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 后用频率为15MHz,强度为20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10min,此治疗过 程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经过治疗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了显著下降,相对肿瘤增长率为 12.3%。

    实施例9

    将孔道直径为35nm、粒径为750nm、比表面积为1650m2/g的有序介孔材料MCM-41 加入反应瓶中,再加入正己烷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加入三乙基氯硅烷,于25℃搅拌10h; 有序介孔材料MCM-41与三乙基氯硅烷的摩尔比为1:0.06;然后用正己烷、乙醇依次洗涤, 再在30~200℃下干燥,即得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HMSN。

    将制得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2,3,6-丁磺基钠-β-环糊精按质量比1:2加入水中,于 25℃搅拌10h,然后用水洗涤,干燥,即得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FHMSN。

    由TG-DSC分析得知,具有硅烷端基接枝的基团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 占的质量百分比为8.6%,增溶剂2,3,6-丁磺基钠-β-环糊精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 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30.26%。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所述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可以被肿瘤细胞正常 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所述的FHMSN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得知: 细胞的存活率在90.25%以上,说明上述的FHMSN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 毒性。

    由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0.5MHz,强度为10W/cm2的超声波照射2min下,上 述的FHMSN可以显著的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空化强度增加了215 倍。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20μg/mL上述的 FHMSN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0.5MHz,强度为10W/cm2的超声波照射 8min,继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0.86%。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20μg/mL上述的FHMSN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 后用频率为0.5MHz,强度为10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8min,此治疗过 程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经过治疗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了显著下降,相对肿瘤增长率为 0.56%。

    实施例10

    将孔道直径为45nm、粒径为350nm、比表面积为1450m2/g的有序介孔材料MCM-41 加入反应瓶中,再加入正己烷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加入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于25℃ 搅拌10h;有序介孔材料MCM-41与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摩尔比为1:0.06;然后用正 己烷、乙醇依次洗涤,再在30~200℃下干燥,即得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HMSN。

    将制得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2,3,6-丁磺基钠-β-环糊精按质量比1:2加入水中,于 25℃搅拌10h,然后用水洗涤,干燥,即得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FHMSN。

    由TG-DSC分析得知,具有硅烷端基接枝的基团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 占的质量百分比为8.6%,增溶剂2,3,6-丁磺基钠-β-环糊精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 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78%。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所述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可以被肿瘤细胞正常 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所述的FHMSN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得知: 细胞的存活率在90.25%以上,说明上述的FHMSN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 毒性。

    由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0.5MHz,强度为100W/cm2的超声波照射2min下, 上述的FHMSN可以显著的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空化强度增加了255 倍。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20μg/mL上述的 FHMSN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0.5MHz,强度为100W/cm2的超声波照射 8min,继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0.86%。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20μg/mL上述的FHMSN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 后用频率为0.5MHz,强度为100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8min,此治疗过 程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经过治疗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了显著下降,相对肿瘤增长率为 0.56%。

    实施例11

    将孔道直径为15nm、粒径为250nm、比表面积为1850m2/g的有序介孔材料MCM-41 加入反应瓶中,再加入正己烷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加入六甲基二硅氮烷,于25℃搅拌24h; 有序介孔材料MCM-41与六甲基二硅氮烷的摩尔比为1:0.05;然后用正己烷、乙醇依次洗 涤,再在30~200℃下干燥,即得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HMSN。

    将制得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β-CD按质量比1:0.3加入水中,于25℃搅拌24h,然 后用水洗涤,干燥,即得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FHMSN。

    由TG-DSC分析得知,具有硅烷端基接枝的基团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 占的质量百分比为9.68%,增溶剂β-CD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 为42%。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所述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可以被肿瘤细胞正常 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所述的FHMSN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得知: 细胞的存活率在95%以上,说明上述的FHMSN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毒 性。

    由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1MHz,强度为300W/cm2的超声波照射2min下,上 述的FHMSN可以显著的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空化强度增加了140 倍。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50μg/mL上述的 FHMSN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1MHz,强度为300W/cm2的超声波照射 8min,继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0.7%。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50μg/mL上述的FHMSN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 后用频率为1MHz,强度为300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5min,此治疗过程 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经过治疗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了显著下降,相对肿瘤增长率为 1.75%。

    实施例12

    将孔道直径为6nm、粒径为100nm、比表面积为1050m2/g的有序介孔材料MCM-41 加入反应瓶中,再加入正己烷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加入1,3-二乙烯基-1,1,3,3-四甲基二硅氮 烷,于60℃搅拌12h;有序介孔材料MCM-41与1,3-二乙烯基-1,1,3,3-四甲基二硅氮烷的摩 尔比为1:0.09;然后用正己烷、乙醇依次洗涤,再在30~200℃下干燥,即得疏水性介孔纳 米材料,记为HMSN。

    将制得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β-CD按质量比1:4加入水中,于60℃搅拌48h,然 后用水洗涤,干燥,即得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FHMSN。

    由TG-DSC分析得知,具有硅烷端基接枝的基团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 占的质量百分比为14.35%,增溶剂β-CD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 比为56.63%。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所述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可以被肿瘤细胞正常 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所述的FHMSN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得知: 细胞的存活率在92.1%以上,说明上述的FHMSN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毒 性。

    由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30MHz,强度为600W/cm2的超声波照射2min下, 上述的FHMSN可以显著的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空化强度增加了200 倍。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200μg/mL上述的 FHMSN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30MHz,强度为600W/cm2的超声波照射 12min,继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0.23%。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200μg/mL上述的FHMSN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 后用频率为30MHz,强度为600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12min,此治疗过 程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经过治疗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了显著下降,相对肿瘤增长率为 2.4%。

    实施例13

    将孔道直径为15nm、粒径为250nm、比表面积为900m2/g的有序介孔材料MCM-41 加入反应瓶中,再加入正己烷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加入四甲基二硅氮烷,于60℃搅拌15h; 有序介孔材料MCM-41与四甲基二硅氮烷的摩尔比为1:0.07;然后用正己烷、乙醇依次洗 涤,再在30~200℃下干燥,即得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HMSN。

    将制得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β-CD按质量比1:1加入水中,于60℃搅拌48h,然 后用水洗涤,干燥,即得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FHMSN。

    由TG-DSC分析得知,具有硅烷端基接枝的基团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 占的质量百分比为12.3%,增溶剂β-CD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 为38.6%。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所述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可以被肿瘤细胞正常 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所述的FHMSN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得知: 细胞的存活率在94.2%以上,说明上述的FHMSN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毒 性。

    由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15MHz,强度为900W/cm2的超声波照射2min下, 上述的FHMSN可以显著的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空化强度增加了50 倍。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中 (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150μg/mL上述的 FHMSN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15MHz,强度为900W/cm2的超声波照射 14min,继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0.36%。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150μg/mL上述的FHMSN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 后用频率为15MHz,强度为900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10min,此治疗过 程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经过治疗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了显著下降,相对肿瘤增长率为 1.3%。

    实施例14

    将孔道直径为5nm、粒径为50nm、比表面积为1500m2/g的有序介孔材料SBA-15加 入反应瓶中,再加入正己烷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加入四甲基二硅氮烷,于15℃搅拌2h;有 序介孔材料SBA-15与四甲基二硅氮烷的摩尔比为1:0.005;然后用正己烷、乙醇依次洗涤, 再在30~200℃下干燥,即得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HMSN。

    将制得的上述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β-CD按质量比1:0.2加入水中,于35℃搅拌48h, 然后用水洗涤,干燥,即得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FHMSN。

    由图10可以得出,具有硅烷端基接枝的基团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占的 质量百分比为4.35%,增溶剂β-CD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 51.68%。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所述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可以被肿瘤细胞正常 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所述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 毒性实验得知:细胞的存活率在94.34%以上,说明上述的FHMSN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 性和较低的细胞毒性。

    由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0.1MHz,强度为0.4W/cm2的超声波照射2min下, 上述的FHMSN可以显著的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空化强度增加了10 倍。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25μg/mL上述的 FHMSN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0.1MHz,强度为0.4W/cm2的超声波照射 20min,继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0.14%(见图11所示)。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25μg/mL上述的FHMSN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 后用频率为0.1MHz,强度为0.4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20min,此治疗过 程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经过治疗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了显著下降,相对肿瘤增长率为 0.19%。

    实施例15

    将孔道直径为35nm、粒径为750nm、比表面积为1650m2/g的有序介孔材料SBA-15 加入反应瓶中,再加入正己烷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加入三乙基氯硅烷,于25℃搅拌8h;有 序介孔材料SBA-15与三乙基氯硅烷的摩尔比为1:0.06;然后用正己烷、乙醇依次洗涤,再 在30~200℃下干燥,即得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HMSN。

    将制得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β-CD按质量比1:3加入水中,于60℃搅拌8h,然后 用水洗涤,干燥,即得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FHMSN。

    由TG-DSC分析得知,具有硅烷端基接枝的基团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 占的质量百分比为7.84%,增溶剂β-CD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 为37.3%。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所述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可以被肿瘤细胞正常 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所述的FHMSN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得知: 细胞的存活率在94.5%以上,说明上述的FHMSN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毒 性。

    由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10MHz,强度为20W/cm2的超声波照射2min下,上 述的FHMSN可以显著的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空化强度增加了25倍。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80μg/mL上述的 FHMSN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10MHz,强度为20W/cm2的超声波照射 16min,继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1.6%。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80μg/mL上述的FHMSN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 后用频率为10MHz,强度为20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15min,此治疗过 程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经过治疗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了显著下降,相对肿瘤增长率为 10.6%。

    实施例16

    将孔道直径为6nm、粒径为100nm、比表面积为1050m2/g的有序介孔材料SBA-15 加入反应瓶中,再加入正己烷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加入三甲基氯硅烷,于40℃搅拌6h;有 序介孔材料SBA-15与三甲基氯硅烷的摩尔比为1:0.06;然后用正己烷、乙醇依次洗涤,再 在30~200℃下干燥,即得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HMSN。

    将制得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β-CD按质量比1:4加入水中,于40℃搅拌6h,然后 用水洗涤,干燥,即得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FHMSN。

    由TG-DSC分析得知,具有硅烷端基接枝的基团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 占的质量百分比为4.23%,增溶剂β-CD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 为21.35%。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所述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可以被肿瘤细胞正常 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所述的FHMSN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得知: 细胞的存活率在98.56%以上,说明上述的FHMSN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 毒性。

    由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45MHz,强度为1.2W/cm2的超声波照射2min下,上 述的FHMSN可以显著的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空化强度增加了75倍。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80μg/mL上述的 FHMSN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45MHz,强度为1.2W/cm2的超声波照射 6min,继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40.23%。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80μg/mL上述的FHMSN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 后用频率为45MHz,强度为1.2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6min,此治疗过 程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经过治疗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了显著下降,相对肿瘤增长率为 52.36%。

    实施例17

    将孔道直径为10nm、粒径为200nm、比表面积为100m2/g的有序介孔材料SBA-15 加入反应瓶中,再加入正己烷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加入六甲基二硅氮烷,于25℃搅拌12h; 有序介孔材料SBA-15与六甲基二硅氮烷的摩尔比为1:0.01;然后用正己烷、乙醇依次洗涤, 再在30~200℃下干燥,即得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HMSN。

    经测量得知所制备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经压片后的接触角为120度。

    将制得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β-CD按质量比1:0.6加入水中,于25℃搅拌4h,然 后用水洗涤,干燥,即得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FHMSN。

    由TG-DSC分析得知,具有硅烷端基接枝的基团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 占的质量百分比为6.3%,增溶剂β-CD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 为29.56%。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所述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可以被肿瘤细胞正常 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所述的FHMSN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得知: 细胞的存活率在98.35%以上,说明上述的FHMSN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 毒性。

    由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2MHz,强度为20W/cm2的超声波照射2min下,上 述的FHMSN可以显著的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空化强度增加了85倍。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10μg/mL上述的 FHMSN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2MHz,强度为20W/cm2的超声波照射 12min,继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2.35%。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10μg/mL上述的FHMSN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 后用频率为2MHz,强度为20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10min,此治疗过程 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经过治疗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了显著下降,相对肿瘤增长率为 21.35%。

    实施例18

    将孔道直径为15nm、粒径为600nm、比表面积为500m2/g的有序介孔材料SBA-15 加入反应瓶中,再加入正己烷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加入1,3-二乙烯基-1,1,3,3-四甲基二硅氮 烷,于60℃搅拌12h;有序介孔材料SBA-15与1,3-二乙烯基-1,1,3,3-四甲基二硅氮烷的摩 尔比为1:0.06;然后用正己烷、乙醇依次洗涤,再在30~200℃下干燥,即得疏水性介孔纳 米材料,记为HMSN。

    将制得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β-CD按质量比1:0.6加入水中,于60℃搅拌12h,然 后用水洗涤,干燥,即得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FHMSN。

    由TG-DSC分析得知,具有硅烷端基接枝的基团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 占的质量百分比为6.5%,增溶剂β-CD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 为26.48%。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所述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可以被肿瘤细胞正常 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所述的FHMSN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得知: 细胞的存活率在96.48%以上,说明上述的FHMSN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 毒性。

    由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6MHz,强度为16W/cm2的超声波照射2min下,上 述的FHMSN可以显著的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空化强度增加了105 倍。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60μg/mL上述的 FHMSN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6MHz,强度为16W/cm2的超声波照射 6min,继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6.58%。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60μg/mL上述的FHMSN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 后用频率为6MHz,强度为16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16min,此治疗过程 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经过治疗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了显著下降,相对肿瘤增长率为 1.24%。

    实施例19

    将孔道直径为15nm、粒径为250nm、比表面积为1850m2/g的有序介孔材料SBA-15 加入反应瓶中,再加入正己烷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加入四甲基二硅氮烷,于15℃搅拌2h; 有序介孔材料SBA-15与四甲基二硅氮烷的摩尔比为1:0.005;然后用正己烷、乙醇依次洗 涤,再在30~200℃下干燥,即得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HMSN。

    将制得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洛泊沙姆188按质量比1:0.2加入水中,于35℃搅拌 48h,然后用水洗涤,干燥,即得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FHMSN。

    由TG-DSC分析得知,具有硅烷端基接枝的基团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 占的质量百分比为4.35%,增溶剂洛泊沙姆188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占的质 量百分比为21.68%。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所述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可以被肿瘤细胞正常 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所述的FHMSN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得知: 细胞的存活率在94.34%以上,说明上述的FHMSN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 毒性。

    由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0.1MHz,强度为0.4W/cm2的超声波照射2min下, 上述的FHMSN可以显著的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空化强度增加了55 倍。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25μg/mL上述的 FHMSN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0.1MHz,强度为0.4W/cm2的超声波照射 20min,继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0.14%。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25μg/mL上述的FHMSN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 后用频率为0.1MHz,强度为0.4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20min,此治疗过 程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经过治疗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了显著下降,相对肿瘤增长率为 0.19%。

    实施例20

    将孔道直径为50nm、粒径为800nm、比表面积为150m2/g的有序介孔材料SBA-15 加入反应瓶中,再加入正己烷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加入三乙基氯硅烷,于40℃搅拌8h;有 序介孔材料SBA-15与三乙基氯硅烷的摩尔比为1:0.06;然后用正己烷、乙醇依次洗涤,再 在30~200℃下干燥,即得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HMSN。

    将制得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羟乙基-β-环糊精按质量比1:3加入水中,于60℃搅拌 8h,然后用水洗涤,干燥,即得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FHMSN。

    由TG-DSC分析得知,具有硅烷端基接枝的基团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 占的质量百分比为7.84%,增溶剂羟乙基-β-环糊精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占的 质量百分比为37.3%。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所述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可以被肿瘤细胞正常 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所述的FHMSN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得知: 细胞的存活率在94.5%以上,说明上述的FHMSN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毒 性。

    由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10MHz,强度为20W/cm2的超声波照射2min下,上 述的FHMSN可以显著的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空化强度增加了235 倍。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80μg/mL上述的 FHMSN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10MHz,强度为20W/cm2的超声波照射 16min,继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1.6%。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80μg/mL上述的FHMSN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 后用频率为10MHz,强度为20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15min,此治疗过 程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经过治疗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了显著下降,相对肿瘤增长率为 10.6%。

    实施例21

    将孔道直径为2nm、粒径为20nm、比表面积为1000m2/g的有序介孔材料SBA-15加 入反应瓶中,再加入正己烷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加入三甲基氯硅烷,于40℃搅拌6h;有序 介孔材料SBA-15与三甲基氯硅烷的摩尔比为1:0.01;然后用正己烷、乙醇依次洗涤,再在 30~200℃下干燥,即得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HMSN。

    将制得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磺丁基醚-β-环糊精按质量比1:4加入水中,于40℃搅 拌6h,然后用水洗涤,干燥,即得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FHMSN。

    由TG-DSC分析得知,具有硅烷端基接枝的基团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 占的质量百分比为4.23%,增溶剂磺丁基醚-β-环糊精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占 的质量百分比为21.35%。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所述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可以被肿瘤细胞正常 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所述的FHMSN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得知: 细胞的存活率在98.56%以上,说明上述的FHMSN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 毒性。

    由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45MHz,强度为1.2W/cm2的超声波照射2min下,上 述的FHMSN可以显著的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空化强度增加了275 倍。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80μg/mL上述的 FHMSN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45MHz,强度为1.2W/cm2的超声波照射 6min,继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40.23%。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80μg/mL上述的FHMSN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 后用频率为45MHz,强度为1.2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6min,此治疗过 程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经过治疗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了显著下降,相对肿瘤增长率为 52.36%。

    实施例22

    将孔道直径为3nm、粒径为25nm、比表面积为2000m2/g的有序介孔材料SBA-15加 入反应瓶中,再加入正己烷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加入四甲基二硅氮烷,于15℃搅拌2h;有 序介孔材料SBA-15与四甲基二硅氮烷的摩尔比为1:0.005;然后用正己烷、乙醇依次洗涤, 再在30~200℃下干燥,即得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HMSN。

    将制得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β-CD按质量比1:0.2加入水中,于35℃搅拌48h,然 后用水洗涤,干燥,即得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FHMSN。

    由TG-DSC分析得知,具有硅烷端基接枝的基团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 占的质量百分比为4.35%,增溶剂β-CD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 为51.68%。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所述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可以被肿瘤细胞正常 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所述的FHMSN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得知: 细胞的存活率在94.34%以上,说明上述的FHMSN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 毒性。

    由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0.1MHz,强度为400W/cm2的超声波照射2min下, 上述的FHMSN可以显著的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空化强度增加了100 倍。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25μg/mL上述的 FHMSN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0.1MHz,强度为400W/cm2的超声波照射 20min,继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0.14%。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25μg/mL上述的FHMSN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 后用频率为0.1MHz,强度为400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20min,此治疗 过程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经过治疗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了显著下降,相对肿瘤增长率为 0.19%。

    实施例23

    将孔道直径为45nm、粒径为350nm、比表面积为1450m2/g的有序介孔材料SBA-15 加入反应瓶中,再加入正己烷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加入三乙基氯硅烷,于25℃搅拌8h;有 序介孔材料SBA-15与三乙基氯硅烷的摩尔比为1:0.06;然后用正己烷、乙醇依次洗涤,再 在30~200℃下干燥,即得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HMSN。

    将制得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β-CD按质量比1:3加入水中,于60℃搅拌8h,然后 用水洗涤,干燥,即得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FHMSN。

    由TG-DSC分析得知,具有硅烷端基接枝的基团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 占的质量百分比为7.84%,增溶剂β-CD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 为37.3%。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所述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可以被肿瘤细胞正常 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所述的FHMSN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得知: 细胞的存活率在94.5%以上,说明上述的FHMSN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毒 性。

    由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10MHz,强度为700W/cm2的超声波照射2min下, 上述的FHMSN可以显著的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空化强度增加了25 倍。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80μg/mL上述的 FHMSN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10MHz,强度为700W/cm2的超声波照射 16min,继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1.6%。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80μg/mL上述的FHMSN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 后用频率为10MHz,强度为700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15min,此治疗过 程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经过治疗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了显著下降,相对肿瘤增长率为 0.6%。

    实施例24

    将孔道直径为40nm、粒径为600nm、比表面积为300m2/g的有序介孔材料SBA-15 加入反应瓶中,再加入正己烷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加入三甲基氯硅烷,于40℃搅拌6h;有 序介孔材料SBA-15与三甲基氯硅烷的摩尔比为1:0.06;然后用正己烷、乙醇依次洗涤,再 在30~200℃下干燥,即得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HMSN。

    将制得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β-CD按质量比1:4加入水中,于40℃搅拌6h,然后 用水洗涤,干燥,即得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FHMSN。

    由TG-DSC分析得知,具有硅烷端基接枝的基团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 占的质量百分比为4.23%,增溶剂β-CD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 为21.35%。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所述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可以被肿瘤细胞正常 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所述的FHMSN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得知: 细胞的存活率在98.56%以上,说明上述的FHMSN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 毒性。

    由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45MHz,强度为1kW/cm2的超声波照射2min下,上 述的FHMSN可以显著的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空化强度增加了75倍。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80μg/mL上述的 FHMSN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45MHz,强度为1kW/cm2的超声波照射 6min,继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40.23%。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80μg/mL上述的FHMSN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 后用频率为45MHz,强度为1k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6min,此治疗过程 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经过治疗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了显著下降,相对肿瘤增长率为 0.36%。

    实施例25

    将孔道直径为50nm、粒径为800nm、比表面积为150m2/g的有序介孔材料MCM-48 加入反应瓶中,再加入正己烷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加入三甲基氯硅烷,于0℃搅拌36h;有 序介孔材料MCM-48与三甲基氯硅烷的摩尔比为1:0.1;然后用正己烷、乙醇依次洗涤,再 在30~200℃下干燥,即得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HMSN。

    将制得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β-CD按质量比1:3加入水中,于50℃搅拌36h,然 后用水洗涤,干燥,即得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FHMSN。

    由图12可以得出,具有硅烷端基接枝的基团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占的 质量百分比为7.56%,增溶剂β-CD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 45.7%。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所述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可以被肿瘤细胞正常 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所述的FHMSN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得知: 细胞的存活率在93.23%以上,说明上述的FHMSN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 毒性。

    由图13所示的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5MHz,强度为0.6W/cm2的超声波照射 2min下,上述的FHMSN可以显著的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空化强度 增加了15倍。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5μg/mL上述的 FHMSN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5MHz,强度为0.6W/cm2的超声波照射 15min,继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0.26%。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80μg/mL上述的FHMSN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 后用频率为5MHz,强度为0.6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18min,此治疗过 程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经过治疗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了显著下降,相对肿瘤增长率为 12.56%。

    实施例26

    将孔道直径为35nm、粒径为750nm、比表面积为1650m2/g的有序介孔材料MCM-48 加入反应瓶中,再加入正己烷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加入六甲基二硅氮烷,于60℃搅拌16h; 有序介孔材料MCM-48与六甲基二硅氮烷的摩尔比为1:0.06;然后用正己烷、乙醇依次洗 涤,再在30~200℃下干燥,即得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HMSN。

    将制得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β-CD按质量比1:2加入水中,于60℃搅拌16h,然 后用水洗涤,干燥,即得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FHMSN。

    由TG-DSC分析得知,具有硅烷端基接枝的基团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 占的质量百分比为6.3%,增溶剂β-CD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 为50.2%。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所述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可以被肿瘤细胞正常 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所述的FHMSN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得知: 细胞的存活率在94.2%以上,说明上述的FHMSN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毒 性。

    由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25MHz,强度为10W/cm2的超声波照射2min下,上 述的FHMSN可以显著的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空化强度增加了30倍。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80μg/mL上述的 FHMSN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25MHz,强度为10W/cm2的超声波照射 12min,继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2.1%。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80μg/mL上述的FHMSN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 后用频率为25MHz,强度为10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12min,此治疗过 程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经过治疗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了显著下降,相对肿瘤增长率为 24.36%。

    实施例27

    将孔道直径为15nm、粒径为250nm、比表面积为900m2/g的有序介孔材料MCM-48 加入反应瓶中,再加入正己烷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加入1,3-二乙烯基-1,1,3,3-四甲基二硅氮 烷,于60℃搅拌12h;有序介孔材料MCM-48与1,3-二乙烯基-1,1,3,3-四甲基二硅氮烷的摩 尔比为1:0.06;然后用正己烷、乙醇依次洗涤,再在30~200℃下干燥,即得疏水性介孔纳 米材料,记为HMSN。

    将制得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β-CD按质量比1:3加入水中,于60℃搅拌12h,然 后用水洗涤,干燥,即得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FHMSN。

    由TG-DSC分析得知,具有硅烷端基接枝的基团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 占的质量百分比为12.36%,增溶剂β-CD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 比为49.63%。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所述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可以被肿瘤细胞正常 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所述的FHMSN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得知: 细胞的存活率在95.6%以上,说明上述的FHMSN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毒 性。

    由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6MHz,强度为8W/cm2的超声波照射2min下,上述 的FHMSN可以显著的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空化强度增加了55倍。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100μg/mL上述的 FHMSN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6MHz,强度为8W/cm2的超声波照射 10min,继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2.35%。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100μg/mL上述的FHMSN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 后用频率为6MHz,强度为8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10min,此治疗过程 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经过治疗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了显著下降,相对肿瘤增长率为 10.25%。

    实施例28

    将孔道直径为2nm、粒径为20nm、比表面积为1000m2/g的有序介孔材料MCM-48 加入反应瓶中,再加入正己烷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加入四甲基二硅氮烷,于20℃搅拌8h; 有序介孔材料MCM-48与四甲基二硅氮烷的摩尔比为1:0.1;然后用正己烷、乙醇依次洗涤, 再在30~200℃下干燥,即得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HMSN。

    将制得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β-CD按质量比1:4加入水中,于20℃搅拌8h,然后 用水洗涤,干燥,即得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FHMSN。

    由TG-DSC分析得知,具有硅烷端基接枝的基团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 占的质量百分比为18.6%,增溶剂β-CD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 为56.3%。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所述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可以被肿瘤细胞正常 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所述的FHMSN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得知: 细胞的存活率在90.65%以上,说明上述的FHMSN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 毒性。

    由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0.5MHz,强度为45W/cm2的超声波照射2min下,上 述的FHMSN可以显著的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空化强度增加了65倍。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20μg/mL上述的 FHMSN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0.5MHz,强度为45W/cm2的超声波照射 8min,继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0.16%。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20μg/mL上述的FHMSN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 后用频率为0.5MHz,强度为45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6min,此治疗过 程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经过治疗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了显著下降,相对肿瘤增长率为 0.19%。

    实施例29

    将孔道直径为15nm、粒径为250nm、比表面积为1850m2/g的有序介孔材料MCM-48 加入反应瓶中,再加入正己烷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加入三乙基氯硅烷,于100℃搅拌48h; 有序介孔材料MCM-48与三乙基氯硅烷的摩尔比为1:0.1;然后用正己烷、乙醇依次洗涤, 再在30~200℃下干燥,即得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HMSN。

    将制得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β-CD按质量比1:5加入水中,于100℃搅拌48h,然 后用水洗涤,干燥,即得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FHMSN。

    由TG-DSC分析得知,具有硅烷端基接枝的基团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 占的质量百分比为18.6%,增溶剂β-CD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 为58.47%。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所述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可以被肿瘤细胞正常 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所述的FHMSN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得知: 细胞的存活率在90.24%以上,说明上述的FHMSN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 毒性。

    由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40MHz,强度为40W/cm2的超声波照射2min下,上 述的FHMSN可以显著的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空化强度增加了125 倍。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200μg/mL上述的 FHMSN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40MHz,强度为40W/cm2的超声波照射 14min,继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10.25%。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200μg/mL上述的FHMSN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 后用频率为40MHz,强度为40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14min,此治疗过 程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经过治疗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了显著下降,相对肿瘤增长率为 0.98%。

    实施例30

    将孔道直径为?nm、粒径为?nm、比表面积为?m2/g的有序介孔材料MCM-48加入 反应瓶中,再加入正己烷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加入三甲基氯硅烷,于0℃搅拌36h;有序介 孔材料MCM-48与三甲基氯硅烷的摩尔比为1:0.1;然后用正己烷、乙醇依次洗涤,再在30~ 200℃下干燥,即得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HMSN。

    将制得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卵磷脂按质量比1:3加入水中,于50℃搅拌36h,然 后用水洗涤,干燥,即得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FHMSN。

    由TG-DSC分析得知,具有硅烷端基接枝的基团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 占的质量百分比为7.56%,增溶剂卵磷脂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 比为45.7%。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所述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可以被肿瘤细胞正常 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所述的FHMSN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得知: 细胞的存活率在93.23%以上,说明上述的FHMSN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 毒性。

    由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5MHz,强度为0.6W/cm2的超声波照射2min下,上 述的FHMSN可以显著的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空化强度增加了175 倍。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5μg/mL上述的 FHMSN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5MHz,强度为0.6W/cm2的超声波照射 15min,继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0.26%。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5μg/mL上述的FHMSN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 后用频率为5MHz,强度为0.6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18min,此治疗过 程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经过治疗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了显著下降,相对肿瘤增长率为 12.56%。

    实施例31

    将孔道直径为5nm、粒径为50nm、比表面积为1500m2/g的有序介孔材料MCM-48 加入反应瓶中,再加入正己烷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加入六甲基二硅氮烷,于60℃搅拌16h; 有序介孔材料MCM-48与六甲基二硅氮烷的摩尔比为1:0.06;然后用正己烷、乙醇依次洗 涤,再在30~200℃下干燥,即得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HMSN。

    将制得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α-环糊精按质量比1:2加入水中,于60℃搅拌16h, 然后用水洗涤,干燥,即得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FHMSN。

    由TG-DSC分析得知,具有硅烷端基接枝的基团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 占的质量百分比为6.3%,增溶剂α-环糊精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 比为50.2%。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所述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可以被肿瘤细胞正常 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所述的FHMSN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得知: 细胞的存活率在94.2%以上,说明上述的FHMSN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毒 性。

    由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25MHz,强度为10W/cm2的超声波照射2min下,上 述的FHMSN可以显著的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空化强度增加了265 倍。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80μg/mL上述的 FHMSN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25MHz,强度为10W/cm2的超声波照射 12min,继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2.1%。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80μg/mL上述的FHMSN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 后用频率为25MHz,强度为10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12min,此治疗过 程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经过治疗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了显著下降,相对肿瘤增长率为 24.36%。

    实施例32

    将孔道直径为10nm、粒径为200nm、比表面积为100m2/g的有序介孔材料MCM-48 加入反应瓶中,再加入正己烷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加入1,3-二乙烯基-1,1,3,3-四甲基二硅氮 烷,于60℃搅拌12h;有序介孔材料MCM-48与1,3-二乙烯基-1,1,3,3-四甲基二硅氮烷的摩 尔比为1:0.06;然后用正己烷、乙醇依次洗涤,再在30~200℃下干燥,即得疏水性介孔纳 米材料,记为HMSN。

    将制得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麦芽糖-β-环糊精按质量比1:3加入水中,于60℃搅拌 12h,然后用水洗涤,干燥,即得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FHMSN。

    由TG-DSC分析得知,具有硅烷端基接枝的基团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 占的质量百分比为12.36%,增溶剂麦芽糖-β-环糊精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占的 质量百分比为49.63%。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所述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可以被肿瘤细胞正常 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所述的FHMSN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得知: 细胞的存活率在95.6%以上,说明上述的FHMSN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毒 性。

    由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6MHz,强度为8W/cm2的超声波照射2min下,上述 的FHMSN可以显著的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空化强度增加了235倍。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100μg/mL上述的 FHMSN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6MHz,强度为8W/cm2的超声波照射 10min,继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2.35%。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100μg/mL上述的FHMSN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 后用频率为6MHz,强度为8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10min,此治疗过程 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经过治疗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了显著下降,相对肿瘤增长率为 10.25%。

    实施例33

    将孔道直径为3nm、粒径为25nm、比表面积为2000m2/g的有序介孔材料MCM-48 加入反应瓶中,再加入正己烷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加入十三氟辛基三甲氧基硅烷,于60℃ 搅拌16h;有序介孔材料MCM-48与十三氟辛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摩尔比为1:0.06;然后用正 己烷、乙醇依次洗涤,再在30~200℃下干燥,即得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HMSN。

    将制得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磺丁基醚-β-环糊精按质量比1:2加入水中,于60℃搅 拌16h,然后用水洗涤,干燥,即得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FHMSN。

    由TG-DSC分析得知,具有硅烷端基接枝的基团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 占的质量百分比为6.3%,增溶剂磺丁基醚-β-环糊精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占的 质量百分比为50.2%。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所述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可以被肿瘤细胞正常 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所述的FHMSN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得知: 细胞的存活率在94.2%以上,说明上述的FHMSN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毒 性。

    由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25MHz,强度为10W/cm2的超声波照射2min下,上 述的FHMSN可以显著的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空化强度增加了100 倍。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80μg/mL上述的 FHMSN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25MHz,强度为10W/cm2的超声波照射 12min,继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2.1%。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80μg/mL上述的FHMSN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 后用频率为25MHz,强度为10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12min,此治疗过 程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经过治疗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了显著下降,相对肿瘤增长率为 24.36%。

    实施例34

    将孔道直径为25nm、粒径为650nm、比表面积为350m2/g的有序介孔材料MCM-48 加入反应瓶中,再加入正己烷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加入三甲基氯硅烷,于0℃搅拌36h;有 序介孔材料MCM-48与三甲基氯硅烷的摩尔比为1:0.1;然后用正己烷、乙醇依次洗涤,再 在30~200℃下干燥,即得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HMSN。

    将制得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β-CD按质量比1:3加入水中,于50℃搅拌36h,然 后用水洗涤,干燥,即得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FHMSN。

    由TG-DSC分析得知,具有硅烷端基接枝的基团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 占的质量百分比为7.56%,增溶剂β-CD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 为45.7%。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所述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可以被肿瘤细胞正常 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所述的FHMSN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得知: 细胞的存活率在93.23%以上,说明上述的FHMSN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 毒性。

    由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5MHz,强度为500W/cm2的超声波照射2min下,上 述的FHMSN可以显著的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空化强度增加了150 倍。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5μg/mL上述的 FHMSN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5MHz,强度为500W/cm2的超声波照射 15min,继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0.26%。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80μg/mL上述的FHMSN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 后用频率为5MHz,强度为500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18min,此治疗过 程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经过治疗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了显著下降,相对肿瘤增长率为 1.56%。

    实施例35

    将孔道直径为45nm、粒径为350nm、比表面积为1450m2/g的有序介孔材料MCM-48 加入反应瓶中,再加入正己烷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加入六甲基二硅氮烷,于60℃搅拌16h; 有序介孔材料MCM-48与六甲基二硅氮烷的摩尔比为1:0.06;然后用正己烷、乙醇依次洗 涤,再在30~200℃下干燥,即得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HMSN。

    将制得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β-CD按质量比1:2加入水中,于60℃搅拌16h,然 后用水洗涤,干燥,即得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FHMSN。

    由TG-DSC分析得知,具有硅烷端基接枝的基团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 占的质量百分比为6.3%,增溶剂β-CD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 为50.2%。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所述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可以被肿瘤细胞正常 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所述的FHMSN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得知: 细胞的存活率在94.2%以上,说明上述的FHMSN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毒 性。

    由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25MHz,强度为800W/cm2的超声波照射2min下, 上述的FHMSN可以显著的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空化强度增加了30 倍。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80μg/mL上述的 FHMSN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25MHz,强度为800W/cm2的超声波照射 12min,继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2.1%。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80μg/mL上述的FHMSN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 后用频率为25MHz,强度为800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12min,此治疗过 程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经过治疗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了显著下降,相对肿瘤增长率为 2.36%。

    实施例36

    将孔道直径为5nm、粒径为50nm、比表面积为1500m2/g的有序介孔材料球状介孔羟 基磷灰石加入反应瓶中,再加入正己烷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加入六甲基二硅氮烷,于25℃ 搅拌24h;有序介孔材料球状介孔羟基磷灰石与六甲基二硅氮烷的摩尔比为1:0.01;然后用 正己烷、乙醇依次洗涤,再在30~200℃下干燥,即得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HMSN。

    将制得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β-CD按质量比1:0.6加入水中,于25℃搅拌4h,然 后用水洗涤,干燥,即得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FHMSN。

    由TG-DSC分析得知,具有硅烷端基接枝的基团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 占的质量百分比为6.3%,增溶剂β-CD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 为29.56%。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所述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可以被肿瘤细胞正常 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所述的FHMSN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得知: 细胞的存活率在98.35%以上,说明上述的FHMSN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 毒性。

    由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2MHz,强度为20W/cm2的超声波照射2min下,上 述的FHMSN可以显著的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空化强度增加了285 倍。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10μg/mL上述的 FHMSN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2MHz,强度为20W/cm2的超声波照射 12min,继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2.35%。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10μg/mL上述的FHMSN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 后用频率为2MHz,强度为20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10min,此治疗过程 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经过治疗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了显著下降,相对肿瘤增长率为 21.35%。

    实施例37

    将孔道直径为40nm、粒径为600nm、比表面积为300m2/g的有序介孔材料球状介孔 羟基磷灰石加入反应瓶中,再加入正己烷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加入1,3-二乙烯基-1,1,3,3-四 甲基二硅氮烷,于60℃搅拌12h;有序介孔材料球状介孔羟基磷灰石与1,3-二乙烯基-1,1,3,3- 四甲基二硅氮烷的摩尔比为1:0.06;然后用正己烷、乙醇依次洗涤,再在30~200℃下干燥, 即得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HMSN。

    将制得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羟丙基β-环糊精按质量比1:0.6加入水中,于60℃搅 拌12h,然后用水洗涤,干燥,即得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FHMSN。

    由TG-DSC分析得知,具有硅烷端基接枝的基团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 占的质量百分比为6.5%,增溶剂羟丙基β-环糊精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占的质 量百分比为26.48%。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所述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可以被肿瘤细胞正常 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所述的FHMSN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得知: 细胞的存活率在96.348%以上,说明上述的FHMSN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 毒性。

    由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6MHz,强度为16W/cm2的超声波照射2min下,上 述的FHMSN可以显著的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空化强度增加了35倍。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60μg/mL上述的 FHMSN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6MHz,强度为16W/cm2的超声波照射 16min,继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6.58%。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60μg/mL上述的FHMSN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 后用频率为6MHz,强度为16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16min,此治疗过程 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经过治疗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了显著下降,相对肿瘤增长率为 1.24%。

    实施例38

    将孔道直径为45nm、粒径为350nm、比表面积为1450m2/g的有序介孔材料球状介孔 羟基磷灰石加入反应瓶中,再加入正己烷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加入三氟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于25℃搅拌12h;有序介孔材料球状介孔羟基磷灰石与三氟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摩尔比为 1:0.01;然后用正己烷、乙醇依次洗涤,再在30~200℃下干燥,即得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 记为HMSN。

    将制得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羟丙基-γ-环糊精按质量比1:0.6加入水中,于25℃搅 拌4h,然后用水洗涤,干燥,即得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FHMSN。

    由TG-DSC分析得知,具有硅烷端基接枝的基团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 占的质量百分比为6.3%,增溶剂羟丙基-γ-环糊精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占的质 量百分比为1.2%。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所述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可以被肿瘤细胞正常 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所述的FHMSN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得知: 细胞的存活率在98.35%以上,说明上述的FHMSN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 毒性。

    由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2MHz,强度为20W/cm2的超声波照射2min下,上 述的FHMSN可以显著的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空化强度增加了75倍。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10μg/mL上述的 FHMSN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2MHz,强度为20W/cm2的超声波照射 12min,继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2.35%。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10μg/mL上述的FHMSN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 后用频率为2MHz,强度为20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10min,此治疗过程 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经过治疗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了显著下降,相对肿瘤增长率为 21.35%。

    实施例39

    将孔道直径为2nm、粒径为20nm、比表面积为1000m2/g的有序介孔材料层状介孔羟 基磷灰石加入反应瓶中,再加入正己烷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加入四甲基二硅氮烷,于20℃ 搅拌8h;有序介孔材料层状介孔羟基磷灰石与四甲基二硅氮烷的摩尔比为1:0.1;然后用正 己烷、乙醇依次洗涤,再在30~200℃下干燥,即得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HMSN。

    将制得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β-CD按质量比1:4加入水中,于20℃搅拌8h,然后 用水洗涤,干燥,即得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FHMSN。

    由TG-DSC分析得知,具有硅烷端基接枝的基团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 占的质量百分比为18.6%,增溶剂β-CD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 为56.3%。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所述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可以被肿瘤细胞正常 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所述的FHMSN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得知: 细胞的存活率在90.65%以上,说明上述的FHMSN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 毒性。

    由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0.5MHz,强度为45W/cm2的超声波照射2min下,上 述的FHMSN可以显著的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空化强度增加了295 倍。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20μg/mL上述的 FHMSN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0.5MHz,强度为45W/cm2的超声波照射 8min,继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0.16%。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20μg/mL上述的FHMSN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 后用频率为0.5MHz,强度为45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6min,此治疗过 程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经过治疗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了显著下降,相对肿瘤增长率为 0.19%。

    实施例40

    将孔道直径为25nm、粒径为650nm、比表面积为350m2/g的有序介孔材料层状介孔 羟基磷灰石加入反应瓶中,再加入正己烷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加入三乙基氯硅烷,于100 ℃搅拌48h;有序介孔材料层状介孔羟基磷灰石与三乙基氯硅烷的摩尔比为1:0.1;然后用 正己烷、乙醇依次洗涤,再在30~200℃下干燥,即得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HMSN。

    将制得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麦芽糖-β-环糊精按质量比1:5加入水中,于100℃搅 拌48h,然后用水洗涤,干燥,即得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FHMSN。

    由TG-DSC分析得知,具有硅烷端基接枝的基团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 占的质量百分比为18.6%,增溶剂麦芽糖-β-环糊精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占的 质量百分比为58.47%。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所述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可以被肿瘤细胞正常 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所述的FHMSN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得知: 细胞的存活率在90.24%以上,说明上述的FHMSN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 毒性。

    由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40MHz,强度为40W/cm2的超声波照射2min下,上 述的FHMSN可以显著的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空化强度增加了55倍。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200μg/mL上述的 FHMSN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40MHz,强度为40W/cm2的超声波照射 14min,继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10.25%。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200μg/mL上述的FHMSN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 后用频率为40MHz,强度为40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14min,此治疗过 程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经过治疗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了显著下降,相对肿瘤增长率为 0.98%。

    实施例41

    将孔道直径为6nm、粒径为100nm、比表面积为1050m2/g的有序介孔材料MSU加入 反应瓶中,再加入正己烷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加入三甲基氯硅烷,于80℃搅拌48h;有序 介孔材料MSU与三甲基氯硅烷的摩尔比为1:0.08;然后用正己烷、乙醇依次洗涤,再在30~ 200℃下干燥,即得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HMSN。

    将制得的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和β-CD按质量比1:0.2加入水中,于80℃搅拌48h,然 后用水洗涤,干燥,即得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记为FHMSN。

    由TG-DSC分析得知,具有硅烷端基接枝的基团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 占的质量百分比为12.34%,增溶剂β-CD在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 比为45.68%。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所述的增溶后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可以被肿瘤细胞正常 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所述的FHMSN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得知: 细胞的存活率在92.47%以上,说明上述的FHMSN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 毒性。

    由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10MHz,强度为10W/cm2的超声波照射2min下,上 述的FHMSN可以显著的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空化强度增加了225 倍。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60μg/mL上述的 FHMSN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10MHz,强度为10W/cm2的超声波照射 10min,继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1.24%。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60μg/mL上述的FHMSN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 后用频率为10MHz,强度为10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10min,此治疗过 程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经过治疗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了显著下降,相对肿瘤增长率为 10.21%。

    对比例1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得知:上述的有序介孔材料MCM-41均可以被肿瘤细胞正 常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MCM-41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得知:细胞的存 活率在99.58%以上,说明MCM-41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毒性。

    由图14所示的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1MHz,强度为0.8W/cm2的超声波照射 2min下,MCM-41不能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50μg/mL的MCM-41 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1MHz,强度为0.8W/cm2的超声波照射8min,继续 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98.56%(见图15所示)。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50μg/mL的MCM-41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后用 频率为1MHz,强度为0.8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8min,此治疗过程隔天 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未经疏水性修饰的有序介孔材料MCM-41与低强度超声波联用,没 有出现对肿瘤生长的明显抑制作用,相对肿瘤增长率为96.47%。

    对比例2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得知:上述的有序介孔纳米材料SBA-15均可以被肿瘤细 胞正常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SBA-15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得知:细胞的存 活率在98.6%以上,说明SBA-15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毒性。

    从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0.1MHz,强度为0.2W/cm2的超声波照射2min下, SBA-15不能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100μg/mL的SBA-15 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0.1MHz,强度为0.2W/cm2的超声波照射20min,继 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96.47%。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100μg/mL的SBA-15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后用 频率为0.1MHz,强度为0.2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20min,此治疗过程隔 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未经疏水性修饰的有序介孔材料SBA-15与低强度超声波联用,没 有出现对肿瘤生长的明显抑制作用,相对肿瘤增长率为92.34%。

    对比例3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验证得知:上述的有序介孔纳米材料MCM-48均可以被肿瘤细 胞正常吞噬,并未引起细胞的死亡。

    由MTT检测法验证MCM-48对ZR75-30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得知:细胞的存 活率在99.34%以上,说明MCM-48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毒性。

    从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频率为50MHz,强度为50W/cm2的超声波照射2min下, MCM-48不能提高低强度超声作用下空化效应的强度。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含有200μg/mL的MCM-48 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50MHz,强度为50W/cm2的超声波照射10min,继 续培养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96.57%。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向肿瘤内注入含有200μg/mL的MCM-48的生理盐水溶液,并在注入30min后用 频率为50MHz,强度为50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10min,此治疗过程隔 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实验结果得知,未经疏水性修饰的有序介孔材料MCM-48与低强度超声波联用,没 有出现对肿瘤生长的明显抑制作用,相对肿瘤增长率为96.54%。

    对比例4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细胞(1×106个/mL,1mL)转移到9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 中(RPMI1640+10%胎牛血清)培养24h,然后吸弃培养液,换用新鲜的不含纳米材料的培 养液继续培养12h,而后用频率为1MHz,强度为0.2W/cm2的超声波照射8min,继续培养 24h后使用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95.62%。

    将ZR75-30人体乳腺癌肿瘤剪成1mm3的组织植入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长到 100mm3后,用频率为1MHz,强度为0.2W/cm2的超声波隔着一个水袋子间隔性照5min, 此治疗过程隔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体积测量,共进行6次。

    由图5中的a曲线可得知,该实验组对肿瘤的生长未出现抑制作用,相对肿瘤增长率 为97.68%。

    对比例5

    单独在PBS溶液中,在不加纳米材料的情况下在频率为50MHz,强度为50W/cm2的 超声波照射2min,从荧光光谱可以看出,在该强度照射下,空化强度非常弱,见图16所示。

    综上研究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疏水性纳米介孔材料与低强度超声波具有明显的协 同作用,可显著增强低强度超声波空化效应强度;而且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较低的细 胞毒性;尤其在增溶后,与低强度超声波联用,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均有明显的抑制肿瘤 生长的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最后有必要在此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 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出 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疏水 性介孔 纳米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疏水性介孔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905350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